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初心者因為長時間接觸專櫃保養品的廣告文案,第一次詢問時會落入一種迷思「只要做一項治療,就可以改善全面的問題。因為醫美很神!」
所以我們遇見的詢問基本上會是這樣:「最近長很多的粉刺痘痘,毛孔也很大,這陣子斑長出來了,整體看起來膚況很暗沈,要做什麼才能改善?」
但其實問題應該這樣拆解:粉刺、痘痘...
醫美初心者因為長時間接觸專櫃保養品的廣告文案,第一次詢問時會落入一種迷思「只要做一項治療,就可以改善全面的問題。因為醫美很神!」
所以我們遇見的詢問基本上會是這樣:「最近長很多的粉刺痘痘,毛孔也很大,這陣子斑長出來了,整體看起來膚況很暗沈,要做什麼才能改善?」
但其實問題應該這樣拆解:粉刺、痘痘、毛孔、斑,一次問一項。為什麼要拆解成細項呢?有興趣瞭解的一起來文字馬拉松~
【粉刺、痘痘】
粉刺跟痘痘成因複雜,這邊快速重複一遍形成原因:油脂腺分泌過多油脂,造成開放性的黑頭白頭粉刺、皮膚角質沒辦法正常代謝,粉刺沒有出口變成閉鎖型粉刺、痤瘡桿菌過度滋生發炎成為痘痘。
換成可以更快速理解的解釋是:當你的出油量比一般正常出油量多,就會在毛孔裡形成粉刺—>角質代謝異常堵住粉刺出口,造成毛孔便秘—>底下的油持續替粉刺加油打氣,增肥的粉刺再把毛孔撐大—>發炎成為或大或小的痘痘—>再送你凹洞疤及鬆弛的毛孔。
(痘疤的治療更加複雜,痘疤的深淺及範圍有不同類型:滾動型、冰鑿型、車廂型,後續處理非常不容易,強烈建議平時就要預防痘痘發炎感染。)
因此光是粉刺跟痘痘的改善方法,先是要去除已經生成的開放性白頭黑頭粉刺,這時候就會需要杏仁酸、水飛梭輔助。
這邊不得不插播遇過之前一個小可愛發問「我已經做過水飛梭、杏仁酸各一次了耶!為什麼還會有粉刺?」
發問的人非常認真苦惱,他表現出來的真的是那種為情所困的苦惱!為什麼他就是不愛我的那種苦惱!
「只要有毛孔就會生成粉刺,皮膚不可能沒有毛孔。移除粉刺不是單次性地治療,而是需要定期做的保養工作。」
感覺到他表情有聽沒有懂。
「大完一次便之後還是會天天大便吧?」
看到他恍然大悟的表情,OK看來他聽懂了。
【閉鎖型粉刺】
再來是皮脂腺過度分泌油脂,加上表皮過度角化長成的閉鎖型粉刺。
最簡單的判斷方式是會有一粒粒的觸感,上妝後照到陽光更是明顯。這種狀況可以用酸類搭配特定波長的雷射做改善。
而正在發炎感染的痤瘡,可能會需要口服藥搭配外用藥膏去做處理,也可以用特定的雷射波長去做抑制細菌的動作,請直接洽詢醫師。
當然也要注意日常飲食習慣、卸妝清潔方式以及保養品類型、化妝用的海綿刷具,甚至是寢具用品等等。
【打雷射會長痘痘?】
第一次打雷射改善膚況的人一定會害怕長痘痘。但換個說法:「雷射會代謝出來的痘痘都是你之後會不定時冒出來的痘痘。」
在毛孔裡面當不定時炸彈的粉刺君,可能會因為熬夜、喝酒、吃辣跟炸物、曬太陽、手髒去摸臉等等的時間點跑出來給你一個驚喜。
而雷射會有熱刺激,會讓那些本來深藏不露的粉刺、可能稍等個幾天就會熟成為痘痘,就會因為雷射的熱刺激排除吐出,但頂多長個幾顆,不會就此毀容。
粉刺不會從腸胃道消化排泄,它的唯一路徑就是表皮。這點你可以觀察到有些長期定時接受雷射治療的我們,都已經不太會在雷射過後長痘痘。
【斑】
金價母湯再指著自己的臉說:「我的斑很小很淡,都看得到!這種是雀斑!應該打一次就可以掉了!」這種篤定的語氣,彷彿是降世神醫。
純雀斑當然一次就會掉(然後很快就會長回來),但那麼純的斑就跟你的加薪機會一樣不常見。
就我在小千四年陪同看診的經驗,斑點沒有那麼簡單。大多都是淺層夾雜著深層出現,而不同深淺的斑點會需要不同的雷射波長治療,次數落在十次左右,每次間隔一個月。
治療的時候會經歷表皮斑點因為結痂視覺上顏色加深的修復期,大約一周後痂皮會自動脫落帶走部分黑色素,斑點就會變稍淡。
認真建議會長斑的人在治療完後,定期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做雷射保養,讓自己不再回到最初需要「治療」的狀態。
