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路都有記憶。
跟「懷疑人生就去散步」一起漫步,我說我行荃灣,而且一定要行這幾段路。
路徑主要繞著城門谷公園,我帶他們到公園和象鼻山路中間那條斜路。小學至中學,我經常和媽媽妹妹三人行這裡,來回我們和親人家的住處。那時總覺得要行很久,長大後發覺原來不過是短短路程,記憶沒有出錯,只是真的過了十數年...
每段路都有記憶。
跟「懷疑人生就去散步」一起漫步,我說我行荃灣,而且一定要行這幾段路。
路徑主要繞著城門谷公園,我帶他們到公園和象鼻山路中間那條斜路。小學至中學,我經常和媽媽妹妹三人行這裡,來回我們和親人家的住處。那時總覺得要行很久,長大後發覺原來不過是短短路程,記憶沒有出錯,只是真的過了十數年。
路上聊過什麼忘了,大抵是中學升哪間、英文測驗幾分、兩姊妹的中學分別怎樣怎樣、校服在哪買。那年流行日本經典綜藝節目《電波少年》,日本少年走很遠路的旅途日記。炎夏走此路,滿額大汗往上斜,總會想起「電波少年」。有次斜路中央,有袋別人掉了的腸粉,鼓油豬油撈在一起靜待曬乾,媽說了句「這是電波豬腸粉」...... 多年後最鮮明的,是想起這個無聊的笑言,不,這並不無聊,憶及事物的過程總是這樣的。在那漫長又彎曲,一條公路狀的物體,長望谷下風景,原來有過我們最親近的三人行,那時候並不知道,這條路的的標記與意義何在。後來無暇顧及地成長,遺下了這段路。
老屋邨的魅力,或許是多年不變。當年的士多、賣燒賣麵包的小鋪仍在,士多有兩間,我們常去左邊那間,只是因為比較近樓梯口。不去吃常餐就去買小吃,挽著一袋二袋白塑膠袋,裹著透白油紙的燒賣腸粉回家,多甜醬,走麻醬。平台是廣大的,象山邨快餐店十年如一,我們稱老闆為「豬扒佬」,賣的是豬扒雞扒牛扒、意粉和飯、白汁茄汁蒜蓉汁豉油汁,沒有菜,有些粟米,好像已沒別的,配搭多變,又好像不變。
小學喜歡小丸子,會幻想白馬王子,但那一定不會是花輪同學,她在卡通的設定是小學三年班,好想和她在一起,終於等到了三年級,卻又想告別小丸子,繼續長大。小一至小六、中一至中七,一層一層,一層一年。現在後置地回想當然念舊,喜歡在公屋渡過少年的感覺,但那時只感被困此地,或許不是不喜歡一處,只是不喜歡該年的未知與不由自主。年少想解開被五綁的四肢衝到未知的界域,卻只有無法看懂的迷霧,《秒速五厘米》,「擋在我們面前的是巨大龐然的人生,阻隔在我們中間的是廣闊無際的時間,令我們無能為力。」
豬扒佬店的對面,是椰林閣餐廳(不是那間連鎖店),那時總在想無聊問題,為什麼這間暗暗黃黃的茶餐廳,沒有椰林?沒有假日的氣息?只有日復一日的感覺。人不多,來來去去都是街坊,後來它和旁邊的酒樓無聲消失,一輪在邨裡罕有出現的更替後,變了老人院。但我還是會想起老闆穿白色背心底衫,一頭花髮,把淡奶沖在紅茶裡,在水吧搬出一份又一份炒蛋火腿通的模樣;也會想起小學萬念期待回家,可以坐低吃常餐的時刻。有次在校巴很肚痛,以為不行了,回到邨口見到媽媽,突然又不痛,那是因為即將可以吃常餐。長大了幾乎不再期待吃常餐,你落樓就吃到了,炒蛋腸仔或餐肉,蕃茄湯豬骨湯,想吃兩份都可以。小學無比渴望的火腿通,在於你跟誰吃,也是一天終了可以逃離學校的確幸。事情所帶來的感受,不會再重來。要想起這逝去的天真和小夢,我首先想起的是校巴那場劇烈肚痛和沒有椰林的灰暗餐廳,就如那袋躺在路中央的電波豬腸粉。
拍攝當日,我跟Samspon說這裡從前是椰林閣餐廳,樓上以前是酒樓,侍應會把酒樓的大圓木板桌面推推推,在平台上推(為何二樓的木桌會在平台上推?是要搬去做清潔?)。他驚喜地說這座兩層的老人院建築,是粗獷主義(Brutalism)。嗯,走了那麼多年,我也不知道。只想起我在此處的前身,吃過很多常餐,還有老闆娘臉上的痣。
走完幾處,已經入夜,我說一定要繼續行城門道(影片最後部分)。那路窄小,同樣是圍著城門谷。開初路段兩旁是石頭磚牆,後來是鐵欄。一方是樹林、一方是城門谷。高中時代,戀愛漸了很大部分,我每天清晨會在樓下坐小巴,只搭一個站,小巴越過綿長的城門道,我喊「路口有落」便下車。他每天都在那個迴旋天橋為頂的路口等我,然後我們一起散步,走幾段路,轉折坐車回到葵青區的學校。車上的人應該覺得很奇怪,明明小巴可以直到學校,我卻只坐一個站。後來車上坐單邊位的人會幫手望向左邊路口,「呀,見到佢係到等緊你喇」。城門道之於我,是一個日常、一個習慣,一段青春年份越過的小路林木,在路的盡頭,約好一起上學。
