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

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0:54:20

【凱鈞話重點】生活本就大不易,情緒起伏要留意!情緒可能引發哪些疾病?如何控管情緒? 現代人生活步調忙碌又緊湊,成日被各種壓力包圍,像是來自家庭、學業、人際、事業、財務、感情、健康等因素,當長時間處於高壓與焦慮等狀態時,情緒就容易因過於壓抑或受迫害,而出現扭曲現象,使心理及生理都可能產生疾病。初期常...

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 在 Oli 歐力 |美國留學| 行銷 | 旅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0:40

#留言一起避開雷公司 前陣子各公司陸續採行WFH (Work From Home)後,逐漸地有些員工對於自己公司的政策從期望到失望,到最後不抱任何期待。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越來越多人看清公司。 「公司根本枉顧員工性命,完全不在意員工」這是我朋友私底下向我抱怨的。後來我又在網路上看到了此篇文章:一場疫...

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15 01:59:23

【凱鈞話重點】體況辨別指標!新冠肺炎、低血壓、高血糖常見症狀有哪些?自我檢視不恐慌! 天氣一熱就容易頭暈目眩,食不下嚥,又碰上疫情當前,總讓人不禁胡思亂想!到底是患上了新冠肺炎、熱感冒、腸病毒、低血壓、高血糖還是中暑了? 先莫急莫慌,這次特別彙整常見病症的體況辨別指標,當自己或身旁親友出現身體不...

  • 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8 07:30:11
    有 27 人按讚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隨即到醫院帶回謝男偵訊。警方調查,謝男與其同住女友在醫院時情緒相當鎮定,一語不發。警訊時謝男供稱,兩天前因為女兒不聽話、說謊等行為加以管教,並強調「僅動手1、2次而已,沒想到會這麼嚴重」。被列為關係人的謝男女友,認為只是「正常管教」,所以沒有勸阻[1]。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林春燕簡任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
     
    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林春燕簡任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教」是溫和堅定的溝通;「教訓」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林奕萱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2]。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若把兒童虐待界定視為從黑到白的光譜,屬於「黑色」的兒童虐待案例,像是家庭內的亂倫、照顧者吸毒酗酒無法戒斷、長期毆打孩子成重傷和致死等狀況。此類加害人多是患有精神或心理上疾病,需要專業協助治療,而所觸犯的犯罪行為則須負法律責任,認定為兒童虐待是無庸置疑的。
     
    而光譜上灰色地帶通常是家長的「動機」不是加害兒童,發生的狀況往往是面對孩子難以掌控的脫序行為,因為缺乏育兒知能,加上情緒失控,導致責罰失手形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其傷害程度符合兒虐指標,若結果是符合兒童虐待指標,沒有灰色地帶,但何以兒保單位要考量「動機」,而認為是不當管教?
     
    許多慈祥有愛的父母,當孩子脫序哭鬧、無法溝通又遇到自己疲累缺乏耐心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能夠體諒兒虐父母崩潰的心理狀態了。當然若能夠用開玩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示理智還能控制自己,不會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而許多容易情緒失控出手過重變成管教過當的家長,多已是本身長期深陷婚姻失和、經濟壓力或缺乏社會資源等因素所致。
     
    孩子「脫序」的原因,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如:父母「跑路」,屢換居所而缺乏安全感、日常基本照顧,如:三餐不定,營養衛生不足的疏忽造成生理上不適、情感總是被冷漠對待,如:缺乏心理上的同理慰藉而沒有存在感;或是孩子本身有特殊狀況,如:過動傾向的孩子等,孩子最後只好用「脫序」來表達需求,但父母自己已無能量和能力了解孩子的需求。
     
    針對明顯位於「黑色」地帶的兒虐案,完善的兒童保護制度一定會評估人身安全,立刻安置受虐兒童,安排寄養家庭或育幼機構提供適當的照顧,以修復心中的創傷[3]。
     
    ■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
    ▸「管教」指的是以正向、支持的方式示範或告訴子女其應有之行為。
    ▸「虐待」則是以憤怒、負向的方式對待孩子。
     
    ▸「管教」是父母與子女均知道管教的原因及其行為的結果為何。
    ▸「虐待」則是父母單向、強制的壓迫,子女無法知悉自己為何遭受不當之對待。
     
    ▸「管教」是出於協助子女學習自我負責需要、有合理管教原則(符合兒童的年齡及身心發展)、並給予具體說明。
    ▸「虐待」則是出於父母自己的情緒需要、以不當的方式(如恐嚇威脅)、缺乏一致或合理的管教原則、未加說明。
     
    ▸「管教」是允許子女去練習父母所期望的行為,錯誤仍有更正的機會,所以子女可從中得到成長、學習。
    ▸「虐待」則是當子女有錯誤即會受到嚴苛的處罰,而讓子女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人",子女無法內化紀律,反與父母關係更為不信任與仇恨。
     
    ◉例如◉
    ▸(管教)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爸爸選擇帶著小明前往洗手間洗手並再次提醒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過當管教/虐待)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剛好爸媽又因家用衝突,爸爸隨即拿棍子責打小明的手腳,並不准小明吃飯,因為他沒洗手[4]。
     
    ■親權與懲戒權的行使界線
    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根據媒體日前報導,一名「虎爸」因為不滿女兒表現不佳,接連以電蚊拍、皮帶或腳踹體罰,導致女兒受傷,最後被高雄地方法院以傷害罪判處1年有期徒刑。
     
    民法第1084條第2項和1085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的權利義務,甚至可以在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然而,上述的報導為民法規定帶來一個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懲戒和教養權是否有界限?」
     
    基於父母的親權和懲戒權,父母可以在必要範圍內處罰未成年子女,只要處罰的原因和手段是在必要限度內,就算處罰造成子女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父母也可以阻卻違法。
     
    但關鍵就在於「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標準,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探究。首先是懲戒的目的,懲戒必須是為了矯正、改善子女的不當行為。而不是出於矯正目的的處罰行為,就不能認為是必要的懲戒。例如為了發洩情緒而痛罵或痛打子女,就不是必要限度的懲戒。
     
    其次,手段的強度也必須斟酌,一方面當然是處罰手段本身不能太過激烈,例如用水果刀割傷子女、把子女倒吊起來抽打,無論如何都是太超過了,當然不屬必要限度。另一方面,手段的強度也必須與懲戒原因相結合,懲戒原因愈瑣細,允許的手段就愈輕微。講白了,就是殺雞不能用牛刀,孩子上課睡過頭以及在學校犯錯被記過,這兩種情況所允許的懲戒手段當然有所不同。
     
    ■逾越界線懲戒的法律效果
    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父母確實有逾越必要限度的懲戒行為,會帶來什麼法律效果?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過當懲戒已經達到刑法可以處罰的程度,父母就不能免於刑事處罰。包括傷害、強制、妨害自由等罪,都可能是伴隨著過當懲戒而來的罪名。甚至除了體罰之外,若父母對子女的辱罵和威脅過當,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安罪,而不能拿「管教小孩」為擋箭牌。
     
    當然,對於子女的肉體或精神上處罰,也可能構成家暴。法院可以依聲請核發保護令,禁止父母繼續接近子女,或是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別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兒少福利法),如果父母對子女不當管教情節嚴重,依據兒少福利法第56條規定,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可以緊急保護或安置小孩。
     
    甚至如果經過主管機關評估後,認為孩子不適合繼續在原來的家庭裡生活,可以依據兒少福利法第71條,請求法院宣告停止父母的親權,如此一來,父母對子女就完全沒有保護教養或懲戒的權利[5]。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最初有什麼徵兆?背後又有什麼原因?
    關於「兒虐」我們不斷地探究與反思,姑且不論兒虐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原因,許多涉及毆打、羞辱、甚至殺子自殺等兒虐行為的家長,往往具有某些傳統的不當教養觀念,諸如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我只是恨鐵不成鋼,罵你是為你好」等種種的觀念下,不小心便頻頻以「愛」為名,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化打、罵行為,以「教養」為名,施行「恐嚇脅迫」教育。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我們相信,若要終結兒虐的發生,得從源頭做起,例如:近幾年「兒福聯盟」的橘絲帶兒保運動,開始嘗試與家長探討親子教養議題,並推動「不打不罵」的溫柔教養主張。提醒家長打罵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內心陰影,鼓勵家長們應多以尊重、傾聽、陪伴的方式,逐漸建立起與孩子理性溝通的良好互動關係,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覺察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和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及若不小心做出懊悔的教養行為時,能勇於向孩子認錯等等教養觀念。
     
