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型購物中心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型購物中心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型購物中心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型購物中心定義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IoT的快速發展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傳統Wi-Fi,Wi-Fi HaLow與傳統Wi-Fi有何不同? TECHSUGARTECHSUGAR 發表於 2021年6月22日 15:00 2021-06-22 Wi-Fi就像是我們互聯世界的氧氣,是當今最普遍的無線網路協議,承載了超過一半的網際網路流量。...

  • 大型購物中心定義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4 14:11:38
    有 1 人按讚

    IoT的快速發展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傳統Wi-Fi,Wi-Fi HaLow與傳統Wi-Fi有何不同?

    TECHSUGARTECHSUGAR 發表於 2021年6月22日 15:00 2021-06-22

    Wi-Fi就像是我們互聯世界的氧氣,是當今最普遍的無線網路協議,承載了超過一半的網際網路流量。「Wi-Fi 是一個通用術語,指的是經過二十多年發展而成的802.11協議家族。Wi-Fi聯盟是推動Wi-Fi應用和發展的組織,該組織用數字命名法,簡化了常用的幾代Wi-Fi名稱,例如,Wi-Fi 4 = 802.11n、Wi-Fi 5 = 802.11ac 、Wi-Fi 6 = 802.11ax。您正在家裡或工作場所使用的,很有可能就是這些類型的Wi-Fi。

    儘管Wi-Fi 4/5/6無處不在,但物聯網(IoT)的快速發展,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傳統Wi-Fi,揭示技術差距,重新定義802.11協議在現今超低功耗物聯網設備的無線連接世界中應該發揮的作用。物聯網和機器對機器(M2M)應用,對遠端連接和低功耗的更高要求,促使人們需要另一種為物聯網而最佳化的Wi-Fi。

    Wi-Fi HaLow(發音為HEY-low)協議,透過提供超低功耗的無線解決方案,填補了這一空白,與傳統Wi-Fi相比,該方案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和更低的功耗下,連接更多的物聯網設備。該協議於2016年得到了IEEE 802.11ah任務組的批准,被Wi-Fi聯盟稱為Wi-Fi HaLow。

    Wi-Fi HaLow本質上是一款低功耗、遠距離、多用途的Wi-Fi版本,在免許可的1 GHz頻譜下運行。Wi-Fi HaLow標準結合了能效、遠端連接、低延遲、高解析度影片品質數據速率、安全功能和本地IP支持,是無線連接、電池供電的物聯網設備的理想協議選擇。讓我們仔細看看Wi-Fi HaLow和傳統Wi-Fi之間的一些主要分別,以及為什麼802.11ah協議非常適合物聯網應用的連接要求。

    一種省電的協議

    Wi-Fi HaLow為耗電的物聯網設備,提供了卓越的能效。IEEE 802.11ah規定的各種複雜的休眠模式,使HaLow設備能夠長時間處於極低功率狀態, 節省電池能量:

    TWT(Target wake time):這允許工作站(STA)和存取點(AP)預先安排一個時間,喚醒休眠的節點以存取訊號。

    RAW(Restricted access window):存取點可以授予工作站子集傳輸其資料的權限,而其他工作站則被迫休眠、緩衝非緊急數據或兩者兼而有之。

    BSS(Basic Service Set )空閒期:這將工作站的「允許空閒期」延長至五年。

    TIM(Traffic Indication Mapping ): 更有效地分組編碼TIM,節省信標(Beacon)的傳輸時間。

    短MAC標頭:將低標頭傳輸虛耗、傳輸時間和功耗,並釋放無線電波頻段。

    空值PHY協議數據單元(NPD):這將類似MAC的ACKs/NACKs嵌入PHY層,以減少時間和功耗。

    短信標:短(有限)信標頻繁發送以同步工作站,而完整信標的發送頻率較低。

    BSS著色機制:顏色分配表示特定接入點的BSS組,而站點可以忽略其他顏色。

    雙向TXOP(BDT:Bi-directional TXOP):當喚醒工作站,發現存在用於傳輸的上行和下行訊框(Frame)時,會減少介質的存取次數。BDT使用實體層協議資料單元(PPDU)的訊號(SIG)字段中的響應指示,以增加對第三方工作站傳輸的TXOP持續時間保護。

