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外百老匯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外百老匯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外百老匯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外百老匯意思產品中有5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滾筒衛生紙】 人生不要太糾結於過程。 反正最後我還是轉機成功飛到波士頓了,出關看到等在出口的M,我鬆了一口氣,但是她卻哭了。 #有什麼好哭的不過就是坐飛機啊 #我這不是好好的什麼也沒搞丟嗎 接下來幾天我就一樣不帶大腦的跟著M,她吃飯我吃飯,她上學我旁聽(就在人家課堂...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50的網紅走阿一起去看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歌劇魅影四度來台你準備要看戲了嗎? ◐ 小巨蛋的戲劇體驗真的ok嗎? ◐ 沒辦法辦在國家戲劇院或高雄衛武營嗎? 百老匯最長壽音樂劇《歌劇魅影》成為台灣解封後第一個開賣的大型國際演出,除了讓諸多民眾引頸期待外,這件事也在戲迷或劇場圈之間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在黑特劇場上有一篇文:「歌劇魅影又來了,...

外百老匯意思 在 雙橡教育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9:14:32

與交際喧鬧的場合比起來,你是否比較喜歡獨自一人待在房間閱讀?⁣ 又或是習慣安靜待著,而被他人認為是個過於內向、沒有主見的人?⁣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來自一位華爾街律師 —— 蘇珊.坎恩(Susan Chain),給內向者的建議。⁣ ⁣ 蘇珊身為華爾街律師,常常需要去人擠人的酒吧應酬,但她內心裡仍然知...

外百老匯意思 在 都市遊魂 (Ken Li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03:50:53

[失散已久的 90 年代香港味電影 - 手捲煙] - 未入場前已經睇過好多次 trailer,因為好多其他戲既 trailer 都係手捲煙 - 單單係演員陣容已經夠哂吸引 - 故事內容大概係講華藉英兵關超 (林家棟飾) 響 97 年後既一段故事經歷 - 當中牽涉到佢同南亞裔人既意外相遇及相處 - ...

外百老匯意思 在 Yolanda Mila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27 23:39:18

(文長,但是如果你不了解什麼是變裝皇后,也許你可以看完) 大家好,我是Yolanda 如果你在十年前問我,我未來想做的職業是什麼?我可能不會告訴你現在這個答案,但是現在,我可以很驕傲地告訴你,我是一名變裝皇后,一名專業的變裝表演者。 我想大家可能有看到我昨天的貼文,有關於申請藝文紓困金,但是被...

  • 外百老匯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8 11:19:02
    有 421 人按讚

    【滾筒衛生紙】

    人生不要太糾結於過程。

    反正最後我還是轉機成功飛到波士頓了,出關看到等在出口的M,我鬆了一口氣,但是她卻哭了。

    #有什麼好哭的不過就是坐飛機啊
    #我這不是好好的什麼也沒搞丟嗎

    接下來幾天我就一樣不帶大腦的跟著M,她吃飯我吃飯,她上學我旁聽(就在人家課堂上痛快的睡著了)。我們還去慾望城市的凱莉家門口拍照,大冬天硬吃冰淇淋車賣的水果冰淇淋,還逛了舒活區。

    #人家去買藝術品
    #我買了一隻鴨子造型的木雕雨傘

    M是學劇場經營的,非常喜歡看表演,但我還好…。雖然也好奇百老匯音樂劇那類高級的東西,但一來票太貴、再來又聽不懂何必呢?所以我堅持在劇場門口照幾張相片意思到就好。

    一天M說:「我帶妳去看一場一句英文也沒有的表演,妳肯定喜歡。」我們就進城了。那場表演叫《Blue man show》,演員們全身塗成藍色,用不可思議精準的舞蹈、特技、搞笑默劇、繪畫藝術…串聯起了整場演出,我這個鄉巴佬看得如癡如醉,永生難忘。

    表演結束前的最後一刻,工作人員從觀眾席末端拋出了一捲捲的滾筒衛生紙,不是彩帶喔!是滾筒衛生紙!!觀眾興奮的合力從後排往前的滾動、拉扯衛生紙,頓時整個劇場飛滿了白色衛生紙彩帶海,非常壯觀,氣氛嗨到爆炸。

    #至今是我最愛的一場表演

    美國真的好酷哦!

