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大學蟲草好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學蟲草好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學蟲草好嗎產品中有1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01的網紅Charmi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遙想當年大學指考填志願時 我的第一順位想寫師大幼教系 因為覺得自己很喜歡小朋友👩👧 可以當老師整天跟他們在一起會很幸福 結果我爸無法接受、硬是用一百個理由阻止⁉️ (是多怕我去殘害國家幼苗?!) 並在最後一刻逼我更改成北醫… 害我當不成老師(氣) 前陣子停課期間,我終於一圓我的幼教夢👩🏫 有一...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雷翔Drag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到晚上蚊子就開始就嗡~嗡~嗡~ 真的是很困擾我啊啊! 還好有小不叮沁涼草本驅蚊雙效噴霧 夏天防蚊首選!! 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安心使用唷^^ 已經幫各位實測過了!! 防蚊、沁涼一瓶搞定,防蚊界指標神物 #小不叮 hen可以 有跟我同樣煩惱的朋友們~快來試試看吧😁 小不叮防蚊專家👇👇 https:...
「大學蟲草好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學蟲草好嗎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學蟲草好嗎 在 MACAU TRAVELCOUPLE❤️Ken&Sheila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學蟲草好嗎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學蟲草好嗎 在 Charm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學蟲草好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學蟲草好嗎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學蟲草好嗎 在 雷翔Drag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學蟲草好嗎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學蟲草好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學蟲草好嗎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6 23:24:48
#promo 【#科學腦洞時間】這邊一個洞、那邊一個洞,早上從市場買的小白菜上,布滿蟲啃的洞洞,是要怎麼吃啦!還有,光是想到一堆蚜蟲爬在葉子上的畫面,我的密集恐懼症就警鈴大作,全身直打哆嗦...... 這些討厭的小東西,如果從整個地球上消失了,不知道該有多好? _ 🌿要說到害蟲不見的好處,就要...
大學蟲草好嗎 在 MACAU TRAVELCOUPLE❤️Ken&Sheila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09:44:55
⛺️有冇諗過係澳門都可以係草地露營嗎? 留意到科技大學推出了全新的露營項目 俾大家可以chill住咁在草地上食燒烤、飲啤酒、聽音樂🍻 我地都即刻忍唔住拉埋朋友一齊去relax下 🏕現場分有2個區域 - 露天區、草地區 中意近距離聽歌的話可以坐露天區 想自己有獨立一個小帳幕既話推薦草地區域🌱 ...
大學蟲草好嗎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23:56
【 #凱派聊德國】 ☀️週三我們學到了如何祝福人好運、順利,並知道了祝褔的手勢:按壓你的大拇指!那時我們提到在日耳曼的信仰中,拇指是有神奇力量的! ‼️那麼今天就讓凱派再和大家介紹更多:在德國有什麼東西象徵好運,帶在身上能招來幸福與運氣的幸運物! 📌 Schornsteinfeger 煙囪清潔工...
-
大學蟲草好嗎 在 雷翔Drag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23 18:00:11每到晚上蚊子就開始就嗡~嗡~嗡~
真的是很困擾我啊啊!
還好有小不叮沁涼草本驅蚊雙效噴霧 夏天防蚊首選!!
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安心使用唷^^
已經幫各位實測過了!!
防蚊、沁涼一瓶搞定,防蚊界指標神物 #小不叮 hen可以
有跟我同樣煩惱的朋友們~快來試試看吧😁
小不叮防蚊專家👇👇
https://zh-tw.facebook.com/bitefighters
⭐️小不叮驅蚊沁涼噴霧好處多更多⭐️
1.嚴選英國土壤協會有機認證義大利佛手柑精油。
2.德國工藝360度進口噴頭,倒著噴也可以。
3.經國立大學實驗證實有效驅離3種蚊,埃及斑蚊、熱帶家蚊及小黑蚊。
4.經國家標準檢驗,不含DEET(敵避),不添加防腐劑、人工香料及色素。
(小黑蚊防治專家李憲明博士 權威推薦)
合作邀約請洽:
信箱「juyang0205@gmail.com」
官方LINE「@fnx3248L」 -
大學蟲草好嗎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18 20:30:05#預測未來卡通 #辛普森 #simpsons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你相信有一個卡通可以預測未來嗎?可以預測未來發生的事情,例如一些世界重要的事情發生,每一個情節都幾乎百分之百一樣,這個卡通就是辛普森一家,但是今天我們就來揭發它是假的!!假的!假的!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的影片,我影片主要就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主題,外星人和UFO,或者是一些靈異事件,還有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如果你也喜歡這些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所有有趣的影片啦!
好!我們開始吧!
辛普森一家這個卡通開始於1989年,是FOX福斯廣播公司的一部成人卡通,主要是諷刺美國的社會,或者是炒作一些時事或者是一些八卦新聞。但是由於在他卡通裡面有曾經出現過特郎普成為總統的一幕,原本是諷刺或調侃一個商業狂人竟然可以成為總統,結果他竟然真的成為了總統。於是很多媒體就再炒作這個話題,說辛普森一家這個卡通可以預測未來。
大量的媒體渲染之下,就出現了很多假的新聞,由於像之前說的一樣,辛普森一家會諷刺或炒作一些時事或是八卦新聞,也把一些媒體上的片段,加進卡通裡面,那麼那些內容農場就把時間點換一換,就變成了預測未來。
1. 特拉普下電梯的一幕
我先給大家看一看它的相似度有多高。
大家看到那張紙掉下來的時間,是不是和卡通一樣呢?於是媒體就大量的炒作,說卡通是在2000年上映的,而這個特拉普下電梯的時間是在2015. 其實這是假新聞,實際上卡通的時間是在2015年的,是特朗普下電梯過後,卡通用來調侃他的,在CNN,MCB和NBC上面都有報導了,大家可以去找找看。
2. 智能手表
在1995年3月19號,在辛普森一家卡通的其中一集叫:麗莎的婚禮,他未來的丈夫用智能手錶來對講,其實這並只有在辛普森卡通有出現過,很多以前的電影和卡通都有出現過可以打電話的手錶,事實上在1983年就已經有類似有鍵盤輸入的手錶,來自於 Seiko 的Data-2000,雖然它的鍵盤比較大,但是如果以這個來推測,以後一定會推測縮小版的手錶吧!
