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堅持己見的孩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堅持己見的孩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堅持己見的孩子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台灣回憶探險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府城廟宇畫繪代表人物 - 潘麗水的故事。 【名單之後】潘麗水,從「反叛」到出師 潘麗水 入選 臺展第5回 1929年八月,府城的溽暑使得少年有些不耐。今天是七夕,也是成年禮俗「做十六歲」舉行的日子。在通過儀式之後,這個青少年將不再被視為小孩子,而是足以獨當一面的成年人了。然而,對站在一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Henry 羅寶鴻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這次影片羅老師會示範: 1. 堅持要自己按電梯?可以怎麼應對? a. 在允許情況下,允許孩子練習 b. 假日出門前,事前告知 (預防勝於治療) c. 但若是前告知,當下還是有情緒... 2. 若情緒很高亢怎麼辦? a. 當下要「同理,但不處理」 b. 不要在孩子情緒當下跟孩子講道裡!! ...
堅持己見的孩子 在 ???????品嘉? 小隻女の170穿搭分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22:05
. 出門在外奔波, 疫情險峻的時期格外危險, 真的辛苦你了。 或許身為男人都會有這樣的自覺吧! 即便有許多的艱辛及不愉快,每每都是往肚裡吞… 為家人為伴侶為孩子遮風擋雨,一肩扛起了所謂的責任, 不曾有任何怨言。 可堅強是給別人看的, 你的脆弱、無助可以讓我來分擔。 當然我們並不是時刻都可以顧慮...
堅持己見的孩子 在 讀吧讀吧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5:18:06
[激進女性主義者—-她厭男,她是我女友] 💜推薦指數:📚📚📚📚📚 💜好讀指數:🔖🔖🔖🔖🔖 這本書真的太好玩啦!作者對於女性主義有所鑽研,但並不是用說理的方式來傳教,而是以男性為第一人稱,透過多方的視角和各種生活情境來進行思辨與討論,會讓讀者更有共鳴。 故事架構頗為單純。男主多年前和女主分手,再...
堅持己見的孩子 在 Anya ka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18 17:51:53
今日的mama 我沒料到下午變這麼冷 還穿這樣帶孩子們去台開餵魚 本來就感冒了喉嚨現在扯痛😂 回家路上 連續被幾台車的燈閃到 覺得今天白癡怎麼那麼多 後來才發現是我開到遠燈才被閃😅很多時候 自信滿滿堅持己見 認為自己沒有錯 其實到頭來錯的離譜就是自己 致每個不認為自己有錯的北七😌 #安安姐姐4我...
-
堅持己見的孩子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17 16:29:01在這次影片羅老師會示範:
1. 堅持要自己按電梯?可以怎麼應對?
a. 在允許情況下,允許孩子練習
b. 假日出門前,事前告知 (預防勝於治療)
c. 但若是前告知,當下還是有情緒...
2. 若情緒很高亢怎麼辦?
a. 當下要「同理,但不處理」
b. 不要在孩子情緒當下跟孩子講道裡!!
3. 堅持要穿不合氣候的衣服?
a. 事前討論,避免臨時討論
b. 若孩子仍然堅持,成人可以「和善」且「堅定」地做自己的決定
c. 「溫和」 的錯誤方式
d. "yes mean yes" 規範要有原則,但需以和善的方式執行
4. 孩子堅持穿反鞋子?
a. 孩子的OS : 自我認同危機期 - 孩子堅持己見
b. 成人的OS:出門時,大人趕時間
c. 當下不給予立即的糾正
d. 下次適時給予引導
e. 培養孩子覺察能力,需要時間
f. 注意是否有當下立即危險
5. 孩子不想在外面便便?
