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與無知帶來的仇恨真的很可怕,我不敢相信我會在網路論壇「PTT」上看到歧視同性戀的可怕言論。(因為用詞非常激烈,所以放在留言,可以斟酌觀看)
一直以來身邊都有很多很要好的同性戀朋友,常常聽到身邊的人這樣跟他們說: 「喜歡男生承認沒有關係啊,我們都不在意的。」 但是他們不知道當出櫃之後,走出這個小...
歧視與無知帶來的仇恨真的很可怕,我不敢相信我會在網路論壇「PTT」上看到歧視同性戀的可怕言論。(因為用詞非常激烈,所以放在留言,可以斟酌觀看)
一直以來身邊都有很多很要好的同性戀朋友,常常聽到身邊的人這樣跟他們說: 「喜歡男生承認沒有關係啊,我們都不在意的。」 但是他們不知道當出櫃之後,走出這個小圈子,面對的是外面無止無盡的惡意和攻擊,我如果是同性戀,出櫃之後家人不能諒解,又要面對這麼仇恨的言論,這種精神壓力,我應該一輩子都會躲在櫃子裡。 「愛滋是同性戀導致的。」
「犯罪率是黑人引起的。」
「火車站附近很亂都是外勞造成的。」可是,造成愛滋的病毒HIV,並不是因為性傾向,#而是不安全性行為。犯罪也不是因為膚色,而是社會文化、貧富差距所造成的。火車站附近的混亂,是因為附近比較多地下的行業造成的,喝酒鬧事也不見得是東南亞的移工,只是一般大眾不願意接近,加上刻板印象,而直接將混亂和外籍移工做連結了。
如果你拿出一份統計數據直接讓一個族群去負擔一個社會問題,這跟中國古代朝代一人犯法株連九族一樣地荒謬,個人的行為卻要整個群體去負責,是非常不公平而且過分的事。
-
1女戰18男 包火車開淫趴 http://t.cn/RRMbpV0
性侵女兒106次 http://t.cn/RRMGLfk
肉包包與乾爹事件 http://t.cn/RRMGgsx
-
當我們看到上面這些新聞,我們只會覺得那就是個人的問題,姑且不論新聞事件中的人的價值觀你是否認同,我們不會去認為這是全部異性戀的價值觀,更不會要全部的男性們為這個性侵女童的父親道歉,因為我們知道這樣子是不合理的。
但我們為什麼對同性戀如此苛刻呢? #因為歧視。 「毒品、愛滋、多P」這是過去有心人士因為無知、恐懼所製造出來的刻板印象和標籤,然後透過媒體一而再再而三的強化這些概念,像媒體新聞標題會寫「女子在火車上面開淫趴」而不是「異性戀女子在火車上面開淫趴」,可是卻會報導「同性戀多P派對」,這些都會造成這個族群不必要的道德責任。
我高中的同性戀A男,大學畢業後服完一般兵役,在一間會計師事務所上班,最近剛交往一個也是上班族的男朋友,兩個人都喜歡貓咪,家裡領養了好幾隻可愛的貓咪。
我大學的同性戀B男,大學唸設計系,服完替代役之後在台中開了一間咖啡廳,假日的時候常常跟著媽媽到育幼院當志工,偶爾還會傳給我他跟小朋友們開心的合照。我朋友的同性戀C男,跟我念同一間大學,他念運動管理學系,假日都喜歡去衝浪,平常也都有健身習慣,為了健康降體脂,平常都吃得很清淡,身體檢查的數值非常漂亮,身材應該就是社會認定那種天菜型的樣子吧,也有一個交往兩年的男朋友,但是他不能捐血,因為他是同性戀。我的這些朋友們都有納稅,有服兵役,平常上班回到家會跟朋友抱怨上司無理的要求,週末會去看一場電影,假日會去好吃的餐廳,會喜歡人,也希望被喜歡,談戀愛的時候會消失,失戀的時候會聽著慢性自殺的華語歌曲躲在被窩裡大哭。
#他們跟我沒有任何不同!
