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家都怎麼找工作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家都怎麼找工作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家都怎麼找工作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家都怎麼找工作產品中有1000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68的網紅職來直往Miss 莫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進外商沒有頭緒? 想談高薪資卻只被人資砍價? 想離職卻被慣老闆情緒勒索? 這些問題都在#看穿雇用潛規則,立刻找到好工作裡面解答了! >>https://bit.ly/S0100198-B 這是全台第一本有中英文面試擬答、履歷的求職工具書,書中揭露只有外商人資才知道的薪資談判技巧 ㊙️ 本書...

 同時也有136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投資自己,穩賺不賠!」 - 今天邀請企業家蕾咪跟我們聊聊關於「投資自己」這件事,過去我們常常聊到「投資」大家就會以為是「錢」,其實形式非常多種,好好對待自己、好好學習新的事物,也是一種投資。 - 這集理財教室我們將投資自己分成四大類型,包含專業能力、通用能力、才藝、外貌,到了每...

大家都怎麼找工作 在 瑞秋空姐 RachelChe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2:11:43

錄取同學的分享~ (第一天) 這天是open day直接到現場繳交履歷。我大約9點開始排隊,10點半交完。進去的時候,摸高212cm ,一波大約60-70人左右,考官說明要繳交的資料(CV、他們給的一張A5表格、一張照片不論是大頭照或是全身照)。繳交的時候,先在一張表格上寫上名字後,走到考官桌,這時...

大家都怎麼找工作 在 K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5 10:47:26

從2012年出道到現在,學了中文、寫了三張專輯的歌、到世界各地演出、與各類歌手和品牌合作、拍MV雜誌和廣告、甚至當過麥當勞代言人,這一切對我來說是一場夢。雖然精彩,經驗我也珍惜,但這樣忙碌的生活後來導致我生理和心理都生病承受不了了,所以2018年金曲演出後決定休息,回家找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這段...

大家都怎麼找工作 在 Mori 三木森 | 插畫 | 繪本 | 職涯 | 靈魂療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7:06:10

//【誰說藝術家一定窮?】從困境到夢想成真的祕徑該如何打造? //​ ​ 今天想與你分享關於「#夢想成真」這件事!你是否活出你所相信的呢?老實說,沒有人不會活出你所相信的,很多事情的發生往往來自於你的信念,而關鍵在於你是否真的有意識地選擇你所相信的罷了。​ ​ 隨著覺察與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多,我發現影...

  • 大家都怎麼找工作 在 職來直往Miss 莫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11:59:28
    有 5 人按讚

    想進外商沒有頭緒? 想談高薪資卻只被人資砍價? 想離職卻被慣老闆情緒勒索? 這些問題都在#看穿雇用潛規則,立刻找到好工作裡面解答了! >>https://bit.ly/S0100198-B

    這是全台第一本有中英文面試擬答、履歷的求職工具書,書中揭露只有外商人資才知道的薪資談判技巧 ㊙️

    本書集結人資主管、獵人頭總經理觀點,能幫助妳解決所有在職場面臨的困境,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

    我曾是一名負責橫跨歐亞非三十國薪資和資遣費的外商人資,
    許多朋友在不同階段,都曾經問過或在網路上查過許多以下這些問題:

    1⃣求職:怎麼加快速度,找到好工作?如何寫中英文履歷?面試怎麼說故事?

    2⃣在職:如何向上管理?怎麼爭取調薪、升遷?

    3⃣轉職:怎麼判斷新職是不是填坑?怎樣才能越轉越超值?

    4⃣離職:怎麼能走得體面、建立人脈關係?離職面談怎麼應對?

    我完全明白勞方在求職路上受困於年紀和人脈,會遇到多少困難

    透過我的第一本書《看穿雇用潛規則,立刻找到好工作》,我將為你解答這些你不便詢問、或根本也不知找誰開口的問題。

    幫助大家提升職場競爭力,找到自己喜歡的,也適合自己的工作!

