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悲慟的事
莫過於失去孩子這件事.
2021.08.03起初還以為是經期不順,但身體變化又這麼大,於是買了驗孕棒看看
2021.08.04
早上起床準備上班前
剛好先尿尿就順便驗孕
沒幾分鐘後兩條線顯現出來
我真的驚嚇的把老諴吵醒
那天兩個人都還在意外中
2021.08.05
下班已經迫不及待想...
人生最悲慟的事
莫過於失去孩子這件事.
2021.08.03起初還以為是經期不順,但身體變化又這麼大,於是買了驗孕棒看看
2021.08.04
早上起床準備上班前
剛好先尿尿就順便驗孕
沒幾分鐘後兩條線顯現出來
我真的驚嚇的把老諴吵醒
那天兩個人都還在意外中
2021.08.05
下班已經迫不及待想去婦產科
做檢查確認是否真的懷孕
一樣的流程驗尿超音波
👨:謝小姐很明顯的兩條線
確定有懷孕囉~來我們照超音波
👩:真的嗎(嘴角)已經不自覺笑了
其實也不知道是緊張還是興奮
就是感覺自己在發抖。
👨:寶寶有在子宮內喔妳看這個~~~(詳解中)
👩:那寶寶多大了每個孕媽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大小和周數了
👨:看起來已經有五週大囉~
👩:心裡就在想
(不知不覺就長這麼大啦)
但因為前期完全不知道已經懷孕
所以以為的腹痛和經前痛差不多
把情況先描述給醫生
👨:醫生當下就開了「安胎」藥和葉酸。下禮拜還是要回診哦~
👩:就這樣沿路和老諴看著
我們孩子的超音波照開心的回家
2021.08.09開始
我已出現孕媽該有的妊娠反應
起床只要刷完牙就是狂吐
上班喝完牛奶就是狂吐
中午吃什麼就吐什麼食慾真的改變
但也還是有胃口
就這樣乾嘔、噁心、嘔吐連續了好幾天
2021.08.x忘了幾號
中途從診所換到醫院做檢查
不知不覺又到了六週
👨:醫生一樣重複了那些話
寶寶有在子宮內長大
只是!目前還偵測不到心跳
👩:到了這時期的媽媽
最關心的就是孩子是否有心跳了
聽到當下有點小失落
但看著胚胎瞬間長大
我又安慰著自己沒關係慢慢來
👨:那下一週一樣在來回診哦~
回了家後
每天的每天摸著祂睡覺和祂說話幫祂禱告
每天都在上網查有關懷孕過程的所有資訊和影片
老諴都跟孩子在吃醋
這陣子我真的很感謝老諴
有所改變和讓我放心的知道他是真心想對我負責
我看在眼裡都很安慰也很心疼他
因為他開始什麼事都一個人去做
不管家事還是煮飯菜等等
他也每天早晚的對著寶寶聊天唱歌
時不時來找我撒嬌討拍
還要被我趕走因為我真心怕
他動作大會壓到我的寶寶
他也是忍氣吞聲,我三不五時
要他買我想吃的,他也沒第二句
就去買。要知道他以前是不可能
這樣的,所以我還是很感謝他
這段過程陪我一起面對著。
2021.08.18
這時候的我甚至出現一些後期
才比較容易發生的影響
例如:腳抽筋、腰酸背痛、嚴重便秘、失眠...等
開始覺得身體負荷越來越累
這天下班因為嚴重便秘而影響
我上廁所,不甚用腹部太大力
我出血了...我嚇到全身發抖雙腳無力臉色蒼白
叫老諴直接帶我去醫院剛好這天回診日
是我最期待看能不能聽見心跳的時候
👨:寶寶還在子宮但依舊還是沒心跳
而且寶寶似乎沒有什麼長大有可能會有「先兆性流產」的可能
👩:當下很緊張又必須故作堅強
2021.08.19-20
於是開了診斷給自己休息安胎的時間
這兩天不斷的禱告不斷的和祂說話
也依然不斷的上網查詢有關懷孕期間的訊息。不斷的鼓勵自己,老諴一刻也沒閒過每一次產檢都陪我進去
除了上班我一個人其餘時間他就是都
無時無刻陪著我們
我們開始了新手爸媽的幻想、開始有了新手爸媽的擔憂、開始有了新手爸媽的準備、開始取了小孩的綽號
老諴非常喜歡妹妹於是我就說妹妹
叫檸檬弟弟叫蛋塔因為兩個都是
看起來圓圓的在我的肚子裡
又加上最近很愛吃酸的
我們就這樣又度過了一道關卡
2021.08.23
就在昨天😢一下班打完卡站著的時候
啪~
我下體流出了熱熱的液體
這次心裡就想完蛋了
又開始小心翼翼地去廁所
滿見內褲都是鮮血還有一點一點的血塊。當下想真的完了!
