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壁掛神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壁掛神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壁掛神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壁掛神龕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8的網紅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2/16(三) [100題生活題目]NO.71醫院(上) ----------------------- 蹦的一聲,巨大的撞擊聲在寂靜的病房內響起。 T子瞬間從陪病床上彈坐起來,身上的毯子滑落,驚惶的左顧右盼,尋找發出巨大聲響的來源。 收垃圾的清潔人員不知道什麼時候推著巨大的推車進門,他推開了...

壁掛神龕 在 台北陰廟故事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34:18

# 錦華里地府陰公廟  地府陰公廟以一種有點彆扭的方式擠在潮州街60巷的巷口邊。  在廟宇形式上,地府陰公是頗為典型的陰廟:神主形式為牌位、狹窄的三片壁格局、無神格故無翹脊的外觀,外頭的對聯寫著「地下百靈滋景祚、蔭中萬土慶維新」,懸掛的匾額落款「大正拾年」(1921)則暗示了地府陰公已近百年...

  • 壁掛神龕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6 16:09:17
    有 9 人按讚

    12/16(三)
    [100題生活題目]NO.71醫院(上)

    -----------------------

    蹦的一聲,巨大的撞擊聲在寂靜的病房內響起。
    T子瞬間從陪病床上彈坐起來,身上的毯子滑落,驚惶的左顧右盼,尋找發出巨大聲響的來源。
    收垃圾的清潔人員不知道什麼時候推著巨大的推車進門,他推開了廁所門撞到了牆壁,粗魯的打開垃圾桶,乒乒乓乓的把垃圾袋抽起來,蓋子不斷打開又闔上,垃圾桶連續撞了好幾下地面,發出砰砰的聲音。

    T子轉身望向身旁躺在病床上的母親,憔悴的黑眼圈下掛滿了倦容。
    拜託不要醒來啊,好不容易哄到媽媽睡著了,醒來會很難睡的,她默默的想著。
    但清潔人員沒有聽到她的祈禱,持續發出噪音,病床上的母親也睜開眼睛。事實上,媽媽和她一樣,都是怕吵喜歡安靜的空間,容易被驚醒。
    除了他們,隔壁簾子還有一位室友,但似乎因為安眠藥的關係睡的相當沉,似乎沒有被吵醒。
    抬起手腕上的電子錶,螢光幕上顯示時間是清晨4點鍾。
    「現在幾點了?」
    母親沙啞的問
    「4點多了」
    T子揉著眉心回答,因為猛地驚醒的關係,她的頭始隱隱抽痛。
    清潔人員收完垃圾後俐落的推車離開,
    室內又恢復了寧靜。
    「為什麼要在清晨4點來收垃圾啊?」
    母親皺著眉頭,手臂上的傷讓她很不舒服。
    「我也不知道...」T子垂著頭,坐在椅子上,她的頭很痛,掏了掏口袋,拿出一個小小的罐子,沾了一點涼膏在太陽穴上用手指緩緩推開,讓她頭痛散去了些。
    室內安靜了不到5分鐘,房間門又被推開,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靠近,沙的一聲,簾子被拉開,從走廊間射出來的亮光照進昏暗的室內。
    護理師輕快的走到了病床旁的點滴架
    「我來幫你換點滴囉!」
    「...好的,麻煩你了」

