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壓力單位換算公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壓力單位換算公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壓力單位換算公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壓力單位換算公式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每日一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感到 #心冷?沒問題的,因為【太陽的心比你的心更「冷」!】#本日冷知識1540 蛤? 太陽的核心,可是堂堂的一千五百萬℃,區區三十六度半的人體怎能相提並論呢。彷彿聽到有這樣的異議。(讀者A?!) 太陽核心是以核融合產能。在高壓高溫的太陽核心,每秒鐘就有大約六億噸的氫融合成氦原子核,但這過...

  • 壓力單位換算公式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8 18:44:11
    有 247 人按讚

    感到 #心冷?沒問題的,因為【太陽的心比你的心更「冷」!】#本日冷知識1540
     
    蛤?
     
    太陽的核心,可是堂堂的一千五百萬℃,區區三十六度半的人體怎能相提並論呢。彷彿聽到有這樣的異議。(讀者A?!)
     
    太陽核心是以核融合產能。在高壓高溫的太陽核心,每秒鐘就有大約六億噸的氫融合成氦原子核,但這過程中總質量減少了 0.74%,代入那個最有名的公式 E=mc^2 失去的質量一下子化成了能量溢出:高達每秒 3.8 萬兆兆焦耳.....若換算成一份一千大卡的炸雞腿便當,大約是每秒發 9.2 千萬兆份便當。
     
    *以上因為數字實在太大,超乎了日常的數字概念,根本是毫無意義的換算 XD
     
    其實,核融合反應實在是非常稀少,不但極不容易發生,在那巨大一鍋電離的熾熱氫氦電漿濃湯之中,只有微不足道比例的氫原子碰撞能完成融合。
     
    換言之,一個反直覺的事實是太陽的「基礎代謝率」其實非常非常非常之低(標題「冷」的意思)。曾有物理學家言道,太陽和宇宙中的其他恆星居然能產生任何熱能,大概是最為近乎奇蹟的物理過程了 [相關軼聞=見留言區]。
     
    在人體,基礎代謝率指的是完全不活動的休止狀態下人體消耗氧氣,燃燒醣類/脂質/蛋白質,最後釋放的熱量大小。若要比較人體和太陽,這兩個質性天差地別的東西,只能靠數學這可靠老法寶。
     
    根據目前共識的物理模型,太陽的核心=正中央,每立方公尺中每秒會產出 276.5 焦耳的能量,也就是 276.5 瓦/m³。太陽核心的溫度和壓力都是最大的,是核融合效率最高的地方,畢竟核融合的同義詞又叫做「熱核反應」嘛,熱到核都融了 XD
     
    但......欸,太陽核心耶,產能的「密度」卻只有 276.5 瓦,用心感覺一下,這數字簡直低到不可思議。做為比較,一個約 60 公斤的肥宅什麼事都不做,光是躺著呼吸每秒就會散發約 80 焦耳的熱量。換算約一立方公尺 1300 瓦。贏了!約是太陽約四倍,遠勝。
     
    純屬好玩,我再找一些數據作伙大車拼:說起最能把選手操到變超級賽亞人的職業運動,大概就是自由車。運動醫學已經建立了詳盡的測量自由車選手生理數據的方法——基本上就是請選手戴呼吸面罩騎車,測量氧氣的消耗量就可以換算出代謝率。跳結論,自由車手中的佼佼者,尖峰代謝率可以一舉提升至基礎值的 5 倍的 BUFF!整個人體超燃、爆出約 400 瓦的功率。達到了太陽核心的 20 倍。#東河馬之手
     
    另外,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人體最耗能的器官並不是肌肉......顯示為遙望館長之肩。肌肉只是可以占身體很大比例重,因此總體可以貢獻更大的產能而已。
     
    論起每單位重的耗能,器官中的佼佼者其實是它 → 撲通撲通董茲董茲的心臟。還有幾乎與心臟打平的,竟是腎臟。它們倆都是滿腔熱血,也得必須泵/過濾處理超多熱血,非常之繁忙,因此自然是超級耗能密集。
     
    來人啊!上數據。心臟啾竟四有多耗能?每單位重的心臟耗能是——身體耗能平均值的 18 倍!但只是因為心臟只小小一顆,貢獻的總量不多罷了。
     
    腦子雖然也是高耗能,但其代謝倍率只有心臟的約一半,但人腦很大很重(通常而言啦),就貢獻了代謝的一大塊惹。總體來說大腦占了人體約兩成的代謝,心臟則占了 8%,和腎臟大致與心臟相等。
     
    總之,以體積來算的話,各位讀者出社會太久而已經冰冷的心臟在「代謝率」也就是產熱方面,仍然比太陽的內心溫暖了 4×18 = 72 倍左右。要比心冷大家來比啊!喔喔。#北風與太陽的故事(X
     
