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多發性硬化症疫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多發性硬化症疫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多發性硬化症疫苗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3萬的網紅健康2.0,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每種疫苗都會有副作用,但有打才有免疫力 - 📱加LINE當好友 👉 https://lihi.cc/qDTf3 📱一手掌握健康,立即下載再抽好禮 https://bit.ly/3yHjeP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
-
多發性硬化症疫苗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1-04 08:30:03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資料,以往疫苗生產的程序依序為:臨床前研究、第一至第三階段臨床研究、監管審核、批准上市至大量生產的程序,各個環節分開進行,單是審批就可用上一年時間,過程冗長。
鑒於今次疫情嚴峻,監管機構很早就為研製武漢肺炎疫苗的藥廠提供科學咨詢,包括如何設計試驗及取得有效數據。研發過程有部分階段重叠,監管機構也採取滾動式審核(rolling review),即藥廠在試驗中途一有數據就開始評審,不必等到完成所有程序,節省時間。另外,藥廠也冒着可能失敗的風險,在第三期臨床研究階段便提前大量生產和簽約銷售,務求疫苗一經通過,可以馬上配送到醫務所,展開大規模接種。
疫苗預防率要打六折?
港府預購的三款疫苗,分別是上海復星醫藥代理、美國輝瑞及德國BioNTech合作的「BNT162b2」,由北京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生產的「CoronaVac」,及英國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共同研發的「AZD1222」。根據第三期臨床研究初步數據,三款疫苗的有效率:
「BNT162b2」95%(兩劑疫苗)
「AZD1222」70.4%(兩劑疫苗,不論劑量);90%(先低劑量;後高劑量);62.1%(兩劑全劑)
「CoronaVac」未有數據,相信超過50%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解釋,疫苗研究的有效率是指預防病發(有病徵的武漢肺炎感染),而不是預防病毒接觸上呼吸道黏膜、在無病徵下複製及釋放病毒。「單純估計打疫苗後是否有機會感染,甚至在沒有病徵下傳播給別人的機會,確實要給有效率打個折扣。」政府專家顧問梁卓偉曾說,將疫苗效用換算做保護身體不受感染的能力要「打個六折」。林醫生指按世衞要求疫苗有效率達50%的標準,「複星疫苗及牛津疫苗就算打個折,保護力相當不錯。」
疫苗的基本原理
武漢肺炎病毒表面有一層包膜,與人類細胞融合便可感染人類。過程中,包膜上伸出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首先會穿透細胞,猶如一把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三款疫苗的主要功能,都是讓身體辨識病毒樣子,產生針對棘突蛋白的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使棘突蛋白失去功能。注射疫苗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針口痛、肌肉痛、疲倦、腹瀉、頭痛、噁心。
科興滅活疫苗技術最成熟
三款疫苗當中,以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平台往績最好,在季節性流感、小兒麻痹、甲型肝炎疫苗都用過,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惟林醫生指,滅活疫苗是將整個病毒透過加熱或化學處理殺死後注入體內,激發的免疫反應比較弱,相較其他技術平台,「抗體速度下降得比較快,保護時間較短,因此須添加其他佐劑成份,和施打加強劑補救,不過打幾多針、是否每個季度打,仍是未知之數。」