老諴又是上夜班早就出門了
坐了姪女的車直奔急診
途中我還是不斷禱告不斷祈求
就這樣慢慢流一些血抵達醫院
👨:寶寶還是有在子宮內
而這個一閃一閃的就是「心跳」
👩:當下我真的謝天謝地
不斷謝謝我的寶寶也一再跟祂對不起
剎那我以為可以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醫生眉頭深鎖口氣轉變
立馬改口,不對喔!
妳的胚囊已經有在脫落剝離了
越來越下來「很不妙」!!!
👩:這三個字我直接腦袋空白
👨:妳這要立即「安胎」
只能回家臥床不要下床走動
不然~~~
👩:我直接瞬間傻掉醫生講的我幾乎
不敢在聽。
於是問了醫生臥床後就不會胚胎囊就不會在剝離嗎…
不一定要看孩子有沒有長大才能啪啦啪啦~
於是就回家臥床休息,不到一個小時吃了止血藥也沒用,還是出血腹痛更頻繁。受不了又折回了急診,這次收到的噩耗是寶寶已經流掉了。不到一個小時明明才宣布有心跳的
我當下就霹靂啪啦大哭
我只想說,我努力過了
如果還是沒緣也強求不來。我感謝祢曾經來過。選擇了我們我也用生命去保護過祢,這次的我們都或許還沒準備好,等媽媽身體變好會再次把祢生回來的😢😢😢#哭過就好了#媽媽會更堅強更勇敢因為我相信祢還是會回來的#我的寶包最棒是媽媽的天使
大小奶越來越明顯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們總是把生命看的很重,我們總不想在短暫的生命裡,看見親人逝去,陪著親人的每一分每一秒,越來越少,可生命裡總會遇見許多令人無法預期的事物,為了大愛,捨棄一時的小愛,不曾後悔。
疫情期間的緊張已讓醫院值班人員倦意十足了,大雨卻一直不停歇,黑色的夜傳來陣陣雷聲,雨斷斷續續的下著,疫情及將至的颱風,迫使每一個人都得待在家裡。一隻黃金獵犬從雨裡跑來,到醫院門口衝著大門裡叫了兩聲,聲音迴盪在整個大廳,然後又急忙掉頭跑進黑夜的雨裡,彷彿像在迎接著什麼。
「醫生在嗎?現在可以進來看診嗎?」
一個滿身泥濘的大叔揹著一個女孩跑到醫院裡來,兩人都帶著口罩,兩人的口罩都濕透了,尤其女孩帶著大小不合臉的口罩,遮住了一半的眼睛,在稀稀落落的門診走廊上,每一個人手裡都握著滴水的雨傘,偌大的走廊讓敲門和喘氣聲如此明顯,大叔急促地敲著門診的門,接著厚重的門打開了,一個溫暖低沉的聲音望向了他們倆,
「孩子怎麼了?」
護理師同醫師幫大叔脫下雨衣,把包裹在大叔雨衣裏的女孩放在門診的床上,男人從口袋裡掏出毛巾給女孩擦擦汗,也擦著雨水,「我回家後看到女兒早早的躺在床上,還以為她是太累了,我還沒哄她就睡著了,可我見她睡著了以後還一直踢被子,臉很紅,額頭和臉上都很燙,就趕緊把她送來了。」