有關小巴,還有一件大事。那架小巴的班次疏落,三十分鐘一班,時常滿座,車站也沒有排隊的路線。中學害羞,有人打尖也不敢出聲,很多時上不了車。每天早上都是一場小小的鬥爭,「我上到車嗎?」、「企那邊的男子或女子,會心存好意,知道是我先來的嗎?」後來媽媽自製一個牌,在A4紙上畫了個箭咀,用膠file和膠紙包好,上面寫著「--> 請排隊!」,造好牌子我們在晚上用索帶掛在那個綠色的小巴站柱。第二天早上,五六個人便開始排隊。後來某夜大雨,我很焦急,早上再看,牌子已糊作一團,字沒了,紙也皺掉。但人們還是懂得排隊。如今再到這個車站,我會記著媽媽在我的鵪鶉時代,為我出了這樣的一口氣。
走過的這些路,沒想過日後會成為怎樣的人,沒想過香港會怎樣變異,當時的路,只有當下的步履,以及龐然未知的世界。每個人都有一份路上的回憶,地點人物、鄉愁或幸、家的感覺,無法重來也無法複製。在「懷疑人生就去散步」的第十一集,我再次走過這些路,翻越一些記憶,有時黃昏、有時正午、有時入秋、有時炎夏。
路線:石圍角邨、城門谷公園、公園旁斜路、象山邨、城門道,幾段孩童至少年時的步道。
🌴 睇片:YouTube Channel 懷疑人生就去散步
塑木板英文 在 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 Empire of Director Bao & Niku & Bak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鄰居奶奶又要我過去吃晚餐
我趕快帶好幾袋衛生紙給她還有香皂
(奶奶喜歡蒐集廁所衛生紙可能很有安全感)
然後奶奶要我把桌上的菜全吃完
因為她說她老公卡車爺爺很挑食
(爺爺在旁邊自己吃西瓜說不想吃飯)
我吃了馬鈴薯和燉菜還有奶奶的燉煮蔬菜
和整碗雞腿一共十三根整個肚子快爆破了
我幫小粉絲們問到鄰居奶奶的北歐醃菜食譜了
奶奶很認真的寫下來給我而且她字超美的
我在這邊翻成英文:
Raw cabbage head.
Needs to be sliced into very thin stripes
Add cumin seeds. Not to much
Salt. grainy one. Not to much
Carrot. Plenty of it
-----------------------------
Mix all together in a big bowl or bucket.
Plastic container recommended.
Use something heavy to stomp the mixture together ( needs to be almost glued together)
Cover the stomped mixture with towel.
Place a wooden board or similar thing on top of the towel so it covers inside of the bowl.
Place rock on top of the board ( anything heavy will do. This allows the mixture to be forced together even more)
Keep in warm room for 2- 3 days until there is foam on top.
Remove the board, store, towel and put the mixture into cold place, it should have somewhat sour taste now and plenty of liquid as well.
-------------------------
But part of the mixture into the pot, add some grease. Preferably some butter.
Can add some extra salt and very tiny bit of water. Boil til its soft.
More you heat it up and let it cool down the better it gets.
