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學選科心理測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學選科心理測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學選科心理測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學選科心理測驗產品中有10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大學生 BIG Studen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學制改變!數學不得不硬著頭皮學】 #大學生看事件 過去商管學系被視為社會組的科系🧘‍♂ 大學招聯會公布的大學採記數學科狀況, 做出了很大的調整! 絕大多數的商管學系採計數A、數甲成績✍🏻 你覺得數學真的佔了商管這麼重要的比例嗎? 數學很爛的你又是怎麼在大學生存的🗣 心裡的os是「如果晚幾年入學了...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95的網紅Melody的心理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邀請兩位心理系的在學大學生,來為我們解答心理系在唸什麼?學哪些東西?有哪些可能的出路?還有學心理系對自己的幫助有什麼? 不管你是對心理學有興趣,或是考慮選填志願的學生,這支影片就是為你而拍的。 如果有其他問題,也歡迎在留言提出,我們會回覆你! 廖偉玲諮商心理師 Melody的心理學 工作相關影...

大學選科心理測驗 在 偶然?占心|感情合盤|催眠培訓|調頻療癒|AcBar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4:14:34

半途而廢為什麼不行? ⁡ 在過去我們因為教育觀念而學習到,半途而廢是不好的、是可恥的。放棄是會導致失敗的、不可以三分鐘熱度,這樣很糟糕~等等想法。如果堅持是一個美德,那中途放棄就變成一種社會道德及認知上的約束。 ⁡ 我在做療癒或是催眠個案時,大約有9成以上的案例都因為這樣的限制性信念,讓自己一直生活...

大學選科心理測驗 在 精神科護理師陪你-絲絲談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0:26:43

【東大特訓班祕笈 上】 經過上次介紹的心理測驗後 你是否也會好奇 東大特訓班裡有哪些實用的讀書技巧呢? ⁡ 因為兩季劇集提到的方法實在太多 所以分成上下兩集 如果大家反應熱烈的話 還會有每科的讀書技巧精選 ⁡ 大家一起來討論看看吧! ⁡ 另外留言告訴我 你覺得未來成功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呢? 有留言的人...

  • 大學選科心理測驗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3 19:32:35
    有 2 人按讚

    【學制改變!數學不得不硬著頭皮學】
    #大學生看事件

    過去商管學系被視為社會組的科系🧘‍♂
    大學招聯會公布的大學採記數學科狀況,
    做出了很大的調整!
    絕大多數的商管學系採計數A、數甲成績✍🏻
    你覺得數學真的佔了商管這麼重要的比例嗎?
    數學很爛的你又是怎麼在大學生存的🗣
    心裡的os是「如果晚幾年入學了話…」
    還是「幸好我早生幾年」👀


    2021/06/20 中國時報
    「過去大學商管學係被視為社會組學系,但明年起(…)在分發入學採計學測數A或分科測驗數甲成績,以招收自然組考生為主」
    🎈商管的數學,可以很重要也可以完全不重要
    (…)單就財金系來說,我們學科有三大路線:
    (1) 公司金融(…)
    (2) 資產定價(…)
    (3) 風險管理與計量金融(…)

    🎈比例上看,絕大多數商管工作都不需要很高深的數學
    (…)
    把很多數學很好的人送去管院,讓他們畢業做一些不需要數學的工作,真是台灣身為科技島的黑色幽默。(…)

    🎈支持考"自然組數學"的原因
    第一(…)在現有體制下成本最低、最簡單的鑑定方法就是考數學。
    第二,商管工作很內卷,但上了賊船不要緊,把數學跟程式學好方便跑路。(…)
    第三,(…)

    (…)公民作為心理學+法學+經濟學+社會學入門,這種綜合性的社會科學素養科目對商管這種世俗導向科系挺有幫助的,比起數學更應該採計這個吧……(…)
    」─ #商僧文摘

    💡 本文選自 #商僧文摘
    ✨全文看這裡: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102499/
    ✨主頁Linktree有全文連結!

