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塑膠對人類的影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塑膠對人類的影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塑膠對人類的影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產品中有4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環境資訊中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球 #塑膠污染 加劇,光是每年生產塑膠過程就會產生18億噸 #溫室氣體,居然超過航空和船運年碳排總和! 人類每年生產超過2億噸的塑膠垃圾,相當於大約523兆根塑膠 #吸管,且近半數 #廢棄物 未妥善處理、污染環境。人類將為此付出哪些代價?💸答: 1⃣每年收集、分類、處置和回收廢棄塑膠成本超過3...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塑膠垃圾汙染海洋的問題日趨嚴重,每年的垃圾排放量更高達800萬噸,對於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都會造成嚴重影響。也因為塑膠汙染的嚴重性與急迫性,各國都開始正視並採取相關措施,台灣也推行了減塑政策。常分享知識的下水道先生,就要來告訴我們,這個依環保作為出發點的發明,為何變為破壞環境的元兇。 影片授權:下水...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 在 ?朵朵ㄓˇ?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6:40:17

. 已經很久我不太在這裡抒發我的負面情緒,一方面是不希望被有心無心地放大,但今天真的是忍不住想好好講一次我的聲明(?) 剛好上周工作上大至首次的睡過頭小至寫錯一個字母的讓客人失望,自責模式會開啟到幹了幾件好事讓自己肯定自己才能振作,但還沒原諒自己前朋友或另一半的情緒只要一個表情一句無情我的五感就會...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12:47

《疫情下的外送產業》 投稿人|劉致杰 本文校正|黃庭恩 ❙作者簡介 劉致杰是《一六台北》投稿作家,曾經撰寫過「掀起瘋狂」-淺談防彈少年團與麥當勞聯名事件,無密切關注的社會議題但許多方面都有涉略,於彰化高中就讀。 - ❙議題簡介 臺灣自2021年5月中旬時疫情突然大爆發後,政府下令全國升至三級...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 在 阿旭寫字公司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05:52

多年前還在擔任新聞編輯的時候,處理到一則轟動一時的新聞——蘭嶼即將迎接第一間超商。​ ​ ​ 大家可能會好奇,不就是一間台灣隨處可見的超商嗎?為什麼會上新聞呢?​ ​ 原來是因為,蘭嶼第一間超商即將開幕,輿論開始討論「超商將帶來更多塑膠垃圾恐污染環境」、「島上觀光客驟增影響生態」云云,所有喜愛「人之...

  •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19:27:42
    有 23 人按讚

    🥤全球 #塑膠污染 加劇,光是每年生產塑膠過程就會產生18億噸 #溫室氣體,居然超過航空和船運年碳排總和!

    人類每年生產超過2億噸的塑膠垃圾,相當於大約523兆根塑膠 #吸管,且近半數 #廢棄物 未妥善處理、污染環境。人類將為此付出哪些代價?💸答:
    1⃣每年收集、分類、處置和回收廢棄塑膠成本超過320億美元
    2⃣每年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公民清理活動費用高達150億美元
    3⃣海洋塑膠污染減少國家GDP(光是2018年就估計高達70億美元)
    4⃣弱勢族群承受塑膠生產週期的成本(如拾荒者面臨重大健康風險)

    WWF 報告顯示,除非採取行動,否則2040年生產的塑膠實際社會成本將是2019年的兩倍。
    https://e-info.org.tw/node/232362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8 12:00:20
    有 22 人按讚

    #Q博展知識
    【世界清潔日】
    每年9月的第3個周末為世界清潔日,旨在提升人民環保意識,為保護地球共同努力
    Q博也趁這個節日跑去淨灘了(大家記得要維持社交距離喔!)
    一起來看看要如何維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吧!

    【海灘的美麗與哀愁】
    美國國家海洋垃圾監測計畫長年調查的結果顯示,海灘發現的垃圾以吸管27.5%占最多,其次是塑膠飲料瓶13.0%,另外也發現大量的塑膠袋碎片、氣球、金屬飲料罐、繩子等物品,同樣是以遊憩與日常生活類垃圾占多數。台灣因為回收制度做得很好,塑膠飲料瓶、金屬飲料罐等都已進入垃圾回收系統,在海岸垃圾中就較少出現,相較之下美國這類垃圾的比率就比較高。不過,台灣的塑膠瓶罐雖然有回收,瓶蓋卻被忽略了,常會成為垃圾漂流到海邊。

    要減少海灘垃圾可以朝兩方面著手:
    一是教育宣導,提醒人們不要以為廢棄物流入大海就會自動消除不見,其實它們都會成為大自然的負擔,而淨灘活動就是個很好的教育方式。
    二是針對這類造成跨界汙染的海洋廢棄物,其管理與監測不該只是地方政府的責任,應該提升到中央層級,以環保單位或漁政單位來跨縣市管理,並且提高獎勵的誘因,且更要輔導關係人積極研發對環境友善的替代方法。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88b2573b-1943-489e-9e53-9ae626b98ce8

