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基金會成立資本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基金會成立資本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基金會成立資本額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7萬的網紅羅智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40億全捐 緬懷將軍風骨 國軍秋祭忘唱國歌 這譲我想到一段早年的將軍故事 日前清早爬陽明山絹絲瀑布步道 遇到一群熱情山友 其中有一位是已故前空軍總司令、華航董事長烏鉞的公子 大家開心的聊了一會兒 也讓我想起一段有關「轉型正義」的故事 現在的中華航空公司 是於1959年由一批資深空軍軍官所創立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0的網紅林lillian_lin1029常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杜萬全故居位於八斗街96巷3號 與八斗子同屬杜氏祖先從福建省渡海來到八斗子有另一批,七斗子比八斗子晚到。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安仁里.。 來台祖是二位兄弟:兄長《府綿》為扶養弟弟沒有娶妻。目前的後代都是弟弟《珠德》所傳。《珠德》育有五子,《杜萬全》是大房的大兒子《闊嘴》所生,屬來台第四代。 ...
-
基金會成立資本額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2-29 16:30:04杜萬全故居位於八斗街96巷3號
與八斗子同屬杜氏祖先從福建省渡海來到八斗子有另一批,七斗子比八斗子晚到。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安仁里.。
來台祖是二位兄弟:兄長《府綿》為扶養弟弟沒有娶妻。目前的後代都是弟弟《珠德》所傳。《珠德》育有五子,《杜萬全》是大房的大兒子《闊嘴》所生,屬來台第四代。
目前所看到的就是杜氏古宅,是個以咕咾為主建材的四合院,大門由96巷1號進入,中間有個天井(已經用鐵皮包裹住),杜萬全住右廂房,如今老屋倒塌,產權複雜難以修復。目前剩下第五代《宏隆》住在裡面。以他鐵工匠的土方法,將老屋外面包鐵皮保護梁柱保護古宅。
人稱「杜伯」的杜萬全出身基隆八斗子,早期在台灣企業界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他的個性就像這聲「杜伯」的稱呼一樣,除了是他的姓氏之外,也取其「度量大」的意思,在市場上說話行事頗受人敬重。
杜萬全主要的事業有二,一是在民國四十九年成立的謙順行,在基隆港邊經營船務代理業務起家,賺進不少財富,因此後來杜萬全的財富日益累積,他對家鄉基隆的回饋沒有減少過;根據基隆市政府估計,多年下來,杜萬全透過名下的杜萬全基金會捐給基隆市的錢,至少超過一億元。
目前在八斗子里民活動中心 基隆市中正區杜萬全圖書館
圖書館位於八斗子漁港旁邊(八斗街57號3樓)總面積約為230坪,於101.12.18正式啟用。館內空間規劃為成人閱覽室及兒童閱覽室。目前藏書4500冊、期刊7種。
儘管擁地一百億元,如此驚人,但這位老人家卻不相信「有土斯有財」這番道理,他的土地都是民國四、五十年代因緣際會買進,此後只有緊抱不放,沒有太多作為,也沒再買進其他土地,對其他所有的投資事業,也一概秉持嚴謹保守的態度。
杜家後來的發展則顯得低調而沉潛,杜萬全獨子杜恆誼曾經跟友人說,「爸爸就是不要(投資)」,這位老一代的企業家始終覺得,凡事不須強求,只要行得正做得直,賺錢的機會自會上門。
杜萬全育有一女一子,女兒杜恆芬負責船務代理業務,而杜恆誼目前負責紡織和創投
杜家事業版圖
公司 資本額(億元) 代表人 設立日期
中台通運 0.2 杜萬全 39年3月27日
林記理貨 為日商,杜家為大股東
萬源紡織 1.98 杜萬全 54年4月1日
謙順行 1.9824 杜恆誼 49年3月1日
廷芳投資事業 0.98 杜恆誼 77年4月1日
廷謙投資 3 杜萬全 85年6月4日
廷信投資 1.95 杜恆誼 86年6月25日
衍源實業 1.31 杜恆誼 81年11月17日
英屬維京群島商Karbo Holding Ltd.
英屬維京群島商Cheerway Holding Ltd.