a.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b. 以防萬一的做法:濕紙巾、消毒酒精
c. It happens for a reason - 事出必有因
d. When in doubt, Stay out - 不確定時,不要強迫孩子聽話
第一集精采回顧:
https://reurl.cc/eZMkm
堅持己見的孩子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府城廟宇畫繪代表人物 - 潘麗水的故事。
【名單之後】潘麗水,從「反叛」到出師
潘麗水 入選 臺展第5回
1929年八月,府城的溽暑使得少年有些不耐。今天是七夕,也是成年禮俗「做十六歲」舉行的日子。在通過儀式之後,這個青少年將不再被視為小孩子,而是足以獨當一面的成年人了。然而,對站在一旁觀禮的潘春源、以及適才完成儀式的他的兒子潘麗水而言,「十六歲」於他們父子倆的意義,可不只是成年而已。
潘春源在府城藝文界中頗有名氣,去年更獲得了臺展入選的肯定。不過,畫工了得的他,在潘麗水的成長過程中,卻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兒子:千萬別踏上畫師一途,否則只有三餐不繼的份。直到幾年前,潘麗水貼在門板上的畫稿不小心被父親發現,只好順勢表達習畫的意志。在那次的「叛逆」事件中,儘管還是得到父親口頭上的勸阻,但確實使得潘春源對兒子的繪畫天份感到驚艷。隨著潘麗水的年歲增長,勤奮練習的他,將繪畫天賦越磨越亮,因著他叛逆的堅持,父親的態度也漸漸轉向支持。而在今天的成年禮過後,潘麗水終於可以正式入行,參與父親「春源畫室」的繪畫工作了。
兩年後,潘麗水果然展現過人的天賦,十八歲的他以《畫具》一作,與父親雙雙入選第五屆臺展。畫面中各式畫具雜陳,從傳統的筆墨硯臺、畫冊畫軸,到新式的調色盤、上有「Sketch Book」字樣的素描本,畫面上緣的水牛畫作,有可能是父親入選第三屆臺展的作品。此外,畫面的呈現理性寫實,有別於重視水墨筆法的傳統手法,應是潘春源以當時新興的、與西方近代繪畫接軌的「寫生」概念來教導潘麗水,才使得他的畫作有素描一般的栩栩如生與豐美質感──事實上,「寫生」概念的興起,也是臺灣近代本土藝術與來自中國、重視畫稿臨摹的唐山畫家,開始作出區隔的重要轉捩點。以當代的角度看待這幅使潘麗水一鳴驚人的膠彩畫作,或許能在畫面中透析出當時藝術潮流的一起一落:成長於新的概念與舊的傳承之間,青年潘麗水繪畫養分新舊雜陳,如何分解調和這些絕無僅有的累積再自成一格,也是年輕藝術家們行走在這個獨特時代中,必當練就的獨門技法吧。
若說日治時期是臺灣邁向近代美術的黎明時期,在曙光乍現的同時,一場清晨的陣雨也跟著來到。1940年代,戰火沿著東亞島鏈接連燒了起來,被日本帝國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的臺灣島,也間接受到影響。時局的動盪可說是潘麗水在1934年正式出師以來,面臨到最嚴峻的情勢。這時的「麗水師」早已娶妻生子,然而,政府推行的「寺廟整建運動」、「正廳改善運動」直接衝擊了畫師的工作機會。神佛畫像的需求驟減,在萬分的不得已之下,潘麗水只好兼在臺南田町的「戎座」、西門町的「宮古座」負責戲院看板的繪製,這段經歷磨練了他日後的繪畫技法,在處理人物、畫面安排方面,都顯得生動許多。
隨著戰事越演越烈,1945年空襲警報頻繁地響起,潘家疏開到臺南鄉間的蘇厝一帶,畫師的工作也隨之暫停,改以磨番薯粉等零工維持家計。儘管同年戰爭結束,潘麗水也不敢直接辭去戲院穩定的工作。直至1954年,因戰事凋敗的民間活力才漸漸回溫,使得廟宇修復、廟畫委託的案件增多,潘麗水毅然決然拋棄了廣告看板,重回他心心念念的廟宇畫繪之業。
1954年重返本業以降,潘麗水的繪畫生涯可說是如日中天,在1985年停筆稍歇以前,他在府城與南瀛地區留下數以百計的作品。臺南市武英殿、麻豆代天府、高雄三鳳宮、臺北保安宮等地,都能見到他的重要作品。在長達一甲子的畫師生涯中,潘麗水從一個不顧父親反對,堅持學畫的小男孩,到取得父親認同後進入畫室工作、能力足以獨當一面,甚至最終在府城民俗史與臺灣美術史的座標系統中,標示出一個名為「麗水師」的恆久位置。這一切的一切,恐怕都是當時亟力反對的父親、堅持己見的孩子,兩人始料未及的吧?
