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多黨制兩黨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多黨制兩黨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多黨制兩黨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多黨制兩黨制產品中有4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萬的網紅綠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巡田編:德國2021大選-「牙買加」、「紅綠燈」或左派?】 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受到全世界矚目的德國大選將在9月26日舉行,選舉結果將決定後梅克爾時代的德國政局。筆者不臆測未來選舉結果,僅依最新民調結果就德國政制略做介紹。 社民黨在民調支持度領先 選前2週民調的支持度,由中間偏左的社會...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0的網紅林lillian_lin1029常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督盟討論提綱: 1.立法委員應該如何回應人民的期待與訴求? 2.面對2016大選投票日與各大專院校期末考衝突,第三勢力將如何因應? 3.公民要如何共同參與政治打造新國會。 4.未來的台灣社會,需要怎樣的政治新生態,要如何去實踐? 5.兩黨制或者多黨制對立法院較為理想? 6.目前看到立法院的缺失,與...

多黨制兩黨制 在 SIXMOUTHS? SIXSUNS☀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7:20:17

關於2020臺灣大選 蔡這次雖然高票當選 但很多人並不是因為喜歡才投蔡 而是因為討厭韓 太害怕統一 才投蔡 雖然藍色人覺得這只是在賣亡國感 但對多數人來說亡國感就是存在 因為國民黨跟韓親共的太明顯了 再加上香港的前車之鑑 讓臺灣人更害怕 才導致這樣的選舉結果 雖然蔡很高票 但韓的票也很多 蔡其實...

多黨制兩黨制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9:43:25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小黨的生存之道〕  大家好,明年的選舉就快到了,今天要跟大家討論,藍綠之外的小黨該在選舉時採取什麼策略,才能脫穎而出呢?  在開始之前,先簡單複習一下台灣的立法委員選制: -台灣立法院總共有113席 -區域立委:73席(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 -不分區立委:34...

多黨制兩黨制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9 03:05:16

[#沈旭暉隨緣家書📖]假如一百年前,中國在巴黎和會拿回青島 一百年前的五月四日,北京一眾大學生從天安門廣場遊行至趙家樓,並予以火燒,抗議時任交通總長曹汝霖等談判代表接受列強決議,讓日本在巴黎和會奪得德國在青島的權益,史稱五四事件,對中國歷史進程、國際關係、民族主義、政黨政治的發展,都有深遠影響。但...

  • 多黨制兩黨制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4 14:48:24
    有 26 人按讚

    【巡田編:德國2021大選-「牙買加」、「紅綠燈」或左派?】

    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受到全世界矚目的德國大選將在9月26日舉行,選舉結果將決定後梅克爾時代的德國政局。筆者不臆測未來選舉結果,僅依最新民調結果就德國政制略做介紹。

    社民黨在民調支持度領先
    選前2週民調的支持度,由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D)以25%領先。而在現任總理梅克爾帶領下,執政多年的基民黨聯盟(CDU/CSU),民調卻滑落至21%。重視氣候變遷與社會公平的綠黨(Greens),曾在5月初曇花一現躍居民調第一名,目前約16%。在後跟隨還有對大企業親善的自由民主黨(FDP,12%)、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11%),以及前東德共產黨化身的左翼黨(Left,6%)。

    比例代表制&內閣制
    德國國會選舉採比例代表制,國會席次與政黨票比例相當。中央政府為內閣制,由取得過半席次政黨組閣成立政府。德國現在政局並無政黨能夠單獨過半,選舉結束後,須等待總席次超過半數的政黨聯盟形成,取得組閣的地位。過去8年是基民黨聯盟與社民黨的聯合政府執政。今年有幾個重大變化,第一,梅克爾任滿即將退休,繼任者並沒有相同聲望;第二,社民黨表示將不會繼續在與基民黨的聯合政府裡當老二;第三,由於氣候變遷議題受到重視,綠黨的份量較4年前大幅提昇。

    色彩繽紛的多黨政治
    熟悉德國政情的人知道,大選選票開完時,選舉只能算進行一半。接下來政黨聯合的縱橫捭闔談判,湊出過半數的組合,才能決定由誰組閣執政。由於基民黨的支持度下降,枱面上並沒有任何兩黨的組合能過半,聯合政府的各種可能組合成為有趣的話題。首先說明,討論德國的聯合政府時,習慣以顏色代表各黨。德國的多黨政治色彩繽紛。基民黨聯盟(黑)、社民黨(紅)、綠黨(當然是綠)、自由民主黨(黃)。另外極右的另類選擇黨(藍,咦?)立場極端,基本上無入閣可能。左翼黨前身是共產黨,自然也是紅色,但因重複,當地報紙多以紫色代替。

