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夜曲坦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夜曲坦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夜曲坦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夜曲坦克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46的網紅SU YANG , 蘇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哈娜麥莎微醺時刻」邀請到超級活力又創意十足的藝術家~邱幼旻導演。 帶著她最新出爐編導製作的作品~創意戲劇「影子 Shadow ~看見最好的自己」 以及這齣劇的演員 陳若萍、丘克俊一起來到節目分享。 透過好友DJ Elvis丘克俊的介紹,知道了這一齣非常有意思的劇 ;這是一齣融合互動式表演,...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萬的網紅Din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DinTer的頻道👉 https://goo.gl/CU6gp1 加入我的頻道會員👉https://www.youtube.com/Dinterlolz/join 精華實況時間 ►2020/11/15 實況VOD連結►https://youtu.be/EFaCqus89gs ►Prev上一部...

  • 夜曲坦克 在 SU YANG , 蘇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10 14:42:03
    有 19 人按讚

    今天「哈娜麥莎微醺時刻」邀請到超級活力又創意十足的藝術家~邱幼旻導演。
    帶著她最新出爐編導製作的作品~創意戲劇「影子 Shadow ~看見最好的自己」
    以及這齣劇的演員
    陳若萍、丘克俊一起來到節目分享。

    透過好友DJ Elvis丘克俊的介紹,知道了這一齣非常有意思的劇 ;這是一齣融合互動式表演,以及動畫影像、結合導演的原創歌曲,描述劇中八位不同屬性的影子們,他們出黑暗入光明的歷程故事⋯。

    在屏東的好朋友不要錯過這一齣劇喔!
    大手牽小手!一起來看戲!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10/10日播出
    邱幼旻+陳若萍+丘克俊(影子 Shadow ~看見最好的自己)
    播出曲目

    好那81集最終版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第81集 10/10日週六播出
    導演邱幼旻(影子-看見最好的自己)
    1、Better Me/薛凱琪
    2、夢中的婚禮 /理查克萊德曼
    3、蕭邦小夜曲
    4、流浪者之歌/陳綺貞

    🌹❤️🌹❤️🌹❤️

    【影子.Shadow】主題戲劇部分描述劇中八位不同屬性的影子們出黑暗入光明的歷程,本劇以創意戲劇互動表演的形式、融合動畫影像、疊合一首首試圖讓您動心感應的原創歌曲,想要啟動您深藏珍貴不凡的心!

    『影子們飄盪變換在世界裡,他們的心聲卻都埋藏在我們的心裡…』
    『從來沒有一刻如此激昂又如此平靜
    明白過去困在哪裡
      知道前程往哪裡去
       解開疑惑擁有了做自己的勇氣』

    ★創新的教育劇場形式與思維以及溫馨趣味的互動表演等您來經歷感受!
    ★這不是場最華麗的演出,但就是要最貼近你的心,與洋娃娃的坦克車教育劇場演出製作夥伴們共渡100分鐘的劇場時光,絕對要讓您念念不忘…
    ★希望家長老師鼓勵性格與前程摸索中的青/少年觀賞我們的創意演出。
    ★教師表演教育增能/情緒釋放/才能探索/思想突破
    ★創作者為全方位演藝明星啟蒙者,有志從事演藝工作者不要錯過!

    將在這個禮拜六日10/10、10/11於屏東演藝廳演出!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也將於這個禮拜六10/10上八點播出他們的採訪,到時一定要收聽喔!🙏🙏🌹❤️

    「影子 Shadow ~看見最好的自己」
    時間: 2020/10/10-11
    地點:屏東演藝廳實驗劇場/洋娃娃的坦克車教育劇場
    
    兩廳售票連結
    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rotyiUrPteQKCFpzbBjtz

    「影子 Shadow ~看見最好的自己」
    YouTube 介紹連結
    https://youtu.be/mySxauR4RaA

    #邱幼旻
    #陳若萍
    #唐幼馨
    #邱克俊
    #張忠安
    #簡琍林

  • 夜曲坦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27 10:44:01
    有 1,011 人按讚

    昨天分享上半年度的電影,今天則是書籍,這段時間裡有一長串的待讀清單還來不及讀,所以選出這八本其實稱不上公正,就是回顧六個月來自己讀完後私心特別喜歡的作品。其實書籍和電影不太一樣,要選出其中之最好難,這些文字帶來的感動是存在於不同層面與世界的,會以不同方式滲透讀者的心靈,常常讓人深感手背手心都是肉,相信所有愛書人都會明白如此說法。
     
    姜峯楠《 #呼吸》有九篇或長或短的故事,遺世獨立的小說篇篇都具有《異星入境》的生命力道,別的科幻作家耗盡心神在創造未來世界的樣貌、在刻劃未知時空的輪廓,唯獨他,科幻只是背景、只是元素,更有條不紊從人的角度拓展深層想像邊際,書中一句話言:「科學不光是為了要尋求真理,科學也必須尋求人類生存的意義」,而他親筆銘刻下的,亦徹底體現人性面對科技的細膩心態,與那重來千萬次也無法改變的未來命運。
     
