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多變量時間序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多變量時間序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多變量時間序列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黃中岳談吉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3 長久以來,因為工作屬性的關係,關於電吉他相關的所有週邊器材、對比正常的電吉他愛好者而言,我可能更著重在『數位模擬』的發展面向上,而不是非常熱衷於類比器材的追求;當然!我認為真空管音箱組加上優秀的效果器,絕對是非常迷人的音色首選方案,但如果我們的工作場域就是無...
多變量時間序列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3
長久以來,因為工作屬性的關係,關於電吉他相關的所有週邊器材、對比正常的電吉他愛好者而言,我可能更著重在『數位模擬』的發展面向上,而不是非常熱衷於類比器材的追求;當然!我認為真空管音箱組加上優秀的效果器,絕對是非常迷人的音色首選方案,但如果我們的工作場域就是無法提供『讓真空管器材好好工作』的外在環境條件的話,『數位模擬器材』用於『解決客觀環境的障礙』來說,應該已經是近年來所有樂器製造商所不能忽略的主流思考了。
每一年對於各個樂器製造廠牌來說,最重要的技術發表與競技場合 --- NAMM Show,在今年年初可以觀察到的主要發展趨勢,是『IR』技術加載到所有你看得到的產品類型上,從包括『Suhr』所發表的 PT15 I.R. 音箱頭:https://www.suhr.com/electronics/amplifiers/pt15-ir/ ,到『Audient』所發表的 SONO 錄音介面:https://audient.com/products/audio-interfaces/sono/overview/ ,對於電吉他愛樂者、工作使用者來說,這種『類比混搭數位』的產品,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只會越來越多,也因此,瞭解並熟悉『IR』的使用,應該會是新世代樂手無可避免的全新課題。
在『全數位模擬』的器材方面,『Kemper』與『FRACTAL』應該已經底定了高單價市場上的兩大技術門檻而分庭抗禮、各擅勝場;但在中、低價位的市場爭奪戰,我們不得不特別觀察到中國的幾家新興廠牌,已經將工業產品的完成度,提升到令人詫異的水平,而將原本的日系產品,驅趕到更低階、更入門的位置 (可以觀察一下 Zoom 所推出的最新產品 G1 Four:https://www.zoom-na.com/products/guitar-bass-effects/guitar/zoom-g1-four-g1x-four-guitar-multi-effects-processors )。而今年的 NAMM Show 中,最讓消費者期待的中價位器材,可能就是『Mooer』的 GE300:https://www.gearnews.com/namm-2019-mooer-presents-powerful-ge300-prototype/ 與『Hotone』的 AMPERO:http://www.hotoneaudio.com/news/297.html 了 (雖然另外一家『JOYO』也公佈了產品 Gembox 3:https://www.facebook.com/JoyoGembox3Effects/ ,但網路討論聲量好像沒有那麼集中)!從這兩家中國廠牌一釋出產品訊息開始,我就一直在注意這兩個產品的技術規格與完成進度;而 Hotone 更早就開放了網路預購,似乎意味著能夠比競爭對手更早將產品面市。果然,在春節之後,透過北京朋友的大力協助,我拿到了第一波預購的實際成品。經過幾天的實地操作之後,有一些粗淺的使用心得可以來分享一下。
[三. 電吉他相關器材測試]_測試藍皮書_01 Hotone AMPERO
為什麼我覺得在中價位器材領域,『中國製造』已經將『日本製造』驅趕到邊疆去了呢?其實,從 AMPERO 的外包裝一直到產品本身的質感,我認為所有的工業設計與製作完成度,不用說臺灣了,連日本可能都無法以相近的成本去執行到這麼高的水準!可能要等到你親手、親眼拿到、看到 AMPERO 實體,你才能瞭解我的讚嘆 … 且不說它外表的黑色髮絲紋路烤漆的細緻,與幾乎與 iPhone 一樣大的觸控式螢幕的亮度、彩度了,我幾乎不敢相信按照 Hotone 的技術規格書 (http://www.hotoneaudio.com/downloads/manual/Ampero/MP-100%28Ampero%29_Online%20Manual_CN_V01_190119.pdf ) 所提到的所有硬體、軟體,可以建制在這麼短小輕薄的體積裡 (請參考它與前文所提到過的 TECH 21 RK5 的大小對比照片)!但他們真的做到了 ……