3. 特朗普和沙特國王摸著發光球體
同樣的這是假的,特朗普是在2017年見沙特國王,然而這個卡通並不是像報導中說的是在2002年,而是在2017年五月過後,也就是特朗普去拜訪沙特國王過後,在辛普森一家facebook粉絲網頁上面的簡短視頻,這段卡通是在辛普森一家的第28季裡面,也就是在2017年五月26號上傳的。所以並不是像謠傳的在20002年。
4. 預測巴黎聖母院著火
在2019年中旬,在法國的聖母院著火,百年歷史的聖母院,就這樣走進了歷史,然後謠傳在辛普森一家裡面,的確在spring field,也就是他們住的地方,曾經有加進惡搞的聖母院,請看圖片。但是過後在2019年聖母院發生火災過後,這張照片就被人串改了,把它變成著火的聖母院。所以這個也是假的。
5. Ladygaga在superbowl的表演
在2017年,lady gaga被邀請去到美國橄欖球超級杯上面表演,當中是用一幕Ladygaga吊鋼絲飛躍其中,在2012年的辛普森卡通裡面也真的有出現過,但是沒有說是超級杯哦~裡面的角色叫Lisa。Goes。gaga,她在卡通裡面還穿上噴火的胸罩,唱著Monster那一首歌,在2011年,Ladygaga的確是有穿著這個噴火的胸罩來表演,大家來看看這一張圖。至於剛好又是吊鋼絲,我覺得明星或歌星一生裡面,應該不止一次吊鋼絲吧!還是她看到了辛普森的卡通,靈機一動?
6. 預測超級杯的結果
也是假的,裡面的隊伍是被篡改過了,實際上原圖是Springfield對boston,而且成績也是假的。
7. 預測寶可夢遊戲
這個也是假的,原圖其實是取自於第14季的辛普森卡通,然而你看原圖是沒有那隻手和寶可夢遊戲,我也去youtube看了原本的卡通,是沒有的。
8. 預測黑豹上映
這個也是修圖來的,原圖是在1994年辛普森的第五季,裡面講著阻擊手上了塔上面準備射擊,但是原圖並沒有寫著黑豹,而是這個設定是根據一出電影致命塔,講述真實發生在特堪薩斯州大學發生的槍擊案。
9. 預測Game of Throne的火龍噴火燒城市
在2017年,在辛普森的其中一集serfsons 裡面有講到,在一個山坡上,辛普森一家看着一條火龍噴火燒毀他們的小鎮,這一幕的確是和權力遊戲的第八季很像,但是火龍噴火燒城市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2002年的電影Reign of Fire, 還有很多電影都有,但是的確,辛普森的卡通很接近game of throne,不能說它是假的,我可以說是巧合吧!
10. 特朗普成為總統
這個是真的,在2000年的,在辛普森卡通的第11季裡面的第17集,主題是Bart to the future,原本是惡搞Back to the future回到未來,Lisa在裡面做了女總統,而裡面有講到上一屆總統就是特朗普,原本惡搞的片段,竟然成為真實。
11. 蘋果的智能手機
在2002年在辛普森一家的卡通裡面,有一幕是講著他們用Apple Newton的PDA來寫 ‘Beat up Martin,就變成了Eat up Martha,而且那架PDA的logo是一個有蟲的蘋果, 很多人就說這是預測以後蘋果會推出的Iphone,其實並不是,這架PDA 的確是蘋果公司在1993年推出的Newton系列的PDA,大家可以看看這一張照片。所以並不是現在的Iphone。
當然當中的確是有一些預測是真的,例如好像是福斯公司被迪士尼收購了,還有番茄煙草,白老虎襲擊等等,可以說是真的是那麼厲害,可以預測到未來發生的事情嗎?
對於我們四周發生的事情,或者現在在多媒體上面得到的新聞,真的很難去分辨真假,而假新聞往往會被真新聞傳得更快,因為製作假新聞的人知道這個市場要些什麼。所以去製作一些幾可亂真的新聞,去達成他們的收視率或者是點擊率,這些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拿聖誕老人來說就好了,以前並沒有紅色的聖誕老人,而是在1900年時代,可口可樂推出了一張穿著紅衣的聖誕老人,結果現在大家都覺得聖誕老人是穿紅色衣服的。
所以我們身為大眾,應該要明智的看待你們看到的新聞和資訊,而身為媒體人的我們,更應該去查證新聞的真偽,避免幫助傳播假消息。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還不知道辛普森的假預言,記得分享給他看哦~如果覺得我的頻道做得不錯,也記得訂閱我的頻道或加入我的會員,我會用一些特別的影片是給會員限定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啦!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
大學蟲草好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23 21:00:11本集主題:「橙瓢蟲找新家」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李明足
內容簡介:
銀川永續農場X小魯文化共同策畫
一本探索人與大自然、稻田與生物多樣性的食農教育繪本!
內附「有機米寶寶成長記」摺頁及延伸學習單
有一天,好多住在田裡的昆蟲和小動物一一倒下了!
橙瓢蟲和好朋友長腳蛛急急忙忙逃走,來到另一片稻田。
這片稻田看起來不太一樣,
秧苗有點稀疏、田埂長滿了花草……
這裡會是橙瓢蟲和長腳蛛可以安心生活的新家嗎?
當稻田裡噴起農藥,好多生物因此倒下時,橙瓢蟲和長腳蛛急忙逃離原本居住的家。牠們來到了一片稻田,看起來好像有點不一樣:稻子間的間隔很大,田埂上不是光禿禿的土,而是長滿了綠草、開著花,空氣中也沒有難聞的農藥味。原來這是一片有機稻田,農人不噴灑化學農藥、肥料、除草劑,讓生物們可以安心生活。
但是,這樣稻子不會被害蟲吃掉嗎?農人可以有收成嗎?