    但M說,這還不是最酷的,合法的賭博才是美國最搖擺的精神,她要帶我去大西洋城的賭場開開眼界!!於是我們坐上深夜開往賭場的長途巴士。

    M還說去賭場要打扮一下才瞎趴,就借給我一雙毛褲襪,搭配很薄的花裙子,還圍了毛茸茸的圍巾。現在看照片發現我們竟然可以醜成這樣,但當年還覺得自己超有品味呢!

    成不了大事的人就是我們這種人。不但挫,還窮酸。

    我們合資了50塊美金,跟彼此說就只能花這50塊,玩了兩盤梭哈之後就輸了30塊,又去玩了壓大小,勉勉強強賺回5塊就不敢再賭,最後我們孤注一擲把錢投進吃角子老虎機,竟然賺了40塊!!兩個人就高興的捧著55塊美金,蹲在賭場大廳的角落,等清晨的第一班回波士頓的巴士,什麼也沒玩。

    好不容易上了車,真的好睏,我立刻進入夢鄉。但沒過多久我的小膀胱就不太ok的催促我處理一下水份。好在長途巴士都有廁所,我迷迷糊糊搖搖晃晃的走進去一看,發現這蹲式廁所真的好小好小,連轉身的空間都沒有,再加上車子晃得厲害,我真的好怕掉進糞坑裡!!

    艱難的尿完,痛苦的一層一層把內褲、毛襪、裙子拉上穿好,脖子上的圍巾還一直往下滑真是煩死了,最後我差不多是用跌出去的方式滾出廁所。天還沒亮的巴士上大家都在熟睡,雖然看起來狼狽倒也不用怕丟臉,我就這樣半滾半爬的摸回了座位。

    接著我就進入了深度睡眠。旅遊的疲憊、時差的影響、陌生城市帶來的焦慮都讓我好累,就這樣不知道睡了多久,天慢慢亮了。

    睜開眼看著車窗外的景色,光禿禿的沒什麼東西可看,但想到這樣的我竟然也能一個人來到美國,還是覺得好神奇。再回頭看看坐在走道另一邊的M,想搖醒她問問我們還要坐多久的車,但手才伸過去一半,我突然看到一個奇怪的畫面。

    在巴士的走道地上,有一條衛生紙。

    對!是之前blue man show的那種滾筒衛生紙,一長條直直的鋪在走道上。這實在是太奇怪了!怎麼會有這種事?

    我探出身子往走道盡頭望,這條衛生紙竟然是從廁所一路拉出來的!我順著衛生紙的源頭慢慢沿著那條紙往回看,衛生紙一路延伸,到了我的座位前停住了。 然後拐上了我的椅子。

    #這一刻我永遠忘不了

    .

    .

    衛生紙卡在我的毛襪和內褲中間,一路被我帶回座位,還睡了一覺。

    .

    然後我就趁四下無人把手伸進內褲後面扯斷衛生紙之後,用力把衛生紙往回拋,就趕快裝睡了。

    #其實睡不著了
    #因為羞恥
    #我這輩子都不會再去美國了
    #美國一點都不好玩

    ⬇️⬇️我幫M和blue man照的,這個演員會故意親一下女粉絲,留下對方一臉誇張的藍顏料,我怕髒,死也不肯合照。

  • 外百老匯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7 09:48:54
    有 130 人按讚

    譚新強:戲曲中心演唱《帝女花》之〈庵遇〉後感
    文章日期:2021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好少在本欄提及我的私人生活,但今次要破例講一件非常興奮和感恩的事情。本周二,非常榮幸,竟有機會在「普樂藝會」姚志明老師領導下,與一班好同學和星光熠熠的大老倌,一齊在非常漂亮的戲曲中心演唱粵曲!