有人憂慮指滅活疫苗可能誘使免疫系統產生針對病毒其他蛋白的非中和抗體(non neutralizing antibody),導致免疫反應過量,出現抗體依賴增強反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即從未染病人士接種疫苗後自然感染病毒,體內的非針對性抗體反而有利致病,使病徵更嚴重。林醫生解釋,登革熱疫苗曾出現此情況,故只建議曾染病人士接種登革熱疫苗,不過科興疫苗的臨床前研究有提及沒有此現象,待第三期研究數據可再判斷。事實上,此現象也可能於二次感染或遇上疫苗耐藥性病毒時出現。
復星疫苗產生抗體較精準
復星「BNT162b2」已經在英美展開大規模接種計劃。其mRNA技術是將經基因改造的病毒棘突蛋白核酸段(mRNA)注入身體,指導身體製造無害的棘突蛋白,引起免疫反應產生抗體,日後遇上病毒就能抵抗。林醫生解釋,mRNA技術的優點在於產生的抗體比較精準,因此免疫反應也較強。
不過,這項新技術以往未曾有大規模接種計劃使用過。「這是第一隻商業註冊mRNA疫苗,中長期影響未明,始終臨床研究只有數萬人,當提高接種率至幾千萬人,個別體質不同,罕見問題可能在接種兩個月後才出現。」過去一個月,英美報告數宗過敏反應個案,表徵包括呼吸困難及紅疹,懷疑與疫苗穩定劑成分聚乙二醇有關,當局建議有過敏史人士接種後留院半個鐘觀察。
牛津疫苗採用實驗階段技術
牛津「AZD1222」採用不可複製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插入病毒棘突蛋白基因,進入體內主導人體細胞製造對付棘突蛋白的抗體,理論上產生的抗體也較精準。此技術曾用於研發伊波拉疫苗,但停留在實驗階段於非洲控制疫情。不過,牛津在11月的第三階段研究,意外發現研究參加者接種比原劑量低的疫苗後更有效,雖然後來重做實驗證實兩劑疫苗注射全劑最有效,但仍未公佈最新的有效率數據。英國政府已批准當地時間1月4日讓國民接種牛津疫苗,標準劑量為兩劑全劑,建議相隔時間為4至12星期。英媒引述未刊登數據,指第一劑及第二劑相隔時間越長越好,可提升整體抗體水平。另有兩名參加者出現橫貫性脊髓炎,一人證實患多發性硬化症,另一宗原因不明。
疫苗可對付變種病毒?
病毒自爆發以來變種上千次,疫苗如何應付?林醫生解釋,病毒不斷複製自身DNA,過程出錯而發生變異屬無可避免。變異不一定對病毒更有利,純粹時間越長,累積越多變異,有機會出現更厲害的病毒株。早前在英國就發現一種新病毒株傳播能力更強,懷疑其棘突蛋白結構更容易結合人類細胞。林醫生指,針對小量且未必在關鍵位置發生的基因變異,疫苗仍然能夠發揮功效。香港對英國封關至1月10日,「疫苗起碼對大部份病毒株有保護能力,即使不幸感染,相信亦能減低病徵嚴重性。」而新變種病毒株雖然傳播力更強,但暫時未有證據顯示會更加致命。
德國BioNTech藥廠稱如有需要,六星期內可調整疫苗成份,對付變種病毒株。林醫生解釋,mRNA利用人工製造的基因片段,要改變基因組成較容易。相比之下,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須利用新病毒株去製造另一批疫苗,理論上過程比較繁複。
打完疫苗等於疫情結束?
群體免疫是防疫重要一環,政府預購的疫苗預計2021年足夠供應全港人口,是否六至八成人有抗體就等於疫情結束?林醫生解釋,理論上最理想為八成人同一時段接種疫苗,社區內的群體免疫力才是最高。目前來說,三款疫苗保護時限、加強劑的劑量及相隔時間有待考證,市民在不同時段接受保護,似乎難以估算群體免疫人口。臨床研究亦未覆蓋16歲以下小童,及沒有足夠研究孕婦注射疫苗反應。「還要視乎外國的疫情控制,或多或少會有輸入個案,相信2021年要戴口罩的機會仍然非常大。」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疫苗 #醫生 #群體免疫 #變種病毒 #口罩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多發性硬化症疫苗 在 健康2.0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種疫苗都會有副作用,但有打才有免疫力
-
📱加LINE當好友 👉 https://lihi.cc/qDTf3
📱一手掌握健康,立即下載再抽好禮 https://bit.ly/3yHjePw
多發性硬化症疫苗 在 張淵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淵翔報給你知
7/12即將到來,大家都關心是否有機會解封或「微解封」!指揮中心宣布,三級警戒成持續延長到7/26,警戒措施也繼續沿用,包含外出全程需配戴口罩、學校、幼兒園、補習班停課等。
