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夢見指責別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夢見指責別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夢見指責別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夢見指責別人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萬的網紅許常德的地下手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問 我人生的第一場戀愛,真的算愛情嗎?發生在我三十歲,遇到的是已婚的。 大我四歲的他,我們曾經是職場上的同事關係,我從沒想過一路是受著嚴格的律己教育與別人眼中乖巧孩子的自己,竟有一天成為自己都討厭也是眾人會喊打的第三者角色,前後為期一年。 當有一天醒悟到⋯⋯眼前只有黑暗沒有光明的未來,寧可孑然...

夢見指責別人 在 ?⛅沒有歌 怎敢說心事?☀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5 00:25:13

#saylittlesomething #MP魔幻力量 #放了自己 . tag no one . “to:you🐼 我倆的故事 也許真的到此為止了 2013年12月26日 我們終於也一起了 26這個數字從此對我變得更有意義 因為這不但是我倆在一起的日子 更是我倆生日的日子 經過了三個月的等待 經...

  • 夢見指責別人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22 10:53:25
    有 825 人按讚



    我人生的第一場戀愛,真的算愛情嗎?發生在我三十歲,遇到的是已婚的。

    大我四歲的他,我們曾經是職場上的同事關係,我從沒想過一路是受著嚴格的律己教育與別人眼中乖巧孩子的自己,竟有一天成為自己都討厭也是眾人會喊打的第三者角色,前後為期一年。

    當有一天醒悟到⋯⋯眼前只有黑暗沒有光明的未來,寧可孑然一生,也不要當躲在臭水溝的孓孑。是我自己決定離開的,很順利沒被為難,又或著是因為他沒那麼愛,所以可以輕輕放下我,有難過,長遠看覺得還好當時沒有互相繼續糾纏到讓彼此身敗名裂受更重傷害的地步。

    也謝謝老天沒有讓我造成他人夫妻關係破滅,很慶幸。這場傷人也傷己的經歷讓我猶如受到震撼教育般,不知所措,雖然從沒想要去
    傷害任何人,但不能否認我曾僥倖的以為這是愛。

    但好多年過去了,後座力來了,我卻沒能那麼輕易饒過自己過去的錯誤,時不時那樣的思緒會泛起,我還會夢見他和她,又或者是在聽聞身邊朋友或新聞類似事件時,內心還是會一顫,憶起那段過往,讓自己情緒困擾的同時也
    懷有很深的愧疚與自責,並懊惱自己曾經的軟弱與被顛覆的做人原則。

    我也害怕將來有一天,那些過去沒被爆發、掀起的荒唐感情事,被親近的朋友或家人甚至未來的感情伴侶,乃至於他的妻子知道後,該如何自處與怎樣坦然以對的心態去面對與接受那些質疑或指責?這樣的陰影始終存在著。

    面對自己都不願再提及也無法改寫的過往,請問未來如果有另一半,是否有需要主動如實說出這樣的經歷,如何才能免於擔憂而獲得無懼?

    老師曾說過,這可能就是緣份的安排,遇到了,你就是無法跟有緣的人無緣。

    這樣的善解,確實寬解我很多自責及為什麼會是我的念頭。我踏實走完了這日後再無恩怨的緣分,過程所收穫的教訓與被善待,我會牢
    記與感恩,同時希望自己能有與過去的自己和解的智慧,不再被過往的悔不當初絆住,最後,再請問如何能逆向思考、新的思維去看待自己曾經有過的不堪角色?才能救贖過去與現在的自己?

    如果說最好不要結婚,或是沒有愛情不會死,是有愛情比較容易死?那是否該讓自己堅定信念不要碰愛情比較無害,又或者如果愛情來了就是人生的課題來了,若是債,這便是該償還的,又或如同你說的,人無法和跟你有緣的人無緣?如果有幸是善緣呢?

    若不強求也不消極逃避功課,更不想自找傷害,傷人傷己,面對感情的緣份該用怎麼心態、新思維面對,才能溫柔待己?