    該協議的高效休眠和電源管理模式,支援物聯網設備使用電池運行多年,以及多種靈活的電源和電池大小選擇,從採用鈕扣電池的短距離物聯網設備,到傳輸超過一公里的更高功率、採用更大電池的應用。與2.4 GHz和5 GHz頻段的Wi-Fi協議相比,該協議採用的sub-GHz窄頻訊號,傳輸距離更遠,能耗更低,讓每單位能耗可傳輸更多數據。

    因此,Wi-Fi HaLow晶片所需的功率僅為傳統Wi-Fi晶片的一小部分。雖然傳統Wi-Fi的數據速率較高,讓使用者能夠在2.4 GHz、5 GHz和6 GHz頻段,使用寬頻頻道快速傳輸高解析影片和下載大量檔案,但這些Wi-Fi連接的有效距離很短,電池消耗很快,需要頻繁充電或更換電池,或者最好有一個主電源連接。基於這些原因,Wi-Fi HaLow是電源受限的物聯網設備的更好選擇,這些設備需要達到更遠的距離,並能用電池運行數年,同時仍然提供較高的數據吞吐量。

    Wi-Fi HaLow的sub-1 GHz協議優化了滲透率、覆蓋範圍、功率和容量。

    覆蓋範圍更廣

    802.11標準涵蓋的頻率範圍非常廣泛,從sub-GHz到毫米波(mmWave)。Wi-Fi HaLow是第一個在免許可的sub-GHz頻段運行的Wi-Fi標準。Wi-Fi HaLow提供的數據速率,從幾百kb/s到幾十Mb/s不等,傳輸距離從幾十公尺到一公里以上。

    與傳統Wi-Fi使用的最窄的20MHz頻道相比,Wi-Fi HaLow的sub-1 GHz訊號使用更窄的頻道,從1MHz到更窄。由於頻道中的熱雜訊較低,這種20倍的頻寬系數轉化為13 dB的link budget改進。與傳統的2.4 GHz Wi-Fi相比,750 MHz – 950 MHz之間的RF頻率,需要額外增加8dB-9 dB的link budget,進而節省自由空間傳輸損耗。此外,Wi-Fi HaLow協議增加了一個範圍最佳化的調變和編碼方案(MCS10),可提供額外的3dBlink budget改進。

    總之,與傳統的2.4GHz IEEE 802.11n(Wi-Fi 4)相比,Wi-Fi HaLow提供了高達24dB的link budget改進。與頻率更高、頻寬更寬的802.11ac(Wi-Fi 5)和802.11ax(Wi-Fi 6/6E)協議相比,Wi-Fi HaLowlink budget優勢進一步增強,其使用頻寬更寬的5GHz和6GHz頻譜。這就解釋了為什麼Wi-Fi HaLow訊號的傳輸距離,是傳統Wi-Fi的十倍,而不需要網路擴展器。例如,電池供電的攝影鏡頭可以放置在家裡或車庫外牆更方便的地方。照明系統可以從單個AP控制,而不管燈具是在室內還是室外的花園裡。

    為終端使用者提供無線物聯網解決方案,覆蓋數百公尺的距離,而無需額外的擴展器或昂貴的手機行動網路,是802.11ah協議的一個關鍵競爭優勢。Wi-Fi-HaLow的遠端覆蓋優勢,擴展了智慧型家居和智慧型城市網路的範圍,讓使用者能夠控制1公里以外的物聯網設備,遠遠超出了傳統Wi-Fi協議的覆蓋範圍。

    訊號穿透力更強

    一般來說:頻率越低,覆蓋範圍越遠,穿透障礙物的能力越強。Sub-GHz 的Wi-Fi HaLow訊號可以比傳統Wi-Fi更容易穿過牆壁和其他障礙物。與2.4GHz和5GHz頻段的Wi-Fi協議相比,住宅和商業建築的建築材料和布局的變化,對sub-GHz HaLow訊號的影響較小。Wi-Fi HaLow可以穿透牆壁和建築物,這有助於減少客戶投訴和產品退貨,這些問題有時會困擾使用傳統Wi-Fi的產品。