    聶華苓《 #桑青與桃紅》是動盪年代下孕育的文明產物,也是政治衝擊後的社會脈動,聚焦於「人」,聚焦於人的「困境」,聚焦於人如何受「政治」所困。隨著主人翁的顛沛流離反覆適應環境變動,1945年的瞿塘峽,1948年的北平,1957年的台北,移轉到最後 1969年的美國,桑青與桃紅先後長於同一副軀殼,一個自然生成,一個環境使然,漸漸分裂為天壤之別的兩種對立性格。聶華苓由內而外塑造了當局者的主觀視角,從中國四面楚歌的困境,舊秩序的全面崩解,過街老鼠的躲藏生活,到白先勇老師所形容「其心也危,其情也哀」的空虛失根,四個極具時代意義的年代裡斷裂式循序推進,桑青清亮的身影逐漸淡去,桃紅主導的時間愈來愈多,透過日記形式成就這一部情節更為戲劇化的東方版《金色筆記》。
     
    完整文章寫於:https://www.unitas.me/?p=13167
     
    《 #吹過星星的風》共收錄八位影響深遠的近代韓國作家的八篇短篇小說,有被稱作韓國「托爾斯泰」的李光洙,韓國「契訶夫」的玄鎮健,韓國普羅文學奠基者李箕永,諷刺文學大師蔡萬植,自我意識文學先驅李箱,女性主義運動者與左翼作家的姜敬愛,卡普文學與新傾向派代表作家崔曙海,寫實主義代表羅稻香,每一篇皆具閱讀價值與時代意義,某種層面與台灣共同分享了一種相似且貼近的東亞經驗,極其壓抑的日本殖民時期,惡性循環的窮困農民生活,筆觸所及教人痛心,也深刻入骨。
     
    郭強生《 #尋琴者》滿是歲月洗鍊與時間錯落的痕跡,一場雪,一架鋼琴,一個人,構成了定格畫面,作者沒說的是景框外的種種失望以及種種沉默。《尋琴者》尋琴,也尋情,琴與情裡皆有愛有恨,有過的去的,也有過不去的。像石黑一雄的《夜曲》輕輕觸碰不停與現實妥協的哀傷靈魂,如此一個不起眼的中年調音師,曾是老師寄予厚望的音樂神童,曾經深深仰慕戴著金絲框眼鏡的年輕鋼琴家,卻眼睜睜與屬於自己的時機擦身而過,無法以理想的演奏家身份面對鋼琴,成為一個調音師也很好,靜靜於陰影處守護靈魂的依歸。始料未及的是,在命運的牽引下,他最終依然踏上了當年鋼琴家長久居住的紐約,忐忑帶著未能完成的純粹情感踏上這趟旅程,不只在於琴,更在於情,緣起緣滅和所有的一切都能於此處找到結局。
     
    Graham Greene《 #沉靜的美國人》談越戰時的故事,令人再度刺穿充斥潮濕、不安、錯愕、困惑、瘋狂、死亡又孤獨的黑暗之心,其凝視的對象是美國、自由以及理想主義,而非西方殖民心態下被視為落後之地的越南。書中弗勒是被派遣至越南的英國戰地記者,帶著擁抱死亡的念頭來到此處,已屆中年的他解決不了家鄉的困境,也安於夜夜有越南女子鳳溫柔相伴的日子,雖然經濟情況稱不上寬裕,但一張外國人的臉蛋就足以讓他在當地享有優越待遇。然而一切隨著美國年輕人派爾到來而產生變化,那沉靜的性格、老實的為人、天真的理想,在多數外國人裡顯得鶴立雞群,與弗勒有所交集後漸漸介入他與鳳的感情,一天,卻在突如其來的噩耗讓這些戰場之外的矛盾與衝突戛然而止。
     
    卡繆《 #異鄉人》就如沙特所說,是一部以荒謬對抗荒謬的作品,書中主角莫梭在旁人眼裡輕如鴻毛的生命,行徑孤僻有違常理,態度麻木不仁,事事無動於衷,甚至消極被動面對生命中的許多大事,舉凡將母親送入養老院、葬禮上未流一滴眼淚、守靈時抽菸喝咖啡、隔天假日就去游泳約會看電影,那些聰明或誠實等形容詞原來可以是褒也可以是貶,原來審判一個人是否有罪,重要的是審判這個人的靈魂是否從眾、是否媚俗,是否容於社會主流價值。他選擇忠於自我的荒謬,非忠於世界的荒謬,因誠實面對自身情感而幸福,因承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物而幸福,因擁抱荒謬而將生命意義真正掌握在手裡,迎向文學史上極為了不起的勇敢結局。
     
