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成鋼併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成鋼併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成鋼併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成鋼併購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4萬的網紅天下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企業突圍【台南鄉下起家 他如何從負債變美國鋼鐵通路巨擘?】 美國最大不銹鋼通路王,竟來自台南仁德!「只要我們打進去的市場,就一定沒有對手!」68歲的大成鋼總經理謝榮坤,談起一路走來的創業歷程,口氣依然豪邁。 謝榮坤的人生從負債開始,為了盡快替家裡還債,他只好四處借錢,從零開始創業打拚。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neyDJ財經新聞】併購+電子通路 大成鋼快速擴大營運規模 受到今年以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平均價格不如去年影響,不鏽鋼族群上半年營運普遍較淡,不過,您可以發現,族群當中的大成鋼,營收走勢相對抗跌,這與公司深耕美國市場,並且進料通路都有獨道的經營模式有關。由於公司領先同業、首創虛實整合...

  • 大成鋼併購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8 09:01:39
    有 4,303 人按讚

    #企業突圍【台南鄉下起家 他如何從負債變美國鋼鐵通路巨擘?】
     
    美國最大不銹鋼通路王,竟來自台南仁德!「只要我們打進去的市場,就一定沒有對手!」68歲的大成鋼總經理謝榮坤,談起一路走來的創業歷程,口氣依然豪邁。
     
    謝榮坤的人生從負債開始,為了盡快替家裡還債,他只好四處借錢,從零開始創業打拚。
     
    如今他所創立的大成鋼,已成為美國最大不銹鋼通路王,同時也是台股市值最高的民營鋼鐵王。這一切的成就,他是如何辦到的?

    -
    🔥一鍵訂閱「#企業突圍電子報」,立即掌握最新產業趨勢、經營管理心法 >> https://bit.ly/30k0vuy

  • 大成鋼併購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11 09:44:01
    有 14 人按讚


    【漫威:超級英雄王國】
    【置死地而後生的領悟】

      雖然漫威(Marvel)電影當前蔚為風行,但有多少人知道當前這個巨大的英雄電影王國,曾有窘迫潦倒的過去?甚至還為了解決債務問題,還將公司辦公室的門拆下來變賣?

      紀錄片《漫威:超級英雄王國》將漫威從曾經風光到一敗塗地、再度崛起成為英雄電影霸主的過程娓娓道盡,讓世人一窺漫威風光背景之後鮮為人知的辛酸血淚。整部紀錄片分成幾個區塊,一開始先探討漫威影業的興衰,在過來延伸到英雄漫畫具備的藝術拍賣價值,接著探討紐約與漫威總部的地緣關係,最後在做一次總結與未來的期許。

    【短視近利的行銷】

      台灣人對於「漫畫」存在了許多的成見,不入流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幼稚的,種種形容詞將漫畫貶成低階的娛樂形式。美國的英雄漫畫在早期也曾經遇過類似的問題,它們起先被認為只不過是青少年的讀物,不是一種風雅的消遣,然而DC漫畫搶先漫威(Marvel)創作了以成人市場取向的英雄漫畫,才稍微扭轉了這樣的趨勢。很多成人並不怎麼關心英雄漫畫的故事內容,投資人併購漫威只是因為知道它可以賺錢,當漫威的未來被交付到這種人的手上,其未來的慘烈結果也就不難想像。

      1989年美國富豪羅納德裴雷曼(Ronald Perelman)以八千兩百五十萬美金買下了漫威娛樂集團,剛好迎頭趕上英雄漫畫收集的熱潮,然而過度的野心膨脹終究讓漫威於1996年宣告破產。投資人買下漫威不是因為真心喜歡漫畫,他只是知道漫威可以「賺錢」,甚至還以為買下漫威可以買到《超人》的版權,後來才發現那是DC的英雄漫畫。

