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公賴金水先生先阿嬤20多年前離開我們了
那時的殯葬服務不像現在一樣
能夠簡單自己製作往生親人的點滴影音回憶錄
這次阿嬤仙逝後為了幫阿嬤製作回憶錄
堂弟與弟妹從祂的百寶箱中找到了一大堆的珍貴照片
裡面有好多好多我們賴家人的照片還有許多阿公生前的照片
還記得幾年前阿嬤還沒失智時一次從南...
我的阿公賴金水先生先阿嬤20多年前離開我們了
那時的殯葬服務不像現在一樣
能夠簡單自己製作往生親人的點滴影音回憶錄
這次阿嬤仙逝後為了幫阿嬤製作回憶錄
堂弟與弟妹從祂的百寶箱中找到了一大堆的珍貴照片
裡面有好多好多我們賴家人的照片還有許多阿公生前的照片
還記得幾年前阿嬤還沒失智時一次從南部開車接她北上時在車上閒聊
阿嬤說:昨天我有夢到你阿公
祂開一台黑頭車載我出去玩
還去祂住的地方一棟好大的洋樓
後來祂的傭人煮好飯要我一起來吃飯
你阿公卻說:這妳還不能吃 以後我再載妳來
妳先回去吧~然後阿嬤就醒了
我那時心想:(對啊!?記得小時候阿公喪禮燒給祂的靈厝是一棟紙紮的洋樓 裡面還有停一台黑色轎車啊!) 我想阿公只是思念阿嬤回來看看她
也承諾時間到了會再來接她⋯
這些年阿嬤除了失智身體也還算硬朗
而就在12/4凌晨睡夢中無病痛的離開了我們
因此在著手進行阿嬤的回憶錄製作時
也興起了幫阿公補做回憶錄的念頭
從前阿公阿嬤ㄧ起出國去過許多地方旅遊留下滿滿的足跡和照片
裡面不時的可以看見阿公一直牽著阿嬤的手形影不離開心幸福的樣子
於是便用了我2016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台語專輯 【心內話】裡代表著我們賴家三代濃郁親情的主打歌「伊是阮老爸」作回憶錄襯樂
其實這首歌本來就是我代替爸爸送給阿公的紀念作
當時蕭煌奇老師要幫我量身打造一首屬於親情的作品時
在錄音室聊起了我的成長背景和故事
問問我有沒有想要對家人說的話或感謝平常沒有機會表達的言語
或感謝平常沒有機會表達說的話
我想了ㄧ會兒於是便說起了關於爸爸的故事⋯
我的父親家中有八個兄弟姊妹
他排行第三 上有大姐和哥哥
從小到大我老爸就是個活潑頑皮的小孩
聽說常常被我阿嬤從庄頭追打到庄尾
還頑皮的把他的祖父牽到水溝去
是個非常典型的 「夭壽死囡仔」
我的阿公 賴金水先生 住在斗南這個純樸的小鎮
在火車站前當排班司機
他非常的敬業又熱心
還曾得過內政部頒發優良司機的獎狀
家中八個小孩就靠他ㄧ雙運轉手餵飽了全家大小
據父親說從小到大管教小孩都是阿嬤負責打罵
而阿公負責在外跑車賺錢養家
這輩子唯一一次被阿公痛打是在國中時
和同學偷偷約好用書包裝著衣服要離家出走
藏在竹簍裡的書包被阿公發現從床上被挖起來毒打一頓
後來爸爸國中畢業後報考陸軍士官學校
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軍旅生涯
退伍後才在板橋成家生下了我
我們有家族的肝炎遺傳病史
很多長輩都是肝癌過世
阿公在那時身體也出了狀況ㄧ度命危⋯
是在因緣際會下爸爸和廣澤尊王結緣向祂祈求
郭聖王靈感庇佑下答應再續命十年
爸爸因感念神明的神恩庇佑
也因此開始供奉郭聖王的香火
這也是我們一家(廣澤宮)供奉廣澤尊王的緣起。
也許冥冥之中真有天意註定