    自責是一種修煉的力量
    如同上少林寺學功夫
    從小就脫離父母照顧
    獨自面對艱辛漫漫的功夫路
    不知道會受到怎樣的霸凌
    不知道太辛苦怎麼放棄
    不知道幼小的心靈怎麼看待生命的低潮
    但這麼全面的考驗是連六歲的孩子都扛得起的
    是吧

    修煉最好的環境就是孤獨
    沒有家人的怕你跌倒而一直緊跟在側
    沒有七嘴八舌的社會八卦給壓力複雜
    沒有為何誰而有的期待浪費時間分心
    你的自責是自己設定的標準
    你只要不把這條路引向怕別人發現
    而是為了讓自己透視這件事的意義
    即使有天誰發現了
    你都可以不畏懼又謙遜地說
    是的
    那是一條可怕的歧路
    找不到安穩的去處
    看不到生命的高度
    只是被慾望拖行
    只是讓自己看不起自己

    也就是說
    如果你怕的是以後老公知道你過去這段黑歷史
    那麼這個修煉就白費了
    就表示你修煉未成就下山了
    這個修煉不是為了討好任何人
    甚至要有教育會這麼完美期待人過去的人
    誰沒有自責的過去
    誰知道對方有什麼標準跟你不一樣
    這麼沒有愛的死板期待誰不會因此變成自卑的人呢

    外遇最嚴重的問題不是道德
    因為道德在每個時代的標準都會變化
    尤其是今日變化更快
    外遇最該放下的理由是不要讓自己裡外不是人
    明明你不認同這樣的人卻去走這樣的路
    一如歌唱比賽選錯歌
    怎麼唱都會低分都會懊惱都會悔不當初
    對於婚後老公的看法
    你一太在乎
    你就會掉進另一個自責
    這個自責有個奇怪的設定
    好像設定男人只在乎妻子是處女似的
    不是不可以說
    是說出的態度不能藏著自卑
    是說出後不被接受他就不是你的菜

    人生很長
    還會不斷犯錯
    不要一錯再錯到深淵
    就要告訴自己
    錯誤就是上天給你調整的機會
    不是壞事
    是沒人提醒你或你也沒自覺哪裡壞了
    長久的都對
    可能是長久的停滯成長

  • 夢見指責別人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22 07:15:00
    有 1,848 人按讚

    「如果沒有身體的佐證,一個道理對你而言就可以說是一個謊言。」
    ~美國催眠大師史蒂芬.吉利根

    歡樂與痛苦,都必然要有身體的參與。如果人生有很多歡樂,你不會願意切斷與身體的連結;但如果人生有很多痛苦,你就容易想切斷與身體的連結。

    當你的情緒被觸動的時候,請重新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觸動了你情緒的那個人身上,這就是累積內在力量的開始。

    取自《身體知道答案》

    ************************************

    各位朋友,早安:

    這篇文章會比較長,內容也稍微深,但很完整,對於認識自己有相當的幫助。這位作者的覺察相對敏銳,文筆也細膩,臨床經驗又豐富,所以可以描繪出一般我們難以捉摸的內心世界。

    傷痛,常常把我們跟外界隔離。因為傷痛讓我們學會保護自己,因此我們跟對方失去了聯繫,我們也跟內在真實的自己斷了連結。關於這個部分,也可以參考上次的直播,也講到類似的心理歷程。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2712579048840465/

    我們應對外在的方式,常常是一種自我保護。一般來說,這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需要有人帶,會比較看得清楚。但藉著閱讀也能幫一些忙,多探看自己的情緒,或者直接感受身體的變化也可以。

    祝願您,多跟自己的身體連結,那是我們能量的來源!

