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主宰黃金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主宰黃金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主宰黃金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主宰黃金屋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88的網紅巴斯的書中黃金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不滿意現在的人生,一切都好糟糕! 你的心聲我聽到了,這次就為你準備... 【不滿意現有人生,我該怎麼做才好?】 Yo,你好嗎?我是巴斯,你的學習夥伴! 別再怨嘆了,一直走不出現有的死胡同嗎? 如果你把煮飯跟人生做個譬喻 自然就會豁然開朗了😂😂😂 或許我們受到過去的教育影響 總是希望找到正確的...

大主宰黃金屋 在 巴斯閱讀學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3:34:35

我不滿意現在的人生,一切都好糟糕! 你的心聲我聽到了,這次就為你準備... 【不滿意現有人生,我該怎麼做才好?】 Yo,你好嗎?我是巴斯,你的學習夥伴! 別再怨嘆了,一直走不出現有的死胡同嗎? 如果你把煮飯跟人生做個譬喻 自然就會豁然開朗了😂😂😂 或許我們受到過去的教育影響 總是希望找到正確的...

  • 大主宰黃金屋 在 巴斯的書中黃金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5:01:08
    有 2 人按讚

    我不滿意現在的人生,一切都好糟糕!
    你的心聲我聽到了,這次就為你準備...

    【不滿意現有人生,我該怎麼做才好?】

    Yo,你好嗎?我是巴斯,你的學習夥伴!
    別再怨嘆了,一直走不出現有的死胡同嗎?
    如果你把煮飯跟人生做個譬喻
    自然就會豁然開朗了😂😂😂

    或許我們受到過去的教育影響
    總是希望找到正確的標準答案
    但出了社會後才會真正發現到
    所謂的標準答案只會出現在考試卷上

    你的人生是如此自由自在
    你有能力去過喜歡的生活
    不滿意現在就想辦法解決
    先從診斷現有問題在哪裡
    找到病因透過閱讀一本書
    就對症下藥解決你的痛苦

    你要知道只有你願意面對它才能夠解決它
    你是你人生的主宰者你能夠擁有精彩人生
    想要閱讀更多不同好書請立即到我的官網
    巴斯的書中黃金屋永遠為你敞開我的大門

    那就這樣了,期待下次與你相見👋
    記得,每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更進一步✌

  • 大主宰黃金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4 00:08:57
    有 3,472 人按讚

    《夜.語錄.陰睛圓缺》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臨江仙》 ​

    *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並非是我冷漠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動情, 為時間,為白雲,為天黑,為天命。—-北島 ​

    * 人生就是靠著不斷的遺忘,才比較容易活得下去。—-三島由紀夫 ​

    * 今生如果美好,我又何求來世。今生若不美好,我又何求來生。—-冰心 ​

    * 空虛包圍了我,但它反而使我堅強了,它給了我靜心思考的時間;我與人們疏遠了,不再尋求徹底的瞭解。我並不迴避任何人,但是對人,我已不感興趣。我看到人與人們沒有真正深刻的聯繫。我是陌生人中的陌生人,與任何人都無法打成一片。—-赫爾岑 ​

    * 一個人不可能有許多朋友。所謂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種詩意的誇張,便是一種淺薄的自負。熱衷於社交的人往往自詡朋友眾多,其實他們心裡明白,社交場上的主宰絕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真正的友誼是不喧囂的。—-周國平 ​

    * 我想不管親情、友情還是愛情,能與時間對抗的,才是真情。—-辛夷塢《我們》 ​

    * 最深沈的感情往往是以最冷漠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最輕浮的感情往往是以最強烈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汪國真《年輕的季節》 ​

    * 人與人的交往多半膚淺,或只有在較為膚淺的層面上,交往才是容易的。一旦走進深處,人與人就是相互的迷宮。——史鐵生 ​

    * 永遠不要企圖掩飾自己知識上的缺陷,即使用最大膽的推測和假設去掩飾,這也是要不得的。不論這種肥皂泡的色彩多麼使你們炫目,肥皂泡泡終究是要破裂的。於是你們除了慚愧以外,將會毫無所得的。—-巴甫洛夫 ​