2010年四月下旬,他以九十五歲的高齡辭世。 -
基金會成立資本額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11-26 13:32:11位於八斗街96巷3號
與八斗子同屬杜氏祖先從福建省渡海來到八斗子有另一批,七斗子比八斗子晚到。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安仁里.。
來台祖是二位兄弟:兄長《府綿》為扶養弟弟沒有娶妻。目前的後代都是弟弟《珠德》所傳。《珠德》育有五子,《杜萬全》是大房的大兒子《闊嘴》所生,屬來台第四代。
目前所看到的就是杜氏古宅,是個以咕咾為主建材的四合院,大門由96巷1號進入,中間有個天井(已經用鐵皮包裹住),杜萬全住右廂房,如今老屋倒塌,產權複雜難以修復。目前剩下第五代《宏隆》住在裡面。以他鐵工匠的土方法,將老屋外面包鐵皮保護梁柱保護古宅。
人稱「杜伯」的杜萬全出身基隆八斗子,早期在台灣企業界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他的個性就像這聲「杜伯」的稱呼一樣,除了是他的姓氏之外,也取其「度量大」的意思,在市場上說話行事頗受人敬重。
杜萬全主要的事業有二,一是在民國四十九年成立的謙順行,在基隆港邊經營船務代理業務起家,賺進不少財富,因此後來杜萬全的財富日益累積,他對家鄉基隆的回饋沒有減少過;根據基隆市政府估計,多年下來,杜萬全透過名下的杜萬全基金會捐給基隆市的錢,至少超過一億元。
目前在八斗子里民活動中心 基隆市中正區圖書館杜萬全館
圖書館位於八斗子漁港旁邊(八斗街57號3樓)總面積約為230坪,於101.12.18正式啟用。館內空間規劃為成人閱覽室及兒童閱覽室。目前藏書4500冊、期刊7種。
儘管擁地一百億元,如此驚人,但這位老人家卻不相信「有土斯有財」這番道理,他的土地都是民國四、五十年代因緣際會買進,此後只有緊抱不放,沒有太多作為,也沒再買進其他土地,對其他所有的投資事業,也一概秉持嚴謹保守的態度。
杜家後來的發展則顯得低調而沉潛,杜萬全獨子杜恆誼曾經跟友人說,「爸爸就是不要(投資)」,這位老一代的企業家始終覺得,凡事不須強求,只要行得正做得直,賺錢的機會自會上門。
杜萬全育有一女一子,女兒杜恆芬負責船務代理業務,而杜恆誼目前負責紡織和創投
杜家事業版圖
公司 資本額(億元) 代表人 設立日期
中台通運 0.2 杜萬全 39年3月27日
林記理貨 為日商,杜家為大股東
萬源紡織 1.98 杜萬全 54年4月1日
謙順行 1.9824 杜恆誼 49年3月1日
廷芳投資事業 0.98 杜恆誼 77年4月1日
廷謙投資 3 杜萬全 85年6月4日
廷信投資 1.95 杜恆誼 86年6月25日
衍源實業 1.31 杜恆誼 81年11月17日
英屬維京群島商Karbo Holding Ltd.
英屬維京群島商Cheerway Holding Ltd.
2010年四月下旬,他以九十五歲的高齡辭世。
基金會成立資本額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40億全捐
緬懷將軍風骨
國軍秋祭忘唱國歌
這譲我想到一段早年的將軍故事
日前清早爬陽明山絹絲瀑布步道
遇到一群熱情山友
其中有一位是已故前空軍總司令、華航董事長烏鉞的公子
大家開心的聊了一會兒
也讓我想起一段有關「轉型正義」的故事
現在的中華航空公司
是於1959年由一批資深空軍軍官所創立
當時登記資本額僅40萬
華航初期只有2架PBY水陸兩用機
及C-45、C-46運輸機各1架
飛行器及飛行員都是向空軍借調
C-45原用於載貨
後來委由台北一間家具行
改裝為50多人座的客機
可見當時華航資源之拮据
靠著對國家的強烈使命感
華航以老舊的飛機
從支援金馬前線運輸
執行寮國、越南及高棉戰地空中任務
到陸續開闢國內外航線
篳路藍縷,艱苦經營
從無到有的開啟了台灣的民航事業
華航在成長茁壯的過程中
雖受政府低利貸款等扶助
及草創期的軍方物資支援
但除此之外
經濟上完全自力更生
到了1988年
華航成立近30年
公司規模已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必須面對的問題來了
當年胼手胝足創業的股東們
許多陸續過世
為了維持股份有限公司的型態
名義上股份還掛在
原始股東或繼承人身上
形成了「人頭」股東的特殊情況
這些股東數十年來雖擁有股份
但僅領取象徵性的車馬費
