[爆卦]大正藥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正藥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正藥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正藥粉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704的網紅FeiFain 飛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明天就要恢復連載啦 ~ 來複習一下吧 ~ 會是這篇的後續哦 ~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上田甜甜圈-日日.甜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常常聽到很多「日本藥妝必買」!「日本人都用的藥妝」!但是從來沒人證明這些產品是不是真的在日本最有人氣? 今天就要來介紹一個超強的日本網站,它可以查到全日本藥妝店的營業額,到底哪一種藥品在日本賣最好呢? 我們挑出大家來都會買的眼藥水 維他命 感冒藥 胃腸藥 痠痛貼布五大項目跟你們介紹~ 這次介紹...

  • 大正藥粉 在 FeiFain 飛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4-14 12:00:01
    有 22 人按讚


    明天就要恢復連載啦 ~ 來複習一下吧 ~ 會是這篇的後續哦 ~ <3
    https://www.facebook.com/…/a.157028807787…/1270024566487981/

    🤭【#休刊訊息】😇
    連載至此也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大家看得還開心嗎?距離目標365篇似乎還很長,不知道我還有沒有那麼多故事可以寫呢。#不然只好去製造了XD

    ♥分享、按讚、設定搶先看♥
    ♥是我連載最大的動力,平安喜樂♥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大部分的時候,我都是每天晚上寫一篇隔天的連載,最麻煩的不是打字本身,而是想辦法回想起那些故事的細節,回頭發現有幾篇並非那麼精采有趣,甚至有敷衍了事的感覺,因此想要休息一陣子,在無壓力的情況下累積一些稿件,至於投稿的部分依然歡迎,我們預計四月再見囉。接下來請看今天的故事吧~ <3

    <3 #飛帆精選故事集 30 #男X男東京 <3

    那是第一次一個人出國旅行,我不喜歡一個人出遊,怕寂寞、也怕危險,但那次的目的很明確,我想去東京的三溫暖,用日本的說法:"#發展場"。

    那時和我親近的友人都還是異性戀女性居多,當然,我們可以分頭行動再會合,但東京畢竟也去了兩三次了,是一個非常容易自己旅行的地點,因此決定自行前往。

    那時候出國還沒有習慣購買網路,因此在出發前一個月,就買了一本"男X男東京"認真研讀,它也成為此次行程的聖經。如內容所述,日本的三溫暖客層分得比台灣還細,有些甚至會謝絕不符條件的客人入場,最後決定要去其中幾家比較符合自己類型、以及歡迎觀光客的24會館。

    時間是大學畢業的夏季,這趟旅程也是送給自己的畢業禮物,在入伍前的東京狂野(?)行程,內心滿是期待,殊不知,在出發前夕竟然大感冒,一到飯店就睡死到隔天,那是在東京都廳對街的四星級飯店,從房間的窗戶能夠看到整個都廳,每天早餐有三個餐廳可以自由選擇。

    房內雖然是雙人床,但這趟完全沒有想要帶人回飯店,畢竟很怕被殺掉、遇到怪人之類的,再加上當時對自己的語言能力沒那麼有信心。

    隔天早上選了飯店提供和式早餐的餐廳,飽餐之後依然高燒冒汗,但我可不想讓感冒毀了難得的旅行,硬是拖著身子走到最近的藥妝店,看著琳瑯滿目的藥品,用那修了兩年初級日語的語言程度,詢問店員哪個感冒藥比較強效,不知道是不是日語太爛無法表達、還是口音太重,店員打量我之後直接用中文說:"你說中文嗎?"態度也從日語的禮多人不怪模式,變成普通話隨便你是誰模式,她隨意指了幾款感冒藥,說這是最暢銷的,就直接離開了。

    我最後選擇了黃色包裝的感冒藥,剛好是台灣現在也很常見的大正感冒藥粉,順手帶了瓶水,出了店裡連同感冒藥,把整罐水給乾完,其實我可以回到飯店休息,畢竟發展場熱鬧的時段也是下班時間或晚上,但還是想要逛街看景點,便到隔壁店家吃了甜食與咖啡,很幸運沒有胃食道逆流,休息一下後,大概距離服藥只過了三十分鐘,我明顯感覺到退燒,雖然還是在流汗,但接下來整天的行程我幾乎就像沒感冒一樣,從那時起我就對那款感冒藥特別有好感。(這真的不是葉佩雯) 