因為大叔抱著女孩在雨中走著走,淋著淋,所以原本發燙的女孩,大雨使她的體溫了降下來,進來醫院的時候才沒有測到女孩原已經發燒了。雖然政府已經將病毒降級為二級,但聽到任何發燒疑似個案,醫護人員及現場氣氛馬上陷入緊張之中,每個人穿上厚重的防護裝備,將大叔和女孩帶入採檢區篩檢,在等待醫師來到篩檢亭的期間,大叔跺著腳,
「篩檢完還要等一兩個小時才知道結果,如果小茵確診,一定是我把病毒帶回來的,不!我們不會確診的,但是如果真的是,那該怎麼辦呢?小茵還這麼小,都怪我!」
女孩一句話也沒說,看著她稚嫩的臉龐,卻滿滿因為生病而不舒服的表情,在核酸檢測報告出來前,我們能做的有限,好令人心疼。
「我還有點事情要做,麻煩你們照看一下我的女兒,謝謝了!」
這位大叔不管不顧醫護人員以及警衛的勸阻,從等待區,逃了!拿起車鑰匙就往大雨中衝去。嘟嘟嘟嘟…..嗚嗚⋯⋯車的大燈亮起來,格外的刺眼,按著喇叭驅趕著他面前的警衛,男人開著車就往黑暗的暴雨裡開去。
「這是什麼樣的父親?膽子真大!孩子發燒生病了,竟然不管了,把小孩丟在這裡,盡自己還想著賺錢,怎麼剛剛大門口居然沒有檢查到他的健保卡?趁著人多混入醫院,現在居然跑了,不敢給我們篩檢?還是不想留下身分?現在都找不到人了,到底…..」林醫師站在門診門口碎碎念著,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也許他們家有什麼難言之隱吧!搞不好是連醫藥費都付不起,還是搞不好他不要女兒了?」旁邊的幾位護士討論著。
女孩的體溫越來越高,嘴裡一直喊著,「好燙啊!爸爸別去!」閉著眼身體扭動著,應該是在作惡夢,女孩緊緊抓住被子,像是握住了父親的手。
護理師為女孩擦去黃豆般的汗珠,女孩的臉皺在一起的表情,門診區每個走廊的角落,都充滿著數落這位父親失責的碎語。這時女孩一翻個身,褲子口袋裡的考試卷掉了出來,張張是將近滿分的好成績,大家拿出來擦乾水鋪直,背面有一篇作文,
題目是「我認為最偉大的人」:
「我的爸爸最偉大,他有一顆小小的嘴巴,小小的眼睛,還有小小的個子。小小的嘴巴總是很愛對我嘮叨,但也無微不至;小小的眼睛照顧我的日常所需;小小的個子,能舉起很大的房子。他也有大大的拳頭,還有大大的腳步。大大的拳頭,嚇跑了欺負我的同學,也抬起一個一個受傷的人和死掉的人,大大的腳步跑向了哭泣的人們。
我的爸爸是一名消防員,奶奶說爸爸的工作就是和火神戰鬥了,我的爸爸好厲害。他對我很好,雖然他常常要工作一整天不能回家,但他下了班總是願意陪我玩。有時候即使整夜沒睡看得出來爸爸好累了,但他都願意完成和我的約定。我的爸爸總是在我睡著之後,拿出相本,對著我媽媽的照片講話,我想是我爸爸想念我在天上的媽媽了吧!