    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偶爾也會犯錯,但能勇於認錯,做為最好的身教典範。讓孩子理解你尊重他的想法,也很努力想與他溝通,因為你愛他,所以願意好好跟他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中時新聞網)「狠父不求人怒毆 打死3歲女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07000405-260106?chdtv
    [2](TVBS 新聞)「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專家: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https://news.tvbs.com.tw/life/1124374
    [3]「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1803011.pdf
    [4](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區分管教與虐待」:https://www.dvp.ntpc.gov.tw/home.jsp?id=4fae2e3470ce3aca
    [5](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783
    [6](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從兒虐談到教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挽救無辜的孩子?:https://orange.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123
     
    ➤➤照片
    (關鍵評論)「《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四大錯誤信念」: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338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兒虐 #兒童虐待 #不當教養 #不當管教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6 23:00:42
    有 148 人按讚

    【龔成問答信箱】(Q21961-21980)

    Q21961:

    龔sir,我與太太同齡44歲,想在60歲時退休。
    現時擁有以下股票組合,現金10萬,自住450萬私樓尚欠樓按190萬。

    請問:

    1)現時股票組合適合我們的年齡嗎?應如何調整?

    2)如果每月以$10000投資,想在退休時擁有$800萬為目標,要如何計劃呢?

    感謝指點!

    0005*1133股
    0405*5000 股
    0598*5000 股
    0939*36000 股
    0941*2000 股

    2318*1000 股
    2628*4000 股
    2822*9000 股
    2927*1000 股
    3988*10000 股

    龔成老師︰

    1) 你現時持股,都適合你年紀。

    但要留意,任何股票、任何行業,我們都不應太過集中,因為一個行業就算更有優勢,也有機會面對行業週期及突發風險,太集中會對你整個財富組合不利。

    因此,你要建立一個平衡的投資組合,當中有不同的類別、不同的行業,這是最好的平衡風險方法。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0%,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

    銀行業營運模式較特別,風險會比一般行業為高。必需堅守30%這個準則,如果可控制在20%以內,會更好。

    你現時銀行股和建行(0939),明顯超過這個標準。你最好沽少少,換至以下平穏增長股,去平衡這個風險。

    另外,中國外運(0598)、中國人壽(2628)質素較中等,不宜持有太多。(2927,相信你係打錯號碼)

    2) 你44歲,我建議你集中用「平穏增長股」 ,去創造一個增值平台。

    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即$5000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至於每月餘下一半儲蓄和10萬現金,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以大市過去年平均回報10%計(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10000再加上你現有資金和持股,60歲大約會增值至680萬。

    如果要達至你的財務目標,你要加大金額至月$13000,才較有機會達成800萬目標。

    ------------------------------------------------

    Q21962:

    懇請賜教,情況如下:

    本人40歲月入13萬, 壓力大和有機會被炒, 每月供養母親$15,000, 未婚及沒有子女,每月支出$15, 000.

    自己單名下有一層大約950萬2房單位,還剩350萬按揭,月供2萬,另有600萬單位出租,還剩450萬按揭,每月租金$13500。私人貸款120萬,每月還款71000.。

    現金有180萬,早年投資期指、期油、期金及股票失利,損失700萬。想55歲退休,應該如何計劃?

    龔成老師︰

    首先,你要睇翻自已私人貸款120萬,是否一些較高息的貸款。如是,我建議你先還後,再投資會較好。

    我地財富組合除左要有增長力和質素外,平衡性都好重要。你現時資產明顯係偏重於物業類,長線你應加入一些優質股,以免過於集中個別資產類別,而產生風險。

    因此,你新資金建議優先投入股市,去令成個組合更平衡。

    投資方面,我見你過往損失都幾多。睇你投資的項目,我估計你都係短炒為主。

    記住,我地投資股票,其實等同投資一間企業。希望透過其自然增長,以達至財富增值的目的。

    所以,我地投資一定係長線,而唔係短期炒賣,去賺差價。你要先改變這個投資概念,對你長線會較有利。

    你現時40歲,可以投資一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去為退休作準備。你可以先用每月儲倒的一半資金作月供股票,另一半就儲起。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180萬資金,你可以先用一半,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一半和每月儲蓄,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但由於你有失業風險,係開始所有投資計劃前,必先儲起半年開支,作應急用,這個較穏當。

    ------------------------------------------------

    Q21963:

    老師,因我有住屋,所以不需買物業先。

    那麼我想請教下應該什麼時候才考慮買物業?因為眼見之前樓價升幅十分之高,雖然之後未必未必會這樣,但好像買樓投資會有一定保障。謝謝

    龔成老師︰

    中國人傳統覺得買磚頭,拿住係手,永遠都係最穏陣。

    但從財務增值角度,就係另一回事。物業的確有佢投資價值,但成個財富增值策略,其中一樣好最重要的事,就係「平衡性」。

    組合中,長線必需包含不同優質資產,好似優質股、物業等。

    我地投資,唔可以太偏重係單一資產類。單一資產類,唔好佔成個財富組合8成以上。到你較年長,更不應超過6成比重。

    再加上,現時樓市投資值博率不高,如果你本身有樓,就唔需要太急增加物業。你最好用優質股累積到一定金額,同時間租金回報率升至一個較合理水平,你才考慮。

    當然,你此期間遇到優質旬盤,你都可以不理這個標準,去先把握這個機會。但必須係好優質,才可以這樣做。

    ------------------------------------------------

    Q21964:

    老師你好,最近男朋友向我求婚了,1-2年內會結婚+買樓/租樓,需要多啲現金揸手。想問我應該如何步處放減啲股票?放邊隻先同埋邊隻留係手好啲?

    手持現值59萬股票及19萬現金

    盈富基金$24.68@8000 {41.4%
    太古地產$20.6@1800 {7.8%
    領展$68@600 {8.6%
    完美醫療$3.66@12000 {9.2%
    中國生物製藥$7.25@7000 {10.6%
    阿里巴巴$245.8@300 {15.4%
    安碩恒生科技$16.45@2000 {6.9%

    我哋每月可儲2萬5,二人月入共6萬,男朋友有現金80萬

    預計會買500-600萬內樓 結婚消費20萬以內

    龔成老師︰

    先恭喜你,人生將進入新一頁。

    你未來1,2年內,會有較多大型開支會用。由於時間不長,這部份資金,你最好另外儲起備用。

    若你要套現增加現金,你可以先完美醫療(1830),因為佢現價偏貴,長線值博率較低。其餘股票,你可以按比例去沽,咁就可以。

    但你這些股票,都係有質素,唔建議盡沽任何一隻(包括1830),至少持有部份,去保持增值。

    如果要再減,可考慮阿里,因為你持有佢的比例都算較多,而盈利減少少都可以。

    長線計,當你們資金較鬆動,就記住重新開始投資計劃,再儲有增長力的優質股,去提升自己財富。

    ------------------------------------------------

    Q21965:

    你好,我今年19歲,依家讀緊大學2年級,我深知愈早投資愈好,因為需要承受風險低,年輕真好~現在part time工作可以月儲$3500

    雖然不多,但我仍然希望學習投資,及早滾存。

    想請教龔sir我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投資組合?

    另外,我亦有留意2382及龔sir你一直建議的潛力股,請問我木不多時應如何分配呢?