但是,由於疫情稍有趨緩,有部分產業適度鬆綁,包含部分戶外場地,美術館、電影院、博物館等,健身房除游泳池之外,也能開放。
另外,大家最關心的餐飲場所部分,若符合指揮中心的指引,即可開放內用。
一、<適度鬆綁措施>:
(一) 有條件鬆綁對象(地方政府得視防疫需要因時因地調整):
1. 戶外: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遊樂園區、休閒農場、森林遊樂區、植物園、文化園區、學校操場、駕訓班。
2. 室內:美術館、博物館、電影院、表演場館(無觀眾)、社教機構、文化中心。
3. 室內外運動場館(游泳池除外)、高爾夫球場。
4. 餐飮場所(餐廳、傳統市場及夜市、百貨賣場 美食街、美食區等)符合指揮中心指引得內用。
5. 國內小型旅行團(9人以下)、劇組拍攝。
(二) 上述鬆綁須遵照通案性原則及主管機關指引:
1. 實聯制、出入口管制、人流管控降載。
2. 維持社交距離,除飮食外,全程戴口罩。
3. 員工人員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
二、<三級警戒延長仍須關閉之場所>:
(一) 休閒娛樂場所:
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指壓按摩場所、健身休閒中心(含提供指壓、三溫暖等設施之美容瘦身場所)、保齡球館、撞球場、室內螢幕式高爾夫練習場、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自助選物販賣機營業場所、釣蝦場、桌遊場所及其他類似場所。
(二) 教育學習場域:
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訓練班(駕訓班除外)、K書中心等其他類似場所。
(三) 觀展觀賽場所:
會展場館、游泳池等其他類似場所。
指揮中心表示,鬆綁過程是疫情重要關鍵,籲請全國民眾持續落實遵循並積極配合三級警戒管制及鬆綁規定相關措施,與政府共同努力,嚴守社區防線。
此外,宗教場所也有條件開放,宗教活動(包含大型普渡活動)則暫時不開放,婚宴和公祭仍是暫停。
然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計本月開放第9、10類對象可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第9類的疫苗施打對象為19~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或重大傷病者 ; 而第10類對象則為50~64歲成人。
其中第9類高風險疾病10大類依序為:
1.感染症(人類免疫不全病毒疾病或感染)。
2.血液和造血器官及涉及免疫機轉的疾患(免疫缺乏症、類肉瘤病與其他)。
3.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類澱粉變性)。
4.神經系統與感覺器官的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發炎性疾病的後遺症、帕金森氏病、阿茲海默氏病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多發性硬化症與其他脫髓鞘疾病、癲癇及重覆發作、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與腦血管疾病所致的腦血管症候群、發炎性及毒性多發神經病變後遺症、重症肌無力、其他及未特定之肌病變)。
5.循環系統疾病(風溼熱與慢性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疾病、心絞痛與其他缺血性心臟病、肺性心臟病、瓣膜疾病、心肌病變、心臟傳導疾病、心衰竭與其他、非外傷性腦出血、腦梗塞、其他腦血管疾病或其後遺症、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瘤、其他血管疾病)。
6.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與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症、肺沉著症及外因所致之肺疾病、其他肺部疾病)。
7.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肝炎與肝硬化)。
8.肌肉骨骼系統及結締組織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全身性自體免疫症候群、其他結締組織疾病)。
