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學科系採計科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學科系採計科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學科系採計科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學科系採計科目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58的網紅林建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時專欄:林建甫》申請入學考科減少 競爭反更激烈 2018年07月10日 04:11 中國時報 林建甫 為了減輕高中生的壓力,日前大學聯招會公布108學年起大學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入學招生,學測採計科目將調降至最多4科,最少1科。但這樣的改革真能減少壓力?真能更好取才?真能順應時代潮流? ...

大學科系採計科目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8:19:18

想做的事情總是太多,能用的時間永遠太少。但是真正的時間管理,重點不在行程安排得有多緊湊,而是了解待辦事項的重要性,接受不完美,並且做出取捨。 - 我們的生活中 塞滿了永遠勾不完的待辦事項 每當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插隊進來 我們總是這樣告訴自己 「這件事情很重要,有空就要馬上去做。」 但事實上呢? ...

大學科系採計科目 在 BIG Student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31:59

【學制改變!數學不得不硬著頭皮學】 #大學生看事件 過去商管學系被視為社會組的科系🧘‍♂ 大學招聯會公布的大學採記數學科狀況, 做出了很大的調整! 絕大多數的商管學系採計數A、數甲成績✍🏻 你覺得數學真的佔了商管這麼重要的比例嗎? 數學很爛的你又是怎麼在大學生存的🗣 心裡的os是「如果晚幾年入學了...

大學科系採計科目 在 高均數學/升學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59:50

【模考完後的心態調適】 前幾天是部分同學第一次模考結束 不管同學是模考完了!或是模考完了... 提供「三省」供同學參考 一、讀書計畫反省 暑假過了一個月 相信有不少同學在一開始就有做完整的讀書計畫 大家不妨趁考完試檢驗一下自己的計畫 是否有助於達成目標 首先是「執行率」的問題 如果執行率不足...

  • 大學科系採計科目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7-10 10:42:37
    有 11 人按讚


    中時專欄:林建甫》申請入學考科減少 競爭反更激烈

    2018年07月10日 04:11 中國時報 林建甫
    為了減輕高中生的壓力,日前大學聯招會公布108學年起大學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入學招生,學測採計科目將調降至最多4科,最少1科。但這樣的改革真能減少壓力?真能更好取才?真能順應時代潮流?

    現在台灣的大學入學,分成1月分的考學測,用來作為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入學的基礎;7月的考指考,成績作為各科系依自行要求的標準篩選入學。學測的考試內容就是高一、高二的課程範圍,而指考的範圍則是包含高三的課程。然而各大學開放越來越多的名額在申請入學,指考名額已經大量減少,因此任何學測的變革對考生及未來高中學子都會有相當的影響。

    一般直覺的推測,「5選4」的制度調整後,則屬於社會組的學科就不會採計自然,而自然組的科系就不會採計社會,因此好像可以減輕考生負擔。從大學聯招會目前公布明年申請入學的情況來看,有744個系組將採計3科,占全部申請入學的3成8,其次為4科,共有688個系組,占了3成5。對比107學年共有622學系採計5科,確實將有一部分的學生可以選擇放棄其中一科,專攻自己的強項,看起來更好像可以減輕考生壓力。

    然而各科的競爭勢必會更加激烈。一來減少考科,對高手而言,專精的科目有更多時間準備,單科的頂尖分數會提高。二來對所有考生而言,採計科目變少,考試時要更小心,簡單題目更不能錯,「容錯率」更低,熱門校系可能科科都要考高分才有機會。因此,是否真能減輕高中生的壓力?恐怕難如聯招會所願。

    選擇5科都考的學生也許也不會減少,因為「5選4」制度調整後,各大學科系採計科目不同,如某校商學院採計國英數自,另一校則採計國英數社,學生仍會選擇讀5科。要減輕考生負擔,仍只是奢談。

    若從各學系招生的角度來看,「5選4」也加大了各學系招生篩選的難度。現在的甄試入學,第一階段的篩選步驟全是依靠級分,先是檢定篩選,其次是倍率篩選,再透過加權計算將總級分比序挑人;而「5選4」讓篩選的可變條件變少,超額篩選的機會變更大,原本超額篩選總分為75級分,若改成只考3科共只有45級分作為篩選標準,「量尺越粗,就越難細量」的問題會被擴大。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高中生的提早分流,因為社會科的學生不用再準備自然,自然組的學生不必讀社會。這就回到多年前,台灣的學生在考試制度下,都只是專才而難有跨領域的人才,這是違背現在的時代潮流。

    因為現在的數位經濟浪潮快速席捲全球,不僅世界是平的,網路的世界已沒有國界之分。不少專家學者也都疾呼學生也都應該成為「π型人才」,培養第二專長。國家應重視「跨學科知識需求」的通識教育,培育複合型人才,或有整合能力的通才,而不是專才,讓學生將來在應付複雜多變的世界時,具有轉化知識的能力。提早分流對這些目標是有傷害的。

    準此,也有些科系可能覺得跨領域真的很重要。因此會有些科系選擇社會、自然都應該計入4科之中。那該放棄什麼?最可能的就是國文,因為英文、數學的努力鑑別度是比較可信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比較可能發生在英文、數學的努力學生身上,這也跟他(她)未來大學的學習相關性更大,因此就傾向捨掉國文。當自己國家的語文被割捨時,我想這也絕不會是聯招會大員或社會賢達所樂見的。

    因此,我認為「5選4」這樣的改革是沒有意義的,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困擾。我在前述的專欄文章中曾建議,改革大學入學重要的學測部分應該是級分制的變革。現在級分的標準化用分數等距切割,因試題難易不一,每年分數起伏不定,造成各級分人數不均,也造成困擾。級分標準化應用人數切割,讓各級分的人數固定,這樣的排序更有意義,也就不會受考題難易影響。另外要增加鑑別度,各科應不只是15級分,而是縮小量尺增多級分,每科成為30級分、50級分,甚至恢復100級分都可以。畢竟大學入學公平公正,還是大家最期待的。(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