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基督生平第三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基督生平第三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基督生平第三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基督生平第三冊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德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民謠搖滾之父——現在,他當然多了一個新的頭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Bob Dylan, 生涯寫了將近400首詞。 驚人的數量,直接體現在份量上,由大塊文化出版的中譯本,分為七冊,拿在手裡,就像磚頭一樣重(這不是誇飾)。 在一月號《文訊》雜誌寫了一篇書評,貼在這裡。 〈用藍調和詩歌唱醒了一個時代—1...

  • 基督生平第三冊 在 陳德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13 13:30:43
    有 81 人按讚

    民謠搖滾之父——現在,他當然多了一個新的頭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Bob Dylan, 生涯寫了將近400首詞。

    驚人的數量,直接體現在份量上,由大塊文化出版的中譯本,分為七冊,拿在手裡,就像磚頭一樣重(這不是誇飾)。

    在一月號《文訊》雜誌寫了一篇書評,貼在這裡。

    〈用藍調和詩歌唱醒了一個時代—10首歌讀巴布.狄倫歌詩集〉

    《巴布.狄倫歌詩集》並不是一本書的名字,它的英文書名《Bob Dylan, The Lyrics: 1961—2012》簡單向讀者交代了幾個關鍵字:巴布.狄倫、歌詞選集,以及它所跨越的年份。

    《巴布.狄倫歌詩集》也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套叢書的集合,繁中譯本將它劃分為七冊,每一冊在線性的時間序列中相連(這意味大歷史之河),並以不同的創作時期為分野(這代表個人的轉型與探索)。是的,想料理狄倫學(Dylanology)這門繁複的、處處鑄下謎語的學科,非得這麼大費周章不可,尤其在狄倫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後。

    世人熟知的狄倫印象,是民謠歌手,是搖滾巨星,「作家」狄倫大抵只出過兩本書:1960年代摹仿垮世代風格,晦澀難解的小說《狼蛛》,以及發表於千禧年之初備受讚譽的回憶錄《搖滾記》。狄倫所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憑藉的仍是他的歌詞,或者說,歌詞中藏孕的詩意與想像力。

    這套書集結了將近400首詞作,時間跨度從1961年狄倫發行首張專輯之前,延伸至2012年的晚近作品《暴風雨》。台灣的出版社邀集了詩人、學者與音樂人共同翻譯,期盼這七冊書能成為華人世界狄倫歌詞的最佳譯本。

    要在短短數千字的規格內評論橫跨半世紀的歌詞,原先就不可能(另一個衍生問題是:我是要評論狄倫的詞本身呢?還是譯者的譯筆?),此外,在紙上「閱讀」歌詞也有其不適切性(倘若你是個從未聽過狄倫歌曲的讀者)。

    比較實際的作法,是我拉出一條動線,它類似時間的廊道,有清晰的軌跡,讓人見證那個當初從明尼蘇達搭便車到紐約闖蕩的小伙子,如何穿透各種思潮的迴聲,遊走於不同的文化圈子,最終形塑出20世紀一面輝煌的心靈景觀。

    這條廊道同時也收納了「時代的聲音」,即狄倫透過他自己的作品,替身處的各個時代拓印出的集體奮鬥、思索乃至於陷落。漫漫的時光中,新的聲光覆蓋上舊的,他的洞見和寓言,都在音樂休止處沖積成一片豐美的文字綠洲。

    我精選了十首歌,它們是我理解狄倫的索引,也具備導讀的功能。

    ⚡️ 你是我繼續上路的原因(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 1963)

    文學中有所謂的「行路文學」文類,音樂裡也有「行路歌謠」,以孕育狄倫的美國來說,行路歌謠可溯及山歌、草根民謠與源自南方各州的庶民音樂。〈別再多想,沒事了〉(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是歌者將踏上一條漫長孤寂的道路前(that long, lonesome road),和有緣無份的心上人別離的時刻,給自己的一次精神喊話:即使我在路的暗處,前方困頓難行,別多想,一切都會沒事的。

    這首歌收錄於狄倫第二張專輯《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那時,狄倫剛抵達紐約的藝文漩渦格林威治村,與長他幾歲的女友談著戀愛,〈別再多想,沒事了〉洋溢出的樂觀,是他彼時的心境寫照。

    ⚡️ 如果上帝在我們這一邊(With God On Our Side, 1964)

    美國總統就職宣誓的典禮上,新任總統手按《聖經》,隨著首席大法官宣讀誓詞,最後一句便是:「我祈求上帝的保佑。」(So help me God)美國以基督教立國,宗教與道德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兩大支柱,而宗教與道德,向來是狄倫詞作中探討的主題。

    〈上帝在我們這一邊〉(With God On Our Side)收錄於狄倫生涯最富政治意識的一張專輯《時代正在改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時值民權運動方興未艾的燃點,狄倫在詞句間來回替換上帝的位置,有時祂與敵人(西班牙人、德國納粹)站在一起,有時又回到我們這一邊。

    年紀輕輕的狄倫,世故老成地向人探問:什麼是正義?以上帝之名,是否惡也可以為善?

    ⚡️ 每個人都在做愛,就在荒蕪街(Desolation Row, 1965)

    1960年代中期,狄倫「封印」了抗議歌手的形象,他戴上墨鏡,揹起電吉他,舞台上鋒芒畢露,轉型成一名搖滾歌手。《六十一號公路重遊》(Highway 61 Revisited)便是狄倫替吉他「接上電」(go electric)的產物,專輯中塞滿咆哮呼嘯的歌曲,唯獨收尾曲《荒蕪街》(Desolation Row)延續出道時的民謠語彙。我以為,這是狄倫刻意採用的編曲手法,如此,才能把那條街的故事說得完整,講得清楚。

    《荒蕪街》長十一分鐘,比制式的三分鐘流行歌更有容量收納一長串的人物和奇想: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和奧菲麗亞,《聖經》裡的諾亞與撒馬利亞人,扮成羅賓漢的愛因斯坦,他們交相行走於荒蕪街,在那裡活了又死,死了又活。歌詞中有一句「我必須重新排列那些臉,再一一取上別的名號」(I had to rearrange their faces, and give them all another name)。