    --------------

    T子接到媽媽住院的消息非常突然。
    她早些時候在高醫附近的吉林街和老公愉快的逛街,吉林街是個擁有許多美食攤位的夜市,以熱河街為主要幹道發展的商圈。
    T子嘴裡咬著艋舺雞排的爆汁雞球,右手掛著一串豬油烤玉米,再接過老公遞過來的無糖烏龍茶,慢悠悠的閒晃,跟老公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這是她一個禮拜只有這天的假日約會,可以放下所有的事,專心的和老公互相陪伴一整天。
    當她把最後的烤玉米吃完,擦乾淨油膩的嘴巴,準備坐上機車回家時,電話響起了。
    「你在哪裡啊?」
    電話那一頭是妹妹焦慮的聲音。
    「怎麼了嗎?」T子皺了眉頭
    「你沒看手機對不對,我有留言給你,媽媽摔倒手受傷,她一直說手很痛,現在我們在急診室檢查,你趕快過來!」
    「等一下,你在說什麼,媽媽為什麼嚴重到要去掛急診!?」T子整個愣住了
    「有什麼見面再說,我們要推病床進去照核磁共振了,就這樣,拜拜」妹妹快速的掛斷電話。
    T子瞪著手機還沒回神,妹妹在講什麼,昨天人不是好好的嗎,怎麼現在就在醫院!?
    一旁的老公關心的問:「還好嗎?」
    並遞過了安全帽。
    T子努力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對老公說「載我到醫院吧,我媽出事了。」

    機車一路飛馳前往醫院,在路上T子沉默著,一面告訴自己要冷靜,焦慮一點好處都沒有,並努力排解胃倒了一大桶冰水的寒冷感,一邊思考著接下來該怎麼辦。
    老公握了握她的手,溫暖的掌心讓她感覺好過了些。
    機車駛到急診室門口,當T子要進去時,在門口被醫護人員攔了下來。
    「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病患家屬僅能進去兩人,你要請你家人出來跟你交換進去」醫護人員說。
    無奈之下T子撥了電話請妹妹來門口,等了一會看到妹妹急匆匆的身影趕來,她忍不住開口詢問「媽媽現在怎麼樣了?」「不是很好,醫生說她的手腕閉鎖性骨折,似乎是跌坐在地上時,手先撐在地板上造成的。」妹妹口罩下的語氣透露著無奈。
    「那你現在要跟我交換進去看她嗎?」T子說
    「你現在進去看,你也不知道他在哪裡啊,醫院很大,她一直被推去做檢查,爸爸陪在她旁邊也不能離開,我不知道怎麼跟你講她的位置」妹妹搖搖頭
    「醫生交代媽媽今晚要緊急住院,明天早上要開刀,你先回家準備一下,晚上你就睡在醫院,等一下我會傳訊息給你,看要帶什麼東西過來。」

    T子的臉色變得非常蒼白,她環顧四周,巨大的醫院像蟻穴一樣通往四通八達的房間,許多的病患坐在椅子上等侯,需要護理師的引導才知道要去哪裡報到。這裡還有許多的禁止通行的大門,她的確不知道母親在哪裡,也不知道怎麼找到她。
    無助感從腳底蔓延了上來。
    「那我先載你回家吧,好不好」T子的先生撫了撫她的背,她同意上了車。
    回到家,T子的先生安慰她不要想太多,然後就離開了。
    T子開起了一樓的燈,空無一人的房子顯得非常安靜,她對神龕裡的玄天上帝拜了拜,脫下了安全帽擺好,進了房間。
    桌子上疊了一堆手稿,潦草的筆跡和塗鴉是為了下個禮拜第一次上台演講所做的準備,筆電旁疊著幾本書,夾著重點的便條紙,是她原本回家後就準備開始動工的簡報內容。
    手機叮鈴的響起,妹妹傳來了母親住院的清單,T子走到了衣櫃抽出了旅行袋,開始打包自己和母親的衣物,對著書桌深深看了幾眼後,隨後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房間。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100道生活題目
    #醫院
    #第一次住院
    #異業合作歡迎私訊三妍良語
    #圖文合作歡迎私訊三妍良語

  • 壁掛神龕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11-27 00:01:35
    有 1 人按讚


