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產品中有35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王婉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的性別我決定,我的身體我作主!」 ⠀⠀⠀ 3 年前,跨性別者小 E 向戶政事務所要求,希望能將身分證上的性別從男改為女,但卻因為缺乏「摘除器官手術完成診斷書」,而遭到戶政單位拒絕。不過,在昨天出爐的訴訟結果中,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基於 #憲法保障的性別自主權,以及 #法院的事實調查 等理由,判決跨性...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10的網紅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理性別(sex)、社會性別(gender)、以及性傾向(sexuality),因此性別平等教育,便是依此基礎,包含性教育、情感教育,以及認識和尊重不同性傾向,也就是必須認識同志。 性別平等理論基礎,是所有性別、性傾向的平等,由於反同概念基礎建立在「同志比異性戀的位階次等」,那自然不是性別平等專業...

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 在 卡洛林Caroline C.阿卡貝拉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21 23:20:15

今天要來正式介紹同家會以及近期的議題! 從NFT企劃開始大家應該都一直有聽到我們在講「同家會」這個團體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了解一下為何是「同家會」呢? - 同家會的全部名稱是「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一開始是由2005年的「邊緣同志口述歷史小組」與「女同志媽媽聯盟MSN社群」緣起的。 當時同志...

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 在 貝拉Bella Y. 阿卡貝拉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16:46:22

- 今天要來正式介紹同家會以及近期的議題! 從NFT企劃開始大家應該都一直有聽到我們在講「同家會」這個團體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了解一下為何是「同家會」呢? - 同家會的全部名稱是「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一開始是由2005年的「邊緣同志口述歷史小組」與「女同志媽媽聯盟MSN社群」緣起的。 當時...

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1:35:19

歡迎來到多「彩」多姿的六月──同志驕傲月|一六時事  編輯:曾子薰   #pansexualpride  -  六月初臨,夏日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同志驕傲月」,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之前,世界各國多在六月由志願者組織舉行自發性的同志驕傲遊行活動,也不乏有名人以及企業在此期間進行性...

  • 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21:00:14
    有 435 人按讚

    「我的性別我決定,我的身體我作主!」
    ⠀⠀⠀
    3 年前,跨性別者小 E 向戶政事務所要求,希望能將身分證上的性別從男改為女,但卻因為缺乏「摘除器官手術完成診斷書」,而遭到戶政單位拒絕。不過,在昨天出爐的訴訟結果中,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基於 #憲法保障的性別自主權,以及 #法院的事實調查 等理由,判決跨性別者小 E 全面勝訴。
    ⠀⠀⠀ 
    看到這樣的判決結果,讓我非常感動,在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律師們的努力之下,讓台灣的性別平等道路上,再度走到了另一個里程碑!
    ⠀⠀⠀
    就像辯護律師所說的,法官在做出這樣歷史性的判決時,需要非常大的勇氣,許多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卻都因法律缺乏或行政部門怠惰,導致在現實生活中不被落實跟保障;這樣的判決,明確認定了內政部要求跨性別者變更性別要強制動手術,是違憲的、缺乏法律授權;要求手術,也不符合比例原則跟平等原則。
    ⠀⠀⠀ 
    #違憲的函示duck不必
    ⠀⠀⠀
    這份判決反映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內政部在 2008 年頒布的函釋大有問題!判決書中提到,這項函釋違反了法律保留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法官更直言,「沒有合憲的行政規定,沒有遵循的必要」!
    ⠀⠀⠀
    綜觀國際,2017 年歐洲人權法院就認定,法國要求以手術作為變更性別的要件,已違反了歐洲人權公約的規定;世界上也已有 30 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等,早就將手術從變更性別的條件中移除。
    ⠀⠀⠀⠀
    反觀台灣,當國際間都在檢討改進跨性別者的換證規定時,內政部卻自顧自地沿用 2008 年的函示,對於民間團體長期的訴求、社會大眾對多元性別態度的轉變,毫無反應,甚至,變相成了跨性別族群身上的沈重枷鎖。
     ⠀⠀⠀
    今早伴侶盟的記者會中,律師沈痛呼籲:「本案是個敲門磚,贏得指標性的勝利,但是如果內政部像跨國同婚一樣不願變更違憲函示,一個個當事人就必須透過一件件訴訟爭取權益,只是無端浪費司法資源。」
     ⠀⠀⠀
    我也要在此呼籲內政部,請重視本次判決,撤回這則違憲函示,讓跨性別者獲得合理對待!
    ⠀⠀⠀ 
    ⠀⠀⠀ 
    #迎接友善日常
    ⠀⠀⠀ 
    其實,在這樣的判決新聞出來之後,引來了許多不是那麼友善的言論,這些語言,其實都是來自於對跨性別族群的不理解,當事人小 E 也因為這樣的壓力,而無法親自站在鏡頭前。
    ⠀⠀⠀ 
    但她透過文字傳達的心聲,值得你我重視:
    ⠀⠀⠀ 
    「在跨性別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尋求溝通、接納,這次的判決結果,幫助了像我這樣的人,在未來還沒有動手術,或在動手術的計畫時,走得更順利。希望可以藉此消除大眾的偏見,希望跨性別者不要在群體中,再度成為被另眼相看的人。」
    ⠀⠀⠀ 
    先天性徵與性別認同是兩件事,不應強制綑綁。這次的判決結果,是跨性別者爭取權益的里程碑,希望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你我,都能不吝惜聲援的聲音,一起努力,直到每位跨性別者、每個人,都能不被另眼相看為止。
    ⠀⠀⠀ 
    期盼在未來,台灣可以不只是亞洲同志的燈塔,更能成為亞洲跨性別者的燈塔。
    ⠀⠀⠀
    讓友善,成為日常。
    ⠀⠀⠀ 
    最後,再次恭喜小 E 可以拿著判決書到戶政事務所,加入女性同胞的行列!

