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外商財務薪水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外商財務薪水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外商財務薪水產品中有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要被包養了 . 中午煮完飯吃完午餐,收到米蟲發了一堆訊息給我,告訴我 等她賺錢以後,她每個月要給我錢,讓我在家休息、煮飯、旅遊,而且暗示我 以後可能會給我買間新房子。 . 她說,她會好好努力 要我努力保持身體健康。 #每個月給我錢 #在家休息 #煮飯 #旅遊 #新房子 聽起來是不是像是打算包養我...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楊應超 第一季-第8集:美國大選前的最後布局-外商投資銀行的觀點 節目直播時間:週五 14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0.30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開場 00:39 節目片頭 00:57 美國大選前的最後布局–外商投資銀行的觀點 10:20 Q&A:第七集地產投...
「外商財務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外商財務薪水 在 ⚡️楊翰 | 網路創業人才培育導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外商財務薪水 在 梅姬L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外商財務薪水 在 梅姬L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外商財務薪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外商財務薪水 在 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外商財務薪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外商財務薪水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外商財務薪水 在 Introduct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外商財務薪水 在 Introduct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外商財務薪水 在 ⚡️楊翰 | 網路創業人才培育導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04:04:11
「所有的一夕致富, 都是好長一段時間的累積⋯」 我的背景是低收入戶、單親家庭, 而現在卻是別人口中的財務自由。 那天有人問我:你有什麼感覺嗎? 我說:我以前想像過很多次⋯ 感覺應該會很激動, 要狂歡慶祝吶喊哭泣的! 結果沒有,反而心裡很平淡卻踏實。 創業前兩三年,我會一直覺得: 怎麼都在做「同...
外商財務薪水 在 梅姬L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1 03:04:55
由儲蓄鐵律「收入-儲蓄=支出」可領悟,消費再怎麼精打細算,能省的空間也有限度,即使自給自足將生活打回原形,全部支出極端的降為零,最多也不過是將整份收入都等於儲蓄,只有從工作上或是進一步理財投資,用力開源頭把錢賺進,收入無上限增加才能使儲蓄從此拉出新高度。 沒有走過的路我沒有實例經驗,無法掏心掏肺的...
外商財務薪水 在 梅姬L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07 19:27:25
😕#沒有存款?#不想存錢? 🤕#為了高收入 只能接受工作高壓? 🤧#存第一桶金 奮鬥中? 《#存錢 是為了能花更多的錢,這只是萬事起頭難的第一步》上集 「為什麼要存錢?」走出銀行後,才發現對存錢沒有意願的族群竟比我認知的多很多,著實令我訝異,通常手頭上有錢卻不想提撥部分存下來,是...
-
外商財務薪水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30 14:00:12主持人:楊應超
第一季-第8集:美國大選前的最後布局-外商投資銀行的觀點
節目直播時間:週五 14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0.30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開場
00:39 節目片頭
00:57 美國大選前的最後布局–外商投資銀行的觀點
10:20 Q&A:第七集地產投資–專業和業餘不一樣
17:47 Q&A:REIT的地產投資可能會多交稅
22:46 Q&A:好的物業管理公司很重要
35:52 請繼續提問:你活著不是為了工作,祝大家早日達到FIRE財務自由
37:31 節目片尾
📝 名詞補充:
1. Goldman Sachs:美國投資銀行高盛
2.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美國銀行美林證券
3. Charles Schwab:美國嘉信理財集團
4. Stock Volatility:股市波動