雖然鄰居常常都說我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雖然我還不太懂『親生的』是什麼意思,但我的爸爸永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我的爸爸最偉大,雖然沒有長頸鹿高,沒有獅子壯,可我最愛我的爸爸。」
看完這一篇小學作文,字裡行間有著小學生的稚嫩口吻,更多的是對現實的點頭和成熟,女孩有著超於同齡孩子的穩重,這些成熟與穩重重得令人心疼,許多成了媽媽的護理師感動的泛起淚光,女孩的的核酸檢測出來了,結果是陰性的,女孩只是得了重感冒,在兩瓶點滴的輸液後,燒退了,氣色恢復了。此時女孩的奶奶穿著拖鞋,啪啦啪啦地跑向診間,拎著大包小包,氣喘吁吁又瘦小的體型,顯示這一家人的肩上有多重,
「阿婆,為什麼隔壁家的阿姨總是說我不是爸爸親生的?什麼是親生的?什麼又不是親生的?很重要嗎?」
「沒有,不要聽他們亂說,妳是親生的,我的小乖孫女茵兒。阿婆給妳買薯條好不好?」
「太棒了!耶!我要吃薯條,阿婆,您上次說我只要考前三名,就會給我買冰淇淋,我這次考試又考了第一名,我是不是可以吃三個冰淇淋啊?」
「好好好!茵兒真棒!給妳買薯條和三個冰淇淋,都買!那我們等爸爸下班回來以後再去買,一起跟爸爸慶祝好不好?」
「好啊!阿婆,媽媽是不是也知道我好棒的?您以前說:只要我成績考好了,就可以當醫生,當了醫生,我就可以把媽媽治好,就可以把媽媽帶回來。阿婆,我媽媽會等我的對不對?」
「會會會!我們茵兒最棒了!」
奶奶回憶著過去祖孫兩人的對話,乾癟的臉泛著紅眼,或許要等女孩長大了才會知道媽媽永遠不會回來,但小小的身體卻有超過成年人的善解人意,奶奶坐在女孩的床邊,告訴我們:她是女孩的奶奶,女孩的爸爸去救人了,女孩口中的親生爸爸,其實是她的大伯,她親生爸爸的哥哥,在女孩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親生爸爸媽媽車禍離世了,而一直沒有孩子的大伯和大嫂撫養了女孩,他們就給女孩取名為『茵幼』,希望女孩的存在是成為陰間父母的保佑,祐庇因為災難離開的父母一路平安好走。但在女孩五歲的時候,女孩口中的媽媽離癌去世,從那之後鄉下的奶奶就被接到城裡,一起和爸爸照顧女孩…..
原來這個爸爸一直很愛這個女孩,女孩也很愛口中的爸爸。而這位大叔,是在剛來到醫院後,接到前線尋求支援的電話,一處社區燃起熊熊大火,而這個社區人口密度極高,尤其在這疫情以及颱風來臨之時,大家都躲在家裡,烈焰毫不留情地在每家每戶間猛竄,從外頭隔著暴雨都可聽見屋內以及窗邊人們的哀嚎,消防人員衝入刺眼的火海中出生入死,還沒搞清楚抬出來的是傷者還是屍體,火焰快速阻擋了每一個迴廊和出口,即便暴雨及幾台消防車的強力水柱依然無法平衡火勢,房內人們的哭喊聲越來越小。女孩的爸爸掛了電話之後,心裡想:醫院有醫護人員,茵幼在這裡一定比在死亡邊緣的居民還安全吧!隨即跳上了車,戴上車上備用的防毒面罩,驅車前往救人,而大叔帶著防毒面具罩不是為了躲避火場的濃煙,而是在還不確定有無確診之前,保護他身邊的同事以及他所抱著的受難者,女孩的爸爸義無反顧地衝進火神的中心。
望著窗外的傾盆大雨,我們站在窗前沉默起來,遠處消防車的笛聲響起,這注定是一群不凡的逆行者。
我們總喜歡主觀臆斷別人的表象,卻不願意了解事實的真相,愛是擔當之責,也是風險之歌。疫情改變的世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但除了病毒以外,其他災難卻沒少過發生,除了醫護人員外,更多逆行者冒著生命危險,在死亡的邊界向死神搶奪生命,他們穿著更熱的防護衣,帶著更厚的面罩及口罩,用愛守護著世界。我們對這些逆行心存者感激,他們的大愛超越了生死。
看著窗外暴雨停了,黑夜被太陽趕走,一條生氣勃勃的彩虹出來了⋯⋯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每個記錄者最想哭🥲的時候應該是打字快打完的時候,電腦突然沒電,什麼檔案都沒存到……吧!還好,一切的一切都刻畫在我腦中…..這篇文就是多次重打後的孩子)