  • 大家都怎麼找工作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10-01 08:35:51
    有 2 人按讚

    [想攝影146] 細說分鏡 Vol.23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29
    🖍我做的是
    🖍努力再努力,嚐試紮實的傳達每一個想法
    🖍分享給你的,並不只是「攝影的基礎」
    🖍更期待你也能體會,我心中攝影的世界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覺得最難的部分,大概就是「解惑」吧,如果「下課」對於老師是指…,時間到了,把該教的東西教完了,學生學會了,那工作就結束了,那我想這樣子的「下課」是簡單的,但身為「老師」,以及身為「創作者」角色,我的心情並沒有隨著鐘聲而下課,因為我本身仍是不斷的「創作」,並且將「創作」的東西,帶回到課堂上,與學生分享

    🟥備課漢
    我還記得一開始在教攝影時,每周都在「備課、備課」,這個班上完了第二堂,也許二天後換下個班上同一堂課,二天的時間檢討一下講義內容,修修補補改改,以修改後的講義,拿下一個班嚐試看看有沒有更好,然後不斷的重複下去。

    開始教攝影頭一年,不時都在「備課」是真的,因為不夠熟練教學內容、技巧,要把腦中會的東西「攤在學生眼前成為講義」非常苦惱,一份講義改上非常多回,每改一次,多少會影響上課表現,有時改的不錯,前文搭後文串得不錯,節奏流暢,覺得這樣子改就對了。

    但到了下一堂課,也許隔沒兩天,同一份講義在不同班級,又覺得不對勁了,前一堂課給自己表現也許有 90 分,這一堂課又倒退為 70 分,又在檢討哪裡不對勁? 明明都一樣的東西,學生也都是初學者,怎麼會落差這麼大呢?

    然後再修改、再嚐試,直到一份講義適應了每一堂課的學生,表現也都差不多,那麼這份講義就算是「安全了」,未來要再變動的機會不大,最多是把裡頭的例子稍微換點新拍的例子,雖然是訴說相同概念,學生也不知道眼前頭影片是「新的例子」,但對老師來說,這很重要,同一張照片講上數十次、近百次,其實也會很膩,換換新照片,讓自己上課的心情好一點也是不錯。

    每天面對著「上課、檢討、修改、再上課、再檢討、再修改」,每天都在反複做這些事情,「備課漢」那段時光,我仍現在仍深深體會。

    🟥舉手提問
    學生觀念沒學懂,老師責任最大,但這個「不懂」是哪裡不懂,需要在課堂上搭配一些教學技巧,打好上課氣氛,才能讓台下學生別畏懼「舉手」發問,說到這,真的不得不說,我們台灣人上課風氣與文化真的需要改改,不懂也不敢問,怕問了蠢問題被他人視為傻子,但通常舉手發問的學生,往往自己學習效果最好,正是因為「不懂」加上自己「主動」,才能在課程中學到該學到的部分。

    🔹但身為老師,其實我是「非常感謝舉手發問的同學」,理由有三點。🔹

    其一是讓整場 2 小時的課程,不會讓老師像是在唱「獨腳戲」一樣,一個人在台上自顧自的說完整個課程,再數著還有幾頁投影片要講,那…其實有一點痛苦,說真的,舉手發問的學生能改變上課氣氛,同一門課在二個班,只要一個班有那麼 1-2 個學生真能發問的話,整個 12 堂課都會非常和樂融融,反之亦然。

    第二點,若是學生提問,更能帶動整個課程的「深度討論」,如果問題適合該堂課,反而會為了解決學生的問題,讓我延伸更多深入的觀念,或是引用更活潑的例子,學生獲得的更多,我很喜歡這樣子「有問有答」的上課方式,或許未來課程設計,就設計一堂「你問、我答」,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課程設計。

    🔹第三點,對身為「老師」是最重要的 – 透過學生提問,才知道自己哪裡講的不好、不夠清楚,還是太快? 還是自以為學生懂? 最後這點才是最糟糕的,這是「授課」不是「個人表演」,重點是學生吸收,而不是台上老師個人表演 show,如果沒有學生提問,反而老師會沉浸一種「自 High」的心情,覺得自己真的好棒棒,內容超紮實,學生都沒問題,都聽得懂,如果真的身為老師真心這麼認為,我想…,這老師要小心了。🔹

    其實還有第四點,至少對我來說…這點比前三點還重要要,透過學生的發問,我才知道原來「這個你不懂」,雖然講義也寫明,透過問答也解決當下問題,但我反而會特別將學生的提問,成為我攝影網站教學的文章題材,一但文章上線後,我再帶回來修改講義,有好有壞,好的是讓講義內容更加充實,壞的是頁數一直增加,從 2 小時 100 頁,一路加到 110 頁、120 頁,這樣子一直增加下去也沒完沒了,又得要回頭適當的刪減…,這對講義來說是很大的變動,不但影響課程設計主旨,同時也會影響上課節奏。

    🟥為何你不懂?
    傳道、授業並不難,只要針對學生問題「加以解答」就好,如果能真的讓學生滿意,那這一問答過程,是對學生、老師完成一項任務,學生既能學到東西,老師也能知道學生哪裡不懂,教學相長。