    ************************************

    穿越心靈的保護層

    【文/ 武志紅】

    「當你感覺到傷痛時,你怎樣保護自己?」

    我在一個心靈成長課程上,瓦蘇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共有三十多名學員,大家依次回答這個問題。隨著次序逐漸接近我,我有些慌,因為我好像找不到我的保護方式。

    在思考時,我想起大學時的事情。心理學有一個量表,叫應對方式量表。所謂應對方式,即當你遇到痛苦時,使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痛苦。該量表包括 十六種應對方式,譬如合理化、換一個環境、和比自己更糟糕的人比較等等,而我基本上只使用其中一種——拚命想,直到想明白為止。

    那時,我對此有些自得,覺得自己很勇敢且坦然,不自欺欺人,因為其他十五種應對方式都有自欺欺人的味道。

    不過,現在我知道,我沒那麼勇敢,也沒那麼坦然,否則,我現在不會是這個樣子,假若我一點自欺欺人的保護方式都沒有,那我會比目前的自己好上無數倍。

    這時,一個同學的回答啟發了我。他是我的一個朋友,是極好的人。他反思說,他的好就是自己的保護方式,因為他是那麼好,所以有問題發生時,他會自動認為,那是別人有問題,而且別人在和他相處時,的確容易變成壞人。

    不知道是他的什麼觸動了我,我在那一刻突然明白了我的自我保護方式,那真是一個大絕招,三招組成的連環套。

    第一是招「體諒」。我很善解人意,很容易為別人考慮。當別人對我好的時候,我會體諒對方的處境;當別人對我不好的時候,我也能站在對方的角度體諒對方的處境(其實很多時候是幻覺,是自以為體諒)。所以,別人對我好時,我感激;別人對我不好時,我也很少覺得太難受,更不用說發脾氣。

    這一點在我的重要關係中尤其明顯,無論是和戀人還是和家人相處,或是和知心朋友在一起,我都極少發脾氣。甚至,脾氣特別大的人和我在一起時,也會變得沒什麼脾氣。

    第二招是「憂傷」。當我的體諒不能發揮作用時,當我的體諒不能換到對方的理解與同情時,我會感到憂傷。

    第三招是「拖延」。當憂傷也不能令對方明白我的處境時,我就使出拖延的絕招,最後一直拖到對方失去耐心。

    這招中,都有好人的特色,我不主動進攻,唯一主動時也是主動去理解對方。所以,當使用這個絕招時,我可以免於道德焦慮——我沒傷害誰。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保護層

    受傷時,你怎樣保護自己?這是一個極好的問題。略微可惜的是,在這個課上,因為人太多,大家難以暢所欲言。所以,當我主持我的工作室的一個學習小組時,我又將這個問題搬出來,問我的學習小組的學員。

    第一個學員 A,他的爸爸非常暴力,經常暴打他和家人,而他的媽媽既冷漠又有很強的控制欲。在這樣的家庭中,傷痛的時候太多太多。並且,他好像真的可以將這種模式帶到生活中每一個角落似的,譬如讀小學五年級時,他的班導師基本上天天都會打他。

    當天天挨打而又不能逃脫也無法得到支援時,A 就使用了一個在這種情形下最容易使用的策略——麻木。他說,那時自己變得很麻木,好像這樣就可以有一道牆一樣的東西擋在中間,天天挨打就變得可以承受了。

    麻木,專業一點的說法是「隔離」,如太痛苦而又不能逃離或反抗,那就試著將情感與事件隔離開來,當事件再次發生時,自己就沒有了情緒反應。

    更專業一點的說法是習得性無助,即你認識到,你對痛苦一點辦法都沒有,你是徹底無助的,那你就不如順從。

    A的另一個策略是絕望。他常做一個夢,夢見爸爸拿著刀子過來,像要殺死他,他先是想,這不會是真的,爸爸不會殺他,但夢中,爸爸真的會拿刀子去捅他的要害。這時,他會在絕望中醒來,並想,原來否認沒有用,爸爸真的就是想殺死他。

    對爸爸和媽媽兩個至親的人絕望,這是一種保護,因為從希望到絕望,這種痛苦太強烈了,假若不再抱有一點希望,那就可以減少痛苦。但問題是,他的這個策略是如此絕對,以至於他會對所有人不抱有希望,因此,當有些人對他好的時候,他反而容易變得焦躁甚至憤怒。