大小奶越來越明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孩成長只有一次 當爸媽的不能等啊
長高的關鍵在高蛋白,固好本是在高鈣👉 https://iqueen.shop/ltUh6
這道理你我都懂,但就是找不到適合的產品😤😤
我因為個子不高,很擔心我兒子,特別是老大;之前曾經帶兄弟去成長門診檢測,幾次下來的結果,都說兄弟倆只能長到160幾,特別是哥哥,讓我憂心忡忡,😤😤
本想我雖然只有168,好歹夫人也有166,應該兒子不會矮才對,二少爺看來是如此,但……大少爺😢😢
跟同齡或者年紀比他小的比起來,就是差一大截,從小到國中都一樣,特別在他升國中後,我遍尋祕方,誰說有效我就讓他試,幾種什麼大人、高鈣膠原蛋白、滴雞精、有名中醫開得轉大人湯,能試都給大少爺試,不能說沒效,但成長的速度就是有點慢,當父母的實在是很擔心,我相信跟我有一樣煩惱的家長應該不少,雖然是覺得健康就好,然而或多或少,都不希望孩子矮人一等,造成自卑,畢竟我嚐過這種苦(不高)。😭😭
為了讓大少爺能夠像大樹一樣茁壯,近兩個月,每周有三天,我會用中藥燉雞給他吃,中醫說這能開脾開胃,幫助營養吸收,打開他的成長板;而西醫也建議除了攝取燉雞的蛋白質,能額外多補充會更好;某天在臉書看到好朋友撒基努 - sakinu、郁方推薦含有超過50項專利(益生菌19項+海藻鈣26項+PS19項等等巴拉巴拉) S702黃金成長素,簡單說就是高鈣+高蛋白+優質益生菌,適合成長中的小孩,跟奶粉一樣是沖泡式的👍👍
一小包含有三杯牛奶的鈣含量,有1.5顆雞蛋的蛋白質,還有幫助吸收鈣質的維生素D,還擁有19項專利的PS配方,一包含量等於市售成長奶粉的10倍,更添加7國專利、350篇共3892人臨床研究的杜邦益生菌,加倍調整體質,看到這裡我眼睛都亮了。🤩🤩
甚至郁方還說,她在歐洲唸書的朋友透露,歐洲貴族學校從小就在小孩的早餐,多沖泡了S702黃金成長素,每個小孩都長得頭好壯壯;不囉嗦立馬厚著臉皮跟廠商聯絡,廠商也很阿莎力,提供給我們家兩位少爺來試吃,我為了做實驗,先讓哥哥吃,搭配跳繩,逼他早睡,兩個月下來,哎呦,哥哥感覺有明顯的變化,最近降二級跟弟弟一起出門,已經不會再被問誰是哥哥,因為之前他只比弟弟高一點點。😁😁
小孩的成長曲線,家長不能不關心,特別是九歲開始,但還不到國中,不可能喝什麼中藥,加上年紀小對燉品的接受度也不高,S702黃金成長素我想不能只給哥哥喝,這個月二少爺小磊,也開始喝,畢竟成長只有一次,千萬不要等啊!👊👊
S702黃金成長素一共有三種口味, 香草、草莓、巧克力,可以交替喝就不容易膩,用冷水沖泡,這個季節每天早餐或當點心,讓成長期的孩子喝一杯,就能把蛋白質跟鈣補足。😊😊
👉S702黃金成長素 https://iqueen.shop/ltUh6
黃金成長素的口感蠻濃郁的,我是幫兒子沖泡後再加一些鮮奶來綜合,就比較爽口,大小少爺都蠻愛喝的,期待兩個兒子越來越向上發展,趕快超越我。其實大人也適合喝,畢竟我們也需要高蛋白、高鈣跟優質益生菌不是嗎? 😊😊
#S702黃金成長素 #超能蛋白
#一定要配合運動跟早睡喔
#感謝夫人掌鏡
大小奶越來越明顯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重點先說
1. 接種COVID19疫苗不影響哺乳,不需要因為接種疫苗停止或暫停哺乳。
2. 接種疫苗數天後母親血中與母乳中可以檢驗出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有喝到的母乳的嬰兒就有保護力。
3. 嬰兒(大寶或其他成人亦同)攝取母乳後,抗體約可存在體內數小時到數天,被消化吸收後抗體就失去作用。持續喝到母乳,不論奶量多寡,都會持續獲得抗體,停止喝母乳後就沒有抗體了。
4. 各種廠牌的新冠疫苗均為非活性疫苗,不太可能透過母乳給寶寶。目前認為哺乳婦女只要沒有禁忌症,可接種各種廠牌新冠疫苗。