    那條幽幽的荒蕪街,兩側貼滿浮浪者的臉。

    ⚡️ 星星不會墜落,去找點樂子(Goin' To Acapulco, 1967)

    狄倫化身搖滾巨星的那幾年,有一支五人樂隊陪著他世界巡演,那支樂隊來自加拿大,當時名為The Hawks。1966年,狄倫騎摩托車時遭遇了一場車禍,逼使他暫離公眾視野,退回烏茲塔克的屋舍隱居、療養。

    狄倫於是召來The Hawks(他們即將更名為The Band),陪他在地下室閉關寫歌,眾人洋洋灑灑Jam了一百多首,灌錄為傳說中的《地下室錄音帶》(The Basement Tapes),〈去阿卡普爾科〉(Goin' To Acapulco)是這段沉潛時期的產物。

    阿卡普爾科是墨西哥的一座港市,以夜生活聞名。海港會引來水手,有水手上岸處就有妓女戶。「地下室」階段的狄倫不再文以載道(以現時的說法是:放下偶包),他在〈去阿卡普爾科〉換上一副輕鬆姿態,「她喜歡去巨大的地方,安頓在那裡等我靠近」(she likes to go to big places, and just set there waiting’ for me to come),明眼人都讀得出來,狄倫在暗示什麼。

    ⚡️ 愛只不過是個髒字(Love Is Just A Four-Letter Word, 1968)

    狄倫初抵格林威治村,便與當時的民謠皇后(Queen Of Folk)瓊.拜亞相遇,1963年,兩人在金恩博士發起的「向華盛頓進軍」遊行中,一同上台演出,那是歷史性的一天—就在同一場遊行,金恩博士發表了震古鑠今的「我有一個夢」演說。

    狄倫與拜亞的感情一如60年代的時局,起起伏伏。最早拜亞是狄倫的樂壇先進,很快地,狄倫的巨大名聲就淹沒了拜亞。1968年,拜亞錄製了一張全是狄倫作品的翻唱專輯《任何一個今日》(Any Day Now),包含一首狄倫本人未曾詮釋過的原創曲〈愛只不過是個髒字〉(Love Is Just A Four-Letter Word)。

    「沒有比這更荒謬的了:愛只不過是個髒字」(there was nothing more absurd than that: love is just a four-letter word),錄音室裡,拜亞船過水無痕似地輕聲唱著。時至今日,狄倫從未在任何場合演唱過這首歌。

    ⚡️ 我自靈魂深處為你而寫(Tangled Up In Blue, 1975)

    〈鬱結衷腸〉(Tangled Up In Blue)公認是整個70年代狄倫最好的一張專輯《血路斑斑》(Blood On The Tracks)的開場曲,也是狄倫做為一名「不可靠的敘事者」(Unreliable Narrator)集大成之作。歌裡,時間的概念消解了,昨日、今日、未來都幻化成一個浮想。

    地域的限制也被打破,東岸、西岸、北方的林地、南方之城、布魯克林的蒙塔格街,美國各地處處是歌者搜索舊情人的所在。在那既被濃縮又無限拉長的時空中,狄倫安插了各種可能性,他在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之間轉換自如,也在「說的」與「唱的」之間自由擺盪(其實,你要說這是一首饒舌歌也沒有問題)。

    「夜晚的咖啡館樂聲迴盪,革命在空中飄揚」(there was music in the cafés at night, and revolution in the air),狄倫如此形容地下室的同黨們。越戰結束的年代,他們藏身在那裡發出抒情的噪音。

    ⚡️ 魔鬼或上主,你得服事某個人(Gotta Serve Somebody, 1979)

    狄倫是猶太人(另一位頗具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加拿大詩人歌手李歐納.柯恩同樣是猶太人),70年代晚期他受洗為基督徒,個人創作跟著宗教信仰而變動,帶來所謂的「宗教三部曲」,1979年的《慢行列車駛過來》(Slow Train Coming)正是第一部,專輯封面清楚出現了十字架。

    雖然信的是神,狄倫比誰都知道他的歌是唱給世俗大眾聽的,他在〈你得服事某個人〉(Gotta Serve Somebody)創造了一種眾生平等(或者,眾生同樣精神匱乏)的世界觀,無論名醫或董事長、街頭太保或高官巡警、喝威士忌的或啃麵包的、打地舖的或睡彈簧床的,每個人都得服事某個人,向他告解,赦免自己的罪。

    諸多人物角色中,包括用毒的性成癮搖滾樂手、叫Bobby的或叫Zimmy的,狄倫毫不避諱將自己置入這首歌的情節座標內,反正上主會保佑他的,他沒在怕。

    ⚡️ 活在政治掛帥的世界(Political World, 1989)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坦克車駛入天安門,冷戰告終,蘇聯即將解體。種種價值瓦解而待重新建立,狄倫彷彿大夢初醒似的,回到他擅長的政治歌曲領域,〈政治掛帥的世界〉(Political World)依他自己的說法是:「這幾乎像是〈上帝在我們這一邊〉的更新版本。」

    狄倫用激烈的、帶著攻擊性的言語,拆解那政治掛帥的世界:愛沒有生存的空間、智慧被關進監獄裡、慈悲被除名流放、勇氣是很久以前的事。他這樣不留情面把現實端到世人眼前,要人好好逼視它,那股憤怒與憂心,直追出道時寫下的〈戰爭大師〉(Masters Of War)。

    如今,時間又過了三十年,這世界變本加厲的,只剩政治。

    ⚡️ 人群很瘋狂,時代很奇怪(Things Have Changed, 2000)

    〈今非昔比〉(Things Have Changed)是狄倫替電影《天才接班人》(Wonder Boys)譜寫的主題曲,電影主角是一名遇上寫作瓶頸的小說家(多麼熟悉的遭遇啊)。狄倫先到剪接室看了毛片,替歌曲準備寫作材料,後來完成的成品中,歌詞不無對電影的指射(譬如,他明白提到了好萊塢),由此我們可以理解,身為一個商業市場上的創作者,狄倫很清楚知道自己服務的對象是誰。

