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塑膠分類環保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塑膠分類環保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塑膠分類環保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塑膠分類環保署產品中有6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即日專欄:一個紙包飲品盒的價值​ ​ 中秋節假期前,特別邀請了環境局長黃錦星作為節目嘉賓,討教減廢小貼士,更有幸率先一睹11款不同大小的官方指定選用環保垃圾袋的真身。局長提醒市民揼少啲慳多啲識回收,還有記得食得晒先至好嗌,咪做大嘥鬼等口號早已深入民心,香港不少市民亦身體力行,日子有功,許多父母亦懂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塑料垃圾與廢棄藥品的回收率極差!環保署到底在幹嘛? 📣📣小編:內文字很多,大家可以直接看影片,今天的靜敏委員很兇...不對,是霸氣十足喔! 🔸廢棄塑膠袋的回收,一直都是很棘手的環保問題。環保署從2005年開始實施「垃圾強制分類計畫」後,#民眾依舊分不清楚可回收塑料與不可回收塑料,就連辛苦...

塑膠分類環保署 在 Big Waster 大嘥鬼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06 09:34:31

【2月環保的事回顧】 2月雖然日子較短,不過環保嘅工作都係冇少到。一齊睇吓上個月有咩重點工作先。 政府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 承接2013年發表嘅《資源循環藍圖》,今次新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會以「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作為願景💪🏻,配合六大主要行動,包括全民減廢、...

塑膠分類環保署 在 反派暴食女子??‍♀️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01:02:06

📍桃園 八德興仁觀光夜市 之前趁著連假跟工程師來八德逛夜市 附近停車還滿方便的 攤販也不少可以吃得很盡興🥰 這次全程是使用自己帶的環保容器跟餐具吃美食 因為興仁觀光夜市是經環保署認證的環保夜市 所以環保攤商對於自備餐具的客人都還滿友善的!! 而且自備餐具還有集點活動可以參加 以前都沒想過 原來逛夜...

塑膠分類環保署 在 中學生減塑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26:17

「回收觀念─垃圾減量及再利用」 - 記得按讚、追蹤、分享中學生減塑喔! - 個人努力方向: 1.上街購物,請自備購物袋,每天少用幾個塑膠袋,可減少垃圾。以身作則做環保,隨時隨地做環保:如節省紙張、隨手關燈、自帶茶杯等等。 - 2.不用保麗龍產品(如飯盒),無法分解,會形成大宗垃圾,遺害環境。 - ...

  • 塑膠分類環保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3 09:49:06
    有 99 人按讚

    即日專欄:一個紙包飲品盒的價值​

    中秋節假期前,特別邀請了環境局長黃錦星作為節目嘉賓,討教減廢小貼士,更有幸率先一睹11款不同大小的官方指定選用環保垃圾袋的真身。局長提醒市民揼少啲慳多啲識回收,還有記得食得晒先至好嗌,咪做大嘥鬼等口號早已深入民心,香港不少市民亦身體力行,日子有功,許多父母亦懂以身作則,讓小朋友耳濡目染,培養環保意識。​

    每逢佳節倍思親,港人製造的垃圾廢物廚餘亦以倍數計,家裡早已習慣垃圾分類,玻璃瓶、膠瓶、膠兜、鋁罐及紙品各有歸屬,惟令人感到有點掛萬漏一的是,純紙包飲品包裝盒回收依然欠奉。幸好最近有大發現,除了環境局在各區開設的6仔舖外,最新發現荃新天地在商場設置了一部「紙包飲品盒智能回收機」,回收紙包飲品盒,每回收一個,嘟一嘟八達通卡,可得一毫子。​

    一毫子?看似渺小,但背後隱藏着對未來重大的投資。​

    根據荃新天地與香港首家亦是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漿廠Mil Mill(喵坊)於6月做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半受訪者,當紙包飲品盒是垃圾,飲完即棄,另有兩成人當它是廢紙,投進三色回收桶就算,而不知道紙包飲品盒是複合物料,包含塑膠和鋁箔紙等,必須到特定地點,投進專屬紙包飲品盒智能回收機。​

    大家或許不知道,2019年香港誕生了首間紙漿工廠Mil Mill,可利用大型機器,將紙包飲品盒的紙纖維和雜質分離,打成紙漿,可以製成各種綠色產品:如再生廁紙、貓砂和環保紙等等。給予紙包飲品盒第二生命,循環再用。​