9.生殖泌尿系統疾病(腎炎症候群、腎病症候群、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腎臟萎縮)。
10.先天性畸形、變形與染色體異常(先天或後天脾臟缺損)。
新聞連結: https://reurl.cc/DgxK3Q
新聞連結: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2786/covid-19-level-2-2021
#COVID19病毒 #切記勤洗手 #台灣加油 #大家一起加油 #戰勝病毒
多發性硬化症疫苗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總統川普尋求連任的十月驚奇,押寶美國的新冠疫苗。外界普遍看好,在英國牛津疫苗喊停後,美藥廠輝瑞與德國新創公司合作生產的疫苗可望超車,最快十月底緊急獲准使用。另一家美生技公司Moderna則打算擴大受測人數,並全面公開數據,換取民眾對新冠疫苗的信心。
總統川普給藥廠極大的政治壓力,數度公開宣示,十月底就會讓民眾有疫苗可打,但美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赴國會接受聽證,卻說2021年第三季或第二季末才可能讓美國民眾普遍施打,讓川普怒不可遏。
這確實是一場美國傾全國之力打的「不能輸的戰爭」,白宮內部已編好針對疫苗的臨時運作手冊,但基層醫療人員完全不知道會拿到何種疫苗、又該如何確保安全有效,逼得川普又和科學界槓上,世衛組織也警告,不要把應對疫情變成政治遊戲,各國領袖必須透過溝通,理解民眾的擔憂與困擾。
<內文>
聽其言 觀其行
川普的「十月驚奇」
似乎越來越能肯定
是押寶在美國的新冠疫苗上
(美國總統/川普)
我們非常接近能研發出疫苗 如果你想知道真相 我可以告訴你 前一屆政府可能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生產出的疫苗 因為需要FDA等所有批准 但我們將在幾星期內搞定 你知道 可能需要三星期 四星期 但是我們認為我們有一個嬌生和輝瑞藥廠 我們有很棒的公司 它們已經非常非常接近(終點)
因為暫居領先的英國牛津疫苗
日前才剛傳出英國女性受試者
疑似因施打疫苗罹患橫向脊髓炎
而緊急叫停全球人體試驗
儘管在確定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
且排除疫苗關聯性
13號確認安全無虞後
英國主管機關已宣布全面重啟測試
負責生產的阿斯特捷利康藥廠
也信心滿滿表示
最快今年底仍有希望交出漂亮數據
但川普口中的自家人輝瑞
與德國新創公司BioNtech合作的候選疫苗
已快速超車
長期關注疫苗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
看好輝瑞在最完美的情況下
極有可能在十月底成為全球最快
經由透明公開模式
且唯一成功申請獲准疫苗緊急使用的製藥商
(輝瑞藥廠執行長/Albert Bourla)
我們確實希望 我們也非常有機會在10月底之前 獲得第三階段結論性有效性的數據 但這可能早一周或晚一周 因為對我來說 十月底只是一個日期 我沒有任何預設的日子
事實上 除了輝瑞
美生技公司Moderna所研發的疫苗
預期也將在11月通過安全驗証
雖然時間稍晚
但根據《彭博社》報導
Moderna打算擴大受測者到2萬5千人
並全面公開人體試驗的分析數據
以更進一步的透明化贏得公眾信心
因為最新CBS民調顯示
就在全美確診人數上看700萬
死亡逼近20萬人之際
美國僅剩21%民眾
願意在疫苗出爐之後盡快施打
高達58%處於觀望狀態
拒絕施打的比例甚至高達21%
(布朗大學公衛學院院長/Dr. Ashish Jha)
通常 在一般情況下 我們不會揭露所有訊息 只是將其最終結論攤開給美國食藥署(審查核准) 但現在不是一般時期 因此 有鑑於我們所有人都付出了極大的關注 我認為對於研究人員來說 將所有疫苗相關訊息完全公開 將會是至關重要的
儘管多家藥廠一再保證
他們會以專業捍衛疫苗的安全及有效性
但來自總統川普的政治壓力
似乎隨著選舉投票日逼近
排山倒海 難以掩蓋
(美國總統/川普)
我們正在準備以一種非常非常安全且有效的運送方式分配疫苗 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在十月的某個時間點開始 所以只要一宣布 我們立刻就可以開始(施打) 時間應該是十月中旬 也可能會比這晚一點 但我們已經準備就緒 我們到2020年底前 將能夠分配至少一億劑疫苗 甚至更大的數量 比那個時間點更早