    #大學生看選文 #大學生 #大學 #自然組 #數甲 #指考 #高中 #學測 #商管 #工作 #黑色幽默

  • 大學選科心理測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6 15:30:40
    有 1 人按讚

    四年一度的夏季奧運,觀眾每每為那些超級人類的各種體能表現感到驚歎。不論是屢次打破世界紀錄的牙買加短跑選手波特(Usain Bolt),獲得23面奧運金牌的美國游泳選手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或是為美國隊奪下奧運女子體操全能金牌的體操選手道格拉斯(Gabby Douglas),他們驚人的體能與優雅、近乎完美的姿勢與動作,總是在全球觀眾的心中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象。

    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奧運選手如此驚人的體能表現?長久以來,無論是專家或是普羅大眾皆認為,基因是決定運動員傑出表現的因素。這些頂尖運動員天生就有異乎常人的體格,讓他們在體能競賽上締造卓越的成績。舉例來說,許多體育評論家把菲爾普斯在四屆奧運的驚人表現,歸功於他伸展開來總長超過兩公尺的雙臂,以及極具彈性的大腳。

    然而自1990年以來,運動心理學家開始有了不同的見解,儘管天生的優異體格極為重要,單有這樣的條件並不足以成為偉大的運動員。相反地,卓越的表現似乎與特定的心理素質、長年的嚴格訓練,以及優秀的教練指導等因素有關。了解哪些因素讓運動選手成為體育場上不朽的傳奇,成了許多運動心理學家十分感興趣的研究議題。

    美國大峽谷州立大學的田徑教練波茲(Jerry Baltes),常常告訴他的隊員:「我可以讓你跑得更快,但我沒辦法讓你跑得快。」想要成為優秀的體育選手,一些天生條件是不可或缺的。

    天賦條件的影響
    2014年,美國演化生物學家朗巴杜( Michael Lombardo),研究15名曾獲奧運短跑獎牌的男女運動員、以及20名美國歷史上跑得最快的男性運動選手,發現每位頂尖運動員在接受正式訓練前,已在體育項目上有不凡的傑出表現。同樣地,當他訪談64名在大學層級運動會中,獲得卓越成績的田徑選手,也發現這些運動員在孩童時期,便展現出比同儕優秀許多的運動能力。

    這樣的內在體適能(intrinsic fitness)並非唯一與遺傳有關、影響體育成就的重要條件。即使在一群運動選手中,某些幸運兒似乎也比他人具有更佳的可訓練性(trainability),在接受訓練後進步特別迅速。有趣的是,在上述的研究當中,朗巴杜也發現這些優秀短跑選手在接受正式訓練後,進步程度也異於常人。

    所謂的可訓練性,與個人的肌肉強度和心肺功能有關。澳洲維多利亞大學的運動學家艾能(Nir Eynon),針對可訓練性進行一連串的研究。他召募數名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受試者,讓他們參與特定體能訓練。

    艾能和同事發現,即使所有受試者的訓練量完全相同,他們體能進步的程度卻迥然不同:某些受試者的心肺功能增強了50~80%,有些受試者卻毫無進展。

    艾能表示,每個人的可訓練性極為不同,即使兩個人的訓練時間點、運動量和飲食習慣完全一樣,也不會從運動中獲得相同益處;也就是說,即使具有強大的決心與毅力,體能訓練對某些人的幫助仍然有限,這種明顯的個別差異極有可能來自遺傳。

    1998年,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遺傳學家布夏爾(Claude Bouchard)和同事,針對99個家庭的基因進行遺傳分析,發現可訓練性與基因密切相關。儘管眾多研究指出遺傳因子對運動能力的可能影響,直至今日,科學家仍未發現確切的運動遺傳機制。

    2016年,布夏爾和同事比對了1520名耐力頂尖的運動選手,和2760名對照組的基因序列,試圖找出與運動能力相關的基因,然而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兩者間並沒有呈現任何顯著差異。這或許意味著運動能力並非由單一基因所控制,而是反過來──運動能力可能與許多基因有關,但單一基因的影響極為微小。

    雖然布夏爾的基因比對研究結果不符合預期,近年來其他遺傳學研究,卻為這個謎團帶來一絲曙光。舉例來說,澳洲墨爾本大學的遺傳學家諾斯(Kathryn North)在過去10多年針對ACTN3基因進行研究,ACTN3負責產生讓肌肉快速收縮、展現出爆發力的蛋白質,諾斯發現,帶有這個基因的小鼠具有較高的肌耐力。

    獨特的心理素質
    艾能接續諾斯團隊的研究結果,也試圖在人類身上找出ACTN3與運動能力的關係。艾能和同事發現,做為對照組的一般人有16%缺乏此基因,然而實驗組的300名頂尖短跑選手皆帶有ACTN3這個基因。艾能表示,ACTN3基因雖然只能解釋1~1.5%的短跑能力差異,但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這個基因或許是成為頂尖短跑選手的必要條件之一。

    頂尖運動選手不僅擁有異於常人的傑出體能,更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心理特質。舉例來說,參與國際賽事的運動選手,比常人更容易進入心理學家稱為「神馳」(flow,或譯「心流」)的獨特專注狀態:高度專注於當下所從事的活動,完美的表現也因此自然而然展現。