反正就是:
你要準備高麗菜頭或是生白菜頭然後切成細絲
(一定要切的很細)
加一點孜然籽小茴香或其他香料
(隨便香料都可但奶奶推薦馬芹或孜然子或小茴香)
加一點鹽巴
加一堆細絲紅蘿蔔
(要很細)
把它們混在一個大碗公裡面(塑膠碗最好)
然後用很重的東西把它們壓爆擠爆錘爆
(要讓食材黏著在一起)
然後用毛巾蓋住再用一塊木板放在毛巾上
(木板的大小要在容器裡面 或是其他東西都可以大小但要塞在容器裡面)
再用一塊石頭壓在板子上
或隨便很重的東西都可以
這樣可以讓食材好好的混在一起
然後放在溫暖的房間大概兩三天
直到毛巾上面有泡沫
然後把所有食材都拿出來放到冰箱
這時應該有酸味然後有很多液體
(放到冰箱可以保存很久)
如果你要吃的話
把一點倒入鍋子裡面然後加一點奶油
你可以加一點鹽巴或糖和一點點水
煮到軟軟的就可以吃了
你每次加熱之後冷卻然後再加熱
這個燉菜就會越來越好吃
以上是鄰居奶奶的歐洲燉菜食譜
我覺得超好吃很配飯和馬鈴薯
配什麼都很下飯地方媽媽小粉絲們可以做做看
另外小粉絲們說卡車爺爺197公分很高
我特地拍照給大家看爺爺到底有多高
(我甚至不到他的腋下)
卡車爺爺說他年輕時超帥很多女人倒貼他
(奶奶一直翻白眼不想說話)
(我有看照片真的滿帥的)
爺爺說他有一次在酒吧喝得爛醉
然後隔天早上醒來旁邊躺了一個粗壯胖女人
爺爺當下裸體整個人嚇得要死
想說他竟然睡了這個女人趕快跑回家
結果隔天爺爺被叫到警察局
他想說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壞事
結果發現那天睡的粗壯女人是個高階警官
她對爺爺一見鍾情想要再見爺爺一面
爺爺嚇爆趕快說自己家裡有事然後逃跑
Max的那個玩具球球是我買的
他跟巴褲一樣很喜歡玩球
Max超保護奶奶
每次爺爺如果跟奶奶講話大聲
Max就會去咬爺爺的屁股
或是用身體去撞爺爺
然後被爺爺用拖鞋打
塑木板英文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鴻梅推藝文 ►新北【特別容器-合一與分別地界】
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聚落」現正展出齊簡策畫的《特別容器-合一與分別地界》,探討呈現作品與空間的關係、議題,據此首先要知道的即是聚落的過往-教師人員眷舍的閒置到被佔,簡單的說就是充斥加蓋違建的一二樓矮房住屋,直到近年經過整頓修繕形成現在的展覽聚落,然仍舊保有原本居家格局。展間結構複雜就算,論述也難解,索性由簡入繁地循著有點詭異的展覽四結構「牆」、「光」、「水」、「線」前進各個空間,周育正的〈二整〉趁著整修聚落期間煩請牆壁抿石師傅以同樣手法將門窗以向外凸出約30公分的形式給它均一的抿石封起,這居家、展間在此更接近一極簡雕塑,然而它是中空的;關於〈採光與佈光〉,許家維強調展示其作品創作過程的布面輸出和錄像片段,同邱承宏的攀藤和那簡潔但味道強烈的眾多瀝青板塊、瀝青波浪板,分別透過鐵架與鐵鍊將其組裝,於是輸出、攀藤和液晶電視、瀝青板塊、波浪板,在自然光與打光的情境底下形塑現代化底下的人類與動╱植物之間的糾纏;黃榮智那鋁盆、燈箱、燈泡和水管通路共構的空間聲響裝置〈星期六的早晨:接水╱掛衣╱擺燈箱〉裡面,看似一切都很新。順著木造過道環繞一圈聆聽水滴在上百新的發亮的鋁盆上形成的聲響,觀看轉角燈箱呈現的展間過往-破敗,緊接來到末了的樓中樓矮間,樓板垂晾著幾件衣物、水滴到黝黑的鋁盆,攀繩踩梯進入樓中樓,我們看到偌大的門牌和承裝著洗石的鋁盆。來到戶外,樓頂擺放許多承接雨滴的鋁盆,樓中樓牆外懸掛著英文白光霓虹燈句:生態不僅是一個概念,還是一個容器(Ecology is not a mere concept but a container.),明顯對應眼下的人造生態池。作品元素頗多,但大體關乎破敗住居的生活與城市環境的生態;齊簡的〈樣品屋計畫〉不簡單,但概略的說就是一沒有隔間且格局方正又指稱擺滿藝術作品的黃色空屋。作品都不在黃區裡,而在樣品屋區域外的其他居家隔間和戶外空間,有路障、交通告示牌、不敢亂飛的白鴿、拆下的門、黃色長形木板、被漆成黃色的違停線,以及藝術家的幽默等,作品內涵基本指向空間的對應與觀者的意識。這樣看下來,即可略知此展關照城市的空間與生態(包含人類),及對空間和物種等的界線之意識,值得觀眾親身前來穿行探索體驗。