    〈今非昔比〉發表於1997年的《遺忘的時光》(Time Out Of Mind)與2001年的《愛與盜竊》("Love And Theft")之間,正值世紀的交界,狄倫在歌中編織了一幅世紀末的圖像:「世界將會爆炸,如果聖經正確無誤。」「我站在絞刑台,隨時等待地獄大門洞開。」

    整首歌的核心是這四句話:「人群很瘋狂,時代很奇怪。我曾經介意,然而今非昔比。」(People are crazy and times are strange. I used to care, but things have changed.)律動的韻腳中,狄倫冷眼旁觀著,他已經是過來人了,不會隨意掉入興奮的陷阱。

    ⚡️ 褪色的歌謠,沉入深藍的海底(Tempest, 2012)

    2011年,狄倫在眾人千呼萬喚下首度來台演出,隔年,他發行生涯第三十五張錄音室專輯《暴風雨》(Tempest)。往後幾年,狄倫接續帶來另外三張專輯,卻都以翻唱曲目為主,因此存有一個可能性:《暴風雨》不無可能,會是狄倫最後一張以原創曲目為主的作品。

    專輯同名曲〈暴風雨〉是一首長篇敘事詩,狄倫扮演一個老練的說書人,娓娓講述鐵達尼號沉船的故事(無獨有偶,《荒蕪街》也曾提到鐵達尼),狄倫在史實中融入他擅長的超現實意象:注滿淚水的酒吧、張開大門的宇宙、夢中下沉的船身。

    「大船乘著海浪向前,航向一個預言中的黃金年代。」其實,狄倫自己也是一艘大船,一艘破冰的大船,打破了民謠與搖滾的疆界,粉碎通俗歌謠和嚴肅文學的界線。他用文字構築出一座座迷宮,文體自成一個江湖。

    曾有人問他:「你的歌都關於什麼呢?」狄倫給了一個很狄倫式的回答:「哦!我的歌啊,有些關於四分鐘,有些關於五分鐘,還有一些,無論你相信與否,關於十一或十二分鐘。」

    是啊,別忘了,狄倫文字的質地再好,負載的思想再精純,那畢竟是歌詞,與歌曲一體雙生。放在紙上閱讀,只得其一半,想完全潛入那條時間光廊,被狄倫的「聲音」醍醐灌頂,你仍得用聽的。

    (註:文內歌詞中譯,取自馬世芳、陳黎、張芬齡、葉覓覓、崔舜華、蔡琳森、曾珍珍、余三奇、楊嘉的譯作)

  • 基督生平第三冊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20 17:53:31
    有 60 人按讚


    隨著台灣選戰愈演愈激烈,各種圍繞著女性外型、年齡、婚姻及生育等羞辱性言語紛紛出籠,傑出女性政治人物如蔡英文及陳菊等,在邱毅眼中,竟則成了「不像女人的女性」.
      究竟什麼才叫「像個女人」?難道女人就不能掌權,不能在國家政治上有一番作為嗎?這讓我好奇,摩洛哥史上是否也有「政治女強人」或「女性執政者」?若她們有才有德,女性身分能否允許她們掌握實質政治權力?
      
    標題:《Khnata bent Bakkar,蘇丹背後的女人》
     
      「大歷史」描述的,泰半是男人的豐功偉業,然而地球一半人口是女人,歷史不可能單純只靠男性在推演,女性同樣做出卓越貢獻,只是未寫進史書裡.此外,父權至上的社會往往將女人排出在宗教、教育資源及權力核心之外,能力特出且掌握權力的女人,在男性執筆的史書裡,未必有好評價,例如武則天,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更被視為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
      在摩洛哥,同樣曾出現一位在政治上掌有實權的特出女子,Khnata bent Bakkar,生活在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中葉,對摩洛哥Alaoui王朝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分別是三位蘇丹的妻子、母親與祖母,是摩洛哥蘇丹Moulay Ismail四名合法妻子之一,Moulay Ismail生前非常重視仰賴她卓越的能力,讓她擔任接近部長與外交官的實質任務,甚至統領大軍.因此,她曾實質掌握政治權力核心,待Moulay Ismail於1727年駕崩,兒子Moualy Abdallah繼位,由她垂簾聽政,實質統治長達廿五年,幫助國家擺脫災難性的政治局勢,接替Moualy Abdallah蘇丹是她一手調教出來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亦即這位奇女子實質影響了摩洛哥王朝整整三代的蘇丹.
      一如許多傳統社會裡的傑出女子,從不被允許浮上檯面,Khnata bent Bakkar得到的關注遠不及她實際上在政治上的作為與付出.
     
     
    一、〈出身:來自撒哈拉的奇女子〉
     
      Khnata bent Bakkar確切生辰不詳,約出生於1668年左右,於1754年去世.
      Khnata Bent Bakkar有個穆斯林王朝非常少見的特殊出身──她來自撒哈拉,身上流著沙漠中人的血液,她的父親Bekkar Ben Ali是Chinguetti(於現今的茅利塔尼亞)的Mghafra部族的大首領,Mghafra部族在當時是個大型部落,掌握極為遼闊的區域,Bekkar Ben Ali更是最偉大的oulemas之一,知識淵博,熟諳神學、文學與各種知識,信奉伊斯蘭蘇菲派,在當時,蘇菲精神是所有穆斯林生活的指導與依歸.
      Khnata Bent Bakkar堪稱出身貴族書香世家,天生貌美、聰明、機智且相當博學,自幼好學,父親不僅給她首領女兒該有的教育,亦將蘇菲精神傳遞給她.
     
      1672年,蘇丹Moulay Ismail取得政權,試圖將分崩離析的摩洛哥重整成新摩洛哥,他本身亦是撒哈拉的後代,母親來自沙漠.
      1678年,蘇丹Moulay Ismail在撒哈拉進行大探險,部落首領Bekkar Ben Ali率領代表團,宣誓效忠蘇丹,並依照傳統習俗,將親生女兒Khnata Bent Bakkar嫁給蘇丹,藉由聯姻來加強政治聯盟,這場婚姻有著戰略考量、國家安全與部族團結上的政治意義,Khnata Bent Bekkar因而離開沙漠原鄉,走入皇宮,成為蘇丹的合法妻子,爾後更成為「王子們的母親」。
      既是名門之後,偉大首領的女兒,聰慧美麗,她與蘇丹在沙漠舉行了盛大婚後,才隨他回皇宮,且是以蘇丹合法妻子的尊貴身分,第一次走入皇宮.
      也因Khnata Bent Bekkar來自撒哈拉,對Alaoui王朝來說,他們身上流著撒哈拉血液,與撒哈拉關係密切.
      
