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小s父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小s父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小s父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小s父母產品中有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04的網紅酸酸時事鐵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外省人這種當初分辨本、外省的說法我們都檢討、改說法了(例如1949後難民、移民) 結果你們自己一直在自稱外省人是怎樣? 是真的感到有優越感了還是要讓我們產生愧疚感? #潛言就是把台灣視為伎那的一省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822451562/posts/2...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新手父母而言,BB 未出生,已經要張羅很多事情,有很多事情要做決定:順產還是開刀,私院還是公院,人奶還是奶粉,每個家庭每對父母都有不同考量。但往往礙於資訊太多,令父母覺得無所適從。其中一個眾說紛紜的安排就是BB一出生應否立即交給媽媽照顧。 有人說初生嬰兒很脆弱,抵抗力又差,易受感染,最好一出生就...

大小s父母 在 咩咩|口羊太太·正向教養·正念育兒.玩學日誌|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0:54:16

【無法跳高的袋鼠】 #一個關於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前幾天拜訪宜蘭的一間牧場 意外的發現,裡面竟然有袋鼠! 連在動物園都不曾看過的袋鼠這裡竟然看的到 孩子們自然很興奮地搶著餵食 「他會跳很高嗎?」唯可問 「袋鼠應該會跳很高吧」我不確定的回答 「他可以跳像牆那麼高喔!」 一旁的工作人員指著旁邊的一道牆...

大小s父母 在 POPA Channe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0:18:45

自閉兒父母:我們從未得到一般家長所得到的,6年後卻有意外收獲 #POPAim 受訪者:鄭生鄭太 & 梓聰 (化名,12歲) ◤甫走進房間,映入眼簾的是12歲男孩梓聰笑著跟人聊天的畫面。後來我才知道,從前梓聰連跟人有眼神接觸也不習慣,也不喜歡跟人對話交流,這都是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兒童的典型特徵...

大小s父母 在 伍家謙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7 00:22:22

別離從來沒有時間表,正當以為還有下次,才驚覺說再見的時刻早已悄然而至,而且,比想像中更早;完成今晚的直播後,我也完成在 #日常8點半 的主持工作了。 地球轉得太快,當今世道,一個電視節目還能一做三、四年,不容易。我是那種用完一支普通原子筆都會有點不捨的人。不捨,全因它伴我爬過許多格子,盛載了我人生...

  • 大小s父母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3:10:37
    有 19 人按讚

    外省人這種當初分辨本、外省的說法我們都檢討、改說法了(例如1949後難民、移民)

    結果你們自己一直在自稱外省人是怎樣?

    是真的感到有優越感了還是要讓我們產生愧疚感?

    #潛言就是把台灣視為伎那的一省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822451562/posts/2831788510391870/

    “高級外省人” 其實就是一種莫名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沒有也無須任何的根據。

    屏東市有條 “青島街”,這一頭是軍方的宿舍,那一頭是“本省人”住的地段,中間是個常公演野台布袋戲的廟。我小時候,這一頭的都叫廟那頭 “未開化地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865406669/posts/1705964092775754/

    李宇辰:大小S的外省人優越感,讓我想起真正的外省二代張菲跟費玉清,他們在1990年代主持節目時,會配合來賓切換不同語言,張菲連客語都會講幾句

    小S在節目中慣性嘲笑來賓的台灣國語,殷琦幾乎每次上節目都被笑。不斷輸出講台語很俗的價值觀,更把「很台、台客、台妹」當作貶義詞,取笑上節目的來賓

    張菲跟費玉清會配合來賓的母語,即使聽得出不甚流利,偶爾卡詞切回國語,還是先講來賓的母語。來賓接國語,才會順著切換,有些來賓甚至很貼心在主持人卡殼時幫忙接話

    陳盈潔上張菲節目演了客語短劇,看張菲客語說得很辛苦,還嘲笑他一下,隨後兩人切換成台語;陳小雲上費玉清節目,費玉清即使不甚流利,也是切換成台語聊天

    #反而新生代的小S這種閩南外省後代
    #不會說台語也聽不懂客語還極盡貶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0709430054/posts/522695572430753/