    【一次性飲料杯減量】
    一次性飲料杯源頭減量,是整體限塑政策的一環,實施至今雖有成效,但教育方面的確還需要加強。譬如校園之內餐廳,仍然使用相當多一次性餐具,環保署考慮加大誘因,譬如使用一次性餐具需要付費,減少使用數量。

    臺灣市面上免洗餐具種類繁多,材質大致可分為塑膠類、保麗龍類及紙類、木材等四種,其中塑膠及保利龍是中小型餐飲業最常使用之免洗餐具種類。塑膠類聚丙烯多用於便當盒及碗盤,保利龍類免洗餐具─發泡聚苯乙烯常見於透明的便當盒蓋、涼麵及水果盒。發泡性保利龍則多用於泡麵碗、生鮮托盤等。

    免洗餐具使用後之處理途徑大致包含回收再生、焚化、掩埋、非法棄置等4種。就塑膠類免洗餐具而言,由於免洗餐具使用後沾染油汙及其他物質,回收後再利用經濟價值不高。部分塑膠材質如PVC、PS等若以焚化方式處理可能導致「世紀之毒」戴奧辛的產生,且塑膠耐高熱值之特性,也對焚化爐操作產生負面影響;若以掩埋方式處理塑膠材質之免洗餐具,則耗時長不易腐化,一個塑膠袋需要20年、保麗龍杯要50年才能被分解,寶特瓶和紙尿布更需長達約450年才會在海水中分解。根據荒野保護協會於2012年淨灘清除垃圾量的統計,近3年免洗餐具類多了6倍,去年高達2萬8000多件,首度超過塑膠袋,成為海灘垃圾第1名。如何降低國人濫用免洗餐具,是未來應強化方向。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aff8ae3d-9fd9-4eca-ad6d-3ce6cfddd975

    【環境教育】
    資源要回收、垃圾不落地,這幾句話聽在我們耳中,是不是覺得老生常談呢?「環保」的概念出現在1970年代,1970年的4月22日是第一個「地球日」,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啟人類環境保護的思潮,也就是說,環保的意識出現至今其實只有50年。但如今幾乎人人都有環保的概念,並且落實在生活行為上。
    環境教育一開始的重點都放在「保護環境」,包括如何解決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各種已經發生的問題,或是如何保護生態。不過,人們很快就發現,一味地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會影響人類社會及國家的發展,當時全世界有70%的國家處於未發展或發展中,而以環保為主的價值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到壓抑。所以從1983年起,人們開始思考不應該為了環保而阻止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與環境間找到平衡,這就是「永續發展」的概念。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5c7e4060-8da3-44e8-a02a-debae5e5bb16

  •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 在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7:00:05
    有 140 人按讚

    【💥 外出必帶物大調查!】⁣
    不想包包背太重,物品就要去蕪存菁 👀⁣
    快來分享:圖中哪些是你的 #必帶環保物?⁣


    ▍規則:自由選配多種品項,品項的點數總和 #不能超過5點⁣

    ▍品項點數⁣
    3 點|環保袋⁣
    2 點|環保杯、環保碗⁣
    1 點|環保吸管、環保餐具、飲料背帶⁣


    🌱 歡迎跟大家交流討論⁣
    你會怎麼分配你的 5 點數~⁣


    ---⁣

    ▍為什麼減塑是目標?⁣
    平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一次性製品的情境之一,也許就是出門在外了,不像在家裡可以方便使用與清洗碗盤水杯,因此不小心就養成隨手使用免洗杯、免洗筷、塑膠吸管等 #一次性製品 的習慣 😖⁣

    然而不能重複使用的物品,不但可能造成環境髒污,需要大自然耗費數十年以上才能分解,更可能在分解後經由生物累積,影響到人類自己,所以從源頭減塑,不只是為了地球,同時也是對我們自己有益的事情喔! 🌲⁣


    ---⁣

    物品重複利用,才能減少塑膠使用⁣
    😊 減塑不難,大家快作伙來!⁣⁣⁣
    ⁣⁣⁣


    #全民綠生活 #從源頭減塑⁣
    #為了健康為了環境⁣
    #一起成為不塑之客

  •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06 17:50:05

    塑膠垃圾汙染海洋的問題日趨嚴重,每年的垃圾排放量更高達800萬噸,對於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都會造成嚴重影響。也因為塑膠汙染的嚴重性與急迫性,各國都開始正視並採取相關措施,台灣也推行了減塑政策。常分享知識的下水道先生,就要來告訴我們,這個依環保作為出發點的發明,為何變為破壞環境的元兇。