    對粵曲的興趣可說來自隔代遺傳,我從未見過的祖父,在鄉下是專業唱戲的。約10年前,經過大會堂,見到「普樂藝會」的海報,我就去了報名加入。

    實在慚愧,雖可說學藝多年,因為懶惰,從未學好工尺譜基本功,只是一直念口簧。後來更因工作太忙而停了近8年,最近半年才臨急抱佛腳,再次操曲狂練。但因資質實在有限,所以進度甚慢,在此實需要感謝姚老師和我邀請的年輕名花旦王潔清小姐(多才多藝,亦是編劇家),和一眾樂師及陪我唱歌的同學們的無限耐性和指導。

    今次演出源出自兩年多前,在「普樂藝會」的周年晚宴上,跟姚老師聊到當時剛落成的戲曲中心,我就表示極力鼓勵和支持我們曲社去申請一個演出檔期。出口容易,但辛苦了一班好同學,開始了漫長和艱辛的籌備過程。我需要對廣大香港市民道謝,戲曲中心的建築成本高達27億元,現在我們這些票友,竟可只花10萬元不到,就租到此世界級歌劇院,非常物超所值!戲曲中心的排期當然非常長,也有一定水準要求,但絕對接受業餘團體申請,開放度和使用率,都遠高於香港單車館!

    港治疫成功 演出兩延期後終成功舉行
    戲曲中心的建造歷史有點坎坷,亦有點爭議性。設計出自溫哥華華人建築師譚秉榮手筆,但不幸在2016年巡視工程時突然中風去世。後來劇院的英文名字「Xiqu Centre」,也曾一度引起激烈社會辯論。戲曲中心更有點生不逢時,2019年初正式啟用,開幕不久即遇上大型社會暴亂,到了2020年更碰上沒完沒了的疫情,大大影響整個演藝界。

    我們的演出也幾乎以為告吹,結果兩度延期,超過一年時間,最後能成功舉行已算幸運,實需感謝香港治疫超成功。據了解,上演西方歌劇的紐約林肯中心的室內劇院仍未重開,但從5月起,就在室外搭了10個台舉行演出,有抄襲我們搭棚上演神功戲的嫌疑呢!

    粵劇在2009年已被聯合國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香港和所有廣東人的文化瑰寶,非常值得保存和發揚光大。我一曲走天涯,今次唱了香港人最熟悉的《帝女花》之〈庵遇〉。《帝女花》當然是任白戲寶中之戲寶,亦是唐滌生先生的四大名劇之一(其他三套為《紫釵記》、《牡丹亭驚夢》及《再世紅梅記》)。《帝女花》原劇本出自清代崑曲劇作家黃燮清,後來由唐滌生改編而成。《帝女花》的故事感人,不止受到中國人歡迎,原來早在清末已傳到日本,且長期有演出此劇(但不知是以何形式,Kabuki還是Noh?)。據說,任劍輝和白雪仙兩位,在一次日本旅行中,偶然碰到此劇演出,從而啟發他們把《帝女花》帶回來,鼓勵唐滌生先生改篇成粵劇。

