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en90007 (hirohito)
看板CFP
標題Re: [請益] 計算年化報酬率計算
時間Fri Jun 25 16:18:18 2021
我先舉個例子給你思考一下
假設我有個麻吉A,整天吹說自己的投資報酬率屌虐大盤
聽著聽著我也信了,就把手中的100萬存款,在某年年初交給A代操。
兩年過去,我問A做的如何。
A說:「我去年7月投資的標的目前漲了100%,年化報酬率58.54%。」
並貼了這張圖給我
https://i.imgur.com/lkX7lc1.png 我就問A:「我交給你100萬,2年後變110萬。這樣年化報酬算起來不是4.87%?」
https://i.imgur.com/2sn2l4E.png A說自己績效屌虐大盤,我說錢給你不如丟0050。
你認為呢?
----------
其實我的算法才是比較好的
A是個典型的「績效嚇死人、報酬笑死人」,股板最多這種
但A的算法也不能說完全錯,只是他少考慮了一些因素
一來手頭資金有90萬沒有被使用,績效本來就要打折扣
二來其中10萬資金停泊在帳戶,隔了半年才入市,時間成本未計入(XIRR只計1.5年)。
如果今天腳色換成A是一位基金經理人,我是一位投資者。
投資者會去管基金經理人做了那些買賣進出嗎?
"I don't give a shit"
我只在乎我投入的錢,從投入至今成長了多少%
要正確的求得年化報酬率
就不是要去計算A在那邊操作、買賣進出的收益增減
而是直觀的看投資帳戶的資金變化即可。
https://i.imgur.com/iu8wGkh.png --------
上面舉的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讓我們回到原Po提供的數字
https://i.imgur.com/QmgGKtM.jpg 你詳細的紀錄每次買賣進出來求年化報酬率,其實就像是上面A的算法。
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把投資帳戶看成是一檔基金
你完全不需要管基金經理人(其實是你自己)做那些買賣
直接從投資者的角度去看自己投資部位的增減
所以如果是我,會用右邊帳戶價值變化(日期數字是假設)
紀錄帳戶入金出金的時間和金額,用XIRR的方式計算年化報酬率
https://i.imgur.com/nobCuYJ.png 真實績效要看的數字,其實是你的「交割戶存摺」,裡面「出入金」的紀錄
而非「股票買賣損益」的紀錄
--------
上面是一個投資帳戶的算法
如果你有多個帳戶,也可以以合併計算
或甚至基金經理人的概念延伸出去。
把所有戶頭可用於投資的現金(台幣、外匯)、及目前投資部位(股債房產),
看成一檔多元投資基金,只是基金經理人還是自己。
在評估績效時
就要切換成一個旁觀者、投資者的角度,去計算整體部位的變化。
不要執著於經理人每一筆交易的損益
才能真的反映出真實數字,協助你做正確決策
希望的這樣回答能幫助到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9.250.2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P/M.1624609100.A.3F6.html
※ 編輯: ken90007 (60.249.250.230 臺灣), 06/25/2021 16:23:55
推 uyulala: 推06/25 18:54
推 ffaarr: 贊成應該要這樣算。某筆錢決定成為投資資金時就要算進去。06/25 19:15
推 buji: 沒錯。 就是這樣。06/25 19:22
→ buji: 甚至某些標的會賺,是投資組合裡另些標的犧牲06/25 19:24
→ buji: (賠錢)而得來到。06/25 19:24
推 edoggiagia: 推06/25 21:17
推 ococococo199: 這算法才有考慮到持有現金本身的投資效率06/25 21:49
推 jc0953489312: 推06/25 23:59
推 Tohkachan: 不是本來就要這樣算嗎==06/26 00:10
推 youngice: 推認真回覆06/26 00:17
推 lrm549: 分析師蠻多都第一種算法06/26 07:55
推 cchaha: 推認真,我是更嚴格,把所有的錢,不只投資的錢算總報酬06/26 08:11
→ chenblue: 類似存股的優勢,雖然只有10%但是全部投入。06/26 08:28
推 q1q1w1w1q: push06/26 08:48
推 tomap41017: 推06/26 12:24
推 hardlife: 這算滿典型的投資偏誤 誤以為irr高比較好(投資報酬率高06/26 12:28
→ hardlife: ) 但實際上更應該用npv(實際賺多少)06/26 12:28
都是IRR,只是對分母/成本的認知不同。
→ ffaarr: 也不是irr錯,而是irr的分母要帶入整體金額。06/26 12:41
推 buji: 樓主可否分享你覺得長期平均年化總資產報酬率多少算ok?06/26 13:23
→ buji: 追求 ROA 還是 ROE?06/26 13:24
總資產成長率不好抓,因為青年跟中年,每年年薪對總資產的挹注比例差很多。
30歲可能一年年薪就佔20%,50歲的年薪可能只佔3-5%
我自己會抓投資部位年化報酬4-6%,當作安全邊際去設計資產配置及我的FIRE計畫。
並不是說我只做保守的投資,我買全市場ETF,一般來說年化大約8-10%
但如果未來報酬不如預期,也不會影響我30年的理財規劃
→ aloness: 盲點是,這樣的算法是一開始就假設有這麼多本金,然後分06/26 13:54
→ aloness: 期投入;但從開篇文的狀況,他的回答是一有閒錢就買,不06/26 13:54
→ aloness: 是平常就準備那麼多本金在那裡,所以xirr是比較適合的06/26 13:54
→ aloness: xirr的優點是,他可以建日期,自動幫你算"非固定間隔時06/26 13:57
→ aloness: 間",因此不需要再整理成"年度投資"這種"固定間隔時間"06/26 13:57
→ aloness: 以上只是純講excel的功能06/26 13:57
你沒把別人文章看完又要瞎掰了......