      紀錄片曾有訪談者講過一句話,當時漫威分成兩種階級,一種是西裝階級,另一種就是創作家。西裝階級的人只關心怎麼賣出自己的漫畫,實行各種粗暴而廉價的行銷策略,例如當時漫威漫畫作品曾經被分成許多不同封面版本來販售,有些版本售價還相當高,結果就是嚇跑了潛在的新顧客。創作家則是維持天真的本性,持續埋頭於創作的熱誠之中,他們始終相信西裝階級的人會解決一切的煩惱,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另一階級的人用各種投機行銷的方式,逐漸地將漫畫的靈魂侵蝕殆盡。

      人心的反應會誠實地映射於現實的事物上,有心無心,有愛無愛,都騙不了人的,當深具靈魂的創作被消費成沒有情感的空殼,就再也難以打動顧客的心,甚至讓死忠的顧客也帶著噓聲四散而去。經營固然需要務實的想法,但那與價值的剝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於是曾為漫畫工業巨人的漫威就這樣轟然墜地,於1996年宣告破產後一蹶不振了一陣子。眼看漫威又將要被另一頭企業巨獸併購,漫威旗下玩具公司Toy Biz的老闆艾維亞拉(Avi Arad)與合夥人伊薩克培爾穆特(Isaac Perlmutter)及時出手,搶下了漫威的經營權,之後才逐漸往復甦的道路邁進。

    【藝術的價值】

      紀錄片進一步講述了美國漫畫具備的拍賣藝術價值,這可能是整部影片比較沉悶的地方,然而追求藝術價值的認可是讓美國英雄漫畫拓寬族群的途徑之一。對於數位文化蓬勃發展的當代,或許很少人會重視紙本漫畫的價值,但在過去傳統印刷業還是主流出版形式的時代,當時的紙本收藏留下了珍貴的時代記憶。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經驗,小時候那些陪伴自己長大的漫畫刊物或玩具,等到長大成人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將他們送到了資源回收車上,兒童的記憶登時變的毫無價值。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當初被他們急於丟棄的事物,最終會成為價值不斐的珍寶?當你把曾經陪你成長的那些童年事物以「夥伴」來看待,就會當即領悟它們是珍貴的存在。

      因為電子媒體蔚為風行,紙本出版市場以驚人的速度式微,「創作」的價值也相對地產生了些許的質疑。藝術的價值論定很難脫離「物以稀為貴」的準則,過去的藝術品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它們是原創而不能複製的作品。然而諸如攝影、漫畫等可以大量複製印刷的創作,是否具備同等的藝術價值,這個問題仍舊在爭論之中。但可以確定的是紙本形式的書籍可能會變得稀少而珍貴,漫畫要挑戰藝術的價值,還是無法完全鄙棄傳統的書面出版。

    【舊酒裝新瓶的重要意義】

      境況逐漸復甦的漫威,開始著手將漫畫給編為電影的計畫。在漫威依然處於氣氛低靡的情況下,《刀鋒戰士》以及《夜魔俠》等漫畫被改編成電影,票房反應還不錯,從此得知漫畫迷還沒有放棄對於英雄電影的期待。之後福斯電影公司於西元兩千年推出了《X戰警》第一部改編電影,同年漫威也重新審視了自己過去創作所有的漫畫作品,大部分的作品發展的年代相當久遠,整個設定長達七十年之多,所以故事的歷史也相當複雜而龐大。為了讓新的讀者能盡快認識英雄人物而不用特地從第一集看起,所以於西元兩千年推出了漫威終極系列(Ultimate Marvel)的漫畫,為每個英雄人物創造新的世界觀,也加入了一些當代的思維。

      舊瓶裝新酒,有時是一種必須重視的思維。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必定會捲返大海,但可以讓自己成為另外一波新浪再朝前方湧進。漫威雖然有龐大的漫畫系列,但過於繁雜的故事線很難讓新讀者願意嘗試追本溯源,於是創造了終極系列來加入當代的一些價值觀,讓故事更有當代性。而這也間接助力於漫威電影的發展,終極系列找了電影的編劇來撰寫劇本,所以帶有一些電影感,或許也有助於漫威英雄電影的劇情發展,讓未來的漫威英雄電影兼蓄了經典與新朝代的風格。

