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基金回測工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基金回測工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基金回測工具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遠見雜誌對市場先生的採訪:https://www.gvm.com.tw/article/82062 這次採訪和記者詳談了很多5~10年前剛起步時期的事, 以下節錄幾個我覺得對自己很有幫助的想法: ➡1. 目標: 10多年前剛開始接觸投資時,差不多是金融海嘯剛過,我遇到所有人都跟我說投資很危險,但我看...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40的網紅小路金融實戰Lewis.Inve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TF #PortfolioVisualizer #量化回測分析 ETF | 長期投資 |首選美股還是台股ETF?Portfolio Visualizer量化驗證給你看! | 乾貨教室EP01 |小路投資日記 ETF是近年來被動投資人的主要投資商品,但是到底應該投資台股的ETF,還是美股的E...
「基金回測工具」的推薦目錄
基金回測工具 在 小新學投資learn.invest | 投資 | 理財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4:19:31
【ETF分析】 這邊挑了5檔交易、討論度較高的ETF來做比較 0050和0056成立的時間最久規模也較大,00692和00850是屬於經營類型(治理評鑑、ESG)的ETF, 00878是由ESG(企業社會責任)和MSCI(摩根指數)挑選組成。 【前十大持股比重】 0050、00692以及00850...
-
基金回測工具 在 小路金融實戰Lewis.Inve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04 13:29:09#ETF #PortfolioVisualizer #量化回測分析
ETF | 長期投資 |首選美股還是台股ETF?Portfolio Visualizer量化驗證給你看! | 乾貨教室EP01 |小路投資日記
ETF是近年來被動投資人的主要投資商品,但是到底應該投資台股的ETF,還是美股的ETF比較好呢?其實我們可以透過工具 Portfolio Visualizer 來進行量化回測,歷史績效好壞、風險高低都可以一覽無遺,還可以透過投資組合的方式來驗證觀點。
影片當中跟你分享工具的使用以及台股美股ETF的結論♥♥♥
在這個影片當中你會學到...
‣‣ Portfolio Visualizer 工具使用技巧
‣‣ 認識Sharpe Ratio 衡量策略績效的關鍵
‣‣ 近十年台股ETF與美股ETF的風險與報酬比較
‣‣ 投資台股與美股孰優孰劣的結論
Portfolio Visualizer網站:https://bit.ly/2GriM2t
▬▬▬▬▬▬▬▬▬▬▬▬▬▬▬▬▬▬▬▬▬▬
🔥喜歡小路的影片歡迎按讚、訂閱加上分享🔥
並且在下方留言你感興趣的主題,小路會視狀況拍攝影音呦!
謝謝大家!
▬▬▬▬▬▬▬▬▬▬▬▬▬▬▬▬▬▬▬▬▬▬
▶︎ 訂閱我的頻道打開小鈴鐺,第一時間通知你影音更新◀︎
Facebook 臉書粉絲專頁【小路投資日記】:https://www.facebook.com/lewisatstock
Instagram 粉絲專頁【小路外匯】:https://www.instagram.com/lewisforex2...
Telegram Channel:https://t.me/lewisatstock
#ETF #PortfolioVisualizer #量化回測分析 -
基金回測工具 在 MacroMicro財經M平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17 16:10:38這次直播由創辦人Rachel及M平方研究員Ryan來和大家分享如何運用研究工具箱解讀這次預防性降息和各大資產未來走勢!
直播內容搶先看:
・製圖功能:為何本次是預防性降息?
・報酬率工具:美元循環,誰是強勢貨幣?
・相關性計算:澳幣為什麼那麼強?