總統川普或許早就被容許
在白宮記者會上恣意大開支票
但美疾控中心主任進入國會接受聽證
卻沒有辦法不誠實面對詢答
(共和黨籍參議員VS. 美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
告訴我 什麼時候 你認為我們可以接種得到疫苗 你認為最有可能的時間點 疫苗可以準備好提供給民眾施打 我認為肯定會有一種疫苗在(今年)11月到12月間的某個時間上市 但供應量非常有限 我們必須排定優先施打順序 如果您問我美國公眾何時能夠普遍接種 以便我們可以開始利用疫苗恢復正常生活 我認為我們可能可以期待2021年第三季 或第二季度末
消息傳來 川普怒不可遏
不只是因為雙方時間差整整一年
且雷德菲爾德的一句話
等於是讓民眾選前期待川普讓新冠疫苗
如救世主般騰空出現的美夢
瞬間從雲端跌入谷底
(美國總統/川普 VS 記者)
我認為他說那句話時犯了一個錯誤 這只是不正確的訊息 我已經打電話給他 他並沒有告訴我 而且我認為他會得到這個訊息可能是搞不清楚 也許是說法不正確 他很清楚 但我不認為他的意思 我不認為他真的是那個意思 當他說的時候 我相信他很困惑 我只是告訴你 我們已經準備好施打 只要疫苗出爐 (疫苗)分配將非常迅速 他可能還不知道 也許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只見記者不斷質疑川普不相信科學家
川普卻認為是那些專家根本搞不清楚
這場疫苗競賽是美國傾全國之力
已經撥出七億美元且動用軍隊
欲成就的一場「不能輸的戰爭」
根據這份CBS獨家曝光的白宮內部文件
關於新冠疫苗在美國全境的施打
早就編好了這本「管轄權運作的臨時手冊」
裡頭明白寫到在疫苗批准後的24小時內
就要展開分配運送
且民眾接種不收取任何費用
目前所掌握的六支候選疫苗
多數都需要施打兩劑
第二劑將在第一劑施打後21到28天補強
且必須確認第二劑必須與第一劑是同款疫苗
(費城衛生官員/Dr. Caroline Johnson)
我們完全不知道我們會拿到哪款疫苗 需要什麼樣的條件來維持該款疫苗
因為不同疫苗必須儲存在不同溫度的冷鏈中
低溫範圍從攝氏兩度到零下80度不等
民眾為了維持社交距離
也不能直接前往醫院或診所施打
恐將仿照病毒篩檢在戶外排隊進行
近期在一場極速行動的媒體記者會上
美衛福部政策副參謀長Paul Mango就坦言
這確實是一場高難度且複雜的後勤工作
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真要掛保證說出個日期
只怕也只有總統川普敢拍胸脯了
(美國總統/川普)
我們在未來幾周內就可以取得疫苗 你知道 可能是三個星期或四個星期內
但包括美防疫專家佛奇
及他的頂頭上司
美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
第一時間均跳出來說絕無可能
一場商人川普與科學界的論戰
再度赤裸裸上演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要在一兩個月內讓所有美國人都能接種一次疫苗的想法 可能會非常非常難做到
(美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Dr. Francis Collins)
我預期我們能在12月前 或者(明年)春天前批准疫苗 大多數美國人能有機會在2021年中前接種 那時我們將有一個很好的規劃
就在本周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正式跨過三千萬大關
死亡人數也逼近一百萬
不只歐洲新增病例跨越了三月峰值
疫情最嚴重的美國
死亡人數也即將突破20萬大關
世衛組織警告
不要把應對疫情變成政治遊戲
必須透過溝通理解民眾的擔憂與困擾
當川普的執念只剩下副總統潘斯應和
他或許該回頭聽聽自己親自主導的
極速行動總顧問Dr. Moncef Slaoui是怎麼說的
(美極速行動總顧問/Dr. Moncef Slaoui)
根據我們的計劃 我們將加大疫苗劑量的生產 以便在「2021年中期之前」製造足夠的疫苗來讓美國人得以免疫
對川普來說
11月3號是一條有形也是無形的終點線
從不輕易認輸的他正在全力以赴
包括疫苗等所有的一切
都是在說服美國人相信
唯有他才能帶領美國走出危機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9.19《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AWoYs9y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