在這種『又眼紅、又忌妒、又讚嘆』的複雜心情下,我的測試筆記是:
1. 在電源方面,AMPERO 原廠所提供的 18V 500mA 數位交換式變壓器,很意外地讓本體在工作時會發出一種高頻的數位雜訊 --- 以 Zoom 的相關產品來說,如果你不是用原廠提供的變壓器、而是使用其他廠牌的數位交換式變壓器,也會發出這樣的雜訊,不過,只要是使用原廠所配置的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但 AMPERO 剛好相反 --- 我必須更換成類似在光華商場購買的數位交換式變壓器,才能將這個數位雜訊消除,這其實是一個令人費解的疑惑。
2. 如果多年前 Zoom 的產品就能做到『自定義的效果器序列』,那麼 AMPERO 在這個版本中的『固定式效果器鏈接』就顯得有點兒侷限了。雖然,原廠所設定的鏈接已經非常接近大多數吉他手在效果器盤的擺放順序與思考邏輯,也應該可以應付大多數的音色設計使用需求,但這種『想要多一點彈性』的奢望,我還是希望能在未來的韌體更新中可以被達成 --- 如果它不是來自於硬體限制的話。
3. AMPERO 是各國同類型產品中,少見的無法在『Preset』模式與『Stomp』模式之間切換的特例 --- 也就是說,你無法進入到那種『可以切換任一效果器 on/off』的 Live 使用慣性。但它提供了一個『CTRL』的切換鈕,依照使用手冊的說明,你可以從 AMPERO 的編輯頁面中去指定你希望切換的效果器族 --- 這樣的功能有點兒像是你用『Loop Switch』去『指定開關』一個或多個效果器,如果設定得宜,它可以讓你在同一個『Preset』裡呈現兩種不同的音色變化,搭配同一個頁面『Bank』的三組 Preset,可以很簡單地切換六種音色設定,就現場演出的需求來說,也還算應付得過去。
4. 在開始編輯 AMPERO 的音色之前,我建議應該要先讀過它的使用說明書。其實,從它附錄的中、英文使用說明書的敘述方式與遣詞用句來看,你可以很清楚理解到現今的『中國製造』與十年前的狀況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進步了。我也必須說,AMPERO 的音色編輯能力與內容,已經不是單用直覺的方式就可以全部發揮的,許多個人化的設定,只要能對說明書按圖索驥,應該都可以達成希望的樣貌。官網同時可以下載電腦用的編輯軟體,而且都有中文說明;雖然是使用簡體字,但的確很能讓人一目了然。
5. 最重要的音色部份,我認為 AMPERO 所製作的 Drive Pedal 類效果器,效能都有非常好的水準 --- 這應該與前幾年 Hotone 所發展的『XTOMP』系列產品 (http://www.xtomp.com/xtomp/description ) 所建立的音色技術與資料庫有直接的關聯。同樣的原因,AMPERO 所提供多達 64 個音箱頭模擬、60 個箱體模擬與 10 種收音麥克風模擬的相互搭配、組合之下,我覺得 Mid Gain 以上的音箱頭音色,都有超出這個產品價位的表現。不過,在『數位模擬』技術上最難突破、最難讓消費者心悅臣服的 Clean Tone、Break 與 Low Gain 的這些音色表現上,如果單純要用單一的音箱頭音色來論,我覺得 AMPERO 就只能是『還過得去』的感覺 --- 主要是因為在最基礎、最重要的 Clean Tone 音箱頭模擬音色方面,你很難調整出讓你真的可以感覺得到『細膩動態』的音色平台 (奇怪的是,Hotone 在早年所研製的迷你音箱頭系列,特別是仿 Vox 的那個型號,其實動態表現是非常優異的 --- 也許,實體與模擬,終究還是有物理上的絕對限制吧?);不過,如果先調出一個堪用的 Clean Tone 平台,然後搭配 Drive Pedal 去做認真的音色調配,我覺得還是可以整合出分數還不錯的 Break 與 Low Gain 的音色組合。
另外,我在調整 AMPERO 音箱頭的各種參數時,覺得這些的聲音基礎,在『觸感』上會很類似『Kemper』那種『音色快照』的特徵,就是那種雖然參數都可以調整,但調整超過一個範圍之後,聲音就會『迷失』、『模糊』了原有形體的感覺,反而會覺得沒有調整之前還比較好聽的奇特感。