5. GDP Growth:經濟成長
6. 2020 US GDP:US$22.32 trillion (2020 美國經濟預估:22.32兆美金)
7. GLDM:黃金ETF
8. Bob Brinker:美國有名的財經廣播節目主持人,現在已經退休
9. Clark Howard:美國有名的財經廣播節目主持人,現在每天3小時節目
10. Clark Stinks:節目提出主持人講錯的單元
11. Constructive Criticism:有建議性的批評
12. Complain but with solutions:可以提出問題但要同時提出解決方案
13. Cap Rate:現金收益率
14. Airbnb:提供短期出租房屋或房間的服務
15. 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不動產投資信託
16. Ordinary tax rate:普通薪水稅率
17. Capital gain tax rate:資本增值稅率
18. House Depreciation:房屋折舊抵稅
19. IRA: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美國的個人退休免稅帳戶
20. 401K:美國公司提供的免稅退休帳戶
21. Geo-Arbitrage:用居住地點來賺差價,退休可以住比較便宜的地方
22. Annuity:退休保險年金
23. Whole Life Insurance:終身人壽保險
24. Term Life Insurance:定期壽險
25. Fine Print:合同下面備註很小字體的條款
26. Insurance Cash Value:保單裡面的現金值
27.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長期護理保險
📚 參考書訊:《財務自由的人生:跟著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學華爾街的投資技巧和工作效率,40歲就過FIRE的優質生活》 https://eslite.me/w24ad
#楊應超 #財務自由 #FIRE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
外商財務薪水 在 Introduct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03 07:30:00#銀行#公股銀行#民營銀行#外商銀行#銀行選擇
蕾咪在做財務顧問的過程中常常被問,到底該和哪家銀行往來比較好?其實取決於你的目的,是要投資、儲蓄還是領錢方便?每家銀行都有自己主攻的強項,因此這次也會分析台灣銀行的4大類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往來的銀行呦~:)
如果喜歡這個頻道別忘了訂閱分享喔~:)
---
time code:
00:00大家好~這次要分享銀行常見的4種類型!
00:44什麼是銀行?
01:34影片的三大重點
01:47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銀行?
02:34跟銀行穩定往來的優缺點?
04:10台灣常見的銀行類型?
08:40給新手挑銀行的建議
09:08蕾咪想知道~你最愛哪家銀行呢?
---
可以看到更多的蕾咪~
訂閱蕾咪PressPlay專業知識服務→ https://app.pressplay.cc/CFP
想看蕾咪IG限時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ramihaha/
想找蕾咪FB留言聊天→ https://fb.com/ramihaha.tw/
觀察蕾咪旅遊部落格→ https://ramihaha.tw/
---
可以看到更多影片!
【理財教學】賺超過薪水?邁向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與主動收入差在哪?
❤ https://youtu.be/JeblgTqh_J0
【投資教學】買進就下跌、股票被套牢怎麼面對?基礎3種投資策略解密!
❤ https://youtu.be/XHQ52YkGcOo
【理財教學】保險原來這樣買?我適合哪種保險?基本保險觀念剖析!
❤ https://youtu.be/dDb2ROuaLB8
【理財教學】擺脫月光族!SOHO族、自由工作者必看3招理財術!穩定收入又能加薪!
❤ https://youtu.be/BOWf0hpBh7U
【投資教學】美股投資選股策略快速教學,4本經典好書入門推薦!
❤ https://youtu.be/JGT-jUj4cL4
歡迎有更多的理財問題,可以留言跟我說,
我會挑選適合的問題,錄製更多教學影片囉!
希望從這理財的小小習慣去改變我們彼此的生活啦!
歡迎訂閱蕾咪的頻道喔:)
※這不是商業影片! ^^
※This is NOT a sponsored Video. -
外商財務薪水 在 Introduct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6-27 07:30:01#加薪#理財#加班文化#海外工作#文化差異
原本只是單純聊聊投資理財,卻發現越來越多人跑來詢問蕾咪關於職涯規劃的問題,特別是怎麼讓自己的年收入,每隔三年成長三倍,提升本薪、加強專業,一向也是投資理財的一部分,投資自己絕對是必要之惡,除了金錢以外,時間也很重要,就來分享我的一些職業心法吧!希望能給你們不同的啟發。
每個人的想法各自不同,歡迎多多交流喔!
---
【理財教學】賺超過薪水?邁向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與主動收入差在哪?