      
    二、〈入宮〉
      
      Khnata Bent Bekkar的父親子女眾多,挑選她與蘇丹聯姻,應是早看出這女兒有著不凡能力與領袖氣質,會讓她在關鍵時刻,嶄露頭角.離別時,她發誓不會讓父親失望.
      推測Khnata Bent Bekkar入宮時,年僅十歲,作為首領的女兒,父親已讓她學習讀書識字,然而她整個受教過程應該是在入宮之後,接受王室教育,師承Cheikh El Mekki Eddoukali,宮裡還有館藏豐富的圖書館,讓她可以悠遊書海,爾後亦持續購書,讓館藏高達一萬兩千冊.皇室環境遠比沙漠都更能讓她在文化、學術與蘇菲精神裡成長,累積豐厚的知識底子.恰逢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的文化及智識運動炙熱,也讓Khnata Bent Bekkar得以親近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帶來的豐厚文化底蘊,感染Al Quaraouiyine創辦者Fatima al Fihriya的精神,甚至在神學與知識殿堂汲取她所需要的養分,為她往後為蘇丹提供諮詢、文化與知識的服務,做了準備.
      有些文獻紀載她是一位傑出的騎士,馬術絕佳,在一個女性地位低落、蘇丹擁有數百名嬪妃,且沒有蘇丹允許,女性不得外出的狀態下,她勢必有些條件,讓她可以享有其他嬪妃妻子無法得到的特殊待遇.
      
      初起,蘇丹奢華宮殿對這個沙漠來的小女孩兒來說,宛若牢籠,後宮鶯鶯燕燕,彼此爭寵,掌有最大權力的是蘇丹第一任妻子Lalla Aïcha Moubarka,被稱之為Zydana,因她是王子Zydan的母親,是個掌控慾強且具有威望的女子,嬪妃如果想向蘇丹要求什麼,都得先通過Zydana這一關,Zydana也藉此威嚇著後宮裡的嬪妃,她身邊的閨蜜則可享有特權,整個後宮可以說是Zydana掌管.
      Zydana不時對小小的Khnata投以冰冷尖銳目光,讓她意識到危險,身為沙漠大首領女兒的驕傲與自尊讓她想勇敢迎向Zydana的目光,挑戰Zydana的威權,然而蘇菲精神要她保持低調,並給予她勇氣.兩人關係向來緊張,雖然Khnata年輕貌美又聰明伶俐,受過扎實教育,然而她得以鞏固地位的原因依然是從產下王子開始,1694年,她產下王子Abdallah,地位上升,在豐富知識與卓越能力加持下,慢慢地,她成為蘇丹得力的左右手.
      
      據傳Moulay Ismaïl至少擁有五百個以上的嬪妃, 1703年有紀載的孩子總868個,包括525個兒子和343個女兒,1721年,第700個兒子誕生,生前一共有一千多個子嗣.無論確切數據如何,Khnata身邊圍繞著蘇丹眾多嬪妃與子女,進入皇宮受教育期間,Khnata認真學習,搞懂皇室內部運作與外面的世界,也慢慢了解後宮嬪妃之間的關係,發誓自己絕對不要變得跟她們一樣.
      
     
    三、〈蘇丹最仰賴的女子〉
     
      在蘇丹Moulay Ismail長達五十四年的統治時期,摩洛哥戰事頻仍,對內長期與頑強的亞特拉斯山柏柏爾部落打仗,對外還得抵抗來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的侵略,由於Khnata知識淵博,聰慧理智,蘇丹時常要她代筆書寫極為重要的外交信函,慢慢地,她開始在施政上提出建議,實質影響著政治,也讓她跟蘇丹形成緊密的夥伴關係,在蘇丹心目中,她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保護她不受Zydana與後宮嬪妃詭計的侵擾.
      
      蘇丹Moulay Ismail的母親來自撒哈拉,他對沙漠一直有著極深感情與嚮往,加上當時摩洛哥往往對歐洲有所憧憬,有些軍隊只服從基督教將領,不聽蘇丹使喚,是而蘇丹以黑奴為士兵,組織黑色禁衛隊(L’Abid al-Bukhari),這是一組只聽命於他的強大軍力,這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這支強大的黑色軍團攻無不克,讓蘇丹擴大領土,造就國土遼闊的盛世,蘇丹授權讓Lalla Khnata平撫投降的地方將領,與外國使節交流,甚至參與宗教政策決定,至少長達三十年時間,層層面面,她都是蘇丹的高級行政顧問,承擔外交使節的重要工作與責任,參與國家政治的程度極深,這同樣可以說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四、〈垂簾聽政與母子心結〉
      
      Lalla Khnata的父親是撒哈拉部族大首領,丈夫又是蘇丹,讓她對權力毫不陌生,對政治與權力也有一定的渴望,
     
      待政治強人甚至有暴君之稱的Moulay Ismail過世,摩洛哥進入嚴重的分裂危機,眾多王子激烈爭奪統治權,黑色禁衛隊亦加入這場蘇丹間的權位爭奪,與此同時,貴族(Guich)部落不再服從,頻頻襲擊城市,其他部落利用無政府狀態,發動叛亂。
      在王室所有人裡,最有資格與能力繼承國家領導人位置的,其實是堅定、成熟、有智慧且累積豐富政治經驗的Lalla Khnata,唯她有能力統治國家,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在多位王子爭權奪位的戰亂中,Lalla Khnata強勢介入,政治手腕高超,雖然Moulay Ismail生前極為殘酷,然而頗具威望,她便以丈夫生前名望,與各大軍事、宗教與部落勢力周旋,終究由她與蘇丹的第三個兒子Moualy Abdallah繼承王位,是而Lalla Khnata隱身兒子背後,垂簾聽政,一步步實質掌管整個帝國.
      亦即,在實質政治權力上,Lalla Khnata才是Moulay Ismail真正的繼承者.
      