    * 感謝你贈我一場空歡喜,我們有過的美好回憶,讓淚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偶爾想起,記憶猶新,就像當初,我愛你,沒有什麼目的,只是愛你。——三毛

    * 小羅斯福得了小兒麻痺症後三年,他聽說美國南方有一個溫泉中心, 可以治療小兒麻痺症,於是去了喬治亞州。

    泡溫泉時,他覺得太愉快了,有股熱氣流過雙腿,感覺很奇妙,都不想上岸。他在高達華氏八十八度的溫泉裡待了幾個小時,載沈載浮,踢腿享受。

    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溫泉不可能治療小兒麻痺症,不過他很享受當地的溫泉、陽光,還有當下的樂趣。一個人一直有一條腿不聽使喚,不只不方便,這使他平常不太運動,身體的血液循環也不好。溫泉雖然不能治療小兒麻痺症,卻改善了他的身體狀況。

    過了五年之後,他買下這個溫泉♨️聖地,而且與當地農村建立很密切的關係。他這一生,經常拜訪這個溫泉郡,最後甚至花了他個人財產的三分之一──差不多二十萬美元,這個金額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重修溫泉,成為温泉治療中心。

    你可能會想,溫泉治療中心大概會變成像川普總統的海湖莊園一樣, 經營成飯店拿來投資嗎?還是變成一座私人招待所式的宅邸?──答案都錯了。

    羅斯福永遠是羅斯福,他決定不私人享受,慷慨地把它開放給全美同樣罹患小兒麻痺症的人們使用。

    這個地方也因此緣故,由州政府出資建設了一家小兒麻痺症的治療中心。

    得了小兒麻痺症後每個認識羅斯福的人去探望他,許多人都很傷感,也記下他的病狀,他發生什麼事情,好似他大限將近。

    也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注意到,羅斯福有一個紅粉知己的女祕書Lucy Mercer。露西是他擔任海軍副部長時的祕書,他們倆從那個時候開始一段婚外情:羅斯福夫人以為他競選副總統失利、罹患小兒麻痺症後這段關係就結束了。

    可是這名女子對羅斯福一生不棄不離,他們之間的愛及跨越健康、成就、外表,從來沒有受到干擾,也未真正間斷過。儘管露西一度嫁了,但小羅斯福一罹患小兒麻痺症,露西就在他最低谷的時候,回到他身邊。

    有關羅斯福的一生被記錄得非常詳細,唯一的遺憾就是他從來沒有出版過回憶錄,很少人知道他真正的感受是什麼,他怎麼面對小兒麻痺症。

    但無論如何,他覺得自己要克服身體的障礙,所以他還是赴會參加一九二四年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

    一九二○那次,民主黨提名他參選副總統;過了四年,他已經得了小兒麻痺症,他沒有退卻,還是去了。

    當時在現場的人,都不禁流下眼淚。他不希望被人們看到自己坐在輪椅上,然後推上台演說。很多人喜歡勒索他人之同情,當成生存手段,但小羅斯福不幹這種事情的。

    在大兒子的幫助下,他從會場慢慢走到講堂,扛著他的鋼製拐杖發表演說。

    他大兒子後來回憶這段往事時說:「當我們拚命一步一步從會場走向演講台的時候,我感覺到我的父親把他的一隻手靠在我的肩膀,把我抓得緊緊的。那一天天氣很悶熱,會場的氣氛也很熱烈, 對他而言很不容易,他的額頭冒出汗珠,緊抓著我的手,他的手心也是溼的。他顯然費了很大的力氣,因為他的呼吸有點急促。他的一隻手臂靠著我,另一隻手撐著拐杖,他的腿用夾板的緊緊固定著,吃力地的一步一步向前移動,有尊嚴的,絕不讓別人看出來,也不讓別人感覺到, 他並沒有太大的能力往前走。」

    終於,當他撐著拐杖走上演講台之際,台下爆出如雷掌聲。他鬆開放在大兒子的手臂,也不管夾板固定腿部時的痛楚,慢慢的靠著自己,挪動腳步往前移。與會的代表擔心他可能會跌倒,可是當他踏了差不多十七步的時候,安然抵達了演講台,把拐杖擺在旁邊,抓住講台,將身體站得又挺又直,然後抬起頭來,面帶微笑,在眾多鎂光燈閃爍之下,開始了一場精彩有力的「羅氏」演說。

    人們說,這實在是一個戲劇性的英雄主義,當然又是另外一次罕見的勇氣和口若懸河的表現。在那一場黨代表大會中,他不是無緣無故的出席,他覺得他得了小兒麻痺症又怎樣?