❤ https://youtu.be/JeblgTqh_J0
【投資教學】別把套牢當長期投資!你該搞懂的股票投資策略!
❤ https://youtu.be/Z95fZ31mGww
【理財教學】保險原來這樣買?我適合哪種保險?基本保險觀念剖析!
❤ https://youtu.be/dDb2ROuaLB8
【蕾咪私房話】窮學生必看6招省錢法!沒錢也能出國環遊世界?(上集)
❤ https://youtu.be/LCHHCD6rcOE
【投資教學】美股投資選股策略快速教學,4本經典好書入門推薦!
❤ https://youtu.be/JGT-jUj4cL4
___
可以看到更多理財文章!
觀察蕾咪旅遊部落格→ https://ramihaha.tw/
想找蕾咪FB留言聊天→ https://fb.com/ramihaha.tw/
想看蕾咪IG限時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ramihaha/
訂閱蕾咪PressPlay專業知識服務→ https://app.pressplay.cc/CFP
歡迎有更多的理財問題,可以留言跟我說,
我會挑選適合的問題,錄製更多教學影片囉!
希望從這理財的小小習慣去改變我們彼此的生活啦!
歡迎訂閱蕾咪的頻道喔!!!!
※這不是商業影片! ^^
※This is NOT a sponsored Video.
外商財務薪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要被包養了
.
中午煮完飯吃完午餐,收到米蟲發了一堆訊息給我,告訴我
等她賺錢以後,她每個月要給我錢,讓我在家休息、煮飯、旅遊,而且暗示我 以後可能會給我買間新房子。
.
她說,她會好好努力
要我努力保持身體健康。
#每個月給我錢 #在家休息 #煮飯 #旅遊 #新房子
聽起來是不是像是打算包養我了?🤣🤣
.
好啦,以上是輕鬆一下開開玩笑的。
.
這幾年總有人問我,是怎麼教育米蟲的,畢竟一個 #單親媽媽 而且還是個25歲什麼都沒有的單親媽媽,20幾年後能教育出一個北大的高材生,是讓很多人多跌破眼鏡的。
.
還記得那年的無助,除了一手帶大我的爺爺奶奶心疼的眼淚外,背囊裡裝的只剩明白,明白從這天起只能面對自己孤立無援的命運,勇敢面對人間冷暖,看盡一路上的世態炎涼。
.
我爭不爭氣,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在心裡對自己發誓,曾經我所受過的白眼與委屈,單親與弱勢的標籤就到我為止,我絕對不讓我女兒承受這一切,所以我努力工作,在那個只有洋墨水才吃香的外商銀行,我那種鳥學歷30歲能當上主管,靠的是績效的實力所打破的天花板。
.
那時候的米蟲剛上幼稚園,記得公司附近新開一間法國美心餐廳,有一次我帶著她去吃午餐,看著小米蟲身穿漂亮的小洋裝,在餐廳優雅的環境裡,吃著精緻的排餐,跟小時候的我真是天壤之別,一時感到無限感概,就對小米蟲說:「妳很幸福,媽咪小時候家裡環境不好,阿祖靠天吃飯賺錢很辛苦,哪有機會像妳這麼小就可以來這麼漂亮的餐廳吃飯,妳要懂得惜福。」然後我想起了我的阿嬤,在她離開前我還沒有機會能帶她來吃法國菜,她這輩子沒有吃過法國菜。想到這,我不禁悲從中來。
.
或許有點紅了眼眶吧,只要想起我的阿嬤,我總是忍不住。小米蟲見狀,一副小大人的樣子,以為我是在難過我小時候不能來這樣的餐廳吃飯,所以安慰了我一番,她說: 媽咪,妳不要傷心妳小時候不能來這裡吃飯了,妳看,妳應該高興妳現在可以跟著我來這裡吃飯了。
.
