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Microsoft Taiw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對許多人來說,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不是問題 但您知道嗎❓對身心障礙者,最基本的「經濟自立」卻是最大的挑戰 #無礙玩家生活關懷協會 的理事長 賴志銘 在參加微軟「愛無國界 科技無礙」活動時分享 自從他罹患多發性硬化症,肌肉無力、視力減退,就很難找到工作 雖然也曾考慮「街賣」甚至「微電商」等出路 但無奈進...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麻議題近幾年在台灣不僅快速的浮出水面,被頻繁的公開討論其醫療價值、毒品分級、污名化與合法性等議題,其實,這株神奇的植物也引爆了台灣醫學界的內戰! 這集我們特別邀請到發起「百位醫師連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連署的賴醫師(Dr. KIANG,意即Dr.ㄎㄧㄤ)來現身說法,聊聊自己為何膽敢以醫師的身份公開...

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 在 Bread?麵包包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10:23:56

#這篇來說說我的子薇 @chihwei_713 「不爭吵,不猜忌,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擁抱就擁抱」 如果你生命中有出現這麼一個人 記得好好抱緊好好珍惜 - 一直以來 不善於表達自己情緒的子薇 卻總是懂得用最適合我們的方式 關心照顧著喜歡逞強隱藏自己脆弱的我 不管是奇怪的多發性硬化症 還是這...

  • 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 在 Microsoft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31 21:00:49
    有 1,119 人按讚

    對許多人來說,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不是問題
    但您知道嗎❓對身心障礙者,最基本的「經濟自立」卻是最大的挑戰
    #無礙玩家生活關懷協會 的理事長 賴志銘
    在參加微軟「愛無國界 科技無礙」活動時分享
    自從他罹患多發性硬化症,肌肉無力、視力減退,就很難找到工作
    雖然也曾考慮「街賣」甚至「微電商」等出路
    但無奈進貨、包裝、寄送、銷售等工作
    對身障者來說依舊困難重重😓
      
    因此,他想到不如結合廠商、電商平台及社群
    讓身障者透過分享進行銷售,再由廠商直接出貨
    使行動不便的障友可以在家獨力完成工作💪
    這不只幫助了賴志銘,他的一位夥伴在發病後也失去工作
    在整整 7 年間,都只能依靠家中其他人的薪水過生活
    如今,終於也再次靠自己獲得了收入!
    「沒有比這更令人開心的事了」賴志銘說
      
    「網路是最無隔閡、無障礙的空間」
    賴志銘也希望能與微軟一起合作,開發更多好用的無障礙工具
    透過語音輸入、眼控設備…等科技輔助
    幫助身障者連接網路,真正融入社會,重拾生活信心✨
      
    看完整活動報導👇
    https://aka.ms/MSTW_033101

    到微軟 Accessibility 官網,看更多「有愛無礙」的友善科技及無障礙故事👇
    https://aka.ms/MSTW_033102

    科技有愛,生活無礙,看更多微軟為身心障礙者開發的暖心工具👇
    https://aka.ms/MSTW_033103
      
    #Microsoft #Accessibility #愛無國界科技無礙

  • 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06 07:30:00
    有 184 人按讚

    ◉【兒虐-科學觀點:負面的童年經驗如何影響我們】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保護每個孩子健康安全長大,即是保障國家的繁榮前景,沒有人會否定這樣的理念。但無法享有充分保護的孩子,童年經歷對日後有何影響?
      
    兒童期負面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的研究,始於 30 年前,美國醫院在診治肥胖症病人的意外發現。美國聯邦疾病管制局(CDC)很多年前就開始研究這個議題,不只分析極端個案,而是廣泛討論兒童期不良經驗,包括遭遇:被忽視、貧困、身心虐待、家庭變故等情況,日後帶給成年人的影響,從17,337名長期追蹤案例以及相關研究,所勾勒的事實,令人不由得心生警惕,也帶動美國醫療、教育、社工等領域的實務調整。【註1】
      
    ■兒童期負面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ACE)
    包括兒虐(情感、語言、肢體)、疏忽(生理、心理)、性侵、雙親具有精神疾病、雙親具有藥酒癮問題、主要照顧者入獄、家暴目睹兒童。
      