    如此故事是真的(如有讀者認識白雪仙女士,請幫忙印證一下),實在非常傳奇。我認為此故事可信性頗高,因為早期的粵劇其實可算頗國際化,包容性也很強。粵劇的歷史不到200年,對比超過600年歷史的崑劇不算長,最有名的明代崑劇作家湯顯祖,跟沙士比亞是同一時期的人,且同在1616年去世。最初的粵劇演出方言其實並非粵語,而是所謂的古腔官話(又稱中州話),反而較接近北方方言。現代粵劇的改革歷史更短,都是始於1920年代的,主要推手為在香港土生土長,曾就讀聖保羅書院的薛覺先先生(白雪仙的父親白駒榮亦重要)。改革包括引進大量西洋樂器如小提琴、色士風,甚至結他等等,但亦有帶入北方的鑼鼓和北派表演藝術。樂曲方面加入大量豐富旋律的小曲,有些甚至來自西方,演唱方言改為主要粵語,男角從高八度音的子喉改為平喉(感激),亦開始容許女性參與演出,毋須全部女角用男生反串。薛覺先的劇團,也培養了多位著名劇作家,包括南海十三郎和稍後期的唐滌生等。

    其實這批早期粵劇改革者都頗西化,不止薛覺先念番書,南海十三郎更曾是港大醫科生,唐滌生原名唐康年,滌生只是他英文名Dickson的譯音名字!唐滌生曾在非常洋化的上海讀書,除編劇,其他興趣包括畫西洋水彩畫和看荷李活電影。他們這批人的創作靈感來自全世界,並無特別國家和文化界限。當年粵劇流行地域非常廣,除粵、港、澳為中心點外,南洋以至北美和歐洲華僑,都以廣東人居多,所以各大老倌經常到全世界演出。李小龍爸爸李海泉為粵劇名伶,正因在1940年去了美國演出和避戰亂,李小龍才會出生於三藩市。

    改革粵劇四大建議 助傳承創新
    其實粵劇在今天的香港和廣東仍頗流行,我參與了之後才發現有那麼多的志同道合人士。除年紀較長人士外,喜見原來也有不少年輕的專業粵劇表演者和樂師,演藝學院和八和會館更是功不可沒。最近發現有些大老倌,甚至有專門開班教導只幾歲大的小朋友!

    任何文化藝術都必須有生命,有傳承和創新,粵劇也當然不例外,需要更多新的好劇作。讓我大膽提出數個繼續改革的建議:

    1.傳統曲牌如《秋江月》和《妝台秋思》等固然好聽,但我認為不應不停翻用。我建議每齣劇都必須創造一些新的樂曲。情况如百老匯劇一樣,無論Phantom of the Opera和Cats的歌曲有多好聽,Andrew Llyod Weber是不會翻用這些旋律的。但我的意思並非完全放棄非常優美的中樂pentatonic scale(五聲音階)和較簡單的harmony(和聲),其實我反覺得模仿交響樂團的現代中樂團有點不倫不類。但在中樂的音律基礎上,應該也有大量創作空間。

    2.我絕對覺得中國戲曲的藝術性高於傳統西方歌劇,因為包含唱、念、做、打,絕非如西方歌劇般,主要演員只懂行來行去唱歌。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粵劇應提升舞蹈、做手,以及我的至愛北派的佔比和重要性,給予觀眾更多的視覺享受。當然服裝、化妝、燈光和舞台設計亦非常重要。

    3.現代人的生活習慣網上化和碎片化,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因此無論傳統粵劇藝術家多麽喜歡四小時長的現場舞台表演,我認為必須縮短表演時間至約兩小時,甚至編寫一些更短的劇目(不一定是折子戲)。近日我發現在疫情期間,八和拍製了一系列介紹粵劇各方面藝術的短視頻,是個非常好的計劃。但我認為連正式粵劇表演也應大量放到網上做推廣,粵劇的整個商業模式都需要重新考慮,從只靠現場門票、票友和政府資助,加上新的網上流量和收費模式。

    4.最重要的是,中國包括香港,需要盡快開關,重啟正常的人民、文化藝術、學術、生意和外交旅遊。封關愈久,中國與全世界的隔膜愈加嚴重,加上中國互聯網並非完全開放,本已在惡化的美中關係,在切斷絕大部分實體交往後,情况變得更差,甚至更危險。