    多年前,為了開車提神,曾買過相聲瓦舍的錄音帶;那時只覺得好笑,後來才發現「滿是對受苦人們的殘忍嘲笑」。這幾年,看到更多:他們滿滿的四九移民(所謂外省人)優越感,他們歧視台灣這塊土地、歧視所有非四九移民的台灣人民(包括原住民和新移民);甚至裡面有阿美血統的宋少卿,也歧視自己的出身。

    【加碼幹譙】

    聽說網路上很少有對相聲瓦舍的負面評論,其中有一個「不好出口」的理由是宋少卿的原住民身份,怕批評了會被說歧視原住民。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我譴責相聲瓦舍正好。

    我這生蕃就譴責相聲瓦舍!
    宋少卿你這個阿美族的叛徒!
    你懂什麼阿美族傳統文化?!
    族服是給你穿上舞台去讓人笑的?!
    你可恥不可恥?!
    你眼裡有老人有祖先嗎?!
    你在電視上講一堆原住民笑話製造外界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
    你要不要照我族傳統爬進年齡階層裡向kaka謝罪?
    要不要找個kalas來下令叫你切腹?

    我這太巴塱生蕃就是幹譙宋少卿啦!
    原住民不過是個身份,高金也有那個身份
    有那個身份.... 屁的意義!
    非原住民不用顧忌,能罵高金,就能罵宋少卿!
    馮翊綱要心向中國,好歹他還有點藉口
    宋少卿說自己是原住民,又心向中國
    他比馮翊綱更該罵!

    網友提供的相關新聞:
    http://udn.com/news/story/1/2123055
    (下圖就是新聞網頁截圖)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71687612/posts/1714642698561436/

    ???

    莫非有外省國嗎?

    1949中國內戰,有一群中國人打輸跑來台灣,自稱外省人。

    所以正確比喻不就是CHINA嗎?

    那就是吳崢文章自己說的第二社會不是嗎?啊還是你們要當不是中國人的華裔台灣人?不是中國國民黨的台灣國民黨就可以了。

    說到底還是虛構的優越感作祟,那麼多論述就是不敢明講無法支持,台灣本土的民進黨。

    唉,最後第三社會和第三勢力,會變成身份認同錯亂加上覺青小雞的集合體啦。

    台灣人就台灣人。到底是有多難?

    #外省萬萬年
    #2020年了還在外省
    https://www.facebook.com/830092231/posts/10158618900497232/

    現在罵外省人,還是會有外省人氣噗噗的跳出來,然後說,你們台灣人還不是有一堆心向C國賣台的。

    你們這樣講話是在分裂族群。

    我是覺得真的有族群融合成功就不會氣到對號入座了啦,你們什麼時候要變成我們台灣人呢?

    至今還要為虛幻的身份生氣,但是台灣人已經不會再閉嘴了。

    如果外省人覺得被冒犯,我沒有想要表達歉意,事實上我對於外省族群理直氣壯的指教台灣人該怎麼講話非常不爽,已經70幾年了,該收起那種莫名的傲慢和優越感了。

    你們愛台灣叫做天經地義知恩圖報,我們沒有必要感恩戴德好嗎?

    台灣人沒有一絲一毫對不起外省人,外來族群,你們現在的不快只是台灣人三代感受的千百分之一。

    把外省人三個字背著,就莫怪台灣人視你們為在台C國人。這三個字是中華民國為了執政貼的,你們要自己撕下來!

    我沒有講錯,外省人應該世世代代感謝台灣,給你們一個落地生根的家,感謝台灣人的包容,對於外省人三個字,就該好好閉嘴,世代都不該提起。

    #被分化的前提是外省人沒當台灣人是自己人
    https://www.facebook.com/830092231/posts/10159424338232232/

    對於藍丁,我只對「外省人」或軍公教的能理解。
    (理解不代表認同,我同樣會罵人。)

    所以我真的想不透我家族既不是「外省人」也沒有軍公教的是在藍個屁?