在其他調變類、時間系與空間系的效果器表現上,我覺得 AMPERO 提供了一些還算有趣、但應該不算是『究極華麗』的元素;如果你對於這些類型的效果器有一定的要求,我想,你很可能只能把 AMPERO 當成單純的『前端型』音色組 (動態類效果器+破音類效果器+音箱頭+音箱箱體收音),而另外尋求其他高階效果器的支援了。
但我很想特別強調其中一個技術環節:AMPERO 的『麥克風收音位置』,是用了 X、Y、Z 三軸的概念來體現收音時,麥克風與喇叭單體的相對 3D 立體空間位置,而這三軸的變量,應該是我在這類型中階價位產品中覺得效能最好的技術表現,你的確可以非常清楚地聽到參數改變時所帶來的頻率具體變化,搭配那 10 種製作水平也頗能表現各自特色的麥克風,以及適度調整 EQ 這個效果器,對於調整出自己希望的音色,它完全是游刃有餘地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工具。
不過,雖然官方號稱可以同時啓用九種效果器組合的鏈接,但還是很容易發生『System Overload』的狀況,因此在音色的編輯上,要稍微去安排資源佔用的先後順位。
6. 就輸入、輸出端來說,AMPERO 提供了 EG、AG 與 Bass 的三種輸入選擇,也能夠搭載第三方 IR 檔案,也就是說,它可以同時應付這三種樂器的需求;而同時有 Stereo 平衡 (XLR) 與 非平衡 (1/4 inch) 兩種輸出端,對於『直送外場 PA』來說,已經做到足夠的硬體配置條件了。但我個人還是會希望未來在韌體的更新上,可以提供『XLR 輸出帶箱體/收音模擬、1/4 inch 輸出可自定義是否有箱體/收音模擬』的這種彈性選項,以滿足我在送完整訊號給外場的同時,我還是可以在內場用我希望的發聲方式來聆聽到我的聲音。
7. 就整體而言, AMPERO 是一臺需要你花一些時間去編寫音色的器材;對宅錄來說,這不是什麼特別的問題,但應用在 Live 演出來說,它比較需要針對每一首不同的音樂曲目去做出完善的『Program』--- 雖然這看起來比較花費時間,但應該很可以提高整個音樂演出的完成度。
8. 綜上所述,我覺得 AMPERO 做為職業樂手的『預備方案』器材來說,絕對是一個優選方案 --- 輕便到你可以任意塞在任何位置帶出門、上飛機,安全的國際電源,當你的第一方案不論是效果器盤或音箱掛掉的時候,它可以迅速直送外場,而且可以同時提供 EG/AG 都非常到位的音色;染色類的效果器族雖然不能說是上乘,但絕對足以解決所有臨時發生的狀況,而不會讓音色顯得呆板無趣 --- 而且在這個價位 (請參考掏寶上的標準店家報價: https://s.taobao.com/search?q=hotone+ampero&type=p&tmhkh5=&spm=a21wu.241046-tw.a2227oh.d100&from=sea_1_suggest&catId=100 )、這個體積與重量,我看不出有誰可以做為它的對手。
而對於電吉他玩家來說,這個 All in one 的設備,應該已經提供了所有在練習與現場彈奏,甚至到宅錄的一切需求,對於精進自己的琴藝來說,它絕對算得上是物超所值的理想選擇。
以上。
就我所知,這個器材應該在三月份會在市場上普及,臺灣也有代理商會進貨,我想,屆時在 Youtube 上會有更多的高手做出更完整的影音測試與評論。我只是很想表述:當今的中國樂器製造商,看的已經是世界的市場,製作的已經是國際化的工業水準了。之於『韓流』音樂席捲歐美市場,這些中國製造的器材,應該也會在國際間被各類型樂手更廣泛地接受與應用以及討論;反觀我們臺灣 ……
所以心情有點兒複雜 ……
多變量時間序列 在 作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多人看不懂《Interstellar》無限書房的一幕,覺得那已超過了現實和科學。我本以為這個科幻場景全是綠幕CG後製,真相居然是Nolan「實境」拍攝,搭建五次元(Five dimension)佈景,Cooper吊着威也與女兒Murph隔櫃聯繫。
談五次元,要先談另一齣科幻電影《Arrival》的時間觀,很多西方創作人都相信這一套。女主角Louise獲外星人饋贈預知未來能力,向解放軍商上將說出其妻的遺言,而實情是六個月後商上將耳語轉達的,意即六個月後的Louise把訊息傳回當下的自己,藉此改寫了「未來」。
但未來沒有改寫到,原因是故事的時間線由頭到尾都沒有開叉,不存在商上將攻擊外星人的平行時空,所以之於Louise的原有未來,地球危機注定會解除,她和商注定在六個月後的舞會重聚。同理,外星人「預知」三千年後要人類拯救,所以決定降臨地球教他們外星文字,來令後代得救,再由後代把得救因果告訴祖先,形成邏輯上的循環論證,是封閉而不開放的命運。