    宜蘭,在地的聲音

    【把傳奇留下─宜蘭五穀廟】

    圖文/宜蘭市。林俊明

    宜蘭舊城的所有輪廓,保留在路的名字上,從我家的延平路走到東港路,接著舊城東路、南路走到南門口,彎進神農路,不遠的牌樓燕尾優美,古樸的廟口拜亭下的長凳有耆老說故事,廟內一方噶瑪蘭通判賜匾「制器壽人」高掛神屏上,香風飄然,木棟架典雅黝亮,大帝的一抹微笑始終讓人感到心安,這裡是先農社稷神祇壇,守護蘭城超過200年的五穀廟。時空易移,南門外的綿延的水澤田畦,已樓高層疊不若當年,但在百年老廟的風景裡,透過故事的點畫,飛梭的思古幽情就能在淡淡離愁中,成為最有想像的一把鑰匙。

    嘉慶12年(1807),台灣知府楊廷理駐蘭十餘日勘查留下紀錄底本,輾轉開啟清廷收納蛤仔難的設治藍圖。嘉慶15年(1810)開始楊廷理籌備開蘭設廳事宜,建立九芎城的濫觴。同年冬天楊廷理完成設廳之階段性任務。蘭廳境內連年天災頻傳,水沖田園,三千田甲農作欠收。終於嘉慶17年(1812)翟淦為噶瑪蘭第一任通判之時,建社稷壇、神祇壇、先農壇,在廳治南闕外,定下每年春秋致祭,為民祈穀,翟淦老爺賜匾「制器壽人」一座。蘭陽平原風雨頻繁,至道光29年(1849)11月董正官到任通判,先農壇已受災毀損待修。咸豐2年(1852)遭遇強颱,先農壇全殿倒塌,五穀先帝聖像暫時移請武廟供奉。惟經費籌措耗時,修建計畫難進。終於,咸豐8年(1858)6月官民鳩資重建先農壇竣工,通判富謙賜匾「農醫之祖」,增置「重建先農壇碑」,石碑由時任通判富謙頒立,昭應宮住持僧良法師監立。

    清代碑文有言「不意於道光二十八、九等年,連遭風雨損壞;洎咸豐二年,全行倒塌、片瓦無遺,權將聖像移供武庙內。如是者有年,前幾任官欲修不果。余蒞篆後察悉,十年來雨暘,不若屢損田禾者;職是之故,為蘭計,肅然思所以重建之。」為160年前重建神農廟的重要史證。至此,先農壇的建築樣貌抵定,廟體座東向西,正殿以過水廊相連龍虎護室,廟前有磚垣為界,中開樓門、側邊有小門進出,前有泮水池,後有翠樹環繞,全景規模恢弘。爾後改朝換代,外觀雖有修葺加建,先農壇的祭祀大殿空間和先帝聖像皆古韻盎然,更是宜蘭唯一現存百年的禮制建築。

    日本時代,明治28年(1895)日軍大舉進駐宜蘭舊城,翌年日本政府在南門外五穀廟前興建宜蘭廳監獄,此時期日軍部隊佔用周邊寺廟充當官舍,五穀廟為第八憲兵隊第七分隊主力部隊進駐,直至大正2年(1913)12月11日憲兵隊撤出,這段時間五穀廟慶典活動停止外,日本和尚在五穀廟加設觀音靈場以撫慰軍心,成為宜蘭西國三十三所石佛巡禮遍路的巡拜點。光復後,石佛信仰沒落,經信眾搬至頭城大溪建立石觀音寺,石佛為第三十番本業寺牽手觀世音,今貌完好。大正3年(1914)3月春祭,信眾集資奉獻刻有「五穀廟」廟名的木雕香爐一鼎,至此五穀廟已恢復往昔。

    宜蘭五穀廟的建築特色,正殿建築完整保留清代樣貌,明間三關六扇門,左右次間開四扇門,棟架為三通五瓜柱。樑柱間有鰲魚和鳳凰的雀替裝飾,都是經典的噶瑪蘭木工匠司的巧心之作。神屏上有螭虎花罩。全殿裡外皆的花鳥彩繪、安金對聯是宜蘭彩繪世家代表─曾氏家族承攬,打底彩繪細膩,絲毫未見斑駁,供桌上的飛龍、麒麟彩圖精美傳神。龕座內位於鎮殿大帝後的雲龍花磚,是宜蘭城隍廟邊的景陽號製作,作者顏金鐘為台灣彩繪磁磚的名家,其畫稿有韻且用色典雅,筆下人物鳥獸躍然紙上,作品極其珍貴。顏金鐘為五穀廟龕壁製作的雲龍氣勢飛騰,為民國52-53年間(1963-64)重修時留下。