    若是生活過的爽的既得利益者或社會高階層人士還能接受,反正你爽不想改變。但問題是一個都沒有,最多的還是被欺負最慘的底層藍領。

    我真心不知道他們支持國民黨有什麼好處?
    我被委託畫圖時還會有人付我錢,他們什麼屁都沒有。

    我和我大妹綠到出汁,我是還好,但我大妹學經歷工作都爽到不行,我們才是比較接近成功和發大財的人,退一萬步他們若真的只看錢不看其他,為何都不會想想我們的差距在哪呢?或者相信我們倆說的話呢?覺得自己失敗為何不向成功人士學習?不相信愛你的成功家人卻相信外面直銷?

    好像也只能套句我家族常講的: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我只能說自找的。

    (溝通若有用我也不想這樣嗆聲。)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3814830551/posts/1665524170251395/

    王偉忠身為殖民者,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不夠理解殖民地的風土,以至於錯估情勢。

    台灣在國民黨70幾年的殖民之下,原本民智未開、遍地瘴癘,有幸在2016政黨輪替後成功蛻變,躍升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人權表現也相當出色,但實際上就是不夠進步,不夠膠。

    由於中華民國的殖民階級多數美國籍、家人不住台灣,就算住台灣,也過著與台灣人種族隔離的生活,當然是不了解台灣社會進步開放的局限性。

    在此無意批評台灣社會,所謂的進步、膠是相對的概念,亞洲第一還不夠進步嗎?時力台民造謠不用罰錢、藻礁惡徒可以推公投滅台,這樣台灣還不夠膠嗎?

    話是這麼說沒錯,台灣遠比中華民國殖民者的delta家鄉進步數倍,但比不上中華殖民者家人住的西方列強國家。

    在台灣,種族跟性別都不是免死金牌,金曲獎演說可以公然嘲諷原住民、仇女跟恐同文化更是青年網路文化的主流,這是中華殖民的遺毒,但在娘娘之亂中,卻成為台灣人不幸中的大幸。

    跟歐美不同,具有「外籍」跟「性少數」雙重免死金牌的Alizabeth,她的免死金牌恐怕只在左統49藍甲(偉忠幫唯一認識的進步年輕人)的圈子裡有用而已,出了圈子,這個免死金牌只有扣分,更何況要當黨國仇恨言論的傳聲筒?

    我不會說是黨國遺毒在這次事件救了台灣人,如同文章開頭,我認為是殖民者對台灣的無知,讓台灣人僥倖逃過一劫。跟趙少康的「戰鬥藍」是一體的兩面,後者反而是因為殖民者高估台灣社會落後的程度造成的misfire。

    台派某方面,當然比殖民者有優勢,但在上述兩個例子裡,都只是僥倖而已,更甚者,在時力台民等在地化的新買辦崛起之下,台灣人更沒有防禦力,手上只有范剛皓跟林飛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40933367/posts/4269502966471026/

    父親是外省第二代,高中時期很愛打架,不愛上課,但是外省身分讓他考試加分,所以考上了師大,一開始他的程度跟不上,因為上課常常遲到早退,動不動就翹課去撞球、晚上去溜冰、跳舞,老師和同學都很瞧不起他,自從他遇到一位音樂系的學姐之後,他開始熱烈追求,但是學姐要求父親的成績一定要甲等以上,才願意交往,因此父親開始努力讀書,一學年的成績,在大三時期就名列前矛,所以學姐就答應與父親約會,學姐就是我母親,兩人順利畢業,取得教師證書,在民國70年任教到民國95年退休,父母兩人都領18%優惠定存。

