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多情城市背景音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多情城市背景音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多情城市背景音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多情城市背景音樂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89的網紅基督影評故事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崩壞的社會,需要更多的同理心——電影《小丑》(Joker)文 / 囈鳴 10月初在美國上映的由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編導的電影《小丑》(Joker),其時代背景是20世紀的80年代,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脫口秀喜劇演員漸漸走向精神崩潰,在高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最終成了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MJF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ow We Roll Music Beats By Jo$hBeats 詞:頑童Mj116 曲:頑童Mj116 影像製作:Ares Wu (The Domain Media) 大感謝 :RED BULL 小春Kenzy 每當20號的到來 第一件事我check in我帳戶 樂在其中 繳下電...

多情城市背景音樂 在 王昱翔®不小王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09:54

自由,那人們永遠都在探索的邊界- #珍莫里斯 . 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批登上聖母峰的記者, #JanMorris 莫里斯的人生太過精彩。出身英國的她,認同英國自由民主文化,反對帝國強權殖民的壓迫。 . 就像是在矛盾中央,試著理清分類一樣。 . 她揭露過英法兩國試著聯合以色列出兵,阻止埃及蘇伊士運河國有...

多情城市背景音樂 在 酸? SOUR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01:26:04

- 曾有一段時間覺得自己與音樂很遙遠, 但最近覺得藝術與自己更靠近。 從小學進入劇校,一直到大學都圍繞著傳統藝術,進劇場或是參與各項演出排練對我來說不是陌生的事,但也因為一直在傳統藝術背景下成長,當代藝術理念是我認為自己很缺乏的。 進入海,進入山,進入自然後,這些在腦裡的藝術想法受到刺激,才有了更...

  • 多情城市背景音樂 在 基督影評故事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18 17:51:31
    有 0 人按讚

    崩壞的社會,需要更多的同理心——電影《小丑》(Joker)文 / 囈鳴


    10月初在美國上映的由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編導的電影《小丑》(Joker),其時代背景是20世紀的80年代,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脫口秀喜劇演員漸漸走向精神崩潰,在高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最終成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



    摘不下的面具

    即使臉上塗著小丑的彩妝,他並不像那位戴著面具的英雄(蝙蝠俠),是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或是情感。真正摘不下的,是他的笑容——穿著破爛的衣服,頂著球狀的紅鼻子,整張臉塗成白色,再畫著嘴角向上彎曲的大紅唇。他在肯尼音樂商店前,舉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跳樓大拍賣!”

    小丑,正是他的工作!

    在小丑工作之外,亞瑟一直照顧母親。而母親一直重複交待他的任務是“給世界帶來歡笑和快樂”,這是亞瑟的生活目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其實是一直被霸凌的。他特殊的疾病,帶給他許多難堪,以至他需要帶著一張小卡片,上面寫明:“原諒我的笑聲。我有病,這是一種無法想像的、突然的、頻繁的、無法控制的放聲大笑。此病是由於腦損傷或某些有神經系統的疾病。”

    其實,不僅是亞瑟有一副摘不下的面具,高譚市的其他人又何嘗不是?整部電影圍繞著社會大量問​​題做探討,包括:仇富、歧視、欺壓等。而人們如何對待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以及所引發的反彈,我認為,當納入今日犯罪心理學的新課題!


    悲喜劇的轉換

    相對小丑亞瑟的卑微,托馬斯·韋恩(Thomas Wayne)則是一個典型的富人代表。亞瑟一直試圖按照母親潘妮的吩咐,送一封他媽媽寫的信給托馬斯。只是托馬斯最近有意在高譚市內做競選市長的宣傳,所以安保工作格外嚴格,以致亞瑟一直沒有機會將信送達他的手中。

    在陰錯陽差之下,亞瑟偷看了媽媽的信,得知潘妮宣稱他是托馬斯的私生子。亞瑟經過幾番尋訪,終於得知,精神不穩定的潘妮其實不是他的親生母親,自己在小時候因潘妮男友的虐待,造成了他頭部的嚴重創傷。最後,震驚的亞瑟來到醫院,用枕頭殺死了他的養母潘妮。這是他犯罪的開始。

    亞瑟的人生大轉折顯示在其獨白上:“我以前認為,我的生活,只是一出悲劇,但現在,我意識到,這他媽的是一出喜劇。”