    頂尖運動員也能在巨大的壓力下,展現出過人的專注力和意志力──一種運動學家所說的「讓夢想成真」(making it happen)的能力。

    澳洲運動心理學家史旺(Christian Swann)說:「某些時候,運動員不需要體驗所謂神馳狀態,或是發揮讓夢想成真的能力也能贏得比賽。但若要達到個人最佳紀錄的表現,他們必須進入上述其中一種、甚至兩者皆備的心理狀態。」

    史旺與同事也發現頂尖運動員所具有的人格特質,包括自信心、競爭能力、樂觀、心理強韌性以及適應完美主義(adaptive perfectionism,一種重視成就、但不會一犯錯便自我否定的完美主義心態)。

    頂尖運動員也在某些特定的知覺和認知測驗上,有極佳的表現。2013年,美國認知神經科學家艾維斯(Heloisa Alves)召募了87名頂尖的巴西排球選手,和67名非運動員的對照組進行研究,要求他們完成一連串執行控制功能、記憶以及視覺空間注意力的認知測驗。

    艾維斯發現,相較於非運動員,這些排球選手在執行控制功能,和視覺空間注意力測驗中,都展現了較快的反應速率和較優異的認知能力。艾維斯認為,長期體能訓練也鍛練了特定的認知功能;正因如此,頂尖運動員自然而然在某些認知能力上表現優異。

  • 大學選科心理測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6 15:14:46
    有 0 人按讚

    四年一度的夏季奧運,觀眾每每為那些超級人類的各種體能表現感到驚歎。不論是屢次打破世界紀錄的牙買加短跑選手波特(Usain Bolt),獲得23面奧運金牌的美國游泳選手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或是為美國隊奪下奧運女子體操全能金牌的體操選手道格拉斯(Gabby Douglas),他們驚人的體能與優雅、近乎完美的姿勢與動作,總是在全球觀眾的心中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象。

    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奧運選手如此驚人的體能表現?長久以來,無論是專家或是普羅大眾皆認為,基因是決定運動員傑出表現的因素。這些頂尖運動員天生就有異乎常人的體格,讓他們在體能競賽上締造卓越的成績。舉例來說,許多體育評論家把菲爾普斯在四屆奧運的驚人表現,歸功於他伸展開來總長超過兩公尺的雙臂,以及極具彈性的大腳。

    然而自1990年以來,運動心理學家開始有了不同的見解,儘管天生的優異體格極為重要,單有這樣的條件並不足以成為偉大的運動員。相反地,卓越的表現似乎與特定的心理素質、長年的嚴格訓練,以及優秀的教練指導等因素有關。了解哪些因素讓運動選手成為體育場上不朽的傳奇,成了許多運動心理學家十分感興趣的研究議題。

    美國大峽谷州立大學的田徑教練波茲(Jerry Baltes),常常告訴他的隊員:「我可以讓你跑得更快,但我沒辦法讓你跑得快。」想要成為優秀的體育選手,一些天生條件是不可或缺的。

    天賦條件的影響
    2014年,美國演化生物學家朗巴杜( Michael Lombardo),研究15名曾獲奧運短跑獎牌的男女運動員、以及20名美國歷史上跑得最快的男性運動選手,發現每位頂尖運動員在接受正式訓練前,已在體育項目上有不凡的傑出表現。同樣地,當他訪談64名在大學層級運動會中,獲得卓越成績的田徑選手,也發現這些運動員在孩童時期,便展現出比同儕優秀許多的運動能力。

    這樣的內在體適能(intrinsic fitness)並非唯一與遺傳有關、影響體育成就的重要條件。即使在一群運動選手中,某些幸運兒似乎也比他人具有更佳的可訓練性(trainability),在接受訓練後進步特別迅速。有趣的是,在上述的研究當中,朗巴杜也發現這些優秀短跑選手在接受正式訓練後,進步程度也異於常人。

    所謂的可訓練性,與個人的肌肉強度和心肺功能有關。澳洲維多利亞大學的運動學家艾能(Nir Eynon),針對可訓練性進行一連串的研究。他召募數名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受試者,讓他們參與特定體能訓練。

    艾能和同事發現,即使所有受試者的訓練量完全相同,他們體能進步的程度卻迥然不同:某些受試者的心肺功能增強了50~80%,有些受試者卻毫無進展。

    艾能表示,每個人的可訓練性極為不同,即使兩個人的訓練時間點、運動量和飲食習慣完全一樣,也不會從運動中獲得相同益處;也就是說,即使具有強大的決心與毅力,體能訓練對某些人的幫助仍然有限,這種明顯的個別差異極有可能來自遺傳。