    如此有用的紙包飲品盒,卻一直葬送到堆填區。據環保署統計,2019年,我們共丟棄了27,000多噸的紙包飲品盒,數量足以填滿4,100多個香港大球場。近年,棄置量更有上升趨勢。Mil Mill每日本來可處理50噸紙包飲品盒,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加上巿民不熱衷回收,Mil Mill每天只收集到3噸的紙包飲品盒,未能盡用工廠的資源。長此下去,實在難以經營。​

    紙包飲品盒是寶貴的地球資源,因為纖維較長,可以製成韌力較強的紙品。例如製作再生廁紙,每一公噸,便可以少砍24棵樹、用少一半的水資源。樹林與全球氣候息息相關。回收紙包飲品盒,減少砍伐,保育樹林,穩定氣候,何樂而不為?​

    我們飽受極端天氣的災害,回收一個紙包飲品盒,得一毫子回贈,看似微不足道,但其真正的意義在於保護地球,核心理念不止於一毫子的價值,而是在於為環保出多一分力。​

    紙包飲品盒回收機讓使用者建立回收習慣,體會到紙包飲品盒不是垃圾。學會不要輕易丟掉,把它剪開、沖一沖水,送回Mil Mill,大家行一小步,社會有進步。 ​ ​

    原文:https://bit.ly/3nZOeZ2​
    網上圖片​

    ===================================​
    想了解我更多的投資心得及個人動向,請立即讚好我的專頁 胡孟青專頁​

    #am730 #談財經 #胡孟青 #胡孟青專頁 #黃錦星 #紙包飲品盒 #荃新天地 #Citwalk #紙漿工廠 #MilMill #喵坊 #MilMill喵坊 #回收 #環保 #智能回收有賞機 #紙包飲品盒回收機

  • 塑膠分類環保署 在 Mark語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7 15:30:04
    有 24 人按讚

    大多數人不知道的錯誤觀念,瓶蓋跟瓶身要一起回收!

  • 塑膠分類環保署 在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7 12:10:57
    有 951 人按讚

    齁氣氣氣,怎麼被記成垃圾寶寶啦 😭⁣
    請正名:我們是 #外星寶寶 謝謝!⁣


    ▍你曾經參與外星寶寶命名嗎?⁣
    環保署在 1989 年從荷蘭引進「外星寶寶」資源回收桶,掀起一陣命名風潮:#藍博士愛吃紙、#紅辣椒愛吃塑膠、#翡翠蛙是玻璃的家、#黃金鼠愛吃金屬 😋⁣


    回收桶可愛且鮮豔的造型,讓資源回收分類的觀念,及各顏色代表的屬性深入學校教育及民間社會,為臺灣的資源回收觀念扎根,外星寶寶也因而成為每個臺灣人共同的成長記憶;不要怕洩漏年紀,認識我的快來刷一波童年回憶吧 🤣⁣


    ☺ 雖然外星寶寶目前退休了⁣
    不過資源回收大家還是要做好喔!⁣


    ---⁣⁣
    #馬有失蹄 #命名比賽冠軍也會失手 #垃圾寶寶真的不要⁣
    #為保護當事插話家圖片已打碼處理
    #資源回收教育 #資源回收與分類 #童年回憶

  • 塑膠分類環保署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4-29 14:56:00

    塑料垃圾與廢棄藥品的回收率極差!環保署到底在幹嘛?
      
    📣📣小編:內文字很多,大家可以直接看影片,今天的靜敏委員很兇...不對,是霸氣十足喔!
      
    🔸廢棄塑膠袋的回收,一直都是很棘手的環保問題。環保署從2005年開始實施「垃圾強制分類計畫」後,#民眾依舊分不清楚可回收塑料與不可回收塑料,就連辛苦分類好的廢棄塑膠袋,還是會因為髒汙、塑膠種類標示不清、回收價值低等因素,再次被清潔隊歸類為一般垃圾,導致這些塑料垃圾,幾乎不是流進了海洋,就是被送進了焚化爐!
      