其實橙瓢蟲、長腳蛛和其他昆蟲,因為可以安心定居下來,在稻田開心打獵吃蟲,順便就幫農人除掉了害蟲,成了農人的好朋友,一起守護著稻田,讓稻子健康成長。農人因此有了收成,土地沒有毒物殘留,大家可以吃到無毒健康的米飯。這樣四方皆贏的局面,不是童話,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請跟著《橙瓢蟲找新家》一起關愛土地,友善環境。
作者簡介:李明足
文學博士、助理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暨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關心環境生態、食農教育,藉由繪本、小說跟孩子述說生態環保的重要。
曾任蘭陽繪本創作營及聯合文藝營繪本講師,榮獲新詩獎、全國生態文學獎、蘭陽文學獎等獎項。繪本作品《看見》(小魯文化出版),入選「好書大家讀」選書、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小說《我並不孤單——少年鍋餅的勇氣之旅》,入選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繪者簡介:劉貞秀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喜好自然,常常帶著孩子爬山、涉水,或陪孩子到山林觀察生態,希望能在孩子的童年中留下自然豐饒美麗的回憶。繪本作品《前面還有什麼車》(小魯文化出版),曾獲文化部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香港豐子愷圖畫書獎入圍,橋梁書《動物大鬧奇奇鎮》(小魯文化出版),獲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策畫者簡介:銀川永續農場
銀川永續農場創建於西元1996年,農夫賴兆炫沿用父親的名字「銀川」命名,曾榮獲十大青年農民、農企業菁英獎、神農獎。目前銀川為臺灣最大的有機農場,曾獲「臺灣十大有機農業貢獻單位」殊榮。銀川永續農場有三百公頃的種植面積,以及有機專用、專業的碾米場與食品加工廠,帶領著一百三十餘位農民與一群熱愛生態的夥伴們,深耕土地。
近年來,以「培育二十年後的農業菁英」為目標,舉辦食農教育、有機生活營等推廣活動,帶領民眾認識有機農業對環境的重要性,永續傳承。
出版社粉絲頁: 小魯粉絲俱樂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大學蟲草好嗎 在 Charm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遙想當年大學指考填志願時
我的第一順位想寫師大幼教系
因為覺得自己很喜歡小朋友👩👧
可以當老師整天跟他們在一起會很幸福
結果我爸無法接受、硬是用一百個理由阻止⁉️
(是多怕我去殘害國家幼苗?!)
並在最後一刻逼我更改成北醫…
害我當不成老師(氣)
前陣子停課期間,我終於一圓我的幼教夢👩🏫
有一個真真實實的中班Wilson讓我測試能耐
這年紀的他正進入「科學敏感期」🔬
好好把握求知慾旺盛的階段
有助於培養日後多元思考與豐富的創造力🔆
我整理了幾個教具來跟大家分享,共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幫助幼小銜接的ㄅㄆㄇ學習
【樂貝特木質磁鐵注音符號】
知識性的學習如果能具體形象化,孩子就能更快速的理解、認知,英文也是、中文也是!
這組注音磁鐵我非常喜歡,首先它木質圓弧造型質感真的沒話講,讓孩子很好抓握、不會刮手。再來是它每一個圖像的設計都極具巧思意義!!
Ex:
ㄆ→捲捲的泡麵麵條🍜
ㄋ→乳牛斑點🐄
ㄌ→美人魚鱗片🧜♀️
ㄩ→可愛雨滴☔️
讓每個音都有自己的風格,加深孩子們連結,進而更認識每一個注音符號。
【ㄅㄆㄇ點讀筆套書】
這組開團前我還先確認價格有沒有標錯?CP值高到太誇張了吧XDD 跟一般點讀筆不同的是,它並不是點什麼念什麼baby認知型點讀筆,它附有三本精裝,漸進式的從學習聲符韻符、結合韻、聲調、看字讀音、聽音辨字甚至是唐詩、繞口令、猜謎都有。
它符合教育部最新注音拼音教學標準,而且發音是很正統的專業國語,不用擔心有北京腔哈哈哈
之前停課教Wilson ㄅㄆㄇ時,起初我教到很挫折,距離幼兒園太遠我都忘了當初怎麼學拼音,只能硬上、讓他記,但現在有了它教起來就簡單多了~小熊筆點到哪就會唸出來,媽媽不用人體跳針一直重播😂
Wilson非常喜歡這套書,並且會靜靜的讀好久,我問他這跟之前舊的點讀筆你喜歡哪個,他回答:「當然是這個,它會講好多故事」
📍學前教育輕鬆學就靠它們了💪🏻
以上兩組一起買享優惠價,再送艾瑞卡爾好餓毛毛蟲積木🐛
#第二部分是來自歐洲設計益智遊戲Top_bright
【神祕的太陽系投影機】
這組我是在外國網站發現它,但當時缺貨買都買不到,後來意外發現台灣有代理超驚喜!!
它巧妙模擬太陽系行星位置與距離,彷彿帶孩子穿梭到宇宙一探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奧秘🌍
輕觸星球標誌可聆聽中英文語音導覽星球簡介,搭配24種太空景象的投影,將浩瀚宇宙擺到孩子面前。尤其關燈仰望天花板影像時,我甚至有一秒置身外太空的錯覺,是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
要讓孩子認識Solar system ,沒有比它更好上手的Steam教具了!
#這組送禮也很適合 #兩入再打88折
【數字加減冰淇淋遊戲組】
採用蒙特梭利數學概念「數與量」讓孩子明白數字不只是數字,它帶有實際量化意義。
年紀小的時候可以透過繽紛俏皮的冰淇淋來訓練手眼協調,它附有一個超可愛的冰淇淋杓,康妮都搶著不放!!!年紀跟Wilson差不多的可以玩加減運算 ex:一球冰淇淋一元,我要三球草莓、兩球抹茶,這樣總共多少錢?
進階一些可以教孩子十位數跟個位數的區別,進而玩兩位數加減,甚至可以帶一點進位的概念ex:冰淇淋十球太高了,就要往前推進
【ABC字母廚房】
擬真的餐廳場景搭配英文字卡、菜餚拼圖,邊陪孩子玩點餐遊戲順便教他食材的單字,這組堪稱最有教育意義的廚房遊戲組了!