    聖經上也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參《傳道書》1:2)當人生的意義變為虛無的時候,人性中的黑暗面就再也不受控制了。


    罪犯小丑的誕生

    在地鐵裡,謀殺人後的亞瑟逃走時,電影正放著波比·肖特在卡萊爾咖啡館現場演唱的《小丑進來(Send in the Clowns)》。這似乎暗示,亞瑟雙重人格中的“小丑”出現了。正如在他這次殺人之後,隨著臉上油彩的剝落,他與鏡中自己的對話;此刻,小丑——人格中的另一個亞瑟誕生了,他們彼此問好。

    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竟成為最後一根稻草,使他原來的幻想全部落空,並遷怒於自己的母親!導演似乎想引導我們同情這一位罪犯?

    我自己能夠體會這種感覺,在我牧養的教會中,有人長時間照顧精神障礙的家人,彼此深深地依賴對方,到了父母年邁時,無力照顧,只好將其送往療養院,而他自己也搬進老人公寓,一方面對雙方都是解脫,但也同時造成雙方重新適應環境的難處。

    沒有人天生就是罪犯,其實也許我的心裡也有個小丑,只是沒有像亞瑟的悲慘遭遇去誘發罷了!


    高譚市的暗夜哭聲

    地鐵謀殺案無意間引發針對高譚市富人的抗議運動,抗議者紛紛戴著殺手作案時所戴的小丑面具。而當亞瑟有機會上著名的莫瑞(注1)節目時,他要求莫瑞以“小丑”介紹他出場,呼應莫瑞過往對他的嘲笑。雖然亞瑟出場時受到熱烈歡迎,但他卻開始講病態的笑話,承認自己犯下地鐵謀殺罪,大聲控訴社會如何拋棄和嘲弄他。接著,亞瑟當場射殺了莫瑞並被捕……高譚市因此爆發騷亂。

    當一名戴著小丑面具的不知名暴徒在小巷中射殺托馬斯和他的妻子瑪莎,使其雙雙斃命時,見證者是他們年僅8歲的小兒子佈魯斯·韋恩,即日後的蝙蝠俠。另有暴徒駕駛救護車撞上載有亞瑟的警車,將亞瑟釋放。被暴民譽為英雄的亞瑟因群眾的歡呼而手舞足蹈。他用嘴裡流出來的血在臉上畫出一個笑臉。

    小丑的性格轉變,幾乎都與心中仰慕的對像對他的羞辱有關,幻想的幻滅惹動了殺機;當他狂笑的時候​​,其實心中在流血。本片不僅僅是描寫個人犯罪心理的轉變,甚至引起了社會的集體癲狂。其實對照當下,我們也就是高譚市民,無論在世界哪一個角落,都確確實實存在著仇富、歧視、草根階層受壓迫等社會問題。

    高譚市暗夜裡的哭聲,我們可曾聽見?



    瘋癲與文明

    法國哲學家福柯提到:“瘋狂不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是一種文明產物。瘋狂被視作一種人為附加在現像上的標籤,本質上瘋狂是人文的。所以沒有對現象加以定義並且稱其為瘋狂的文化,就沒有瘋狂的歷史。”(注2)

    21世紀初,瘋癲早已經除罪化了,人們見怪不怪,其實並沒有藥物或是矯治的方法可以完全治愈,甚至可以說,只要是人,人性中所潛藏的瘋癲基因,都有可能被引發。也因為如此,精神疾病越來越普遍,也成為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201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市的電影院發生了“奧羅拉槍擊事件”,造成12人死亡。因此,《小丑》中犯罪王子的形象,引發人們對電影是否會對公眾造成暴力影響感到擔憂。美國軍方9月18日對網絡上有激進分子揚言在電影院展開槍擊的消息,對電影上映後可能出現暴力行為等發出警告,表達了對激進分子“崇拜小丑形象”的擔憂。因此,包括聯邦調查局等當時都嚴陣以待。

    而導演陶德·菲利普斯表示,將電影和現實世界的暴力聯繫是不公平的。他認為,“奧羅拉搶擊事件”是可怕的,但是不能怪罪電影,並強調《小丑》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世界,而更多電影甚至更暴力,因此不滿外界用不同標準來審視。他舉例《捍衛任務》,其中“一個白人男性殺死300人,每個人都大笑歡呼,為何對此有不同的標準?”(注3)