  • 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20:00:43
    有 138 人按讚

    【彩虹天堂只是一場美夢?】​
    泰國作為旅遊勝地的國家,美味的 #Pha_Thai、歡樂氣氛濃厚的 #宋干節(潑水節)以及同志友善的 #LGBT 🌈天堂 形象,一直是泰國觀光局以及國際對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印象。然而對於泰國的性別少數族群而言,被商業化的這個美好形象,恐怕與他們的切身感受並不符合。​

    2019年,聯合國曾針對泰國做了一份有關 LGBT 的調查:​

    1⃣️53% 的 LGBTQ 族群曾被言語性騷擾​
    2⃣️16% 的 LGBTQ 族群曾被性侮辱​
    3⃣️49% 的 LGBTQ 族群曾經考慮過自殺​

    其實所謂的包容與友善,並非泰國社會普遍對 LGBT 族群的態度,而是僅限「#接受存在事實」,也就是消極的承認並接納社會中存在 LGBT 族群但當朋友圈或家人中實際出現 LGBT 族群時,泰國人的態度仍然多是排斥的。​

    :「如果妳有小孩,妳會希望孩子被跨性別老師教嗎?」​
    :「可是⋯⋯我沒有辦法有小孩。」​

    這是畢業於朱拉隆功大學教育系的 Ince “Chompink” Jirapat,在教育實習時曾被問過的問題。​

    身為泰國 LGBT 族群的一份子,一心以老師為志願的他,成長與求學過程中,就不斷遭到「體制」與「社會」的歧視與壓迫。像是大三時就曾被講師要求強迫他剪短髮、穿束胸且不得化妝,不然不得修該堂課程,只因為「 #將來的學生可能會效仿他」,也有跨性別的前輩勸他服從體制,不要再做抗爭。​

    後來,經過 Chompink 不斷的抗議與反應,校方才放寬了對跨性別的服儀規定,但壓迫並沒有結束,在實習的過程中,Chompink 還是不斷受到要求,要求他只能以 #男性化的女性形象 示人,學生至今甚至還不知道他是一位跨性別者。​

    雖然泰國的 LGBTQIA 權益不似觀光印象帶給我們的那樣光鮮亮麗。但隨著時代的推演,以及泰國這幾年民主與學生運動的浪潮,過去以男性為主的場域,也逐漸出現女性或性別少數的身影,為了更多元的社會而努力。​

    希望總有一天,泰國甚至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可以真正打從心底為自己驕傲著。​


    還想知道更多關於泰國 LGBT 族群的故事嗎?馬上點進【泰國真的是大家想像的LGBT天堂?他們的哀傷與希望,從一支「陽具口紅」談起】看更多!https://bit.ly/39zHwkc