    1998年,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遺傳學家布夏爾(Claude Bouchard)和同事,針對99個家庭的基因進行遺傳分析,發現可訓練性與基因密切相關。儘管眾多研究指出遺傳因子對運動能力的可能影響,直至今日,科學家仍未發現確切的運動遺傳機制。

    2016年,布夏爾和同事比對了1520名耐力頂尖的運動選手,和2760名對照組的基因序列,試圖找出與運動能力相關的基因,然而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兩者間並沒有呈現任何顯著差異。這或許意味著運動能力並非由單一基因所控制,而是反過來──運動能力可能與許多基因有關,但單一基因的影響極為微小。

    雖然布夏爾的基因比對研究結果不符合預期,近年來其他遺傳學研究,卻為這個謎團帶來一絲曙光。舉例來說,澳洲墨爾本大學的遺傳學家諾斯(Kathryn North)在過去10多年針對ACTN3基因進行研究,ACTN3負責產生讓肌肉快速收縮、展現出爆發力的蛋白質,諾斯發現,帶有這個基因的小鼠具有較高的肌耐力。

    獨特的心理素質
    艾能接續諾斯團隊的研究結果,也試圖在人類身上找出ACTN3與運動能力的關係。艾能和同事發現,做為對照組的一般人有16%缺乏此基因,然而實驗組的300名頂尖短跑選手皆帶有ACTN3這個基因。艾能表示,ACTN3基因雖然只能解釋1~1.5%的短跑能力差異,但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這個基因或許是成為頂尖短跑選手的必要條件之一。

    頂尖運動選手不僅擁有異於常人的傑出體能,更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心理特質。舉例來說,參與國際賽事的運動選手,比常人更容易進入心理學家稱為「神馳」(flow,或譯「心流」)的獨特專注狀態:高度專注於當下所從事的活動,完美的表現也因此自然而然展現。

    頂尖運動員也能在巨大的壓力下,展現出過人的專注力和意志力──一種運動學家所說的「讓夢想成真」(making it happen)的能力。

    澳洲運動心理學家史旺(Christian Swann)說:「某些時候,運動員不需要體驗所謂神馳狀態,或是發揮讓夢想成真的能力也能贏得比賽。但若要達到個人最佳紀錄的表現,他們必須進入上述其中一種、甚至兩者皆備的心理狀態。」

    史旺與同事也發現頂尖運動員所具有的人格特質,包括自信心、競爭能力、樂觀、心理強韌性以及適應完美主義(adaptive perfectionism,一種重視成就、但不會一犯錯便自我否定的完美主義心態)。

    頂尖運動員也在某些特定的知覺和認知測驗上,有極佳的表現。2013年,美國認知神經科學家艾維斯(Heloisa Alves)召募了87名頂尖的巴西排球選手,和67名非運動員的對照組進行研究,要求他們完成一連串執行控制功能、記憶以及視覺空間注意力的認知測驗。

    艾維斯發現,相較於非運動員,這些排球選手在執行控制功能,和視覺空間注意力測驗中,都展現了較快的反應速率和較優異的認知能力。艾維斯認為,長期體能訓練也鍛練了特定的認知功能;正因如此,頂尖運動員自然而然在某些認知能力上表現優異。

  • 大學選科心理測驗 在 Melody的心理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10 14:45:01

    本集邀請兩位心理系的在學大學生,來為我們解答心理系在唸什麼?學哪些東西?有哪些可能的出路?還有學心理系對自己的幫助有什麼?
    不管你是對心理學有興趣,或是考慮選填志願的學生,這支影片就是為你而拍的。
    如果有其他問題,也歡迎在留言提出,我們會回覆你!

    廖偉玲諮商心理師 Melody的心理學 工作相關影片

    製作有效的夢想板 https://youtu.be/FNk7Ve4j-I4

    休假的重要跟秘訣:不burnout的工作守則 https://youtu.be/vgd0aU0InsA​

    如何找到高薪工作:認知架構 https://youtu.be/aDTbknLCn78​


    影片內容索引:
    0:00 怎麼樣一句話惹怒心理系
    1:05 心理系到底在幹嘛?
    1:51 心理系的學習科目?
    3:14 心理系畢業後的出路?
    6:30 心理系需要具備的特質?
    8:01 讀心理系後,從中獲得了哪些收穫?
    9:39 讀心理系後,常被家人問哪些問題?

