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壽字草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壽字草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壽字草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壽字草書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候選歷史人物知多少 | 李時珍】🔺 🔸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0 🔸主辦單位: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李時珍,湖北蘄州人,明朝時期醫學家、藥學家、博物學家,著有《本草綱目》,與扁鵲,華佗,張仲景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醫,人稱「藥聖」。 李時珍一家是醫藥世家:祖父是一名鈴醫;父親李言聞,是當地名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3萬的網紅Japanese Calligrapher Takum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動画で使用している筆ペンは「ぺんてる 筆ペン ぺんてる筆 金の穂 XGFH-X」です。以下のURLで購入できます。 https://goo.gl/VAfXs1 ☆使用しているビデオカメラ 「ソニー SONY ビデオカメラ Handycam 光学30倍 内蔵メモリー64GB ブロンズブラウンHDR-...

  • 壽字草書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16 12:04:18
    有 227 人按讚

    🔺【候選歷史人物知多少 | 李時珍】🔺

    🔸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0
    🔸主辦單位: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李時珍,湖北蘄州人,明朝時期醫學家、藥學家、博物學家,著有《本草綱目》,與扁鵲,華佗,張仲景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醫,人稱「藥聖」。

    李時珍一家是醫藥世家:祖父是一名鈴醫;父親李言聞,是當地名醫,在蘄州及附近州縣頗有名氣,曾擔任過「太醫吏目」的職務(一種御醫官);哥哥李思珍,同樣學醫於父親。

    李時珍自幼體弱多病,但性格活潑好動,喜愛讀書,自幼便觀察父親診症。父親醫術高明,鄉人云能治百病。耳濡目染下,李時珍的醫術有很大提升。由於李時珍天資較聰慧,李言聞本打算讓李思珍繼承家業,全力供養李時珍考取功名。父命為重,李時珍雖然熱愛醫學,也只好聽從父親的安排,專心考取功名。他天資聰穎,在十四歲時便已考中秀才。早早考中秀才,但李時珍其後連續兩次參加鄉試均未能考中舉人。李時珍22歲時,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進武昌考試。他不幸在此之前感染了風寒,狀態極差之下,不但沒有考中,差點把小命都丟了。從此,他決心棄儒從醫,拜其父為師。父親早就看出他才能都在醫學上,加上仕途尚未開始便已如此不順,萬般無奈之下,還是讓他踏上了醫學之路。在其後的十年內,李時珍除了伴隨父親診症外,更是全心全意攻讀古醫藥書。他在這段時間精研的書籍典故包括:《內經》、《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歷代名家所作的著述和有關花草樹木的書籍,幾乎所有與自然有關的領域均被其研究透徹,可謂涉獵廣泛。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李時珍當時33歲。他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的兒子困擾多年的怪病,聲名大顯。後來又治好了楚王兒子的病,楚王朱英襝十分欣賞李時珍的才能,騁用他為楚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嘉靖三十五年(1556),楚王推薦李時珍到太醫院工作。

    三年後,他又被推薦擔任「太醫院判」的職務。在太醫院工作的年間,李時珍積極地從事藥物研究工作。由於「太醫院判」的身份,他得以飽覽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書籍,其中便包括了《本草品匯精要》這本將會成為《本草綱目》重要參考對象的書籍。太醫的身份使他能獲得接觸各類珍稀藥材的機會,他看到了不少聞所未聞及珍稀貴重的藥物標本。李時珍很早以前便立志要糾正古醫藥書籍的謬誤。他在太醫院逗留期間,曾多次向太醫院建議編寫新的本草注解,結果他遭到了嘲笑和打壓。李時珍明白到無法依靠朝廷,關鍵時刻還是只能靠自己,便辭官回鄉。

    據《明外史本傳》 記載,李時珍發現當時草本書籍的描述「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許多毒性藥品,竟被方士吹捧為可以「延年益壽」。明世宗朱厚熜迷信仙道,命方士為其研製仙丹。所謂「仙丹」竟用水銀、鉛、丹砂、硫磺、錫等有毒物質,有人更相信古書記載的:食黃金能成神仙等內容。李時珍決心扭轉被歪曲的社會風氣,下定決心以科學的態度解決問題。