      這樣的編制方式讓我回想日本歷史悠遠的《機動戰士:鋼彈》,除了有相當經典的0079系列之外,後續還為了新觀眾群設定了各種不同的世界觀,以符合不同年齡層級的喜好,而除了這些後續推出的新系列之外,自1979年開始的0079系列到最近還有繼續發展新的故事,甚至用新技術重製的方式將過去的故事重新詮釋一遍,讓舊世代的回憶繼續展現新的生命力,因此喜愛鋼彈的不同世代就有豐富的話題可以交流。

      漫威在當年因為境況潦倒,所以將很多版權賣斷給其他的電影公司,當他們開始要發展自己的電影事業時,只能再找出版權還在手上的漫畫人物,而這些人物還不一定具有高知名度。例如「漫威宇宙」的第一部作品《鋼鐵人》,當年漫畫作品的知名度就不怎麼響亮,但也因此漫威有很大的空間去嘗試東尼史塔克這個角色,電影中史塔克說的台詞比穿鋼鐵裝的畫面還多,但電影有許多隨興而自由的創作,這是後期漫威宇宙電影系列愈來愈難見的風格。

      因為無法靠已具備高知名度的角色製作電影,反而讓漫威有機會去挖掘鮮為人知的角色魅力,被冷落的人物終於有了發光發熱的機會。除了鋼鐵人之外,後來的《星際異攻隊》與《蟻人》等名聲不顯赫的漫畫人物,在結構逐漸僵化地漫威電影宇宙中適時增添了一些活水,讓整個系列保持了一點原創性的空間。

    【紐約:英雄的故鄉】

      漫威英雄電影背景時常不脫離紐約,其實這是有典故的。漫威旗下大部分的漫畫家都生活在紐約,因為對於生活圈的熟悉,所以漫畫中對於紐約的描寫就相當有說服力了,或許連說話的方式也都不自覺地流露於漫畫人物的台詞之中。這種強烈的地緣關係,是我未曾加以注意到的部分。創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對於現實生活環境的體驗與觀察,例如沒有去過美國的台灣漫畫家,描繪紐約的故事一定會產生明顯的疏離感;沒有在日本真正生活過的美國人,也只能懵懂的在漫畫人物身上增添一些顯眼的符號象徵,縱然有出現壽司跟武士刀,但還是難掩欲蓋彌彰的生疏揣測。

      經典電影動畫《攻殼機動隊》的製作人曾經闡述過,他們製作動畫時就決定將背景設定在近在眼前的東方世界,而不是高樓林立的西方國家,因為東方的文化事物對日本人來說是比較熟悉的,所以能製作出吸引西方人的異國情調。漫威強烈的地緣關係也是相當類似的概念,對於這些食衣住行都緊依著紐約的創作者來說,絕對能描繪出頗具說服力的紐約現象,甚至還能帶入紐約發生的重大時事,例如當年的911慘案便被加入了蜘蛛人的漫畫裡。若對長久居住的城市投入情感,那麼城市的形象也能鮮明的躍然紙上,同樣是創作英雄漫畫的DC出版社就欠缺了這樣的環境,或許漫威搬到了西岸還是能繼續創作英雄漫畫,但其中對於家鄉紐約的描寫可能就此逐漸變調。

    【情感:一切成功的基礎】

      情感緊依真實而生,真實緊依情感而日久彌新,綜觀紀錄片裡的內容講述了很多這樣的道理。你若對於讀者有設身處地著想的情感,就會找到新舊讀者共同的心願,為經典的英雄賦予新生命,也吸引新讀者來嘗試加入英雄漫畫的大家庭;藝術的價值也是因留戀過去時代美好的情感而生,那些被別人急著拋棄的事物,被一些人謹慎收藏成為珍貴的回憶;因為居住紐約日久生情,漫畫家筆下的紐約也同樣富有真實性。

      漫威之所以曾經失敗,是因為曾經被不熱愛漫畫的企業家掌管,因此塌陷的一蹋糊塗,但自從漫威重新審視原先的核心價值之後,才又逐漸走向復興的甦醒道路,並讓創作變得更加大眾化,讓未曾看過漫畫的民眾也能理解這個巨大的世界觀。雖然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高喊情感的重要性,而去忽略了企業經營必須具備的務實思維,但有情感作為一切的基礎,商業的經營有了更多的故事性,更能吸引既有與潛在的顧客。到頭來所有的商業都在「賣故事」,但這個故事能否動人,就端看領導人是否透析過這個世界。