均未分取股利
但若持股人動了私心
要將股份「據為己有」
也還真的沒輒
然而
華航自創始元老到後繼者
憑著對國家、對華航的忠誠
無一對「法律上持股」懷有私慾
1987年底
早年曾任華航總經理
時任華航董事長的烏鉞
代表全體董事拜訪陳長文律師
請他研究提供
可確保華航永續經營的方案
陳長文建議
股東把股票捐出來成立「財團法人中華航空發展事業基金會」
秉持著當初創辦華航不謀私利的傳統
所有股東都同意捐出近40億元的股票
(當年的40億可是天價)
成立航發會為華航新股東
讓華航維持民營公司型態
航發會並同時肩負起
協助國家航空事業發展的使命
烏鉞等27名股東
對40億的股份毫無眷戀
心中只想著
怎麼對國家最好、對華航最好
高風亮節,讓人欽佩不已
這項方案
獲當時已臥病在床的經國先生同意
解決了華航非官非民的問題
是真正化解歷史爭議的轉型正義
對比之下
轉型正義在當今喊得響亮
但展現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不見正義,只有鬥爭清算、強取豪奪
政客掏空國產,政黨寄生國家
令人唏噓
基金會成立資本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Meet上市 智聯服務搶攻資通訊技術系統整合的商機
2021年疫情出乎預期未能休止,也使得在家工作、遠距教學與電競娛樂等需求不墜,推升PC相關的產業動能,宏碁集團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此次專訪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先生,以及智聯服務(Acer Synergy Tech)韓政達總經理,探詢以資通訊技術為主的系統整合商業模式,同時提供客戶在空間場域運用的建置實力。
智聯服務成立於2017年,前身是宏碁的新竹分公司,長期深耕台灣半導體產業客戶,是宏碁集團組織的第三波改造的關鍵要角之一,並於2020年底完成上櫃掛牌,登上台灣資本市場的舞台,其所看到的市場在於企業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以及跨領域合作的風潮方興未艾之際,對於網路建置、維運和IT服務的需求正排山倒海而來,大多數的企業要培養足夠的資訊人才實在力有未逮,因此讓系統整合外包服務商找到重要的利基,智聯的出線呈現以資通訊技術為核心的專業系統整合公司正開始嶄露頭角,也成功創造出自身的價值。
2020年也是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開端,居家上班所推動的視訊會議系統成為各方角逐的重點市場,考量到資訊安全與長期營運成本的要求,宏碁集團投注資源走入內部自行開發的道路,sMeet的視訊會議系統於焉誕生,施振榮受訪時特別強調sMeet的「s」就是指Security,安全性是視訊會議系統最重要的考量,他從系統開始研發時就一直參與實際的測試,這段期間由他主持的多項會議更幾乎是天天使用sMeet,一直到產品經一年多的完整測試後,終於決定2021年要正式上市。
打造「巨架構微服務」的整合平台
施振榮探究國內軟體產業的發展,認為軟體公司要擺脫小打小鬧的格局,一定要走向國際市場,做B2B的生意模式是台灣產業界的基本宿命,因為台灣本地消費市場規模太小,軟體的成功要能夠容易複製以造成數量上的取勝,他所看重的是sMeet做為資通訊基礎架構的水平整合平台的商機,隨著多樣化的智慧型應用的大量開發與創造,搭配台灣的硬體優勢相輔相成,打造出「巨架構微服務」的整合平台,這個商機值得台灣廠商好好珍惜。
宏碁集團歷經要「分」才會拚的階段,在1990年代,集團內的大型硬體製造子公司分拆獨立,各自努力於品牌與製造的國際競爭與征途上,但是今天需要回頭來看所謂要「合」才能贏的機會,過去電子製造與代工的利潤捉襟見肘只有3~4%,今天透過軟體系統的整合後,他認為新型態的軟硬體系統整合的商機浮現,拜少量多樣化的趨勢之賜,勢必推升軟體所驅動的資通訊系統整合的獲利模式。
以施振榮的角度來看,集團內的戰將們要從各司其職與各擅勝場的角色上,一起揪團打國際盃,這才可以看到成功的契機,他提出「新微笑曲線」的概念,即是跨領域合作,共創價值,而軟體做為資通訊系統整合的平台正充滿著新的商機,以下是他的趨勢專訪。
Q1:您如何看待台灣科技產業進入軟體的挑戰?台灣的軟體公司要如何經營才能成功?