  • 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21:00:04
    有 6,260 人按讚

    自從五月份疫情爆發以來,因為3+11相關爭議,我鮮少對外發文,但對民眾的服務從來沒有停歇。對於3+11的爭議,如我之前所說,我為機組員開協調會,出發點是擔心機組員身心狀況導致飛安疑慮。對於相關決策與疫情關聯,除了指揮中心多次說明,我也相信行政院與監察院分別進行的調查,會釐清相關爭議,我也會盡全力協助相關爭議釐清。

    非常感謝這段時間關心和鼓勵我的朋友,我會繼續做好我的工作,今明兩天我也想向大家報告這幾個月我們的工作成果和大家分享:
    ---------------------------------------------------
    范雲工作成果報告(2020/02-2021/07)

    ✅ 深化民主,守護主權

    守護主權,防範紅色滲透
    進入立院後,推動台灣成為正常國家,與建構防範中共滲透的防禦工事,是我與過去在街頭守護民主的夥伴們共同努力、不敢懈怠的重要工作。我一上任,就積極處理中研院士應為本國籍,以及中研院外文名稱正名討論的開啟。接著,包括成功推動影音串流平台OTT要合法納管才能落地、數位身分證要先立法再實施等,都是為了要防範中共在科技、媒體、教育、學術等領域的紅色滲透。

    深化民主
    除了防範紅色滲透,我努力推動深化台灣民主,建立一個保障人權的民主台灣。我提出了憲法增修條文草案,一方面確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獨立行職權,二方面強化人權保障,將社會權、文化權入憲。為了去除威權文化,我提出「宣誓儀式民主化」三法案,希望未來台灣民選公職不用再對國父遺像敬禮。

    針對平等參政,我也提出選舉公共化的修法,期待經濟資源不再成為人民參選的門檻。看到香港人爭自由所遭受的迫害,我也提出「跨國全球人權問責」法案,希望能讓台灣為國際民主自由同盟盡一份力。

    ✅ 團結!看見每一位勞動者的辛苦

    作為一個教育領域的勞動者,我希望能補上勞動權益的拼圖缺角,也希望能協助解決非典型勞動工作者的困境。

    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我與15個工會勞團共同呼籲職災保險專法(我提出本屆立院第一個草案版本)、公益揭弊法、勞動教育促進法、最低工資法、性工法中陪產暨親職假等五大勞權法案,應盡速立法或修法。我的辦公室也提出了相關法案。

    我也協助了包括外送員、專櫃銷售人員、駕駛、教師、護理師,以及藝文工作者爭取他們應有的勞動權益。

    ✅ 讓各領域的女性都能平等發展

    投入婦運超過三十年,我是性別運動的終身推動者。進入立院後,我與婦女團體站在一起,持續努力修法處理權勢性侵、跟蹤騷擾、數位性別暴力、遭遇雇主性騷擾求助無門、弱勢女性處境包括月經貧窮,以及還國際慰安婦正義等議題。

    性別議題深入社會文化,從人身安全的侵害到厭女現象的日常,以制度與政策確保界線是最根本的。我的團隊積極協助在不同領域中的女性所面對的環境不友善,目前有具體處理的包括運動領域、科技領域,以及金融領域。針對政治領域,我也提出了行政院組織法修法版本,明定未來政務官任命單一性別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 親子友善,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友善家庭
    台灣社會的家庭樣態非常多元,我進入立院後,就努力推動從孕育孩子、誕生、養育到求學每個階段的改革,希望讓各種家庭樣態中的每一位家長都能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我提出陪產親職假、七天有薪家庭照顧假、補正幼兒園虐童罰則漏洞,也實質透過質詢、溝通與預算審查,敦促政府提升幼托公共化與家外送托比率。

    友善親子環境
    我也推動了包括圖書館、藝文場館與故宮的兒童近用與親子友善環境;積極協助家長一起努力改變小孩可能遇到的霸凌或性別刻板就學環境。從親子共讀、校外人士進入校園教學的把關到教育部家庭教育網站內容的檢討,我與團隊積極努力,與家長們一起打造親子友善環境。

    ✅ 責無旁貸!做助人工作者的後盾

    出身社運,我一直感謝「助人工作者」支撐台灣社會各個角落人們的辛勞!因此我進入立院後,就努力與這群人並肩作戰。

    我的辦公室處理過社工、護理師、醫師、心理師、照顧人員等助人工作者所遇到的不合理的對待,其中包括醫師面對的天價違約金、專輔人力的不足、照顧人員應有全新疫苗照顧假、日間精神復健機構納入紓困4.0等協助與爭取,我跟團隊都是日夜兼程全力以赴。

    我的團隊最近成功為台北榮總的護理師爭取到加班費,感謝退輔會因此建立了全國各地榮總系統護理師「事後申請加班」的合理程序!