拜託我舉例圖片的數字日期再看一次看清楚好不?都是用XIRR算的
再次提醒,我這邊只記投入本金的用法也不盡精準
如果你要算股票年化報酬,就要算股票帳戶的出入金
要算全部投資部位的年化成長,就要把每月薪水或是薪水x儲蓄率當成入金
端看你這檔基金的涵蓋範圍去設定
→ aloness: 你沒看懂我講的 06/26 16:09
→ aloness: 簡單講,你現在是假設他2021/3/1就有50萬可投,如果實際 06/26 16:12
→ aloness: 上是3月分有20萬,5月份有20萬,8月份有10萬,同樣用xir 06/26 16:12
→ aloness: r算,會有誤差 06/26 16:12
→ aloness: 既然都使用xirr,就不需要再歸類成以"年"為單位06/26 16:12
→ aloness: 實際運用上,在算產能投報那種毛3毛4的,誤差就比較明顯06/26 16:15
→ aloness: ,開篇這份case還好 06/26 16:15
還真的看不懂,那邊就只是假設,我哪會知道原Po手中實際有多少錢
你要再假設我的假設與現實不符,是哪招?
難道實務上,你要投資的錢都是買股的前一天生出來的嗎?
一般人都是 「日期=薪水入帳日」、「金額=月薪x儲蓄率」
都跟你說了一個比較務實的成本理解跟XIRR計算方式,你還要硬扯舊的沒錯很多.....
「恩,你說的都對」
只能說股息派的想法真的都很特別,不再回覆你了
推 Hecc: 總資產報酬率 比較正確06/26 18:23
推 buji: 是否有新資金加入投資部份位,長期來說06/26 20:47
→ buji: 應該不影響 總資產報酬率吧? 不過樓主後面回覆06/26 20:48
→ buji: 我是理解接受的。報酬率高低會受到大環境影響06/26 20:49
可能是名詞定義不同吧。我認為有「投資」才有「報酬」
我的「可投資」部位才有辦法計算年化「報酬」率
其他自住的房子、緊急預備金、汽車等「不可投資」的資產
就不會去討論「報酬」的多少
兩者會加總再扣除負債的「總資產」,大機率不會呈線型成長。
30歲薪水存下的100萬跟60歲存下的200萬
對總資產貢獻的比例、意義完全不同
我就不會特別去討論成長率還是報酬率了
但我想這是枝微末節的事,每人看法也不同,無關緊要啦。
※ 編輯: ken90007 (36.237.8.234 臺灣), 06/26/2021 21:36:23
推 Jimmy540i: 我上篇推文大概就這意思 但你比較會講XD 06/26 23:52
→ Jimmy540i: 算整體部位變化真的才是重點... 06/26 23:53
→ Jimmy540i: 我自己是會和房產和別的資產都算進去 因為對我而言都是 06/26 23:54
→ Jimmy540i: 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拋售換成其他標的 06/26 23:55
推 Jimmy540i: 就連主要居所雖然是不會售出 但也會看情況增貸 06/27 00:02
推 buji: 看來有些認知的小差異。 是在談不同的事 06/27 01:35
→ buji: 總資產我指的是總投資金額而已 06/27 01:36
→ buji: 年報酬率若是10%,不管投資資金多少都是10%, 06/27 01:37
→ buji: 所以我才會認為與年薪(轉投資資金) 無關,當然 06/27 01:39
→ buji: 儲蓄多有助於資產的累積... 06/27 01:40
推 seafamily6: 直接算身價就好啦 Net worth 06/29 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