他們也都是會笑會愛會流淚的人,那到底為什麼,為什麼他們不能結婚?為什麼他們要承擔那些他們從來沒有做過的事?為什麼他們要因為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去澄清,去出櫃,去溝通? 「如果可以,我好希望我不是喜歡男生。」這是我國中一個很好的朋友在他大學畢業那年,在我房間哭著跟我說著的話。
我為什麼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支持婚姻平權,不斷寫文章來破除歧視,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的這一句話,而他那時候的一席話,讓我久久不能自己。
他那時候分手了,他告訴我他男朋友家裡不接受他的性向,他的家裡也不接受他是同性戀的事實,他一直以來,從國中開始談戀愛都只能躲在暗處裡,不能像一般情侶在大街上牽手,一到公眾場合兩個人都要保持一段距離,更不用說是帶回家了,這樣痛苦的戀愛每次都無法維持太久,可是那一次真的傷他很重,他非常的認真在這段關係,可是因為家庭,他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和他的最愛分開。要怎麼敢承認同性戀,要怎麼大方地和愛人走在路上,如果這些歧視沒有消失?
歧視造成的仇恨很可怕嗎?
PTT有一則留言:「仇恨不會死人但愛滋會」
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你錯了,仇恨會死人,而且很多人,遠比愛滋死亡的人多上太多太多了。
400年的黑奴貿易,估計航運死亡的非裔奴役有1000萬人,非洲人口的損失甚至可以達到3000萬。
歐洲在二戰前原本有將近900萬的猶太人,其中有三分之二也就是600萬人被納粹德國進行了種族滅絕行動。1915年到1917年,土耳其政府於境內亞美尼亞人進行的種族屠殺。其死亡人數保守估計在60萬以上。
這類的例子你隨意翻開人類的歷史,都可以找到一堆。
現在,仍然有某些極端組織直接對同性戀的行為採取殘酷的刑罰,台灣的仇恨沒有殺人,那只是因為在台灣這些仇恨的人沒有那個權力,沒有那個合法的武力去進行而已,網路上那些言論,跟歷史上發生的那些慘事一樣,都是一模一樣的動機,那就是「歧視」。 新年要來了,同性戀們又要面對親戚們對於同性戀歧視的言論,被逼問著那永遠不可能結婚的異性對象何時出現,又要面對時不時來自這個世界的種種惡意,我真的不忍心看到認真生活的他們受到這種過分的對待。
如果你的家人,你的孩子或者是你的朋友身因為某種不一樣的身份而被社會歧視,最後被這些仇恨殺死!你能夠接受嗎? #黃靖芸律師
外勞體檢要帶什麼 在 泰國清邁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其實這真的不是新聞了
只是並非發生在自己國民的身邊
而發生在那些沒有選票
沒有方便的管道去反應的弱勢移工
要知道,沒有人會想到異鄉來討生活
甚至來之前還要花錢揹債的,欠著仲介半年一年的薪水
懷抱著能賺多一點回家改善生活的夢
隻身與一堆陌生的同鄉人被帶來台灣
而迎接他們的可能就是如同新聞所報的"不堪環境"
當下要是我的話,早就認為被當商品賣來了
還得忍受與自己故鄉完全不同的氣候溫度
同樣是人,是號稱先進人權國家的我們怎麼能看得下去呢?
而那些被國際媒體報導的8秒鐘罰10萬的來台隔離移工們
10萬對台人來說不算是一筆小錢
對這些還沒上工,8秒鐘就讓他喪失半年能匯回家的薪水
是不是太過分了一點呢?
或許是否有其他原因讓他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10萬的處罰在網路聲量叫好又叫坐的
誰能理解一個小小單純且無心非故意的過錯
可以讓一個懷抱者夢想的移工瞬間對人生黯淡
最後我想說台灣的長久以來的仲介與引進外籍移工的政策是錯誤不切實際的
都是治標不治本的短線操作,如今卻變成長久政策
二、三十年過去了,事實證明台灣薪資倒退
長期引進移工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肥了是那些有門路的人力仲介業者與政客
輸了全島國民的未來薪資價值
包含中小企業主們
原罪不是那些移工卻要他們這些出生命賤的來承受我們的一切
比特.
==== ==== ==== ==== ====
以下文章取自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感謝聯合報的報導! 希望勞動部徹查~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5070384?utm_source=udnplus&utm_medium=fb
關於下機後的「那個地方」...