    李時珍想著述的思想十分明確:糾正古代草本的謬誤;修改古代草本不合時宜的內容;補充新發現的草本藥物;補充最新研究的療法和製藥成果;總結歷代所有藥材的資料。一篇成功的論文,需要一手和二手資料輔助,才能顯得有內涵和說服力,這在古代也是如此。李時珍深入實際生活,特別注重從民間收集資料,總結他們的醫學經驗,這使他從遊學於各地的經歷中獲益良多。從文獻中記載李時珍的足跡至少遍及十餘個省份,苖傜少數民族地區,各種窮鄉僻壤,荒山野嶺等等。自1565年起,李時珍先後到訪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他先後拜過漁人,樵夫,車夫,農民,藥工,捕蛇者為師,學習各種知識。

    1552年,李時珍在參考了大量的著作後,正式動筆寫書。他會為了弄清一個藥材的本質而徹夜不眠,甚至翻閱數十本書籍,直到找到正確的答案方才滿意。他為每味藥都排出了十個項目:正名、釋名、集解、辨疑、正誤、修制、氣味、主治、發明、附方等。在發明的部分,他除了搜羅歷代驗方、驗案和醫論外,更加入了不少自己的發現和心得。李時珍尋找資料的方式可歸類為「通考據」,「詢野人」。「通考據」的意思就是,通過對文獻的校正、考據、整理,糾正過去的錯誤,尋求正確的知識。「詢野人」則包括了:社會調查、實地實物考察、以及自身的經驗所得等。對於從古書中得來的資料,他均會進行仔細甄別,「復者芟之,闕者緝之,訛者繩之」,既不兼收並蓄,又不輕率否定。經過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的反復考證後,才把正確的結論收入書中。在批判中繼承,在繼承中發展。他追求之真切、治學之嚴謹、態度之虔誠、文風之純正可見一斑。可謂是點點滴滴涂肝腦,字字行行淌心血。

    花費二十七年,明朝萬歷六年(1578),《本草綱目》初稿完成,全書分為五十二卷,列為十六部,部各分類,類凡六十,標名為綱,列事為目(這就是綱目二字的由來)。全書共收錄藥物1892種,新藥物374種,附方11096首,插圖1109幅。

    雖然《本草綱目》已經完成了,但如果沒能出版,世人並不會有機會享受到他的努力成果。成書後,李時珍馬上為了聯繫出版事宜,拖着老病之軀四處奔波。他首先去到離蘄州較近的黃州,武昌等地,嘗試借助官府或出版商的支持出版此書,卻因經費問題遭到無情的拒絕。他只好舍近求遠,去到當時全國最大的刻印中心——南京,尋找新的機會。當時南京在刻印書本的技術和經驗上領先全國。不論是雕版刻印還是活字印刷,南京都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萬曆七年(1579),李時珍帶着他的畢生心血結晶,直赴南京。然而,並沒有書商對他的醫書感興趣。李時珍在南京周折了一年,依然毫無結果。後來,在王世貞的幫助下,金陵書商胡承龍決定出版《本草綱目》這本書。萬曆二十一年(1593),這本未來將會震驚全球的醫學鉅著啟動了雕刻工序。三年後,萬曆二十四年(1596),第一個版本的《本草綱目》正式在南京出版,這也是《本草綱目》的第一個版本———金陵本。此時75歲的李時珍已經再無遺憾,同年十一月,他在他的家鄉故土———蘄州,含笑離開了人世,終年75歲。

    李時珍離開人世後,他的兒子李建元,帶著這本鉅作以及父親留下的遺表,覲見了明神宗。他相當重視這本醫學作品,批下了「書留覽,禮部知道,欽此」的聖旨,意思就是《本草綱目》可以在皇室書府中保留下來。至此,《本草綱目》的流傳已成水到渠成之勢。首版金陵本到底出版了多少冊,至今已難以考究。但保存至今並得到官方承認的金陵本本則是有所記錄的:中國2部(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日本3部、德國1部、美國1部(美國國會圖書館)。

    李時珍所創的自然分類法,體現了藥物分類的先進性。他創造的科學分類法與傳統方法相比有了質的飛躍。傳統方法採用上、中、下三種品質作分類,許多學者將其稱為「古代最完美的分類法」。時至今日,《本草綱目》仍然是研究中國文化中各大科學史的重要知識泉源。它集歷代本草之大成,體現了本草知識的全面性;它準確地歸納總結,體現了藥性理論的系統性;它細膩的分析描述,體現了草藥內容的科學性;它清晰的綱目結構,體現了本草文獻的邏輯性;它豐富多采的筆法,體現了本草學說的廣博性;它創造的自然分類法,體現了藥物分類的先進性。

    李時珍的貢獻受到了世人的認可。1953年,莫斯科大學新校舍落成時,把李時珍的畫像作為世界著名科學家,鑲嵌在大禮堂的走廊上。蘇聯時期《醫務工作者時報》曾專門刊登關於李時珍的文章。著名中國科技史研究學家李約瑟博士這樣評價李時珍:李時珍作為科學家,達到了同伽利略,維薩里的科學活動隔絕的任何人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毫無疑問,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李時珍那部本草書中登峰造極的著作《本草綱目》。

    時至今日,《本草綱目》仍然是研究中國文化中各大科學史的重要知識泉源。而你怎麼評價它的作者李時珍呢?快來和我們說一說吧!如果你支持他,記得給他頭上寶貴的一票呀!