而且它刻意使用小寫字母,與市面上字母積木都是大寫的不同,剛好可以讓孩子習慣小寫英文,久而久之連結大小寫的概念。
【小小藝術家可水洗絲滑蠟筆】
小小藝術家蠟筆通過國際檢驗標準,原料安全無毒,色彩鮮艷飽滿。筆觸絲滑柔順非常好上色,粗桿筆身設計,方便孩子抓握繪畫。
而且它可水洗!可水洗!可水洗!💦
正在探索世界的孩子愛畫畫程度非凡,什麼都畫、走到哪畫到哪停不下來,萬一畫到牆壁、家具、衣服織品還除不掉就遭了!
因它材質獨特設計,除了一般蠟筆畫,把它加水還可變成水粉畫、手指畫蓋印章🖐🏻
Top bright 還有蠻多遊戲教具、積木拼圖
可以直接參考表單🔥 https://gbf.tw/iulbd
現在疫情還不穩定,外出不比家裡安全,這類遊戲教具很值得多買一點,有了他們孩子在家自學自玩、不會無聊、父母也輕鬆,不是一舉兩得嗎🤣
跟團享有Charming獨家滿額贈🎁
✅一起買,木質磁鐵_注音符號+ㄅㄆㄇ點讀筆,贈送 艾瑞卡爾好餓毛毛蟲 乙隻
✅購買可愛動物森林組合積木 120pcs,贈送【Topbright】隨身攜帶六色蠟筆
✅訂單滿2,000元,贈送【荷蘭Studio Roof】美學紙藝 乙個(樣式隨機)
✅訂單滿3,500元,贈送【法國Coq en Pâte】無毒環保布包-畫筆兒的家 乙個(款式隨機)
✅消費滿4,500元,贈送 艾瑞卡爾木質5層拼圖 乙個
📌這兩天會把Wilson跟康妮玩教具的影片放在IG限動
追起來🔍charminghung
大學蟲草好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父的鹽
.
創造新平台其實沒那麼難.
.
不需要矽谷或是什麼龐大的資源和資金,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不過是哈佛的把妹網站,而且還是抄襲別人的.
.
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討論區,早期的台灣論壇、yahoo奇摩家族,更早以前的社群,還有pchome貼圖討論區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
他們背後都有資訊公司或是入口網站做支撐,而他們沒落也都有各自的原因,無論是被取代或是受眾人口流失,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理由,那時候還沒有臉書,而且消失前還有一定的使用人口,例如台灣論壇就曾經有網友發起搶救活動,但被經營的公司否決,這些網站即使沒落,仍然屬於一個層次而已,如果經營者認真投入,了解市場並且重新競爭,隨時都有重新點燃烽火的可能,大部分消失的原因是,他們覺得繼續投入成本不符合效益,當討論區開始廣告蔓延、機器人援交廣告大舉入侵,當他們管理人口開始缺乏,或者不想再繼續投入,無論是自然使用者先前產生的各種社會爭議、以及引起的司法案件,這都是開放一個平台讓使用者參與會產生的必然結果,當他們懶於管理,覺得弊大於利,對自己公司沒有利潤,所以「乾脆關了比較快」.
.
換言之,他們缺少了擁有一個龐大的社群網路主事者,應該有的「決心」和「使命感」,甚至察覺「使用者情緒」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的藍圖,簡而言之,他們看不到後面的東西,以至於像祖克伯一樣,擁有一個龐大社群網絡是能怎樣呼風喚雨,日進斗金的視野,他們著眼的是,現在賺不到錢,而且會為我帶來麻煩.
.
自由時報早期也有一個類似讀者園地的東西,後來也是因為這種心態,當收益還沒到時,各種偏激的人在上頭爭執感覺很麻煩,後來也收了,不然,那也是擁有一個新聞時事討論區發酵的潛力.
.
產出一個論壇並不難,其實你只要拿Discuz!的程式架構,套用下去,也可以搞個現成的論壇,其實古早以前很多討論區都是用Discuz!的套裝軟件去改的,這個模組就是你所看到eyny討論區的樣子,臉書以前曾經有多點開花的論壇戰國時期,光之動漫、藍天動漫、Uwants、百合會討論區,都是類似的架構.
.
為什麼說搞一個社群討論區並不難呢?因為之前神父就搞過兩個,一個是掛在某新聞台下,另一個是某人力銀行,請軟體公司重新寫一個新的,提出符合自己的需求,價碼大概100萬,難的地方就在於,怎麼吸引使用者駐留,吸引人氣,進而產生影響力,更重要的,取得使用者的「信任」.
.
你說現在的臉書使用者信任祖克伯嗎?當然不是,不過一開始的臉書獲取使用者信任,的確突破了那個門檻,當初的臉書跟現在的臉書很不一樣,他們很認真的面對自己的使用者,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提出修正,反映讀者的意見,但現在不同了,說是取得信任,其實只要一開始能騙到就好了,當使用者投資太多的記憶、情感、習慣、人際網絡,我會說,這些都是使用者本身的資產,跟臉書無關,當臉書確定已經攫取到這些「資產」,並經過關鍵期,那麼他就不用顧忌使用者會脫離,甚至也可以不用管使用者的感受了,還能藉由剝削他們獲利,這就像,你已經存了一百萬到一間銀行,如果那間銀行倒閉或者你想拒絕使用那個銀行,改用別的,一百萬就直接損失了,那一百萬還提領不出來,銀行家根本就不用管你怎麼想,還能偷你的錢去做其他的事,這是一個綁架的情境,如果你下定決心,銀行還是會有所損失,但是情境已經變成,要怎麼宰你這隻肥羊又不要宰的過度用力,讓你跑掉,或讓一群人跑掉,這樣子拉鋸的掙扎關係.
.
而他們過往的態度是,想辦法留住你,或讓你贏得更大的面子,讓彼此能共存共榮,以使用者為第一考量,盡可能以不干涉你利益的前提下為自己迎取收益,變成了,以外來出資者的利益為優先,怎麼割你多少肉,流多少血,圖利他們為自己換來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情境,簡單來說,你從蚜蟲變成了要被切片的植物.