    聽A講自己的故事時,學員B分享說,她覺得她和A一樣,在如此可怕的家庭長大,不會有太執著的保護方式,因為她最後會發現,她怎麼保護自己都沒有用,所以乾脆就放棄所有保護方式,直接面對痛苦吧。

    B的話說得很決絕,而決絕也恰恰是她的保護方式。有一次她在小組中跟工作室另一位老師學習意象對話 時,出現了很多意象,如鱷魚、蛇等,但最後這些意象都化成一攤攤血水,全消失了。

    對B而言,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也是徹底對父母絕望。但是,我對B很瞭解。我認為她的父母的確對她造成了很多傷害,但她的父母對她也會有一些好的地方。

    當她決絕地認為父母對她一點好的地方都沒有,她要徹底絕望才是面對真相時,她也將生命中一些美好的東西給斬斷了。

    A和B並非沒有執著的策略。他們發現,他們或許對父母沒有什麼執著的策略,但他們在情侶、朋友或普通關係中有很多策略。

    A說,他發現自己對戀人有很多控制,而當控制不住時就會有強烈的憤怒。強烈的憤怒其實也是控制的一種,這是很強有力也非常有殺傷力的策略。

    B則說,她面對父母以外的人時有好多絕招,一個絕招是可憐,另一個絕招是聰明。她長得的確楚楚可憐,而她又極其聰明,當兩個絕招一起使用時,就很有力。

    不過,這些絕招都有一個問題——它們的力量可以壓倒別人,因此對他們有些保護作用,但這種壓倒會破壞他們與別人的關係。

    ***

    保護層割斷了連結

    B對聰明策略的解釋引起了C的共鳴。她說,在初中時,她很孤獨很叛逆,內心有很多痛苦,那時特別喜歡進行哲學思考,有時會進入狀態,覺得整個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地球和星空,就會覺得自己像一粒塵埃那樣渺小,而自己的痛苦就微不足道了,於是會有一種解脫感。C還將這種感觸寫成一篇文章,以小塵的筆名發表在了校刊上。

    哲學思考也是一種常見的自我保護方式,我自己也是在中學時開始進行種種哲學思考的,並寫了大量的日記。但大學時,我再重新翻看中學時的日記,覺得那些煩瑣的哲學思考實在是沒什麼價值,因為它們純粹是思考,體驗比較少。
    C的哲學思考也有類似的價值——將自己痛苦的體驗弱化,既然自己只有一粒塵埃那麼大,那麼痛苦又算是什麼呢!

    C還談到,每當她特別痛苦的時候,就會有貴人出現,他們隨意的一句話就能點化她,讓她頓悟到很深的道理,然後得到很大的解脫。

    聽C講了幾個被點化的例子後,我發現,其實那些貴人並沒有做什麼事情,而且點化她的完全是他們無意中對她說的話。對此,C也有發現,她說,關鍵不在他們,關鍵是那時她自己內心到了一個轉變的時候。

    但是,我問她,像她這種歸功於別人的做法,會不會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策略呢?我這樣說,不只是因為發現她幾次被點化時有相似的模式,而且其他時候和她打交道,我也發現她很容易感激我,但其實我覺得自己是不配得到那麼重的感激的。

    她想了想說,是啊,好像這也是一種策略,而且這種策略和哲學思考中的塵埃策略是一樣的,都是她覺得我沒有價值。塵埃是沒有價值的,而那些被點化的時候功勞又是別人的,自然她也沒有價值。

    這樣一反思,她明白了,哲學思考也罷,被點化也罷,都是她將「我沒有價值感」「我不夠好」這樣的感受美化了而已。或者說,這兩種策略,都是她處理自己低價值感的一種保護方式。

    學員D則說,她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憤怒。她很容易憤怒。一次,戀人打電話時問:「吃飯了嗎?」

    聽到這句話,她被激怒了,回應道:「你怎麼這麼笨啊!都晚上十點了,你還問我吃飯了嗎,你有腦子嗎?」

    這種情形,說憤怒並不準確,更準確的說法是指責,而指責,則是最常見的自我保護方式之一。

    指責別人,是為了保護自己什麼呢?

