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塑膠瓶蓋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塑膠瓶蓋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塑膠瓶蓋英文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週日看小莊の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_小莊卷 #最有導演視角的精采漫畫作品 【九十九樓】 湯姆收到那個臉書上的訊息的時候,本來想隨便回個信,找個藉口推掉就算了。但那天他剛好讀過J. M. Coetzee一本小說,喝了幾口從夜市裡玩拉瓶子遊戲贏來的劣質紅酒,情緒有點激動,再加上想起了一些往...
塑膠瓶蓋英文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週日看小莊の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_小莊卷
#最有導演視角的精采漫畫作品
【九十九樓】
湯姆收到那個臉書上的訊息的時候,本來想隨便回個信,找個藉口推掉就算了。但那天他剛好讀過J. M. Coetzee一本小說,喝了幾口從夜市裡玩拉瓶子遊戲贏來的劣質紅酒,情緒有點激動,再加上想起了一些往事,就決定赴約了。
約會的地點是在敦化北路的一家素食餐廳,湯姆提前出發,到那附近的時候還早了十分鐘,不過他一直找不到地址上的門牌。整條大路筆直,但242巷就是憑空消失,任他怎麼找都找不到。約定時間到的時候,馬克和羅絲已碰面,從餐廳打電話來,互相確認了之後湯姆才發現自己已經走過頭,只得折返,與馬克相約在附近的一間顯眼的銀行碰面。
「真是的,我剛剛竟然就錯過這一條巷子,怎麼找都找不到,明明就在這裡的。」湯姆說。他邊打量旁邊這個已經二十幾年沒見,現在穿著西裝、還特地為這次三人小聚餐打上領帶的小學同學。不只是有點陌生,而是很強烈的陌生的感覺。
「啊,湯姆,真是太久不見了。」
馬克現在是證券經紀人,小學的時候完全看不出來他會走這一行,總而言之,是一個如果湯姆在此刻才遇到,可能不會和他成為朋友的人。不過二十幾年前他們可是好得不得了的死黨。湯姆想。時間不只會磨損牙齒而已。
湯姆當時住在商場三樓,他從山東一路逃難來到臺灣的外省老爸在二樓開了一家賣煎餃、包子、小米粥的店,小學就在他們家對面,只要走過一個天橋就到了。而馬克家則是在隔壁棟的商場一樓開五金行。湯姆每天起床準備好以後背著紅色瓶蓋的塑膠水壺走過愛棟往信棟的天橋,繞到馬克家門口,爬上小閣樓的鐵窗敲窗戶玻璃,把馬克叫醒以後等他一起去學校。走過長長的天橋,下橋右轉會先經過羅絲家招牌上寫著「西點麵包」的店門口。那招牌真的就只寫了「西點麵包」,當時同學們都以為「西點」就是店名。
二十幾年後的羅絲此刻正坐在素食餐廳最裡頭的座位上,看到他們倆進來,站起來說:「好久不見啊,湯姆。」
湯姆、馬克跟羅絲的名字都是小學的音樂老師取的。說是方便記憶的緣故,音樂老師每年都準備同樣的四十個英文名字給四十個學生。由於他準備的四十個英文名字每年都一樣,所以三年級有一個羅絲,四年級有一個羅絲,五年級也有一個羅絲。但這三個羅絲其實都是不一樣,不同年紀的小朋友。那時候湯姆、馬克跟羅絲是三年級的湯姆、馬克跟羅絲。那個音樂老師後來死在學校宿舍裡,聽說是因為吃了太多泡麵導致得了肝癌。那個手指細細長長,瘦瘦高高的音樂老師,死在學校音樂教室後面隔出來的一個小房間裡,那是學校留給單身的他,小小的宿舍。宿舍裡只有一套碗筷、一個大同電鍋、一張床、一個穿衣鏡,和一台YAMAHA電子琴。
湯姆坐了下來,就跟羅絲講起了這件往事......