      繼位的蘇丹Moualy Abdallah雖是她兒子,向來因生性懦弱無能而被詬病,無治國的能力與智慧,不時做出錯誤決策,危及國家與政權,全仰賴Lalla Khnata打點一切.
      雖然Lalla Khnata在整個政治動盪期,始終支持自己的兒子,然而她認為自己的兒子並沒有擔當蘇丹的能力,也不信任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掌權者,是而進行干預.
      
      當時政治局勢極度複雜,內憂外患不斷,Lalla Khnata聰明靈巧地藉由與不同部族進行聯盟,獲得Oudayas軍隊堅強戰力,來鞏固王朝勢力.然而這樣的聯盟備受挑戰,隨時有變異,Oudayas軍隊不認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多虧Khnata適時介入、協調,讓Oudayas向來是忠實盟友.
     
      當兒子Moulay Abdellah率兵出征,Lalla Khnata在王宮實質統治整個國家,做出重大決策,監督軍隊並接見外使,逐一弭平所有政治分歧.
      每逢國外使節來訪,在前往菲斯晉見蘇丹之前,都會先去Lalla Khnata的王宮進行協商,得先過了她這一關,才見得了蘇丹.
      
      然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完全不感謝母親的付出,忌妒母親的能力,甚至愈來愈痛恨母親干政,爾後逃到菲斯的Dar el-Makhzen,想遠離母親勢力.
      母子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張,Moulay Abdellah是個差勁、易怒而嗜血的蘇丹,Lalla Khnata不得不適時介入,安撫兒子的情緒,修補他在施政上的錯誤,持續主持與歐洲各國的俘虜交易,同時處理國內外各大勢力間緊張關係,保持微妙脆弱的平衡,努力讓她無能的兒子不至於失去王位.
      
      Moulay Abdellah忌妒甚至怨恨自己的母親,身為一國之君,卻被女人下指導棋而覺得受辱,因為自己需要女人來幫他保住政權而憤怒,對他來說,男人不應該聽從女性的建議,即便這個建議來自於自己的母親,都不被允許.終於,Moulay Abdellah計畫放逐甚至謀殺自己的母親,好擺脫她的控制,Lalla Khnata覺察到了,極有智慧地說,她要去麥加朝聖,並帶上自己的孫子.
      Lalla Khnata對自己的兒子有著無條件的愛,即便知道他想推翻自己,依然努力幫他擺平政治上的障礙,前往麥加途中,不管行經摩洛哥哪個地方,都與每個地方首領對談,加強他們對蘇丹的向心力,鞏固政權,聆聽民意,並將意見傳遞給蘇丹.Lalla Khnata同時代表兒子的統治權,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交流,例如利比亞,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直到麥加.
      朝聖旅途中,Lalla Khnata一路教育自己的孫子,把自己的知識、政治與統治經驗傳授給他,教他如何覺察自己的錯誤並學習改過,希望他將來成為優秀傑出英明的蘇丹.
     
      從麥加返回摩洛哥途中,Lalla Khnata得知叛軍試圖奪權的消息,她馬上趕回Meknes,協助兒子奪回政權,然而她跟孫子卻被捕入獄,被虐待,祖孫倆被關在獄中,她繼續教孫子何謂抵抗與堅毅,同時,她與oulemas 聯繫,除了替自己申冤,同時告知oulemas,有一個年僅十一歲的王子被關在牢裡,她孫子很快被放出去,而她則繼續坐牢了一段時間,終於獲釋.
      
      
    五、〈平靜的晚年〉
      
      Lalla Khnata重獲自由後,感知自己的兒子不願意繼續接受她的指導,帶著尊嚴,她退出政治權力核心,待在菲斯,日日在虔誠祈禱與佈施善行中,安詳度過晚年,享年八十幾歲.
      Lalla Khnata於1754年去世,三年後,1757年,她的兒子Moulay Abdellah逝世,由她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繼位蘇丹,他身上有祖母的影子與教誨,帶著摩洛哥重歸榮光.
      
     
    六、〈阿任小感言〉
      
      閱讀Khnata的生平對我來說,頗為吃力,她的一生完全在摩洛哥王朝更迭動盪期,剛入宮的她,不僅得面對嬪妃爭寵,得到蘇丹信任後,則是優秀地協助蘇丹處理政務,要理解她的人生,便得放入那個時代的摩洛哥王朝裡來理解,而那段歷史對我們來說,遙遠而複雜,卻相當關鍵而精彩,尤其她陪伴的是摩洛哥史上最重要的蘇丹之一,閱讀她的故事,便不可能不去了解這位蘇丹的豐功偉業.
      查著資料時,我覺得自己很像在閱讀「武則天+慈禧太后+宮鬥劇」的歷史,Khnata的智識與統治能力完全不輸男性,但因身為女子,便不能光明正大地掌權,即便親生兒子無能懦弱,她只得垂簾聽政,卻引來兒子不滿、妒意,甚至是殺機.
      她就像歷史上諸多發揮重大影響力的女子,是受過教育的,無怪乎傳統總是鼓吹「女子無才便是德」,好讓男性把所有權力緊緊掌握在手裡,將女性貶抑成只剩生殖功能似地.
      
      Moulay Ismail陵寢在Meknes,生前四位合法妻子與眾多嬪妃中,Lalla Khnata是唯一葬在他身邊的人,可見對她的重視.
      Lalla Khnata的故事給我很深的觸動,卻又說不上來,剛走進摩洛哥,對這國家一無所知,我莫名地愛上撒哈拉,最喜歡的古城是Meknes,因其雅致細膩的鵝黃色調與古樸厚重城牆,因為我「不是觀光客」,而是「獨行旅者」,帶著強烈的感受與探索意願,獨自一個人沿著高大厚重的城牆走,從Bab Mansour,一路走到水池那兒,沿途見著光影變化,道路起伏蜿蜒,走得累極了,Moulay Ismail 生前建造的城牆依然看似無盡且無所不在,既是保護,也阻礙人看得更遠,路上尋常百姓往來,過著尋常日子,剎時,只覺自己掉入古老時空,墜入王國盛世時代.
      那份觸動是很深很深的,何謂「歷史感」.
      