・事件時間軸:中美貿易戰 & 聯準會
・MM回測Beta版:預防性降息後,各資產未來走勢
------------
此為 2019/08/23 MacroMicro 粉絲頁直播內容:
https://www.facebook.com/macromicro.me/
------------
【財經M平方】
。官方網站:http://bit.ly/2J0nEtA
。加入 MM PRO:http://bit.ly/35HWxgB
【追蹤M平方其他頻道】
。MM總經線上學院:https://www.macromicro.me/video
。FB:https://www.facebook.com/macromicro.me/
。IG:https://www.instagram.com/macromicro.me/
。YouTube:https://pse.is/MDKFM
【訂閱M平方學習總經知識】
https://pse.is/MDKFM -
基金回測工具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2-05 19:00:11🕑十年以前,如果不知道該怎麼投資,多數投資人願意付出高昂的費用,尋求主動型基金的積極操作。➡️十年之後的現在,時間不斷地證明市場終究難以打敗,越來越多投資人發現,如果還是不知道怎麼做,只要傻傻跟著指數走,大部分的時候都不會錯😃。於是透過ETF進行被動投資 逐漸成為最近幾年一股不可忽視的投資主流。⭐️
✴️隨著AI智能理財不斷推陳出新,現在只要用台幣銀行帳戶,也可以定期定額買美國ETF🇺🇸,還會自動調整股債配比,而且手續費0%、信託管理費也0%。想投資美股ETF又沒時間盯盤下單的投資人,永豐銀行的ibrAin會是很方便的工具😃
➡️永豐銀行ibrAin https://reurl.cc/jda2ep
➡️立即試算 https://reurl.cc/W4ygo9
✅給你回測到1929年📈
✅2019年底前連帳戶管理費都免
#永豐銀行ibrAin #智能理財 #美國ETF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bit.ly/2INZTDI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聯絡柴鼠】
e-mail:[email protected]
基金回測工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遠見雜誌對市場先生的採訪:https://www.gvm.com.tw/article/82062
這次採訪和記者詳談了很多5~10年前剛起步時期的事,
以下節錄幾個我覺得對自己很有幫助的想法:
➡1. 目標:
10多年前剛開始接觸投資時,差不多是金融海嘯剛過,我遇到所有人都跟我說投資很危險,但我看到所有書籍資料都跟我說投資很重要。
我一方面擔心投資很危險,一方面也擔心自己不懂投資理財,未來會不會更糟。
所以當時有個明確的目標:「先試著搞懂看看,寧可現在20歲出頭10萬元賠5萬元,也不要等到年紀大以後不懂亂投資,500萬元賠掉兩三百萬。」
這不是說賠掉沒關係,而是比起擔心虧損,搞不懂投資更糟。當然,一開始也聽人說新手進場很容易「畢業」,畢業就學不到東西了,所以也是努力做很多功課。
當時我的目標一直放在學會投資,而不是一定要從中賺到錢(能賺到當然最好)。
有些錯如果一定要犯,我選擇早一點遇到。
現在回頭想,很感謝當時自己勇於冒險。
到今天,帳戶波動6~7位數是很正常的事,但在當年還是學生的時候,幾千元的波動就讓自己很興奮或很擔心,如果沒堅持學習,某次遇到大賠或者見好就收,退出市場可能也是一個念頭的事。
現在時常收到很多年輕讀者來問:「我有20萬元,可以投資嗎?」
這感覺就像看到當年的自己一樣,我會告訴他們:
💡「可以投資,但你的首要目標應該放在學習,而不是賺到錢。」
對此以前也有寫一篇文章分享,如果你身邊有新手朋友,可以分享給對方:
我有20萬元,可以投資嗎?》https://rich01.com/few-money-invest-3/
➡2. 求證:
對我最有幫助的另一個想法,是求證。
我已經很習慣遇到任何投資方法技巧,都不要太快相信和接受,盡量驗證一次。
這樣是不是有點懷疑論?總是抱持著懷疑?
沒錯啊,因為很多方法真的去驗證,十有八九真的都不像它說的那麼有用,或至少不像自己想的那麼好用,有「一點」用的都已經算是很好了。
原因很多,也許是方法本身有可用的限制範圍或時機、也許是有些細節或變數沒考慮到,也許方法本身就有錯誤、也許單純當下的時機運氣、或方法的超額報酬已經大不如前、也許是它本來就這樣只是使用的人有過高的錯誤期待...等等。
在投資裡面,至少10多年前開始學習時,我發現自己學到的、聽到的,往往跟真實狀況有很大的出入。這經驗相信許多人都有遇到過,但我並不想靠真金白銀和漫長時間去學教訓,寧可先用數據驗證。
驗證後,一方面了解它的特性,以及背後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避開各種陷阱。
這帶來的好處是,你聽到一個方法就很容易把它歸類到以前測試過的一些數據中,分辨出它應有的報酬和風險特性。
比方說你聽到可以歸在順勢交易類的策略,就知道它是大賺小賠勝率低,你聽到高風險配比的資產配置組合,就知道它空頭時回檔有多大等等。
當然,數據驗證不是萬能的,比方說兩顆子彈讓很多人當時斷頭、鉅額違約或者恐慌出場,而即使某個策略在歷史上那次是做對方向,但我們怎麼知道下一次會不會有意外,而自己剛好站在損失的那一方?