    D反思說,她很渴望親密,而你吃飯了嗎這樣的問候,應該是普通朋友之間用來寒暄的,戀人之間使用,就似乎在說,我和你很疏遠,我們是普通朋友,再加上是晚上十點鐘這樣問,就更是在傳遞我和你很疏遠這種資訊。這刺傷了她,於是她使用了指責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聽D在分享時,學員E受不了了,他跳出來說:「你們都在搞什麼,你們怎麼一直都在談無關緊要的事情!」

    他還問我:「武老師,你怎麼到現在還沒有談最關鍵的一點——體驗,尤其是身體的體驗,我認為剛才大家說的都是皮毛,而深層的體驗才是關鍵。」
    聽到E這樣說,大家一片譁然,尤其是剛才跟大家分享過的學員。因為,剛才幾位學員的分享其實已經很深,尤其是學員A和C,他們分享時,他們自己有很明顯的身體反應,但E似乎沒有看到這些反應。

    透過這一點可以看出,E的保護方式是抽離和更好的道理。大家經常感覺他似乎游離在小組之外,而每當他試圖進來時,他習慣使用一些評價,而且評價都是在講更好的道理。

    E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他會非常用心地去學習,但他更願意學習理論,而對講感覺有些抗拒。這可以理解,因為他的內心也有很大的痛苦,他一直使用種種策略將這些痛苦封在心中,他不願意它們出來,這也意味著,他也不願意去體會別人的痛苦。

    ***

    穿越保護層和傷痛,可抵達真正的親密

    保護方式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在幼小的時候,或在非常無力時,可以透過這些保護方式減輕自己的傷痛,從而幫助自己渡過難關。如果沒有這些方式,很多人甚至都活不下來。

    但是,自我保護方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瓦蘇老師說,我們的心有三層:保護層、傷痛和真我。最外面一層是保護層,接下來是傷痛,而最深處是真我。

    因為有傷痛,所以有保護層;但是,因為有保護層和傷痛組成的牆,所以真我深藏著,令我們碰觸不到自己的真我,別人也碰觸不到。

    我們之所以想組建親密關係,之所以想愛與被愛,就是想獲得一種親密感。真正的親密感是真我與真我的連結感。但是,也正因為保護層和傷痛組成的牆太厚,兩個人的真我就不可能相遇了。當真我不能相遇時,我們就會將自己的保護層強加給別人,將自己的傷痛轉嫁給對方,於是,就會導致越愛越孤獨的局面。

    所以,想要擁有真正的親密,想和自己的戀人建立真正的連結,關鍵就是去穿越心靈的保護層。

    我是和女友一起去上瓦蘇老師的課程的。當天,一個學員想處理她的問題時,將我拉上去扮演她的戀人。結果,老師處理問題時發現,場上呈現的主要不再是她的問題,而是我的問題。

    於是,瓦蘇老師將我的女友也叫上來,而讓這位學員退下去,專門處理我和女友的事情。那一刻,我承認了我內心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件事情,在平時,我根本不敢和女友講,因為我的策略是體諒,如果我把這件事情向她坦白,她會極其痛苦。我不能令她如此痛苦,所以最好不說這件事。

    但現在,體諒的保護層被戳破,我不得不面對這件事,不得不面對造成的傷害。

    到了晚上,我們再一次細緻地討論這件事,我這次徹底坦誠,將一切和盤托出,而她的確非常痛苦,並且有兩個小時,她獨自面對這份痛苦。

    最後,她和我說,她能面對這份痛苦,接受這份痛苦的存在。

    當她這樣說時,我突然間感覺整個世界安靜下來。其實,這是我的心在那一刻安靜了下來。幾乎是同時,我的心變得無比輕鬆,而身體也鬆了下來,並且一瞬間覺得與女友近了很多很多。她也有同感。

    對此,用瓦蘇老師的理論來解釋,就是在這一刻,她放下了她的保護層去面對痛苦,我也放下了我的保護層去面對痛苦,結果那一刻我們的真我相遇,於是真正的親密發生了。

    我和女友在一起兩年了,我們早就學習到要完全真誠地相處,無論有什麼事情都要拿出來談,這對我們自己和我們的關係都有巨大的好處。這一次,我們再一次學習到這一點,並且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是我以前無論如何都不敢和她袒露的。

    這不只是我們的學習,也是這次課程中,三十多名學員的共同體驗。放下保護層去面對痛苦,這一開始需要勇氣,但最後就會獲得巨大的好處。

    .