    五穀廟戶外保存數粒泉州白石雕刻的石珠,石珠上有吉祥圖飾,疑似為清嘉慶年間的建築遺跡。值得一提的是廟垣傾毀的牆體夾雜著不少青磚,宜蘭舊城周邊的青磚建築罕見,筆者僅於五穀廟有發現,而員山大三鬮林朝英古厝更是大量使用青磚,古厝興建年代約清同治時期(1880年代初期),宜蘭五穀廟重建於咸豐八年(1858),兩者年代相近,青磚多為客家建築使用,反映宜蘭的漢人族群的特色,時代意義更是引人入勝。

    五穀王廟從古至今始終和這座城市連動著,每年農曆四月廿六日五穀大帝聖誕,前一日會繞境市郊員山、壯圍、礁溪部分區域;正日午前行三獻禮祭典,午後繞境市內鐵路以西地區。繞境路線最東到壯圍,這點從廟內的清代匾額就能發現五穀廟和壯圍信眾的關係,咸豐9年(1859)穀旦設立的「粒食開先」匾,由壯圍三四五六七結、七張、酬勞埔、份仔、小同興、四張(下渡頭慈雲寺一帶)、三十分等庄仝置。「粒食開先」一詞源自明史卷六二,洪武二年享先農樂章:「厥初生民,粒食其天。開物惟智,邃古奚傳。思文后稷,農官之先。」。此外這面匾額的集資庄頭眾多,是宜蘭清代匾額中的特例。今日宜蘭的壯圍、員山一帶仍是宜蘭十分重要的農產地,除了本地的農家外,已加入許多小農的熱血和傳承。

    五穀大帝庇佑宜蘭千陌良田連年五穀豐收,五穀廟則守護大帝遮蔽風雨共度百年,這座城內外數代人悉心照顧的老廟雖古猶新,廟口的老人在板凳上講古,隨時可以穿越回到一段時光,不變的是五穀大帝的一抹微笑,和這片充滿想像的老場景,故事待續?五穀廟的溫度,在一磚一瓦間傳來,祂在呼吸著,請把傳奇留下來吧!

    -----------------------------------

    【宜蘭五榖廟 古蹟指定 審議會議】
    時間:105/11/27(日)上午10-11時
    地點:宜蘭文化局三樓第一會議室
    備註:10:00-10:40 文化資產所有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
    (大家都可發言,讓審議的專家學者聽到大家的意見)

    圖片1宜蘭舊城的所有輪廓,保留在路的名字上,從我家的延平路走到東港路,接著舊城東路、南路走到南門口,彎進神農路,不遠的牌樓燕尾優美,古樸的廟口拜亭下的長凳有耆老說故事,這裡就是宜蘭五穀廟。