    影片授權:下水道先生 (https://youtu.be/w4wtwATJpbY)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03 23:10:20

    【病毒的象徵意義與心靈啟示】
    昨天2月2日靜修十天回來才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香港人心惶惶,恐懼比疫情蔓延得更快。我相信病毒只是心靈的象徵,所以今天特地研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病理,好去理解病毒究竟在傳達什麼訊息給我們人類。

    其實這病毒靠自己本身並不能繁殖,它必須尋找宿主去繁殖,病毒的目的並不是殺死宿主,而是繼續分裂下去、傳播開去,所以成功的病毒應為低毒性、長潛伏期、高傳染性、低死亡率的,HIV是非常成功的病毒例子,潛伏期長達十年,不會立刻致命,到人們發現時病毒已完全控制宿主。今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比起2003年沙士更進化,潛伏期更長、死亡率較低、傳染性更高。

    當這種冠狀病毒進入人類身體後,從細胞表層抵達細胞核心的過程當中,它欺騙了人體細胞四次,一次又一次讓細胞以為病毒對自己有益而打開了防護閘門,讓病毒得以進入細胞核,進行複製自己的繁殖過程,這新型冠狀病毒會潛伏在身體十天左右,好讓自己大量複製,再爆發出來傳播開去。原本病毒的目的是傳染更多的宿主,讓自己分裂下去,可是當病毒留在身體一段時間後,竟然忘了自己是病毒,忘了自己的目的,就留了在宿主的體內,有些病變細胞告訴免疫系統「我已被感染,請殺死我」,所以引起免疫系統反應,去對付病毒,而炎症的引起是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因此太強或太弱的免疫系統都不行,要達致平衡才是最好的免疫能力。

    從身心靈的角度去看這新型冠狀病毒就變得很有意思,一切人生的問題都源於分裂,以為自己是分裂的個體,可以獨立於其他東西而存在。近來世界發生的災禍,如亞馬遜森林大火、澳洲火災、全球氣候問題、食用魚類被塑膠或輻射污染,都讓人類開始反思我們的每一個行為,原來都影響著整體,我們其實從來都並不可能獨立存在的,一粒沙裡就藏著整個宇宙,從任何一個東西裡就看到整體。我們能從細胞裡看到一個人的整個生命,也能從一個人的生命看到整個宇宙的生命,宇宙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存在著。

    回到這個病毒的象徵意義,愈會自欺的人愈容易被感染,把自己看成生命的受害者都是自欺的人,因為從身心靈角度來說,我們要為生命遇到的一切負百分之百的責任,我們對如何看待外境絕對有選擇的餘地,把事件看成是生命的禮物還是問題是自己的選擇,遇事時指責別人還是承擔責任也是選擇。另外,免疫系統的問題象徵著攻擊自己,所以愈會自我批判的人也愈容易被感染,其實說穿了,指責別人與自我批判根本是同一回事,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因為真正自愛、自信的人,愈能無條件地愛別人和愈謙卑,相反地,愈自我批判的人自然會先否認自己未接納自己的部分然後投射在外,去指責他人,愈驕傲自大的人其實內心充滿自卑。

    看到病毒竟然會忘了自己是病毒,也忘了自己生命的目的,感到很不可思議,這不就是人類的靈性道路?人類投生為人,忘了自己的真正身分、真正本質,更忘了生命的目的與意義所在,讓人迷失在娑婆世界,以為追逐名利權色會讓自己快樂,竟忘了生命的目的是從無意識變得有意識,去憶起「我是誰」。因此,人變得迷失,不斷在外境尋找快樂,過程中只找到短暫的快樂,卻怎麼也不會完全滿足,無法持久地快樂,人總要不斷擁有更多和更好。其實人也像病毒一樣,不斷自我防衛或攻擊別人以餵食並壯大自己的小我(ego),讓心靈不斷分裂下去,不再記得自己原來是這個整體,讓人變得恐懼、不安、憤怒、孤單,這些負面情緒都是小我的食糧。

    這病毒在中國爆發,而香港的疫情也在擴散,所有的炎症都象徵著憤怒,或許中國內地已醖釀著很多的憤怒與恐懼,共產黨以恐懼統治國人,完全是在製造人與人之間的分裂與恐懼,近來香港的政治事件也在社會間累積了太多的憤怒與恐懼,所以這病毒在這地區蔓延都是中國人的共業,跟過去的歷史、或我們每一個人的業力都脫不了關係,在我們眼前的一切只是因果循環,壞消息是我們也責無旁貸,也要為此負責,而好消息是我們有能力改變與轉化這一種,不再餵食惡的種子而去培養善的種子,改變永遠都是從自己開始。因此,我們不是要憎恨任何人,而是學習無條件地愛所有人,包括我們從前憎恨的人,由分裂的幻相回歸至一體的實相。