撰文|鄭韶昀
圖說:潘麗水,《 畫具》,1929,絹本膠彩,71×100cm。圖像引用自,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頁24。
參考資料:
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
徐明福,蕭瓊瑞,《雲山麗水:府城傳統畫師潘麗水作品之研究》,(臺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
圖片出處:
〈畫具〉原圖黑白: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五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台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1 )
〈畫具〉附檔彩圖:
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
#名單之後
本文同步刊載於:https://www.gjtaiwan.com/new/?p=22421
堅持己見的孩子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名單之後】入選 臺展第5回
1929 年八月,府城的溽暑使得穿著狀元服的少年們有些不耐。今天是七夕,也是成年禮俗「做十六歲」舉行的日子。在通過儀式之後,這群排排站的青少年將不再被視為小孩子,而是足以獨當一面的成年人了。然而,對站在一旁觀禮的潘春源、以及行隊中他的兒子潘麗水而言,「十六歲」於他們父子倆的意義,可不只是成年而已。
潘春源在府城藝文界中頗有名氣,去年更獲得了臺展入選的肯定。不過,畫工了得的他,在潘麗水的成長過程中,卻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兒子:千萬別踏上畫師一途,否則只有三餐不繼的份。直到幾年前,潘麗水貼在門板上的畫稿不小心被父親發現,只好順勢表達習畫的意志。在那次的「叛逆」事件中,儘管還是得到父親口頭上的勸阻,但確實使得潘春源對兒子的繪畫天份感到驚艷。隨著潘麗水的年歲增長,勤奮練習的他,將繪畫天賦越磨越亮,因著他叛逆的堅持,父親的態度也漸漸轉向支持。而在今天的成年禮過後,潘麗水終於可以正式入行,參與父親「春源畫室」的繪畫工作了。
兩年後,潘麗水果然展現過人的天賦,十八歲的他以《畫具》一作,與父親雙雙入選第五屆臺展。畫面中各式畫具雜陳,從傳統的筆墨硯臺、畫冊畫軸,到新式的調色盤、上有「Sketch Book」字樣的素描本,畫面上緣的水牛畫作,有可能是父親入選第三屆臺展的作品。此外,畫面的呈現理性寫實,有別於重視水墨筆法的傳統手法,應是潘春源以當時新興的、與西方近代繪畫接軌的「寫生」概念來教導潘麗水,才使得他的畫作有素描一般的栩栩如生與豐美質感──事實上,「寫生」概念的興起,也是臺灣近代本土藝術與來自中國、重視畫稿臨摹的唐山畫家,開始作出區隔的重要轉捩點。以當代的角度看待這幅使潘麗水一鳴驚人的膠彩畫作,或許能在畫面中透析出當時藝術潮流的一起一落:成長於新的概念與舊的傳承之間,青年潘麗水繪畫養分新舊雜陳,如何分解調和這些絕無僅有的累積再自成一格,也是年輕藝術家們行走在這個獨特時代中,必當練就的獨門技法吧。
若說日治時期是臺灣邁向近代美術的黎明時期,在曙光乍現的同時,一場清晨的陣雨也跟著來到。1940 年代,戰火沿著東亞島鏈接連燒了起來,被日本帝國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的臺灣島,也間接受到影響。時局的動盪可說是潘麗水在 1934 年正式出師以來,面臨到最嚴峻的情勢。這時的「麗水師」早已娶妻生子,然而,政府推行的「寺廟整建運動」、「正廳改善運動」直接衝擊了畫師的工作機會。神佛畫像的需求驟減,在萬分的不得已之下,潘麗水只好兼在臺南田町的「戎座」、西門町的「宮古座」負責戲院看板的繪製,這段經歷磨練了他日後的繪畫技法,在處理人物、畫面安排方面,都顯得生動許多。
隨著戰事越演越烈,1945 年空襲警報頻繁地響起,潘家疏開到臺南鄉間的蘇厝一帶,畫師的工作也隨之暫停,改以磨番薯粉等零工維持家計。儘管同年戰爭結束,潘麗水也不敢直接辭去戲院穩定的工作。直至1954年,因戰事凋敗的民間活力才漸漸回溫,使得廟宇修復、廟畫委託的案件增多,潘麗水毅然決然拋棄了廣告看板,重回他心心念念的廟宇畫繪之業。
1954 年重返本業以降,潘麗水的繪畫生涯可說是如日中天,在 1985 年停筆稍歇以前,他在府城與南瀛地區留下數以百計的作品。臺南市武英殿、麻豆代天府、高雄三鳳宮、臺北保安宮等地,都能見到他的重要作品。在長達一甲子的畫師生涯中,潘麗水從一個不顧父親反對,堅持學畫的小男孩,到取得父親認同後進入畫室工作、能力足以獨當一面,甚至最終在府城民俗史與臺灣美術史的座標系統中,標示出一個名為「麗水師」的恆久位置。這一切的一切,恐怕都是當時亟力反對的父親、堅持己見的孩子,兩人始料未及的吧?