老話一句: 打得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 哺乳母親打疫苗不僅保護自己,還能透過母乳提供哺乳中的嬰幼兒抗體,是一舉兩得的健康措施。
文長,有興趣再往下看
首先參考:
<泌乳新知分享: 哺乳婦女接種COVID-19疫苗後,母乳中出現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 https://www.facebook.com/drmaoibclc/posts/7993644403994195
結論: 這個研究發現疫苗接種後六週內,母乳中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SARS-CoV-2 specific IgA 與 IgG均明顯增加。IgA 較早開始出現,在疫苗接種後兩週明顯增加,IgG 則在四週後(第二劑接種後一週)大幅增加。
這篇新的文章是波蘭的研究,結論類似,哺乳母親打過輝瑞(Pfizer-BNT)疫苗後母乳中抗體會增加,在第二劑之後7天左右增加最為明顯。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204501/
Nature最新一期有關哺乳與新冠疫苗的相關討論(重點同上,建議打疫苗+繼續哺乳,有提到一些尚未發表的研究,結論跟前兩篇均類似)
COVID vaccines and breastfeeding: what the data sa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1680-x?fbclid=IwAR2yQm9PdHDPPxhvOHwggz4nVHdBQwA2ddjsCs0EK6BnZ2lziaK5X4pZp88
最近實在太多私訊或留言來詢問新冠疫苗相關的問題了,我一併整理在這篇文章中,讓家長可以一次參考完畢。雖然新冠疫苗很新,但全世界有許多人,甚至全台灣目前已經有近20% 人口,一起接種了各種廠牌的新冠疫苗,等於是超大型的臨床試驗。疫苗副作用在所難免,但整體看來仍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若希望恢復一般日常生活,只要沒有禁忌症的民眾盡量接種疫苗,提高疫苗覆蓋率,是最能讓大家恢復生活的方式了。所以請大家輪到可以接種疫苗就去接種吧,有疑惑的部分都歡迎理性的討論,希望讓家長們都能知情後同意,認同自己與家人接種疫苗的選擇。
以下為最近家長提問與答覆:
Q1.1: 大寶或先生喝母乳,可以得到抗體嗎?
Q1.2: 請問奶量多少寶寶才可以擁有足夠抗體呢?感覺奶量越來越少,怕之後可以打時奶已經不多了
Q1.3: 請問除了正在授乳的嬰兒之外,若提供奶水給家中其他幼童是否也能同樣得到抗體?
Q1.4: 請問打完疫苗一個月後停止親餵,抗體會在寶寶的體內存在多久呢?
Q1.5 如果我想靠母乳給孩子們抗體,是不是就要一直持續哺餵母乳? 停餵後孩子身上就再也不會有抗體保護了嗎?
A1: 不論誰喝到母乳都可以得到抗體,但沒喝到母乳就沒有了~
不論奶量多寡,母乳裡都有抗體,所以持續哺乳可以提供寶寶抗體,就算部分哺乳也一樣,就是「有吃有保庇」的概念。
但若期待喝母乳有打疫苗的長期免疫效果就不實際了,除非大寶和老公「持續」喝到母乳才會有抗體,不然母乳中的抗體等消化吸收後就沒有了,頂多數小時到數天。
Q2: 國外有研究施打 mRNA 的疫苗確實可以透過母奶讓寶寶獲得抗體,但 AZ 屬腺病毒載體的疫苗,目前好像還沒有相關研究?
A2: 目前的確還沒有看到AZ疫苗在哺乳媽媽身上的直接研究,希望之後會看到,我也在持續查詢文獻中。
不過在各個族群都有打過AZ疫苗後,血中抗體增加的研究。基本上只要媽媽身體裡有的抗體,母乳中就會出現,這個已經有很多研究證明了。
所以不論接種哪一種疫苗,只要能讓媽媽體內產生抗體,母乳中就會有抗體提供給寶寶。
Q3: 請問媽媽注射完AZ疫苗,體溫輕微發燒,是否就無法持續哺餵母乳?