    投票日期📝2020.11.06-2020.11.20
    投票鏈接🔗https://voting-2020.cnhe-hk.org/
    ⚠️輸入的手提電話只供是次活動投票之用(發出OTP和確保選票的唯一性),活動完結後會立即銷毁
    ⚠️香港地區以外的朋友也可以投票啦!!

    #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0 #歷史人物 #歷史 #中國歷史 #李時珍

  • 壽字草書 在 幸福.原來在這裡-池上鄉福原社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19 11:47:36
    有 1 人按讚


    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展覽延長至11月10日,即日起更換部分展品。

    此次展出新作有兩件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品:石門摩崖集字《南北.春秋》隸書對聯、康南海論書詩行草條幅;寫給林文月老師的詩箋《余方二十歲時夢中得句》作品中,臺老師先於二十歲時在夢中得到了兩句詩句,當初沒有完成,就一直擱著,等過了六十年後八十歲時才接上完成;寫給施淑老師的作品《九州生氣》豪氣灑脫以及許悔之收藏的臨蘇軾詩《寒食帖》,更是臺先生向天下第三行書的致敬之作。
    幾件臺老師與一代文人:魏建功、喬大壯、許壽裳、陳獨秀、胡小石、葉麐、張大千…的書信。從書信中可以看到一個世代的歷史背景,也能從中看到每位文人各具特色的筆墨風格。攝影師張照堂先生於1979年拍攝的作品,更真實的體現臺老師晚年的生命輪廓。從這些作品更加完整了臺靜農先生的書法風格、性格風範及時代的軌跡。

    展出作品:
    [ 保 留 展 件 ]
    丈二行書鮑明遠飛白書勢軸 / 國立故宮博物館館藏品
    草書故國神游橫幅 / 國立故宮博物館館藏品
    蘇軾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臺靜農先生家屬收藏
    梅花 /臺靜農先生家屬收藏
    書連雅堂詩「西湖遊罷,以書報少雲,並繋以詩」/ 林文月收藏
    詩箋《懷老舍 / 老去 / 傷逝》/ 林文月收藏
    臺靜農先生手書詩稿 / 林文月捐贈 , 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品
    五言聯《爛漫晉宋謔》/ 蔣勳收藏
    奚淞繪《白描觀音》/ 林懷民收藏
    七言聯《栗里奚童》/ 蔣勳收藏
    三絕冊 / 施淑捐贈 , 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品
    行書七言聯《英雄混跡》/ 施淑捐贈 , 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品
    書陳獨秀詩句《酒旗風暖少年狂》/ 施淑收藏
    書王維詩《積雨輞川莊作》/ 林懷民收藏
    書李商隱《錦瑟》/ 國家兩廳院館藏品
    悼弘一大師詩 / 許悔之收藏
    書《鷓鴣天》/ 許悔之收藏
    墨梅 / 許悔之收藏

    [ 新 增 展 件 ]
    石門摩崖集字《南北.春秋》隸書對聯 /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品
    康南海論書詩行草條幅 /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品
    詩箋《余方二十歲時夢中得句》/ 林文月收藏
    書王維詩《竹里館》/ 林文月收藏
    書龔定庵詩《九州生氣》 /施淑收藏 (展至10/6)
    臨蘇軾詩《寒食帖》/ 許悔之收藏
    臺靜農先生於「龍坡丈室」/ 張照堂攝影

    [ 展 出 書 信 ]
    傅斯年致臺靜農信函
    臺肇基致臺靜農信函
    魏建功致臺靜農信函
    喬大壯致臺靜農信
    許壽裳致臺靜農信函
    陳獨秀致臺靜農信函
    胡小石致臺靜農信函
    葉麐致臺靜農信函
    張大千致臺靜農賀卡
    莊嚴致臺靜農信函
    溥心畬致臺靜農信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池上穀倉藝術館: 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 展覽
    林文月 施淑 林懷民 蔣勳 許悔之 臺靜農家屬 以及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家兩廳院 國立台灣大學 收藏展
    策展人|谷浩宇
    展覽時間 | 即日起 - 11/10(二)
    展覽地點 | 池上穀倉藝術館 ( 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
    參觀時間 | 10:30-17:30 (三、四休館)
    連絡電話 | 089-862089