      至今,我依然非常喜歡Meknes的Le mausolée de Moulay Ismaïl,讓人無法遺忘的細膩優雅,飄浮在空中的,是一份介於死生之間的寧靜與光,我困惑,Moulay Ismaïl生前滿手血腥,死後也能重享平靜?或許吧,或許在亂世唯有暴君梟雄得以平天下,而「仁君」只能存在於太平盛世.
      此時才知陵寢裡,躺在Moulay Ismaïl的Lalla Khnata,是一位來自撒哈拉的特出女子,忽地,我明白了古老厚重城牆所訴說的故事.
      在我想像裡,Lalla Khnata是一位有著心胸寬廣如撒哈拉,堅強毅力如沙漠生命的女子,得到古城與王室才有的高等知識教育,當她有機會影響國家政治,便做出了驚人貢獻.
      然而女性身分讓她不得不藏身幕後,垂簾聽政,甚至因而讓母子關係不合.
      
      這是十八世紀的北非故事了,而此時的台灣對於女性掌政以及參與國家政治,雖相對多了許多自由、彈性與發揮的空間,然而性別歧視依舊在.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 基督生平第三冊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20 17:53:31
    有 60 人按讚

    隨著台灣選戰愈演愈激烈,各種圍繞著女性外型、年齡、婚姻及生育等羞辱性言語紛紛出籠,傑出女性政治人物如蔡英文及陳菊等,在邱毅眼中,竟則成了「不像女人的女性」.
      究竟什麼才叫「像個女人」?難道女人就不能掌權,不能在國家政治上有一番作為嗎?這讓我好奇,摩洛哥史上是否也有「政治女強人」或「女性執政者」?若她們有才有德,女性身分能否允許她們掌握實質政治權力?
      
    標題:《Khnata bent Bakkar,蘇丹背後的女人》
     
      「大歷史」描述的,泰半是男人的豐功偉業,然而地球一半人口是女人,歷史不可能單純只靠男性在推演,女性同樣做出卓越貢獻,只是未寫進史書裡.此外,父權至上的社會往往將女人排出在宗教、教育資源及權力核心之外,能力特出且掌握權力的女人,在男性執筆的史書裡,未必有好評價,例如武則天,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更被視為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
      在摩洛哥,同樣曾出現一位在政治上掌有實權的特出女子,Khnata bent Bakkar,生活在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中葉,對摩洛哥Alaoui王朝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分別是三位蘇丹的妻子、母親與祖母,是摩洛哥蘇丹Moulay Ismail四名合法妻子之一,Moulay Ismail生前非常重視仰賴她卓越的能力,讓她擔任接近部長與外交官的實質任務,甚至統領大軍.因此,她曾實質掌握政治權力核心,待Moulay Ismail於1727年駕崩,兒子Moualy Abdallah繼位,由她垂簾聽政,實質統治長達廿五年,幫助國家擺脫災難性的政治局勢,接替Moualy Abdallah蘇丹是她一手調教出來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亦即這位奇女子實質影響了摩洛哥王朝整整三代的蘇丹.
      一如許多傳統社會裡的傑出女子,從不被允許浮上檯面,Khnata bent Bakkar得到的關注遠不及她實際上在政治上的作為與付出.
     
     
    一、〈出身:來自撒哈拉的奇女子〉
     
      Khnata bent Bakkar確切生辰不詳,約出生於1668年左右,於1754年去世.
      Khnata Bent Bakkar有個穆斯林王朝非常少見的特殊出身──她來自撒哈拉,身上流著沙漠中人的血液,她的父親Bekkar Ben Ali是Chinguetti(於現今的茅利塔尼亞)的Mghafra部族的大首領,Mghafra部族在當時是個大型部落,掌握極為遼闊的區域,Bekkar Ben Ali更是最偉大的oulemas之一,知識淵博,熟諳神學、文學與各種知識,信奉伊斯蘭蘇菲派,在當時,蘇菲精神是所有穆斯林生活的指導與依歸.
      Khnata Bent Bakkar堪稱出身貴族書香世家,天生貌美、聰明、機智且相當博學,自幼好學,父親不僅給她首領女兒該有的教育,亦將蘇菲精神傳遞給她.
     
      1672年,蘇丹Moulay Ismail取得政權,試圖將分崩離析的摩洛哥重整成新摩洛哥,他本身亦是撒哈拉的後代,母親來自沙漠.
      1678年,蘇丹Moulay Ismail在撒哈拉進行大探險,部落首領Bekkar Ben Ali率領代表團,宣誓效忠蘇丹,並依照傳統習俗,將親生女兒Khnata Bent Bakkar嫁給蘇丹,藉由聯姻來加強政治聯盟,這場婚姻有著戰略考量、國家安全與部族團結上的政治意義,Khnata Bent Bekkar因而離開沙漠原鄉,走入皇宮,成為蘇丹的合法妻子,爾後更成為「王子們的母親」。
      既是名門之後,偉大首領的女兒,聰慧美麗,她與蘇丹在沙漠舉行了盛大婚後,才隨他回皇宮,且是以蘇丹合法妻子的尊貴身分,第一次走入皇宮.
      也因Khnata Bent Bekkar來自撒哈拉,對Alaoui王朝來說,他們身上流著撒哈拉血液,與撒哈拉關係密切.
      
      
    二、〈入宮〉
      
      Khnata Bent Bekkar的父親子女眾多,挑選她與蘇丹聯姻,應是早看出這女兒有著不凡能力與領袖氣質,會讓她在關鍵時刻,嶄露頭角.離別時,她發誓不會讓父親失望.
      推測Khnata Bent Bekkar入宮時,年僅十歲,作為首領的女兒,父親已讓她學習讀書識字,然而她整個受教過程應該是在入宮之後,接受王室教育,師承Cheikh El Mekki Eddoukali,宮裡還有館藏豐富的圖書館,讓她可以悠遊書海,爾後亦持續購書,讓館藏高達一萬兩千冊.皇室環境遠比沙漠都更能讓她在文化、學術與蘇菲精神裡成長,累積豐厚的知識底子.恰逢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的文化及智識運動炙熱,也讓Khnata Bent Bekkar得以親近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帶來的豐厚文化底蘊,感染Al Quaraouiyine創辦者Fatima al Fihriya的精神,甚至在神學與知識殿堂汲取她所需要的養分,為她往後為蘇丹提供諮詢、文化與知識的服務,做了準備.
      有些文獻紀載她是一位傑出的騎士,馬術絕佳,在一個女性地位低落、蘇丹擁有數百名嬪妃,且沒有蘇丹允許,女性不得外出的狀態下,她勢必有些條件,讓她可以享有其他嬪妃妻子無法得到的特殊待遇.
      
