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坌坑文化在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坌坑文化在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坌坑文化在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坌坑文化在哪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識自己腳底下土地的歷史,除了有文字記載的部分,還有許多文字紀錄,只能透過考古挖掘與研究的部分。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簡稱南科考古館)昨天正式開館,這是台灣考古歷史界的一大前進,當中的館藏非常精彩,大家別錯過了! ------------------------- 南科考古館佔地2...

  • 大坌坑文化在哪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0-20 16:59:05
    有 110 人按讚

    認識自己腳底下土地的歷史,除了有文字記載的部分,還有許多文字紀錄,只能透過考古挖掘與研究的部分。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簡稱南科考古館)昨天正式開館,這是台灣考古歷史界的一大前進,當中的館藏非常精彩,大家別錯過了!

    -------------------------
    南科考古館佔地2.44公傾,地下1層、地上4層,外觀由建築師姚仁喜操刀,以「下探、回溯、交織」的概念設計,歷經10多年籌建,終於催生出一座足以完整訴說台灣5000年歷史故事的考古博物館。

    鄭麗君今天表示,這是全世界唯一一座豎立在科學園區的考古館,具有象徵意義,代表台灣在望向未來、走向高科技的同時,也不忘先人足跡。

    南科考古館蘊藏著5000年文明變遷歷史,鄭麗君也用「大牛、大鳥很稀罕」的口號,教民眾很快記住南科考古館出土的文化期相,包括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漢人文化,「認識我們的過去,才能認識自己,才能知道自己要往哪裡走。」

    鄭麗君說,如同南科考古館的建築設計,用現代都市軸線,在展示動線上呈現時空交錯的趣味,姚仁喜的設計讓考古與當代社會連結,期許考古館不只是作為展示館,也要作為一個研究機構,廣泛與國內外社群連結,讓台灣古文明與世界古文明變遷連結。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10190099.aspx

  • 大坌坑文化在哪 在 臺灣意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11-17 16:45:23
    有 2 人按讚

    請問 7000年前 「中國」在哪裡?
    大坌坑遺址 根據考古發掘的報告,該遺址的年代在距今約7000年至4700年之間,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一層文化。該文化不但是最早可以辨認出來的南島語系祖先型文化,同時也是台灣農業最早的起源地。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5%9D%8C%E5%9D%91%E9%81%BA%E5%9D%80

  • 大坌坑文化在哪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7-12 19:45:26
    有 190 人按讚

    前瞻基礎建設預算 文化部重複編列預算浮濫

    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城鄉建設」,預計投入158億元進行「文化生活圈建設計畫」,宜民詳閱整份計畫內容、現金流量表、財務分析後發現,整份計畫從106年開始進行20年後,民國125年時依舊無法回收,且整體格局並不「前瞻」且沒有交代清楚預算使用原則、用在哪些地方,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是特別預算,不應浮濫使用與重複編列。文化部長鄭麗君昨日曾說,文化的前瞻性來自於文化紮根「越基礎,越前瞻」,更應將高雄鳳鼻頭遺址納入前瞻基礎建設,不能讓五千年前的老祖宗遺址「草比人高」。

    計畫中第3頁提到「台灣的古蹟、歷史建物,常讓人感覺當代性不足又老舊,文化部希望透過軟硬體建設重新展現榮光」,但整體預算規劃用在歷史建築上的預算只有54億元,僅佔整個計畫內容44.3%,其他104億元預算要用在那些地方或文化活動,並未詳細交代清楚。

    以高雄的鳳鼻頭遺址為例,就是屬於距今5000年前新食器文化中大坌坑文化的一環,在台灣日治時期的1941年左右由金子壽衛男發現,在106年度文化部國定考古遺址監管保護計畫中僅有編列168萬遺址的保護預算,他多次在質詢中呼籲納入,近年滿地「國寶任人挖」的現象多次被媒體披露,但本次前瞻依舊未獲得重視。

    宜民發現,在計畫第20頁提到「盤點全台45處戒嚴時期負面文化資產相關之不義遺址,完成研究報告」,其中的景美看守所現為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綠洲山莊及新生訓導處則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及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已有設置常設展的計畫,顯然已重複編列預算,恐給人民浪費公帑的不好印象;況且,難以界定遺址的負面與否、不義與否,實在不應用負面文化資產或不義遺址之名詞,文化與歷史應是前人生活的軌跡,如同以往分隔東西德的柏林圍牆遺址,也並未被德國政府稱呼「負面不義之柏林圍牆遺址」,文化部應用中性字眼代稱遺址並留給後人衡量,不應在計畫尚未執行時就批判。

    最後提醒,去年七月總統府公告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文化部應利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更高的格局委託專家學者組成團隊,對全台各地超過或將近五十年的建築物進行全面調查並建立數位檔案,讓民眾可以上網了解;此外,對於調查後的這些建築物資料,應按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予以分類,並召開專家學者會議,對於具有獨特性、重要性、價值性等建物,予以列冊管理,為後代子孫保留重要文化資產。

    目前行政院已核定計畫均已上網,請大家可以下載共同監督

    http://achievement.ey.gov.tw/cp.aspx?n=1E42BEB0F68720CB&s=0E1FF5CBE8AF00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