    難的是「解惑」,如果用在攝影教學上,我是這麼樣的解釋:

    🔹身為老師,難的不是備課的辛苦,也不是回覆學生的問題,難的是去了解「為何大家都了解,偏偏你不懂」,如果大家都是初學者,同處一個班級,聽到的東西看到的講義也都相同,有什麼原因讓你「不懂」,這個不但困惑著學生,更困惑著老師。🔹

    但這也不意外,坐在台下的學生,雖然每個都是「攝影初學者」,但終究素質不一,有些人稍微接觸過一些,有些人則完全沒概念,在講述一個抽象觀念,透過實體例子來講解,不見得台下每個同學都能接受,這跟每個人生活經驗多少都有關係,但解決的辦法,就是用更多不同的例子,來解釋相同的一句話,多少能解決這個困境。

    🔹當一個學生提問,對我的挑戰不是如何回答表面的問題,而是「你為何不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感到「困惑」,如果課堂上有機會我會多問二句,而若是一對一的教學,更讓我有機會透過學生「表面所提問的問題」,去挖堀問題背後的問題,這一挖堀反而讓我感覺到「問題表面終究是冰山一角,問題底下永遠藏著另外的問題」問到再深,往往會離了題,有時反而變成去「了解這個學生 “生活、生命” 的經驗」,才比較能了解為何相同的課程,有些學生有問題,有些則完全不被困擾過。🔹

    🟥老師,沒熱忱了怎辦
    在一次外拍,一位同學靠近我問說「老師,我拍照也拍了二、三年,很多主題也都拍過了,雖然稱不上多好,但好像也都體驗過了,好像有點失去熱忱了」,這問題真是個大問題,一時間也無法好好的回答,不過我也稍微跟他聊聊「熱忱」這件事。

    🔹相信你也接觸很多不同的攝影主題,找到哪些喜歡、不喜歡,喜歡的主題追求下去,不喜歡的主題就避開,沒有人什麼主題都喜歡拍,更沒有人什麼主題都拍得精彩,我是你的話,我會在自己喜歡的主題,找到拍得比我更利害的攝影師,破解他的技巧,並且嚐試拍出讓人一眼就認得出「這就是你的風格」,不彷試看看朝著這樣子努力看看。🔹

    不知道他能聽懂多少,也許…,我這番話他也曾在別的老師口中聽到,我也不確定他有沒有嚐試過,但是若要談談「熱忱」這件事,我可是能夠花上數萬字來說說我拍照至今近 20 年下來,心裡那「熱忱如何起伏、心裡峰迴路轉折的心路歷程,甚至一度還真想放棄攝影,把相機、鏡頭通通賣掉的衝動…」,我很想分享,但不是今天。

    🔹我已經有一個…,我這輩子對於「攝影熱忱」有了定義,以及設定了目標,這目標永遠達不成,只能在有生之年,看是能做到哪裡,就到哪裡,直到我相機拿不動、雙腿走不遠、眼睛看不清、腰也打不直那天為止吧,今天我並不害怕是否會失去「攝影的熱忱」,但我該如何也讓他人跟我一樣,找到自己的「攝影熱忱」並且設定目標持往下走呢?🔹

    🔹我想做為「攝影老師」,應該做的不只是教導課堂上的知識外,更應該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除了學到該學的知識、技巧外,更能讓「攝影」,成為他們生命中,如何讓自己的生命、生活過的更開心、更美好的一項美好的事情,這點是我認為,身為他人攝影老師,所應該肩負的責任。🔹

    當我開始嚐試走出國外,且還是用「自助旅行」的方式開始第一步,由於自助旅行自由度非常高,你能自由地安排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待多久隨便你選擇,讓我對陌生的國家的「好奇心」,在此自由下得到大大的滿足,開拓了我不少視野,讓我知道原來世界如此的大,更期待還有什麼不曾踏過的國度,能有什麼驚豔的景觀,讓心靈空虛的我能得到一點點的救贖。

    當我不斷的走,特別是這幾年跑的更勤,就像著了魔一樣停不下來,除了心裡的「好奇心」之外,同時我也在追尋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到底為何那麼熱愛攝影,不只是興趣,也不只是工作,更是一份對他人、對世界的「責任」,我有這個責任,將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角落帶回給所有人欣賞,這也是我對「攝影熱忱」的目標之一。

    🔹但我的體會告訴我「照片離現場十萬八千里遠」,不是拍照技巧問題,是更多的「感觸」是要你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我所感受的,於是我考上外語領隊,開始帶團,帶著我的學生、讀者造訪我看到的「世界、視野」,我相信這是另一種更積極的做法。🔹