.
所以早期的臉書問題,是過於自由產生的問題,比如廣告詐騙太多,還有能用經營可愛貓貓的名目,騙了一大堆粉絲後,瞬間改名成商業平台,因為粉絲騙得夠多,掉了一堆粉仍然掉不完,早期的問題多是在處理這些使用者糾紛,現在,則是侵犯自由的問題,為了滿足某個「特定客戶」,開始化身成奴隸主,把自己的主人當成奴隸那樣獻祭.
.
所以,「不爽不要用」、「臉書又沒收你錢,你還嫌」、「一邊用臉書還一邊批評」,這樣子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憑什麼過中國節的強暴邏輯,完全是一種錯誤,甚至是把臉書公司當成是私人企業,而你們只是被提供服務者,所以「廠商為所欲為,使用者只能忍受」,並將之視為一種在商言商的商業邏輯,這樣的祖克伯陷阱,更是大錯特錯,基本上,只要有搞過論壇的都明白,自然使用者才是實際的貢獻者,無論是他們的言論,他們帶來的新聞效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記憶,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吸引來的人,都是「他們的」,想想,一個臉書上面只有一個祖克伯,他每天報導自己如何在網路上罵罵前女友,然後偷竊其他女生的照片放上網品頭論足一番,幫她們打分數,這能吸引多少人?基本上,大概只能吸引到一些仇女廚而已.
.
這些使用者,才是論壇的本身,甚至是論壇的靈魂,少了這些人,臉書根本什麼也不是,所以你是一個經營者,或曾經管理過討論區,你必然知道的鐵則是,「你必須為自己的使用者負責」.
.
前面提到的許多興盛的台灣社群,就是因為「懶於負責」,所以才導致論壇消失,在道德上,他們還算是比較好了,乾脆關掉,誰也不欠誰,在臉書上,祖克伯幹的事是「責任移轉」,不是我要對你負責,而是你要對我的營收負責,繳不出保護費你就消失吧,不欠你一個,我的肥羊很多,就算你繳了保護費,給我錢,還是沒用,因為你給的不夠多,我的大金主,才是我真正要負責的對象.
.
因此,若我們要下一個真正的「商業邏輯」,真正的道理是,如果你遲早都會實行言論審查,並且圖利獨裁者,販售使用者的自由,那你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在使用者的契約講明,「嘿,你他媽用我的臉書以後就要接受習近平的審查」,然後讓使用者勾選「同意」,所謂「不爽不要用」才能建立,這就像,你奪走了別人的東西,還要更多,然後你應該要負起責任的事情變成你們這些人得有滿足我的義務,這是典型的渣男思想,是說,祖克伯本來就是個渣男無誤.
.
對於英語的語境使用者,祖克伯還不敢這麼囂張,我不認為他會對於外國的facebook使用者,進行同等的言論審查,例如4xx之類的數字,這若套用在英語使用者一定會引起暴動,可能有些人只是提到自己的生日就被禁止發言,這般荒謬的事,只在中文使用者身上,或是針對台灣使用者,你能想像拍攝了四百二十六公里的路標就被臉書警告嗎?我相信國外也有這樣的路標,而臉書顯然對台灣具有針對性,一出現關鍵字馬上被警告,無論你該文有無產生影響力,甚至只有自己看到的狀況也會被限制,這已經超出了一般社群處理問題言論的界線,只是純粹的在找碴,刺激使用者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在挑釁.臉書基本上已經隔開了兩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這也是當他審查西方的川普和武漢肺炎的時候,東方世界反而有些被遺漏掉,甚至可以明顯看出是被牽連的,而西方世界對於東方世界中共式的言論審查,似乎一無所知.
.
回到台灣的社群平台問題,其實台灣現存早有不少社群討論區,例如ptt,低能卡,mobile01,eyny,巴哈,比較冷門小眾的如糟糕島,也繼續存在,事實上,經營一個討論區並不難,你只要有10個常駐上線的使用者,這個論壇基本上就算「活著」而且繼續「生長」,以台派使用者為例,有一個外獨會討論區(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http://www.1949er.org/chat/index.php
算是一個神奇的例子,他的存在搞不好比ptt還古老,使用的還是pchome時期的留言板形式,堪稱是奇蹟了,至今還有許多美國、瑞典的會友在上面活動,他是一個討論政治的板,沒有其他東西,這在討論區歷史中,必須靠色情、盜版品、學生、男女交友等吸引人的基本配備中,特立獨行的玩意兒,他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時,還發揮了一些影響力,當所有社群一片舔柯的時候,這裡卻是一面倒的挺姚,並上了新聞.
.
總而言之,創造新平台絕對不是難事,要不要去做而已,當爆料公社都有一個完全抄襲臉書的社群網站,而且ui還設計的挺不錯的,每篇文章還有幾百個讚,像是一個個人社群綜合討論區的集合體,那沒道理其他人不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我感覺不到「人味」,也就是自然使用者的氣息,過去神父參與經營的討論區,改幾個讚,一個人留幾百個留言也不是難事,所以,困難的點,並不在於創建,而是在於「駐留」,以及「一個適合的地方」.
.
舉例來說,在臉書上的台派使用者群集,絕對是一個具有豐富性、生命力甚至多樣性的群體,有人負責提供國際觀點,有人擅長思辨,有人喜好貼些搞笑的東西,遇到特定事件,馬上有插畫家奉上圖,各種迷因,多才多藝,一樣不缺,可以這麼說,那就是一群肥美有旺盛水草的阿瓦隆(Avalon),麻煩的是,當我們這群人腳下的土地開始鬆動,我們找不到一個「適合之處」可以移入.
.
舉例來說,我們很難想像這群人移入到低能卡,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低能卡是以大學生居多,以男女交友世俗瑣事為考量,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就像ptt初時的樣貌,並不是說上面都沒有台派,不過臉書的台派移入,到某一個子討論區,我不認為這是合適的,甚至能發揮台派的風采,影響力,都是個問號,可能格格不入居多.