    政治家的專長本來不是來翻跟斗,當雜耍的。

    羅斯福的這段故事,是否鼓勵了當下的你呢?
    —-陳文茜《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圖片來自各方好友:圖片1: 凌宗湧.火山口的山居歲月。圖片2. 蔣勳老師:六十石山茶園窗外雨後大山。圖片3: Ted Chang拍攝董承濂「檀城」展覽:陰睛圓缺。圖片4、5:朱惠良,日本京都。圖片6. 朋友山居之家,窗外山景,室內客廳白石子地,挑高屋頂,只有一張椅子。 圖片7. 溫州街黃金老樹。圖片8.山區露營野餐。圖片9.世界上最偉大的Hermes產品:西西里島。

  • 大主宰黃金屋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10 16:24:45
    有 531 人按讚

    為何猶太人死也不會去考公務員?

    美國70%的財富都掌握在3%猶太人的手裡,在每個人財產都縮水的年代,只有猶太人能繼續創造財富,你只有學會猶太富豪的不景氣生財術,才有可能擺脫一輩子窮忙到老死的命運!

    面對不景氣,猶太人和你想得不一樣

    《塔木德》是1000多年來由2000多位猶太學者集體編撰而成的,是一部集宗教、律法、處世和經商法則的偉大經典。猶太人的致富聖經《塔木德》中有句格言:「上帝把錢作為禮物送給我們,目的是讓我們購買這世間的歡樂,而不是讓我們攢起來還給祂。」

    猶太人認為光靠勞務報酬,做一輩子的守財奴,永遠不可能成為大富翁。他們不做死命存錢的事,因為鈔票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錢」,它的價值也不僅止於面額上的數字,他們將鈔票作為一種工具,一種能讓錢持續源源不絕流進口袋的生財器具,因此他們仔細權衡每一筆支出,他們用錢買的不會是當下的需求,而是買進未來、買進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很多人討厭猶太人,說他們是一個視錢如命的民族,為了賺錢,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不過,與其說他們喜歡錢,不如說他們是「喜歡賺錢」,他們靠自己深謀遠慮的精明腦袋,逆轉了自己的命運,賺進令你瞠目結舌、多到數不清的財富權勢,並且樂此不疲。

    猶太人擅長從困苦的日子中翻身致富,回頭看看台灣薪貧族的處境,不僅經濟市場哀鴻遍野,還要面對高失業率和高物價指數的衝擊,我們擁有的資產總額卻只比零多一點點。若是能從猶太人那兒擷取一些與眾不同的「賺錢」智慧,仿效他們「喜歡賺錢」的心態,轉換思維,或許就會發現經濟不景氣,其實沒有那麼糟糕,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消費,只要懂得敏銳觀察、逆勢操作,賺錢的機會仍然無所不在。

    為何猶太富翁死也不會去考公務員?

    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為了追求穩定的生活和福利而去考公務員,為什麼猶太人死都不會去考公務員?猶太人雖然是全球最富有的民族,卻也是一直在流浪沒有自己國家的民族,這樣的危機感使他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一個警覺而奮進的狀態,也使得他們掌握了更多方式來抵禦風險。

    對於猶太人來說,考公務員依然無法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這是另一種當螺絲釘的選擇,只不過這台機器從私人公司換成國家,然而,國家這台機器真的有如此穩固而萬無一失嗎?在歐債危機爆發之後,希臘和西班牙首先削減了公務員的薪水和福利,而加拿大和古巴各國紛紛裁減了數萬名的公務員,大環境的不景氣影響下,公務員優厚的福利會拖垮一個國家的財政,當這把隨時會開鍘的刀有可能伸往你的脖子,你還會往公務員這個坑裡跳嗎?