    🔸根據環保署統計,2018年國人光是在購物就使用掉了152億個塑膠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660個,若以每個塑膠袋3.55克計算,去年一整年共產生了高達5萬3960公噸的塑膠垃圾,且回收量只有約5148公噸,回收率不到一成!總總數據皆顯示出民眾對於回收廢棄塑料的教育不足。
      
    🔸其實根據環保署的「垃圾強制分類」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9成的民眾是能夠配合資源回收政策的,若是環保署可以加強宣導,塑料回收率勢必可以再提高,環保署甚至可以透過教育,培養民眾分類的能力,讓清潔隊在回收資源後,不需要再委外請專業人士來判斷要進行物料回收或者是廢棄物衍生燃料(RDF),增加人事、浪費公帑。
      
    🔸除了廢棄塑膠袋回收,民眾對於藥品儲放及管理的觀念也明顯不足,有高達62%的民眾習慣自行丟棄吃不完的藥品,回收率僅36%。健保署推估,#每年有約193公噸的藥品遭到丟棄,回收量僅有約69公噸,相當於有超過5億顆藥品最後都進到了垃圾桶,造成浪費醫療資源,還衍生出相當嚴重的水汙染問題。
      
    🔸環保署在106年實施「產業廢水污染管制與特性分析研議計畫」,檢測下水道設施的廢污水,結果在大型醫院檢驗出33種藥物,在製藥廠、工業區檢驗出22種,民眾生活的公共衛生下水道則檢驗出23種,#所有檢測地均被驗出含有頭孢唑林鈉和歐弗洒欣兩種抗生素,即使經過污水二級處理程序,仍然無法被有效去除。
      
    💥💥以上種種問題我在3月25日和4月10日就已在衛環委員會質詢時向環保署提出,然而醫事司今天(27日)發布的「資源回收政策」總檢討專題報告,卻完全沒有回覆以上這些問題,讓人不禁懷疑,環保署到底有沒有把民意代表當一回事?難道質詢只是在做秀,人民的聲音完全不用聽?否則怎麼會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依舊一點作為都沒有呢?
      
    💥💥💥我在此強烈建議,環保署應偕同衛福部研擬於藥袋加註應回收或以一般廢棄之說明的可能性,並評估適合的廢棄藥品回收機制,否則像「耳念珠菌」這樣具有抗藥性的病菌,只會越來越多,未來只怕會有更多人因此喪命‼
      
    #質詢
    #廢棄塑膠袋
    #廢棄藥品
    #環保署

  • 塑膠分類環保署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4-10 18:18:45

    回收率不到一成!塑膠垃圾不是進焚化爐就是到海裡去了
      
    💥💥垃圾處理問題刻不容緩!海洋生物誤食塑膠、被塑膠纏繞導致受傷或死亡的案例層出不窮,前陣子花東海灘也出現三起鯨豚擱淺事件,其中一隻雌性柯氏喙鯨被發現胃中充滿大量塑膠垃圾,體內甚至還懷有一隻達165公分的胎兒。世界經濟論壇在2016發布的報告顯示,若人們繼續生產塑料而未能妥善處理,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將比魚還多!
      
    環保署從2005年開始實施「垃圾強制分類計畫」,將垃圾分為一般垃圾、資源垃圾及廚餘,但該政策推動14年,不僅宣導有問題,一般民眾與食品容器印製業者分不清楚可回收塑料與不可回收塑料,就連民眾分類好的塑膠垃圾,還是會因為髒汙、塑膠種類標示不清、回收價值低等因素,再次被清潔隊歸類為一般垃圾,導致垃圾不是流進海洋,就是被送進焚化爐🔥🔥🔥
      
    環保署統計,2018年一整年,國人光是在購物用塑膠袋,就用掉了152億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660個塑膠袋,若以每個3.55克計算,去年一整年共產生了高達5萬3960公噸的塑膠袋,而回收量只有約5148公噸,#回收率不到一成!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2019年1月3日公布,全臺所有海域都有微型塑膠的蹤跡,這些微型塑膠會吸引和吸收海水中一些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有毒性的污染物質,不僅會對其他生物造成毒害,還會在生物體內累積,經由食物鏈回歸到人類身上,所以「人吃塑膠」也不再只是危言聳聽,舉凡淡菜、牡蠣、蛤蠣都被驗出塑膠殘留,其中更可能夾帶重金屬與有毒物質,都會增加健康風險。
      
    面對如此嚴重的垃圾汙染困境,環保署公布的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草案,卻直到2030年才會全面禁用購物提袋、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還不包含其他塑膠製品,就連違反規定的販賣業者和製造業者,也只各處1200到6000以及6萬到30萬的罰鍰,#甚至比肯亞的57萬台幣到110萬台幣的罰鍰還低。
      
    📌📌建議環保署可以參照歐盟與英國,擴大生產者的責任,並加強污染者付費原則,像是讓生產者買單包裝回收處理費,對再生成分低於30%的一次性塑膠課稅等等,以期能有效從源頭控管塑膠垃圾,以符合廢棄物無害化、減量化、安定化、資源化的處理原則。

    #質詢
    #環保署
    #塑膠
    #回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