    白天的觀光行程途中,我一直心不在焉地,畢竟真正想要體驗的是發展場的部分,我已經決定當天去一家比較小的發展場,依照書上所寫,那邊都是年輕男性居多,對頭髮沒有特別要求,當時我的頭髮稍長,大概到耳下的長度,除了沒有抓頭髮外,其實在當時的東京是常見的頭髮長度。

    憑著書中地圖,交叉比對了好多次,終於來到這家發展場,如果沒有這本書,我根本無法從外面判斷裡面是發展場,因為它坐落在外型很像公寓住宅的大樓裡,門上貼的招牌也非常低調,遠看根本不會知道這是營業場所。

    在入口交了錢,拿了鑰匙,進到像是公寓住宅的發展場,裡面非常小,像是兩房一廳的公寓住宅,六組置物櫃一放,客廳的空間就幾乎沒了,剩下的空間有組桌椅跟小沙發,旁邊放著報紙與雜誌,浴室提供兩個拉簾的淋浴間,旁邊就是馬桶,很難想像如果六組置物櫃通通賣光,六十幾個人要如何在這種狹小的空間玩樂。

    置物櫃旁貼了教戰守則,把置物櫃鑰匙戴在不同手上,代表不同角色,如果是不分的話就戴在腳上。我自然是戴在腳上,在置物、浴室,以及休息的空間都沒遇到其他客人,雖然是平日傍晚,但還是非常冷清。

    走到房間區,房內被裝潢成像膠囊旅館一樣的上下舖,左右都有床位,空間狹長,總共大概有八個單人床,每個床位由一個廉價粗糙的白色布幔遮蔽,但輕薄的白布依然能夠看到裡面客人的剪影,搭配暖色的黃光、竄動的人影,以及竊聲與輕呼,狹小的公寓房間,頓時變成了東南亞情慾宮殿......

    #待續

    #附圖是一位我大學時候喜歡的學長以及要當兵前的我

    #我們沒有在一起過

  • 大正藥粉 在 FeiFain 飛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3-22 12:00:01
    有 44 人按讚


    🤭【#休刊訊息】😇
    連載至此也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大家看得還開心嗎?距離目標365篇似乎還很長,不知道我還有沒有那麼多故事可以寫呢。#不然只好去製造了XD

    ♥分享、按讚、設定搶先看♥
    ♥是我連載最大的動力,平安喜樂♥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大部分的時候,我都是每天晚上寫一篇隔天的連載,最麻煩的不是打字本身,而是想辦法回想起那些故事的細節,回頭發現有幾篇並非那麼精采有趣,甚至有敷衍了事的感覺,因此想要休息一陣子,在無壓力的情況下累積一些稿件,至於投稿的部分依然歡迎,我們預計四月再見囉。接下來請看今天的故事吧~ <3

    <3 #飛帆精選故事集 30 #男X男東京 <3

    那是第一次一個人出國旅行,我不喜歡一個人出遊,怕寂寞、也怕危險,但那次的目的很明確,我想去東京的三溫暖,用日本的說法:"#發展場"。

    那時和我親近的友人都還是異性戀女性居多,當然,我們可以分頭行動再會合,但東京畢竟也去了兩三次了,是一個非常容易自己旅行的地點,因此決定自行前往。

    那時候出國還沒有習慣購買網路,因此在出發前一個月,就買了一本"男X男東京"認真研讀,它也成為此次行程的聖經。如內容所述,日本的三溫暖客層分得比台灣還細,有些甚至會謝絕不符條件的客人入場,最後決定要去其中幾家比較符合自己類型、以及歡迎觀光客的24會館。