    精明的猶太人認為,公務員的存在是為了節省交易費用,而無法創造出真正的價值,私人的財富可以透過更多的投資行為創造更多未來的財富,一個公務員所提供的服務,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高的價值獲得如此高的收入。他們也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通過公務考試上,這對猶太人來說反而是生產力低下的行為。

    公務員的職涯向上發展性和向外發展性差,環境安逸會讓人缺乏危機意識,也無法培養能力,在目前的經濟環境體制之下,就算是穩定收入的公務員,同樣逃不過高通膨把資產吃掉的命運,卻會因為政府財政日益困難,現有福利逐漸削減,當人力精簡,公務人員的工作量也會有越來越大的趨勢,當景氣越來越差,政府財政收入降低,公職環境更是看不到任何未來發展的機會。

    猶太人會怎麼選擇?

    猶太人的思惟受到宗教影響非常深遠,猶太教向來鼓勵人應該全力發展自己的能力,拒絕抹殺個性,他們主張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他們認為不合理的東西,甚至認為個人的力量是可以影響世界的。

    《塔木德》裡會勸告猶太人應該擁有抱負和雄心:「凡是胸懷大志的人,最後總是會有所成就的。」從猶太教的觀點來說,猶太人是上帝的特選之民,是上帝挑選出來的,因而具有極高的素質,擁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力,他們對自己打從心底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夠超越其他民族的人,在這樣的民族性之下,他們不會選擇當一顆安逸被動等待命運的螺絲釘,景氣越糟,他們越要在危機中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英國猶太人詹姆士年輕時把父親給他的一筆財產花光,他才覺醒要努力奮鬥,決心從頭做起。他從哥哥那裡借來一點錢,自己開辦一間小藥廠。他親自在廠裡組織生產和銷售工作,從早到晚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把工廠賺到的一點錢積蓄下來擴大再生產。幾年後,他的藥廠辦得有點規模了,每年有幾十萬美元的盈利。

    但靈敏的詹姆士經過市場調查和分析研究後,覺得當時藥物市場的發展前景不大,又了解到食品市場前途光明。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樣的食物。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毅然出讓了自己的藥廠,又向銀行貸得一些錢,買下「加雲食品公司」的控股權。

    這家公司專門製造糖果、餅乾及各種零食,同時經營煙草,雖然規模不大,但經營類別不少。詹姆士掌控該公司後,在經營管理和行銷策略上進行了一番改革。他首先將產品的規格和式樣進行了擴展延伸,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等多個品種;餅乾除了增加品種,細分兒童、成人、老人餅乾外,還向蛋糕、蛋捲等發展。這樣就使公司的銷售額迅速增長。接著,詹姆士在市場領域上下功夫,他除了在法國巴黎經營外,還在其他城市設立分店,後來還在歐洲眾多國家開設分店,形成了廣闊的連鎖銷售網。隨著業務的增多,資金變得雄厚起來,詹姆士又隨機應變,把英國、荷蘭的一些食品公司收購下來,使其形成大集團,名聲鵲起。詹姆士的成功,正是得益於他當初對小藥廠經營前途不佳的理智分析,及時捨棄,從而轉向食品行業。可見,適時放棄也是商業經營中的一種高級智慧。

    這就是猶太人。他們思想開放,崇尚自由,反對一切守舊的東西,更不會為一些僵化的觀念和傳統的做法所拘束。猶太人的性格不會被傳統的背景和勢力所嚇住,年老的拉比總是鼓勵年輕人按自己的意願去做事,不要害怕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即使是冒險也是值得的。

    他相信的是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不利處境,他要做的就是推翻前人帶給後人的影響,而創建一個由自己主宰的國度。猶太人的思想是開放的,他們甚至沒有國家、種族和地域等等的限制。他們為了自己能夠生存和發展,走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便是現代商人的原型。

    當機運到來的時候,猶太人就利用自己的技能,在沒有資本,沒有工具,也沒有錢的情況下,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攀登。不考薪資優渥的公務員是暫時地放棄眼前的利益,但是猶太人著眼的永遠是為了未來得到更多的利益。當機會來臨時,不敢冒險的人永遠只是平庸之輩。

    即使只能領死薪水,還是要先買房?

    每個月固定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心中都有一個疑問:「現在景氣這麼差,老闆不賺錢,我也沒錢賺,物價又那麼高,薪水都不夠用,不負債就偷笑了,怎麼可能擠出第一桶金?」

    當你這麼質疑的時候,翻翻報紙、看看商業雜誌,就會發現,事實上,和你條件相當,卻成功賺到第一桶金的也是大有人在,但是為什麼那個人不是你?