https://vocus.cc/@ThinKingDom/5e16e8b8fd89780001dfeeb4?fbclid=IwAR3lRe6AYspqqLK7cbEzCQUmST8foR6whv3kGjgawR-ZQ0im6G7VAnAtYNY
----------------------
博客來:https://reurl.cc/rlbMYO
誠品:https://reurl.cc/72A5bN
金石堂:https://reurl.cc/GkqWgG
讀冊:https://reurl.cc/GkqWGx
🔖阮光民 卷
天橋上的魔術師
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
金魚
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
阮光民後記〈在天橋下仰望的漫畫創作者〉
🔖小莊 卷
九十九樓
強尼 • 河流們
唐先生的西裝店
流光似水
小莊後記〈用一枝筆演一場電影的歷程〉
🔖別冊︱套書加贈,不單獨販售
從此岸到彼岸――阮光民、小莊與吳明益的創作對話
吳明益小說新篇〈森林、宮殿、銅馬與畫像裡的女孩〉
吳明益專文〈兩塊錢時光暫停機〉
小莊廣告人手記 不是很軟的阮光民 編號1973
塑膠瓶蓋英文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稱霸臺灣廚房半世紀的local king:沙拉脫】#沙拉脫到現在都沒變
#報時光閱讀專題 #考究歷史
文/ 蔡蕙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做菜前,您用什麼洗蔬果?三餐飯後,您用什麼洗鍋碗瓢盆?有些人擔心蔬果上的農藥及各種病原體殘留,選擇由活性酵素製成的蔬果清潔劑來徹底清潔食材;碗盤則用添加檸檬精油、溫和不傷手的洗碗精來洗去油膩與汙垢。市面上廚房清潔用品百百種,不管您用哪一種,您一定都認識這個稱霸臺灣家戶廚房半世紀的品牌:沙拉脫。
#清潔劑的進化
說到清潔劑,歷史很悠久。簡單來說,日治時期臺灣已經有了製造肥皂的技術,民眾除了使用草灰、皂角、茶餅等天然材料來清潔之外,也有了使用各種肥皂的習慣。
到了戰後,在很長的歲月裡,肥皂仍然是臺灣清潔劑市場中的主力商品,形式則從塊狀到粉狀都有。除了肥皂之外,一九六○年代,石油化學工業和塑膠工業成為臺灣工業發展的主力產業,市面上開始出現了「非肥皂」商品,即合成清潔劑,不經皂化反應製成的「非肥皂」屬於石油化學工業的一環,你我耳熟能詳的「利台化工」,就是戰後製造「非肥皂」的主力大廠。
不管是肥皂或非肥皂,只要是使用粉狀的清潔劑,洗碗的時候,要先將肥皂粉或洗滌粉溶於水中,再用來清洗碗盤器具。刷洗完畢之後,再以清水沖洗乾淨,基本上和現在的洗碗流程一致。
不過,如果是洗菜,就沒有這麼「工夫」了。多數家庭都是使用清水洗菜,清水洗菜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早年臺灣人種菜多用人肥畜肥,蔬菜上容易殘留蛔蟲、十二指腸蟲等寄生蟲卵(〈十八種蔬菜 附有蛔蟲卵〉,《聯合報》1970年8月10日,第8版),許多旅臺的外國人寧願花大錢購買外國進口的食材,也不敢買臺灣生產的蔬菜(〈蔬菜〉,《聯合報》1967年11月15日,第4版);化學農藥普及以後,雖然少了寄生蟲的威脅,卻又多了農藥殘留的疑慮,民眾因吃蔬果而農藥中毒的事件頻傳,官方曾呼籲在烹食之前,先用清潔劑將蔬果洗乾淨,避免中毒。(〈烹食蔬菜之前 先用皂粉洗淨 可免農藥中毒〉,《聯合報》1964年11月23日,第3版)
#日本直輸入的沙拉脫
這時候,「沙拉脫」出現了。生產「沙拉脫」的是日本SUNSTAR(サンスター)株式會社,它原本是一家生產牙膏的公司,從1961年開始推出清潔用品,後來開發名為「サラット K」的廚房用液體清潔劑,英文寫作「SALATT」。
1965年,SUNSTAR公司宣布和「臺灣日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將「サラット K」作為該公司征戰海外的前鋒商品,進軍臺灣市場。發布的記者會上,該社特別說明,「現地(臺灣)沒有廚房用清潔劑,清洗碗盤時還在使用清潔肥皂(洗濯石鹼)或去污粉(磨き砂)」,這使他們嗅到商機,採取在地生產的方式,交由臺灣日星化工生產、銷售。
來到臺灣的「サラット」,不僅商標仿照日本原版的設計,採用彷彿水滴濺開來的藍色圖案,並以同樣的線條寫上紅字「サラット」,連商標旁的小語「食器・野菜・果物に」,都如實照翻為「食器‧蔬菜‧水果 潔清用」而非「清潔用」,唯獨不同的是,臺灣版多了「沙拉脫」的中文名字。現在給人強烈本土清潔劑印象的沙拉脫,原來是日本舶來品,簡直日本直輸入!