    時間是大學畢業的夏季,這趟旅程也是送給自己的畢業禮物,在入伍前的東京狂野(?)行程,內心滿是期待,殊不知,在出發前夕竟然大感冒,一到飯店就睡死到隔天,那是在東京都廳對街的四星級飯店,從房間的窗戶能夠看到整個都廳,每天早餐有三個餐廳可以自由選擇。

    房內雖然是雙人床,但這趟完全沒有想要帶人回飯店,畢竟很怕被殺掉、遇到怪人之類的,再加上當時對自己的語言能力沒那麼有信心。

    隔天早上選了飯店提供和式早餐的餐廳,飽餐之後依然高燒冒汗,但我可不想讓感冒毀了難得的旅行,硬是拖著身子走到最近的藥妝店,看著琳瑯滿目的藥品,用那修了兩年初級日語的語言程度,詢問店員哪個感冒藥比較強效,不知道是不是日語太爛無法表達、還是口音太重,店員打量我之後直接用中文說:"你說中文嗎?"態度也從日語的禮多人不怪模式,變成普通話隨便你是誰模式,她隨意指了幾款感冒藥,說這是最暢銷的,就直接離開了。

    我最後選擇了黃色包裝的感冒藥,剛好是台灣現在也很常見的大正感冒藥粉,順手帶了瓶水,出了店裡連同感冒藥,把整罐水給乾完,其實我可以回到飯店休息,畢竟發展場熱鬧的時段也是下班時間或晚上,但還是想要逛街看景點,便到隔壁店家吃了甜食與咖啡,很幸運沒有胃食道逆流,休息一下後,大概距離服藥只過了三十分鐘,我明顯感覺到退燒,雖然還是在流汗,但接下來整天的行程我幾乎就像沒感冒一樣,從那時起我就對那款感冒藥特別有好感。(這真的不是葉佩雯) 

    白天的觀光行程途中,我一直心不在焉地,畢竟真正想要體驗的是發展場的部分,我已經決定當天去一家比較小的發展場,依照書上所寫,那邊都是年輕男性居多,對頭髮沒有特別要求,當時我的頭髮稍長,大概到耳下的長度,除了沒有抓頭髮外,其實在當時的東京是常見的頭髮長度。

    憑著書中地圖,交叉比對了好多次,終於來到這家發展場,如果沒有這本書,我根本無法從外面判斷裡面是發展場,因為它坐落在外型很像公寓住宅的大樓裡,門上貼的招牌也非常低調,遠看根本不會知道這是營業場所。

    在入口交了錢,拿了鑰匙,進到像是公寓住宅的發展場,裡面非常小,像是兩房一廳的公寓住宅,六組置物櫃一放,客廳的空間就幾乎沒了,剩下的空間有組桌椅跟小沙發,旁邊放著報紙與雜誌,浴室提供兩個拉簾的淋浴間,旁邊就是馬桶,很難想像如果六組置物櫃通通賣光,六十幾個人要如何在這種狹小的空間玩樂。

    置物櫃旁貼了教戰守則,把置物櫃鑰匙戴在不同手上,代表不同角色,如果是不分的話就戴在腳上。我自然是戴在腳上,在置物、浴室,以及休息的空間都沒遇到其他客人,雖然是平日傍晚,但還是非常冷清。

    走到房間區,房內被裝潢成像膠囊旅館一樣的上下舖,左右都有床位,空間狹長,總共大概有八個單人床,每個床位由一個廉價粗糙的白色布幔遮蔽,但輕薄的白布依然能夠看到裡面客人的剪影,搭配暖色的黃光、竄動的人影,以及竊聲與輕呼,狹小的公寓房間,頓時變成了東南亞情慾宮殿......