.
所以,「適配度」顯然就是個問題,又比如說,台派使用者轉入到ptt去,這適合嗎?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普遍對這裡反感,ptt比較像是一個已經崩壞的地方,那裏的使用者基本上綠共、塔綠班地說個不停,如果用一個征服者的姿態或者委曲求全,我想,對於兩者的使用者來說,恐怕是不願意的.
.
比如有人說,神父,你怎麼不回ptt發文,這個嘛,也不是不行,事實上我早就在那邊發過了,不過我已經跟那邊的使用者沒什麼交集了,發了,也不會令人感覺到當初的「神父」就在那裏,基本上,神父已經成功地轉移到臉書了,並且和原地的柯糞與母豬教徒結下不可解的仇怨,基本上,不是他們滾就是我亡,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吶喊神父過氣許多年,但在臉書的神父聲勢卻越來越旺,神父也樂得在臉書上打爆柯糞,完全不想回去糞坑.
.
Ptt是一個鳩佔鵲巢的例子,換言之,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後,那裏發生了大量的社群替代,大量的使用者出走,過去三位一體的黃金年代,已不復見,各個網路名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政治文,而且是最偏差的那種,反台獨,反民進黨,反覺青,兩岸一家親的存在.
.
可以這麼說,他們墮落至此,也有某種正當性,那就是有一部分原始使用者是自願的,自願的變成那樣,從一個太陽花的支持者變成柯糞,藍綠一樣爛,至於其下混入的五毛,柯文哲攜入的網軍,這都還在其次,有一群使用者的確陷入在一種被害者情節,阿北都是被誤會的,就好像我被誤會了一樣,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選擇錯誤,即使認知到柯文哲是一坨屎,自己仇綠仇到腦殘而且親共,因為「都是你們逼我的」,過去人們芥蒂的親中、五毛、賤畜等等,現在他們可以毫不見怪,自然而然地接受,並以為是合理的,因為,只要能反民進黨就好.
.
他們陷入到一種防衛機制當中,並且自居主流,比起認清自身錯誤這點,那些提醒他們是錯誤的人,比什麼都來的可恨,即使認知到自己被詐騙了以後,比起騙自己的人,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被騙的人更令人憎惡,因為他們認為,是這些人使自己陷於錯誤,而不是自己有啥不對的地方,「我沒有錯」.
.
當陷入這種極度自私的情結,基本上是無解的,只能等待他們厭倦了會發現自身的利益開始被侵害為止,而這群在ptt的人正在式微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現象集中在八卦版,出了八卦版以後,他們基本上是被排擠的,而政黑板目前也有人在試圖守住防線,我們所說的墮落的ptt,基本上,集中在八卦版上,在其他版,這些自然柯糞基本上也會裝無知,若無其事的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他們也會害怕被貼上柯糞的標籤.
.
這種社群替代現象,也和ptt本身衰弱有關係,ptt本身有依靠一大票自然使用者發起的管理群,當這個學術網站人逐漸凋零,各個班級看板開始廢棄,這些管理人群也開始缺乏,並且缺乏內控和防弊,原本權力較大的管理者又過於僵化與怕事,導致錯過了可以糾正這個社群替代的時機.
.
這些改變看板生態的柯糞版主,其實跟當初母豬教徒入侵女版,當上版主,說要改變女版一樣,誠如韓國瑜所說「選舉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當這些操著不正常心態,也不是出自於維護該看板的利益,又無法證實背景和投票者是否灌票嫌疑的人,當上版主,並且一個版接著一個板擔任,還能去檢舉其他正常使用者,例如boyo,他們相比其他正常使用者,有較強的動機還有較多的時間,甚至還能當成一種工作,很快的,正常的人們就會逐漸脫離,甚至不想回去,即使,構築這ptt討論區的信度者,真正有貢獻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歷代使用者累積的記憶和智慧結晶,但他們就像後來居上的寄生蟲,當他們說話比誰都大聲,散播的情緒比誰都還要負面,甚至,自我中心到比誰都還要執著,那麼,他們就會是贏家,也是最後的輸家.
.
可以這麼說,當母豬教興起了這一種污染其他看板的模式,最後,母豬教仍然被柯糞這個新興群體所取代,母豬教徒基本也算是ptt使用者,柯糞就不太是了,他們當中有大宗應該是從line群組或者藉由柯網軍轉介而來的新使用者或者俗稱的買帳號,配合少數不肯認錯的自然柯糞汲取正當性,最後成為難以割除的ptt公害.
.
不知道母豬教主是否健在呢?事實上,柯糞一詞也是他發明的,這有點像塔利班被伊斯蘭國取代的情景,母豬教主曾經也力戰柯糞過,這也不得不佩服他了,基本上,母豬教徒攻佔看板,只是因為好玩(他們聲稱),柯糞攻佔八卦版,到萬華版散布罷免林昶左,這就很明顯具有政治動機了,而背後,可能來自特定政治人物的指令,而且有組織和系統,甚至還有文宣,聲明他們控制這個看板符合民主.
.
回到正題,我們都知道是杜奕瑾創造了ptt,那麼,杜奕瑾可不可以創造另一個ptt?
.
我想,很難.
.
正是因為討論區或社群,有其不可替代性,各有其獨特的個性和文化,這一點,不只是社群,也反映在社群人口,因此從一個地方移入到另一個地方,必然會產生「容器」問題,他可能不至於衝突,但會影響使用者意願,理論上,bbs當初也不只ptt一個討論區而已,有中山美麗之島,不良牛等等,只要找個學網下的bbs,台派人口大規模移入就行,但是,關鍵在於「習慣」,習慣使用臉書的介面是否能習慣bbs的介面呢?無論如何,必然對台派群集產生某種消耗和折損,而這些論壇之所以壯大而具有現在的規模,也都是白手起家的類型,例如巴哈姆特原本也是bbs,浮上瀏覽器介面成為一個討論區,當初,甚至兩方還試圖同步,不過漸漸地,巴哈姆特取代了巴哈姆特bbs,而成為現在的巴哈姆特,新陳代謝一番,也要花費數十年.