記者問到為什麼覺得市場先生文章好像有種風格,跟大多投資領域的主題不一樣,比較少在談論趨勢看法?
✔我說:「當數據看愈多,你的話就不敢講得太滿。」
經過各種數據求證後,對風險也會更有體會,對市場也會抱有更謙遜的態度。
至於戰勝市場?當然我對這件事也很有興趣,也會為此做研究做功課,分配一部份資金,但不會抱著自己一定能做到的態度,也不會看到某個方法回測數據可以戰勝,就認為未來一定如此。我們不是要成為基金經理人,只是一般投資人,比起戰勝市場,我覺得更優先的是人生財務的平穩,先做到這點再說,其他都是次要的。
➡3. 寫作:
另一個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寫作,
有句話說:「如果你可以把一個觀念知識教給別人,代表你真的足夠懂了。」
大概是2013年左右,開始把以前一些寫在PPT上比較零碎的內容,試著轉變成比較完整的文章,放到FB和網站上。
剛開始寫作時很困難,我原本以為自己投資有幾年經驗應該可以寫出蠻多東西,但當年我印象很深,剛開始寫到第10篇時就卡住了。
我才發現,原來很多東西我只知道一個大概,真的寫下來才發現,對於投資,自己沒有想像中那麼懂。
當時覺得這樣不行,
於是為了學好投資,就堅持了寫作這個習慣。
最終對我自己的獲益也很大,畢竟一個觀念知識只是大概懂,不代表能寫下來變成一篇文章教學,寫的過程也會遇到很多疑惑需要解答求證,把這些問題逐一解決後,對投資理財的各種細節越來越了解,其實也很有成就感。
到今天這件事依然繼續延續,範圍也有持續擴大、寫的內容也越來越細,到各種投資理財相關的商品、資產、方法、工具,只要我自己人生中有需要,或者在有好奇心的範圍,寫作就是我學習的方式。
---
就先分享到這,
➡看完整採訪內容:
https://www.gvm.com.tw/article/82062
市場先生 2021.08
#你看過市場先生文章最有印象的是哪一篇呢
#讀者可以留言告訴我 😄
基金回測工具 在 StockFeel 股感,來自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投資一定有風險,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申購前... 」
這句話各位一定聽過或看過,通常在金融商品的介紹頁最下方會出現
若是影音廣告的話,通常會快速地唸過去~
在決定是否投資基金時,大家是否最終還是以過往報酬率為考量呢?
多數人認為買股票就要想追最近飆漲的、買基金要買過去績效很好的
但這樣的結果會是如何呢?
美國有位學者 Cornel,他做了以下實驗:
研究美國資金規模超過 10 億美元的共同基金,然候分 3 組實驗
A. 贏家策略:挑選過去 3 年報酬最好的前 10% 的基金,每 3 年調整部位
賣掉績效變差的,並再買進最新排入前 10% 的,如此這般的執行
(數據回測時間為 1994~2015 年)
B. 中庸策略:若買進表現中間 10% 的基金,並照上述的模式,如此這般的執行
C. 輸家策略:若買進表現最差 10% 的基金,仍照同樣的模式,如此這般的執行
猜猜看,經過一堆「如此這般」,最後哪個績效贏了?贏了多少?🤔
基金回測工具 在 就是愛玩股 Wantgo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把錢All in在翻倍的股票,這輩子就不愁吃穿了!?我也這樣想過,最後賠光幾千萬,換來「失衡」的慘痛經驗,只希望不要再有人犯跟我一樣的錯。
👉 現在我的想法是:如果能把這輩子的風險都管好,其他都是你能賺的!