【毛孔】
接著提到最熱門的常見詢問:毛孔粗大。
毛孔粗大的類型分為:
一、油性膚質常見的出油型毛孔。
二、長粉刺導致的角質型毛孔。
三、膠原蛋白流失,像快要沒氣的氣球一樣的老化型毛孔。
四、自己反覆擠壓粉刺造成的毛孔擴張——疤痕性毛孔。
治療有分需要修復期跟不需要修復期的。
治療次數上會因為每個人毛孔鬆弛的大小以及「我希望毛孔不要像現在這麼大。」「啊啊啊啊所有毛孔都給我去死吧!我要它們變超小!」實際需要的治療次數就不一樣。
需要有效改善毛孔,必須仰賴醫師判斷你是哪類型、從而建議治療的雷射種類、治療能量以及皮膚後續產生的反應。持續與醫師保持溝通才能對症下藥。
我們的肌膚狀況很多,好家在現今科學很發達,有效治療的方式也很多。但因為每個人的實際症狀、肌膚狀態、敏感程度不同,在考量需要承受的恢復期長短、甚至是預算也都不一樣。
提醒大家美容醫學不是阿拉丁神燈,無法只靠一種方式或單次治療,所有的疑難雜症就會一起消失。它比較像是預防勝於治療的有效保養。畢竟「年輕做醫美保養獲得的效果更勝於老年做」,這殘酷的真相大多數人並不知道。
如果有心想了解美容醫學,最靠普的方式不是看廠商廣告文宣、不是問身旁朋友,更不是線上傳照片請小編幫忙看診給意見。是「先做功課」!(例如珍藏這篇!也認真推薦我與 @zhi24h 圖文合作無間的 #小千知識飽包 找尋自己的問題!)
有基礎認知後預約信任的診所,現場詢問醫生才是唯一正解。學習把臉交給專業就從你我開始!
.
#小千醫師診所 #醫美保養 #醫美二姐姐 #找二姐姐預約
@1000vskin
大便一粒粒的原因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很多人自小就被教育不要將「屎尿屁」經常掛在口邊,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但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饒家棟就反指大便對我們很重要,因為大便是一種徵兆,告知我們身體出了甚麼問題。他更笑言大便時大家反正也沒事做,通常都是玩電子遊戲或看報紙,有時候也可以窺探一下自己的大便。但是市民可以如何鑑賞自己大便呢?特派員就歸納了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大便後抹屁股,不妨看看廁紙上的大便有沒有異樣,因為有時候血液掉在水裏比較難看見,在紙上就易於觀賞。
第二,留意形狀,如果大便形狀是一粒粒的,如珍珠奶茶的珍珠,就代表吃不夠纖維,喝不足夠水;如果是條狀同時排出的時候很辛苦,大便就很似帶有可可的巧克力,就吃得夠纖維,但就喝不夠水;如果是條狀但幼像筷子般,大家都要小心了 。因患腸癌時,腫瘤生得越大時就會令腸壁越來越細小,當排便出口越小,出來的大便亦會越小,通常病人會有點點肚脹,嚴重者會有作悶作嘔的症狀;而最正常的大便就是如香蕉一條狀的,排出來很通暢。
第三,留意顏色,大便有不同顏色,大部份原因都是因為有血,如果腫瘤越近肛門,腫瘤流出來的血就會變成紅色;如腫瘤生在大腸的右邊,近小腸的位置 ,腫瘤流出來的血就會被慢慢消化,排出來的大便就會變成黑色,所以排出黑色或紅色的大便也不太正常。
最後,醫生補充留意大便的形狀或顏色固然重要,但最重要始終是,一有異樣,就盡快看醫生。最近有研究指年輕腸癌患者是比較短命,因為年輕人通常認為自己不會中招,當有異樣時都覺得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醫生再三叮囑各位如有不適,請盡快看醫生。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大便 #醫生 #腫瘤 #臨床腫瘤科 #腸癌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