    太陽之所以能保持溫度上的超級灼熱,完全只是依賴太陽的體積和質量實在是難以想像的大,熱量匯聚加總起來超級無敵驚人罷了。也有相對表面積小,難以散熱的因素在內。胖子都怕熱的物理學。
     
    如果本文這一堆怪奇數據能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大約就是暗示說:原子核實在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不樂意發生融合反應。君不見,即使是在太陽核心,那麼大的重力對氫原子輾壓擊打,卻都只會發生效率相對差勁、溫溫吞吞的核融合而已。
     
    今天人類想在地球上創造一個電磁瓶子,裝下一團比太陽核心熱十倍以上的氘電漿(質量遠不夠太陽,用溫度彌補。此外氘也比氫容易融合,氚更容易但就是含量少)。並期待它們發生融合,實在是件100億%超困難的事。
     
    我就不特地提蜘蛛人2那成功輕易到幾乎可笑的核融合裝置了——它甚至還有「失控危險」咧——那麼方便的科技給我來一點啊魂淡。
     
    FIN
     
    by 科宅

    參考資料《太陽科學:一千五百萬度的探索之旅》作者:葛琳 (2018) 貓頭鷹書房。

    圖片 Frozen heart by ghoner (2006)
    www. deviantart. com /ghoner/art/Frozen-heart-27396219

  • 壓力單位換算公式 在 德州媽媽沒有崩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29 15:12:59
    有 15,559 人按讚

    「有錢人的客廳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我也好想這樣寫,
    但事實上是:「德州鄉下的客廳就是這麼大又曝曬。」
    FYI, #德州是台灣的19倍大,這邊就是地多到很多絕佳棄屍地點的那種。

    我的IG魔人精選裡,有放很多人氣噗噗的傳來罵我很有錢的訊息,
    我那麼real的人,如果我很有錢,我的粉專名直接會寫暴發戶媽媽沒什麼好崩潰,
    光想就覺得超爽。

    我有預感po幾張新家照片後仇富大軍又要大舉進攻了,
    我知道住在台灣會很難想像德州大房的樣子(其實以前住灣區也無法想像),
    被"罵"有錢人,我覺得榮幸但又有點無言,
    有錢不是原罪,
    但如果我們很有錢的話就不會被灣區的高花費逼來德州了,
    事實上根據business insider統計,我現在在德州居住的城市,房價是我在灣區居住城市的五分之一,
    (加州的朋友們來吧!!這邊華人少到我已經四次被問姓氏怎麼跟老公小孩不一樣了)
    再說了,有錢人的標配是住家保姆,我有能力請保姆的話還在這邊崩屁崩,
    我們連把兩個小孩都送去托兒所的費用都捨不得。

    /
    以前真的是從來沒有想過仇富的人會仇到我這,
    因為我們自認還比一般人更cheap一點(當然我們也是在我們的同溫層裡),
    我們最常去的超市是walmart、小孩的衣物去goodwill(一個慈善二手連鎖店)買,
    我們還因為節省吃了不少虧,
    譬如說以前所有東西一律買最便宜的,結果往往不是很難吃就是很容易壞,
    三年多前我買了最便宜的一隻$0.79鎂的驗孕棒,
    結果直到我開始孕吐了,都還測不出來,(害我之前還喝酒吃生魚片!)
    後來再去怒買最貴的一隻$14鎂的電子驗孕棒才顯示兩條線。
    還有為了省錢買二手洗衣機,結果用三次就壞了還沒有保固的這種事不勝枚舉。

    我也沒有擁有過任何名牌包,不是不喜歡,硬要買也不是買不起,
    但是因為從小我家有一個習慣,就是 #會把萬物換算成便當錢
    (不知道大家家裡有沒有其他的換算單位)
    長輩會說:「買這個,都可以買__個便當了!」
    我多年來都會自動在腦中出現便當換算公式,
    導致我買高價的東西時,不但無法從中獲得快樂、還會有是不是不值得的罪惡感,
    每次一想到要在心裡如此折騰,就乾脆不買了,
    所以我近年來有在練習"享受消費"這件事。

    /
    說了這麼多,仇富的人要仇就仇吧,因為我的德州大房真的又大又美,
    誠摯的歡迎在加州感到生活壓力大的朋友們搬來,瞬間海闊天空可以提早退休。

    不過住在森林旁邊真的是有點困擾,
    我已經連續兩晚被蟲子停在身上驚醒,
    然後一想到朋友po了蠍子在他的洗手台生了一窩小蠍子的照片我就有點難入睡。(這樣講還有人想來嗎😂)

    #圖為為了怕小孩爬窗簾老楊拆個窗簾還要去租梯子

  • 壓力單位換算公式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7-07 11:02:06
    有 272 人按讚

    [健康飲食] 熱量要怎麼分配,三大營養素該吃多少才對呢?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學到了熱量並不是吃夠就好,而是要依照均衡營養比例來分配醣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量,廣泛攝取包括「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水果類」、「蔬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六大類食物。原本是Stella是打算直接進入重點,介紹各類食物的分量,讓大家了解如何將份量技巧應用在生活中,但因有臉友提出對醣類、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分配的問題,以及希望知道如何從將熱量換算成六大類食物的份量,所以在正式介紹食物份量前,先來好好討論這兩個問題。今天,讓我們先來了解第一個問題,也就是將熱量分配到三大營養素時,比例要怎麼分配會比較好?