    米蘭昆德拉《 #笑忘書》是關於笑與忘的小說,關於遺忘、布拉格和天使的小說,七篇故事形成一張複雜的網,籠罩在布拉格的憂鬱蒼芎,有兩種笑,有 Litost,有死亡,有記憶,有過去,有未來,還有塔米娜,其中兩篇以塔米娜為主角,而塔米娜就是布拉格的化身,即使其他篇章屬於他人的故事,卻也都是由她的生命主旋律變奏展開。布拉格身為一個沒有記憶的城市,是因為人們一次又一次打倒曾經立起的雕像,眼見蘇聯紅軍驅逐了德國人,歡天喜地迎接共產政府,卻沒想到 1968 年在坦克無情碾壓下走到布拉格之春的終點,人民只渴望改變,無意推翻,捷共的威權統治不但抹去人性的臉孔,更抹去了了幾十萬人生命的記憶,必須媚俗,必須從眾,必須強迫遺忘,否則便會成為被拋出跳舞圓圈之外的石頭,成為永無歸隊機會的叛徒,剩下廢墟上蔓生的野草,照片徒留一頂帽子虛懸空中。
     
    完整文章寫於:https://reurl.cc/d0k0Ry
     
    Sally Rooney《 #正常人》影集乍看主要著眼於康諾與梅黎安的戀情,若有似無觸碰著顯而易見卻難以形容的階級、虛無與親密關係中的權力關係,這些在小說中佔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刻劃年輕人在人群中探索自我的成長過程,在看似尋常的正常與不正常之間來回擺盪,以簡練而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我們這一代彼此攙扶著面對情感、面對關係、面對自我、面對孤獨的恐懼與成長,書評近日分享。

  • 夜曲坦克 在 響琴-張雅晴的小提琴世界 Ya-ching's violin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12-27 20:01:06
    有 42 人按讚

    看台藝大孫教授將帶學生出國參加暑期音樂營,讓我想起學生時代第一次參加音樂營的經驗,因此把當時我在師大樂苑發表的文章轉po於下,回憶一下在那個時代才會發生的事,也讓現在的小孩知道,他們真幸福!

    1991年暑假,是我生平第一次獨自出國,我決定到莫斯科音樂院參加暑期學校。莫斯科音樂院帶給我全新的視野,讓我立下到俄國留學的決心,而這次的旅程,也讓一直在民主及風平浪靜的台灣中長大的我,有了終生難以忘懷的經驗。

    走過紅場

    我滿心惶恐的等待著即將到來的莫斯科之行,民族意識的作祟,加上”反共抗俄”根深蒂固的教育,使我既好奇這製造出我最崇拜的神:D. Oistrakh跟 L. Kogan的國家,又略懷著敵意的踏上這塊土地,因為它在歷史上是不斷竊取中國疆土的的大斯拉夫民族。
    從東京到莫斯科經過9個多小時的飛行,下機後得自己扛著裝滿泡麵、糧食、礦泉水的兩大只皮箱加上小提琴,一直到旅社,我似乎還沒有真正看到這個國家。晚上的接風菜是蘇聯人眼中極豐盛的飯菜,但是它卻令人印象深刻─硬得像餅乾的麵包、兩片酸氣薰天的臘腸、焦硬的鹹飯、還有切到桌子都在地震還切不下去的牛肉(應該是牛肉?也許是馬肉)加上一壺帶著泥土味的橘子汽水...這頓飯下來,所有的人都哇哇叫開始後悔了。