    Wi-Fi HaLow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調變,來校正反射和多徑環境。無論設備製造商的產品是在室內還是室外,或者是在地下室還是閣樓,Wi-Fi HaLow都可以確保設備與接入點之間有穩健的連接。這種靈活性消除了提供專有集線器或橋接設備以補償不同家庭架構的額外成本和複雜性。

    高度可擴展的解決方案

    單個Wi-Fi HaLow接入點可以處理多達8191個設備,是傳統Wi-Fi接入點的4倍多。在可預見的未來,這足夠連接每個LED燈泡、電燈開關、智慧型門鎖、電動窗簾、恆溫器、煙霧探測器、太陽能電池板、監控攝影鏡頭或任何可想像的智慧型家居設備。典型的家庭Wi-Fi路由器,通常支援幾十種設備。當頻寬服務提供商在家居中進行部署時,單個Wi-Fi HaLow接入點可以成為一個可擴展的平台,用於提供額外的安全和公用事業管理設備和服務。

    多種訊號傳遞選項,減少了管理和控制大量HaLow設備所需的開銷。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訊號衝突,並為有源設備釋放無線電波,以便以最快的調變和編碼方案(MCS)速率傳輸更多數據。與傳統Wi-Fi一樣,HaLow可以根據訊號完整性和與接入點的距離,自動調整頻寬。預定義的MCS級別支持單流、單天線產品的頻寬從150 Kbps到40 Mbps,使用的頻寬從1 MHz到8 MHz,80 Mbps的能力也可通過使用可選的16 MHz寬頻道來實現。

    Wi-Fi HaLow的星形網路拓撲結構、卓越的穿透力、廣闊的覆蓋面積和巨大的容量,將無線連接從難以部署和頻寬受限的網狀網路中解放出來,簡化了網路安裝,並將總體持有成本降至最低。

    具有抗噪性的免許可頻譜

    與採用2.4GHz、5GHz和6GHz頻段的傳統Wi-Fi一樣,Wi-Fi HaLow使終端使用者能夠擁有自己的設備並使用免許可的sub-GHz無線電頻譜,範圍從750MHz到950MHz。Wi-Fi HaLow的可用頻率範圍、最大傳輸功率和占空比,在世界各地有所不同。(例如,美洲可用的HaLow頻譜是902 MHz至928 MHz,而在歐洲是863 MHz至868 MHz)。

    Wi-Fi HaLow在工業、科學和醫療(ISM)頻段內運行,可以使用多種頻段:1MHz、2MHz、4MHz、8MHz和16MHz。頻寬越窄,訊號傳輸的距離就越遠。使用OFDM,以跨多個子頻道的數據包形式傳輸數據,這可以提高在具有挑戰性的RF環境中的性能,特別是當有來自其他無線電設備的強干擾時。前向錯誤更正(FEC)編碼也為恢復數據包提供了額外的保護,確保穩健的連接。

    安全性和互通性

    與其他IEEE 802.11 Wi-Fi版本一樣,Wi-Fi HaLow是一種固有的安全無線協議,支援最新的Wi-Fi認證要求(WPA3)和空中傳輸(OTA)AES加密,其數據速率可以實現安全的OTA韌體升級。

    就像其他類型的Wi-Fi一樣,HaLow是一個全球公認的標準(IEEE 802.11ah),定義了連接設備如何進行安全認證和通訊。採用Wi-Fi HaLow的設備供應商,可以保證其產品和網路,將按照Wi-Fi聯盟的開髮指導來實現互通性。由於Wi-Fi HaLow是IEEE 802.11標準的一部分,Wi-Fi HaLow網路也可以與Wi-Fi 4、Wi-Fi 5和Wi-Fi 6網路共存,而不影響其RF性能。