    (我知道自己只要儲12個月,已經有超過4萬,相信比同齡同學仔有優勢)

    但因為2382入場費較高,仍然認緊應該如何是好

    另外,想請問若我投資潛力股時,提否應短期持有/當股價上升至某價位時放出?

    從而快速增長本金?

    現時可動資金=$4萬

    龔成老師:

    對,年輕是一個好大好大的優勢,你要好好把握這段時間,提高你的投資實力,到你日後有更大收入及本金時,就可以有更強的複息作用。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所以,你現時應該集中在「增值」。

    如果有一定的投資實力及承受風險能力,可以投資較多在潛力股類別。

    潛力股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建議你小注投資3067先。

    至於舜宇光學,絕對是優質股,你可以考慮月供,或耐心等佢大跌先一手手模式買入。

    當我地投資潛力股後,要長線持有,你想想,如果當年你好平買入騰訊(0700)、港交所(0388),如果太短視,升少少就賣,就會錯過之後升100倍的財富增長。

    ------------------------------------------------

    Q21966:

    早晨,老師。

    (3918)金界控股可以長線嗎?

    (178)莎莎國際可以長線嗎?

    龔成老師︰

    金界控股(3918)都有質素的,但始終新興市場,因此點都有風險。

    佢會因全球的疫情,而影響左生意,但這只是中短期。

    長遠計,佢仍然正面,佢之前有項目獲當地政府批准發展5幢建築面積共逾580萬平方呎的物業,包括提供共4700個房間的酒店群、娛樂場所及公寓等。我相信長遠對佢仍正面。

    這股股價較為波動,不過都有長線投資的價值。現價合理,可以分注投資。另外由於市場新興,在注碼上不能投資得過多。

    莎莎(0178)仍有質素,但佢已經無過往年代般的賺錢能力,同時香港的零售市道有風險,都令這股近年的表現較一般。

    這企業本身在行業有一定的地位,賺錢能力不差,但就會受經濟及零售市道影響,令股價較為波動。

    其實股票班我都有講這股的估值,在過往10年,自由行較為黃金年代過左,所以從估值上,無之前咁高。

    佢在行業的優勢仍在,但整體行業及零售市道,無過往咁強。長遠仍有質素,這刻處合理區,但投資注碼不能太大注,亦要有耐心先有收成。

    ------------------------------------------------

    Q21967:

    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想問,如果月供到某一個地步,假設個市大跌,會否把月供嘅股票全部放出,之後放哂入一隻增長比較多嘅股票入面?

    咁嘅做法會唔會太高風險?

    龔成老師:

    如果大市大跌,股價便宜,而原有的股票有質素,就應該買入,不是賣出。

    如果本身你想高增長,就應該一開始月供該高增長股。

    除非到大跌市一刻,某一隻高增長股跌到好平,比你持股更平,就值得賣出原有部分股,轉到該高增長股。

    不過,始終唔建議太過集中在單一股票,最好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

    ------------------------------------------------

    Q21968:

    你好 一直有留意你。2年前左右初哥 不懂買股票 短炒aia、小米、2832等。

    結果一買就小股災。就急不及待放左佢。就冇再睇。最近睇返 發現其實當時自己選擇的股票。都升左好多。才知道自己目光短淺。

    因為我心血小,想問現在開始重新購買。應投資哪些股票較好?(有廿萬現金左右,月薪2萬5,供樓7000,預計最多一個月2000左右)

    龔成老師︰

    記住,我地投資係想透過持有一些優質企業,讓其慢慢自然增值,以達至財富增值的效果。

    所以,一定係長線持有,唔會係做短炒。而且,唔好比「買入價」影響倒你,只要係優質股,我地應該長線持有。

    我建議你,先用「平穩增值股」+「收息股」作組合。這個組合增長力唔會太高,但勝在股價波動無你以往買的股票咁大。

    「平穩增值股」主要係有一定增長力 + 小量股息。而「收息股」增長力好弱,主要係產出穏定股息,風險會較「平穩增值股」為低。

    你可以因應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去作出配置。

    以你的投資情況,你可以考慮做月供股票,能將買入價有效平均,減少風險,相信是較適合你的。由於你每月可以資金太少,建議你集中月供$1500盈富(2800),餘下$500就儲起。未來你能再加大月供金額時,可以去供其他股票。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你現有2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10萬和每月所儲倒的$500,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

    Q21969:

    老師你好,我55歲。如果我想買收息股,請問而家548, 270邊隻可入?抑或有其他更好?

    龔成老師︰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0548)有質素的,這股持有不少有質素的資產,現金流穩定,不過增長力不強。

    這股有長線投資價值,收息可以。

    粵海投資(0270)正面的,這企業有多個業務,同時都處於賺錢的狀態,整體不錯。加上最大的水務部分,更是香港東江水,即是不斷賺香港人錢。

    佢係供港東江水部份,賺錢能力已經比以往弱左。係疫情下,內地工商用水需求會下跌,影響收入。而且,集團收入除了水資源外,還有其他好似物業投資、酒店、百貨等,在疫情下難免會受影響。

    至於增加資本開支投入建設,如果能提升現有效能,就會對佢盈利有正面影響。整體而言,集團業務依然係算穩定,預期維持平穏發展,故有長遠投資價值。

    若以現時股息率計,深圳高速公路股份(0548)值博率會較高。但佢主要收息,你唔好預會有明顯增長。

    而粵海投資(0270)雖然股息率較低,但有平穏增長能力。

    以你55歲年紀,其實2隻都適合你。你可以因應自己投資取態,去作決定。

    ------------------------------------------------

    Q21970:

    龔sir,你有冇研究美股?巴菲特最近大手買入的Verizon (美股代號:VZ)點睇?Tks

    龔成老師︰

    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VZ.NYSE)通過其子公司向消費者、企業及政府機構提供通訊、信息及娛樂產品及服務。

    其業務包括提供無線和有線通信服務和產品、視頻和數據服務、公司網絡解決方案、安全和託管網絡服務、本地和長途語音服務以及網絡訪問各種物聯網(IoT)的服務和產品

    我無好深入研究這間企業,佢規模已經好大,過往收入都算平穏。整體增長力唔算好高,主要係平穏增長,再加一定股息。

    此股初步睇,都有投資價值。

    巴菲特買入Verizon,相信佢覺得此企業有質素之餘,現價都有投資價值,所以才出手。

    ------------------------------------------------

    Q21971:

    龔成老師,想請教你一個問題,新聞不斷說全球通脹危機將至,到時股票估值是否會大跌呢?

    因銀紙越來越不值錢,我哋應該點可以及早準備呢?是否就是這個原因要用資產 1-3% 去買黃金呢?

    (我有睇晒你啲書百萬富翁給財務自由行系列講銀紙只是借據及主人的系統, 所以有點基本知識),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現金不斷發行,即是每一張的現金價值會持續減少,手持現金是輸家,打工仔是輸家。

    優質股、物業會升值,因此,你可以持有優質股,因為企業價值會向上,但一般股及劣質股則會下跌。至於黃金,你可買1%-3%。

    只要你建立一個「真正財富的組合」,就能對抗通賬。

    ------------------------------------------------

    Q21972:

    阿sir , 真係想請教下,電單車位值唔值得投資
    因為本人資金不多,車位未能應付,但眼見電單車位金額價格相對較細,是否值得投資?

    龔成老師:

    投資價值都有,但最重要是睇「租金回報率」,如果回報率太低,反映你買入價唔吸引。

    你要多做功課,比較現時各電單車位的回報是否吸引,尋找較高回報率的。

    如果以一般的車位及電動車位,我相信現價算是合理區頂位。

    ------------------------------------------------

    Q21973:

    龔成你好呀, 我一直有睇你既page同專欄, 好讚成你所講, 股票係應該要睇長遠, 加上近期短炒蝕過錢, 更加同意你的觀點。

    因為都踏入中年, 加上疫情期間工作大受影響, 所以都好希望可以盡快學識投資,

    近期自己心目中都mark定左兩隻, 希望可以請教一下你的意見 (唔知可唔可以咁樣PM你問, 如果唔得都唔緊要的。)

    唔知可否請教以下幾隻股, 可長揸嗎?