      初起,蘇丹奢華宮殿對這個沙漠來的小女孩兒來說,宛若牢籠,後宮鶯鶯燕燕,彼此爭寵,掌有最大權力的是蘇丹第一任妻子Lalla Aïcha Moubarka,被稱之為Zydana,因她是王子Zydan的母親,是個掌控慾強且具有威望的女子,嬪妃如果想向蘇丹要求什麼,都得先通過Zydana這一關,Zydana也藉此威嚇著後宮裡的嬪妃,她身邊的閨蜜則可享有特權,整個後宮可以說是Zydana掌管.
      Zydana不時對小小的Khnata投以冰冷尖銳目光,讓她意識到危險,身為沙漠大首領女兒的驕傲與自尊讓她想勇敢迎向Zydana的目光,挑戰Zydana的威權,然而蘇菲精神要她保持低調,並給予她勇氣.兩人關係向來緊張,雖然Khnata年輕貌美又聰明伶俐,受過扎實教育,然而她得以鞏固地位的原因依然是從產下王子開始,1694年,她產下王子Abdallah,地位上升,在豐富知識與卓越能力加持下,慢慢地,她成為蘇丹得力的左右手.
      
      據傳Moulay Ismaïl至少擁有五百個以上的嬪妃, 1703年有紀載的孩子總868個,包括525個兒子和343個女兒,1721年,第700個兒子誕生,生前一共有一千多個子嗣.無論確切數據如何,Khnata身邊圍繞著蘇丹眾多嬪妃與子女,進入皇宮受教育期間,Khnata認真學習,搞懂皇室內部運作與外面的世界,也慢慢了解後宮嬪妃之間的關係,發誓自己絕對不要變得跟她們一樣.
      
     
    三、〈蘇丹最仰賴的女子〉
     
      在蘇丹Moulay Ismail長達五十四年的統治時期,摩洛哥戰事頻仍,對內長期與頑強的亞特拉斯山柏柏爾部落打仗,對外還得抵抗來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的侵略,由於Khnata知識淵博,聰慧理智,蘇丹時常要她代筆書寫極為重要的外交信函,慢慢地,她開始在施政上提出建議,實質影響著政治,也讓她跟蘇丹形成緊密的夥伴關係,在蘇丹心目中,她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保護她不受Zydana與後宮嬪妃詭計的侵擾.
      
      蘇丹Moulay Ismail的母親來自撒哈拉,他對沙漠一直有著極深感情與嚮往,加上當時摩洛哥往往對歐洲有所憧憬,有些軍隊只服從基督教將領,不聽蘇丹使喚,是而蘇丹以黑奴為士兵,組織黑色禁衛隊(L’Abid al-Bukhari),這是一組只聽命於他的強大軍力,這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這支強大的黑色軍團攻無不克,讓蘇丹擴大領土,造就國土遼闊的盛世,蘇丹授權讓Lalla Khnata平撫投降的地方將領,與外國使節交流,甚至參與宗教政策決定,至少長達三十年時間,層層面面,她都是蘇丹的高級行政顧問,承擔外交使節的重要工作與責任,參與國家政治的程度極深,這同樣可以說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四、〈垂簾聽政與母子心結〉
      
      Lalla Khnata的父親是撒哈拉部族大首領,丈夫又是蘇丹,讓她對權力毫不陌生,對政治與權力也有一定的渴望,
     
      待政治強人甚至有暴君之稱的Moulay Ismail過世,摩洛哥進入嚴重的分裂危機,眾多王子激烈爭奪統治權,黑色禁衛隊亦加入這場蘇丹間的權位爭奪,與此同時,貴族(Guich)部落不再服從,頻頻襲擊城市,其他部落利用無政府狀態,發動叛亂。
      在王室所有人裡,最有資格與能力繼承國家領導人位置的,其實是堅定、成熟、有智慧且累積豐富政治經驗的Lalla Khnata,唯她有能力統治國家,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在多位王子爭權奪位的戰亂中,Lalla Khnata強勢介入,政治手腕高超,雖然Moulay Ismail生前極為殘酷,然而頗具威望,她便以丈夫生前名望,與各大軍事、宗教與部落勢力周旋,終究由她與蘇丹的第三個兒子Moualy Abdallah繼承王位,是而Lalla Khnata隱身兒子背後,垂簾聽政,一步步實質掌管整個帝國.
      亦即,在實質政治權力上,Lalla Khnata才是Moulay Ismail真正的繼承者.
      
      繼位的蘇丹Moualy Abdallah雖是她兒子,向來因生性懦弱無能而被詬病,無治國的能力與智慧,不時做出錯誤決策,危及國家與政權,全仰賴Lalla Khnata打點一切.
      雖然Lalla Khnata在整個政治動盪期,始終支持自己的兒子,然而她認為自己的兒子並沒有擔當蘇丹的能力,也不信任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掌權者,是而進行干預.
      
      當時政治局勢極度複雜,內憂外患不斷,Lalla Khnata聰明靈巧地藉由與不同部族進行聯盟,獲得Oudayas軍隊堅強戰力,來鞏固王朝勢力.然而這樣的聯盟備受挑戰,隨時有變異,Oudayas軍隊不認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多虧Khnata適時介入、協調,讓Oudayas向來是忠實盟友.
     
      當兒子Moulay Abdellah率兵出征,Lalla Khnata在王宮實質統治整個國家,做出重大決策,監督軍隊並接見外使,逐一弭平所有政治分歧.
      每逢國外使節來訪,在前往菲斯晉見蘇丹之前,都會先去Lalla Khnata的王宮進行協商,得先過了她這一關,才見得了蘇丹.
      