    -----------------------------
    📝心理測驗| Meetype:https://meetype.com/​
    🔖IG@Meetype.tw:https://www.instagram.com/meetype.tw/​
    📍個人網站:https://melodyliao.cc​
    📔著作|《致富的力量》:https://melodyliao.cc/writing​

    《致富的力量:人氣諮商心理師教你活用大腦賺錢》
    一本由超級業務轉職心理諮商師的夢想激勵書
    12道技巧+23個練習,包括正念技巧、催眠及完形心理治療、神經語言程式學NLP…….
    為你消除金錢焦慮,激發內在動機,創建一套屬於自己的賺錢系統!

    -----------------------------
    #心理學 #心理系出路 #志願選填 #心理系課程 #心理系學什麼 #廖偉玲心理師 #心理系介紹 #meetype #心理測驗

  • 大學選科心理測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5-06 19:00:03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 8.21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七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我們來挖掘一個很驚人的真相,就是呢如果你沒搞懂什麼刻板印象,你很可能就是被『標籤』封殺的人才。

    無論正在看影片的你,是男是女,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不知道你從小到大,有沒有被人亂貼標籤,取一些莫名其妙的外號,像是「肥豬啊、懶鬼啊、娘娘腔」這一類的?

    又或者是呢,因為你所從事的工作,被認為是「工程師就很無聊啊!」、「業務員就油嘴滑舌啊!」…這些都是偏見。

    我想喔,你可能會知道亂對別人「貼標籤」,是一件很沒有禮貌的事。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種不經意的、脫口而出的偏見,會對人造成什麼影響,尤其是對你造成什麼影響!

    輕鬆一點喔,先說一個故事。有一個老太太,她到賭城玩吃角子老虎,運氣很好贏了一大桶的硬幣。她決定見好就收,於是呢帶著這一桶硬幣,回到自己酒店的房間。

    當老太太在電梯門口,等電梯的時候,電梯門一打開,她發現裡面早就站著兩個黑人。而且呢,其中一個身材非常的魁梧,高大得有一點嚇人。

    老太太喔,有一點害怕。她心裡的直覺第一反應就是:「這兩個黑人,會來搶我的錢。」

    但她回頭想想,又覺得這兩個黑人,看上去還滿有紳士風度的。所以她就不斷的告訴自己,不要對別人有偏見啊、不要誤會人家啊…。於是呢,老太太鼓起了勇氣,走進了電梯。

    沒想到老太太進了電梯之後喔,還是非常的緊張跟害怕,她完全不敢看這兩個黑人。過了幾秒鐘,電梯依然在原地不動。

    老太太心裡開始覺得很害怕、冷汗直流。就在這個時候,她聽到一個黑人說:「Hit the floor!」

    老太太馬上趴到地上,慌慌張張的放開自己的硬幣桶,然後大喊說:「你把錢都拿走,你不要傷害我!」
    沒想到,電梯裡安靜了幾秒鐘,老太太聽到另外一個黑人,非常有禮貌的跟她解釋說喔:「我的朋友說『Hit the floor』,指的是你要按下你要去的樓層的按鈕,而不是讓妳趴到地上,夫人!」

    解釋一下喔,在英文裡面「Hit the floor」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就是「你給我趴到地上!」,而另外一個就是「按電梯的樓層按鈕,Hit the floor」

    這兩個黑人呢,他們把老太太扶起來之後,互相對看一眼,忍俊不住喔要自己憋著這樣子。直到這兩個黑人,把驚魂未定的老太太送回房間。

    就在老太太走進房間的時候,老太太她聽到這兩個黑人,在電梯口大聲的爆笑出來。老太太喔,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很愚蠢的錯誤,但是她就是沒有辦法向這兩個黑人道歉。

    結果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一束鮮花送到老太太的房間裡面,而且呢,每一朵鮮花上面,都掛著一張嶄新的百元鈔票。

    鮮花上面附了張卡片,上面寫到:「感謝夫人,帶給我們非常愉快的一晚。」最後呢,屬名送花的人是麥可.喬丹和愛迪.墨非。

    這個故事呢,不知道是真的還假的,我也沒辦法查證。但是重點就是喔,這個笑話為我們說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喔,並不是你知道「偏見」不好,你就能夠阻止自己,內在那種「深層的焦慮」。

    就像剛剛那位老太太一樣,正因為過去對黑人的刻板印象,讓她不自覺認定「hit the floor」;從黑人的嘴巴裡脫口而出,就是要搶劫、就是要你趴在地板上。所以她才會對於知名的NBA球星,和好萊塢的巨星如此的失禮嘛。

    我們其實都不喜歡「偏見」,也很快的能夠認出「偏見」,但即使你知道「偏見」不好,大可以不理會,但你知道嗎?