    【國內文創的反思】

      最後老爹想要稍微抒發對於台灣文創產業的反思。看完這支紀錄片之後,筆者認為無論美國還是日本,動畫與電影的產業發達都要根基於昌盛的紙本娛樂產業,例如漫畫或是小說等類型的作品,有了豐富的文本作品作為基礎,就能發展更完整的影視產業。

      若檢視目前好萊塢前二十名的電影票房排名,會發現很多作品都有原作作為改編,除了詹姆斯卡麥隆導演穩坐冠亞軍寶座外,其餘的如哈利波特、復仇者聯盟、鋼鐵人3、侏羅紀世界、魔戒三部曲:王者歸來、007、黑暗騎士以及變形金剛等作品,很多是改編自漫畫或小說的作品。當年宮崎駿向上層提交《風之谷》動畫的企劃案時被打了回票,原因在於「缺乏漫畫原作」作為改編的基礎,因此高層並不放心製作,宮崎駿因而開始在報紙上連載起《風之谷》的漫畫,高層才願意進行動畫的製作。

      台灣當前很多動畫前輩在憂心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但其實無論是台灣的漫畫家或是通俗小說的作家,已經創作了許多屬於台灣而且適合改編的作品,只是目前紙本形式的創意產業缺乏臨門一腳的整合能力。然而很多動畫導演前輩似乎很少注意到這個區塊,他們比較不會在意每年書展是哪位作家的簽名會大排長龍,再加上他們心目中動畫只限於低年齡層的想法沒有改變,不敢輕易地上修尺度,所以還是無法輕易突破那道長久的障礙。當年美國DC之所以能擴增客群,就是將英雄漫畫從青少年讀物,擴大到成年人的市場群,我覺得美國英雄漫畫與電影連結的經驗,是值得讓台灣借鏡的。

  • 大成鋼併購 在 老爹談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10 23:20:20
    有 42 人按讚

    【漫威:超級英雄王國】
    【置死地而後生的領悟】

      雖然漫威(Marvel)電影當前蔚為風行,但有多少人知道當前這個巨大的英雄電影王國,曾有窘迫潦倒的過去?甚至還為了解決債務問題,還將公司辦公室的門拆下來變賣?

      紀錄片《漫威:超級英雄王國》將漫威從曾經風光到一敗塗地、再度崛起成為英雄電影霸主的過程娓娓道盡,讓世人一窺漫威風光背景之後鮮為人知的辛酸血淚。整部紀錄片分成幾個區塊,一開始先探討漫威影業的興衰,在過來延伸到英雄漫畫具備的藝術拍賣價值,接著探討紐約與漫威總部的地緣關係,最後在做一次總結與未來的期許。

    【短視近利的行銷】

      台灣人對於「漫畫」存在了許多的成見,不入流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幼稚的,種種形容詞將漫畫貶成低階的娛樂形式。美國的英雄漫畫在早期也曾經遇過類似的問題,它們起先被認為只不過是青少年的讀物,不是一種風雅的消遣,然而DC漫畫搶先漫威(Marvel)創作了以成人市場取向的英雄漫畫,才稍微扭轉了這樣的趨勢。很多成人並不怎麼關心英雄漫畫的故事內容,投資人併購漫威只是因為知道它可以賺錢,當漫威的未來被交付到這種人的手上,其未來的慘烈結果也就不難想像。

      1989年美國富豪羅納德裴雷曼(Ronald Perelman)以八千兩百五十萬美金買下了漫威娛樂集團,剛好迎頭趕上英雄漫畫收集的熱潮,然而過度的野心膨脹終究讓漫威於1996年宣告破產。投資人買下漫威不是因為真心喜歡漫畫,他只是知道漫威可以「賺錢」,甚至還以為買下漫威可以買到《超人》的版權,後來才發現那是DC的英雄漫畫。