    以上文字取自
    身體知道答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295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夢見指責別人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4-27 10:00:00
    有 468 人按讚

    「妳可以把一切寫下來,但是,寫,不是為了救贖,不是昇華,不是淨化。雖然妳才十八歲,雖然妳有選擇,但是如果妳永遠感到憤怒,那不是妳不夠仁慈,不夠善良,不富同理心,什麼人都有點理由,連姦污別人的人都有心理學、社會學上的理由,世界上只有被姦污是不需要理由的。
     
    妳有選擇 ── 像人們常常講的那些動詞 ── 妳可以放下,跨出去,走出來,但是妳也可以牢牢記著,不是妳不寬容,而是世界上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怡婷,我請妳永遠不要否認妳是倖存者,妳是雙胞胎裡活下來的那一個。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怡婷,妳可以寫一本生氣的書,妳想想,能看到妳的書的人是多麼幸運,她們不用接觸,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
     
    與近日新聞持續重疊隱隱作痛,林奕含在今天離開人世足足兩年了,比我還年輕的身影香消玉殞彷彿只是發生於昨日的巨大衝擊,清晰記得當時闔上書本那一夜,雜亂思緒在腦海裡持續喧囂無法沉澱,第一次知道何謂文字的飛花濺血,處處引經據典下流動波濤洶湧的大起大落,詞藻雕欄玉砌下暗藏無力還擊的巨大痛楚,無數旁徵博引下傾訴著三從四德的文學禁錮,難以適時抽離下揭開的是永不見天日、被社會包庇默許的月黑之時。
     
    不同於優美、壯美、唯美,有一種美被稱為淒美,存在於斷垣殘壁的戰爭廢墟,存在於遺世獨立蕭瑟蒼涼的英國鄉間,也存在於梅以曲以欹以疏為美的病態畫面,毫無生氣也沒有一絲希望,林奕含的文字似乎就是這種引人獨愴然而涕下的淒美,卻也赤裸殘忍到沒有勇氣讓目光多停留一秒。
     
    從「樂園」走過「失樂園」再到「復樂園」,孤獨一人走不出旋轉木馬的禁錮,雖然滔滔不絕飽滿欲滴的情緒都以愛為其名,但閱讀時所感受到的卻是不敢明說不願面對的深沉之恨,緊緊黏在表象上的是自欺欺人的糖衣,任憑這個世界的醜陋與邪惡對她予取予求。筆鋒流轉在李國華對食色性也的醜陋,道貌岸然的舌粲蓮花,訴說著愛傳達著恨,而這份深不見底的恨所凝視的對象不只是思琪之於老師,從伊紋怡婷曉奇餅乾的故事,從旁人的冷嘲熱諷,從左鄰右舍事不關己的偽善無知,所塑造出來的更是對畸形社會的默許加害與睜一隻眼閉一支眼下,那絕望無聲的吶喊。
     
    最為可悲的是必須盤旋在腦海的愛,那無法改讀變環境、無力拯救的自己,後退一步就是深不見底的懸崖絕境,只能徒勞的自我催眠、無盡退讓。極其壓抑隱忍之下所生成的保護色,是一種狀似愛情的毒藥,被扭曲被剝離被醜化而似愛非愛的謬論,只因非得如此才有活下去的動力。所以最終學會乖乖當一個聽話的學生,低下頭成為一個受人擺布的玩偶,更得時時為不知從何而來的自責低聲道歉。
     