    光是「偏見」本身的存在,就會大大的影響我們看待自己,和看待我們的任務的表現。也就是心理學裡面,所說的「刻板印象威脅」。

    這個「刻板印象威脅」理論,它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史蒂爾,和阿倫森,他們在1995年提出來的。

    其實長久以來,美國黑人學生的平均成績,相對於白人,會顯得比較差;也有比較高的機率在輟學啊,這方面能夠呈現出來。

    但關於這種現象的各種解釋裡,也包含了可能是「黑人學生天生就比較笨」這樣的一種有一點惡意的論點。

    然而呢,史蒂爾跟阿倫森,他並不相信這樣的說法,他們認為這是「刻板印象威脅」,而去影響了學生的成績表現。

    所以在一項經典的實驗裡面,史蒂爾跟阿倫森,他們讓一百多個大學生,去參加一個非常困難的考試。

    可是他們告訴學生說,這個考試的目的,並不是要測驗你的能力。而在這個考試的結果就發現,黑人學生的成績,跟白人學生其實是不相上下的。

    等到他們又換了另外一批學生,做同樣的實驗,但他們這次在剛開始的說法是,他告訴學生我們正在進行一項「智力評量」這樣的測驗。

    結果發現,白人學生的平均分數維持不變,而黑人學生的成績,卻很明顯的下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因為社會環境的刻板印象,讓這些黑人學生在考試前,他們就已經覺得自己的「智力」一定比較差。

    然而如果是這樣,那要怎麼解釋,在第一場考試裡面,黑人跟白人的表現,他們是旗鼓相當的啊?

    事實上呢,根據史蒂爾跟阿倫森的研究,顯示出來喔,當測驗的環境引發了「刻板印象威脅」的時候;不管這個暗示多麼的輕微,它都會降低一些學生的自信心,去影響他們的正常表現。

    而在史蒂爾跟阿倫森,他們開創了「教育心理」的新局面之後;又有很多的研究人員,做了其他的實驗也發現。

    白人在數學競賽,在面對亞裔學生的時候;或者是,在運動場上,白人面對黑人的競爭的時候,他們也會感覺到挫折感,去影響到白人的自信心跟表現。

    所以,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有數百個研究證實,「刻板印象的威脅」它存在於所有的社群。

    它危害了那些社經背景,比較弱勢的學生成績;和那些社會身分,比較敏感的人在工作裡面的表現。

    所有的實驗都指向一個結論,那就是「刻板印象威脅」,實在是一個令人痛苦的心理壓力。

    回到你的生活裡,你的身邊是不是也有某些看似無心的「偏見」,而你卻不知不覺的受到了影響?

    像是「危險情人」他一直洗腦你,他說要是你跟他分手、離開了他,你就會沒人愛你。或者是在職場上,那個你一直貶低你的老闆;他老是說你上班沒帶腦。

    但是反而讓你在第一線,看到很多實際的狀況卻又不敢說,因為說了又會被認定是草莓族、沒有抗壓性。

    甚至於是你的爸媽,經常念你不懂得存錢,認為呢繳費上課是亂花錢,讓你每一次花錢都很有罪惡感;卻不知道學習的本質,其實是在投資你自己,為你更好的未來做準備。

    其實這些一直往你身上貼的,像是「沒人愛啊、草莓族啊、亂花錢啊」…。這些「標籤」啊,就跟「刻板印象威脅」是一樣的;它正在默默的,損害你自己的自信心。

    幸好啊近年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人員,對於「刻板印象威脅」如何產生焦慮,以及我們該怎麼樣對抗跟防範,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研究者發現喔,透過「書寫」這個途徑,進行一個簡短的信心提升的小活動,就有可能縮小不同種族的學生,他們在學業表現上面的差距。