    家裡生活一直都很好,因為父親還繼承爺爺名下兩筆房產,我也衣食無缺,有一次一位50歲左右的水電師傅來我家修理水塔,因為技術不錯,父親又請他順便整理電線管道,這位水電師傅話不多,總是愁容滿面,父親就無心說出一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水電工當下沒說話,完工後,父親還沒交款給他,水電師傅沉著臉說:「端木先生,你是老師,有18%可以領,存200萬一年領36萬,加上夫人的,就72萬了,退休金一個月也有7萬吧?加夫人的也有14萬了,你的生活這麼優渥,怎麼能瞭解我們做工仔人的艱苦呢?我很鬱卒,是因為我原本要幫客人裝的太陽能板被偷了,成本就10萬元了,這對你也許是小數目,但是對我而言,我要賺兩三個月才補得回來,所以這叫我怎麼高興的起來呢?歹勢啦,跟你說這些,說了心裡爽快多了。」

    父親聽了滿臉慚愧:「是我卡歹勢啦…沒有將心比心,聽你這麼說我很難過,不然我幫你出6萬…」
    水電師傅趕緊推辭,堅決婉拒了父親的好意,只拿他應該拿的工錢和材料費,然後說聲「勞力啦」(謝謝的意思)就開著破舊的發財車離開了。
    父親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滿是不捨,說:「我們外省人虧欠台灣人很多很多,永遠還不完的。」
    可能是爺爺那一代生於亂世,殺了不少人,伯伯叔叔都很不好,伯伯後來流浪在街頭,不敢找我們,叔叔在大陸生意賠錢之後,就到一棟老舊社區大樓當警衛了,常常被主委凹,而父親算是運氣最好的,但是退休後第六年就忽然離開了。
    我覺得我們外省人對本省人有許多虧欠,然而我從來沒有因為外省身分被本省人歧視過,所以我熱愛這片土地,也願意為台灣主權犧牲奉獻生命,這幾天看到網紅娘娘意圖幫我們外省人之恥洗白,這個人滿身權貴傲慢,其實就是一個幹鞋哥,一個小偷而已,想想看,他有什麼才華可以在演藝圈混那麼久?台灣演藝圈素質低劣,跟這個幹鞋哥沒有相干嗎?而如今他又挑起本省外省議題挑撥分化台灣人,說台灣人有多虧欠他、誤解他、對不起他…其實最對不起台灣人的是我們外省人,只有厚臉皮的人才會這樣繼續硬拗,吃台灣人夠夠,說真的,對不起,我們族群中還有一些這種自認為是中國人的高級外省人,我們引以為恥,深感不屑。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5063571451/posts/211163287729122/

    【回顧】
    ➡「二二八事件裡的外省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91226247684118&id=584986081641475

    #說好的國際觀呢?
    ㄧ「中共意識形態遭全世界圍堵 好萊塢掀起反共熱潮(圖) - 時事評析」
    先說個笑話:「[新聞] 馬曉光:金馬獎不搞台獨可合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71568832983191&id=584986081641475

  • 大小s父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9 22:00:06
    有 226 人按讚

    【無法跳高的袋鼠】
    #一個關於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前幾天拜訪宜蘭的一間牧場
    意外的發現,裡面竟然有袋鼠!
    連在動物園都不曾看過的袋鼠這裡竟然看的到
    孩子們自然很興奮地搶著餵食

    「他會跳很高嗎?」唯可問
    「袋鼠應該會跳很高吧」我不確定的回答
    「他可以跳像牆那麼高喔!」
    一旁的工作人員指著旁邊的一道牆熱心地回應
    那牆將近一層樓的高度
    「哇! 可以跳這麼高呀!」我驚呼
    「對呀! 不過他們現在不會跳這麼高了」
    「為什麼?」
    「因為在他們小的時候,飼養空間的天花板比較低,他們跳起來時就會撞到天花板,幾次之後他們就不會再跳了」

    我聽完之後理解了
    同時也覺得心情好複雜
    還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我們是不是也都跟袋鼠一樣
    被無形的天花板侷限了自己的能力?」

    明明可以做得到,但卻不相信自己做得到
    過往的經驗彷彿無形的天花板
    就算活在沒有天花板的天空底下
    內心的恐懼也讓我們不敢嘗試再往上跳
    這讓我想起一個殘忍的實驗...