    然而,恐懼的存在是很真實的。我們所謂的正常人,似乎無法忍受瘋癲的存在,然而懼怕本身卻很可能會引發另一種瘋癲,就是戴上另一種摘不下的面具,道貌岸然地欺壓迫害精神病患者。

    聖經上說:“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里未得完全。”(《約翰一書》4:18)失去愛的城市,就只能被恐懼轄制。由仇恨出發的正義英雄(蝙蝠俠),也不過是瘋癲的另一種形式罷了!我們應該戒除恐懼的根源,是自以為義的本性,這也是耶穌指責法利賽人的原因。



    幻想與現實

    片中有很多情節都是出自亞瑟的想像,與事實無關。例如,他與鄰居之間的愛情,或是他在自己偶像莫瑞的節目中被稱讚與肯定……甚至他一度以為自己是托馬斯·韋恩的私生子,都嚴重影響到他對現實的認知。這是為什麼當他得知真相後不能接受,甚至將養母殺死。他也開槍射殺了嘲弄他的莫瑞,甚至間接害死了托馬斯。

    這部電影不像其他DC的英雄電影,有許多特效。嚴格說,這甚至不是反派電影,更多的可能引起觀眾對小丑的同情。我在看電影的時候,不禁想起周星馳編導的《新喜劇之王》:一樣是被霸凌的喜劇演員,一樣的幻想幻覺,只是沒有成為黑色喜劇罷了,女主角在片尾的得獎可能也不是真實的。同樣,“小丑”的片尾也回到瘋人院內的場景,會不會這一切都只是他的幻想?

    在一個崩壞的社會中,其實不需要更多帶著面具的英雄去殺死罪犯,而是需要更多的同理心。這部電影所控訴的,不是人性中的瘋狂,反而是那群道貌岸然的富人,他們的真面目才是崩壞的起因。

    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參《馬可福音》2:17)覺察自己的瘋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藥物也不一定有用,只有得著靈魂的救恩,脫胎換骨作新人,才是人性唯一的出路。



    注:
    1.莫瑞是著名的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是《小丑》電影中亞瑟的偶像。

    2.米歇爾•傅柯《瘋癲與文明》 劉北成、楊遠嬰譯(三聯書店出版社 1999年5月),1-5。

    3.https://io9.gizmodo.com/joaquin-phoenix-couldnt-answer-the-most-obvious-questio-1838368694

  • 多情城市背景音樂 在 曾德平 Tsang Tak P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26 14:14:11
    有 8 人按讚