    對於許多女性而言,性與愛恨緊緊糾纏,往往都會產生難以一分為二的複雜情感。房思琪受限於傳統女性貞潔操守的價值觀,受制於顏面自尊不卑不亢的溫良恭儉讓,更受困於從科舉考試到升學主義下僵化制式的優良學生模型,然後想著歷史上成雙成對被過度美化的悲壯愛情在默默合理化千百次的身不由己,胡蘭成和張愛玲、魯迅和許廣平、沈從文和張兆和、阿伯拉和哀綠綺思、海德格和漢娜鄂蘭、蔡元培和周峻,如果李國華有一丁點的愛,那這一切複雜糾葛的心境至少對涉世未深的女孩來說單純許多。
     
    《色戒》中王佳芝可能因性而愛,也可能真正為易先生動情,無法把兩者因素獨立而論,但假使她有機會吐露心聲訴諸文字,誰又知道她當時所承擔的身心掙扎與痛苦煎熬比較輕微呢?女性的心靈受身體影響極大,受生理左右極深,所謂「遭受玷污、不再純潔」的負面情緒存在於鏡子裡、蓮蓬頭下,宿昔夢見如影隨形,最後只能把自己放的比塵埃還低,看的比鴻毛還輕,悲傷的是,思琪的執著性格讓她作繭自縛,傳統文學的過於純粹讓她故步自封,無止盡的忍耐最終讓出了自己的人生。
     
    「你在我身上這樣,你要我相信世間還有戀愛?你要我假裝不知道世界上有被撕開的女孩,在校園裡跟人家手牽手逛操場?你能命令我的腦子不要每天夢到你,直夢到我害怕睡覺?你要一個好男生接受我這樣的女生 ─ ─ 就連我自己也接受不了自己?你要我在對你的愛之外學會另一種愛?」
     
    林奕含筆下的女性每一位都是受害者,以卑微的姿態乞求愛與被愛,或許在她的世界裡,長期處於性暴力的陰影下所有男性都是掠食者,從床笫之間到日常生活,一個支配一個被動,一個威風凜凜發號施令一個大氣也不敢吭一聲,如此失衡又赤裸的男女關係,讓人不禁懷疑是否先天的生理構造永遠不可能真正達成所謂的性別平等?在在證明,無論性教育、性平教育何其重要,更必須從根本開始慢慢改變。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極為沉重,沉重在血淋淋的真實,她捧著易碎的心看待自己猶如殘花敗柳,表面的傷口接受縫合還有痊癒的一天,然而撕心裂肺的痛所刺穿的是靈魂的動脈,蘋果摔在地上就爛了,小女孩就像天使,被折翼則永無翻身之日。有權有勢之人可以一輩子都是既得利益者,舌粲蓮花利用無知、崇拜與憧憬,有恃無恐憑藉社會的包庇與避諱,花尚未含苞就面臨被迫摘折的命運。
     
    假使發生於我們周遭認識的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身上,無疑是生不如死的折磨,卻又很難指責多數父母對於性的絕口不提,也無法非難普遍長輩的傳統觀念和避重就輕,這是文化背景之下所產生的保守風氣,上一代也是如此被教育長大,甚至有更多隨著光陰而塵封的人間悲歌。也許,林奕含將這一切不堪回首的苦痛記憶化成駭麗詞藻,為得不是想看見正義被伸張,也不是想一吐多年的愛恨情仇,在世人願意了解、感受與接納最為醜陋不堪的一面時,也能夠看見同一片夜空下的月黑時刻,所帶來的不只有絕望,同時,那一線希望是如此奪目而溫暖。
     
    由衷期盼,倖存於這個世界上的受害者,不論性別不論年齡,都能在閱讀通篇錐心泣血的文字之後,學會拒絕壓抑隱忍和唯唯諾諾,當成年人懂得正確適當的性教育和性平教育足以拯救我們的下一代時,當孩子們明白自我保護和防範未然的必要時,房思琪這麼一個心痛的名字可以只存在於過去尚未溫柔的世界、可以只用於追憶人世間無法留住的美麗天使。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