    由於兒童時期大腦正處於發展階段,當超出負荷的壓力來臨時,兒童的腦內壓力中樞(杏仁核、下視丘、腦下垂體)被迫要面對這個年齡無法因應的壓力調節,就會產生病理性的改變,有的改變甚至是永久性的。
      
    以目前的研究,這類的經驗會造成腦神經發展的問題(腦容量降低、神經連結減少、出錯或與壓力系統的鏈接過度敏感化)、基因表現的異常(包括免疫機轉的基因調控)與腦及腎上腺素的系統過度活化,進而衍生出許多嚴重的後果。
      
    除了憂鬱、焦慮、強迫、成癮等精神問題外,過度敏感的壓力與免疫系統甚至會導致氣喘、肥胖、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癌症等生理疾病的產生。
      
    這幾年,關於兒童負面經驗的醫學研究實證,明顯的指出,這是整個社會需要慎重面對的問題,從行為到健康,都會產生相當鉅額的社會成本。【註2】
      
    ■兒童期負面經驗越多,健康狀況越糟;受虐兒罹患癌症機率高,平均壽命少19年:1998 年的後續研究,交叉比對了1萬3,494名成年人的「兒童期不良經歷」(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問卷得分以及個人健康狀況,所得結果顯示:兒童期經歷的負面經驗越多(ACEs得分越高),健康狀況越糟糕,罹患身心疾病、上癮問題的比例越高。
      
    而研究也指出,經歷7種以上ACEs的人,罹患癌症、狹心症機率更高出一般人3倍,平均壽命僅僅60.6歲,比其他人短少19年以上。
      
    兒童期創傷對健康的影響,最突顯的例子,莫過於美國聯邦女法官布勒克(Judge Mary Elizabeth Bullock)的故事。她曾出書公開童年的不幸遭遇,布勒克長達10年遭父親性侵、凌虐、奴役、甚至被迫賣淫,雖然她沒有放棄自己,靠著堅毅與努力取得高學歷與成功事業,但健康上卻災厄不斷,罹患了4種癌症、紅斑性狼瘡、以及多發性硬化症。
      
    初步調查發表後,吸引更多專家投入研究;童年的負面經驗對成年後的健康影響,逐漸清晰。【註1】
      
    ■家暴,影響比我們想像得更深、更遠
    甚至到改變基因表現的程度。這樣的改變,甚至可能透過遺傳影響到下一代的下一代。家暴,遠遠不僅是身體的傷害跟心靈的創傷。下次出手前,請想一想,你正在改變孩子的基因。【註2】
      
    ■受傷的孩子可以復原嗎?答案是肯定的!
    四十來歲的茜生長在充滿暴力的家庭,爸爸從小在子女面前揍媽媽,生來不太聰明的茜,也成為爸爸家暴的對象。茜的童年就在「媽媽被打、哭泣、害怕、尖叫、自己被揍、被抓去掄牆、兄弟時而求情時而躲起來自保」的回憶中長大。長大後,茜被趕出家庭、弟弟多年前自殺、媽媽罹患癌症,一家人形同陌路。
      
    答案是肯定的!但孩子不會自動痊癒,需要用心陪伴,若您是教育工作者,請從「創傷知情照護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當孩子下次又闖禍時,試著想想:「這孩子發生了什麼事?」而不只是問:「這孩子有什麼問題?」若孩子能感到環境安全、被理解接納,他們便能靜下心學習。(關於創傷知情照護請參考註三連結)
      
    若您是孩子的照顧者,「提供絕對足夠的安全感與陪伴」是最重要的,孩子能擁有令他們安心、熟悉與有能力的照顧者,就會比較容易復原,通常也較不會受到創傷事件長期的影響。
      
    ■在此提供三個照護創傷兒童的技巧:
    1. 「情緒安撫」
    當孩子有激烈情緒時,除了語言的回應外,若孩子願意,可以試著輕柔的擁抱搖晃孩子,許多遭到虐待與疏忽照顧的兒童需要身體的刺激,這麼做可以有效調節孩子的壓力反應系統。
      
    2. 「事先告知」
    環境中的任何變動都可能讓孩子感到不安焦慮,變動前,請事先告知孩子提高他對環境的可預測、可控制性。
      
    3. 「耐心等待」
    關於創傷事件,切勿急著與孩子討論,在孩子未準備好前恐再次傷害他。尊重孩子想說的時間與方式,孩子若得到足夠的理解與回應,就比較能以具彈性(flexibility)的方式重新看待過往創傷。
      