    前言:因為近日身體不佳,不能參與群眾活動,所以唯有閉門造車,作出一己極微貢獻。誠心祝願各位參與者平安!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同時是一場偉大的空間藝術實踐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 (簡稱「反送中」運動)已經自本年六月進行了兩個多月,各界人士寫了大量文字或視像媒體,報導及分析了這個運動。除此之外,參與連登文宣組的各路朋友,不具姓名為這個運動的不同面向設計製作了大量海報。這等海報漸漸引起了國際媒體的留意。CNN於8月9日刊登了一篇文章 .<'Be water:' Hong Kong protest mantra influences how art is designed and distributed>
    ,主要分析這些海報的製作及傳播方法,以及在「反送中」運動的作用。
    這些海報的功能,可簡略地分為三類(1)以圖象展示各項有關某特定時日行動的資訊;(2)戲劇性地強化運動的宣言與次行動的目的;(3)戲劇性地強化控訴政府的暴行。從這些海報的設計而知,(估計)所有創作者都受過藝術或是設計教育的專業訓練。但是,這班創作者是何許人,卻無從得知。CNN訪問了一位積極參與的示威者,他/她説明了這批海報乃是「由人民而創作,同時是為人民而創作」。這批岀色的海報,每一幅的影像佈局色彩皆充滿極高表達能量(expressive energy),據CNN引Garrett所言,一部份的海報的影像主題,參考了其他國家及地方的革命或民主運動的標誌性象徵意象,例如美國、法國、韓國的民主或工人運動。但很多出色的海報主題,影像主題內容常用港人熟悉的文化意象 (例如黃大仙)來作比喻, 所配上的文字除了是極精簡易明, 更常用香港人慣用的説話方式來創作文本語句。如果是諷刺的作品(例如諷刺高永文作為醫生也為了錢而說假話)真可說是「一筆入魂」的辛辣與精準。
    CNN的文章,除了報導海報大量創作外,更提及連儂牆。CNN訪問了藝術家Kacey Wong。Wong 描述了連儂牆是電子媒體以外的實體物理空間的民主訴求的宣示及展現,人們遊走在周圍貼滿黃色小貼紙的空間內,感受到被包圍的震撼力。Wong對連儂牆直述的簡單描述,沒法掌握連儂牆作為公共空間對於現存建制對抗性甚至顛覆的威力。
    這次「反送中」運動過程中,在實體公共場所出現的種種視覺/視像實踐,實在給予我們最佳的機會去反思,政治和「藝術」之間的關係。若我們嘗試以法國思想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都市)空間理論(尤其是其中的「殊異空間」概念(the differential space),以及洪席耶 (Jacques Rancière) 的感性理論(aesthetics)去看連儂牆,以及其他陸續在是次大型民眾運動中爆現的公共視覺實踐,我們更可以更深入地掌握及理解在這次運動中所爆發的創造力的威猛。
    列斐伏爾在他的重要的著作中,細心分析批判了都市空間及都市生活的各項條件背境。眾所周知,空間並不是一個中性的容器,也不是數學中抽象的幾何或代數方程式。然而,現今資本主義(市場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及當權者往往視(實體)地理空間為一個抽象概念。當權者及資本家認為,透過政治、經濟的策略的規劃及計算,即可建構、生產、成形為可被完全控制的以政治統攝、經濟運流、量化交換價值為依歸的實體空間。
    廣大民眾日復一日在這個被資本主義、強權思想所生產的政治經濟空間中過著日常生活,其實正赤裸裸由思維直致身體完全地感受全面壓迫:香港人在身體行動上受到的擠壓,正是住屋問題的困迫。香港出售的住宅房屋面積,不單越來越縮小,住宅的賣價以致租金,這二十年來不斷提升至香港人無可能負擔的地步。近期所發生的巨大政治風波,主要源於政府企圖將香港人的思想言論自由,收納進一個全面「監控」加上「懲罰」的法制系統之中。巨大羣眾運動,大體上可說是首先宣示了廣大人民對對開明自由思想及民主治理的強烈熱切要求,但間接原因,就是正常住居與生活質素不斷下降削弱。人民再無選擇,因而起而反抗強權建制封閉的高壓控制系統,以及國家及市場資本主義概念主導將生活空間轉化為房地産消費市場。
    列斐伏爾在1968年運動中巴黎示威者的空間實踐及表達,看到了人民將都市空間短暫轉化為「具體的烏托邦」(the concrete utopia):當時的巴黎抗爭者,佔據了都市本來用作經濟市場交投運輸的空間,重新賦予這等被佔領空間新的社會文化意義。最觸目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巴黎的大學生佔領了Sorbonne大學,她/他們聚集在Sorbonne 的廣場,將代表當時理想的共産代表人物照片及旗幟掛滿在這自中古時代以降,代表西方知識的最高學府。列斐伏爾認為學生將整座大學的中心意義完全改變:大學已不是由上而下傳授傳統文化或代表現代化科學思維的學術機構,而是變成一個任何人都可參與討論、批判當下資本控制中産生的種種強權、疏離與剝削的「公共」場所。