      紀錄片曾有訪談者講過一句話,當時漫威分成兩種階級,一種是西裝階級,另一種就是創作家。西裝階級的人只關心怎麼賣出自己的漫畫,實行各種粗暴而廉價的行銷策略,例如當時漫威漫畫作品曾經被分成許多不同封面版本來販售,有些版本售價還相當高,結果就是嚇跑了潛在的新顧客。創作家則是維持天真的本性,持續埋頭於創作的熱誠之中,他們始終相信西裝階級的人會解決一切的煩惱,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另一階級的人用各種投機行銷的方式,逐漸地將漫畫的靈魂侵蝕殆盡。

      人心的反應會誠實地映射於現實的事物上,有心無心,有愛無愛,都騙不了人的,當深具靈魂的創作被消費成沒有情感的空殼,就再也難以打動顧客的心,甚至讓死忠的顧客也帶著噓聲四散而去。經營固然需要務實的想法,但那與價值的剝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於是曾為漫畫工業巨人的漫威就這樣轟然墜地,於1996年宣告破產後一蹶不振了一陣子。眼看漫威又將要被另一頭企業巨獸併購,漫威旗下玩具公司Toy Biz的老闆艾維亞拉(Avi Arad)與合夥人伊薩克培爾穆特(Isaac Perlmutter)及時出手,搶下了漫威的經營權,之後才逐漸往復甦的道路邁進。

    【藝術的價值】

      紀錄片進一步講述了美國漫畫具備的拍賣藝術價值,這可能是整部影片比較沉悶的地方,然而追求藝術價值的認可是讓美國英雄漫畫拓寬族群的途徑之一。對於數位文化蓬勃發展的當代,或許很少人會重視紙本漫畫的價值,但在過去傳統印刷業還是主流出版形式的時代,當時的紙本收藏留下了珍貴的時代記憶。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經驗,小時候那些陪伴自己長大的漫畫刊物或玩具,等到長大成人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將他們送到了資源回收車上,兒童的記憶登時變的毫無價值。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當初被他們急於丟棄的事物,最終會成為價值不斐的珍寶?當你把曾經陪你成長的那些童年事物以「夥伴」來看待,就會當即領悟它們是珍貴的存在。

      因為電子媒體蔚為風行,紙本出版市場以驚人的速度式微,「創作」的價值也相對地產生了些許的質疑。藝術的價值論定很難脫離「物以稀為貴」的準則,過去的藝術品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它們是原創而不能複製的作品。然而諸如攝影、漫畫等可以大量複製印刷的創作,是否具備同等的藝術價值,這個問題仍舊在爭論之中。但可以確定的是紙本形式的書籍可能會變得稀少而珍貴,漫畫要挑戰藝術的價值,還是無法完全鄙棄傳統的書面出版。

    【舊酒裝新瓶的重要意義】

      境況逐漸復甦的漫威,開始著手將漫畫給編為電影的計畫。在漫威依然處於氣氛低靡的情況下,《刀鋒戰士》以及《夜魔俠》等漫畫被改編成電影,票房反應還不錯,從此得知漫畫迷還沒有放棄對於英雄電影的期待。之後福斯電影公司於西元兩千年推出了《X戰警》第一部改編電影,同年漫威也重新審視了自己過去創作所有的漫畫作品,大部分的作品發展的年代相當久遠,整個設定長達七十年之多,所以故事的歷史也相當複雜而龐大。為了讓新的讀者能盡快認識英雄人物而不用特地從第一集看起,所以於西元兩千年推出了漫威終極系列(Ultimate Marvel)的漫畫,為每個英雄人物創造新的世界觀,也加入了一些當代的思維。

      舊瓶裝新酒,有時是一種必須重視的思維。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必定會捲返大海,但可以讓自己成為另外一波新浪再朝前方湧進。漫威雖然有龐大的漫畫系列,但過於繁雜的故事線很難讓新讀者願意嘗試追本溯源,於是創造了終極系列來加入當代的一些價值觀,讓故事更有當代性。而這也間接助力於漫威電影的發展,終極系列找了電影的編劇來撰寫劇本,所以帶有一些電影感,或許也有助於漫威英雄電影的劇情發展,讓未來的漫威英雄電影兼蓄了經典與新朝代的風格。