    #待續

    #附圖是一位我大學時候喜歡的學長以及要當兵前的我

    #我們沒有在一起過

  • 大正藥粉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1-12 15:00:48
    有 269 人按讚


    已有111年歷史的古井藥房是台南最古老的漢藥房

    2017年11月2日,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62號,百年漢藥舖「古井藥房」。(謝謝網友白襪拍攝分享)

    台南市五條港文化園區是府城早期的商業重區,昔年三郊的總部水仙宮旁的百年老舖「古井藥房」是府城當今最古老的漢藥房。

    第一代曾古井創業,百年之後,曾家仍然守著傳統的經營方式,看著變遷中的老舖逐漸步入歷史。

    早期中醫師大多是被請到藥房看門診,只收微薄的診察費,抓藥就得找藥房,很多人生病不找醫生,拿著祖傳祕方、偏方去藥房抓藥。此外,漢人喜歡進補,家家戶戶多少都會到藥房抓點補藥補ㄧ補,所以藥房是熱門行業。

    隨著時代的變遷,醫藥科技日益發達,出現了漢藥製藥廠,罐裝的藥粉藥散,逐步取代了一包包的草藥,漢藥房也慢慢式微。

    堅持不隨潮流賣成藥的古井藥房,如何能維持到今天?曾焜耀透露,他們獨家製造的龜鹿二仙膠,已有一甲子的口碑;遵古法製造,用小火連熬10幾天的龜鹿二仙膠,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最佳補品。

    騰出騎樓,縮小店面的古井藥房雖然漸漸褪去光采,但卻完整的保存著傳統藥房的器物和工具,引人思古幽情;例如牆上浮雕著「古井」的漆黑木匾、漆著紅字的招牌鏡子、抽屜上刻著藥名的200多年歷史的藥櫃、變黑的錫製藥罐和銀白色的鋁製藥罐,還有磨損的鐵製杵臼等,都是文史工作者甚感興趣的東西。

    第一代:曾古井,清光緒11年(1885年)生,於日治時期1908年創立「萃芳園」藥房。

    第二代:曾焜耀,日大正8年(1919年)生,1935年16歲時就開始幫忙父親的藥房工作,1941年22歲時因父親過世而接手經營,由於老客戶習慣用其父的名字古井稱呼藥房,於是他便將招牌改為「古井藥房」,但營利事業登記證上的店名仍維持「萃芳園」。

    第三代:曾士杰,民國38年(1949年)生。

    最早古井藥房在現址的斜對面,而現址則是當時的倉庫。那時候當地的藥房少,又是商業要區,因此門庭若市,藥房請了三個夥計還忙不過來。

    戰後初期(1950年代)是古井藥房的黃金時期,銀行每天都會派人來收帳,一早開門,屋內就擠滿了人,彷彿沒有空間可以落腳。

    後來當地藥房多了,中醫師可以考執照然後拿許可牌開診所兼賣藥,於是,古井藥房不再是一枝獨秀。製藥廠生產的罐裝藥粉、藥散逐漸取代了一包包的草藥。

    創立於1908年的古井藥房,位在水仙宮旁的宮後街邊,見證了當地百年歷史與環境變遷。

    古井藥房現址為台南市民權路三段62號,第二代店主曾焜燿生於1919年9月29日,共有8個兄弟、1個妹妹;16歲時畢業於第二公學校後就在父親曾古井創立的萃芳園藥房(古井藥房前身)見習,當1941年父親56歲撒手人寰後,便接手藥房的工作,當時的他才22歲。

    曾焜燿 24歲時娶蔡錦竹為妻,這是他父親生前為他決定的婚事。婚後育有三男三女,但無人願意傳承家業,有如五條港,從全盛時期到沒落,古井藥房也將逐漸走入歷史的塵埃中。

    古井藥房位於清領時期五條港的中心,也就是南勢港的港道盡頭周圍;在這裡,水仙宮內的三郊統籌辦理五條港道的進出口貿易,藥材由南郊從廈門買進,在此卸貨,佔盡地利之便,加上人潮往來洶湧,漢藥店開始蓬勃發展,在南勢街(今民權路三段一帶)及附近區域比比皆是。

    康熙24年(1685年),當地創建了藥王廟(位於今神農街底),成為藥商的信仰中心。

    曾老先生回憶自己小時候,五條港已相當蕭條,僅剩竹筏在淤淺的港道上進出,貨物也大量減少,倒是通往大西門的宮後街還相當熱鬧,安南區那邊尚無菜市場,機車也還未出現,人們大多挑著扁擔走到宮後街採買物品;正因為如此,古井藥房當時的店面是朝向宮後街以迎接街上的人潮。