    - 中遠海控 (見佢升咁多一直冇買, 但前景幾好咁)
    - 國泰航空 (一直在7蚊左右持有左好耐, 希望等到疫情完後)
    - 醫思健康 (有新世界入股, 加上是醫美行業, 自己比較熟悉, 覺得前景不俗, 但之前又係升左好多, 一直未敢入)

    多謝指教

    龔成老師︰

    你有投資理財上問題,可以係度PM問我。

    我想你先明白一些投資概念,我地做財富增值,就係尋找優質企業,用一個合理,甚至平宜的價錢,去買入,並長線持有。讓其自然增值,以達至財富增值目的。

    成件事,重點係「優質」之餘,買入價格都要係「合理」。

    中遠海控(1919)主要從事提供集裝箱航運、集裝箱碼頭管理與經營服務。

    整體的質素算是不過不失,雖然在行業有一定的規模與優勢,但行業整體的賺錢能力無過往咁強。

    經濟好轉會對佢有利,因為始終是對經濟較敏感的行業,現時的股價已反映相關利好因素。股價大升後,其後之後較難有高增長,因為已反映了利好因素,反而預佢之後轉為平穩增長。

    這股係有投資價值,但現價略貴,未係投資時機,要等佢回2、3成會合理翻d,我地才可以考慮。

    而國泰(0293),坦白講質素只是一般。

    其中一個風險,是油價,睇翻佢過往多年,油價對佢成本影響好大,令佢盈利十分波動,就算佢利用對沖,都唔係好成功,反而試過因對沖而蝕大錢。

    另外,航空業對經濟週期較敏感,收入不穩,同時唔算係一個好賺錢的行業,因此這股的質素只是一般。

    就算佢重組,得到新資金,只是比佢「捱過這一關」,並不是賺錢能力方面有改善。

    若你持貨較多,建議等疫情過去,經濟好轉時,佢反彈就減持部份,去平衡風險。如果只係小注,你照長線持有都可以。

    香港醫思醫療集團(2138)主要以DR REBORN品牌提供醫學美容服務。企業都有質素的。

    (1)醫療服務:包括整形外科手術、微整形療程及由集團醫生操作的能量儀器療程及一般診症服務,以及牙科(ONE DENTAL及ONE DENTAL PLUS品牌)、中醫及眼科服務。

    (2)準醫療服務:包括由已接受培訓的治療師操作的能量儀器療程,該等治療師已完成集團醫生主導的內部
    強制性培訓。

    (3)傳統美容服務:包括面部護理、按摩以及其他無創療程。

    (4)護膚及美容產品:主要為集團的自家品牌寶特曼娜及瑞研雅。

    業務發展不差,長遠有增長力,不過業務中短期會有少少波動。現價合理區頂至略貴。如果你資金較為充裕,現階段先入一小注,係可以。

    否則等佢回多1成才入貨,值博率會較高。

    ------------------------------------------------

    Q21974:

    你好!我想同家人合力買樓,因為6-8年後有自住需要。今或明年買,打算先放租。已準備首期50%

    我睇唔清樓市會向上/向下/平穩。請問你可以提供一些意見嗎?

    龔成老師︰

    我認為香港樓,長期會向上。

    首先,我用身邊的朋友去分析(因為佢地都是適婚年齡的),我見到一個現象,唔少朋友結婚後,買唔到樓,要同父母用住,這幾年都係咁,而且人數不斷增長。

    佢地正在儲錢,正在等樓價跌,只要在適當時機,就會搬出去住,你知道這是甚麼?這就是潛在的購買力,而且不斷累積!

    香港樓長期供應不足,需求正不斷累積,這將會令樓價保持向上,跌少少,又會升過。

    但若果你問題重點,是今年和明年樓價的變動,我就答你唔倒。

    因為,我唔會太預測中短期的樓市,根本唔會有人知。至於長期,因為需求大,供應仍然不足。因此長遠仍會向上的。

    我投資樓市,唔好以「預期」的模式進行,只要你資金足夠,堅守「供得起」原則,而樓市唔太貴,已可以買入。

    香港樓現價合理區頂至略貴,投資價值的確較少,但自住價值仍在,你唔需要擔心買入後樓價的升跌,因為你買入後,影響的是供款。

    現時比合理價,貴左少少,唔算太多。

    ------------------------------------------------

    Q21975:

    老師!想問3300同1762

    我見1762有同小米合作

    龔成老師︰

    中國玻璃(3300)主要從事生產、營銷及分銷玻璃與玻璃製品;設計及安裝藥用玻璃生產線。

    佢的產品包括無色玻璃、有色玻璃、鍍膜玻璃、節能及新能源玻璃產品(如超白玻璃、低輻射鍍膜玻璃及光伏電池模塊產品)。

    這股不算,但又未到好高質。整體發展正面,但盈利有點不穩。現價合理,都有長線投資價值,但就要留意股價較為波動。

    萬咖壹聯(1762)不過不失。

    佢幫助企業與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建立聯繫,向尋求移動廣告、網絡視頻產品分發及遊戲聯運服務的行業客戶提供安卓內容分發服務。

    集團專有的平台,設有數據挖掘、數據分析及場景分析等技術,以定位於智能手機用戶,並通過智能手機製造商自帶移動應用程序及用戶界面發佈行業客戶的個性化、實時及基於場景的內容。

    不過,業務就較為波動,過往雖然有增長,但近年的中期業績出現生意與盈利下跌的情況。業務波動。

    萬咖壹聯(1762)子公司玩咖歡聚,跟小米(1810)合作,係利好。但有多大程度,影響母公司層面,要再觀察。

    這類股有危有機,可能有潛力,但只能小注投資。這刻的投資值博率,只可以話屬中等。

    ------------------------------------------------

    Q21976:

    老師你好,又一次請教你!上次跟你提及過我的移民大計,以及相關的財務安排。但現在疫情關係,移民申請尚未批出,最終是否移民,可能會成為一個未知之數。

    但追求財務自由,跟老師,以及老師的學生一樣,這個初衷從未改變!

    言歸正傳,小弟手持14000股地鐵(66),買入價是29元,現在是43元,其實現在升幅已很不錯,但是,在股息收入方面,每年只得一萬元多,所以我有以下想法,想聽聽老師意見。

    1. 將全部地鐵賣掉,套現大約60萬左右,然後將60萬買入一些高利息的股票,其中心水有兩隻:3988, 808,假設兩隻股票的股息是六厘,每年股息應該有36000元的。

    2. 因為每年地鐵的股息只有萬多元,如果我賣掉地鐵的話,套現60萬,其中20萬買3988,現行利息是八厘多,即是每年收到16000元利息,和地鐵帶來的利息差不多,

    之後我用剩餘的40萬來還樓債。(因爲我在吉隆坡已買樓,樓價是200萬左右,根據指定的期數定價繳款,要在2024年之前付清,現在已付了70萬。)

    對於上述兩個方案,老師點睇呢?還是有第三個更好的方案。

    龔成老師︰

    首先,如果你係最終留係香港,投資策略未必一樣。

    所以,我集中用你會移民的方向,去分析這件事。你現時主要考慮,主要係當地物業房貸和移居後的每月生活開支。

    地鐵(0066)係有質素,派息唔多,但有一定增長潛力。以你情況,就未必太適合。你可以慢慢沽出,套現現金。

    至於用方法1定2,就要睇你本身貸款利率和現時匯價而定。若利率較高,但有4-5%,我建議用方法2,清還部份貨款。

    若匯價低水,馬紙變相平左,你都可以考慮用方法2, 去減低貸款成本。

    否則,你應該用方法1,去主力為自己創造現金流。

    中行(3988)和泓富產業信託(0808)都係可以,但泓富主要係商用物業,較受經濟週期影響,會有少少風險。

    同時間,我都唔建議你只集中係2隻股票,以免太集中,而造成風險。

    以下係一些有質素的收息股,供你參考︰

    收息股︰港燈(263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深高速(0548)。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

    Q21977:

    龔老師 ,想請教下你,我和先生已經44歲,有一個兒子8歲,先生一直經營一間小食店,因為疫情, 這一年多已經把積蓄賠進去,

    今年新年過後已經倒閉, 我先生到現在也未走出低谷。 我係一間貿易公司經理,公司上年生意唔好,今年年初全公司需要減人工三分一,

    我人工只剩下二萬五千元, 一家人嘅擔子落到我身上,想請問一下老師,有什麼理財建議?