    黑紅合作機會小,基民黨看「牙買加」
    假設大選結果與最新民調相符來做分析。黑紅兩黨加總並未過半,若加入黃色,成為德國國旗的顏色,稱為德國聯盟,或加入綠色,稱為肯亞聯盟。但是社民黨總理候選人Sholz已經把不與基民黨聯合的話說死,因此德國聯盟或肯亞聯盟的可能性都不高。黑綠黃的「牙買加聯盟」可能性反而高一些,但綠黨重視經濟分配的公平,自民黨對大企業極為友好,牙買加聯盟的成員須協調對經濟政策做出彼此的重大妥協。直白說,企業應該減稅還是增稅?

    「紅綠燈聯盟」或左派聯合政府
    社民黨跟隨梅克爾聯合政府當老二,多年來漸漸失去選民對「中間偏左」路線的信賴,因此毅然宣佈退出黑紅聯合執政。如果大選順利,選後尋求綠黨合作似乎順理成章。且提高基本工資是本次選舉紅綠兩黨一致的主張。為得到過半席次,可能選擇籌組紅黃綠的紅綠燈聯盟,但如前述,會面臨經濟政策上的基本矛盾。或者找左翼黨聯合,成為左派聯合政府,但這個組合的加總支持度較低,僅剛好過半,矛盾是外交政策可能產生齟齬,左翼黨因歷史因素的親俄,與德國一貫親美英及北約的基本路線不合。

    多黨政治,充份彰顯人民意見
    以上分析看,不管哪一個組合都似乎有困難,但是這正是多黨政治的美妙之處,人民的意見被充份彰顯。首先,國會選舉採取比例代表制度,民眾完全不須要策略性投票,不用擔心投給心中支持的黨註定是廢票,可以直接按照自己的期待做出選擇,國會選舉結果精準反映民意。不像選區單一席次選舉,投票摃龜的選民,形同被消音。其次,在內閣制裡,枱面上得票領先的政黨,為取得過半,就須在政策上彼此妥協,絕難一意孤行。

    比例代表制是最佳民主制度
    蔡英文總統曾經公開倡議德國式比例代表制,認為是最佳的民主制度。當然,她說這句話,是在民進黨取得第二次執政之前。比例代表及內閣制將形成多黨政治,不但不會造成政局不穩,反而因為民意充份展現,國家政策更有延續性。但是比例代表制中,政黨的地位至為關鍵,黨內民主的健全及政黨政治公共化,可以讓比例代表制走得更長遠。

    綠黨對氣候變遷的主張受到重視
    綠黨成為黑、紅兩黨欲取得執政權必要拉攏對象,選後參與聯合內閣機率高。這是由於環境議題及氣候變遷已經成為愈來愈重大的課題,人民對綠黨有所期待。此外,經濟公平分配及福利等溫和偏左理念,本來在歐洲就有一席之地。

    #巡田編

  • 多黨制兩黨制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3 15:27:24
    有 797 人按讚

    施振榮這篇“王道與民主”,看得我滿頭問號。

    他說”在現行的民主制度下,因為「一人一票」的機制,也造成社會運作出現盲點,政治人物或為爭取選票,會偏向以「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政策來吸引選民的支持,往往忽略「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政策,長期將造成社會發展的不平衡。“

    這個我同意是民主制度的盲點。民主政治裡的選舉制度,的確造就了政治人物,凡事用”選舉”思維來做決定政策方針的直覺反應。以台灣來講,四年選一次,於是常常看到政策規劃是以四年為期。這還是不錯的,很多為了選舉,一夜換邊的例子不知凡幾。另外政治人物先考慮自己,再考慮選民利益的,這看太多了,也沒有問題。

    我的疑問在他提出來的解方。

    他說“我提出領導人應該要從王道思維出發,進而彌補民主制度的盲點。
    “「王道」的三大核心信念是「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很重要的是,所創造的價值要從「六面向價值」來看待,在「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外,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
    「王道」的三大核心信念是「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

    「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這是很進步的思維,非常符合我這”左膠”的味口,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這叫做”王道”?這跟王道的關聯性在那裡?

    我特地去google了施振榮以前的文章,他指的”王道”是指大大小小組織的領導人之道,身為領導人要有三大基本信念:就是之前他講到的,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

    所以這個”王”是指領導人?還是個形容詞指的是主導的理念?