    宮後街雖然是進出城的往來要道,當年的路寬也和現在一樣,不到兩米寬。他有時會經由宮後街到大西門城樓腳下玩耍;他說,三郊就好比現在的海關,會課稅,貨物從中國運進來後,三郊就像大間的船頭行,貨物可以寄放在那裡,若是身無分文,可將貨物賣給三郊,將所得在當地購買其它貨物,再將貨物載回船內,返回中國。

    清光緒21年(1895年),中國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治台後,屢次更改舊有的行政區域,有計劃地改造臺南。

    明治40年(1907年),大西門與小西門之間的城牆首先遭拆除,然後舊城牆陸陸續續被拆除殆盡。從大正9年(1920年)至昭和16年(1941年)之間,日本人將西方社會的格子狀道路系統與圓環等新式都市空間移植到臺南;宮後街雖然還保存著,但大西門城已完全消失,隨日本人而來的本町(今民權路)大剌剌地劃過舊時的五條港中心,成為生意往返的重心街道,商業中心由今宮後街移轉至今民權路上,於是古井藥房便將店面轉向民權路營業。

    昭和13年(1938年),19歲的曾焜燿先生從第二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回到藥房,從輾藥、磨藥、曬藥等有關藥行的工作,都必須學習。

    輾藥就是以「輾座」把藥輾碎,輾座現在已不多見,是一種輪子在中間,兩旁有柄,用兩隻腳踏,把藥輾碎的工具。

    他的父親請了兩位師傅到店內幫忙,師傅對他很嚴格,並不因為他是小老闆而另眼看待。

    昭和16年(1941年),曾古井因腎臟病去世,享年56歲,曾焜燿便子承父業,開始他超過一甲子的漢藥生涯。

    對於父親曾古井先生有何感想?他語多保留,不願多談,但在談到父親去世前為他所訂下的婚事時,不經意流露出對父親懷念的神情。

    他說:「我們從店內陳設、用具,大至孳櫃,小至固定藥單的木材押條,都是從父親那裡接手過來,保存良好。招牌雖然因顧客的習慣稱呼改用古井二字,但父親所留下的店名翠芳園,依然留存於營利事業登記證上。」父子之間的深厚情誼盡在不言中。

    日治時期,藥房營業時間從早上6點到深夜12點,非常忙碌,連中午也必須炒藥、抓藥,沒時間休息。不到10坪大的藥房,供應曾焜燿的大哥到日本留學習醫,6個弟弟、1個妹妹得以長大成人,一家子生計得以維持,可見當時藥房的生意有多興盛。

    藥材的來源,均是向漢藥大盤商購買,相當於現在進出口商,在今民權路上有好幾間,例如春成、建昌,現在皆已不存在。大盤商大部份從天津、香港、南洋進口藥材,賣給漢藥行,並沒有零售給一般民眾。曾焜燿跟漢藥大盤商每半年算一次錢,年底結清。父親剛去世時,大盤商怕他付不出錢,不敢賣藥給他,觀望了好一陣子,見藥房生意並無影響,才慢慢恢復供應藥材。

    日本人有時也來買漢藥,主要是買川蓮,止肚痛及腹瀉。這時,日軍在太平洋的戰事逐漸失利,時局越來越緊張,台灣歷史上驚天動地的空襲事件爆發了。

    曾焜燿回想這段艱困時期表示,空襲時,他將藥材和物品裝入布袋內,放在店門口,連門都沒關上,一家人便跑去躲避起來。

    後來日軍拆除水仙宮後殿,用以建築防空洞,連帶拆了曾家的藥房,於是他把藥房遷移到對面,也就是現在的民權路63號(今邱家烤鴨店),繼續營業。

    根據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的台南市鄉土史料,一耆老口述歷史內載明,昭和20年(1945年)3月間,美國駐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派機轟炸台灣時,台南在3月1日的空襲是最嚴重的一次,現在的北勢港附近被炸死了二十幾人,災情慘重。那時遇到空襲,都是以敲鐘的方式做為警報。