      然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完全不感謝母親的付出,忌妒母親的能力,甚至愈來愈痛恨母親干政,爾後逃到菲斯的Dar el-Makhzen,想遠離母親勢力.
      母子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張,Moulay Abdellah是個差勁、易怒而嗜血的蘇丹,Lalla Khnata不得不適時介入,安撫兒子的情緒,修補他在施政上的錯誤,持續主持與歐洲各國的俘虜交易,同時處理國內外各大勢力間緊張關係,保持微妙脆弱的平衡,努力讓她無能的兒子不至於失去王位.
      
      Moulay Abdellah忌妒甚至怨恨自己的母親,身為一國之君,卻被女人下指導棋而覺得受辱,因為自己需要女人來幫他保住政權而憤怒,對他來說,男人不應該聽從女性的建議,即便這個建議來自於自己的母親,都不被允許.終於,Moulay Abdellah計畫放逐甚至謀殺自己的母親,好擺脫她的控制,Lalla Khnata覺察到了,極有智慧地說,她要去麥加朝聖,並帶上自己的孫子.
      Lalla Khnata對自己的兒子有著無條件的愛,即便知道他想推翻自己,依然努力幫他擺平政治上的障礙,前往麥加途中,不管行經摩洛哥哪個地方,都與每個地方首領對談,加強他們對蘇丹的向心力,鞏固政權,聆聽民意,並將意見傳遞給蘇丹.Lalla Khnata同時代表兒子的統治權,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交流,例如利比亞,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直到麥加.
      朝聖旅途中,Lalla Khnata一路教育自己的孫子,把自己的知識、政治與統治經驗傳授給他,教他如何覺察自己的錯誤並學習改過,希望他將來成為優秀傑出英明的蘇丹.
     
      從麥加返回摩洛哥途中,Lalla Khnata得知叛軍試圖奪權的消息,她馬上趕回Meknes,協助兒子奪回政權,然而她跟孫子卻被捕入獄,被虐待,祖孫倆被關在獄中,她繼續教孫子何謂抵抗與堅毅,同時,她與oulemas 聯繫,除了替自己申冤,同時告知oulemas,有一個年僅十一歲的王子被關在牢裡,她孫子很快被放出去,而她則繼續坐牢了一段時間,終於獲釋.
      
      
    五、〈平靜的晚年〉
      
      Lalla Khnata重獲自由後,感知自己的兒子不願意繼續接受她的指導,帶著尊嚴,她退出政治權力核心,待在菲斯,日日在虔誠祈禱與佈施善行中,安詳度過晚年,享年八十幾歲.
      Lalla Khnata於1754年去世,三年後,1757年,她的兒子Moulay Abdellah逝世,由她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繼位蘇丹,他身上有祖母的影子與教誨,帶著摩洛哥重歸榮光.
      
     
    六、〈阿任小感言〉
      
      閱讀Khnata的生平對我來說,頗為吃力,她的一生完全在摩洛哥王朝更迭動盪期,剛入宮的她,不僅得面對嬪妃爭寵,得到蘇丹信任後,則是優秀地協助蘇丹處理政務,要理解她的人生,便得放入那個時代的摩洛哥王朝裡來理解,而那段歷史對我們來說,遙遠而複雜,卻相當關鍵而精彩,尤其她陪伴的是摩洛哥史上最重要的蘇丹之一,閱讀她的故事,便不可能不去了解這位蘇丹的豐功偉業.
      查著資料時,我覺得自己很像在閱讀「武則天+慈禧太后+宮鬥劇」的歷史,Khnata的智識與統治能力完全不輸男性,但因身為女子,便不能光明正大地掌權,即便親生兒子無能懦弱,她只得垂簾聽政,卻引來兒子不滿、妒意,甚至是殺機.
      她就像歷史上諸多發揮重大影響力的女子,是受過教育的,無怪乎傳統總是鼓吹「女子無才便是德」,好讓男性把所有權力緊緊掌握在手裡,將女性貶抑成只剩生殖功能似地.
      
      Moulay Ismail陵寢在Meknes,生前四位合法妻子與眾多嬪妃中,Lalla Khnata是唯一葬在他身邊的人,可見對她的重視.
      Lalla Khnata的故事給我很深的觸動,卻又說不上來,剛走進摩洛哥,對這國家一無所知,我莫名地愛上撒哈拉,最喜歡的古城是Meknes,因其雅致細膩的鵝黃色調與古樸厚重城牆,因為我「不是觀光客」,而是「獨行旅者」,帶著強烈的感受與探索意願,獨自一個人沿著高大厚重的城牆走,從Bab Mansour,一路走到水池那兒,沿途見著光影變化,道路起伏蜿蜒,走得累極了,Moulay Ismail 生前建造的城牆依然看似無盡且無所不在,既是保護,也阻礙人看得更遠,路上尋常百姓往來,過著尋常日子,剎時,只覺自己掉入古老時空,墜入王國盛世時代.
      那份觸動是很深很深的,何謂「歷史感」.
      
      至今,我依然非常喜歡Meknes的Le mausolée de Moulay Ismaïl,讓人無法遺忘的細膩優雅,飄浮在空中的,是一份介於死生之間的寧靜與光,我困惑,Moulay Ismaïl生前滿手血腥,死後也能重享平靜?或許吧,或許在亂世唯有暴君梟雄得以平天下,而「仁君」只能存在於太平盛世.
      此時才知陵寢裡,躺在Moulay Ismaïl的Lalla Khnata,是一位來自撒哈拉的特出女子,忽地,我明白了古老厚重城牆所訴說的故事.
      在我想像裡,Lalla Khnata是一位有著心胸寬廣如撒哈拉,堅強毅力如沙漠生命的女子,得到古城與王室才有的高等知識教育,當她有機會影響國家政治,便做出了驚人貢獻.
      然而女性身分讓她不得不藏身幕後,垂簾聽政,甚至因而讓母子關係不合.
      
      這是十八世紀的北非故事了,而此時的台灣對於女性掌政以及參與國家政治,雖相對多了許多自由、彈性與發揮的空間,然而性別歧視依舊在.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