    因為你一直嚷嚷著不可能,同時卻不去檢討自己的收支和資產分配狀況,不改變消費習慣,不肯花精力做功課學習投資,還是讓每個月的薪水四處流散,你當然一輩子都不可能擁有第一桶金。

    猶太人相當重視理財的概念,猶太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透過各種方式來教育他們要謹慎使用自己的資源;例如,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自己專屬的糖罐子,每個禮拜一,父母會發給他們固定、每個人都相同的糖,做為一個禮拜的用量,要怎麼分配使用,由孩子自己決定,如果一下子就吃完了,那別人在喝著加了糖的咖啡時,你就只能喝苦咖啡,別人有甜食當零嘴時,你就只能舔手指乾瞪眼,不然就要向父母或其他兄弟姊妹提出協議,用自己的勞力或任何東西去換取更多的糖。

    猶太人常說:「賺錢不難,用錢不易。」意思是說,每一筆花費都要仔細衡量,如果花出去的一塊錢,不能幫你賺進兩塊錢,那你就不該花這筆錢,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總是能把小錢變成大錢的原因。對於金錢的使用,要積極的規畫,徹底執行,才有可能迎接第一桶金,然後生出第二桶金,甚至變成不斷有金錢冒出匯集的聚寶盆。

    擁有保值商品,才能對抗通貨膨脹

    現在全球經濟處於頹勢,各個國家為了刺激經濟,會採取「量化貨幣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中央銀行開始狂印鈔票注入市場,使得你我手上的現金開始貶值,資產大縮水,連帶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年年飆升,開始通貨膨脹,薪資卻一直沒有跟著成長,換句話說,就是用你的薪水,可以買到的東西愈來愈少,手裡雖然捧著鈔票,但是你將會愈來愈窮。

    面對眼前的經濟局勢,感覺投資什麼都會慘賠,所以多數人無可奈何地選擇安份的守住現金,認為至少還有利息可以賺,但是不要忘記了,這同時也是「負利率」愈來愈嚴重的時期,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存款利率,錢只會愈存愈薄,你的資產可能放著放著就蒸發掉了。

    所以,要把現金換成可以保值的商品,像是土地、房產、黃金、鑽石,或是古董等等,其中,猶太人認為土地又比房子來得有價值,因為買了一間房子,只是和別人共同擁有房屋所在的土地,而且土地不會變動,屋子則會變舊損毀。黃金、鑽石雖然也有買賣價差的波動,但是幅度相對來說還是小的,而古董商品,因為藝術層面的價值,當然是時間愈久愈珍貴。

    猶太富翁在經濟蕭條時,仍然可以繼續累積財富,就是因為他們讓資產彈性流動,從長遠來看,全球的景氣有一個循環週期,現在的景氣確實很低迷,但是將來反彈回來,中間仍有利潤,而且即使現在的企業普遍表現不佳,卻有在不景氣中依然火紅的產業,也就是說,如果你很認真地把現在的兩塊錢放在對的標的上,就有機會變成三塊錢,但是如果你把這兩塊錢緊緊的縮死在保險箱裡,那它就是兩塊錢,以後甚至變成不到一塊錢,當你驚覺自己居然一毛錢都沒享受到,就變窮了,到時候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猶太人會選擇到到國外打工嗎?

    當景氣寒冬到來,失業率節節高升,每個人的所得薪資倒退回十多年前的水準時,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到國外打工,以當屠夫或是到農場採草莓付出勞力的方式賺取他們人生的「第一桶金」。對他們來說,在國外一個星期同樣是工作五天,每天可以朝九晚五準時下班,一個星期就可以賺到兩萬二,為什麼還要留在台灣領一個月兩萬二這樣讓人無法生存的低薪?