    在水深火熱的運動中,民眾經過激烈爭鬥/爭取,常會爆現了民眾佔領、挪用(appropeiate)作為思想、意見討論表達的埸所。這証明了強權主導的政府並不可能百分百控制所有實體空間,當權者也不能完全掌握控制「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的意義解釋權。在短兵相接的矛盾衝突中呈現的新的空間的「公共」型態,列斐伏爾 稱之為殊異空間(the differential space)。在香港「反送中」運動中連儂牆的產生,正是新的「公共」空間誕生最佳例子。試舉大埔隧道連儂牆為例,市民自發將(被建構為)運輸通道的隧道改變成為讓任何人集體地將自己個人的意見表達的場所。這種行動的性質,跟連登文宣組在網上發佈流傳海報的視像表達非常不同。網上五花八門的海報,總的來說,皆要依照所上載的電子媒體平台的程式作展示及傳播。海報展示與傳播並沒有改變電子媒體任何程式。但是,連儂牆首先顛覆了「載體」本身原有功能(隧道作為運輸通道)而轉化成為展示/展覽空間。市民將自己的心聲意見,可自由以文字寫在便利貼紙上或以畫作形式,不計其數在隧道中展示,以致將整條隧道的牆壁,都鋪蓋了無數便利貼,化成展覽空間。在香港的實體城市空間中,絶少是可容許市民任意將一己的意見在公共空間展示表達。然,連儂牆的出現,卻讓不分背境不分階級的任何人,皆可以觀看其他人的留言,而同時也可參與發言,將自己的意見展示在牆上。據報導,少數反對是次「反送中」的人羣也將自己的意見貼在連儂牆上,或將大量預先印刷好的標語或國旗蓋在原有便利貼留言上。反對人士這樣做,其實也是某程度上肯定了連儂牆的作用—- 不同人無論甚麼意見、甚至相反言論皆可一視同仁都可貼在牆上,對話討論在牆上短兵相接,如果持不同或相反意見的人,你寫我又寫,你貼我又貼,你蓋過我的貼紙我又再寫再貼⋯⋯某程度上,這其實是對立相方進行民主的直接對話的行為(直至其中一方暴力地撕去其他人的留言貼紙或毀滅連儂牆)。很多人都說,各區出現的連儂牆還為年紀較大或教育程度不太高的市民,提供了主流資訊之外的另類資訊來源。於此,連儂牆並不是一個靜態的空間,而是一個充滿矛盾,不同觀點對峙,因而衍生多重意義的動態場所。
    參與寫貼紙的人們並非甚麽專業的設計師或藝術家,留言者是廣大市民的一份子,自發地將(受到政府有關機構限制規範其功能的)某公共空間/牆壁,未經當權者批准而暫時地改變了其用途,也改變了其面貌,成為廣大民眾聚合、表達意見甚至討論的空間。
    在這個水深火熱的「反送中」運動時期,香港廣大市民除了以和平遊行或更激進方法去表達對政府施政不滿及抗議強權的暴力壓制,以及爭取「五大訴求」外,其他很多情況下的空間實踐,正是打破顛覆了政府對實體公共空間的功能及使用權的高度控制規定,令到都市空間成為一個讓廣大市民聚滙的空間,同時更鼓勵了和強權主流意見對立、殊異的意見/意向全面公開展示。
    連儂牆的創造,除了在公共空間中體現了政治的實踐,但同時在公共空間中開啟了新的感官經驗,展現了新的幻想境地,因而讓公共空間的使用價值及所藴含的人民共同創造力得以重新爆現。總體而言,我們在連儂牆的創作實踐中,我們其實見到真正的「公共空間」的「公共」本質。在這層面而言,連儂牆正是(公共)藝術的實踐呈現。
    於這時期,常有市民不惜受欺凌或甚至受到暴力襲擊而拚命保護連儂牆空間能夠維持稍長存在時間。市民在痛心難過之餘,也深深敬佩保護連儂牆的人,因為她/他們其實保護了公共空間的真正「公共」特質。人們在某段時間中,拚棄了公共空間只作為被強權及資本主義困死的日常「揾食消費」的場所,進而將城市某部份公共空間轉化為人民聚滙的場所,容許不同種族、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程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性傾向、不同的生活/生命價值取向的眾人滙合共議時政的場所,並且由此而衍生著各種不同的集體行動的可能性。
    列斐伏爾 所建構的理論,幫助我們去清晰地思考人民併棄了權力與資本主義控制的日常空間而爆發出來的集體創造空間的真正「公共性」的威猛力量。 列斐伏爾認為,城市整體,就是住居其中的市民共同創造一個持續更新的偉大「作品」 (OEUVRE)。Erik Swyngedouw 在其文
    章<The Political Art of Urban Insurgency>,間接提示了洪席耶的感性理論與列斐伏爾的殊異空間論的接近相若。
    法國哲學家洪席耶的理論,重新介定「美學」的本義,並進一步理解藝術與政治的關係。洪席耶曾於2016年10月出席耶魯大學建築系座談會,指出「美學」,不是介定甚麼是「美」,而是關乎普遍感覺經驗 (sensible experience)的反思。例如,多數人通常判斷日落是「美」的,那是一種眾人共有即平等的感覺判斷。但在文化的層面,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欣賞文學藝術。如果要判別某人之藝術鑑賞或創作力,即是將某人的感覺能力(sensible capacity)分等級---於此,美學實踐與政治相類似:所謂政治,即介定何種人可成為(某階級的)公民,及訂明其義務及權利的系統。有目共睹,某些政治制度甚至將人民劃分為高/低端。