    本地IP支援

    所有物聯網路都需要網路協議(IP)支持,以實現雲端連接。由於Wi-Fi HaLow是802.11 Wi-Fi標準,因此它提供本地TCP/IP支持。這種內建的IP功能,意味著物聯網連接不需要專有閘道器或橋接器。所有連接到具有Wi-Fi HaLow功能的路由器的客戶端設備,可以使用IPv4/IPv6傳輸協議,直接連結網際網路,以獲得基於雲端的服務和物聯網數據的管理。

    HaLow效應:延伸範圍,拓展物聯網的可能性

    傳統Wi-Fi的網路擁塞、範圍限制和較高的功耗,以及可連接到單個AP的設備數量有限,在當今物聯網設備的世界中已不再可行。這些限制阻礙了各行業出現的以物聯網為中心的新商業模式,這些模式需要更遠的距離、更大的容量、更靈活的電池和電源選項,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部署成本。

    作為一種遠端協議,Wi-Fi HaLow支持那些2.4GHz和5GHz Wi-Fi無法達到的室內外物聯網應用,例如遠端監控鏡頭、門禁網路甚至無人機。其他潛在的使用案例包括大型公共場所,如體育場館、購物中心和會議中心,在這些場所,單個Wi-Fi HaLow接入點可以替代大量的接入點,無需複雜的網狀網路,簡化了安裝,降低了總持有成本。

    工業物聯網、過程控制感測器、大樓自動化、倉庫和零售店等眾多應用,也將受益於這種遠端、低功耗協議,讓無數設備能夠在日益自動化的世界中保持連接。事實上,Wi-Fi-HaLow在傳統的802.11協議中因其覆蓋範圍、能效、容量和多功能性而脫穎而出。

    附圖:▲Wi-Fi 4/5/6與Wi-Fi HaLow的比較
    ▲ 傳統的Wi-Fi 4/5/6協議,使用更高的頻率和更寬的頻寬來最大化吞吐量。
    ▲ 比較802.11n/ac(左)和802.11ah(右)的吞吐量與範圍。(資料來源:Sensors期刊(Basel )。2016年11月,IEEE 802.11ah:一種應對物聯網挑戰的技術,作者:Victor Baños-Gonzalez, M. Shahwaiz Afaqui, Elena Lopez-Aguilera, and Eduard Garcia-Villegas)

    資料來源:https://www.techbang.com/posts/87835-wifi-halow-iot?fbclid=IwAR1P3nR4iV8V3ZhhOO4zX7GZ_9Tz4v5MBzLlCX3aXYbnOCVqPYi58LPFrmQ

  • 大型購物中心定義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8 09:00:00
    有 261 人按讚

    《城市如何運作》,是齋主近來讀過最愛不釋手的書。韓國建築學者俞炫準由人文學觀點切入,引領公眾思考關於城市的運作方式。齋主是個喜愛在城市散步的當代人,我尤其喜歡在巷口,抬頭看著平時沒人會注意的違建和各類破壞市容的電線和斑駁。從前在書本多次看過一句話「城市是有機體」,但直到親身認真觀察過,才會深刻體會這句話的涵義。城市的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意識,都市規劃若與當地功能不符,很快該區域就會長出些原本規劃中不存在的瑕疵,就像是傳統市場的遮雨棚、陽傘,高密度商業區中的機車便當攤販,以及住宅區巷弄亂停的汽車,或是騎樓上任意停放的機車等等。這體現了建築師和都市規劃的重要性。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到最後

    不過最困難的問題,便是身處當代都會的我們,因為從中生活已久,許多既定存在的事實,我們難以察覺其存在。就像是《駭客任務》中活於母體中的人們,因為早已習慣了母體,又怎麼可能輕易認知到母體存在的事實? 都市規劃與設計有許多巧思和秘密存在,就算每天經過也未必能發現其隱含的意義。

    《城市如何運作》,是俞炫準教授過往在報紙及書刊上的短篇文章,集合彙編而成。本書共分為十五個篇章,由於各篇章的結構相互獨立,因此閱讀起來不具壓力,即便是片刻時間也能盡情享受單篇文章課題。

