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基隆地名由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基隆地名由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基隆地名由來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65的網紅看書的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日常書訊] 伊能嘉矩,吳密察譯,翁佳音審訂,《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大家出版,2021.01。 . 內容簡介節錄: 「本書蒐羅近600個臺灣地名辭條,在每一地名辭條條目下,匯集該地相關的史料,重建該地的歷史沿革,每一辭條即為臺灣各地的發展簡史;若將全書合而觀之,也就是一部臺灣史,特別是一部...
基隆地名由來 在 跟九十路公車去旅行|NinetyRoad Trave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0 10:07:03
上週末去了基隆和平島 想說天氣熱死人 可以跳到海裡面消暑應該很爽 結果卻因為不會游泳只能在像是漂漂河的地方 踩著充滿苔蘚的石頭漫步 上次來和平島已經是四年前了 那時候整個公園只有一個遊客服務中心 而且還是沒有人在經營的遊客中心 也不用收門票 現在雖然每個人要付80元的門票費 ...
基隆地名由來 在 Leslie Wang Lifestyl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6-03 11:43:43
基隆一日體驗行程 近期開始深入台灣在地旅行,這趟有機會來到基隆拜訪2位在地的文化工作者,一位是錫雕郭老師,一位是書藝家王金順先生,也藉由手作體驗認識他們的創作與在地文化。 這天參觀了王金順老師的工作室,訴說他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他認中文字是中華文化的代表,尤其繁體字保留了非常豐富的歷史淵源和...
基隆地名由來 在 OUNCE studio 玩食插畫工作室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6-04 01:35:14
基隆一日體驗行程| 文創篇 近期開始深入台灣在地旅行,這趟有機會來到基隆拜訪2位在地的文化工作者,一位是錫雕郭老師,一位是書藝家王金順先生,也藉由手作體驗認識他們的創作與在地文化。 這天參觀了王金順老師的工作室,訴說他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他認中文字是中華文化的代表,尤其繁體字保留了非常豐富的...
基隆地名由來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常書訊]
伊能嘉矩,吳密察譯,翁佳音審訂,《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大家出版,2021.01。
.
內容簡介節錄:
「本書蒐羅近600個臺灣地名辭條,在每一地名辭條條目下,匯集該地相關的史料,重建該地的歷史沿革,每一辭條即為臺灣各地的發展簡史;若將全書合而觀之,也就是一部臺灣史,特別是一部以「空間」為向度的臺灣開發史。
.
伊能嘉矩在寫作本書時,不僅大量引用清代臺灣地方志與清帝國治臺官員的文集、筆記,以及日本治臺初期總督府與專家的調查書,更高度重視田野調查中所獲得的資訊。相較於漢字書寫的建制性之地名,經常因字義之牽引而發生意義上的「質變」;以音聲存在的生活者之地名,雖也有可能變化,但仍可能保留著原有的痕跡。因而,伊能在本書採集保存的地名「音聲」,正是我們重新考察臺灣地名的重要線索。」
.
繼《臺灣文化志》之後,又是一本伊能嘉矩的大書!吳密察翻譯加上翁佳音審訂,這什麼神仙組合!看看辭書詞條,除了臺北、基隆、宜蘭、桃竹苗、中彰投、嘉義、臺南、臺東以外,更好奇深坑、斗六、鹽水港、番薯寮、鳳山、阿猴、恆春以及澎湖群島和臺灣近海的地名由來和痕跡。期盼新書上市!
基隆地名由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秘溪壺穴 #容身一人繩橋 #台灣版祖谷橋 #茶香環狀步道 #日本團扇狀的落葉超可愛
木柵貓空應是許多台北人從小到大,足以跟陽明山同等熟悉的郊遊地。
不過我卻是十年前上山拍完魯冰花後,再次上山,而且還是第一次搭乘水晶纜車。
走完一圈樟樹樟湖環狀步道,立即往反向的 #壺穴地形 前去。
基隆河的壺穴地形冠居是台灣最為密集(共有3751個),分布密度為全球之冠,尤甚與暖暖溪匯流之處。
但貓空這裡的「壺穴」,本來就有些隱秘,加上我們又選了一個走進森林裡的健康步道走(沿產業道路往茶推廣中心方向,順著指南宮貓空親山步道會快很多),所以一路上上下下不知幾百個階梯的訓練外,沿著更是幽靜到前後不見來者。
而路邊的小花、小樹外,身為落葉控的我,更是喜歡撿落葉拍。
之所以隱密,是因以茶田聞名的貓空,上上下下仍是遊走在山林間,著實想不到哪條會冒出一條溪流來,但直到從土地公廟看到指示牌,一路往下,漸聞水聲,才確認深山裡真藏有這麼一條祕境野溪。
之所以想一訪,是因看了資料才知道,原來這一帶之所以叫「貓空」,可是跟貓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這些因溪床岩石凹凸不平,形成皺摺狀的多洞穴,稱之為「坑」,漢語念「ㄋㄧㄠˋ」(本人不諳漢語,完全不懂這是什麼發音)。
總之,日據時期因「坑」不雅,而改以閩南語發音相近之意的「貓空」取代之,成了這一帶地名的由來。
雖然相較於健康步道,人多了一點點,但也不過是三三兩兩,地面潮濕多苔,感覺沒有什麼人行經,保存完整的天然壺穴地形,大大小小有如酒窩般,又不至於小到讓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感到害怕。
想看清楚這些天然壺穴的特別景觀,在僅容納一人行走,全橋最多承載三人的繩索橋上最能清楚觀賞,這繩橋雖短而小,但搖晃程度更甚日本德島的藤蔓橋,走來好有樂趣。
#祖谷藤蔓橋:http://aliciatseng.net/blog/post/48334212
基隆地名由來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多多認識台灣
我會拿起小孩的社會課本看得津津有味
很多有趣的地名緣由跟歷史
1.看到村落祭拜「三山國王廟」,表示周圍為哪些人較多的聚落?
答:廣東人
2.「恆春」地名由來?
答:氣候四季如春
3.「白米甕砲台」位在哪?
答:基隆
—
跟著這些點
一個個探訪、講述歷史
在基隆遊訪於白米甕砲台旁的和平島時
驚嘆於美麗的海蝕地形、
感慨於當年移居至此琉球人慘遭228幾近滅族的歷史
#自由民主當思得來不易
#安全尊嚴更屬國家本命
一起認識自己的國家
親近自己的土地吧!
來測試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