A3: 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請媽媽利用多喝水、多休息來緩解,有必要時服用止痛藥也可以,以上緩解症狀的方式都不影響哺乳。
常見的止痛藥如普拿疼、伊普芬等,並不影響哺乳。請媽媽依照原本方式擠奶或餵奶,刻意改變有時候反而手忙腳亂,更不利於休息。
疫苗的副作用通常是24小時之內開始,48小時內消退。若媽媽的發燒超過48小時未緩解,還是建議媽媽就醫檢查為宜。
Q4: 為了疫苗硬撐著餵到15個月了,看來結論就是要有保護就得持續餵,不知道這個疫情什麼時候被控制住,才能夠退奶啊?
A4: 媽媽你好: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哺乳會慢慢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也總有一天會離乳,為這段日子劃下句點。
母乳提供寶寶抗體當然很重要,但這也是媽媽自己的生命歷程,希望媽媽不論選擇哺乳/擠乳/離乳,都是自己開心自在的想法與決定。
如果是因為疫情感覺逼著自己選擇繼續哺乳或擠乳,不妨跟泌乳顧問聊聊,找出不同的可能性,將哺乳融入生活;或是試著調整目前方式,將哺乳擠乳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負擔,讓自己也享受這段哺乳擠乳時光~
希望媽媽將來回頭想起這段日子的時候,除了記得自己給了寶寶很珍貴的抗體,也享有一段有點辛苦卻感到甜蜜的回憶喔^_^
Q5: 家人問我媽媽吃什麼都會進而影響到乳汁的改變跟品質,還反問我媽媽吸毒餵奶不會影響給小孩嗎?疫苗是病毒是從哪裡轉為抗體?他們說要打疫苗就要離乳,打這麼危險的疫苗為什麼還要繼續餵奶?
A5: 有關新冠疫苗的原理、安全性與各種分析,已經有非常多很棒又很新的整理,我把自己看過,覺得很推薦的都列在這裡,歡迎大家參考。
喜歡影片版的: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不用我介紹,大家都看過了)
https://youtu.be/1rs9dY1b7jk
喜歡文字版和podcast的: 林氏璧醫師給長輩的AZ疫苗懶人包(更不用我介紹了,TMI: 林氏璧醫師是我同學喔! )
https://linshibi.com/?p=39590
純文字版: 臺大醫院的新冠疫苗QA 整理, 資料很新也很完整,適合專業人員參考 https://gdoc.pub/doc/e/2PACX-1vRonbj6D3bX0UU1mTTjQO8u5iynhDUg-8d0Rf8qnKcNCS5o3sirFqF6fSh6Jc5YKYyNFNi9jRhpw3VD
簡報版: 大林慈濟醫院PPT版本(將內容整理為圖表,縮短閱讀時間)
http://dl99.tzuchi-healthcare.org.tw/tchw/pdf/COVID-19%E7%96%AB%E8%8B%97%E6%87%B6%E4%BA%BA%E5%8C%85%E8%B3%87%E8%A8%8A%E5%A4%A7%E5%85%A8.pdf
回到媽媽的提問,家人想要的是你對疫苗的說明? 還是想要將手伸進你的生活,影響你如何哺乳/何時離乳/是否接種疫苗的決定?
家長要不要被影響? 要怎麼面對身邊的不同意見? 請記得: 這些不同意見絕對不只與哺乳有關,還有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育兒方式或選擇都會出現~~
要說之以理? 拋諸腦後? 陽奉陰違? 以拖待變? 溫柔堅持? 相信每個人每個時間的應對方式可能都不一樣
所以媽媽的問題對我來說並非疫苗相關,而是如何決定自己哺乳生活的常見困境,歡迎參考之前的文章
<我的哺乳我決定> https://www.facebook.com/drmaoibclc/photos/7107282232630421
終於寫到一個段落了,希望讓家長們對接種新冠疫苗更有信心,也對持續哺乳的決定更有自信,持續享受哺乳育兒生活! 歡迎大家討論分享喔!
最後請加入社團「享受哺乳開心育兒」,大家互相支持分享,讓自己的哺乳生活更開心愉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4694999643443/
圖片來源: 吉卜力 來自紅花坂
#COVID19疫苗與哺乳
#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喬依哺育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享受哺乳開心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