在我小學三年級約莫十歲時
阿公因爲肝硬化過世了
記得那時爸爸開車載著我們一路南下趕回斗南老家時非常的沈默
到了斗南老家時依照習俗晚輩必須要爬進大廳
這時我看到爸爸邊爬邊痛哭
這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到他哭
我的阿公是個非常幽默的人喜歡開玩笑說笑話
小時候還不太會說台語
阿公只能操著台灣國語逗著我們倆兄弟玩
我們總是說他像漫畫裡的老夫子
常常喜歡我們陪著他散步
然後到雜貨店偷偷買一瓶可樂
要我在回家前喝完不要讓媽媽知道
阿公過世前的那段最後的天倫是和我們相處在一起
晚期有糖尿病的他天天都要戳破手指驗血糖打胰島素
常常必須要到長庚復診看病也都是爸爸陪伴照料
一直到離世前昏迷送回斗南老家
以前老一輩有一句話說「歹仔飼爸」
也許孩子曾經放蕩不爭氣
但是最後關頭隨侍在側奉養天年的不是功成名就
而是這樣曾經讓父母傷透腦筋掛心的小孩
我一直有個遺憾
就是來不及跟阿公用台語聊天
甚至來不及唱歌給他聽⋯
我的音樂才藝是源自我的父親
他是我學吉他的啟蒙老師
教會我彈奏第一個音符
從小在廟口學打鼓舞獅也來自於爸爸的傳授
而爸爸也是受傳於阿公的傳承
所以陣頭一直是我們賴家三代共同傳承的薪火
阿公過世後我們將他的遺照懸掛在客廳牆上
一次偶然發現爸爸望著阿公的遺照默默流淚
想必是思念著自己的父親和還有好多來不及對他說出口的話吧⋯⋯ 「早頓一碗粥、出門一雙鞋」 「惦惦為著家風雨吹伊是阮老爸」
這些細膩的刻劃就好像阿公還在世的生活點滴
對於父親 身為男人的我們總有許多無法輕易說出口的關心與愛
因此我代替父親送給阿公爸爸的心內話 「感謝天地、感謝阮老爸。」 12/25這天是阿嬤與我們正式告別的日子
阿公也會信守承諾來接阿嬤吧?
希望祢來接阿嬤時別忘了看看我們兒孫們對祢的思念和心意☺️ 我會在現場唱歌給祢和阿嬤聽🙂🎤 《伊是阮老爸-致 羅公賴金水先生》
夢到過世親人回家吃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要成為一個沒有戶口的人了。」在我爸媽離婚後。
年前媽媽離了婚,搬出了跟爸爸一起住了20幾年的房子,獨自在外租屋。
一同住在外面的,還有最小的妹妹。
我跟大妹還有弟弟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期都是在外租房子住的,對我們來說,有一個家可以在休假時回去聚聚,一起吃飯聊天,就很足夠了。我沒有去思考到戶籍的問題,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會想起自己的戶口在阿公過世後,在爸爸的要求下,移到舊家當戶長避免後續麻煩。
爸媽離婚後,媽媽跟小妹搬出了家,我一樣在外漂泊,大妹也一樣,弟弟也一樣。
爸媽離婚後,爸爸把我們的東西通通丟掉了,口中說希望我們回家,但我們的東西都沒了。
爸爸每天來訊,要我們滾出他的家,把戶口遷出去,不准遷到他的親戚那裡。法律還沒斷絕我們的親子關係,爸爸先丟掉了我們的連結,以及戶口。
遷去哪?
我打電話問戶政事務所。
戶政說:「人不能沒有戶籍地址。」
我又問可否遷到戶政事務所,戶政說:「妳不能主動遷來,只能屋主把妳遷過來,他才有權力。但之後每次來辦事,都會罰款喔。」
每次辦事都會罰款喔...