    這本書從第一章《人為什麼喜歡在那條路上散步》就讓我沉醉不已。作者用各方面的資訊,解析何以某條路特別受到行人喜愛? 是行道樹的差別? 是街區定位的差異? 是街道為直線與否的差異? 車道寬度? 商家數量? 還是人行道的寬度? 俞教授最後給出的答案是空間速度越接近於行人步行速度的街道或道路,則人們會越加喜歡在那條路散步。甚麼是空間速度? 作者用了車速與車道、行人速度與人行道之間的相互關係,定義出空間速度。這樣說或許依然很抽象,齋主以台北兩條著名的道路舉例吧。

    忠孝東路與仁愛路為台北著名的兩條道路,並且兩條都位居精華地段,不過兩條道路的定位卻大不同。忠孝東路是台北著名的東區商圈的中心,過去東區興盛時開滿了各類購物中心,商機滿滿。但僅僅一個街區之隔的仁愛路,即便有著更好的市容和人行道,反而形成不了商圈,這是何故?仁愛路是台北最寬的一條路,於建國南路口的寬度甚至長達百公尺的十線道。如此寬的道路,行人根本不願意穿越馬路,加上人行道上禁止從事任何商業行為,加上仁愛路上新大樓棟距大、店面寬、多數門面都講求氣派而有距離感。久而久之,仁愛路就因為其不親民的定位,塑造了高級住宅區的形象(雖然仁愛路從設計上,就是為了高級住宅區而生就是了)。往南一看,信義路與和平東路也有類似的情況。雖然信義路上的商業行為也多,但相較於人聲鼎沸的和平東路,信義路的問題是甚麼?信義路因為明亮和道路寬敞,車速遠較和平東路為快。跨越信義路雖然不成問題,但相較於跨越和平東路來說,依舊是門檻較高的決定。換句話說,忠孝東路與和平東路的空間速度,較接近於人的步行速度,這導致了商圈之所以得以興盛。

    俞教授談到了降低空間速度的各種辦法,像是設立露天咖啡座、小型店面商家等。但空間速度也不是越低越好,當空間速度低到一定程度,整座街道便會像是西部片中的空曠街道,走在上頭感覺受到他人注視,這種不自在的感受,也會讓行人不願意愜意散步。

    這樣有趣的課題,僅僅只是本書的第一章。本書隨後討論了許多主題,且都是人們會感到興趣的大題或子題,像是《為什麼進入教會比佛寺困難?》、《旅館與汽車旅館的差別在哪裡?》、《辦公室開放空間的難題》、《為什麼城市到處都是咖啡廳和汽車旅館?》、《建築設計與工業設計的差別》等等題目。書中有趣的內容實在太多,我決意再提兩個題目為引,供酸齋讀者思考。

    《為何我們熱愛拉斯維加斯的霓虹燈?》
    俞教授明確指出,當我們不把招牌上的文字當作資訊,而只是單純的裝飾品時,任誰都會為這些漂亮的裝飾品而感到欣喜若狂。但若是我們將那些招牌上的文字當作資訊看待時,便會因為瞬間資訊密度過高,腦袋無法負擔這些龐大的資訊,激起自然的反感。俞教授指出他曾帶著一群美國友人來台灣,看著雜亂的招牌廣告,這群有著中文障礙的美國人反而覺得漂亮,而當地台灣人對這些招牌倒是反感到不行。說到霓虹燈,反倒讓我想起近來當紅的賽博龐克科幻都市,想來那些霓虹燈或立體投影廣告之所以有魅力,或許就是因為我們對上頭資訊很陌生之故吧。