.
當初經營創造兩個討論區,神父也認識到了某些現實,討論區是成功做出來了沒錯,而且介面也很好,但關鍵仍在於如何吸引人駐留,神父的初衷也很簡單,那時,我還是個ptt名人,就是建立一個台灣本土的討論區,以防ptt沒落,或者被臉書綁架,神父進的第二間公司,他們有一個資訊部門做支撐,而且準備投入大量行銷費用,該資訊部門負責人甚至有打倒臉書這樣的理想,他也的確設計了一個如同linkin那樣的東西,做出個人社群融合討論區這樣龐大架構的形式,當神父被叫去說服高層,甚至臉不紅氣不喘地說,「因為玩社群的都是像我這樣的魯蛇,都沒在工作的,所以,當我們有了社群討論區以後,也會連帶著用公司的網站來找工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
不過,關鍵在於,我的能力並不足,我害怕擔負風險,對於資訊,神父只懂一些皮毛,而最大的危機感來自於,我無法掌握討論區的自主性,誠如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企業想要搞社群,也是為了營利,無論是像祖克伯那樣掌握個資販售,或是藉由完全不會用臉書的客戶,服務他們,控制他國輿論來謀取自身公司的利益,其實我想這個不證自明,臉書上大多宣稱台灣商品販售,很多都是中國假網站投放的詐騙廣告,臉書上管制的仇恨言論,多是配合中共需要,小粉紅們定義的「辱華」,其他政治傾向,如統派仇恨言論,中國網軍的血洗台灣,他們基本上不管,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我審查你腳下的灰塵有幾毫米,無視背後臭氣熏天的垃圾堆積,然後說,我這是在維護人們的健康.
.
記得某齣日劇有這樣的劇情,經營一個討論區的成功人士,他像朋友炫耀他怎麼營利的,他掏出手機,用管理者的名義刪除了一則貼文,因為那貼文的內容是在罵某某企業虐待勞工,接著,他的手機噹的一響,收到了一筆天價的入帳,來自於那個企業.
.
試想,如果劇中一個企業是如此,何況是有獨裁者用一個國家的資源挹注呢?
.
對於過去經營討論區的神父來說,不可能將一群支持台獨的人,移轉到兩岸交流的網站,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因為企業的需要,而欺騙自己的粉絲,對於神父來說,我那幾萬的粉絲的優先順序,永遠比我被派發的工作還來的重要,所以神父儘管經營過兩個討論區,不過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賭下去,把我神父的臉書,用來為這個企業委託的討論區服務,賭上自己的信用,而我的能力不足,權力微小,兩方都是我自己創造的東西,但我拋棄了其中一個,成為失敗的員工.
.
因此,假使台派想建立自己的新平台,這完全是可行的,事實上,被臉書荼毒的,不只是台派群集而已,甚至連韓粉或是泛藍群集,也是高喊「民進黨控制臉書」的對象,但他們十分愚蠢,問題不再於民進黨,而是在於臉書,facebook,他們對於中文語境的使用者,基本上,採取的是放任給一群謎樣的獨裁者集團服務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們並不是為了台灣島上任何一種思維服務,也不在乎台灣島上的每個人立場,他們在乎的模型,目前是繞著中國本位,在進行旋轉,因此,砍一個韓粉的臉書,就會刺激他們進攻民進黨,也符合他們圖利特定對象的目的,如果他們的客戶的用意,是在使台灣社會對立/分裂/混亂的話,與之目標相反的群集,也是他們利用的對象,他們也會毫不在乎的出賣韓粉或者深藍族群的利益,我們可以這麼說,不合理的言論審查,用仇恨歧視作為藉口,本身就是歧視的來源,因為他只針對你,也是製造仇恨的原因,兩方都是他試圖激化的對象.
.
所以,只有台派需要一個新平台嗎?我想,泛藍族群也挺需要的.
.
現在解決臉書箝制言論自由的問題,大概有兩條,第一條,請立委諸公或政府,效法澳洲或加拿大,對臉書的行為提出掣肘,這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除了請他們停止言論審查以外,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例如,申訴的機制,懲罰的機制,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個論壇經營者,你受理檢舉的人應該要和受理申訴的人一樣多,簡單來說,你有本事關多少人,就要能放多少人,如果你不能受理申訴,那就停止檢舉,只有單方面的檢舉,整體來看,就是對所有使用者進行整體言論自由的縮限,很容易淪為報復式的檢舉,這只是在出賣整體使用者的權益.
.
再來,臉書判定違規次數,基本上是不能消除的,是永久刑罰,一般討論區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限制發言天數後即可釋放,臉書則有永久案底,今天一次不合理的罪名成功掛在你身上,他就會逐步的累積,直到你的帳號消失為止,當你被檢舉辱華兩次後,第三次可能因為一點錯誤,而被整體砍除帳號,「因為你過往的罪,所以很合理」.
.
第二條,就是創建新平台的道路,這絕對是可行的,就算短時間內不可能,需要長時間慢慢培養的社群,也好過「什麼都沒有」,當然,我們現在鼓吹關閉臉書,轉移到某某社群,這絕對對台派是一個巨大傷害,因為你明年就是選戰了,現在才想放棄唯一能抵抗親中勢力的武器,說要造一個新的,根本是緩不濟急,而且可以說是自殺行為,應避免簡單思維,要就全要,不要就全不要,要移轉到新的平台,就得徹底不使用臉書,或者,只能繼續被祖到任人魚肉,連一點新平台的發想都不被允許,這些,都是因噎廢食,正確的作法是,一面保留現有的工具,一面試著養自己的,把他養大,這就是戰備物資的概念,你要打國外疫苗,也要培養國產疫苗.
.
新的社群平台,是否只能寄望私人企業?民間組織?未必,低能卡當然是個例子,不過他明顯無法容納大量的使用者,以及符合主流使用者的習慣,ptt是另一個例子,講白了,他原本是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是吃公家飯的,不過被一群柯糞惡搞成反政府兩岸一家親的極端討論環境,這根本不正常,如果民間有免於言論審查恐懼的需求,政府在公家單位上提供一個平台,也是可以的,是說,農委會都能為了農民,架設代購平台;唐鳳也能為兩千三百萬人,設計出疫苗登記網站,為了國民的需求,為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政府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又有什麼困難?