  • 壽字草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20 07:00:03
    有 4,178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蔣勳、林懷民等發起:「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池上榖倉藝術館特展

    【曾任臺大中文系系主任二十年的臺靜農先生是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也是備受推崇的書法家。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就曾對臺老師的書法給予至高讚譽:三百年來,能夠得到明末書畫大家倪元璐書法精髓者,「靜農一人也。」
    今年是臺靜農先生逝世三十周年。許多學生和晚輩深深懷念臺老師的學識、人品和他獨樹一格的書法,想為他做點事,因此有了這次在台東池上「穀倉美術館」的展覽:「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

    {內文}
    要了解臺靜農的人格和書法,可以從陳獨秀寫給他的信為起點,陳獨秀是中國共產黨創始者之一,五四運動的精神領袖,創辦《新青年》刊物,倡導「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兩人為安徽同鄉,抗戰期間在四川江津偶然結識,雙方書信往返百來封,是談學論藝的忘年交。

    (蔣勳\作家.藝術家)
    這封信是陳獨秀在1941年寫給臺靜農的,談到了沈尹默,沈尹默是蔡元培時代,被邀請到北大去教書法,臺老師尊稱沈尹默是他的老師,陳獨秀說這個人很用功寫字,下面筆鋒一轉,可是「字外無字」,意思是說,寫字之外好像沒有其它追求了,
    所以30年他的字好像都沒有變化

    除了書法 寫字,人生還需要有什麼樣的追求,對土地人民的關懷,對社會國家的關愛,陳獨秀對同鄉後輩的提點,臺靜農很早就親身踐履,也付出過代價,他在1924年進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和莊嚴 董作賓成為莫逆之交,隔年結識魯迅,共同成立文學社團「未名社」,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地之子》,以悲憫之心描寫「鄉間的死生 泥土的氣息」,魯迅讚許為「優秀之作」,1928年「未名社」出版俄國十月革命領導人托洛斯基的《文學與革命》,臺靜農因此遭羈押50天,1932 1934年又兩度因為「共黨嫌疑」遭囚禁關押,臺靜農在友人推薦下,1946年渡海前往臺大中文系任教,首位系主任許壽裳疑遭宵小殺害,接任的喬大壯返回上海後,1948年自沉蘇州河,風聲鶴唳 動盪不安的局勢下,中文系改由臺靜農掌舵,一任20年。

    (莊靈\攝影家.前故宮副院長莊嚴之子)
    臺老他在台灣居留,住的最久的,就是台北市溫州街十八巷六號,就是「龍坡丈室」,也是他的「歇腳盦」,那天也很特別,他說莊靈來來來,你陪我喝酒,我說臺伯我幫你拍個照片,就在這個「龍坡丈室」裡面

    臺靜農為成長茁壯中的中文系,打下堅實根基,奠定良好基礎,教學備課之餘,偶有散文小品,書法則是重要的心靈寄託,他曾說「每感鬱結 意不能靜」,「惟時弄毫墨以自排遣」。

    (盧廷清\實踐大學教授)
    臺先生自己說,他是一個「五四青年」,他對書法基本上是認為「玩物喪志」,所以很長時間只看並不去寫,他覺得自己寫得好是到台灣以後,臺先生的書法成就,特別是行草書達到了高峰,然後他的隸書也非常地,寫出一種比較寬闊的這種氣勢

    曾經撰寫專書的學者盧廷清認為,臺靜農以「書法體現人格」躋身為「百年內非常重要的書法家」,生前作品極受歡迎,除了嚴肅的文學期刊《中外文學》,女弟子林文月翻譯的《源氏物語》,暢銷武俠小說題字也出自他的手筆。