    內地近月政策 似墮圍城受困心態
    除此,一如我數月前的警告,中國切忌因封關而墮進圍城受困心態。近日所見的一些政策,就不幸有此味道。我再次提醒,不可因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必須鼓勵中國企業(和人民幣),包括互聯網平台企業,盡快衝出國際。說什麼不想超越美國,只想超越自己,聽來有點道理,但其實誤解了中國互聯網企業需要走出國門的真正原因。互聯網就是最強大的新媒體,如中國全面放棄全球競爭,美國互聯網巨頭,更將長期壟斷全球傳媒和大部分人的腦袋,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都是經過美國傳媒的五稜鏡。美國擁有絕對性的媒體控制,再加上中國無意放開資本帳,提升人民幣地位,所以才能支持美國無道的長期QE和其他不合理貨幣和財政政策。換作沒有超級傳媒控制權的古羅馬帝國,如此誇張的印鈔,可能早已引發金融危機!然後有了無限的印鈔權,才可負擔更誇張和極端的「9 Power Standard」軍事開支!

    粵劇界只是整個社會的極小一份子,但亦是一個縮影。明年我們曲社又訂了戲曲中心作三場表演,老師幫我約了全中國最有名的花旦之一蔣文端女士與我合作。我誠惶誠恐,但當然非常興奮,只期望早日通關,明年能夠成功演出!

    如能與全世界恢復通關,我甚至夢想我們曲社能遠征歐洲,在維也納黄金音樂廳(Goldene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s)演唱中國粵曲!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 外百老匯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7 17:29:07
    有 15 人按讚

    睇 In The Heights(港譯《狂舞紐約》),對我來說有三個原因:

    1. 此音樂劇主要作者 Lin-Manuel Miranda,是近年得獎無數的跨媒體創作人,舞台劇、電影、音樂、唱、作、演、導甚至rap,瓣瓣掂。數年前上次在倫敦時,與同事們看了他的音樂劇《咸美頓》(Hamilton),以接近全有色族裔演員演出美國革命先烈們故事的現代rap音樂劇,可謂一看難忘!(當年2018年我的 review: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51116178289032&id=232372840163384

    2. 執導本片的 John M. Chu(朱浩偉),是 Crazy Rich Asians 的導演,該片有人喜歡有人唔 like,但我認為始終是美國亞裔主題荷里活商業電影的突破,色彩華麗,節奏明快,入口即溶 likable 之作,這次 In The Heights 主題關於西班牙語系(Hispanic)的少數族裔,能否重施故技,或有所突破?

    3. 本片推出後在美國引起一些爭議,有片中故事所在地的 Washington Heights 地區人士批評,片中主角設定是來自多明尼加國,而當地人較多是膚色較黑的西語人士,為何片中角色都是膚色較淺的西語人士(而片中一位黑人主角則是非西語系的非裔美國人,不算數),有「漂白」之嫌,而 Lin-Manuel Miranda 亦就此道歉,承認敏感度不足。在後BLM時代,美國在膚色和種族問題上,一切都變得更敏感,更要求政治正確,即使舞台劇等近年來普遍容許 color-blind、age-blind 甚至 sex-blind 選角(即扮演某角色經常不根據角色膚色、年齡、性別限制來選角),Lin-Manuel Miranda 正正曾「創舉」地以全黑人、西語系人士在舞台上扮演咸美頓、華盛頓、傑佛遜、麥迪遜等「革命先烈」,試想中國樣板戲會否以西藏、新疆同胞扮演毛主席?(唔好意思,如果真係有,請指正,毛主席萬歲!)可惜,這次 Lin-Manuel Miranda 卻「老貓燒鬚」,真的有點不值。

    講返套戲。我看過一些本地影評,批評電影的故事性不强,的確,這種由舞台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可能應該當音樂劇睇,比較適當,不少音樂劇的故事性都比較簡單,靠歌舞連場,圍繞一兩個簡單訊息,已經「足夠」;當然,也有例外,例如《孤星淚》(Les Miserables)和與本片同一作者的《咸美頓》,不過,這些是改編自小說或歷史事件,有點不同也可以理解。