    ✅ 性別平等不能退守,攜手同志對抗歧視

    婚姻平權法案為台灣建立了人權立國的國際形象,但因為保守勢力的抵擋,「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對同志家庭權益的保障仍不完整:同志配偶無法共同收養、部分跨國同志配偶仍無法在台灣成家等,仍需持續推動。

    此外,這個社會對同志的歧視與偏見並不會立刻改變,過去這一年多內仍然發生友善同志的童書繪本「國王與國王」被抹黑以及大學「性別平等專題研討」邀請反同言論講師等事件。

    我與團隊除了緊急協助處理了多起歧視同志的案件,也督促教育部在推廣教育、社會教育、師資職前培訓、教師在職進修、教科書審查、身心障礙及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等面向,都必須避免針對同志的偏見與歧視;也要求包括體育、國軍、金融業、勞動職場各領域推動性別平權措施。

    ✅ 推動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教育:
    守護學生權益、保障學生自治,落實校園民主

    作為一個學生運動參與者,我認為校園民主就是讓年輕人成為學習主體,展現自己想法的重要過程。因此進入立院後,我就與新世代學子緊密互動,從制度面協助解決學生權益不受保障的困境,包括檢討黑心校規、健全學生申訴機制、補足學校諮商輔導資源、縮小數位落差以及完善學校飲食教育。

    我跟團隊在處理學生求援的議題時,都會反覆確認各種社經背景、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與氣質、族群、身心狀況的學生會面對如何不同的處境。未來任期中,還有二個議題需要全力以赴的:十八歲公民權入憲,以及讓黑心校規真正從校園消失。

    ✅ 一步一腳印,服務各地民眾不分區

    我的團隊常常說我辦公室是名副其實的「不分區」立委,地方選民服務有我從政以來深耕的台北市大安區、有我認養的花蓮、還有我的老家淡水和故鄉雲林等地;也跟各地友善議員合作,將地方問題但屬於中央權限的議題,和各部會討論與處理。

    過去這一年半來,我們辦公室成功協助各地民眾處理問題,例如成功協調各單位,完成台北車站街友家當安置處理,讓北車環境整齊,同時也保障街友生存空間。

    其他還有督促道路標示改善完成、促使衛福部醫院移除埋設於民眾土地上會造成汙染之管線、使大學重要地震帶研究取得場址、爭取地方閒置公家宿舍作為居民活動場所、敦促大學校園改善校內危險斜坡道、召開協調會處理地方瀝青廠長期空氣噪音廢棄物污染問題等。

    民眾的小事,就是民意代表的大事,我和團隊會繼續為地方服務。

    ✅ 轉型正義,讓台灣成為正常的民主國家!

    我們那一代的青年,是在威權教育與對抗威權中長大。我一直相信,只有當國家願意公開威權時期壓迫的真相,社會也不會選擇迴避,才會有真正的和解。

    進入立院後,我努力促成政府一步步公開威權時期的各種檔案,包括:擴大解密並開放政治檔案、推動威權時期大法官解釋會議紀錄公開,以及促成國安局長承諾正視威權時期國安局過錯等。

    在這麼多的政治案件中,讓我念茲在茲的是林義雄案與陳文成案的真相釐清與究責。直到這一刻,當年國家有系統介入的真相仍未能完整公開與被究責。我會繼續努力,因為唯有真相與究責,台灣社會才能得到和解與正義。有了歷史正義,這個國家也才能成為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

    ---------------------------------------------------

    以上是我的簡要問政報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看附圖中的具體內容。

    讓我們一起加油,為弱勢、為公益、為台灣,繼續風雨同路。

  • 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 在 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6-19 13:00:52

    生理性別(sex)、社會性別(gender)、以及性傾向(sexuality),因此性別平等教育,便是依此基礎,包含性教育、情感教育,以及認識和尊重不同性傾向,也就是必須認識同志。

    性別平等理論基礎,是所有性別、性傾向的平等,由於反同概念基礎建立在「同志比異性戀的位階次等」,那自然不是性別平等專業範疇,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一個性平專業學術,會主張反同。

    本次「第八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名單有嚴重兩個問題:
    1.民間委員女性人數不足導致市府內派有反同紀錄的勞動局局長。
    2.遴選出有前科、缺乏性平意識的委員。

    教育局讓不具備性平專業的委員入選,多達六人,違背性平委員會設置要點第一條明文「需具備性平意識」,還替這些有疑慮的委員背書。遴選委員被推薦的資格表,裡面明文寫著具性別意識、無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之行為,這只是打勾就好的行政流程?竟沒有對候選人做基本的背景調查?