    #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五十年前塞利格曼(M. Seligman)和梅爾(S. Maier)做了一個經典的「習得無助」實驗。他們讓兩組狗兒不定時接受完全相同的電擊,但第一組狗有控制權,被電擊時只要壓一個板子就可以逃避電擊;第二組狗則完全被決定,不管牠們做什麼,都與是否被電擊無關。

    實驗第二天,兩組狗都接受另一個逃避電擊的實驗,籠子中間有道隔板,狗被電擊時,只要跳過隔板就可以逃避電擊。

    結果,第一組狗一被電,就會趕緊跳到隔板以逃避電擊。但第二組狗,就是昨天「被決定」的狗兒,放棄了努力,躺下來被動的接受電擊。牠們哀哭,大小便失禁,但就是不再嘗試跳過隔板。結論是:第二組的狗學會一種「做什麼都沒用」的想法,牠們「習得無助」了。
    (以上內容取自曾世杰院長)

    在正向教養中孩子負向行為中的最後一項
    就是無能放棄
    當孩子試過各種努力都無法滿足內在深層的渴望時
    孩子就會開始自暴自棄,同時也產生無助與絕望

    「沒有用的,放棄吧! 我做不好,我沒有能力也沒有價值,我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不要對我抱以任何期待與希望,一切都只是徒勞,因為我做不到。」

    在這階段的孩子會變得非常的退縮、消極與逃避
    對於成人的任何作為都毫無回應也毫無改進
    進而也讓成人感到挫敗、無助與無能無力

    要不是完全放棄孩子,就是過度的幫助與保護

    如同被眷養的袋鼠
    失去天生就有的跳躍能力與自信
    只能活在人類所期待,那小小的園區當中

    #實驗過後三十年發現名為希望的迴路
    2016年7月,兩位心理學家共同發布了一篇新的研究文章。

    通過腦神經研究,實驗顯示當年「習得性無助」的現象,「被決定」的狗兒並非「學會了」無助;而是,因為前一晚不斷受到電擊,產生強烈的焦慮感和壓力,出現哺乳動物的自然反應—就是抑制了反應(inhibit control)。

    原來,腦部的原廠設定是認為,凡是我們感到壓力的東西,都是無法控制的,因此自然反應是「沒反應」。

    而有控制權的狗兒,因為在前一晚練習了用壓板子來控制情況,牠們學會了「控制」,因此超越「沒反應」,而做出正常的躲避。

    塞利格曼和梅爾稱之為「希望的迴路(hope circuit)」,通過日常的「控制訓練」,建立抗壓性(resillience)。從學會控制當下發生的事做起,開始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負面事件感到有掌控權。
    (以上內容取自女人迷womany)

    這也和正向教養在面對無能放棄的孩子
    所採取的相應作法不謀而合

    #建立孩子希望的迴路
    面對無能放棄的孩子
    所能做的就是鼓勵、鼓勵、再鼓勵
    並停止所有負面的評論與責備
    陪伴孩子從小事情開始練習
    一步一步透過簡單任務的成功建立自信
    只要孩子有顯現積極與努力的部分
    那怕再微小,也都要給予鼓勵和肯定
    讓孩子慢慢找回可控感
    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價值,且值得被愛

    ✏️本日金句:
    「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願我們與孩子
    都能重拾在天空下跳躍的勇氣

    #正念育兒 #正向教養 #意識父母

    /
    補充: 感謝 糖果家好好睡 的提醒
    關於袋鼠因為天花板擋住而「受限」
    以及狗兒遭受電擊而「受創」的差異
    (話說習得無助這個實驗網路上找到的版本都不太一樣,但主要傳遞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受創相較於受限所產生的壓力多的更多
    不過在我看來兩個最終都會導致受創的結果
    差別在於主動跟被動,以及形成壓力的速度
    這篇主要想傳遞的意思是
    無助會成為一種慣性反應
    而要打破這種慣性,需要因著鼓勵與小成功而來的勇氣
    一步一步的調整淺意識中的信念
    不管孩子亦或成人都是,與你們分享
    (我自己過去也曾經是個無助的成人,所以特別有感)