    所以,為了印證這樣的發現它的可信度,早在2003年,美國的教育工作者,就把這樣的推論,用非常簡單的方法,拿到很多族裔的校園裡面去做測試。

    他們在學習剛開始的時候,選了全校七年級的學生做實驗。他們只把學生,分成「實驗組」跟「對照組」。

    那接著呢,他們讓「實驗組」的學生,寫下他們認為重要,也想要擁有的才能。像是「人緣好啊、肯努力啊、能力強啊」…這些的。

    而另外一組「對照組」,則讓他們寫下一些無關緊要的事;結果只因為這個小小的動作的介入。

    到了學習結束,曾經寫下「人緣好、肯努力、能力強」的實驗組的黑人學生。他們顛覆了過去成績的刻板印象,他們大幅縮短與白人學生40%的差距。

    這個研究證明了一件事,我們會發現,「刻板印象」本身,其實是根本沒有根據的。

    因為不管是黑人或者是白人的學生、男性還是女性科學家;他們的成就差距,並不是能力有別,而是反映著一般人的偏見。

    然而這些「偏見」,是可以透過有效的引導,以及透過「書寫」來破除的。我相信在你的生活裡,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對於你有偏見,或者是亂貼你標籤的人。

    而你會發現這些人的共通點,就是不懂得尊重你,會不斷的侵犯你的「界限」。除了讓你疲於解釋跟證明之外,對於你沒有任何實質的好處。

    如果你不意識這些「偏見」跟「標籤」,為你帶來的這些「刻板印象的威脅」;那麼你將損失的,就不只是時間、精力、金錢。

    它還包含你對自己的信心、還有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很多人啊,都太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其實這背後都有「界限」這個議題。

    而我們所成立的啟點文化,正因為多年深耕「人際溝通跟表達」這個主題,所以,我們太清楚在人際關係裡,並不是你想跟別人好好相處,對方就會不帶偏見,不對你貼標籤,跟你做良性的互動。

    所以囉我的伴侶,嘉玲老師她深切關注這個現象,並且希望幫助你活出自己的力量。她特別設計了一門線上課程,叫「人際斷捨離」。

    尤其在這一門課的第四講裡面,我們設計了一個陪伴你破除「刻板印象威脅」,去找回你內在自信的小活動。

    只要你加入課程,跟著嘉玲老師的引導,你就能在這個小活動裡,透過簡單的「書寫」,幫助自己釐清三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這三個就是「你習慣把誰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第二個「你從這段關係裡面,得到什麼?」,以及第三個「你貢獻了什麼,讓這段關係可以繼續?」

    透過「書寫」回答這些問題,清楚自己在關係裡面的位置跟模式。我們會陪伴你去發現,對你來說「什麼事情是你可以的,而什麼事情是不可以的?」;這就是把「界限」找回來的具體前進。

    最後呢,要根本的活出自己想要的自在,關鍵在於你的信念。

    嘉玲老師會透過四個具體的步驟,讓你找到自己的「快樂宣言」,去改寫你困住你自己的舊思維、舊信念。

    我們的課程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朋友透過這個過程,創造出新的內在對話。

    就像安裝一個新的電腦程式一樣,把那些他人的偏見,或是對你造成的影響,自然而然的從你的生命當中移除,讓你掙脫要命的「刻板印象威脅」。

    其實啊,我們沒有辦法拿掉別人的有色眼鏡,但我們可以透過學習,改變大腦裡面的內建程式;撕掉別人貼在我們身上的標籤,並且適度的回應。

    透過這個過程,讓你的關係有效的調整,長出真正的自信,活出你想要的清爽與自在。

    「斷捨離」它不是一個想法,而是一個行動的過程,然而這個行動的第一步,就是加入「人際斷捨離」。你要相信,你值得更好的關係、還有更好的人生,在這邊祝福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分享的「人際斷捨離」課程。

    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誠摯的邀請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活出你想要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 大學選科心理測驗 在 6YingWei快樂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1-06 02:50:34

    ☆ 今日影片介紹 ☆
    美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大都會人壽,曾進行一項知名的研究。
    首度破例雇用一批,在標準篩選測驗中,成績不及格,但樂觀指數很高的人。
    結果,這批人在第一年的銷售成績,比通過標準測驗的悲觀者,高出21%。
    第二年,更高出了57%。
     
    我們都知道樂觀對工作和生活的幫助很大。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
    你卻容易陷入悲觀、經常對負面經歷記得最深刻。
    這其實與大腦特性有關。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研究發現,
    人們對正面與負面經歷的比例為3:1,
    也就是1個負面經歷帶來的威力,是正面經歷的3倍強度。
     
    美國運通公司和組織心理學家合作,將鍛鍊大腦的技巧,教給理財顧問們,讓他們學會如何在面對高難度的案子時,不讓大腦陷入悲觀的情緒與自我懷疑。
    結果,每位理財顧問的收入都因此增加了。
     
    科學證據指出,大腦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透過培養與學習,改變大腦神經元細胞,產生新的連結,鍛鍊出樂觀腦。