    我每月還可用2-3千元左右做投資, 如有需要,之前有幾份儲蓄保險, 可以攞返十多萬,謝謝指導!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股票,其實等同投資一間企業。希望透過其自然增長,以達至財富增值的目的。

    因此,成個投資計劃,一定係長線。你唔好預期投資,係可以解決你短期財務上問題。

    你們現時重點,係應該先放係日常生活上。我建議你先儲起半年開支,作為應急之用,才開始投資計劃。

    儲蓄保險部份,唔建議動用來投資,先留著,用來作為支持你家庭開支的後盾。

    之後,若你家庭收入回復穏定,可以月供一些「平穏增長股」 作增值。每月用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至於餘下的現金,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現時這個艱難時期,相信之係中短期,長遠經濟會重回正軌。你先生要明白,疫情出現,無一個行業能幸免,這個是非戰之罪。

    同時建議你先生,試下找工作,令個人有動力,以及提供家庭的基本收入,在這段時間,任何工作都要做,不要介意任何類別工作,日後先慢慢重新出發。

    現時應努力重新起步,盡力提升翻自己動力,為現時生活和將來復甦作準備。

    ------------------------------------------------

    Q21978:

    老師好,想問以下股票現在值得入貨嗎?

    1109,1038,2628,1997,0386

    謝謝

    龔成老師︰

    華潤置地(1109)、長建(1038)、中國人壽(2628)、九龍倉置業(1997)都是平穏增長股,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都係適合。

    現時股價都在合理區,可以分注入貨。但中國人壽(2628)近年賺錢能力弱左,質素只係中等,不宜大注。

    而中石化(0386),質素算是不差,但又未到好好,始終這只是商品企業,沒有一些太大的優勢。

    石油是商品,當中沒有差異性,佢地要將石油賣出,只能跟國際油價,這令佢地處於被動狀態。沒有價格自主的能力,這令佢地的獨特性有限。這類商品企業,都可投資,但就要明白不是最高質的企業。

    生意近5年只是上上落落,無乜增長力,這是受油價等因素影響,反映佢處於一個被動的狀態。收息是可以的,但增長力唔算強。

    此股較適合接近或已退休人士,現價合理,可以分注。

    ------------------------------------------------

    Q21979:

    成老師,本人32歲,同女友一樣打緊政府工,總收入大約6萬,結婚之後可以申請宿舍,現在有大約30萬投資美股,15萬現金。

    TSLA 28%
    QYLD 18%
    BB 10%
    TRVG 10%

    TSM 7%
    VIPS 5%
    CLNE9%
    QS 2%

    想問老師:

    1)想15年內財富自由,有冇可能?

    2)經常聽說美股將大跌調整,是否應調整組合?

    3)有打算購入物業收租,現時入樓市是否明智?

    感謝

    龔成老師︰

    先講你持股,黑莓(BB)、Clean Energy Fuel (CLNE)、Trivago NV (TRVG)質素較一般,而The Global X Nasdaq 100 Covered Call ETF (QYLD) 操作模式風險都高。

    這幾隻股票,不建議投資太大注。

    另外,個別股票就算質素再好,都不宜佔組合15%以上,否則會有過度集中性風險。你TESLA明顯有這個問題,建議你慢慢調翻個比重,會較好。

    你32歲,雖然應以增值為主。但你組合都幾偏向潛力型股票。佢地增長潛力係強,但同樣風險都高,所以唔可以持有過多。

    建議你加入一些較平穏增長的股票,或者VOO ETF去平衡一下風險。

    1)至於財務自由,每個人定義都好唔同。基本上,你被動收入,足以支付你日常支出,就算得上財務自由。

    你可以先用優質股,去累積一筆資產。到足夠時,就換成收息資產,為自己財務自由生活,去創造現金流。

    假設你希望15年後每月有2萬蚊現金流,以股息率6%計,你就需要累積400萬本金,才可以滿足財務自由目標的需要。

    2) 我地係唔會去估個市點走,只會用平貴,去制定買賣策略。

    現時大市在合理區上部,並不平宜,因此股票和現金比重,最好大約50:50。以你現時狀況,就不要再進行加注。

    3) 物業都係一種資產,長線都應該加入組合。

    但現時香港租金回報率一般,相比投資香港股市,值博率會較弱。加上你資金不多,建議你總資產累積到一個較高數量,才考慮放租物業。

    ------------------------------------------------

    Q21980:

    呀Sir,你好!我上緊你股票班,感受到你用心用力教學,我本身理解數字上較弱,但上堂大部份都跟到,謝謝。睇住把聲。

    想就住股票組合請教你意見:[現時27歲,月可儲11K,16萬現金,初接觸投資唔夠一年]

    月供:
    2800 盈富$3000
    0012 恆基 $2000
    9988 阿里巴巴 $2000

    另外:
    175 吉利 1000股@$20
    788 中國鐵塔 6000@$1.13
    1177 中生製藥 4000股@$7.38
    1448 福壽園 2000股@$7.84
    1810 小米 200股@$25.22
    3718 北控城市資源 8000股@$2.10
    6993 藍月亮 500@$17.47
    共值16萬左右

    大部份股票係未上堂前入,比較疑惑係3718同6993係咪一早就需要止蝕,而唔係Hold等佢升返。

    多謝呀Sir!

    龔成老師︰

    課堂上,如果真係有問題,有地方跟唔到。可以中間休息時間出來問我,或者INBOX問我都可以。

    你要先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北控城市資源(3718)和藍月亮(6993)不是無質素,你長線持有就可以,但唔好加注。

    較大問題係你持股中,太偏重左係潛力股,佢地雖然有增長潛力,同時風險都較高,不宜持有過多。

    你算年青,潛力股可佔約5成,餘下應用以下平穏增長股。但由於你投資經驗較淺,潛力股比重,要再調至3成以下。到你學到一定投資知識,才慢慢調高。

    但你唔洗沽貨去調整,只要再投資時,加大翻平穏增長股部份,就可以。

    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長建(1038)

    月供配置係可以,餘下現金就等有明顯回調,才出手入平貨。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 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6 18:54:39
    有 6,530 人按讚

    《疫苗接種知識:台灣大學》饅頭主播

    此資料主要摘譯、整理自美國CDC、Uptodate、各大期刊網站、學會及專家資訊,主要針對COVID-19疫苗常見疑問、疫苗簡介、特殊族群及罕見的不良反應,進行面向家庭醫師/基層醫療人員的介紹,一般民眾可先參考COVID-19疫苗Q&A、美國CDC Q&A或美國CDC疫苗迷思。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資料本來大多是基於有明確研究證據的脈絡來書寫,某些政策與醫療行為可能跟台灣狀況不盡相同。
    感謝費城兒童醫院提供的FAQ與Addison Lin團隊翻譯的中文版本。
    Fact sheet:NEJM Vaccine FAQ, Canada, Canada, Ontario, Toronto, HSE (Ireland)

    Q:打疫苗可以預防COVID感染嗎?

    A:接種第一劑疫苗21天後,仍有少數機會會罹患COVID-19,但可有效預防COVID-19重症,大幅減少住院機會及死亡。目前無足夠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後若仍感染,是否可降低病毒排出或傳染給他人的機率;但接種至少一劑21天後,似乎可減少家庭內傳染,且以色列研究顯示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後可減少體內病毒量,英國研究也有相似的結果。因此接種完疫苗後,仍須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Q:什麼樣的人建議暫緩施打或選擇適當疫苗?