  • 大小s父母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31 11:51:20
    有 37 人按讚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7/30 ~ 07/31] 高雄市政府 及 衛生福利部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7/30] 高雄市政府 未滿2歲兒童育兒補助8/1加碼了 三大亮點:擴大補助對象、提高補助金額、2寶也加碼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038948FD84C7CC95

    8月1日起育兒補助金額提高了,無論是由家長自帶或送至公托家園、準公共私立托嬰中心、準公共合法保母都可以加發1,000元, 高雄市政府 配合中央少子女對策計畫及「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自今(110)年8月1日起開始執行,預計有3萬6千名幼兒家庭受惠。

    這次也放寬請領津貼各種補助的資格,包含領有「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家長或「弱勢生活補助」的家庭,也可同時申請補助。不同於以往第3胎才有加碼1,000元補助,這次調整是提前至第2胎。

    市府社會局特別提供相關資訊給育兒家庭參考,小孩未滿2歲前:
    1.自己帶、送托未加入準公共化的托嬰中心或保母:領育兒津貼,金額會從每人每月2,500元,提高到3,500元。
    2.送托公共托嬰中心或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領托育補助,金額會從每人每月3,000元,提高到4,000元。
    3.送托準公共化的托嬰中心、保母:領托育補助,金額會從每人每月6,000元,提高到7,000元。

    第二階段將於明(111)年8月開始實施,育兒津貼與托育補助每月將再加發1,500元。

    社會局局長謝琍琍表示,高雄市全力配合中央政策,社會局積極布建多元友善的育兒措施,也持續爭取中央資源打造高雄友善育兒城市。也提醒符合資格的家長請儘速向戶籍地區公所申請育兒津貼,或向送托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托嬰中心提出申請托育補助。民眾如有育兒托育及補助申請需求,請洽托育服務諮詢專線:394-3322、社會局兒童及少年福利科07-3373380;或至「FUN心育兒資源網」、好神托APP及社會局網站托育福利專區查詢。
    ~˙~˙~˙~˙~˙~˙~˙~˙~˙
    [110/07/30] 衛生福利部 目前我正在懷孕中,好猶豫到底要不要接種COVID-19疫苗,好擔心會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247458163407

    【#防疫進行式COVID-19疫苗大解惑】
    請問疾小編!(舉手)
    #疾小編來解答!懷孕婦女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或死亡風險較高,依據目前監測資料顯示,接種COVID-19疫苗可有效預防重症與感染,且不會對孕婦造成顯著的安全疑慮,孕婦或正在哺乳的婦女都可以安心接種疫苗喔!
    有任何疑問,建議可以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接種唷!
    #COVID19疫苗 #孕婦或哺乳中婦女
    ~~~~~~~~~~~~~~~~~~
    [110/07/30] 衛生福利部 野外的小動物超可愛!但牠們同時也可能是 #狂犬病的傳播媒介!
    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247256628407

    狂犬病會透過溫血動物像是鼬獾、貓、狗等等傳播,目前臺灣動物狂犬病疫情主要以野生動物如鼬獾為主,但不論是遇到野生動物、流浪動物,或是跟家裡的寵物玩耍、餵食的時候都依然要小心,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影片,學習如何預防狂犬病吧!
    #在家跟貓狗玩請小心 #快留言告訴疾小編你是狗派還是貓派 #疾小編是貓派啦 #不論您是狗派貓派都要小心狂犬病 #記沖送觀請牢記
    ~~~~~~~~~~~~~~~~~~
    [110/07/31] 衛生福利部 未滿2歲兒童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新制8月起跑
    https://www.mohw.gov.tw/cp-16-62456-1.html

    為落實蔡總統「0-6歲國家一起養」政見,行政院今年年初核定修正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年-113年),今(110)年8月補助新制正式上路。未滿2歲兒童之父母(或監護人),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最近1年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者,可申請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二者不得重覆請領,新制分二階段逐步提高發放金額如下:

    育兒津貼:今年8月起將由現行新台幣(下同)2,500元調高為3,500元(第2胎4,000元,第3胎4,500元),明年8月再調高至5,000元(第2胎6,000元,第3胎7,000元)。
    托育補助:今年8月起將由現行6,000元調高為7,000元(第2胎8,000元,第3胎9,000元),明年8月再調高至8,500元(第2胎9,500元,第3胎1萬500元)。
    衛福部進一步說明,110年7月領有未滿2歲兒童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且8月仍符請領資格的民眾,政府將主動提高發放金額並直接入帳至原請領帳戶,民眾不用重新申請;但特別提醒目前正在請領育嬰留停津貼、弱勢家庭生活類補助的民眾,8月起可同時請領育兒津貼,記得要到兒童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提出申請。

    新制申請方式與現制相同,育兒津貼請民眾檢具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郵寄」或「親送」到兒童戶籍地的鄉(鎮、市、區)公所提出申請;托育補助則向收托單位(準公共托嬰中心、公共托育機構、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提出申請。

    衛福部已印製100餘萬份新制宣導摺頁,在7月23日寄送全國約34萬名未滿2歲兒童的家庭,並陸續送達戶政事務所、鄉鎮市區公所、衛生所、親子館、醫療院所及地方政府等相關機關(構),讓更多家長知道補助內容,儘快提出申請。

    民眾如有任何問題,可撥打「1957福利諮詢專線」詢問(上午8時到晚上10時),或至衛福部社家署-育兒津貼及托育準公共專區查詢(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List.aspx?nodeid=1057)。
    ~~~~~~~~~~~~~~~~~~
    [110/07/30] 衛生福利部 擴大急難紓困已於今日審核完畢,發出162億餘元紓困金
    https://www.mohw.gov.tw/cp-16-62455-1.html

    110年因應疫情擴大急難紓困已於今(30)日審核完竣並撥款,計核定通過86萬7,704件,發出162億9,855萬元紓困金。

    衛福部說明,本次配合行政院紓困4.0政策,針對109年曾經申請急難紓困之52萬3,289位民眾,免再提出申請,由政府主動查調,審核後計37萬7,653人通過,核發54億7,585萬元。另考量便民及防疫,110年採線上及郵寄申請,共收到107萬1,758件(其中重複申請及資料不全計14萬6,381件),經審核共有49萬51人符合補助資格,核發108億2,270萬元。

    衛福部指出,民眾可於線上申辦系統(網址是https://1957.gov.tw/)查詢審核結果,如對核定結果有疑義可洽公所了解或提出申復,如因申請案資料不全,公所亦會通知民眾補件後審核續處。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1308402629614819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post/1162770342605042495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高雄市政府 #衛生福利部 #公告

  • 大小s父母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3-06 08:30:01

    對新手父母而言,BB 未出生,已經要張羅很多事情,有很多事情要做決定:順產還是開刀,私院還是公院,人奶還是奶粉,每個家庭每對父母都有不同考量。但往往礙於資訊太多,令父母覺得無所適從。其中一個眾說紛紜的安排就是BB一出生應否立即交給媽媽照顧。

    有人說初生嬰兒很脆弱,抵抗力又差,易受感染,最好一出生就交給專業醫護隔離照顧。而且媽媽生產很辛苦,BB有專人看照,她才可以爭取時間休息。不過亦有人說,若BB一出生就能跟媽媽緊密相處,對BB 身心發展也很重要。到底有什麼重要?

    很多人也知道「黃金一小時」這個講法,在分娩完一小時內就立即餵食母乳,可以令BB少點病痛。而之後媽媽有多些時間同BB一齊,也可以確保BB適時吃到母乳。

    BB剛出生時會吃得較密,其中一個原因是初生BB的胃部只有櫻桃般大小,所以要少食多餐。

    這個時候,母乳中最珍貴的「黃金初乳」就變得重要。這些初乳,在生產後頭幾天的「限量版」母乳,容量少卻有濃縮營養,最適合初生BB。當中含有的乳鐵蛋白,更被醫護界形容為BB第一支預防針,因為它可以增進BB的免疫力,預防多種腸病毒。BB年紀愈小,就愈需要乳鐵蛋白去完善消化系統。

    如果交給醫護隔離照顧是因為擔心嬰兒抵抗力弱,那麼讓BB吃到「黃金初乳」可能更為重要。

    參考資料

    A Scientific Overview. (2016, February 21.). Retrieved from Breast Crawl.