    於此,對洪席耶而言,Aesthetics 應該譯作「感性學」。如上述,在社會的一般共識中,不同階級背境的人羣,對於藝術品的「境界」及創造能力,會因為其人的文化程度教育背景而分高低。對洪席耶來說,這種文化階級的劃分,其實是有權力機制(通常透過教育)對整個社會的廣大人羣的感性領受與表達能力的分層:在同一社會中,不同組羣或個人,所能夠看到的(visible)、所能夠聽到的(audible)、所能夠(以不同媒介)表達訴説的(sayable)、甚至所能夠以七情六欲去表達的感情深淺度,原來皆是受到當權的各種權力機制細緻劃分成等級。
    當我們意識到個人的感性也有階級分別,我們自然了解到,我們所接觸到所謂「外在世界」,自然是一個充滿階級劃分的「空間」。早在1945年,德國哲學家卡西勒已在其著作<人論>中,說明「外在空間」並不是一個中性抽象的容器,「外在空間」與人的行動經驗與互動相生的,空間其實就是所有感性經騐(視覺、聽覺、觸覺及行動的)整體。由此可見,所謂「外在空間」作為感性經歷,必定是受盡階級分層割切。於此,洪席耶曾說過一段與列斐伏爾極之相似的話:「到最後,所有政治(的議題)都是空間階級分層分配的議題。不同層級的空間的本質其實如何被介定(它們之間的不同)?層級之間各有何種不同的功能?誰人憑甚麼可以佔領那一層級的空間?對我來說,政治對社會(地方與人民)的控制、擺佈、調配就在於借助所謂法律規條去介定不同地方與角色的分配。人們在社會上的要遵守的法律規條,往往就是去認識、承認(即被動受制於)誰人可容許在那一個地方,被賦予何種資格,去説甚麼,及可以作出甚麼行動。」
    列斐伏爾的整套空間生產理論,分析了主流哲學與科學思想,如何支撐資本主義及權力機制,去創造生產人們實際生活的空間,並由此控制人民的生活、行動與思想。洪席耶上述對空間(作為感覺經驗的整體)的層級介定及規限,使我們明白到,所謂最個人的私人感性經驗,也是受強權控制而作分層。兩位著名的思想家,其實是從不同角度去肯定「藝術」作為解放的政治力量。由此觀之,這次「反送中」政治運動的某些空間實踐,其實也是在更深層次顛覆了強權對廣大人民的感性經驗的分層分配規範或排斥。而解放人們的感性經驗,重新創造新的「能見、能聽、能說、能表達」的平等經驗之實踐,一言以蔽之,就是藝術!
    要闡明洪所提出的政治藝術實踐,最佳例子,除了連儂牆,莫過於本年8月8日七夕之夜,逾千人為抗議浸大學生買激光筆(在前一天)被捕,齊集尖沙咀太空館周圍,於晚上八時開始隨己意自由地一齊以激光筆發射激光投向太空館外牆。參與者又同時大叫抗議口號,更播放音樂及集體載歌載舞。白色的太空館外牆變成了千千萬萬彩光、抗議文字、狂舞人體的影子投影的銀幕/載體。參與者為抗議政府暴力拘捕年輕人而即興策動這個事件,成為由萬千羣眾在某時刻不分彼此及階級的自發但共同創作的藝術實踐。在這集體創作過程中,羣眾感受了甚麼是「共同」,甚麼是「分享」。也由此,這項大型的創造活動體現了公共藝術的最高理想,那就是:世界是平等共有的(the world is common)。
    至今還在進行的反送中運動,不單讓香港人甚至整個世界反思甚麼是民主及自由,還提供了充足動力與養分讓人們認真反省、重新考慮「甚麼是政治藝術?」、「甚麼是公共藝術?」,以致「甚麼是藝術?」列斐伏爾與洪席耶的理論,為我提供了扼要的思想脈絡去重新理解:「藝術」,正正是成就體現人們公共、共同並且是自由平等的感性經驗的澎湃解放力量。(圖片來源:連儂牆--立埸新聞:雷射筆「觀星」:自由時報)