    莫斯科音樂院
    1991年8月13日,當巴士停在矗立著柴可夫斯基銅像的音樂院前,我便深深的愛上了她。
    莫斯科音樂院由尼古拉‧魯賓斯坦創立,柴可夫斯基在這兒任教了大半輩子,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而把音樂院改名為柴可夫斯基音樂院。整個音樂院圍成一個馬蹄形,教室和琴房在兩側,中間便是〝國際柴可夫斯基大賽〞的比賽會場,柴可夫斯基的銅像正在大廳前方。這個柴可夫斯基的銅像造型十分鮮活:柴可夫斯基雙腿交叉坐在椅子上,右手靠著譜架,左手正在指揮,不像一般的正襟危坐,卻充滿了韻律敢。當你默立在他面前,會發覺有一股莫名的力量與你交流著,讓你對他產生無比的敬意及熱切的喜愛。
    音樂院內部充滿古意,電梯是電影中看到,門是兩層鐵欄杆圍起沒有密閉的那種,升降中還可以看到外面的人跟斑駁的牆壁;走廊保留著過去的木造建築,透露著一股濃厚的思古情懷,蹋在吱吱亂響的木頭地板上,想想當年柴可夫斯基也是這麼樣的走過、蕭士塔高維契在這裡抱著書本匆匆跑過...,心裡就升起一種難以言諭的感覺。這裡的教室也保有著一種特殊的傳統─它在每一間琴房裡懸掛著音樂院從前教授的巨幅照片,現在在這間琴房裡教課的教授可能是照片上人物的學生;當教授在告誡學生重要的觀念時,他會指指牆上的照片說:「我的老師就是這麼告訴我的」,是一個美好的重視〝傳承〞的文化。
    關於這裡的老師,讓井底之蛙的我開了眼界。記得和第一位老師 Alexander Vinnitchky 初見面時並不高興,他好年輕,我覺得音樂院怎麼把年輕、沒經驗的老師排給我?當時他正在教一位澳洲學生上課,那個學生演奏得很不好,運弓的手從弓尖抖到弓根,一首柴可夫斯基〝憂鬱小夜曲〞讓他演奏得真是讓人憂鬱,而 Vinnitchky 卻很平靜,絲毫不覺得那音樂很恐怖的聆聽,聽完他講了幾句話後拿起琴便拉,面無表情,身上除了擺動的右臂再也沒有別的動作,但從琴底流洩出來的情感卻讓我震驚得留下淚來...到現在,我還能記得那股感動。
    Vinnitchky 在這裡一個星期,8月19日,曾經是 Kogan 助教 的 Sergei Kravchenko 來了!我很喜歡上他的課,他會為你把作曲者的背景講得很透徹、怎麼作音樂解釋得很清楚,尤其是他的微笑足以讓人把緊張拋到九霄雲外。他和 Vinnitchky 的精緻不同,音樂中帶著俄國人的豪放不羈;他總是坐著示範,但是拉奏出來的音量、音色和音樂卻是我們蹬著雙腳也不及其百分之一的,聽了他的演奏,往往不知道應該就此〝退隱江湖〞還是埋首苦練才是。音樂院也提供了室內樂及伴奏課,只要應付得來,每天都可以排不同的課來上,盡情的享受著與音樂為伍的樂趣。
    有人說,俄國好的音樂家都到西方世界發展,其實不盡然,留在俄國的音樂家也許更傳統,他們不求功名利祿,在有漫長而寒冷冬天的土地,恬淡的演奏音樂。

    政變三日
    8月19日這天中午我留在學校練習沒有跟團體回飯店吃中飯,音樂院就在克里姆林宮的下一條街,偶爾,可以聽到克里姆林宮方向傳來幾聲低沉的呼喊或轟轟聲,倒也沒有覺得奇特。下午四點有大師課,回去吃中餐的同學卻反常的還沒有回來,直到快五點了才看到學員們步行回音樂院,他們說紅場被包圍了,但不知道究竟是什麼事,我們的中文翻譯神色詭異,總是壓低音量的討論,但不告訴我們怎麼了。等到下課時巴士依舊沒有來,我們一群人只好沿著大街走回飯店去,沿途四周的街道滿是武裝的士兵及坦克車,坦克上的擴音器大聲播放著的不是軍歌,也不是什麼演說,而是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這讓我們這群外國人誤以為是什麼嘉年華、遊行之類的,好不熱鬧。
    晚上主辦人來為我們說明情況,他說戈巴契夫被軟禁、政局大亂,恐怕會引起內戰,他請我們考慮是否要提早離境;美國人馬上取得機位,拎著行李離開了,日本人、西班牙人走避到大使館,韓國人隔一天就可以離開,而我們這群台灣人呢?居然找不到任何可以遮雨擋風的屋簷,沒有任何的外交使節出來與我們接觸,當時他們把對外通訊切除,據說台灣的父母完全沒有我們的消息,亂成一團,但也無能為力。台灣團裡有些人打算乘坐六天六夜的中亞鐵路到北京去,而我,看看荷包裡剩下的美金足以在物價低廉的俄國待上好一陣子,竟有點雀躍的說我不去大陸,要留在這裡跟 Kravchenko…,真是豪邁!
    我的課程仍然持續進行,Kravchenko 用琴音撫慰著我。

    最後一夜
    離結業的日子越近,心情就越低落,就要離開這個我剛熟悉的地方。無邊無際廣闊的天空、單純的人民、單純的生活;地鐵站、往音樂院的小街、紅場上,都有我來來回回的足跡;但願我還能踏上音樂院中每一塊木板,還能再品嚐音樂院旁那間小店中香濃的咖啡,還能在知識如山的老師身上挖掘寶物...。
    8月31日,最後一場音樂會結束,音樂營也落幕了。小別台灣三個禮拜,卻像經歷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回來後親朋好友總問我〝莫斯科如何〞,我該怎麼回答?!因此寫了這篇遊學記,謹此獻給曾經為我擔憂的每個人。
    1991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