至於為什麼要取名為「沙拉脫」呢?它除了是「サラット」的諧音之外,該公司解釋,「沙」在中文裡是「汙垢、灰塵」的意思,「拉」則是「刮除」,而「脫」也有「清除」的意思,因此「沙拉脫」這名字,也能清楚傳達「強力去除污垢」的商品特色。
#太太小姐們的心頭好
沙拉脫在臺灣一上市,就標榜「最初廚房用中性洗劑今問世了!」並打出「農藥、油垢洗得乾乾淨淨」的廣告詞,強調它「優越的洗淨力」,能把蔬果上的各種蟲卵細菌洗除乾淨,而且還能保持蔬果的養分與鮮味;成份非離子,太太小姐拿它來洗碗盤,輕鬆沖洗又不傷手,最重要的是還很便宜!堪稱物美價廉的革命性清潔品!
有鑑於消費者尚無使用這類液體清潔劑的習慣,日星公司還特別刊登廣告,教導民眾如何拿沙拉脫來洗餐具、蔬果:在兩公升的水中加入一瓶蓋沙拉脫,再將碗盤或蔬果放在溶液中輕輕搖洗數次之後,再用清水沖淨即可。最神奇的是,廣告還教育使用者,洗過蔬果的沙拉脫溶液別倒掉,除了洗碗盤之外,還可以拿來洗家具、擦門窗,家中各處看得到的灰塵污垢,都不是沙拉脫的對手,這樣威的商品,能不賣翻天嗎?
#百花齊放的清潔劑市場
沙拉脫問世之後,除了使用方便之外,銷售通路也廣,百貨店、雜貨店甚至是西藥房都買得到,多線進攻之下,顯然輕鬆攻佔臺灣的清潔用品市場。打響名號後,也曾推出去污粉等清潔產品。另一方面,民眾對於不需要等待顆粒溶解的液體清潔劑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因此貨架上開始出現了其他品牌的液體清潔劑,如花王新奇,天工去污粉也出了清潔劑等。不過,沙拉脫成功後,想要分杯羹的廠商太多了,仿冒品充市,於是日星公司在1980年宣布換包裝,改為將標籤印在透明玻璃紙上,呼籲消費者購買時看乎清、認乎明,以防假貨。這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沙拉脫。(〈盼認明商標 免購進膺品〉,《聯合報》1980年3月18日,9版)
最後,沙拉脫還有一個小故事。引進這項商品的「臺灣日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基隆,店面不大,至今也只有販售沙拉脫這一項商品。而它最早登記的負責人是謝清雲,他就是一手打下基隆謝家政商基礎的領頭人物,曾留學日本,從藥學起家之後,曾任多屆基隆市議員、臺灣省議長、省府委員,後來也接掌基隆二信,前立委謝國樑即為其孫。正如同謝家今日仍是基隆地區政、商界呼風喚雨的重要勢力,沙拉脫也依然是清潔用品中少不了的的要角,在你我的廚房中佔有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
#報時光專家文
#報時光UDNtime
更多報時光閱讀專題:https://reurl.cc/Kkzqkp
塑膠瓶蓋英文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腳痛了好一陣子,壓痛點在髕骨(就是膝蓋骨)下方的緊連著的脛骨最上端。
平常除了按壓會痛,旋轉上身時也會因為扭曲而痛,跪著時更是像錐子一樣鑽痛入骨髓;由於是為期不短的慢性疼痛,所以照理說是可以冰敷跟熱敷的。
#在這裡要說明一下,一般的冰敷是用在急性發炎期。就是馬上受傷的當下,因為這時候傷處血管破裂,會讓身體的救護機制一起發動(例如一堆血小板),還有很多的組織液產生,所以就會又紅又腫。
在急性處理上,要冰敷(冰敷可以降低傷處的血液流量,幫助止血跟減少腫脹)、壓迫(例如用繃帶綁緊,在球場上就綁緊鞋帶,用手按壓),在定點休息時最好盡量抬高患處(至少要高過心臟),這個過程至少要三天(一次15分鐘,休息5分鐘,然後三輪迴,早晚各一次)
如果你什麼都不處理,那睡一覺起來腳踝處會腫成豬蹄(還是滷過的那種);如果你笨到去熱敷或是推拿,那就是腫一兩個禮拜,不能走路。
#而熱敷則是在急性期過後才能施行。
因為三天後,絕大部分的傷口都已經完成止血的過程,這時候就可以利用熱敷來促進血液循環;當血液循環增加時,就會加速復原並帶走復原期中產生的廢物,就能加速傷口復原。
熱敷就比較沒有硬性規定了,別把自己燙傷(尤其是老人家或是有糖尿病的患者),一次也以15分鐘為準,電熱毯則是45度比較適宜。
(還有一個更極端,但更有效率的方式 : 冷熱敷。就是15分鐘冰敷後,15分鐘熱敷,藉著物理方式把血液趕出去,以帶走代謝廢物;再用熱敷來增加血液流量,以加速治療過程。這個方式適用於陳年舊傷)
想不到簡單說明又說了一堆.........