    再看這一段。“從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之爭,到台灣的藍綠之爭,再看許多推行兩黨或多黨政治的國家,民主政治都面臨無法順利運作的困境,公務體系的運作效率不彰舉世皆然。
    反觀一黨獨大的新加坡與大陸,雖然分別實施民主制度及共產制度,但面對經濟發展與疫情來襲時,一黨獨大卻能快速反應做出決策,也獲得人民的高度支持,值得我們思考。”

    的確,民主制度目前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分裂的社會很難取得共識,造成鐘擺式的執政方式,也就是選上以後,就把前任推翻,朝令夕改是很大的問題。但解方是一黨獨大式的政體?

    那請告訴我,如何防止一黨獨大的這一黨濫權?有什麼樣的監督機制?要知道這一黨上去了之後,它就不下來了吔。如果民主制度的解方,是一黨獨大,那一黨獨大制度出問題的時候,解方是什麼?

    至於企業經營,我本來想,在大老面前,我懂個屁?還是不要嘴了。

    但只忍了兩秒,我就受不了了。

    文中說“企業運作的制度也相對有效率,也十分值得借鏡。企業的運作也講求民主程序,企業透過股東會「一股一票」選出董事組成董事會,並由董事會選出董事長(企業負責人),再由董事長提名經營團隊,經董事會同意後,負企業經營成敗的全責,在內部討論做出決策後,就全力落實推動。
    一旦做不好,董事會可以隨時換掉董事長及經營團隊,在企業民主機制下,經營十分有效。而如果董事會中分為兩派,彼此意見相互掣肘,企業自然運作不好,經營績效也不會好”

    企業要效率,當然越少人決定,它速度越快。這在幾年前的矽谷的確是顯學,有一陣子就很流行,讓新創公司CEO有極大的決策權,說是這樣創意才能充分發揮。但這個方式,現在受到很多反省。

    我前兩天才看一篇經濟學人,在批評”軟銀”的決策方式非常的不透明。”軟銀”的確做了很多很棒很好的投資,但它出包的時候,也很大包。最近一個例子就是WeWork,軟銀投WeWork一出手就是44億美元,根據紐約客的報導,是孫正義參觀了WeWork總部12分鐘後就決定了。而且之後真的就是放手讓WeWork的創辦人紐曼充分發揮”創意”,上個月WeWork公布的財報,上一季虧損高達20億美金。

    至於WeWork的創辦人紐曼是不是真是個天才?我不知道。但根據紐約客的報導,WeWork有一陣子獨步天下,就是紐曼用創投給他的錢,把相對腳踏實地的對手逼死了。紐曼在2019年下台,但本來共享辦公室空間這麼好的創意,因他的操作,把整個產業都搞臭了。

    我同意太多監督對效率會變慢,但太少監督機制的體制,不管是在政治上,或企業管理上,真的是健康的嗎?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5545967

  • 多黨制兩黨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1 08:22:38
    有 82 人按讚

    ⭐️施振榮/王道與民主
    2021-06-21 00:50 聯合報 / 施振榮

    「民主」是一種政治制度,在民主的思維下,人民擁有平等參與公共政策表達意見的機會,並行使其權利選擇其認同的執行者。目前的民主制度主要是透過「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來具體實踐公民的權利;此外,「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也是重要的民主素養,只是如今已不復見。

    在現行的民主制度下,因為「一人一票」的機制,也造成社會運作出現盲點,政治人物或為爭取選票,會偏向以「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政策來吸引選民的支持,往往忽略「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政策,長期將造成社會發展的不平衡。

    此外,在政黨政治的發展過程,也看到了兩黨政治的發展瓶頸,彼此為了爭取選民支持以取得輪流執政的機會,往往相互批評,在野者為了讓執政者一事無成,許多重要政策往往無法形成共識,政黨各持己見,最終社會難以往前邁進。

    在人類實施民主政治不算長的歷史,可以看到民主政治的系統性盲點,也因此我提出領導人應該要從王道思維出發,進而彌補民主制度的盲點。

    「王道」的三大核心信念是「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很重要的是,所創造的價值要從「六面向價值」來看待,在「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外,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

    此外,社會價值由大家共同創造,利益(也有六面向的利益平衡,更要重視顯性與隱性之間的平衡)是共同創造價值的重大誘因,只有利益平衡才能確保社會穩定發展並持續合作。很重要的是,從王道來看利益平衡,所謂的「平衡」並沒有絕對的平衡,只有相對的平衡。