嗯?這句話邏輯好像怪怪的,小米蟲看來是把自己當成老大了,感恩惜福沒教成,她倒是誤會了媽媽今天能來這裡吃飯是因為靠妳? (到底是誰買單啊?)
.
我一直告訴米蟲,#女人一定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
.
她小時候,我一直富養著她;但後來我發現好像不太對,所謂”富”養,該是生命的寬度,是人生可以多方嘗試的無限可能,不因為妳是女孩而限制妳對未來的追求,不因為媽媽自己沒有見識過的,就對妳的未來藍圖發展畫下界線,富養絕對不是指生活裡的吃穿用度,吃好的、用好的,想要什麼給什麼,這樣只會慣壞孩子而已。
.
但畢竟只有一個女兒,說不疼不寵是很難的,尺寸的拿捏我還是花了好些時間才琢磨出來的,如何在疼愛與磨練間取得平衡將她教育成人,這點我們母女有過很多拉鋸,聰明的孩子從來都不好帶,而有想法的孩子必有一套自己的做法。
.
旁人都想知道我一個單親媽媽是如何養出高材生的?
而其實我重視的從來都是孩子的品德教育,要懂得感恩惜福,人生坦坦蕩蕩,不驕不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笑看風雲淡,坐對雲起時。
.
米蟲從北大畢業之後,她的將來發展會如何,我不知道
她一個月能賺多少錢,會給我多少錢,我也不在乎
對媽媽來說,有她今天這番話,就足夠了 (哈哈哈,媽媽是世上最好哄的人)
讓我知道這些年來,曾經的堅持與努力,一切都值了
.
曾經有人跟我說,他才不想生小孩,現在養兒不防老
嗯,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誰說生孩子是為了養老? 至少我不是
我從來沒有跟米蟲說過,以後工作賺錢了要給媽媽孝養金,我也沒有這樣教過她
她曾跟我說過,媽咪,這種事從來都不是用嘴巴教的,這是爸媽長年日積月累的身教,妳怎麼對阿祖的,我從小都看在眼裡,我也會像妳養阿祖一樣養妳。
.
對,我從國中畢業開始半工半讀,人生中領到第一筆半工半讀薪水開始,不論薪水賺多還是賺少,不論工作順利不順利,不論這個月有沒有工作有沒有薪水,我每個月都會孝敬我爺爺奶奶,30幾年了從未中斷。這是應該的,而當妳覺得孝養長輩是應該的時候,孩子也會學習,而孝順父母尊師重道就是品德,就是涵養。
.
每個人的心中價值不一樣,經濟能力高低也不同,有多少錢做多少事,不要說世代不一樣了,下一代的思維不同,凡事反求諸己問問自己。
.
其實這類話,米蟲不是第一次說,她對我說過的甜言蜜語可多了
以前我都告訴她,妳可以養活妳自己就好,不用擔心妳阿母我
但後來我改變想法了,孝敬金媽媽我還是會收下,妳給我多少,我就原封不動幫妳(定期定額?/不定期不定額?)拿去投資理財,這又是另一篇故事了,也是媽媽告訴妳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懂不懂得做財務規劃的人生,未來大不相同。
.
孩子,有沒有人教,真的不一樣
我的人生是自己摸索長大的,箇中滋味一言難以蔽之
但那是我的命運,我無從改變我投生在怎樣的家庭,能不能從小也有爸媽可以呵護著長大,但我可以改變我孩子的命運,在我成為母親的那一天開始,我要當個怎樣的媽媽,就看我怎麼做了。
.