    (蔣勳\作家.藝術家)
    2020年的11月,是臺靜農老師逝世30週年,很多的臺老師的學生 晚輩,都還非常非常懷念他,幾位朋友聚在一起,就在想我們能不能來做一個小小的展覽,「致敬愛的臺靜農老師」表達我們晚輩對於他的一種懷念跟致敬吧。大家注意歷史博物館提供的這兩幅真跡,而且剛好跨越在臺靜農先生的兩種書法風格,一個是《石門頌》,像刀子走在石頭上的這種線條的力度,加上了明朝倪元璐的一種流動性的東西,杜甫的《秋興八首》「聽猿實下三聲淚」,那個三下面聲音的聲,淚水的淚,大概是這一幅書法裡面最漂亮的就那個線條的流轉,完全像淚水在漫漶。「大江東去浪淘盡」,我自己覺得臺靜農老師在《念奴嬌》的書寫當中,不只是對這個文學的愛好,同時其實講得更清楚,他景仰蘇東坡這個人,在對抗所有的災難 壓抑 痛苦的同時,怎麼去找回自我去釋放自我

    這不僅是一場書法展,有臺靜農文章 手稿,他與師友的魚雁書信,攝影家影像也停格時代氣息,寫真文人間自然互動的生活情狀。

    (莊靈\攝影家.前故宮副院長莊嚴之子)
    這個是有一年冬天,臺老就寫梅,我父親(莊嚴 前故宮副院長)在旁邊看他,都穿了那個長袍,因為那個時候臺北冬天也滿冷的,外頭又下雨,可是屋裡面我的感覺是非常地溫暖,這是跟大千先生在一起,這是在外雙溪的「摩耶精舍」,這時候他們三位常常會見面,大千先生的義弟叫張目寒先生,大概也就是同時間,他三個人就覺得,有必要大家想要聚會一下,那就目寒先生說,那就到我們家來好了,因為他那個附近可以買得到,油條 豆漿 燒餅油條,不曉得聊到什麼,大家笑得非常地高興

    池上穀倉美術館的展品來自史博館 故宮 兩廳院 台大圖書館等,以及臺靜農贈與學生的珍藏「酒旗風暖少年狂」由施叔提供。

    (蔣勳\作家.藝術家)
    陳獨秀的這個詩句,你會讓大家覺得好像他心裡面的那個火,那種對社會關心的火,一直是這麼溫暖 這麼熱的,這麼熱的在燃燒的,我覺得好像臺老師忽然年輕起來了

    「一春舊夢散如煙」來自林文月。

    (蔣勳\作家.藝術家)
    林文月老師他的外祖父,就是寫台灣通史的連雅堂,我覺得這個心情是非常特殊的,所以他寫過連雅堂的詩「青山青史各千年」,前面「一春舊夢散如煙」,那個字非常漂亮豪邁,寫到後面覺得空白不夠了,他就用小字把下面兩句寫完

    臺靜農書贈的隸書則長掛蔣勳廳堂。

    (蔣勳\作家.藝術家)
    「爛漫」這兩個字,有一點放縱自我,也有一點點的頹廢,那追求生命裡面的某一種很真性情的東西,這個叫做「爛漫晉宋謔」,下聯更清楚,就是「出入僊佛間」,一切如夢幻泡影的那種虛無的感覺,也把他個人個性裡面的某些東西講得非常非常清楚

    (盧廷清\實踐大學教授)
    「老去空餘度海心」,「蹉跎一世更何云」,「無窮天地無窮感」,「坐對斜陽看浮雲」,在那個世代的人,活下來真的不容易,所以臺先生才會說,要是沒有文學跟藝術的涵養的話,就沒有辦法活得從容

    (蔣勳\作家.藝術家)
    我們也更瞭解到,在一個可能亂世當中,如何活出人的一種生命風範,更可以瞭解他的不只是書法,他在人品在文字的書寫 在教育上,究竟堅持了什麼

  • 壽字草書 在 Japanese Calligrapher Takum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0-25 12:58:36

    動画で使用している筆ペンは「ぺんてる 筆ペン ぺんてる筆 金の穂 XGFH-X」です。以下のURLで購入できます。
    https://goo.gl/VAfXs1

    ☆使用しているビデオカメラ
    「ソニー SONY ビデオカメラ Handycam 光学30倍 内蔵メモリー64GB ブロンズブラウンHDR-CX680 TI」https://goo.gl/oaXSnw


    【よくいただく質問をまとめました】

    Q.字を綺麗に書くコツはありますか?

    A.次の3つをしっかり守ることをおすすめします。
    ・お手本をよく見て書く
    ・ゆっくり丁寧に書く
    ・「とめ・はね・はらい」を意識して書く

    Q.書道・硬筆は何段ですか?

    A.高校生のときに八段を取ったと思います。高等学校の教員免許(書道)を取得しています。現在は書道教室を開いています。

    #漢字 #筆ペン #書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