    從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之爭,到台灣的藍綠之爭,再看許多推行兩黨或多黨政治的國家,民主政治都面臨無法順利運作的困境,公務體系的運作效率不彰舉世皆然。

    反觀一黨獨大的新加坡與大陸,雖然分別實施民主制度及共產制度,但面對經濟發展與疫情來襲時,一黨獨大卻能快速反應做出決策,也獲得人民的高度支持,值得我們思考。

    此外,企業運作的制度也相對有效率,也十分值得借鏡。企業的運作也講求民主程序,企業透過股東會「一股一票」選出董事組成董事會,並由董事會選出董事長(企業負責人),再由董事長提名經營團隊,經董事會同意後,負企業經營成敗的全責,在內部討論做出決策後,就全力落實推動。

    一旦做不好,董事會可以隨時換掉董事長及經營團隊,在企業民主機制下,經營十分有效。而如果董事會中分為兩派,彼此意見相互掣肘,企業自然運作不好,經營績效也不會好。

    台灣的民主制度目前遇到的問題是,政策難以形成共識,藍綠相互牽制,許多重要政策卡關,批評者往往不是從為了讓國家社會未來發展更好的「大我」出發,政治人物往往以私利出發,為的是爭取政黨利益及來日執政的機會,長此以往並不利民主政治的發展,值得我們思考。(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 多黨制兩黨制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5-04-04 22:36:47

    公督盟討論提綱:
    1.立法委員應該如何回應人民的期待與訴求?
    2.面對2016大選投票日與各大專院校期末考衝突,第三勢力將如何因應?
    3.公民要如何共同參與政治打造新國會。
    4.未來的台灣社會,需要怎樣的政治新生態,要如何去實踐?
    5.兩黨制或者多黨制對立法院較為理想?
    6.目前看到立法院的缺失,與必須改善的事情為何?
    7.立法院為何無法反映民意?問題是什麼?應該如何改進?
    8.怎麼看第三勢力與獨立候選人的整合?有必要嗎?

  • 多黨制兩黨制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04-04 22:24:47

    公督盟提供
    討論提綱:
    1.立法委員應該如何回應人民的期待與訴求?
    2.面對2016大選投票日與各大專院校期末考衝突,第三勢力將如何因應?
    3.公民要如何共同參與政治打造新國會。
    4.未來的台灣社會,需要怎樣的政治新生態,要如何去實踐?
    5.兩黨制或者多黨制對立法院較為理想?
    6.目前看到立法院的缺失,與必須改善的事情為何?
    7.立法院為何無法反映民意?問題是什麼?應該如何改進?
    8.怎麼看第三勢力與獨立候選人的整合?有必要嗎?

  • 多黨制兩黨制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4-11-05 16:27:02

    2014年10月26日烏克蘭舉行的國會選舉是自從2月親歐盟示威運動以來的首次選舉,這場國會大選原定在2017年舉行,但因街頭革命及烏克蘭東部的分離運動提前到2014年10月,烏克蘭選出自脫離蘇聯23年來最親歐的政府。

    烏克蘭為多黨制,國會席次共計450席,每屆任期5年。採混合選舉,225席為政黨比例代表制,另外225席由地方選區產生,而其中屬於克里米亞與親俄武裝控制區的27席將會懸空。

    根據目前開出的99.42%選票,現任總統波羅申科領導的「波羅申科陣營」占總票數21.82%,為親歐政黨;總理葉森尤克的「人民陣線」占總票數22.17%,人民陣線是他在脫離「全烏克蘭祖國聯盟」後所領導。兩黨為親歐勢力奠定基礎,總統波羅申科也強調人民陣線會是聯合政府的重要夥伴。

    以下為各主要政黨的得票率:親歐的「自助黨」占約10.99%;親俄的「反對黨」占約9.38%,獲前執政黨「地區黨」支持;親歐的「激進黨」占約7.45%;親歐的「全烏克蘭祖國聯盟」占約 5.68%,由一心希望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前總理尤利婭·季莫申科領導。

    其餘政黨沒有超過5%的門檻,包括:「全烏克蘭自由聯盟」的4.71%、「共產黨」的3.8%。(共產黨曾是國家的第二大黨,之前在烏克蘭議會的450席中佔56席。)

    而逃亡至俄國的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所屬「地區黨」則未參選。

    這次大選中,親歐的政黨獲得過半席次,總統波羅申科可望組親歐聯盟,讓烏克蘭的加入歐盟之路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