    慢性病控制不穩定、發燒或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且病情不穩時。
    曾有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避免接種AZ疫苗。
    對核磁共振顯影劑(gadolinium)、電腦斷層含碘顯影劑(Ultravist、Omnipaque、Opitray...)或以下藥物(Niflec、Depo-Medrol、Depo-Provera、Micera、Neulasta、Herceptin...)產生過敏反應,應告知醫師、或許可建議施打非Moderna疫苗。
    其他暫緩或選擇疫苗可參考下方特殊族群。
    Q:什麼樣的老人建議暫緩打疫苗?

    A:老年人若感染,重症的比例較高,因此衡量利大於弊之下,都建議接種疫苗。挪威專家指出,在生活完全無法自理且輕微病症就難以康復、預期壽命很短(少於6個月)的老人接種疫苗應謹慎評估利弊,因為輕微的副作用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更多詳細資訊請見年長者。
    Q:AZ疫苗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A:第一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58%)、疲倦(52%)、肌肉痛(48%)與頭痛(37%);發燒18-49歲約32.7%、50-64歲約13.8%、65歲以上約4.6%,並且不超過2天。第二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45%)、疲倦(25%);發燒約佔3.0%。常見不良反應低於第一劑。其他副作用可參考下方。
    Q:Moderna疫苗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A:第一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18-49歲約81%、50-64歲約62%、65歲以上39%)、疲倦(35%)、肌肉痛(28%)、頭痛(18%);發燒(3.1%)通常不超過2天。Moderna第二劑接種後,三日內常見不良反應高於第一劑,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18-49歲約90%、50-64歲約77%、65歲以上57%)、發燒有35.6%,18-49歲接種後疲倦(>57%)、注射部位腫脹(>52%)、肌肉痛(>43%)、頭痛(>37%)、發冷(>22%)。這些症狀通常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並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副作用可參考下方。

    Q:打完疫苗後注射的手臂很痛,我該怎麼辦?

    A:建議參考: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以及台灣復健醫學會(詳細圖文建議)
    注射部位疼痛是常見的疫苗副作用。手臂請盡量放鬆並保持活動,避免僵硬。也可以輕微冰敷,等到消腫後(約1~2天),改為間歇性溫敷。如果真的非常疼痛,合併發燒,紅腫範圍持續擴大,可以諮詢醫師。參考資料:CDC、EM、healthgrades。

    Q:打完疫苗會讓我變成萬磁王嗎?會讓我的手臂可以吸附金屬嗎?

    A:不會!! COVID疫苗成份沒有任何金屬或是磁力物質。美國CDC、臺灣事實查核中心。

    Q:我打完疫苗之後發燒,要去看醫生嗎?可以預防性吃普拿疼嗎?

    A1:接種後2天內發燒可先使用acetaminophen退燒, 其他藥物(如ibuprofen)請與醫師討論,未持續超過2天原則上無須採檢,於退燒24小時後可返回醫院或單位上班,但如為有較高暴露風險者或經評估有採檢需要者,仍應進行通報採檢。其他資訊請參考下方。
    若接種2天後持續發燒,甚至出現新的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改變,建議請醫師評估。

    A2:注射疫苗前不建議預防性使用普拿疼Acetaminophen或NSAID藥物,因為可能會影響免疫反應。(NEJM FAQ)

    Q:是否可以使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預防嚴重的過敏性休克呢?

    A:美國CDC不建議,因為抗組織胺藥不能預防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如果預防性使用可能會掩蓋皮膚症狀,導致延誤診斷和處理過敏反應。Moderna約百萬分之2.5~24、BNT約百萬分之11.1~13.63、AZ約為百萬分之16.83。其他資訊請參考施打站準備、過敏性休克。

    Q:怎樣的人比較會發生疫苗誘發的血栓呢?
    A:目前因全球發生個案數太少無明確的風險因子,且主要發生於AZ及J&J。一開始認為年輕人、女性較易產生血栓,但可能起因於早期施打疫苗群體主要也是年輕、女性為主而造成偏差,後來男性案例較多可能因女性施打減少。目前粗估血栓約為每十萬人中0.79至3.77人(跟一張統一發票中三獎、四獎的機率差不多),而感染COVID住院中發現靜脈血栓約為3-20%。

    Q:如果打完疫苗引發的血栓會有什麼症狀?
    A:施打COVID-19疫苗後 4-28 天內,開始發生以下症狀之一
    1.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任一皆為腦靜脈竇血栓之可能症狀)。
    2.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腹內靜脈血栓之可能症狀)。
    3. 下肢腫脹或疼痛(深層靜脈血栓之症狀)。
    4. 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肺栓塞之可能症狀)。
    5. 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其他資訊可參考下方。

    Q:什麼是疫苗保護力? 我打了保護力 95%的Moderna是不是代表只有5%機率會得病?
    A:可以分成兩個部分:Efficacy(效力) 與 Effectiveness(有效性)。
    Efficacy(效力)是Relative risk reduction(相對風險下降率)的概念。在臨床試驗中會把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為安慰劑組,另一組為疫苗組,如果安慰劑組有80%得病,疫苗組有10%得病,那Efficacy就是 (80%-10%)/80%=87.5%,也就是疫苗組相對安慰劑組減少87.5%的感染機率。此外,臨床試驗設定的outcome也會影響疫苗效力的結果:有症狀感染、重症、死亡,各自所計算出的efficacy就會不同。所以打了保護力95%的Moderna疫苗代表跟沒打的人比起來可以減少95%的有症狀感染的機率。
    Effectiveness(有效性)是在真實世界中,觀察有施打疫苗與沒施打疫苗的人染病的差距,與臨床試驗不同,真實世界中包含較多無法準確控制的因素(如:接種者的年紀、本身疾病/用藥、疫苗儲存溫度...),但也較符合實際狀況,讓社會能整體評估這個疫苗的實用性。
    CDC vaccine effectiveness study

    Q:為什麼兩種疫苗的效力不能直接比較?
    A:因為臨床試驗進行的時間與地點不一樣。Moderna和BNT在流行尚未大爆發的時候在美國國內進行研究,所以相對得病的比例可能較低。相反的J&J剛好在美國國內疫情大爆發的時候做研究而且有包含其他國家受試者(南非、巴西),可能有較高比例的變種株(傳播力較強,致病力較高)。因此,如果要直接比較兩種疫苗,必須在相同臨床試驗,相同地點、時間、相同收案/排除條件,才有比較上的意義與價值。
    Vox:Why you can't compare Covid-19 vaccines

    Q:兩劑型的疫苗是否可以只打一劑就好?
    A:目前仍建議完整接種兩劑。此處不討論公衛政策與國家施打涵蓋率。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說明只打一劑疫苗有多少的保護力,但目前研究(大型前瞻性研究、小型研究)指出,施打一劑疫苗後,觀察28天後可達到臨床上8成以上的效力。但也有研究指出BNT疫苗若只打一劑恐怕無法對英國和南非變種病毒產生足夠保護力,且施打兩劑後抗體表現也較痊癒者高。

    Q:是否可第一劑打AZ, 第二劑打Moderna (Mixing and Matching)?
    A1:台灣CDC目前不建議,因為尚無足夠安全性與疫苗效力證據。但若已如此施打,也不需補打。如接種疫苗後出現症狀經醫師評估懷疑與疫苗施打有關,且通報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者,建議依原第一劑疫苗廠牌之接種間隔、以不同技術產製的疫苗完成接種。
    A2:根據臨床試驗(RH Shaw, CombiVacS, D Hillus, Hannover, Saarland)及專家建議,加拿大NACI於2021/06/01更新疫苗mixing-matching建議,考量有疫苗不足、VITT風險、增加短期免疫反應,可於第一劑AZ/COVISHIELD疫苗後間隔8~12週施打mRNA疫苗(BNT/Moderna),但是會增加輕度到中度的不良反應;若第一劑接種mRNA疫苗則可混打他種mRNA疫苗,但是第二劑不建議改為AZ/COVISHIELD疫苗`。後續Com-COV研究針對AZ/BNT混打也有類似的結果,混打可增加抗體表現,且似乎並無相關嚴重不良反應。瑞典針對AZ/Moderna混打也有增加抗體表現、副作用較多的情形(但無統計學上差異),似乎對南非變種有較好的保護力。