在量子的世界,往往忽略時間這個四次元,過去、現在、未來只是理性所窘的誤解,超然視界可凌駕於三者之上,比如上帝。上帝俯瞰時間線,知道摩西要分紅海,可以於公元前六十億年推動一顆隕石向太陽系飛進,去到法老迫近那刻圍繞地球擦過,藉強大引力牽扯海水,讓以色列民通過。
同一道理,《Interstellar》的宇宙裡,地球不再宜居,生物將於幾百年內缺氧死亡。人類為了求生必須找到一顆類地行星殖民,而人類「已經」找到了。未來人知道要祖先由銀河系前往現居星系需要一些條件,例如克服幾千萬光年的距離,而翻查人類史就找到答案:在土星附近開一個蟲洞。
未來怎改變現在?Cooper在滲水的飛船中尋找補救方法:「有沒有辦法借黑洞的重力,讓我們返回過去撥亂反正?」
Brand:「沒可能的,時間是線性前進,沒得退後,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她說得沒錯,人沒能力讓事件重新來過,令死者重生。她卻不知道未來人已掌握技術,可以凌駕於時間線上操控各個變量。
片段1:https://youtu.be/6h14kKbFmSs
Cooper為了令Brand的母船有足夠動量前往最後一個類地行星,決定要自殺式讓飛船彈離母船:「Newton third law. You've got to leave something behind.」前進需要反作用力,要Brand擺脫黑洞推進,Cooper就必須背道而馳墮入黑洞之中。
「Detach.」一句比我愛你更強勁的對白。
黑洞是一個奇點,無限大的質量壓縮在無限小的空間,形成時空坍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失效,吞噬周遭的一切,連光也逃不出去,所以是#000000的黑色。在Brand的母船方向望向黑洞,她會見到Cooper的飛船愈遠愈小,但去到一個地步卻停止縮小,因為已去到黑洞的事件視界。在視界背後,Cooper當然繼續下墮,但引力太大,沒法把下墮的影像傳送出去,看起來像按了暫停鍵。同時時間變慢,Cooper的一秒鐘是Brand的一小時,然後變一日、一年、一個世紀……重力令時間失效,意味Cooper在讀秒的「同時」,Brand已成功降落,又同時已經老死,他又同時親手埋葬這位妻子。
如果寫到這裡,你也沒有跟丟,恭喜你,你非常聰明,應猜得到Cooper為何會掉落五次元的無限盒子而沒有跌死或撕成碎片。
片段2:https://youtu.be/FWSG9WznSzM
未來人透過Murph的回憶錄或Cooper的覆述,找出了老木屋書房的三次元座標,找出了這個空間的四次元序列(時間線),再把序列重組成無限擴展的五次元鏡像空間,讓Cooper身處其中,與每一個女兒相遇。(未來人也用同一方法與過去的每一個地球相遇?)
問題是,聲音和光線沒法傳出這個重力奇點之外,Cooper怎樣呼喊也枉然,但他終於發現重力可以穿透時空,解釋了Murph為何多年來會發現書架上的書籍和雜物會不時掉落,原來是父親作怪。
命運注定,Murph終有一天發現,父親透過手錶上的指針傳遞密碼,於是趕緊用紙抄下從機械人TARS在黑洞奇點錄得的量子數據,然後回到NASA找出擺脫重力的方程式,令到全人類得以一同脫離地球的重力,前往新家園。
數據傳送完成,未來人關上盒子,Cooper被送回出去,被人類的巨型宇宙船接收。他打開門,久別重逢Murph,她卻垂垂老矣,臥在病榻。100歲的Murph,四旬的Cooper。
片段3:https://youtu.be/BvDmhEzw0bU
哈,又是催淚時間。「你怎知道我會回來?」
「因為我爸爸應承過我。」
「我就在這裡了,Murph。我就在你身邊。」
「不行。父母不應該望着他們的孩子死去,我已經有仔女陪我了。你走!」
「Where?」
「Brand. She's... out there. Setting up camp. Alone, in a strange galaxy.(留意下一句) Maybe right now, she's settling in for the long nap. By the light of our new sun. In our new home.」
Cooper離開後,悠然修理TARS,慢慢準備,並不急着出發找Brand,為甚麼?因為他的一星期,可能她的一秒。
在奇怪的時空差之中,你可以預見,當Brand在孤寂的帳幕外,落泊地望着夕陽,在劇終的幾分鐘之後,老了幾年的Cooper駕着飛船,早全人類一步,降落在至愛的身邊。
作者
==========
作者首本小說《地球另一端》現已接受網購,每本連郵費港幣$75,歡迎inbox洽訂。亦請期待下一本小說《捉姦》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