    提供友善的成長環境與正向人際經驗,是每個人的責任!關懷互動愈多,哪怕只是點個頭或眼神接觸,都能夠提高創傷孩子的復原力(resilience),幫助他們讓從傷痛中成長。我們一起,用愛守護下一代。【註3】
      
    【Re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
    - 兒童虐待之現今困境與解決之道: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6-2/
    - 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7-6/
    - 兒虐議題之教育推廣與提升警政人員專業兒保效能: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8-1/
      
    1.來源
    ➤➤資料
    ∎【註1】
    (報導者 The Reporter)科學觀點:負面的童年經驗如何影響我們:https://www.twreporter.org/a/adverse-childhood-experiences
      
    ∎【註2】
    李俊宏 (Chun Hung Lee)(嘉南療養院醫師)「兒童負面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3141168934257&id=1133119129
      
    ∎【註3】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有一種毒,比塑化劑更毒,它叫做童年創傷(ACEs)」: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0816
      
    ➤➤照片
    ∎ California Association for Nurse Practitioners「ACEs Aware - Using Science to Break the Serious Long-Term Health Implications of Childhood Trauma」:https://canpweb.org/resources/connections-newsletter/2020-editions/connections-march-2020/aces-aware/
      
    ∎【註3】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兒虐 #兒童期負面經驗 #ACE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 在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20 21:00:21
    有 228 人按讚

    【悔改】

    有人說時間可以療癒一切,這樣就足夠了嗎?
    ________

    曾經在 《我痛故我在》的 #診邊故事 中,不用實際碰到病人就可以治療疑難雜症的那位南部神醫,曾經有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

    在南部神醫(以下簡稱南神)的一個講座中,能看到能量流動與疾病因果的南神說:
    「醫師的治療如果不順從病人身體的意識,即使症狀改善,也會某種程度傷到病人。所以或多或少醫師在養成過程多半都會帶一些傷。

    而這些傷害彷彿現世報似的,會立刻回饋到醫師身上。

    要是在治療中傷到了病人,即使暫時症狀有改善,醫師還是糟糕囉。」南神看著台下的一干中醫師或醫學生聽眾,做出一個憂心忡忡的表情。

    「那……那會怎麼受傷?我們會怎麼樣?」一個學弟怯生生地舉手發問。

    「這不好說,不要在這邊嚇你們。不過一般而言,扎針扎壞的,傷容易回饋在醫師的胸口;開藥開錯的,容易回饋在醫師的頸後。」說完台下聽眾有些不自覺摸摸脖子,有些不自覺摸摸胸口,一眼望去可以大致分辨是內科醫師還是針灸醫師,煞是有趣。

    「要怎麼自己解自己的傷?」我也好奇,一方面也有點怕死。

    「自己解喔?我不知道你要怎麼自己解,但真的要說……應該是悔改吧。」南神搔搔腮梆子說。

    蛤?我沒有預料到會收到類似宗教式的語言。

    「也就是,我知道自己以前做錯了, 就可以了嗎?」

    「也是~也不是,這樣是不夠的,還必須想清楚自己為什麼做的不好,才有可能下次不再犯。這樣這個錯誤才有意義。

    如果想通了,那些累積的傷就會突然解開喔!」南神歪著頭邊想邊說。

    我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悔改並不僅是知道自己哪裡做的不好,並且要了解到自己當初為何選擇這麼做?
    為何會有這個結果?
    這個結果為何與我及他人有關?
    我學習到什麼?
    下一步該怎麼讓自己更好?