【名單之後】潘麗水,從「反叛」到出師
潘麗水 入選 臺展第5回
1929年八月,府城的溽暑使得少年有些不耐。今天是七夕,也是成年禮俗「做十六歲」舉行的日子。在通過儀式之後,這個青少年將不再被視為小孩子,而是足以獨當一面的成年人了。然而,對站在一旁觀禮的潘春源、以及適才完成儀式的他的兒子潘麗水而言,「十六歲」於他們父子倆的意義,可不只是成年而已。
潘春源在府城藝文界中頗有名氣,去年更獲得了臺展入選的肯定。不過,畫工了得的他,在潘麗水的成長過程中,卻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兒子:千萬別踏上畫師一途,否則只有三餐不繼的份。直到幾年前,潘麗水貼在門板上的畫稿不小心被父親發現,只好順勢表達習畫的意志。在那次的「叛逆」事件中,儘管還是得到父親口頭上的勸阻,但確實使得潘春源對兒子的繪畫天份感到驚艷。隨著潘麗水的年歲增長,勤奮練習的他,將繪畫天賦越磨越亮,因著他叛逆的堅持,父親的態度也漸漸轉向支持。而在今天的成年禮過後,潘麗水終於可以正式入行,參與父親「春源畫室」的繪畫工作了。
兩年後,潘麗水果然展現過人的天賦,十八歲的他以《畫具》一作,與父親雙雙入選第五屆臺展。畫面中各式畫具雜陳,從傳統的筆墨硯臺、畫冊畫軸,到新式的調色盤、上有「Sketch Book」字樣的素描本,畫面上緣的水牛畫作,有可能是父親入選第三屆臺展的作品。此外,畫面的呈現理性寫實,有別於重視水墨筆法的傳統手法,應是潘春源以當時新興的、與西方近代繪畫接軌的「寫生」概念來教導潘麗水,才使得他的畫作有素描一般的栩栩如生與豐美質感──事實上,「寫生」概念的興起,也是臺灣近代本土藝術與來自中國、重視畫稿臨摹的唐山畫家,開始作出區隔的重要轉捩點。以當代的角度看待這幅使潘麗水一鳴驚人的膠彩畫作,或許能在畫面中透析出當時藝術潮流的一起一落:成長於新的概念與舊的傳承之間,青年潘麗水繪畫養分新舊雜陳,如何分解調和這些絕無僅有的累積再自成一格,也是年輕藝術家們行走在這個獨特時代中,必當練就的獨門技法吧。
若說日治時期是臺灣邁向近代美術的黎明時期,在曙光乍現的同時,一場清晨的陣雨也跟著來到。1940年代,戰火沿著東亞島鏈接連燒了起來,被日本帝國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的臺灣島,也間接受到影響。時局的動盪可說是潘麗水在1934年正式出師以來,面臨到最嚴峻的情勢。這時的「麗水師」早已娶妻生子,然而,政府推行的「寺廟整建運動」、「正廳改善運動」直接衝擊了畫師的工作機會。神佛畫像的需求驟減,在萬分的不得已之下,潘麗水只好兼在臺南田町的「戎座」、西門町的「宮古座」負責戲院看板的繪製,這段經歷磨練了他日後的繪畫技法,在處理人物、畫面安排方面,都顯得生動許多。
隨著戰事越演越烈,1945年空襲警報頻繁地響起,潘家疏開到臺南鄉間的蘇厝一帶,畫師的工作也隨之暫停,改以磨番薯粉等零工維持家計。儘管同年戰爭結束,潘麗水也不敢直接辭去戲院穩定的工作。直至1954年,因戰事凋敗的民間活力才漸漸回溫,使得廟宇修復、廟畫委託的案件增多,潘麗水毅然決然拋棄了廣告看板,重回他心心念念的廟宇畫繪之業。
1954年重返本業以降,潘麗水的繪畫生涯可說是如日中天,在1985年停筆稍歇以前,他在府城與南瀛地區留下數以百計的作品。臺南市武英殿、麻豆代天府、高雄三鳳宮、臺北保安宮等地,都能見到他的重要作品。在長達一甲子的畫師生涯中,潘麗水從一個不顧父親反對,堅持學畫的小男孩,到取得父親認同後進入畫室工作、能力足以獨當一面,甚至最終在府城民俗史與臺灣美術史的座標系統中,標示出一個名為「麗水師」的恆久位置。這一切的一切,恐怕都是當時亟力反對的父親、堅持己見的孩子,兩人始料未及的吧?
撰文|鄭韶昀
圖說:潘麗水,《 畫具》,1929,絹本膠彩,71×100cm。圖像引用自,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頁24。
參考資料:
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
徐明福,蕭瓊瑞,《雲山麗水:府城傳統畫師潘麗水作品之研究》,(臺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
圖片出處:
〈畫具〉原圖黑白: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五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台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1 )
〈畫具〉附檔彩圖:
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
#名單之後
本文同步刊載於:https://www.gjtaiwan.com/new/?p=22421
堅持己見的孩子 在 畫說女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兒童時期越難搞、越堅持己見的孩子,在40年後的收入及社會成就越高」……放大列印張貼牆上,避免媽媽理智線常斷……
https://www.facebook.com/Dr.HC.Wang/posts/89917891358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