    * 歐洲似乎相對較接受混打的策略,甚至認為可以減少對vaccine virus vector本身產生的immunity,也可能對不同病毒株有更好的保護力。參考:歐盟執行委員會

    Q:COVID疫苗對變異株的保護力為何?
    A:英格蘭公共衛生署公佈針對Delta變異株的資料顯示(6/21/2021):施打第一及第二劑後,減少住院的有效性:輝瑞BNT:第一劑:94%, 第二劑:96%。AZ:第一劑:71%, 第二劑:92%。輝瑞和AZ疫苗皆具有高度保護力。能夠避免感染Delta變異株,轉而住院重症的防護率超過九成。根據英國數據顯示,40多歲以下的人,佔Delta變異株病例數的75%。60 多歲的人中,已有90% 的人接種疫苗,僅佔病例數的4%。從數據仍可見疫苗正發揮強大的作用。
    完成兩劑AZ疫苗注射,對Delta/Alpha variant的效力可達92%/86% (2021/6/16)
    完成兩劑mRNA疫苗注射,對Beta/Alpha variant的有效性可達77%/86%(2021/07/13)
    變異株與疫苗政策:NEJM 2021/6/23 SARS-CoV-2 Variants and Vaccines

    Q:接種mRNA疫苗會改變我的DNA?
    A:否。COVID-19 mRNA疫苗不會以任何方式改變您的DNA或與您的DNA產生交互作用。mRNA疫苗作用機轉是教導人體細胞自行產出SARS-CoV-2病毒蛋白質片段(疫苗抗原),進而誘發體內產生免疫反應。疫苗中的mRNA永遠不會進入細胞核(人體DNA存在的地方)。

    Q:腺病毒載體疫苗AZ會鑲入人體的DNA、誘發癌症?
    A:非複製型腺病毒載體疫苗是利用修飾後的腺病毒做為載體,病毒的DNA嵌入可表現SARS-CoV-2病毒棘蛋白的基因,此腺病毒不具人體內複製力、亦無人體致病性。接種後進入人體宿主細胞內表達疫苗抗原(SARS-CoV-2棘蛋白),進而誘導宿主對該疫苗抗原蛋白產生免疫反應。由病毒載體所攜帶的基因片段並不會嵌入人體的DNA。 (台灣CDC疫苗原理)
    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病毒棘蛋白有任何細胞毒性。(POLITIFACT)

    Q:我有在吃抗凝血劑(anticoagulant)是否可以打疫苗?
    A:可以!! 吃抗凝血劑並非施打疫苗的禁忌症。台灣腦中風學會
    若您服用的是單線 / 雙線抗血小板藥物,施打疫苗前不需要停藥或調整劑量,但施打後建議加壓施打處2 / 5~10分鐘以上,並確認是否止血或有血腫狀況。
    若您服用的是wafarin,在施打疫苗前請確認您回診的凝血功能檢查(INR),若皆穩定且小於3,可直接進行疫苗注射,若您最近的INR不穩定或大於3,則建議回診與您的醫師討論。若預定施打疫苗時間與服藥時間非常接近,可考慮暫緩服藥,施打完成確認無血腫之後再服用當天藥物。施打完成後加壓施打處5~10分鐘。若您服用的是新型抗凝血劑(NOAC), 施打疫苗前不需要做凝血功能檢查。若預定施打疫苗時間與服藥時間非常接近,可考慮暫緩服藥,施打完成確認無血腫之後再服用當天藥物。施打完成後加壓施打處5~10分鐘。
    2021 EHRA NOAC guide(p.10) 吃新型抗凝血劑(NOAC)病人,一天一次(QD)的藥可以延遲到注射完疫苗之後3小時再服用,一天兩次的藥(BID)可以跳過打疫苗前的那次服藥。

    Q:我有在吃賀爾蒙/避孕藥,可以打疫苗嗎? 要停藥多久?
    A:不用停藥可以直接打!! 台灣CDC曾建議要停藥28天再打,但已經在5/21修正建議可以直接打!! 吃避孕藥,血栓的風險,大約2000人會有一個(十萬人有50個)打AZ 疫苗,血栓的風險,大約是十萬個有一個。吃避孕藥比打AZ疫苗有高50倍的風險產生血栓。兩種血栓發生的機轉是不一樣的。荷爾蒙是讓凝血因子多了,血液太黏稠,所以產生血栓,發生的位置,大多在深部靜脈。AZ 疫苗發生的血栓,比較像某種自體免疫的疾病,血小板是少的,大多發生在腦膜上的靜脈。(資料來源: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教授)

    Q:我在吃類固醇(glucocorticoid)若想打疫苗是否需要停藥?
    A:若您服用的類固醇劑量<20mg/day prednisolone,基本上劑量不需要調整,也不需要停藥。若劑量>20mg/day,建議要等到減低(taper)劑量到<20mg/day再施打疫苗(BC),並建議與您的風濕免疫科醫師討論。若是可延緩的注射型的類固醇,可考慮接受疫苗後14天再注射類固醇,以達到最好的效果。(ARMA)

    Q:我有在吃抗病毒藥物可以打疫苗嗎?
    A:可以!!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抗病毒藥物會影響疫苗注射後的免疫反應。

    Q:我對某些食物/藥物過敏,可不可以打疫苗?
    A:基本上可以施打,除非是對前一劑施打的COVID疫苗或已知的疫苗內容物產生過敏反應,但若您有任何疑慮或過敏性休克病史,建議與醫師討論諮詢。若最後決定接受疫苗注射,建議注射後確實觀察30分鐘。若曾經對核磁共振顯影劑、電腦斷層顯影劑或以下藥物(Niflec、Depo-Medrol、Depo-Provera、Micera、Neulasta、Herceptin...)產生過敏反應,應告知醫師,或許可建議施打非Moderna疫苗。(詳細資訊請見下文)

    Q:我曾對流感疫苗有過敏反應,可不可以打COVID疫苗?
    A:可以,目前尚未有證據顯示兩者之間有相關性。

    Q:我在抽菸/戒菸可以打疫苗嗎?
    A:強烈建議施打疫苗!!! 也強烈建議您放下手中的菸!!! 趁著這次疫情一鼓作氣把菸戒了!!加油!! 吸菸是COVID重症風險之一,吸菸產生的氣溶膠,也可能擴大病毒傳播範圍(電子菸也是同樣現象)。使用戒菸藥物不須停藥(包含戒必適、尼古丁替代療法)。

    Q:我剛打完HPV/HBV/MMR…疫苗,要隔多久可以打COVID疫苗?
    A:儘管沒有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一起施打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資料,美國CDC目前建議COVID-19疫苗可與其他疫苗間隔任何時間甚至同時施打。美國ACIP過去曾建議在施打COVID-19疫苗後的14天內不宜施打其他疫苗,但此建議已經被修正,因為可能造成疫苗施打的延後。目前不確定同時施打會不會造成更頻繁或更強的局部或全身副作用。
    *英國建議帶狀皰疹的活性減毒疫苗間隔7天,避免COVID疫苗造成的發炎去減少對活性疫苗的免疫反應。green book
    台灣疾管署2021/06/13修改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應與其他疫苗間隔至少 14 天。如小於上述間隔,各該疫苗無需再補種。