    我的人生教練說過,所有的事件(資訊)都是中立的,端看我們用甚麼觀點去詮釋。

    若我們因傷病而痛苦,而僅僅只是停留在痛苦,那麼這個功課還沒做完。

    在《逆轉自體免疫疾病》這本書中,作者花了廿多年用各種方法去對抗自己的多發性硬化症-一種難以治癒的神經疾病。

    其中有個人曾經問作者:「你想過是因為你做了什麼,才讓自己生病的嗎?」 作者雖然聽完一時很不爽,但也因此跳開被害者的思維,去找到了原因而治癒了自己的絕症。

    療癒我們的不是時間,而是明白的一瞬間。

    *保護當事者隱私,人物與部分細節經變造

    --------

    【診邊故事】伴大家入眠
    醫師有時也是位患者
    也是位需要"明白"的人類

    --------

    今晚21:30
    ●【診邊小知識】體質能改變?如何判斷體質?
    附上快速連結:
    https://youtu.be/PqTFfFz06iI

    --------

    ●YouTube快速訂閱:
    https://reurl.cc/r8g9Nb

    ●IG快速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min_shih

    #中西醫師黃獻銘 #診邊故事 #明白的瞬間 #反思

  • 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14 15:46:47

    大麻議題近幾年在台灣不僅快速的浮出水面,被頻繁的公開討論其醫療價值、毒品分級、污名化與合法性等議題,其實,這株神奇的植物也引爆了台灣醫學界的內戰!

    這集我們特別邀請到發起「百位醫師連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連署的賴醫師(Dr. KIANG,意即Dr.ㄎㄧㄤ)來現身說法,聊聊自己為何膽敢以醫師的身份公開站出來挺大麻、如何以一個新科醫師的身份反轉大麻在傳統醫師圈的成見,以及他如何與同為醫師的父親,在一場這輩子最難熬的晚餐上展開大麻的對話。

    賴醫師(Dr. KIANG)在節目中談到,其實各先進國家的大麻開放進程,都是由醫療端的開放為第一步。希望聽眾透過這集,了解大麻可以是醫療選項之一,有需要的人應該要被賦予選擇使用的權利。這顆震撼彈到底在醫界掀起多大的波瀾?到底醫界是如何看大麻?讓我們繼續聽下去 …

    「大麻煩不煩」EP9 重點,五件事:
    1)「大麻在台灣,還是超級違法!超級違法!超級違法!」講三遍知道什麼意思了吼!
    2) 不再冷處理:大麻議題將開啟一場醫界新舊世代的革命性對話
    3) 先別急者反對,先去看看「百位醫師連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連署活動在訴求些什麼
    4) 期待聽到中醫師的觀點
    5) CBD在台灣是合法的,但買不到,且僅限「個人使用」

    段落摘要:
    01:04 Zoe見網友:醫師挺大麻的「歹夫好可央Dr. KIANG」
    02:20 學長種大麻?跟神奇植物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03:33 與惡魔的交易:大麻臭名
    04:08 與生死的距離:大麻醫療價值的省思
    04:56 大麻的研究與教育匱乏
    05:27 大麻被證實的醫療效益:慢性疼痛、多發性硬化症、化療副作用
    06:19 大麻對睡眠障礙有幫助?
    07:41 掀起醫界論戰的「百位醫師連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連署
    09:01 未知而產生懷疑:一個植物同時具有多重療效
    09:25 中醫師怎麼看大麻?
    10:23 醫生內心鎖鏈斬得斷嗎?
    10:43 這輩子最難吃的晚餐:對父親出「大麻」的櫃子
    13:18 醫療用大麻 vs 娛樂用大麻
    13:52 各國醫療用大麻的現況:墨西哥、泰國
    15:22 泰國大麻診所一開放就供不應求?
    17:08 世界衛生組織:CBD的潛在醫療價值
    17:30 CBD廣告在日本到處都是
    18:14 CBD在台灣 “不是毒品”(意思就是,CBD在台灣合法)
    19:33 Zoe每天至少回答3次的問題
    20:28 THC含量超標就變二級毒品:台灣超嚴苛的衡量標準
    22:00 重點來了!人類為什麼需要大麻?
    23:36 繼同婚後,大麻能成為下一個公眾議題嗎?

    如果舉辦一場醫界的醫療用大麻辯論會,大家會有興趣聽嗎?