    1945年二戰結束,曾焜燿重蓋民權路的房子,將店面遷至64號,62號留給媳婦開百貨店,後來因64號在巷口轉角,買賣百貨較方便,於是換成62號開藥房,將64號作為百貨行,不過百貨行早已關閉。

    於是,空襲時流失的顧客群漸漸回來,又恢復往日生意興隆的景況。這裡有一段小插曲,國民政府來台後,有相關人員約談曾焜燿,表示藥房的「古井」二字是日本名,要求改名,他拿出身份證明表示「古井」二字為父親的名字後,此事才告一段落。

    這時,藥材改向進出口商購買,如金華路尾的重吉行,進出口商由香港買進藥材。重吉行至今仍在,但是已無買賣漢藥,原因很多,包括有漢醫師自行開業賣藥,漢醫診所盛行,科學漢藥大行於市面,大盤商也開始零售藥材給一般民眾,加上政府大力推動健保,禁止保育類的藥材買賣,來藥房抓藥的顧客日漸漸少,漢藥材已不復當年的盛況,自然有許多進出口商也不再進口藥材。

    目前,古井藥房內的藥材,是向普通藥材行購買,如泰順、聯興、偶爾也向其他進出口商購買,生意一落千丈。曾老先生苦笑地表示,現代人連下廚都嫌麻煩,更何況需耗費多時的煎藥過程。

    而藥商信仰中心的藥王廟,也在民國58年(1969年)拆毀中、後殿,今僅剩原廟之前殿。曾老先生偶爾會跟隨漢藥公會至藥王廟拜拜。當曾老先生在藥王韋慈藏面前,思及家業的沒落和無人承繼,落寞的情緒,恐怕不是外人所能體會的。

    古井藥房內還留著錫製藥罐與清領時期的瓷藥罐,曾老先生表示,瓷藥罐易破碎,保存不易,所以錫製藥罐逐漸取代瓷藥罐。雖然以錫藥罐裝入的藥材比較不會變質,但缺點是藥材尚未完全乾燥時,若裝入錫藥罐,容易壞掉。二戰後開始使用鋁罐,近期大量使用的玻璃罐,對曾老先生而言僅供客人觀看藥材用。在現場觀看錫製藥罐,共有三種造形,色澤古樸而耐用,曾老先生也把較珍貴的藥材放於錫罐中。

    曾老先生表示,進出口商從中國帶回來的漢藥材是一支支的原貨,而大盤商所販賣是生藥,未處理過,零售商買入後,要修剪、清洗乾淨,依各類藥材的特性進行再處理,處理過後,藥材的功效才會顯現,才可以放入店內販賣。處理的過程包括:漬鹽、漬醋、漬酒等浸漬各類可發揮功效的材料,還有過炊、過炒「紅土」等。處理過程時間的長短端看何種藥材、用量多少而有所不同,有的一小時即可販賣,有的要等上好幾天。

    藥材以其品質好壞,產地不同而區分其價格。最貴的藥材為熊膽,相當好用,這類保育類的藥材已禁止販賣,若私自出售被查到,要關上兩年半。

    曾老先生有一份藥單,是他從父親那裡以毛筆寫下來的,十分珍貴;另外有一份藥籤,是當年大天后宮從藥王廟所抄錄下來的,保存這份藥籤原因是,當有顧客拿著模糊不清的藥籤前來抓藥時,可以核對,防止拿錯藥材。

    古井藥房的招牌藥為「龜鹿二仙膠」,其成份共有四種,可補精、氣、神。

    曾老先生表示,領有中醫師執照才可以販賣科學漢藥。以他多年處理藥材的豐富經驗,為什麼不報考中醫師?他表示並不需要,而且沒那麼多時間去念書。

    為了養活一大家子,曾老先生做了多少的犧牲;當年意氣風發的高等學校畢業生,今日獨坐一隅的老先生,風華歲月隨著時代的變遷流逝。

    不變的是,滿屋子父親所留下的珍貴遺產,以及相伴一生的老伴,輕輕的訴說著古井藥房在歷史的洪流中,載浮載沉的蹤影。

    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