    我自認我還算幸運,能有機會與能力去這麼追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子的機會,於是我盡可能的,從課堂的設計,到講義的安排,至觀念的例子,盡可能將我所感受到的種種感觸,傳達給課堂的學生,以及我的讀者朋友,希望上過我課程的學生,不但能學到攝影基礎,更能感受我對攝影的熱忱,當課程結束後,進而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攝影熱忱與目標。

    我想,讓你看到、感受到我所看到的一切,現在在設計課程,都抱著這想法在設計每一堂課、每一個觀念、例子、每一張投影片,這也是讓我的「課程」更加充實,也不至於內容一成不變。

    這,就是我現在努力的方向,不只是為了學生,更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 大家都怎麼找工作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07:00:28
    有 16 人按讚

    🥺診所病人量迅速下滑,如何突破困境? 
    ⠀⠀
    原本經營臉書紛絲專頁「Dr.yijing。中醫生活觀」已經 8 年,一開始其實只是想紀錄自己的看診心得,後來 #到了基層診所需要病人量與知名度,於是努力嘗試曝光自己,中間隨著心路歷程與目標更換了好幾種運作模式,也嘗試接講座課程走出去,還發過傳單。
    ⠀⠀
    然而,努力沒有帶來想像中的成功,而在疫情之下,病人量及黏著度更如滑草般速速下滑,每天花腦筋及心思過得很疲憊……
    ⠀⠀
    ⠀⠀
    ▍新思惟用累積的成功經驗帶領大家,建立個人品牌。
    ⠀⠀
    「對於已經奮鬥努力思索好幾年的我,這門課最大的重點,大概就是兩位講師字字珠璣的經驗分享、迷思的破解與心態的調整。」
    ⠀⠀
    上課之前,我跟蔡依橙校長說我很焦慮,蔡校長請我多看幾次課前問答,我也的確好好看了好幾次,還是很焦慮,覺得我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專業,對好多東西也都有興趣,原本的寫作方式就是今天想講什麼就來寫,跟好多傑出校友的專業比起來是天差地遠。
    ⠀⠀
    不過在蔡校長 2 倍語速的講課之後,瞬間緩解了我的焦慮。蔡校長說,你不需要特別消減自我,配合世界的眼光去重新定義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認真做、好好做,被對的人看見,慢慢累積,等到水到渠成的那天,回顧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會很有意義,也許未來的人生會來到你完全沒想過的境界。
    ⠀⠀
    大家都想爬到山頂,新思惟用累積的成功經驗帶領大家,但是成功沒有捷徑。
    ⠀⠀
    互動實作的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有超強助教群的神力幫忙,硬是把網站上架。其實在報名新思惟之前,我想過直接花錢請人做網站,把我粉絲專頁的文章搬過去就好,幸好有來上課,有了魚,不如學會怎麼有效率的好好釣魚。
    ⠀⠀
    ⠀⠀
    ▍專業有價,含金量很高的課程。
    ⠀⠀
    一開始十分抗拒來上課的我,課後覺得十分值得。
    ⠀⠀
    如同專業有經驗的教練般的手把手教學與帶領,分享各種類型的成功案例,每個人都可能成功,我還是我,我不用變成我不喜歡的自己,可以朝著想要的自己前進,慢慢耕耘,最後人生會結出什麼樣的果實很令人期待。
    ⠀⠀
    課程的收穫其實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專業有價,新思惟做得很不錯。
    ⠀⠀
    ⠀⠀
    🎯 建立個人品牌,掌握自己的話語權!
    ⠀⠀
    人們一打開電腦或手機,本能地就是搜尋 Google,習慣透過網路資訊來評價一個人可不可信。面對市場上那麼多競爭者,光有專業還不夠,你更要在網路上掌握自己的話語權!
    ⠀⠀
    這堂課將根據實際的後台數據,提供你正確的經營策略,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與目標客群,進一步結合社群推廣,以最小花費、最少時間開始起步,協助你打造「#專業職人的閃亮品牌」。
    ⠀⠀
    - 如何使用網路讓專業有加乘效果?
    - 各式各樣的網路平台要怎麼選擇?
    - 架設部落格之後,還能怎麼應用?
    - 視覺排版都搞定,從無到有做出來!
    - 酸民、著作權等,網路眉角怎麼處理?
    - 內容寫什麼?影音圖文哪種 CP 值高?
    - 各種業務型態的應用與成功關鍵!
    ⠀⠀
    │ 2021 / 11 / 28(日)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今年最後一班】在後疫情時代,讓你的專業被看見!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