    圖片2宜蘭五穀王廟正名為「先農社稷神祇壇」,距今二百餘年。

    圖片3五穀大帝庇佑宜蘭千陌良田五穀豐收,五穀廟則守護大帝遮蔽風雨共度百年。

    圖片4嘉慶17年(1812)翟淦賜匾「制器壽人」,咸豐8年(1858)富謙賜匾「農醫之祖」,為見證五穀廟始建和重修的重要古匾。

    圖片5宜蘭五穀廟的大殿棟架為三通五瓜柱,清代迄今完整。

    圖片6樑柱間有鰲魚和鳳凰的雀替裝飾,都是經典的噶瑪蘭木工匠司的巧心之作。

    圖片7廟內捲棚下的棟架雕工細緻,無論彎枋的雕飾或是軟團員光皆為優美。

    圖片8五穀廟這面「粒食開先」匾額的壯圍集資庄頭眾多,足見信仰圈的涵蓋。

    圖片9宜蘭五穀廟大殿明間做三關六扇門,門後高懸「萬世農祖」匾額,此為李鳳鳴老縣長任職台灣省政府糧食局局長於民國78年(1989)所獻。

    圖片10五穀廟的右龕供奉福德正神和清帶六大老祿位,董正官通判因任內遇害,牌上書寫為神位。

    圖片11全廟的花鳥彩繪、安金對聯都是宜蘭曾氏家族承攬,多年絲毫未見斑駁。

    圖片12曾家在宜蘭五穀廟留下許多精美彩繪,供桌上的雲龍精美傳神。

    圖片13顏金鐘為五穀廟龕壁製作的雲龍氣勢飛騰,為民國52-53年間(1963-64)作品。

    圖片14持藥仙童和宜蘭景陽號顏金鐘製作的雲龍花磚。

    圖片15大正3年(1914)3月春祭,信眾集資奉獻刻有「五穀廟」廟名的木雕香爐一鼎。

    圖片16五穀廟內保存的鸞筆和文物。

    圖片17廟前有磚垣為界,此為側門,圖上的磚牆各邊有紅有青,蔚為特色。

    圖片18每年四月廿六日五穀大帝聖誕,午前行三獻禮祭典,午後繞境市內舊城一帶。

  • 壁掛神龕 在 台南吃透透-開心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4-04-20 23:00:00
    有 54 人按讚

    【風神廟】三級古蹟

    前些日子經過風神廟看著廟寺人員都在忙著趕工燈光方面的效果,近期完工後首次來到這,燈光效果真的讓廟寺有種幽靜典雅的神秘感,在廟前廣場鄰家壁上還有著一幅述說風神的壁畫唷,各位冰友有來到中西區海安路或神農街附近不妨來這走走,夜訪神秘的風神廟。

    風神廟是全臺灣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也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在其對面有同為三級古蹟的接官亭。

    該廟是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由臺灣道巡道鄂善所建立,就設在臺灣府大西門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側、安瀾橋的旁邊。當時的風神廟是一棟四進的建築,其第一進是大門,第二進是官廳,第三進便是風神殿,而第四進是大士殿。是在把原設在赤崁街大井頭的接官亭移到此處後興建,以保佑往來舟楫的行旅安全。
    而在這之後臺灣府知府蔣允焄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對風神廟進行了第一次的整修,而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時的知府蔣元樞則又再次進行整修。這一次除了對原有建築整修之外,蔣元樞還在廟的東側建置公館以讓來臺的官員暫居,並建設石坊以光大這座進出臺灣的門扉。
    而在日治時期,由於日本在大正七年(1918年)進行的市區改正計畫,而導致原本廟後所有的殿舍以及旁邊的公館遭到拆毀。後來在大正十三年(1924年)時,當地的士紳集資在原第一進的官廳地點之上重建,將原本供奉在風神殿的神像移到其中供奉,而成今之風神廟。
    而在那之後仍進行了幾次整修,目前最後一次是在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時進行。

    現今之風神廟,為面寬僅五開間之三合院格局,其中,正殿寬三開間,附有拜亭,左右廂房各一開間,具備東西兩廡。建築結構皆為硬山屋頂,鋪設紅色板瓦,沒有裝飾瓦當、滴水,屋脊皆為馬背收尾,屋椽盡處有封檐板,可以看出濃厚閩南建築風格。
    廟宇主祀風神,在其左側神龕原先陪祀知府蔣元樞,然而如今神像已經失竊;右側神龕陪祀佛祖。此外,在廟裡面,還有祭祀著雷公與電母。門上屋樑懸掛著「和以被物」匾,是在日治時期由信徒捐贈的文物。

    【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