✍推薦者
楊浤淵|第八屆鴻梅新人獎藝評組得獎者、2021鴻梅年度特約藝評人
【特別容器-合一與分別地界】
展覽日期|2021/03/19(五)-2021/05/15(六)(週一及國定假日公休)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聚落
展覽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聚落」
展覽時間|週二 - 週日 11:00 – 17:00
展覽網址|https://pse.is/3evmsp
塑木板英文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哭,溝通了快一個月才發現原定的地板有塑化劑問題,還好我才剛付款還沒出貨,感恩V友即時提醒🙏
對我來說孩子的安全最重要,二話不說直接要求退款,趕緊換廠商安排工期,不知道趕不趕得上1/8的kidsread 共學啊⋯
Kidsread 共學只邀請破喉嚨媽咪,若你有跟我的團卻沒有申請的,過陣子開團記得來申請喔!
我跟老師談好課程內容了,採全美教學,一次一小時,一週上一次。
利用kidsread 教材搭配教具唱跳授課,適合低月齡的孩子將英文應用在生活中~也希望能累積日常能說英文的小夥伴❤️
喜歡早教的夥伴跟緊緊啦,過陣子開的早教團有康軒學習雜誌跟kidsread~我就是偏心,獨厚我的讀者✋
❗️除了實木地板跟磁磚外的其他地板大多有塑膠材質,大家務必小心確認檢驗報告~尤其是超耐磨木地板很容易讓人以為是「木地板」實際上也是一種塑膠地板啊!(表層是紙跟塑膠膜)
————-以下內容是複製林淑芬立委臉書
今年十月份我和看守台灣協會揭露LG舒適毯塑化劑超標近四百倍!
當時我要求標檢局針對塑膠地墊進行全面市購。
標檢局購買了30件塑膠地磚。
30件樣品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塑膠地磚合格,
剩下三分之二(20件)塑膠地磚之塑化劑全數超標!
超標倍數從3倍~93倍之間,購樣管道從實體特力屋到網路momo購物網等都有。
三十件市購樣品中,有五件為回收料製成(編號4、8、11、14、20)。
驚人的是,現行的塑膠地磚國家標準CNS8906「 #沒有針對再生料限制其塑化劑含量」!因此再生料業者僅認為他們「沒有超標」,只是「沒有依規定標示」。
淑芬已要求標檢局應立刻修訂CNS8906國家標準,將再生料材質也納入塑化劑含量管制,與新料一致,確保民眾使用地墊的安全!
本次市購檢測結果發現,三分之二的地墊塑化劑含量都超標,這些市購的塑膠地磚,各種花紋都有,大部分模仿木板紋路,也有些模仿大理石。
由於塑化劑在常溫常壓下是流動性高的油性液體,很容易從互相纏繞的PVC分子鏈中跑出來。
若有家長把 #木紋塑膠地磚誤會當作木板,讓小孩在上面玩耍、爬行,對於處於口腔期的小孩危險性很高。
而且房間若 #西曬,塑化劑也會揮發出來,影響室內空氣品質與身體健康。
根據「兒科醫學會」於商業司的會議上指出,
「以兒科醫學觀察,性早熟案例與上世紀相比有明顯提升。且透過普查,國人在尿液中塑化劑含量比德國人還高。」
淑芬已再次要求標檢局應儘速加快法制作業,
🌟目前預計 #110年7月1日起,塑膠地墊將為應施檢驗商品,確保市面上塑膠地墊皆須符合國家標準。
此外,淑芬也要求商業司在商品標示部分應完整標示成分,或標示警語,讓家長選購商品時,能夠有更完整的資訊可以參考!
若民眾已購買相關產品有退貨上困難,可聯繫標準檢驗局,提供商品及業者名稱等相關資訊。
聯繫窗口方式為:02-23431799 標準檢驗局 歐督導
#市購檢測結果在此|https://reurl.cc/Ldy4D9
#三寶蒙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