  • 多情城市背景音樂 在 RubberBan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1-13 00:58:22
    有 401 人按讚


    忍不住,都是再分享!多謝 快樂的
    //#RubberBand 〈#未來見〉是我近日的 #單曲循環 之選,阿正監製的這首歌實在越聽越有味道。歌曲本來沒有很明確的背景,#TimLui 寫的文字應該在很多情境下都合用;#6號 聯合導演的 MV 卻踏實地拍了一個故人重逢的故事,交出讓人感動的 5 分鐘。

    第一段歌詞是比較個人的描寫,懶理他人如何,我們自己開心就好。這段的 vocal 也是比較輕柔,有種難得悠閒的愉快。影像卻是老朋友事隔多年後的重聚。在大伙兒的起哄和歡呼下,兩人有點見外,有點尷尬。#陸駿光 有點心不在焉,#王宗堯 有點不知所措。第二段唱到外面世界的遭遇,時代的跌宕,生活的幻變,各種挫折和打擾,倒敍畫面補回年少輕狂的樂與怒,如何從拍住上走到各散西東。到 C 段「#高峰的風景多美好」,6 號越唱越放,加入和音 back up ,畫面交錯剪接了過去現在的相聚與分開,那份厚重的無奈和無力感,竟打開了我的淚腺開關。

    最後的副歌唱着「#幾張臉略過未留座」,眼前是個個笑容滿臉的大合照。#是誰能讓我可在寬廣的未來無懼的去唱着歌?歌詞似是問句,意思卻是肯定的,#只得你始終也明白最初。隨着激昂的後奏, 6號隨興的 ad-libs ,畫面呈現了那枚曾經日夜抓在手中的結他 pick ,那部昔日錄過與戰友自彈自唱、早應被歲月淘汰的 aiwa MD 機,還有那個重新修補關係的擁抱,那句始終了解對方的「#撐住呀」。回憶昔日眼泛淚光,舊日摯友終於釋然微笑。當初再大的爭執,在重新相遇的今天已不重要。很喜歡 MV 最後的一段,先是呈現兩人年少時摸黑上山的路,然後迎着日出昂首對天高歌的豪氣,轉入現在成熟的身影,再越飛越遠,彷彿充滿希望地飛向未來。

    畢竟活了這些年,誰沒有過幾個經已失散的好友?這個 MV 今夜看了差不多十次,頭幾次都看到流淚。謝謝 RubberBand 這碗心靈雞湯。懷着希望,前面的路更容易走。一定係。

    P.S.: 〈未來見〉 MV 裡的故事是 re-union , MV 外的 cast 也是一場 re-union :陸駿光的 #閰羅,王宗堯的 #乳環,還有 #泥鯭 的 #鄧伯,是 ViuTV 的《Plan B》班底!
    -\-\-\-\
    〈未來見〉
    曲 編 RubberBand|詞 Tim Lui|監製 正
    收錄於《 #Hours 》專輯
    MV導演 Heison Ng & 6
    https://youtu.be/Hroq64h65Os
    曾雨裡高唱的回音尚有
    明日氣候沒法去預計 能否都珍惜一世
    -\-\-\-\
    RubberBand
    RubberBand6號 Tim Lui 正 (RubberBand)
    陸駿光 Alan Luk gregory wong 王宗堯
    Plan B the series

    #廣東歌 #快樂的聽新歌
    -\-\-\-\-\-\-\-\-\-\-\-\-\-\-\-\-\-\-\-\-\-\-\-\-\-\-\-\-\-\
    音樂現場
    RubberBand Hours Concert 2018
    http://bit.ly/rubberband2018 同看着時代飛舞
    -\-\-\-\
    #從頭細數 RubberBand
    http://bit.ly/rubberband07 逆流大叔之情歌
    http://bit.ly/rubberband06 城市當代配樂團
    http://bit.ly/rubberband05 呢度,堅彌地城
    http://bit.ly/rubberband04 怎欣賞世上美麗
    http://bit.ly/rubberband03 重演青春的精彩
    http://bit.ly/rubberband02 攔路的一一擊破
    http://bit.ly/rubberband01 想日日仍能嬉戲//

    任我們如何見盡風光或風雨
    得到你的明白
    才能一直無懼無憾地唱下去
    約定了,未來見,好嗎?