      這樣的編制方式讓我回想日本歷史悠遠的《機動戰士:鋼彈》,除了有相當經典的0079系列之外,後續還為了新觀眾群設定了各種不同的世界觀,以符合不同年齡層級的喜好,而除了這些後續推出的新系列之外,自1979年開始的0079系列到最近還有繼續發展新的故事,甚至用新技術重製的方式將過去的故事重新詮釋一遍,讓舊世代的回憶繼續展現新的生命力,因此喜愛鋼彈的不同世代就有豐富的話題可以交流。

      漫威在當年因為境況潦倒,所以將很多版權賣斷給其他的電影公司,當他們開始要發展自己的電影事業時,只能再找出版權還在手上的漫畫人物,而這些人物還不一定具有高知名度。例如「漫威宇宙」的第一部作品《鋼鐵人》,當年漫畫作品的知名度就不怎麼響亮,但也因此漫威有很大的空間去嘗試東尼史塔克這個角色,電影中史塔克說的台詞比穿鋼鐵裝的畫面還多,但電影有許多隨興而自由的創作,這是後期漫威宇宙電影系列愈來愈難見的風格。

      因為無法靠已具備高知名度的角色製作電影,反而讓漫威有機會去挖掘鮮為人知的角色魅力,被冷落的人物終於有了發光發熱的機會。除了鋼鐵人之外,後來的《星際異攻隊》與《蟻人》等名聲不顯赫的漫畫人物,在結構逐漸僵化地漫威電影宇宙中適時增添了一些活水,讓整個系列保持了一點原創性的空間。

    【紐約:英雄的故鄉】

      漫威英雄電影背景時常不脫離紐約,其實這是有典故的。漫威旗下大部分的漫畫家都生活在紐約,因為對於生活圈的熟悉,所以漫畫中對於紐約的描寫就相當有說服力了,或許連說話的方式也都不自覺地流露於漫畫人物的台詞之中。這種強烈的地緣關係,是我未曾加以注意到的部分。創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對於現實生活環境的體驗與觀察,例如沒有去過美國的台灣漫畫家,描繪紐約的故事一定會產生明顯的疏離感;沒有在日本真正生活過的美國人,也只能懵懂的在漫畫人物身上增添一些顯眼的符號象徵,縱然有出現壽司跟武士刀,但還是難掩欲蓋彌彰的生疏揣測。

      經典電影動畫《攻殼機動隊》的製作人曾經闡述過,他們製作動畫時就決定將背景設定在近在眼前的東方世界,而不是高樓林立的西方國家,因為東方的文化事物對日本人來說是比較熟悉的,所以能製作出吸引西方人的異國情調。漫威強烈的地緣關係也是相當類似的概念,對於這些食衣住行都緊依著紐約的創作者來說,絕對能描繪出頗具說服力的紐約現象,甚至還能帶入紐約發生的重大時事,例如當年的911慘案便被加入了蜘蛛人的漫畫裡。若對長久居住的城市投入情感,那麼城市的形象也能鮮明的躍然紙上,同樣是創作英雄漫畫的DC出版社就欠缺了這樣的環境,或許漫威搬到了西岸還是能繼續創作英雄漫畫,但其中對於家鄉紐約的描寫可能就此逐漸變調。

    【情感:一切成功的基礎】

      情感緊依真實而生,真實緊依情感而日久彌新,綜觀紀錄片裡的內容講述了很多這樣的道理。你若對於讀者有設身處地著想的情感,就會找到新舊讀者共同的心願,為經典的英雄賦予新生命,也吸引新讀者來嘗試加入英雄漫畫的大家庭;藝術的價值也是因留戀過去時代美好的情感而生,那些被別人急著拋棄的事物,被一些人謹慎收藏成為珍貴的回憶;因為居住紐約日久生情,漫畫家筆下的紐約也同樣富有真實性。