施:說到台灣軟體產業的挑戰,軟體的成功的關鍵是要憑藉著規模與數量的加乘效益與實力,我在80年代擔任台北巿電腦公會理事長時,台灣的軟體產業隨著電腦硬體設備進入台灣時就已經起步,早期的軟體公司是以軟體系統整合(SI)的概念為主,起步時與當年的硬體產業所面對的挑戰不相上下,但是因一直無法發揮數量與規模上的效益,所以營運比較辛苦,如同當年全球最大的軟體服務公司為例,也是異常艱辛;就我的觀察,當年以軟體廠商來做系統整合為主的服務,比不上以硬體為主的系統整合商來的吃香,但是今天有機會看到翻轉的契機了。
軟體成功的兩大推力是規模與國際化的能力
鑒於軟體產業的辛苦,早期我在1990年代的初期任台北市電腦公會的理事時,因為重視軟體的潛力發展,所以特別在電腦展中提供免費的攤位給軟體公司來參展,做為一種軟體產品展示與國際化的推展,那時候很清楚的知道,台灣市場不夠大,客觀條件不足,軟體要能夠成功有兩大關鍵的力量,首先需要借助電腦硬體的規模經濟,再者就是讓軟體能國際化的兩個主要的推動力量,目前在台灣幾個重要的軟體廠商的成功經驗,也看到初期採用與PC一起搭售組合(Bundle)的策略提供成功的關鍵,大批量與消費者重複使用的經驗,促成軟體成功的機制。
我認為電腦的硬體系統是一個載具的概念,台灣因為硬體製造的實力堅強而容易進入國際領域競爭,國際級的軟體巨擘實力強勁,但是一談到硬體的載具,那一定會找台灣來合作,所以我們的軟體企業除非在某些特定領域,否則一般都會避開硬碰硬的對決競爭,因此宏碁選的軟體發展策略是不去妨礙硬體生意的發展實力,而是找到可以展現整合硬體優勢的軟體商機,這個新領域中我看到台灣進入的強項在於工程師技術與台灣健保醫療系統所帶來的優勢。
展望未來,面對國際分工與趨於複雜化的現實,為了掌握未來的機會,一個具備彈性功能、成本優勢,以服務為導向的生意模式,加上探索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製造,以及智慧城鄉等應用,我預測獲利三成、四成的新事業體會快速應運而生。
Q2:今天宏碁如何在軟體市場上找到發展的契機?
施:宏碁的轉型過程中,我們認為諸如sMeet等軟體的發展機會,首先就是先制定出廣泛(Universal)的產品規格,可以藉由大小通吃與兼容並蓄的產品規劃能力,做出能與最多的硬體相搭配,我從2013年重回宏碁的時候,就推動宏碁大舉朝向通訊與智慧醫療兩大主流的方向來推動宏碁務實的市場發展轉型,當中智慧醫療靠的是跨領域的整合,而通訊則是靠軟體整合。
通訊與智慧醫療市場是宏碁所看到的美好未來
首先,通訊系統與軟體息息相關,舉凡主流的數位交換機與VOIP等系統都是用電腦與軟體所搭建而成,今天用軟體來定義一切是電腦產業的大勢所趨,過去以類比訊號為主的PBX系統承受從電腦與整合軟體所帶來的強大市場壓力,智聯的sMeet是先整合視訊的功能,接續也會將語音訊號加以整合在內,這也是為了進入通訊系統的起手式,所以宏碁朝下一世代的通訊系統發展是早已經確定。
sMeet視訊會議軟體的最佳賣點就是安全性的要求,兼具使用雲架構(Cloud Based)或內部部署(On-Premise)的架構來滿足不同的安全性的需求,這也整合宏碁過去發展BYOC自建雲服務的寶貴經驗,不斷探索使用筆記型電腦等級的系統來搭建一個私有雲系統的可能,分散式網路還是有小而美的實用性上的好處,再者,sMeet使用上也兼顧企業內部高敏感性機密的視訊會議需求,以及同仁商務差旅在外的視訊會議方便性之需,所以我的sMeet提供兩種不同的雲端網路的配置,來提供我做到隨時隨地參與視訊會議,也可以在緊密安全性下進行企業內的重要會議。
Q3:您如何看待sMeet所打造的商業模式的變革?