    在台灣,很多年輕人一畢業以後就失業,經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找到的工作,也未必是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大家都在為了五斗米折腰,「上班打卡、下班責任,假日做到死」,一個月才領兩萬二,這是目前「窮忙族」的生活寫照,就像是一部巨大機器裡的一顆卑微螺絲釘,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只能勞勞碌碌混日子,當零件老舊破損,只能等著被汰換。

    在這種普遍悲觀的氛圍底下,國外的自由悠閒生活和較高的待遇變成了年輕人心中一個美麗的憧憬,有些人是為了夢想而去國外,有些人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但是到異鄉討生活,不見得比台灣輕鬆。以到澳洲打工為例,景氣不好,澳洲的狀況也一樣差,尤其在歐債危機爆發之後,各國的失業率變高,許多年輕人也成為背包客到澳洲打工。當地規定,外來打工者不可以在同一個雇主下工作超過六個月,所以一段時間之後就要找新工作,若沒辦法找到,就只是從在台灣的失業族,變成在澳洲的失業族而已。

    飛往國外打工一邊度假一邊賺錢的夢想就像是十九世紀中葉美國的淘金夢,當時發現金礦的消息從美國加州傳來,許多人認為這個機會千載難逢,於是紛紛奔赴加州。淘金夢的確很美,做這種夢的人也比比皆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湧進這座城市,當時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不能盡如淘金者的意願,變得越來越難淘。不但金子難淘,因為僧多粥少,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乾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一圓致富夢,反而喪身此處。

    目前會選擇到國外打工的年輕人分成兩種,一種是憑藉著自己的勞力,瘋狂賺錢,只想要存錢帶回台灣;另一種是打工度假的背包客,存了一筆旅費就去旅行,認識不同的朋友,體會當地的異國文化。每個人固然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但是對於想要靠著到國外打工度假同時存到第一桶金就此翻身致富的人,擅長創造財富猶太人的想法顯然和你不同。

    猶太人如何致富?

    美國作家索爾貝婁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對猶太人來說金錢是唯一的陽光,它照到哪裡,哪裡就亮。」最開始的時候,猶太人跟每個人都一樣,沒有金錢、沒有地位,甚至沒有國家。在這個世界上流浪的猶太商人是怎樣成為有錢人的呢?他們會用行動積極創造出自己的財富。

    被譽為這個世界上最精明的猶太人會選擇到國外去打工嗎?他們不會。對於精明的猶太人來說,到國外打工只是賺錢的其中一種方式,絕對不是他們致富的選項。在他們的想法裡面,會認為到國外出賣勞力打工只不過是讓自己從一顆螺絲釘換到另一個地方當螺絲釘而已,他們不會只重視眼前微小的利益,因為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都靠勞力賺錢。

    有一個台灣的留學生在國外大學畢業後到澳洲工作,進入金融業從普通文書開始做起,他的第一份薪水大約是十萬台幣,後來他考到當地的金融證照,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加薪二萬,每個月是業績而定還有一至二萬不等的分紅,年終獎金另計,年假二十天。做了三年之後,他卻決定回台灣發展。

    每個人都認為他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台灣的薪資環境比澳洲低那麼多,福利也有差,不繼續留在澳洲過著愜意的白領生活真是個笨蛋!但是他卻認為自己在澳洲頂多只是一個高薪勞工,雖然目前台灣大部分企業所提供的薪資、福利缺乏競爭力,但是為了累積經驗,他還是選擇回台灣充電,在台灣本土的金融業他可以學到好幾倍的經驗。

    尤其是當金融風暴來襲,台灣政策更是鎖國封閉,種種不利的因素,會成為他發展的良機。他決定在台灣邊工作邊考國際金融證照,之後去新加坡或香港,而不會選擇再回到澳洲,因為他了解在同樣都是亞洲背景之下,在國外工作過的外語能力和經驗就變成他的優勢,這就是運用了猶太人的思惟,在最糟糕的環境中乘勢向上發展。

    當初那個留學生繼續留在澳洲,也許會有不錯的發展,但是卻不會有亞洲金融業的經驗,能夠提供給公司的附加價值就少了一些。如果再過十年,他對公司來說依然只是一個外國人,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也不具有競爭力,只是住在國外的一顆螺絲釘,和一般時下的窮忙族本質上沒有不同。

    猶太人雖然是視錢如命的一個民族,但是真正讓他們致富的思惟,不是你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掙了多少錢,不是靠著打工去賺人生的「第一桶金」,而是要看你能留下多少錢,把錢留住多久,以及你的「第一桶金」是否能夠幫助你生出未來的「一百桶金」。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