    而性平教育委員會是以專業掛帥的單位,會影響整個台北市的性平教育政策走向,現在問題浮現不趕緊處理,待問題委員5/29上任,任期屆滿,還有權力可以推薦別人及自薦。我再次強調,缺乏性平專業不能拿「多元言論」來搪塞。這是蔑視專業,也違反台北市政府「尊重專業」的精神。

    台北市政府自己的女性權益促進委員會(簡稱女委會)也認為事態重大,已提出質疑要求要在5/29前開會檢討「第八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名單,然而性別平等辦公室以「防疫」、「議會開議難抽身」「委員的提案訴求沒有急迫性」等理由延後處理。

    因此我昨日在民政部門質詢時,質詢身為性別平等辦公室執行長的社會局長劉志光,要求在5/29前請召開女性權益促進委員會臨時會利用公開機制檢討報告,確實究責,讓有問題委員退場。

    根據規定,台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是台北市政府所有性平政策的最高指導機關,對所有局處有督導責任,由於此事緊急且重大,因此我要求局長要趕緊讓女委會召開臨時會,對此做出調查報告,並檢討遴選機制,而不是讓整個市府性平教育工作開倒車。

  • 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05 18:53:05

    同志權益日漸受到重視,開始訴求同志婚姻合法化,以及爭取能夠共組「多元家庭」的權利。至於反對聲浪則常以「我該怎麼教孩子?」做為其中一個反對理由。但是有一個同志家庭卻利用晚餐時間,與孩子們進行何謂「霸凌」的思辨。

    兩位爸爸Jay、Tony以及兩個孩子Coddy、Angus共組一個同志家庭,時常在Yotube的男生宿舍頻道,分享他們的生活與見聞。兩位爸爸也會利用晚餐時間,與孩子們進行思辨。這次Coddy在學校看見了朋友K因為同性戀,而被同學霸凌時,於是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朋友。回家後與家人分享這件事,也引起了家庭成員們對於「霸凌」的討論。爸爸們也趁機教育孩子們,霸凌往往是來自於對人、事、物的不了解,以及若遇到霸凌該如何妥善處理。

    影片授權:Boiz Dorm男生宿舍(https://bit.ly/2JpgmOX)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 多元性別及同志權益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0-16 12:14:42

    有人問我:「柯市長,你是臺大醫學院外科教授,理論上是社會菁英,但為什麼你看起來不會高高在上,跟不同背景的人講話都沒有違和感,甚至蹲在路邊攤吃飯也很自在?」

    我想了一下,大概跟我過去的醫師經歷有關。醫師當中,急診和加護病房是不能選擇病人的,不可能一個病人推進來急診,我們還要先問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再決定如何急救。

    這幾年下來,我們在平權的議題上做了相當多努力,就是希望這座城市,能夠讓不同背景、不同立場的人,可以和諧的共同生活在一起。之前我去花博的共融式遊戲場,看見一個腦性麻痺的少女坐在輪椅鞦韆上,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享受盪鞦韆的樂趣,她開心的笑著,這一幕真的令人感動。

    我不喜歡罐頭式遊具,所以我們這幾年下來,積極打造共融式遊戲場,希望讓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孩子都可以玩在一起,包括身障孩童。

    此外,我們舉辦開齋節,讓5萬名穆斯林穿著傳統回教服裝,同時面向麥加朝拜;同志大遊行有12.5萬人上街,以及臺北市政府落實同志的實質權益保障,甚至向大法官提出同婚釋憲,這些都是我們落實平權的實際作為。

    從容忍不同文化,到接納成為一部分,需要時間。但只要我們能夠堅持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進步價值」,一直做下去,我們會是亞洲民主城市的最佳典範。

    #我們的臺北藍圖
    #teamKP
    #改變成真持續發生

    -
    teamKP 粉絲專頁:https://facebook.com/teamKP.taipei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