    《廣場上為什麼有人?》
    俞教授談到首爾的COEX MALL及巴黎的拉德芳斯廣場,上頭的人潮都稀稀落落,這是建築設計者的失誤。很多人認為只要在不同大型建築間,留下一定的距離和建設,就能自然形成廣場,吸引來大批人潮。事實上廣場之所以能夠形成,是因為其周遭有讓行人經過或停留的理由。若非是地標旁的廣場,就是附近有著足夠多的商家,這才形成了廣場。就像是羅馬納沃納廣場上有著四河噴泉,梵諦岡教堂旁的廣場亦是如此。思考起台灣的例子亦是如此,101廣場前有人,是因為有地標101;信義新天地的廣場之所以變得熱絡,是因為增加了街頭藝人和露天市集。也不禁讓人思考,何以微風廣場有著極為漂亮的廣場,但卻鮮少人駐留,又為何台北車站外頭有著寬敞又舒適的廣場,但最後只變成抽菸者短暫的天堂。

    這本書我推薦給所有當代都市人。正如開頭所說,都市是有機體,只是作為細胞的我們難以覺察。《城市如何運作》將讀者的鏡頭拉遠,從更廣的格局著手,思考著城市中細節的產生,以及區域功能如何演變形成。就像是許多人只看著信義區規劃完善和美好,卻忘了若沒有吳興街與虎林街所提供的基本服務,信義區本身的功能並不足以支撐其美好的外表。一些看似是毒瘤的問題,其實當鏡頭拉遠,視野更廣,格局變大之後,問題便不再是問題。而這本書之所以好,便在俞教授嘗試教導所有讀者理解這套思考模式。

    本次齋主非常有幸。讀完這本愛書後,能與 Artco Books典藏藝術出版 合作,共同推廣好書。典藏文化非常大方,此次提供了三本贈書給酸齋的讀者,希望齋友因此能認識好書,進而推廣給所有愛書人。雖然有抽書活動,但齋主強烈建議所有齋友,不用多加考慮,直接買一本回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3111

    三本贈書中的兩本,齋主計畫用抽獎抽出。
    只要你在1/24(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最後一本,齋主希望將名額留給優質留言。齋主會在活動結束時,選出一名知識涵養豐富的留言,將這本《城市如何運作》,送給這名值得的齋友。

    最後,再次感謝ARTCO BOOK典藏藝術出版對酸齋讀者的照顧,也感謝典藏多年來為台灣社會出版好書。

    MEDIUM連結
    https://reurl.cc/2bgbO6

  • 大型購物中心定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2 17:36:55
    有 2,596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 【新增2例本土個案!台灣首名醫師感染確診,疑照護重症患者及插管時遭感染,再傳給護理師女友;指揮中心擴大匡列464名接觸者,全數陰性;但醫師感染源指揮中心未說明】
     
    COVID-19(新冠肺炎、又稱武漢肺炎)本土疫情升溫,桃園一家醫院有1名醫師及護理師確診,是繼上月(12月22日)長榮紐西蘭籍機師確診後,再度出現本土病例,並是國內第2起醫院感染;去(2020)年2月間,另一間醫院的院內感染,造成護理人員、清潔人員及陪病者共8人感染。桃園地區的專責醫院因鎮守入境第一關,從疫情開始迄今收治的疑似病例及確診病例責任吃重,國內2起院內感染都發生在桃園的醫院。
     
    此案昨晚已在社群媒體傳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今(12)日在臨時記者會中證實,北部(桃園地區)一名30多歲年輕醫師,因照顧感染COVID-19(新冠肺炎、又稱武漢肺炎)的病人,疑照護患者時及協助麻醉科醫師插管時遭到感染,再傳染給同住的護理師女友。
     
    ■屬院內感染、非群聚感染,但感染來源指揮中心未說明
     
    陳時中表示,此名醫師在1月4日、5日密集進出一位病情惡化的病人的病房進行治療,4日時病人急救插管時也在現場協助。1月8日自覺身體有些許不適,10日就醫採檢,今日確診。醫師的同住護理師女友,則在9日開始也出現咳嗽、發燒症狀,同樣在10日採檢,今日確診,指揮中心判斷並非工作染疫,而是被醫師男友感染,兩人目前症狀輕微、病情穩定。
     