    ---
    節目聲明:大麻雖有神奇療效,過度使用還是會讓你腦袋壞掉。
    ---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嘖嘖集資: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ghostislandme?r=99798cd2c6

    #大麻煩不煩 #podcast #醫用大麻
    主持 - 李菁琪律師 (有麻煩 Better Call Zoe)
    製作人 - 凱西 Cathy Hsu + 湯瑪仕 Thomas Lee
    剪接混音 - 湯瑪仕 Thomas Lee

    聽眾信箱:web@ghostisland.media
    MB01453KLOJGYTW

  • 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7-06 19:00:0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本書,書名叫做《自癒是大腦的本能》,它的附書名是《見證神經可塑性的治療奇蹟》,它是由「遠源流文化」出版的喔,我個人非常喜歡這一本書。

    它裡面提到了一些關於像是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慢性疼痛、中風腦傷、自閉症,和過動症。它怎麼樣透過神經可塑性的概念,和有意識的調整,讓這些病症得以康復。

    並且善用光啊、聲音啊、震動啊、電流,還有運動,活化神經的可塑性,喚醒身體的痊癒能力。那可能聽到這邊,已經引起你的好奇,那我就挑裡面一個很特別的例子來跟你分享喔。

    這個例子就是書中有一個案,他罹患了帕金森氏症,那我們知道怕金森氏症的病人,他會有一種叫「動作性震顫」這樣的一個現象。簡單來說呢,就是拿杯子的時候手會抖。

    結果這一個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病患,他發現一件事,在他還沒發病之前,他的大腦會把這些動作結合在一起,把這些複雜的流程,拿到一個杯子,你看它的流程是什麼?

    我們要看到杯子,我們要先驅動我們的神經跟肌肉,去讓手伸出來,然後打開手掌,然後碰到杯子,然後用力拿住杯子,拿後再把它拿起來。這個一連串的流程事實上是蠻複雜的。

    你就可以去看現在的機械手臂,要能夠做到精確的做這個動作,其實也是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的研發才做得到,那在我們一般正常人的大腦的時候,這些動作會直接把它變成是一個自動化的歷程。

    所以對一般人來說,拿一個杯子這麼簡單的動作,其實是不需要運用大腦的資源,就可以把這些動作串在一起。然而帕金森氏症的病人,他就失去了這樣的潛意識自動化的「把動做連結起來」的能力,所以才會有「動作性的震顫」。

    這一個個案發現了這件事情之後,他開始在他生活當中,只要他的顫抖又發作,或者是他平常可以做好的小事,又做不好的時候,比如說扣扣子又扣不好,穿襪子又穿不好,穿鞋子又穿不好的時候,他就開始專注他的意志力,專注在他的意識的每個動作。

    於是他發現,只要他專心的拿杯子,不像是他還沒發病之前順手就拿起來,他只要專心的做任何事,那個帕金森氏症的典型反應就不會發生。等於當他強迫自己使用意識,而不是用自動化的潛意識歷程,他的很多病狀就會得到改善。

    在這一本書中,舉了很多、很多各種原本醫學裡面,覺得已經是沒有辦法去做任何治療的病症,結果呢,都透過關於神經的可塑性,怎麼樣透過運動、怎麼樣透過意識的使用,然後得到改善的很多例子。

    那為什麼我特別挑這個例子出來講呢?其實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發現有一種人,他們很特別,他們在教室裡面聽課學習,只要老師說的任何東西,跟他原本的認為是不一樣的,他就會有很強烈的抗拒反應,因為他覺得他以前的習慣並不是這樣啊!

    我每次遇到這樣的學生,我都會好好的問他們,你們進教室究竟是來證明自己是對的,還是來學習的?如果你是來證明「自己是對的」,那你根本不需要進教室。

    然而如果你進教室的原因是來學習、是來改善你那些困擾的問題,那麼這也就意味著,你原本的習慣沒辦法幫你解決問題,你才有動機踏進教室不是嗎?

    那在這樣的前提底下,你踏進教室,如果我在教你那些你本來就已經很習慣的事情,請問你的問題是有解還是無解呢?所以其實有一句話你一定聽過:「學習,就是跨出舒適區的過程」。

    其實不管是面對帕金森氏症的狀態,還是面對我們生命當中,或大或小的改變。改變的初期,本來就需要有意識的投注,有意識的關注,如果你企圖想要用原本的習慣,讓事情有所改變、讓事情有所解決的話,那你現在已經沒問題了不是嗎?

    就像愛因斯坦所說的:「瘋狂是什麼?瘋狂就是企圖想要用同樣的方法,而讓事情有不同的結果。」

    如果回到人類的大腦設計,像帕金森氏症這樣的病,的病人都可以透過有意識專注在自己的每個動作流程,讓那個顫抖不再控制他。那你生命當中的那些問題,那些你想改變的部分,請問是有比這個難嗎?