施:宏碁集團在陳俊聖執行長上任後積極轉型,針對旗下各主要事業做了較為明顯的區分,希望商用市場能夠靠著旗下各個小虎分進合擊,組成了以商用布局為主的宏碁聯合艦隊之姿,透過產業下游的系統整合服務,將上游的品牌產品也一起打進終端應用的客戶群,這也是智聯目前正積極努力的方向。
開放sMeet的API模組 搭建新的產業合作的模式
這個專訪的第二部份是聚焦於sMeet的產品與市場的推廣動態。以下是智聯服務韓政達總經理的觀點。
Q4:請韓總經理說明一下sMeet的產品特點。
韓:sMeet是一個後疫情時代的產品,需要慎密的商業模式以滿足遠距應用的需求,由於市面上視訊會議軟體競爭非常劇烈,sMeet在產品面需要具備後發先至的優點,最主要的利基點就是善用雲架構打造三個產品的優勢,第一,資訊安全的優勢,因為使用宏碁BYOC的私有雲技術,兼顧頻寬與資訊加密的優勢,讓企業保持高度的資安防護的能力,而且在架構上的成本非常具有優勢,降低導入成本。
第二,4K高畫質影像品質,拜私有雲技術之賜,充足的頻寬可以讓企業內視訊會議使用4K解析度影像品質,大幅提高與會者的使用者體驗,第三,容易使用,在PC上善用以瀏覽器為主的方便性,雖然手機仍需要App下載,但是整個使用介面簡單明瞭,無需訓練課程就可以使用。
為了打造更多的使用範例,針對疫情肆虐下的日常,目前sMeet團隊為台灣上市櫃公司打造董事會專屬sMeet視訊會議系統,而且完全依照證管會的法規要求所設計的專屬應用,再者,從大量的sMeet場域實地測試的經驗中,目前已經有許多新的使用範例正在運行,相關的應用也有更多的產業殷切的探詢,尋思為了讓sMeet能夠成為更多重要應用的關鍵溝通工具,目前已經著手制定彈性sMeet的API軟體模組,整合到不同專業系統中,讓更多的產業可以從中得到最大的效益,搭建新的產業合作的模式,強化以服務為導向的企業文化的貫徹。
Q5:請韓總經理說明一下sMeet的市場發展動態與上市的計畫。
韓:智聯是宏碁集團的新群龍計劃的一個企業內部創業的成果,雖然現在資本額不大,但是在宏碁集團的大家庭下,分享宏碁集團的重要的資產,也就是Acer的品牌價值,以及集團下的重要的人脈與人才的資源,以我親身經歷而言,於2021年初,智聯參與競標一個北歐國家的漁業公司的業務案,由於充分獲得Acer歐洲辦公室的協助,迅速解決問題,讓我們一舉打敗日本電信巨擘的競爭者,做到小蝦米打敗大鯨魚的致勝成果,取得成功。
有了這個初試啼聲的成功之後,我們積極利用sMeet的API來進行產業界的垂直整合應用的發展,目前瞄準包括銀行的線上開戶系統,甚至是大專院校或專業訓練單位的線上教學系統等新的嘗試,都讓sMeet在新興應用上創造商機,在國際市場上,透過宏碁集團在當地公司地協助,持續串連集團優勢資源,瞄準重要的營收貢獻產業,目前智聯是sMeet全球代理商,負責行銷與提供在地化服務的任務,目前已經在美國設立子公司,並陸續在北美各州成立區域型辦公室,並期盼進一步朝向一家國際服務公司前進,把好的人才推向全世界,走向全球。
基金會成立資本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上次說過,魏應充在2019的專訪中曾經提過,頂新30億食安基金的用途,是用於魏董成立的三大基金會: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好食好事基金會。
而食力的總編輯童儀展,又在灃食基金會擔任執行長。
在此梳理了一下人物關係圖,也可能是30億食安基金的流向。
追查食力背後註冊的公司,2015原復會社,2017厚策思維,兩家公司的董事:童儀展、林玉婷、吳秉琦都曾經在味全擔任過職務。
而吳秉琦也曾擔任傳動數位的總監,負責味全龍的行銷宣傳。
我們在此提出食力背後與味全幫的關係,主要是想質疑,食力號稱食安專業獨立媒體,理應適當行使其第四權,但觀察他們的報導,經常沒有做到公正客觀,而是操弄統計數據,自創名詞與獎項排名,去誤導社會大眾的認知。令人質疑食力身為媒體的公信力何在。
食力既然跟頂新的食安基金有關連,那不妨大方承認是拿魏董的錢做食安教育,何必遮遮掩掩地說自己是獨立媒體?
莫非是假中立真業配,借獨立媒體之名,為味全進行著不為人知的媒體及公關布局?而且一邊還接政府標案?
我們這麼小的粉專,只是窺見了真相的一角,就被一家資本額千萬的公司喊告,到底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呢?
回顧前情提要:
https://bit.ly/3ylza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