    那麼,本片的「簡單一兩個訊息」為何?在不「劇透」下,可說是描述上一代移民和年輕一代,在「追夢」這想法下的異同,說實也有點「老土」,不過,作為電影版音樂舞台劇又怎看?老實說,這戲種不易拍,過去可能敗作比成功者多,這次導演 John M. Chu 算是合格有餘,不過,只覺得反而在舞蹈編排上,是否可以做得更吸引?

    我不是舞蹈專家,不敢下結論,只是有點猶有不足的感覺,舞台上編排固然與電影不同(我沒看過舞台版),而本片中最特別的當然是「效法」佛烈雅士堤(Fred Astaire)在1951年電影中經典在牆壁和天花跳舞的一段,不過說本片這段特別,也是因為視覺特別多於特別出色的跳舞編排,反而幾段大型街上群舞的編排,未見可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有點可惜。我最喜歡的一段,反而是男主角「契媽」的一段歌舞,老角的獨唱,講述她的母親移民美國的夢想,對身為女兒的她的渴望,來得最為感人。

    原來,《咸美頓》都已經拍成電影,原班百老匯演員主演,本來今年年底在電影院上演,但卻在去年七月突然提前在「迪士尼+」串流平台頻道播出,有機會要想辦法去看看(用VPN扮美國去訂購Disney+?)為什麼《咸美頓》不在電影院上映,In The Heights 就在大銀幕播?迪士尼去年起為了在主要市場美國大推Disney+,把不少電影(例如《花木蘭》等)都在網上和影院同步放映,華納也一樣(例如《神奇女俠1984》),其實現在 In The Heights 也是如此在 HBO Max 同步放映。我估,有可能是去年因為疫情,影院片期不足,迪士尼放棄本國革命先烈《咸美頓》,以為一些《花木蘭》之流會更收得,落錯注,反而《咸美頓》在網上非常受歡迎,影評也不錯,華納就等一等,以免兩部同一製作者的舞台音樂劇片撞期,到戲院重開時,這年才在戲院網上同步上映。

    我估啫,不知有否諗多咗。另一樣可能諗多咗嘅,係我看整部講移民追尋「美國夢」的電影,如果我無睇漏,似乎沒有出現美國旗(只在片後出人名部分的硬照出現過),片中演員揮動的,反而是多明尼加國和其他中南美州國家的國旗,所以,美國人真不夠愛國吧。

    最後一樣諗多咗嘅,係2021年尾真的將會有另一部相似、可比較的原舞台音樂劇上演,正是史提芬史匹堡親自監製和執導的新版《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又係紐約,又關於西裔人士(講波多黎各人與屬於歐洲白人的意大利裔人之爭),當然這故事是改編自沙劇經典《羅密歐與朱麗葉》,雖然耳熟能詳,夠故事性了吧?早前奧斯卡頒獎禮時播出了新版的短預告片,我特別去網上找了1961年《夢斷城西》電影版重溫,當時實替史匹堡擔心,原作(1957年舞台劇)故事今天看來,不只老土,更是大量政治不正確概念 -- 種族、性別、階級、執法 -- 老匹點改,先會唔俾人鬧?未知,但到時點都會同 In The Heights 有些比較。不過,有老匹,新《夢斷城西》預算必定更高,我期待舞蹈編排和大場面應該更有睇頭,加上多首經典名曲(Maria、Tonight、Somewhere 等),在歌曲上必勝 In The Heights,期待!

    考眼力:Lin-Manuel Miranda 有在片中 cameo 出場,留意,食冰!

    #InTheHeights #狂舞紐約 #LinManuelMiranda #JohnMChu
    #光影評 #影評 #電影 #電影介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