    指揮中心自昨夜起,大規模匡列接觸者,一共採檢464人,包括密切接觸者55人(醫院員工29人、住院病人及陪病家屬26人)、擴大採檢醫院員工234人、住院病人及陪病家屬175人,採檢結果全數陰性;全院員工將會在3天後再次採檢。
     
    陳時中強調,此案目前定義為「醫院院內感染」,而非群聚感染,現正進行分艙分流、擴大匡列接觸者等管制措施。
     
    至於,該名醫師的感染源是否為已列入確診的個案?或是新增個案?今日臨時記者會上,針對記者提問,指揮中心卻未做說明和釐清,僅強調,「感染源不是英國變種病毒的個案。」
     
    ■確診醫師足跡公布,1月9日到過相同地點民眾請加強自主管理
     
    陳時中表示,確診醫師的疫調已經大致完成,1月4、5日接觸病患後,6~7日在醫院上班;9日休假,下午1點步行至星巴克國際門市停留30分鐘喝咖啡,再前往振宇五金行桃園國際店買東西。桃園市衛生局已經針對這些地點進行消毒,購物中心也已暫停營業。
     
    【確診醫師疫調及足跡】
    1月4日 接觸確診病患協助插管
    1月5日 接觸病患
    1月6日~7日 醫院上班
    1月8日 出現輕微症狀
    1月9日 休假,下午1點左右到星巴克國際門市喝咖啡、然後到振宇五金買東西
    1月10日 不舒服,篩檢後確診
     
    至於同樣染疫的護理師女友部分,陳時中表示目前仍在核對足跡,同時強調,這2名醫師和護理師,外出時都有戴口罩,僅在吃飯、喝咖啡時拿下口罩。因為某些地方是醫師感染前去的,指揮中心正請警政單位協助,再與確診者溝通核對,確認後公布,也請這段期間去過這些地點的民眾,確實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後,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下午3點半也出面說明疫情狀況,他表示昨天接到通知後,桃園環保局緊急出動對確診者到過的3個場所消毒。因疫情擴大,過年前桃園市府舉辦的大型活動將延後到年後,視疫情狀況舉辦,並停止市府所屬機關舉辦的尾牙,另外將協助桃園地區11家防疫責任醫院的物資調度與病床調度,協助保持防疫能量,進行長期的應變準備。
     
    桃園衛生局長王文彥補充指出,確診醫師與護理師女友的足跡出現的地點,將進行停業與消毒,也呼籲,「1月8日到9日間到過相同地點的民眾,也可主動前往責任醫院要求採檢。」
     
    ■醫院採取分艙分流措施,相關接觸病人採1人1室,不會再重演「和平式封院」
     
    台灣迄今防疫成果較其他國家堅實,原因在於記取SARS時醫療體系崩潰的教訓,此次醫院無論醫療防護物資準備及篩檢防線流程都更確實。今再傳院內感染,陳時中宣布對該院採取6大措施:
     
    1.住院病人只出不進:由於相關接觸的醫護人員都要檢疫14天,會影響醫院人力,加上病房需要調度清潔,因此來急診就醫的病人,若要住院則需轉院,維持醫院病人「只出不進」。直到人力陸續回歸、病房清消完畢。
    2.匡列39名醫護相關接觸人員居家隔離。
    3.門急診照常開設。
    4.取消所有探病行為,陪病限制1人並採實名制。
    5.將可能有風險的區域病人,先全部移至1人1室的病房觀察14天,清空的樓層全面消毒。
    6.全院員工3天後安排採檢;隔離病人14天期滿後再採檢。
     
    陳時中表示,目前將相關醫護人員的在醫院內的足跡,包括病房、護理站、ICU病房、一般病室等整層樓全數清空,移動到另一層樓,空出的高風險樓層會進行大規模消毒,等都清消完畢,沒有問題才會重新安排病人入住,並且將被移出的病人安置於另一層樓、1人1室的病房中。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目前並沒有將已經住在院內的病人轉院,因為門、急診照常看診,每天都會有一定數量要新住院的病人,對此該院目前不再多收,轉院僅針對這些還未入住的病人。
     