    想要成為樂觀的人。
    就去改變大腦的運作模式吧!=D
     
    = = = = = = = = = = = = = = =
     
    ☆ 關於 6YingWei ☆
    噹啷!Hi!我是 6YingWei。
    很開心,有機會認識你。=D

    小時候沒有什麼優秀表現的我,對比大我兩歲,會跳芭蕾舞、彈鋼琴、牆上掛滿各種獎狀、在學校擁有好人緣的表姊,我常常覺得很自卑。
     
    我總是渴望著:「好想和表姊一樣,擁有良好人際關係。」
     
    過去的我,不懂人際關係、溝通與情緒管理的技巧。
    因此,在人際關係上,經常碰壁、與別人發生爭吵。
    面對家人,經常和爸媽說不到幾句話,就發生衝突。
    在愛情中,常和對方因情緒發生爭吵、傷害了彼此。
    在職場中,錯誤的溝通技巧,使我被誤解不好相處。
    面對自己,情緒常用否定的方式,使我失去自信心。
     
    處在痛苦、難過中的我,決定脫離充滿人際衝突的生活。
    開始到處尋找改善人際關係的方法。
     
    我閱讀了幾十本關於人際關係、溝通和社交技巧的書、花了許多錢參加講座與課程,也還是沒有辦法改善人際關係。
     
    當我覺得,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是需要天分、
    當我正準備放棄改善人際關係時。
    我遇見了腦科學。
     
    我開始了解到,原來:
    【人際關係、溝通與情緒管理技巧,和大腦密不可分。】
     
    在腦科學幫助下,成功改變了我的人生。
    掌握人際關係、溝通與情緒管理技巧後,
    我成為快樂、有自信的人。
     
    找回快樂人生的同時,我也找到了人生目標:「傳遞快樂」
    現在,正在撒下快樂種子,努力讓快樂在世界各地發芽。=D
     
    拍影片,正是為了實踐「傳遞快樂」的方式之一。
    分享和腦科學、人際關係、情緒管理有關的知識影片:
    希望透過這些知識分享,能幫助大家對人際互動、情緒、大腦有更多了解。
     
    哈佛大學曾針對「快樂」進行了75年的大型研究。
    最後報告指出:
    「感到孤獨的人們,大腦功能退化較快,壽命也較短。
     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活得更快樂也更健康。」

    換句話說,人際關係不好,會容易讓人感到不快樂,並且為大腦與健康帶來負面影響。研究證實:不良的人際關係會增加罹患中風、心臟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的風險,為健康帶來傷害。
     
    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只能改善和家人、愛人、朋友、同事的互動關係,更能直接為健康帶來良好的影響。
     
    祝福你,也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起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D
     
     
    ☆ 關於腦科學 ☆
    人類每天都在依靠頭顱中重約 1.4 公斤,
    充滿許多皺褶、凹溝的大腦在生活。
    我們知道大腦的重要性,卻很少了解大腦。
    拜先進的科技之賜,
    近幾年,腦科學終於能揭開大腦的神秘面紗,
    一窺看起來不起眼,
    卻影響你的人際關係、生活、喜怒哀樂的大腦。
     
    多明白大腦的運作機制和特質,是沒有壞處的。
    當我們更理解大腦,就越能清楚知道:
    「我們如何與人產生連結、如何做決定、如何成為「你」。
    並且,幫助我們更了解他人。」
     
    如果你對大腦感興趣,
    歡迎和我一起透過腦科學,
    走進人體最複雜的地區【大腦】。
    看看大腦,是怎麼一步步塑造我們的個性,以及人生。
       
     
    ☆ 寫信給 6YingWei ☆
    謝謝你的閱讀。
    如果有任何想發問或想分享的故事,歡迎隨時來信。=D
    6yingweitv@gmail.com
     
    (不過睡覺的時候,我可能無法夢遊起來閱讀你的信,哈哈。)
      
    對了!
    都還沒向你解釋,
    為什麼,在影片中我要稱呼你為【跳躍高手】。
    其實以前我無法想像,自己能成為樂觀充滿快樂的人。
    正因為曾走過低潮的人生,加上現在找到嶄新的自己。
    所以我深深地相信著:
    【我的人生充滿無限可能,你也是一樣。】
     
    我和你,都有著能突破困境、向前跳躍到快樂人生的潛能。
    所以,我喜歡稱呼你為【跳躍高手】。=D
     
    祝你有歡樂的每一天。Yeah!
     
    ☆ 聯絡 6YingWei ☆
    ・facebook :@6yingwei
    ・Instagram:@6yingwei
    ・e-mail:6yingweitv@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