      漫威之所以曾經失敗,是因為曾經被不熱愛漫畫的企業家掌管,因此塌陷的一蹋糊塗,但自從漫威重新審視原先的核心價值之後,才又逐漸走向復興的甦醒道路,並讓創作變得更加大眾化,讓未曾看過漫畫的民眾也能理解這個巨大的世界觀。雖然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高喊情感的重要性,而去忽略了企業經營必須具備的務實思維,但有情感作為一切的基礎,商業的經營有了更多的故事性,更能吸引既有與潛在的顧客。到頭來所有的商業都在「賣故事」,但這個故事能否動人,就端看領導人是否透析過這個世界。

    【國內文創的反思】

      最後老爹想要稍微抒發對於台灣文創產業的反思。看完這支紀錄片之後,筆者認為無論美國還是日本,動畫與電影的產業發達都要根基於昌盛的紙本娛樂產業,例如漫畫或是小說等類型的作品,有了豐富的文本作品作為基礎,就能發展更完整的影視產業。

      若檢視目前好萊塢前二十名的電影票房排名,會發現很多作品都有原作作為改編,除了詹姆斯卡麥隆導演穩坐冠亞軍寶座外,其餘的如哈利波特、復仇者聯盟、鋼鐵人3、侏羅紀世界、魔戒三部曲:王者歸來、007、黑暗騎士以及變形金剛等作品,很多是改編自漫畫或小說的作品。當年宮崎駿向上層提交《風之谷》動畫的企劃案時被打了回票,原因在於「缺乏漫畫原作」作為改編的基礎,因此高層並不放心製作,宮崎駿因而開始在報紙上連載起《風之谷》的漫畫,高層才願意進行動畫的製作。

      台灣當前很多動畫前輩在憂心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但其實無論是台灣的漫畫家或是通俗小說的作家,已經創作了許多屬於台灣而且適合改編的作品,只是目前紙本形式的創意產業缺乏臨門一腳的整合能力。然而很多動畫導演前輩似乎很少注意到這個區塊,他們比較不會在意每年書展是哪位作家的簽名會大排長龍,再加上他們心目中動畫只限於低年齡層的想法沒有改變,不敢輕易地上修尺度,所以還是無法輕易突破那道長久的障礙。當年美國DC之所以能擴增客群,就是將英雄漫畫從青少年讀物,擴大到成年人的市場群,我覺得美國英雄漫畫與電影連結的經驗,是值得讓台灣借鏡的。

  • 大成鋼併購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8-01 10:32:51

    【MoneyDJ財經新聞】併購+電子通路 大成鋼快速擴大營運規模
    受到今年以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平均價格不如去年影響,不鏽鋼族群上半年營運普遍較淡,不過,您可以發現,族群當中的大成鋼,營收走勢相對抗跌,這與公司深耕美國市場,並且進料通路都有獨道的經營模式有關。由於公司領先同業、首創虛實整合的電子商務平台銷售模式,加快了交貨的速度、也大大提升了客戶忠誠度,並且能夠降低中美貿易干擾,尤其,大成鋼持續併購、也都有助業績逐年走穩。

    MoneyDJ理財網粉絲團 https://zh-tw.facebook.com/MoneyDJ/

    #MoneyDJ理財網 #產業分析 #大成鋼 #鎳 #不鏽鋼 #通路 #併購 #美國 #大國鋼 #電子商務 #鋁 #碳鋼 #隆美 #窗簾 #百葉窗 #百麗樂 #中美貿易