以下,節錄自《移工的仲介故事書》----->>>
【晚上九點到台灣的機場,有一些輔導服務,晚上十二點被接送的公司帶去一個房間,擠了三十多個人和大家的行李,空間變得很小。我們只被給了一杯水跟麵包。凌晨四點,接送公司又來叫我們起床,六點的時候去體檢,十點體檢完就送我們去仲介公司。我的仲介公司好一點,有給我便利商店的便當吃。然後我被要求很快的簽一些文件,下午三點就去工廠了。】(p. 31,〈全是為了啟程〉)
【到台灣已經是晚上。接送的人把我們被帶到暫住的地方,那是一個沒有任何設備的空間。我們用一塊墊子和被子睡在地上,我記得那次來台灣時正好是冬天,很冷。隔天早上,我們被帶去做體檢、到仲介公司簽文件,然後被帶去雇主家。】(p. 96,〈單親媽媽的一場遠征〉)
【辦完SIM卡之後台灣司機帶我去機場附近一個很髒的倉庫住,那裡有管理員。不同仲介公司的外勞都在那邊住,有越南人、印尼人、菲律賓人。那是一間三層樓的房子,一樓是公共空間,二樓是女生住的,三樓是男生住的。我到那裡的時候有八個越南人,後來有越來越多人進來。那邊沒有睡覺的地方,只能坐著,很髒很悶很小,大約十坪。我很驚訝為什麼來台灣是這樣的地方,也對於我接下來要去哪裡很擔心。我在下午三點抵達,六點管理員發便當給我們,凌晨兩點管理員來叫人起床,在每個人身上貼號碼,在路邊等司機來接。】(p. 107,〈老闆請聽我說〉)
【然後,仲介又帶我到仲介公司,那是一棟很舊大樓,有四層樓,每一層樓有四個房間,我嚇了一跳,因為每個房間裡面至少擠了二十個人,整棟大樓有差不多一百多個人,各個國家都有。房間有很多睡袋隨便散落在地上,睡覺就自己挑一個,但我覺得每個都髒髒的,感覺放了很久。我走出去廁所,發現廁所也髒的不得了,而且竟然有人房間睡不下,睡到廁所外面,實在太離譜。那時候我真的嚇到,這比我們鄉下村子的環境還糟,我付了新台幣80,000元仲介費,結果仲介竟然讓我們住這種地方,真的是很不公平。
隔天仲介就開車帶所有人去醫院體檢,然後就送到工廠工作。】(p. 114,〈就像是吸血的動物〉)
外勞體檢要帶什麼 在 黃靖芸律師。生活法律沙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歧視與無知帶來的仇恨真的很可怕,我不敢相信我會在網路論壇「PTT」上看到歧視同性戀的可怕言論。(因為用詞非常激烈,所以放在留言,可以斟酌觀看)
一直以來身邊都有很多很要好的同性戀朋友,常常聽到身邊的人這樣跟他們說:
「喜歡男生承認沒有關係啊,我們都不在意的。」
但是他們不知道當出櫃之後,走出這個小圈子,面對的是外面無止無盡的惡意和攻擊,我如果是同性戀,出櫃之後家人不能諒解,又要面對這麼仇恨的言論,這種精神壓力,我應該一輩子都會躲在櫃子裡。
「愛滋是同性戀導致的。」
「犯罪率是黑人引起的。」
「火車站附近很亂都是外勞造成的。」
可是,造成愛滋的病毒HIV,並不是因為性傾向,#而是不安全性行為。
犯罪也不是因為膚色,而是社會文化、貧富差距所造成的。
火車站附近的混亂,是因為附近比較多地下的行業造成的,喝酒鬧事也不見得是東南亞的移工,只是一般大眾不願意接近,加上刻板印象,而直接將混亂和外籍移工做連結了。
如果你拿出一份統計數據直接讓一個族群去負擔一個社會問題,這跟中國古代朝代一人犯法株連九族一樣地荒謬,個人的行為卻要整個群體去負責,是非常不公平而且過分的事。
1女戰18男 包火車開淫趴 http://t.cn/RRMbpV0
性侵女兒106次 http://t.cn/RRMGLfk
肉包包與乾爹事件 http://t.cn/RRMGgsx
當我們看到上面這些新聞,我們只會覺得那就是個人的問題,姑且不論新聞事件中的人的價值觀你是否認同,我們不會去認為這是全部異性戀的價值觀,更不會要全部的男性們為這個性侵女童的父親道歉,因為我們知道這樣子是不合理的。
但我們為什麼對同性戀如此苛刻呢?