-------------------------------------
但對於我膝蓋的慢性疼痛,我試過熱敷後,覺得疼痛加劇了;所以可以知道它不是急性期之後的慢性疼痛,而是它正在發炎,那就必須冰敷。
而冰敷之後,貼上消炎藥膏則是一個相對安全又有效的選項。
藥膏部分,我是用含有氟比洛芬(Flurbiprofen)成分的藥布,這是一種非類固醇的止痛成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個安全的成分(有興趣的人可以複製英文名稱上網找一下);對我來說,它比更常見的戴可芬妮(Diclofenac Sodium,普拿疼肌力裡面的成分,他們廣告裡叫它"大顆粉圓")或是因多美沙信(Indomethacin,強力消炎藥,但對胃的刺激也較強,比較常見的是虎標痠痛貼布)更有效,所以我有發炎情況時常會選用它,家裡也都會準備一些這樣的藥布。
但...............面對這次膝蓋下緣的疼痛,它的效果也不顯著;於是我開始使用各種方式處理,並且做好心理準備在我黔驢技窮時,乖乖去醫院照片子看看是甚麼情況。
於是我的最後一招就是"藥洗"了。
-------------------------------------
我有一罐藥洗,是我當年親手炮製的。
還記得我在一年前發過的一篇貼文嗎?
就是這篇: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videos/1991173474439170/
裡面講到一個在國中時愛屋及烏照顧我的張瑞章老師。他是我大哥的柔道啟蒙教練,後來還研習了傷科並考取執照後在自家開了個小空間開始執業治傷。
當年我的不少傷勢都是他幫我看好的。
張老師厲害的不只是他在中醫藥上的傳統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不囿於成見,願意先使用西醫方式來確診患情,再用中西合併的方式替人治傷;所以他會叫你去照X光,然後用西醫整椎、超音波、熱敷、低周波電療等方式,配合中醫手法、技巧與藥洗來替人診治。
#不只功效非常卓著,理論也讓我相當信服。
某一天,我在診療後問老師他給我噴完的超冰涼藥洗是什麼成分時,老師竟然相當大方的把藥方寫給我。(然後我該死的在抓完藥之後搞丟了)
我記得,當時是國中生的我買了一個大玻璃罐,還有六罐米酒頭,再把抓來的藥方一起倒進去,之後用塑膠袋封口,塑膠繩子綑綁後,才封上罐子蓋。
根據老師的說法,只要泡三個月就能用了,但我再把罐子妥善收好時,進入了符合我星座的重要特徵裡.........太會收,收到忘記收去哪裡了。
結果再次發現它的時候,已經是八年以後;那時的我,已經高中畢業很多年了。
當時我找了大鍋子來裝,並且用濾網來過篩;結果裡面的所有成分都被泡到爛掉(本來該是一瓣瓣的紅花,只剩下一堆爛渣);接下來我把它分裝成很多罐,並交給當時在台中念體育的大哥一瓶。
#看看照片裡面的那個瓶子,寫著2006年過期的飲料罐,就能知道這罐藥洗有多少年了。
(但寶特瓶顯然不是很好的密封工具,它的瓶蓋破了,讓我的藥洗蒸發了大約三分之一罐)
我當時有試用過,那個藥洗噴在皮膚上的感覺就像是冰水一樣;我知道它的效果好,但沒想到可以這麼好,一般的疼痛只要一晚就能見效(而且是"不會痛"的那種有效);當然,它的味道很重,染色能力也很強,所以最好不要沾到衣物.......
前幾天,我把它翻出來用時,是抱著只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試試;於是我邊推拿邊上藥洗,想不到第二天早上起來竟覺得舒緩了一些,所以我這兩天睡前還會用OK繃來做貼布(把藥酒沾濕OK繃的棉片)
目前,事情是有進展的;我希望在七天後,情況能有改善,不然..........還是要乖乖去看醫生照片子囉。
只是看到那個藥洗,就會想到張老師;關於他的離世,我還是很捨不得的。
.
.
.
====
#懷念張老師
#有傷病還是要乖乖看醫生
#之後會再整理藥方來重新找一個新的跌打藥洗配方了
====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