  • 大成鋼併購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5-12-24 08:50:13

    美國公布鋼鐵反傾銷初判結果,中國鋼鐵廠被課徵高達236%的反傾銷稅,至於台廠則是全身而退,激勵中鴻(2014)亮燈漲停,允強(2034)、燁輝(2023)、大成鋼(2027)、新光鋼(2031)、盛餘(2029)、佳大(2033)漲幅都超過5%,連大型龍頭中鋼(2002)也上漲2.62%。帶動鋼鐵類股指數(TSE20)成為盤面上最強勢族群,漲幅高達2.73%,
    同樣也有反傾銷問題的太陽能類股,歐盟22日初步認定台灣共21家廠商為真正生產商,可豁免歐盟反規避稅,不過之前強勢的太陽能族群卻明顯出現調節賣壓,昨日即使有免被歐盟反規避貿易制裁的利多,但收盤時漲跌各半,並沒有明顯反映消息面的利多。收紅的個股包括昱晶(3514)、新日光(3576)、達能(3686)、昇陽科(3561)、太極(4934)、合晶(6182)以及國碩(2406)。
    LED在併購想像題材以及晶電 (2448) 、東貝 (2499) 認為「LED產業最壞的時間點已經過去」的利多之下,昨天早盤還持續強攻,晶電早盤一度大漲逾7%,東貝漲幅最多也達到6.91%,但畢竟短線漲幅已大,尤其晶電自12月14日低點20元漲到昨天盤中最高點27.1元,短短8個交易日漲幅達到35.5%,在逢高獲利了結賣壓出籠之下,使得這兩檔個股在尾盤由紅翻黑,其他像是億光(2393) 、榮創(3437)以及隆達 (3698)也都留下明顯上影線。
    DRAM股南亞科(2408)則因為美光在盤後提出獲利預警,預料第2季將出現虧損,使得南亞科連續2天下跌,昨天再跌2.3元,跌幅4.44%失守50元大關,以49.5元作收。
    面板雙虎友達(2409)及群創(3481)則是因為併購題材持續延燒,昨天股價表現繼續走強,其中友達盤中一度站上票面價10元,最高來到10.15元,終場勁揚3.66%,以9.9元作收;群創則是力守在票面價之上,終場上漲1.98%,以10.3元作收。
    日月光 (2311) 將從29日起對矽品 (2325) 發動第二次收購案,準備以每股55元收購矽品24.71%的股份;封測雙雄都有強勢的表現。
    至於蘋概股則呈現兩樣情,組裝廠鴻海(2317)及和碩(4938)小漲作收,幅度在1%上下,但是台積電(2330)小跌0.35%,股王大立光(3008)更是下挫90元,跌幅來到3.88%跌破2300元大關,以當日最低點2230元作收。個別股雙鴻(3324)挾著轉機股的氣勢,股價一路狂奔,由8月底的14.25元,來到波段新高44.25元,在短暫拉回休息見到月線支撐又再度轉強,不過昨日盤中見到43元高點後,隨即收歛漲勢,並留下長上影線,終場上漲3.23%以41.55元作收,專業鍍膜廠安可(3615)今年營運好轉,全年有機會轉虧為盈,繳出獲利的成績單。昨日股價開高走高,終場上漲4.71%做收,收盤價20元,外資連續7個交易日買超,帶動價量同步增溫,昨日成交量放大到1,049張。F-百和(8404)昨日在主力加碼助攻下,股價開高走高,盤中一度攻上漲停價33.65元,最後收在33.1元,上漲2.5元,漲幅8.217%,長紅棒突破季線跟月線。F-百和在加強高毛利鞋帶、織織及新型射出鉤產品之後,今年前11月EPS為2.07元,不僅高於去年同期的1.54元,也超過去年全年EPS1.69元,創下100年回台上市後的EPS新高。三芳(1307)因東協廠區產能利用率優於市場期待,外資及本土法人持續買進,昨股價在量能增溫下衝高上漲4.43%,一口氣收復5日線.半年線.月線以及年限等多條重要均線,最後收在40.1元,
    金融股(TSE28)跌深後,除了連日獲得政府基金特定買盤拉抬,昨日在人民幣匯率止跌回穩之下,外資也開始反手回補持股,帶動金融類股指數收在987.97點、上漲0.66%,漲幅比大盤小漲0.28%強勢。同時也跟大盤一樣已經連3天收出紅K棒;外資昨天買超張數前10名的個股,金融股占了4檔,分別為中信金(2891)、兆豐金(2886)、新光金(2888)及開發金(2883),買超均在5,000~7,000張以上。新光金更以大漲3.51%作收佔上月線。接下來年底封關行情法人樂觀以待,金融股更扮演重要政策指標。

    每日觀盤重點,歡迎訂閱MoneyDJ TV的粉絲團哦!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