    這或許你可以思考一下,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8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相關的課程報名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能夠在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 多發性硬化症會好嗎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3-08-14 10:48:45

    中共官媒再爆假新聞事件!這次出包的新華社被踢爆官網上轉載的西方女性死刑犯圖片,來源竟然是一部色情電影,引發國內外媒體關注。這集的《老外看中國》,主持人郝毅博為大家快速整理了中共近年來的五大經典假新聞,一起來看看。

    Hello 大家好!我是郝毅博,大家看過這則最近的新聞了嗎?中共喉舌媒體新華社轉載刊登了一篇題目叫《女囚死刑實錄 揭世界最黑暗一面》的圖片集。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訂閱《老外看中國》頻道,觀賞最新精采有趣影片!
    http://www.youtube.com/user/Laowaikanzhongguo

    OK,因為還有很多小朋友觀眾,這些圖片內容主要是西方對一名女囚執行死刑的殘酷畫面。不過這篇文章後來很快就被網友和「Shanghaiist」證實,這根本不是什麼死刑的紀錄,這些照片全是來自一部叫 Lethal Injection、致命注射的色情電影。

    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你了新華社,害我剪接的時候還要找海綿寶寶和HELLO KITTY來遮!這些假新聞現在都被刪除了,話說回來,你們覺得這是一個英文不太好的編輯上班時逛到色情網站,還是有人故意的用這些照片來騙中國人?可以肯定的是,這絕對不是中共喉舌媒體們第一次這樣做,現在就跟大家分享5個我覺得最經典的中共官媒造假事件。

    第五名:2002年,北京晚報刊出一篇文章。上面寫美國國會要求政府為他們修建一棟新的、能夠敞開圓型屋頂的國會大廈。記者引述的消息來源是美國「洋蔥報」。他知道《洋蔥報》到底是甚麼樣的報紙嗎?洋蔥報是以專門惡搞、編假新聞出名的媒體。

    我知道其實在中國有些地方政府的辦公大樓也模仿美國白宮或是國會大廈,所以中共官員就說:美國國會大廈的屋頂能說開就開,咱天朝怎麼可以沒有?我們馬上蓋一棟吧!

    第四名:2007年,新華社刊出這篇有關多發性硬化症的文章,文章裡有一張X光照片,大家不覺得這個頭的形狀看起來有點怪怪的、有點眼熟?這誰的照片啊?啊!想起來了,是Homer Simpson!編輯們你們在跟我們開玩笑嗎?腦袋那麼小?我想知道新華主編的腦袋是不是一樣小?。

    第三名:那世界的地圖應該不會弄錯?是不是?看一下這個央視播過的中東地圖,那看一下這個World of Warcraft電子遊戲裡地圖,央視只做了小小的修改。哇!中共官媒的編輯上班時,還會打遊戲,連PS的技巧都這麼強!

    第二名:大家看看央視為了要證明解放軍有多厲害,做的這個報導。哇!這好萊塢等級的軍力!嗯...那是因為報導裡的一些鏡頭真的是來自於好萊塢電影。WSJ的記者發現報導裡的爆炸是1986年Top Gun電影的畫面。

    雖然喉舌媒體的報導是假的,這是我直接從解放軍得到的介紹新盔甲的官方影片,喔,um, 下一個。。。
     
    去年底,人民日報宣佈朝鮮的金正恩被美國的一份報紙選為「在世最性感男人」。是甚麼報紙啊?!WHAT!又是「洋蔥報」

    所以這是他們第二次被洋蔥報騙了。經過第一次被騙以後,他們不是特別注意他們消息的來源不是洋蔥報嗎?新的記者來工作的時候主編不會警告他們嗎?好像不會。

    人民日報的英文網站刊出了五十多張金正恩的照片。騎著馬,跟軍隊耍酷,戴著墨鏡,還有Time雜誌的畫面。但是Time雜誌的文章實際上是批評金正恩。我很清楚得記得刊出的那一天,人民日報是中國的晚上刊出那個新聞。那是美國的早上,人民日報的員工睡覺的時候,我們都笑了半天。北京的早上到了,他們才發現全西半球在取笑他們,而刪除了那篇文章。

    雖然這個新聞被刪了,但看了那五十張照片之後,我終於明白,人民日報的記者為什麼會相信這個胖子是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有句話叫:同病相憐,你明白的。我們今天到這裡,下次再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