    ▍到底自己一天該吃多少熱量才對?
      想知道自己一天可以吃多少熱量,可以透過公式計算(參考下面),當然,除了自己動手計算外,網路上有些網站也提供這類服務,只要輸入你的基本資料就能幫你計算;另外,部分較高階的體脂儀也可計算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率公式]
    男生 = 66 + (13.7 × 體重) + (5.0 × 身高) – (6.8 × 年齡)
    女生 = 655 + (9.6 × 體重) + (1.8 × 身高) – (4.7 × 年齡)

      所謂基礎代謝率(BMR;或稱靜態代謝率RMR),指的是維持基本生命現象,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環、體溫調節等所消耗的熱量,基本上,我們所攝取的熱量中,約七成是用來維持這些基礎生命現象,所以你所測得或計算出來的基礎代謝,需要乘以"活動因子"及"壓力因子",才是你一天消耗的熱量(也被稱為新陳代謝)。[參考圖一]

    每日可攝取熱量(俗稱新陳代謝)
    =基礎代謝x活動因子x壓力因子

      而由於大部分人從事的都是輕度工作,且無特殊壓力狀況,所以另一個簡便的算法就是把基礎代謝率視為新陳代謝的70%,將基礎代謝的卡路里數值直接除以0.7來計算出新陳代謝。舉例,小華依照上述基礎代謝率公式算出來的數值為1300大卡,其新陳代謝則是1857大卡(=1300/0.7)

    ▍醣類、蛋白質和脂肪的營養比例該選多少才好?
      當你計算出自己每日可攝取熱量後,接著就要把它分配到醣類、蛋白質和脂肪三大營養素了。根據衛服部「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三大營養素分配比例,醣類(正式稱呼為碳水化合物)應該佔總熱量的50~60%、蛋白質10~20%、脂質20~30%,這意味著你有下面三種選擇。[參考圖二]

      至於這三種比例要選擇哪一種,端看個人飲食喜好與健康狀況而定:選擇2和3醣類佔比較高,意味著「全穀雜糧類」可攝取的量較多,適合較愛吃澱粉類食物或蛋白質不宜攝取太多的人;選擇1蛋白質比例較高,則較適合「豆魚蛋肉類」或「乳品類」需要量較多的人。不過,不管選擇哪一種,均衡飲食比例下,「全穀雜糧類」的份量>「豆魚蛋肉類」+「乳品類」(以下用肉類來簡稱)>「水果類」。

      當然,或許你可能聽過,或者你的健身教練會告訴肉類的攝取量>主食類,例如告訴你一天主食吃8份、肉類要吃10份,基本上這樣的飲食並非屬於均衡營養比例。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對某些蛋白質需要量較高的族群(如健身、肌少症者),15%的蛋白質量太低,20%的蛋白質也可能不太夠(註1),因而需要較高比例的蛋白質,因此蛋白質佔比可能需要提高到20%以上,如23%、25%等,而在此情況下,脂肪大概要提高到35%或更高(註2)。在總熱量不變的前提下,提高蛋白質和脂肪攝佔比就意味著要降低醣類佔比,舉例來說,如果你選擇25%蛋白質、35%脂肪時,醣類只能攝取40%.....這也是為什麼健身時,你的教練可能會要求你主食只能吃7~8份,肉類要吃10份以上或更多的原因。

      當確定好自己要攝取的三大營養素比例後,再依照每公克醣類和蛋白質熱量為4大卡,脂肪為9大卡,就可換算出每天到底該吃多少公克的醣類、蛋白質和脂肪囉,若你忘記該如何計算的話,可參考上一篇文章。計算出三大營養素所需重量後,接著就是將它分配到六大類食物中,由於這個部分比較難一點,所以Stella會特別寫一篇文章來介紹。

    (註1)蛋白質需要量(單位每公斤體重):久坐不動/不運動者為0.8公克;輕度運動/辦公室工作者為1~1.2公克;中度運動/勞力性質工作/耐力訓練者為1.2~1.5公克。

    (註2) 三大營養素比例中,脂肪佔比一定要比蛋白質高至少10%,因為肉類食物本身除蛋白質外還有脂肪,所以當蛋白質攝取量增加時,脂肪量也會隨之增加,而因為一公克脂肪的熱量是蛋白質的2倍多,所以脂肪佔需要超過蛋白質比例10%以上,在換算成食物份量時,才不會出現脂肪是"負數"的計算結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