.
今天是為了避免被境外勢力搞言論審查,社群媒體公司搞言論壟斷,這樣成立的理由,已經具有十足的正當性.
.
至於,「社群移轉」也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舉個例子,比如徐閉被臉書封鎖,和被瘋狂檢舉後,她移轉到推特,而且短時間就得到龐大的受眾,比她原本的臉書還多,這是一個成功例子,和她的個人特質有關,她的粉絲願意跟隨她到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像神父切斷臉書去推特大概會吃土,因為推特限制了字數.
.
也不用過度擔憂,人們只能習慣於臉書的介面和使用方式,所以永遠都要被臉書所支配,人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新容器,比如神父過去也是ptt重度使用者,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戒掉ptt,不過,這其實不難,神父以前根本沒在用臉書,只用ptt,轉移的過程,中間一段時間的確不適應,不過後來很快就習慣了,現在根本沒上ptt,還怕帳號被砍了,所以偶爾會登入然後下線.
.
這始終是風險考量的問題,如果能有一個新的、合用的平台出現,那短時間內,大家說好,並且同時進入,重新創造並且迅速壯大一個新的社群,並非不可能,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對象,遇到對的事件,大家一起往對的方向行走,就能造起一個諾亞方舟,當初川粉的靈的轉移就是一個例子.
.
不過,以現在的時間來說,冒然轉移或廢棄舊有社群,對台派來說,風險實在太大了,必然流失大量同伴,或者,找不到彼此,失去現有的影響力.
.
新的平台的要件,必然是穩定的,至少要保證存在4、5年以上,坊間過去也有想取代line或者臉書的社交軟體,但他們大概開幾個月,不會經營,就直接關閉了,這是短視近利的行銷邏輯,一開始注定失敗.與其說是社群需要龐大資源才能產生,不如說是策略問題.這就像打線上遊戲,如果我玩一個不到一年就倒的伺服器,我怎麼會捨得讓自己上去練功打怪賺錢呢?搞不好練到了一個高等帳號,馬上系統就倒了,我損失慘重,這樣的遊戲,不會有人想玩的.
.
最後的最後,神父還是要說一件事.
.
你創造的東西,來自於你自己,你吸引人的,是你的記憶,你的觀點,你的魅力,你的畫工,你說故事的能力,你的智慧,你和你的夥伴共享的,是專屬於你們的小秘密,而人與人之間所連結起來的,叫做革命情感.
.
讓我們離不開的,並不是臉書.
.
我們離不開的,其實是彼此,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Weitung_Chen #使徒行者 #Jean 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諾亞方舟】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大學蟲草好嗎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舊作選篇(之51)
財產權是道德之神
(美國之音8月一篇文章《「國進民退」鐵拳出擊 中國私企風雨沉浮》,由此而想到三年前中國開始提出「私營經濟應逐漸離場」時,於2018年9月26日一篇舊文。重刊於此。)
「財產權是道德之神」,這是法國啟蒙運動大師孟德斯鳩(Charles Montesquieu, 1689-1755)在250年前說的一句話。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Walter Williams教授有一段被網傳的談話,他表示:自由市場不僅在經濟上更優越,在道德上也比其他經濟體制更優越。許多人認為自由市場是自私和不道德的,會幫助富人,傷害窮人。這是錯的。自由市場主張個人之間的自願行為,沒有強迫。在自由市場,我要從你那兒得到些什麼,我就要為你做些什麼,比如我幫你修剪草坪,你給我20元,我拿20元到食品店買四磅牛排,就意味所有為提供四磅牛排服務的人:牧場主、貨車司機、肉商、包裝商,都得到報酬。你做了什麼來同這些交換?我幫人修剪了草坪,我得到20元就是證明。
說自由市場不道德,是認為這是零和遊戲,你贏了就意味我輸了,但自由市場不是零和遊戲,而是共贏遊戲。你給我四磅牛排,我給你20元;比較20元,我更需要那牛排,但食品店就需要20元多於那牛排,我們兩人的境況都好了,而不是一方贏一方輸。
Williams教授說,諷刺地,是政府,而不是自由市場,在我們的經濟中製造了零和遊戲,如果你從政府那裡得到補貼或商業救助,你因此受益而你的同胞(納稅人)就要為此埋單。你為他人服務,得到他人的服務作回報,不是比什麼都不做而依然能夠得到利益,更道德嗎?
那麼大型企業呢?難道大企業不是擁有更多控制我們生活的權力嗎?不是這樣。在政治權力公有(人民投票授權)、財產私有的社會,是由人民決定企業的命運。自由市場會懲罰一家無法滿足客戶或沒有做到有效利用資源的企業。企業不管大小,都會受到用錢投票的人的約束。
以僵化、過時、剝奪財產權的馬列為國策,幾年來的國進民退,指向民企的環保、稅費、社保、抽緊貸款……,近乎一場對私人企業的定向圍獵。2019年9月吳小平文章《私營經濟應逐漸離場》之後,又有一篇國際政法研究院院長陳中華的文章,提出「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文章引用習近平的話說:「國有企業和國有經濟必須不斷發展壯大……」。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提出,民營企業要以黨領導的職工為本,讓職工參與企業管理。這實際上是準備重複1953年開始的對私營企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老路。
消滅私有財產,人人向權力膜拜,道德之神遭不斷砍殺。中國近七十年來人民道德不斷下滑,以至如旅美作家余杰所言:「大部分中國人從堂堂正正的人淪為遭全世界厭棄的臭蟲。」關鍵的原因就是由打江山而取得政權的政黨剝奪人民的財產權。即使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引入外資、發展民企、有限度開放市場,帶動經濟成長,但專制權力仍然是懸在人民頭上的刀,一部分富起來的人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財產又會被權力剝奪,化為烏有。
沒有公平交易、沒有財產權只膜拜政治權力的人民就只能依靠非道德的鑽營去求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