人生,是面鏡子。
#人生是面鏡子
外商財務薪水 在 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連假聽什麼?來聽聽Wharton校友Mingto在轉職之際,如何做決定】
Wharton 大學長 Mingto 畢業後,接連到 #顧問公司、#投資銀行 工作,可是他那時候想:「在 #外商 即使做到台灣代表,離總行還是有一段距離,無法參與到決策核心,所以我開始考慮到台灣 #本土企業 試試。」
就是這樣的心態,讓 Mingto 在薪資與投資銀行相差至少3倍的情況下,來到當時準備轉型為國際企業的 #台積電。
他說:「把眼光放遠一點,短期的薪資縮減是可以接受的,重點是你的工作能不能學到東西。很多年輕人剛開始工作幾年,可能跟朋友的薪水差個1、2萬,但是如果選錯行、選錯公司,10年後的差距可能是100、200萬。」
台積電是 Mingto 轉職重要的一步,之後他又怎麼選擇到 #聯發科,甚至有機會成為 #小米科技 財務長呢?來聽聽他怎麼說!
歡迎收聽及訂閱👉 MBA,然後呢?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Kxp6Ap
Spotify:https://reurl.cc/WEk43O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V3jaEQ
外商財務薪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該怎麼評估自己在求職市場上的價值
諮:「我想知道自己的身價大概多少?」
我:「你的意思是薪資嗎?」
諮:「對,就是以我目前的背景經歷,在市場上值多少錢?」
我:「很多人跟你有一樣的疑問,不過這關乎產業、什麼樣類型的組織,例如台商、外商,規模多大?職務、職級...等。所以,回答這個問題前,還需要釐清這些。不過,我更在意的是為什麼想問這個問題?」
諮:「其實是我以前研究所的同學,他在XX公司擔任研發,我知道他的薪資時很震驚,覺得自己的薪資是不是被低估了?」
我:「懂,那你們的產業跟職務內容很類似嗎?不然怎麼會這麼想?」
諮:「不大一樣,他們公司是做網通,我是工業用電腦;不過我們的工作內容差不多。」
其實薪資的概念就像股價一樣,就算是同產業、類似產品的企業股價也有所不同,獲利能力也有好有壞。所以,不同舞台的待遇本就不同;更別提不同產業或職位了。
回到核心思考,常會聽到那些在職場闖蕩了幾年的人,埋怨自己在公司已學不到任何新事物,感覺成長已到達天花板,真正原因有時不是成長得太快,而是自己的天花板太矮了。這個天花板,常常是因為只看到天花板一個個孤立的點(點:朋友同事),而忽略天花板外原來還有樓宇的鋼筋水泥結構(線:不同的職務系統),城市空間的規劃原則(面:企業的規模),城市的發展的建築歷史(體:產業的趨勢)。所以,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站得更高,領國際薪水,打國際戰役;反之,淘汰弱的浪潮也越來越無情。
實際上,有越來越多的工作,需要的是多功能的人才,薪資當然更好。也因此越來越多跨領域專家,像是懂的銷售的工程師,具有財會知識的採購,會行銷工具的產品經理。舉一個實例,就在前陣子的一位諮詢者,換工作後年薪就成長近兩倍,就是結合了財務與資料科學領域的人才。
因此,在每次遇到薪資相關的問題,除了自身條件,還要看所處或應徵職務的職能(單一/多種)、舞台(企業的競爭力)、產業發展(成長/持平/衰退)。你會發現,要增值是沒有捷徑的,就是跨領域,跳脫單一職能的思維,建構系統化、多元化的知識架構,將知識技能活用在不同領域,幫助更多的人,倍增自己的價值,薪資自然倍增。
所以回到身價這回事,我們更該思考的是「我的能力能創造多少價值」?經過釐清,他也理解,所處的企業相對穩定,變動性不高,儘管有技術有經驗,能做的事大多相同,幾年下來並沒有太顯著的成長;相比之下,變動性高的產業或企業,技術要不斷更新,以跟上市場的變化,那相對的工作壓力、產出也一定不同,薪資自然不同。
了解這些後,他才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最後補充,求職如何談薪資,除了自我盤點,還需評量自己是否有持續的成長?這些能力是否有對接世界的需求?如果都不確定,再多的方法技巧,效果也好不到哪去。所以,除了自己,我們更需要持續更新這個世界的變化。
#求職輔導
#生涯健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