    Gutierrez, E.,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13, January 08). Attachment: Building trust in your infant. Retrieved from MICHIGAN STATE UNIERSITY.

    Legrand, D. (2016). Overview of Lactoferrin as a Natural Immune Modulator.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73. doi:10.1016/j.jpeds.2016.02.071

    McCulloch, S., Dip CBEd in Birth. (2018, June 10). 7 Huge Benefits of An Undisturbed First Hour After Birth. Retrieved from bellybelly.

    Respond with Sensitivity. (n.d.). Retrieved from Attachment parenting INTERNATIONAL.
    Rooming-In: Benefits Of Postpartum Recovery. (2016, October 3). Retrieved from Cleveland Clinic.

    Early initiation of breastfeeding to promote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n.d.). Retrieved from WHO.

    黃章翹(2017)。〈母嬰同房‧母乳餵哺第一步〉。愛嬰醫院香港協會網站。

  • 大小s父母 在 黃濃濃。濃Bag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0-11 08:00:00

    這次走出戶外☀,參與志工服務囉!這個志工活動是在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上所以報名的~想找服務志工,來這裡都可以找到哦🙆
    #標記朋友一起去參加
    #善耕公益媒合平台
    #小小的力量
    #可以找到大大的價值

    🍲訂閱『黃伃濃•濃濃』,一起發現更多自己也可以簡單完成的健康美食

    🍲想看更多『黃伃濃•濃濃』充滿美食的生活,就來facebook吧
    https://goo.gl/Q6y2cm
    🍲黃伃濃•濃濃’s Instagram IG:
    https://goo.gl/PMUeTU

    〈更新時間〉 每週三 19:00 準時上片!

    🍴濃濃的分享時間🍴
    《濃濃創意料理》 ▶ https://goo.gl/62mXNg
    《低卡減肥料理》 ▶ https://goo.gl/8DhXGo
    歡迎大家在影片下方留言,跟濃濃一起分享料理的大小事!
    喜歡我的話,也不要忘記按讚、訂閱、分享呦~

  • 大小s父母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5-16 08:30:00

    談到德育,我們總以為父母、家姐阿哥才是弟妹的好榜樣,如果大的很有愛,小的也會耳濡目染;但原來家中弟妹也會反過來給年長的孩子上一課!

    過去許多學者都集中研究年長的孩子對年幼的孩子可以造成什麼影響,結果顯示弟妹從大小肌肉的發展,到長大後會不會吸煙都跟哥哥姐姐有關。

    來自加拿大幾間大學的研究團隊反而想了解,是否只有父母和兄姐才會影響到孩子的德育發展。於是,他們招募了452組年齡從18個月到4歲手足,在探訪這些孩子的時候,扮成受傷或失落的樣子,再從孩子的應對評估孩子的同理心。

    18個月後,研究人員發現撇除了父母教養、家庭社經地位等因素,孩子們都變得更有同理心,這說明了手足間的影響是個相互過程,並非只有弟妹才從兄長身上學習,哥哥姐姐也會因弟妹而學會體貼別人,有利社交。

    ***有趣的是,姐弟的配搭似乎就沒有這麼的改變,希望往後有研究可以找出原因吧~

    資料來源

    F. (2018, March 06). Younger Siblings Teach Older Siblings Empathy, Study Confirms. Retrieved April 04, 2018, from Huffington Post

    Kizielewicz, C. (2018, February 20). Younger and older siblings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each other's developing empathy. Retrieved April 04, 2018, from EurekAlert

    Jambon, M., Madigan, S., Plamondon, A., Daniel, E., & Jenkins, J. M. (2018).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ic Concern in Siblings: A Reciprocal Influence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doi:10.1111/cdev.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