    陳時中表示,目前有明確且標準的分艙分流措施,「絕對不會有像2003年SARS和平醫院封院的可能。」石崇良則說,上述的6大管制措施,會等到所有醫護人力檢疫期滿,回歸正常上班,才會解除。
     
    ■是否插管感染?陳時中、張上淳說法不一

    插管是高風險的醫療行為,2003年SARS時,台灣有74名醫護人員感染SARS,占全部感染者10.6%,其中7人不幸死亡,罹難的包括2名年輕住院醫師、1名牙醫和4名護理人員。而多名感染及死亡醫師,都在進行插管時遭病人傳染,一名資深急診醫師透露,當年大家聞「煞」色變,許多醫院幾乎都讓沒有急救經驗的住院醫師上場插管,加上當年疫情初期防護裝備不足,新手插管時間長、病人噴出物也多、防護又不足,都增加了感染風險,「這次COVID-19多數醫院都有共識,讓中生代醫師上場,有些醫院是急診科和麻醉科輪值,同時還給插管獎金,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減少風險。」
     
    SARS後期,麻醉科和感染科醫師才主導成立插管團隊。至於,此次遭感染的桃園地區醫師,究竟是否也在協助插管時被感染,今日記者會上出現指揮官陳時中與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看法不同的狀況。
     
    陳時中脫口而出表示,醫師疑似在確診個案的插管現場,因此染疫。但張上淳表示,確診醫師在發病前2、3天,密集對重症確診個案執行醫療處置,再參考相關的疫調足跡、周遭接觸者採檢陰性的結果來看,可以確定是在照顧該名確診病人的過程中染疫,但因為負責執行插管的是麻醉科醫師(採檢陰性),因此不一定是在插管時造成感染。
     
    張上淳表示,現在醫護在為病人插管、甚至做任何醫療照護處置時,都一定有全套防護裝備,只要醫護動作正確,都不容易被感染。張上淳提到,「目前國內COVID-19確診病人中,有2人正在插管治療中,包括傳染給醫師的這名病人。」
     
    專長感染科學、現為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認為,醫師在執行插管時被感染的機率不高,尤其插管的麻醉科醫師並沒有被感染。他表示,為了避免病人因插管不適咳嗽產生飛沫,增加風險,現在多數醫院的麻醉科醫師會先對病人麻醉,再以「影像式插管」來降低風險。透過螢幕引導插管行為,也就是傳統插管的管子是很短的喉鏡,插在看到病人的聲帶位置上,因此醫師執行時與病人口鼻很接近,甚至只有1、20公分,才能看清楚插管位置;現在透過影像,就能跟病人保持一點距離,減少被飛沫傳染的風險。
     
    「比較有可能的,是照顧病人,或採檢病人的過程,一旦鬆懈不注意;或是病人房間有病毒,沾染到後沒有即刻洗手而被感染,」陳世英認為。
     
    疾病管制署前署長、三軍總醫院感染及熱帶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峰義則表示,現在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都蠻齊全,「被感染的機率不高,但不代表不可能」;院內感染也有可能是間接感染造成,醫護人員若沒有百分百做到勤洗手,就有可能因碰觸到一些附著病毒的物體(fomite),不知覺又摸臉、摸鼻子,讓病毒進入黏膜造成感染,「雖然這種情況不容易發生,但偶爾出現個案也是可能的!」
     
    張峰義說,只要社區有病毒,就有可能出現院內感染,這是可預期的狀況,但現在的重點是強化感染管控的系統,包括醫院要做好感染管制措施,包含監測系統、良好的動線、做好病人分流、提高醫護警覺心;社區也要不斷宣導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這些都做好,就算發生院內感染,也不至於造成大規模傳播。」(文/陳潔、何柏均;圖/楊子磊、中央社)
     
    #延伸閱讀
    【重返和平──SARS隔離黑洞中難以告別的記憶】http://bit.ly/3aMLzrK
     
    ★以獨立報導,堅守新聞價值,#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疫情 #院內感染 #醫師確診 #護理師確診 #COVID1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