    從整體來看地球的事件,不論是環境問題、政治問題、還是病毒問題,其實一切都是讓人類覺醒的功課,亦即學會愛、慈悲與寬恕,並接納如是,如果人類學會真正的愛,我們就不會再無止盡地佔有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資源絕對足夠分配給窮人;也就不會過度的破壞環境去賺錢,地球就得以修復;國家也就不會發展生化武器,而把資源用於發展心靈平安的建設上,最後甚至國家的概念也是多餘的,若我們學會愛的話,自然能夠愛不同種族的人,這樣就連宗教也不需要了,我們已能夠發展慈悲心,愛人如己,寬恕別人,活得平安。

    人類的靈性覺醒(也可稱作開悟、解脫)絕對刻不容緩,認清「我是誰」,我們無限的真正本質,了悟真正的生命意義,放下物質的追求,學習愛與慈悲,把他人的福祉與我的福祉視作同一回事,我們自己的覺醒就是送給世界最好的禮物,我們一個人的平安自會以漣漪效應般散播開去。

    一切都只是為了我,學會愛。

    願一切眾生快樂與平安!

    謝稀如 Michelle 2020/2/3

    Facebook Page: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Facebook 群組: www.facebook.com/groups/NowhereNowHere

  •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9-30 18:00:13

    本集主題:「減塑生活:與塑膠和平分手,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介紹
           
    訪問主編:邱靖絨
       
    內容簡介:
    如果我們不有所作為,塑膠絕不可能從我們的日常中自行退場!
      
    塑膠的殺傷力驚人,海洋首當其衝,愛海洋不只拒絕一根吸管,你還可以做得更多!作者邀所有愛海洋的讀者,一起行動。
      
    「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這本書正提供最佳解答。
      
      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有一天會比所有魚類還要多?
      這已不是假設,我們必須採取行動,避免這一天的加速到來。
      本書榮登英國亞馬遜環保暢銷書第一名,
      全球最實用手冊——由英國綠色和平海洋部主任
      收錄最新研究和建議,
      以實用、有趣和簡易方法教你日常生活減用塑膠!
      
      每一年,大約都有1,270萬公噸的塑膠進入海洋系統,奪走超過一百萬隻海鳥和十萬頭海洋哺乳類動物的生命。到了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總重,甚至會多過所有魚群。塑膠汙染是我們這個世代的環境大患,身處這個世代的「你」又可以做些什麼,反轉這股趨勢?
      
      《減塑生活》是本淺顯易懂的日常減塑指南,站在反塑運動最前線的作者,透過本書,告訴你如何經由生活中的小小改變,為這個世界帶來大大的不同。舉凡買個可重複使用的咖啡杯,或是自發性清掃自家附近公園或海灘環境等簡單的小動作,都可以輕易改變我們生活的整個大環境。
      
      作者威爾.麥卡拉姆是英國綠色和平海洋部主任,他不僅收錄最新研究與實用建議,以及相關領域科學家的軼聞,還有全球各地社區的成功案例,使這本書能成為一本實用手冊,教導人們如何在自家、社區和工作場所,開始終結對塑膠製品的依賴。書中提出的建議從用環保杯買咖啡等簡單動作,到較鮮為人知的方法:例如用洗衣袋裝衣物,減少洗衣過程中衣物纖維釋出等,無所不包。此外,本書也引導讀者一同監督大型機構如企業和政府等,迫使他們擴大施行減塑措施,為生活帶來最大的改變。
      
      我們必須動員數十億人跟我們一起行動,以聚沙成塔的力量,將這股減塑的風潮推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本書要給世界各地每天為這股塑膠汙染浪潮奮戰的每一個你!
      
      這本書是喚醒大眾守護環境的一記警鐘——
      希望能藉此串連起世界各地的力量,
      終結人類對塑膠的依賴。
           
    作者簡介:威爾.麥卡拉姆Will McCallum
      英國綠色和平組織海洋專案的負責人。過去三年,他一直在反塑膠運動中扮演核心角色。他常常拜會政府和各家公司機構,懇求他們協助處理這場塑膠危機。他還領導全球的綠色和平組織,在南極洋創立世界最大的保護區。近年他和他的團隊在南極洲駐守了一個月,打算了解塑膠汙染是否已經入侵這個星球最偏遠的地區。他熱愛長跑,也常常划海洋獨木舟探索英國海岸。他認為他之所以會如此鍾愛大自然和戶外活動,都是受到他祖父母、兒童文學《杜立德醫生》(Doctor Dolittle)影響,和英國BBC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影片的啟蒙。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