#因為歧視。
「毒品、愛滋、多P」這是過去有心人士因為無知、恐懼所製造出來的刻板印象和標籤,然後透過媒體一而再再而三的強化這些概念,像媒體新聞標題會寫「女子在火車上面開淫趴」而不是「異性戀女子在火車上面開淫趴」,可是卻會報導「同性戀多P派對」,這些都會造成這個族群不必要的道德責任。
我高中的同性戀A男,大學畢業後服完一般兵役,在一間會計師事務所上班,最近剛交往一個也是上班族的男朋友,兩個人都喜歡貓咪,家裡領養了好幾隻可愛的貓咪。
我大學的同性戀B男,大學唸設計系,服完替代役之後在台中開了一間咖啡廳,假日的時候常常跟著媽媽到育幼院當志工,偶爾還會傳給我他跟小朋友們開心的合照。
我朋友的同性戀C男,跟我念同一間大學,他念運動管理學系,假日都喜歡去衝浪,平常也都有健身習慣,為了健康降體脂,平常都吃得很清淡,身體檢查的數值非常漂亮,身材應該就是社會認定那種天菜型的樣子吧,也有一個交往兩年的男朋友,但是他不能捐血,因為他是同性戀。
我的這些朋友們都有納稅,有服兵役,平常上班回到家會跟朋友抱怨上司無理的要求,週末會去看一場電影,假日會去好吃的餐廳,會喜歡人,也希望被喜歡,談戀愛的時候會消失,失戀的時候會聽著慢性自殺的華語歌曲躲在被窩裡大哭。
#他們跟我們沒有任何不同!
他們也都是會笑會愛會流淚的人,那到底為什麼,為什麼他們不能結婚?為什麼他們要承擔那些他們從來沒有做過的事?為什麼他們要因為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去澄清,去出櫃,去溝通?
「如果可以,我好希望我不是喜歡男生。」這是我國中一個很好的朋友在他大學畢業那年,在我房間哭著跟我說著的話。
我為什麼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支持婚姻平權,不斷寫文章來破除歧視,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的這一句話,而他那時候的一席話,讓我久久不能自己。
他那時候分手了,他告訴我他男朋友家裡不接受他的性向,他的家裡也不接受他是同性戀的事實,他一直以來,從國中開始談戀愛都只能躲在暗處裡,不能像一般情侶在大街上牽手,一到公眾場合兩個人都要保持一段距離,更不用說是帶回家了,這樣痛苦的戀愛每次都無法維持太久,可是那一次真的傷他很重,他非常的認真在這段關係,可是因為家庭,他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和他的最愛分開。
要怎麼敢承認同性戀,要怎麼大方地和愛人走在路上,如果這些歧視沒有消失?
歧視造成的仇恨很可怕嗎?
PTT有一則留言:「仇恨不會死人但愛滋會」
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你錯了,仇恨會死人,而且很多人,遠比愛滋死亡的人多上太多太多了。
400年的黑奴貿易,估計航運死亡的非裔奴役有1000萬人,非洲人口的損失甚至可以達到3000萬。
歐洲在二戰前原本有將近900萬的猶太人,其中有三分之二也就是600萬人被納粹德國進行了種族滅絕行動。
1915年到1917年,土耳其政府於境內亞美尼亞人進行的種族屠殺。其死亡人數保守估計在60萬以上。
這類的例子你隨意翻開人類的歷史,都可以找到一堆。
現在,仍然有某些極端組織直接對同性戀的行為採取殘酷的刑罰,台灣的仇恨沒有殺人,那只是因為在台灣這些仇恨的人沒有那個權力,沒有那個合法的武力去進行而已,網路上那些言論,跟歷史上發生的那些慘事一樣,都是一模一樣的動機,那就是「歧視」。
新年要來了,同性戀們又要面對親戚們對於同性戀歧視的言論,被逼問著那永遠不可能結婚的異性對象何時出現,又要面對時不時來自這個世界的種種惡意,我真的不忍心看到認真生活的他們受到這種過分的對待。
如果你的家人,你的孩子或者是你的朋友身因為某種不一樣的身份而被社會歧視,最後被這些仇恨殺死,你能夠接受嗎?
#黃靖芸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