【東尼Stock團長專訪】
出國念書,拿學位回台後,白天工作下班研究房地產。財務工具跟總體經濟本來就是我老本行,當時出手的時機也很好,光是第一間房子購入一年後轉賣,獲利翻了 27 倍,之後就一路順風順水。
因為我在房地產賺到很多錢,朋友問我要不要一起作股票,我就答應了。第一次進場,我就想當主力,哄抬股價,這樣才賺得多啊。但買了一兩千張,我卻眼睜睜看股價從 3x 跌到剩 5 塊,轟的一聲,燒光我這些年在房地產的所有獲利。
雖然還是可以繼續作房地產,但需要有本金才能作。相比下作股票只要幾十萬,又可以再重新出發。所以就算在這裡跌倒,我也只能從這裡爬起來。
我甚至還換了工作,踏進法人操盤室,想從頭學會怎麼賺到錢,累積操作經驗。就算有這樣的決心但觀念也沒改,努力研究總體經濟、基本面,追蹤產業,想要像巴菲特那樣發覺有價值的公司,還是屢屢吃鱉。
能念的書都念了,要說風險管理分析,都考到最高殿堂的 FRM 還不夠嗎?到底缺的那塊拼圖是什麼?
直到在操盤室,遇到了厲害的操盤人前輩指點,才讓我脫胎換骨。
【大資金法人的股票操作思維】
法人追求的是低風險高報酬。到底「如何做到」?
秘訣就是講究「動態平衡」原則,關鍵就在『損益分布』與『期望值』的概念。許多人在進場時,就忘了當初低風險高報酬的目標,也算不出風險有多高,如何執行。
所以在操盤時,要有「統計思維」來操作。透過設計停損與資金控管,有意識去對沖掉原本的高風險,達成大賺小賠。沒有貫徹這個觀念,損益分布不會好看。
這個概念影響了我往後的操盤工作,直到現在。今年上半年來說,我幫公司操作海外商品就有 20% 的獲利(約 600 萬),冒的風險也非常低,單筆虧損不到 10 萬。
觀念矯正過來了,才算開始踏入高手的境界,不管作什麼商品都會成功。
在這層認知上,我設計了一套操作策略,原本想要用來操作期貨,想不到在股票上更好賺。
流程只要 #三個步驟:選股→ 平價防禦配置策略→ 下單執行,很快就能做好該做的事。
👉 為什麼在股市更好賺?
能在期貨成功的操作者,不只非常認真,也非常競爭。相對下股市根本是簡單模式,每年都在通膨,大跌幾千點還會有國安基金來救。
從我的選股策略裡,選出的股票上漲機率也高,挑到能賺 50%~120%的妖股,創造出整體資金年均獲利 30%~50%穩定收益並不難,符合法人操盤低風險高收益的目標。
這個方法從成型以來,我已經運作好幾年了,大漲、大跌、盤整的時期都經歷過,大原則沒有變過,最多就是調整部分細節而已,但有變動就會再跑過回測,確認策略可行,後來實單也的確是可行的。股市大漲,不用說,一定大賺。
股市大跌,虧損也在控制範圍內。2020 年 3 月肺炎災情跌掉幾千點,我整體虧損不到 10% ,手上沒有持股,不用擔心睡不好覺。
策略穩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任何時候都是可以進場的好時機。就算是市場極度悲觀的時候,只要能選到股票,就能進場,因為這是一個可以賺錢的策略,就什麼時候都可以做,做到老都可以。
👉 把風險管好的時候,獲利就會來了!
九成的投資人,只想著要挑一檔能發達的妖股,但是就算挑到了,要怎麼買?要怎麼賣?這些問題從來沒想過。
我的組合有算式分配,加上停損停利標準設置,才是完整的策略:直接避開大賠,小賺小賠會互相抵銷。其餘的部分,經濟多成長一點,就多賺,盤整一點,就少賺。
如同巴菲特所說,人生就像滾雪球,想要雪球滾的越大,就要找到很濕的雪、夠長的坡。選我們能選的,賺我們能賺的,對的事情持續作,跟著股市走,時間久了,就會還給你該有的公道 。
#低風險高獲利 #玩股特派員
————————————————
🤩 #低風險高報酬 投資 🤩 https://bit.ly/3Afklri
🤓 台股動態平衡社團免費體驗 🔎 https://bit.ly/36ePRIf
👨🏫 追蹤訂閱賺錢行情不漏接 🔥 掌握股市即時資訊 👀
💪 楚狂人 Telegram 🔎 https://t.me/madchuwin
🎧 通勤時間聽玩股,掌握賺錢行情 Podcast 🎧 https://apple.co/3pDiY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