    YouTube ver: https://youtu.be/Hroq64h65Os
    *****************************
    Cast
    陸駿光 Alan Luk
    gregory wong 王宗堯
    Ho Ting 黃浩霆
    Neal Fan 范浩賢

    Guest Appearance
    Anson Tang
    Chan Tze Woon
    Chan Yip Sing
    Franky Chung
    Kin@Blaster
    Kwai Bun
    Laimaan@RubberBand
    Lau Chun@Blaster
    Mak Ka Bir
    Pete Yeung
    Rap@Blaster
    SiuWu@YELLOW!
    Steven Au Yeung
    Timmy Ying

    Directed by Heison Ng & 6
    ********************************
    即到各音樂平台下載及收聽:
    iTunes: https://apple.co/2NGQ8wP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2OjwE0Z
    JOOX: http://bit.ly/2ONXZ8l
    KKBOX: https://kkbox.fm/hA2WSz
    MOOV: https://s.moov.hk/r?s=tUc4oK
    MusicOne: http://bit.ly/2xCTree
    Spotify: https://spoti.fi/2Q6pxG2

    #rubberband
    #rubberbandhours
    #rubberbandhours音樂會
    #hours
    #rflat
    #未來見
    #陸駿光
    #王宗堯
    #黃浩霆
    #范浩賢
    #thestadiumhkisland

  • 多情城市背景音樂 在 MJF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3-10-24 19:00:02

    How We Roll Music
    Beats By Jo$hBeats
    詞:頑童Mj116
    曲:頑童Mj116
    影像製作:Ares Wu (The Domain Media)
    大感謝 :RED BULL

    小春Kenzy

    每當20號的到來
    第一件事我check in我帳戶

    樂在其中
    繳下電話費 即使我倉促
    有多少 我就花多少
    其實也沒有大多的 煩惱
    懶得找了麻煩
    但這些麻煩也會自找

    他們想要挖出我的一些秘辛
    除了音樂 我還習慣出外踏青
    高喊頑童 聲浪越大越會 讓我能放鬆思緒卻放空
    頓時他們出現把我拿下 迫使我衝動

    活在自我的世界 耳邊的音樂
    即使我也沒了錢
    hater腳步也停歇 技倆被發現
    所以才會沒了臉
    而我執著著enjoy everything

    只讓節拍輕打在我的生活裡
    收起多情行囊 我準備開始要 玩小孩

    享受生活飛國外
    到處旅行使人驚訝 簽證我簽下
    享受旅遊飛往北京 剛飛過馬來西亞


    副歌 茫去

    聽不到了 多的廢話可以省了
    聽不到了 我的電話費也省了
    dulu dulu dodododod

    只剩下 Beats Myself and I
    Beats Myself and I

    瘦子Eso

    手上煙先熄了 我在說話你先聽著
    對大城市的光環還在飢渴 當我做下這決定心裡在取捨

    多麼可悲的人
    還寄望在這世界上能夠被很多人疼

    抱歉

    快把手舉高 他們都照做 好像在拍電影
    心都為你掏 捧你上寶座其實是上電椅

    Fuck this World當我關上門 就可以聽不見你
    我在Studio 這個flow 跟 beat 哪虧欠你了到底

    pass that shit roll that shit smoke that shit
    我在倒立抽 他對眨我個眼 國際線空姐旅遊到歐洲

    我在紅堪 或 紐約 或在峇里島的海邊
    yo haters where u at 只是問問 我管你他媽在哪邊

    我在吃冰淇淋才沒空聽你卡虎爛
    刁著煙玩彈珠台 沒留下紙條就直接遠走

    要我待在這個shit hole 我寧願去泰國被下降頭


    大淵ALDL

    關掉網頁 時間別浪費
    看似昂貴 飯店定下床位

    剩下音樂 聞不到你香水 醜陋的人
    還在說嘴 也 無 所 謂安排座位

    故 意 坐 錯 我脫隊
    說我作對 在較高的樓層 他想奪位
    去排隊 坐上飛機

    模式切換成了飛行
    我轉換心情換了街道背景 一個人在這理 很清靜
    讓你看到背影 追的費力 無能為力

    逃離規定 買了3G 打開微信
    每天PO照片到近況的更新

    你看有多爽~~連做夢都會嚮往
    拍照片放在相框 當成敵人讓你強壯

    我只是曬曬陽光 再不同國家觀光
    房間門關上 累了先躺在沙發上
    準備飛去非洲跟大老二玩撲克牌

    贏錢就飛 烏克蘭
    輸贏不大跟茶街玩的差不多

    沒有人會在意我死活
    因為他們外插不多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