我赫然發現沒有戶籍的人,原來是會被懲罰的。
從小到大,我都很怕跟爸爸對話,連對視都很害怕。
爸爸對我說的話,從來都是以「不可以」開頭,從來都是以「嘲笑」開頭。
「爸,我可以買毛筆跟墨汁嗎?」
「不可以,去跟老師說你沒帶要跟同學借。」
「爸,我可以讀高中嗎?」
「女生讀什麼書,趕快去工作。」
「爸,我想讀大學。」
「讀什麼大學,讓你讀高中就不錯了,不可以繼續讀,快點去結婚,但妳那麼胖,沒人會要拉。」
「爸,可以不要再傳姑姑做夢夢到我拿房子去抵押這種事情了嗎?」
「我是妳爸,我要怎麼打給妳都可以。」
我在工作上,總是被交辦很多工作。即使已經吃不消了,都還是會被「拜託多做一點」、「能者多勞」後,接下了超出我能負荷的工作。
「不敢拒絕」,是我最大的軟肋。
我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也看了很多職場文章。
「不會拒絕就準備做到死」、「情緒勒索」等等,我看了又看,翻了又翻,每次都會寫下洋洋灑灑的對策,但只要超出預想對話,我就會又接下新的工作。
我曾經因此找過心理諮商,1小時2,000元的諮商,我看了無數次。諮商師人很好,手把手的帶著我練習。諮商師告訴我,職場上的問題,要回到家庭去看。不敢拒絕,是小時候我沒有建立足夠的自信心造成的。
剛看完的時候很有效,但久了忘記了,又必須要回去。一來二往,我忘記了要回去看,就吃上了藥。
談了戀愛後,我也唯唯諾諾,生怕一個不小心,把我愛的人嚇跑了。
第一次放膽大哭,是因為對方沒有因為我的要求,拒絕我、辱罵我,甚至他還回應了我的需求,並且記上了我的需求。
但每次要拒絕工作,我還是很怕跟對方眼神對視,還是很怕據理力爭,我覺得我隨時會被資遣,縱使我的朋友、前同事都說我的工作表現很好,我還是沒有自信。
跟愛人對話時,我也總是揣測著他的語氣,以至於對方總是問:「我先跟妳說我的意思是什麼,怕妳又想太多。」
工作跟愛情上的關係困難,讓我備受困擾。即使去找諮商師,也礙於現場都在哭,沒辦法記下太多,導致要一再去找,花費也很可觀。
其實我很清楚早期家庭經驗跟童年對長大後的我來說很重要,因此我也常常在搜尋、閱讀相關書籍。
可是人在痛苦時,需要的是聆聽與聲音。
我在親子天下追蹤很多年「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的溫柔心理師曾心怡,最近在線上平台開課了。
我在試聽的當下,邊跟著試做,邊哭泣。
「你目前心裡面最重要的三個人是誰呢?」
「對這三段關係的期待以及與現實的落差是什麼?」
一步一步帶著我重新去拆解,去了解,去練習童年的經驗對我現在的影響。
我非常喜歡裡面的一句話:
「我們了解原生家庭的經驗,不是為了咎責,是更能去了解自己,減少因為不了解所造成的情緒干擾。」
我無意回到過去指著爸爸的鼻子說:「都是你害我沒有自信,都是你害我自卑、害怕」
這無濟於事。
我只希望能夠在未來有機會見面時,抬頭對視著他,告訴他:「你說什麼對我來說,都不重要。」
並且在跟親人、愛人、工作同仁與主管的對話中,能夠更自信的表達需求。
我或許沒辦法一步到位,但因為是線上課程,所以我可以一直聽、一直聽,有疑惑就聽,流淚就聽,受挫就聽,聽久了內化在心裡,一定可以改變什麼。
我也推薦給大家,藉由理解放過在各項情感中受傷過的自己。
【覺察與溝通:掌握重要關係的相處之道】線上課程
防疫學習優惠中,內容有Podcast+簡報+文章(可以存在手機裡)。
現在特價$1,800元,使用我的專屬折扣碼【winnie】可以再折扣$200,共有20個名額。
#Hoost 提供第一集免費試聽,完整課程會在7月上線,大家可以點以下的網址收聽:
https://reurl.cc/bX5yvE
週五了,希望之後每個晚上,我們都可以輕鬆度過,減少眼淚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