    Q: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是否可以減少COVID感染?
    A:目前沒有直接證據可預防新冠肺炎,但根據研究指出,年紀大於65歲施打肺炎鏈球菌13價疫苗(PCV13)能減少COVID確診、住院及死亡率,而23價疫苗(PPV23)則無統計學意義,但另一篇針對PPV23則有預防確診及死亡率的效果;而針對特殊族群也有統計意義上的負相關,另一篇及病例對照研究顯示施打PCV13可能減少確診率;但也有研究指出,大於65歲施打肺鏈疫苗跟住院率、死亡率並無差異。因此,減少COVID-19感染是否是因為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族群大多為較高收入、較注意健康者或有其他族群特性,而非直接或間接保護,是值得考慮的事。對於公共衛生而言,在無法立即接種COVID疫苗的情形下,或許可先施打肺鏈疫苗提升針對肺炎鏈球菌的保護力,進而降低因細菌型肺炎的住院及死亡率。

    Q:是否可在疫苗注射期間做結核桿菌相關檢驗(TST或IGRA)?
    A:臺灣CDC建議先完成檢驗(IGRA或TST)再接種疫苗;IGRA抽血完成後可同日或異日接種疫苗;惟TST檢驗須完成判讀後再接種疫苗,以避免疫苗接種後影響TST判讀結果。
    美國CDC:目前沒有證據顯示TST或IGRA會影響COVID mRNA疫苗的效力。根據ACIP,非活化(inactive)疫苗並不會影響結核桿菌相關檢驗,而活性減毒疫苗(如:MMR)可能會降低TST的反應造成偽陰性的結果。 COVID mRNA疫苗並非活性減毒疫苗,但目前也不清楚在其接種後的最初4週是否會影響TST/IGRA檢驗結果,因此針對一般無症狀(入住機構等...行政需求)民眾建議在注射疫苗前、當天或注射後4週再接受結核桿菌相關檢驗;其他有症狀或有高風險結核桿菌暴露人員建議與醫療團隊諮商討論。

    Q:打完COVID疫苗要隔多久可以捐血?
    A:AZ要間隔14天; Pfizer, Moderna不須間隔!! (捐血中心)

    Q:我是孕婦/哺乳中可以打疫苗嗎?
    A:建議接種!! 雖然目前安全性證據有限,但孕婦也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權衡感染與安全,還是建議接種。優先選擇mRNA疫苗,但如果第一劑已施打AZ, 第二劑還是建議施打AZ。此外,哺乳中也可以施打疫苗,抗體也會出現在母乳中,可能對新生兒有保護效果。
    (其他詳細資訊見內文)

    Q:我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洗腎)/中風/心臟疾病/肺部疾病/氣喘/肝臟疾病/神經疾病/免疫不全疾病/肥胖/吸菸/貧血等,可以打疫苗嗎?
    A:強烈建議!! 有以上疾病皆建議接種疫苗!男性、年紀超過65歲、住在安養或長照機構及有以上疾病且未控制,可能為COVID感染後重症的高危險群!且接種疫苗後能有效降低住院及重症的情形,因此強烈建議施打疫苗!
    注射疫苗前不須停用胰島素、血糖藥、血壓藥、膽固醇用藥,請繼續規律服藥。
    對於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的病患(包含LQTS, Brugada syndrome, CPVT等),目前並無相關研究指出不適合哪種疫苗,建議施打前可諮詢心臟專科醫師,過敏性休克時一樣可施打epinephrine;另外,布魯蓋達氏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的患者接種後若發燒則盡早退燒,避免發燒誘發致死性心律不整。
    補充:洗腎病人建議施打,近日有新聞指出有洗腎患者在打完AZ疫苗之後過世,讓不少腎友對疫苗卻步。根據2019年台灣腎病年報,2017年這一整年總共的透析患者死亡人數為9753 人,所以平均一天會有 26.7 位透析腎友過世。​這些死亡的病人,絕大部分都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共病。「在這樣的背景值之下,必須去釐清打疫苗跟死亡的原因是不是有直接的相關:還是這個事件,只是剛好是背景值的呈現!」​

    Q:中風後多久才可以打疫苗?
    A:據台灣腦中風學會,腦中風並非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之禁忌症。但由於腦中風病人,在剛發作之急性期,可能會出現中風症狀惡化、再次中風、心臟血管事件、感染等相關併發症,因此建議在中風急性期(大約1~2週)過後,經醫師評估整體身體狀況已穩定,再施打疫苗。

    Q:有腦血管栓塞的病史,可以打疫苗嗎?
    A:可以,但若腦血管栓塞是屬於腦部靜脈栓塞或與特殊免疫或血液疾病相關,則建議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產生之罕見血栓併發症,目前的研究認為上是體內免疫反應產生特殊抗體(如anti-platelet factor 4 抗體)而引起血栓,與多數腦中風栓塞的血管病變或心律不整產生血栓的機轉不同。此外,疫苗可降低感染新冠肺炎本身引起之血栓風險,並減少重症比例及死亡率,因此有腦血管栓塞病史的病人仍可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台灣腦中風學會)

    Q:有血栓相關疾病病史(thromboembolic disease)可否施打COVID疫苗?
    A:大部分人建議施打!! 疫苗相關的血栓機轉較類似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一般靜脈血栓病史(無合併血小板低下)或thrombophilic disorder有較高機率產生此不良反應,但如果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AZ疫苗。

    Q:我有巴金森氏症,可不可以打疫苗? 兩天前我接種了COVID-19疫苗,我的顫抖更嚴重,跟疫苗有關嗎?
    A:據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建議病友施打疫苗,並接種在較不便的手臂(減少健側因痠痛而造成不便)!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疫苗會如何影響巴金森症狀的大量數據。對於部分病友來說,巴金森症狀在短期內會變得更糟,但接下來的幾天內預期能夠恢復到以前的基準。

    Q:我有癲癇,可不可以打疫苗? 新冠肺炎疫苗會讓我癲癇發作增加嗎? 疫苗會不會影響到癲癇藥物濃度?
    A:可以!! 注射疫苗後可能會發燒,若您的癲癇容易在發燒時發作建議與醫師討論,並可於注射疫苗後服用退燒藥。依藥物動力學及臨床經驗,疫苗與抗癲癇藥沒有明顯交互作用,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會影響藥物濃度。(資料來源:台灣癲癇醫學會)

    Q:我有蠶豆症,可不可以打疫苗?
    A:可以!!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哪種疫苗較好,蠶豆症患者應施打當地所能提供的疫苗為主。

    Q:風濕疾病患者是否能注射新冠肺炎疫苗(COVID-19 vaccine)?
    A:基本上可以!! 領有重大傷病之病友,位列公費疫苗施打對象之第九順位。
    參考資料:TCR COVID20210625 民眾版 (其他資訊見下方)

    Q:我有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people with HIV),可以打疫苗嗎?
    A:目前尚未有完整研究,但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建議可考慮施打疫苗。也有研究指出部分族群,注射AZ疫苗後似乎可產生與對照組無異的抗體濃度。(其他資訊見下方)

    Q:我擔心/曾有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可以打疫苗嗎?
    A:如果目前正在治療帶狀皰疹,建議暫緩施打直到治療完成。目前觀察、文獻回顧指出,COVID感染1~2周後可能會出現帶狀皰疹。另外個案研究也指出,mRNA疫苗、不活化疫苗施打後,似乎會誘發帶狀泡疹,特別是自體免疫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但帶狀皰疹是有疫苗可注射且可治療,因此仍建議施打,接種後需注意!
    *台灣CDC建議COVID疫苗與所有疫苗間隔14天。美國CDC認為COVID疫苗與任何疫苗不需要間隔。英國建議帶狀皰疹的活性減毒疫苗與COVID疫苗間隔7天,避免COVID疫苗造成的發炎去減少對活性疫苗的免疫反應。green book

    Q:我擔心/曾有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lre´ Syndrome)、貝爾氏麻痹症(Bell's palsy),可以打疫苗嗎?
    A:可以!! 目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疫苗會誘發GBS、Bell’s palsy或使這些病症復發,反而是感染COVID後可能會誘發!也因此台灣及美國CDC都未將這些病症列為接種疫苗的禁忌症,但施打後仍須注意!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e/2PACX-1vRonbj6D3bX0UU1mTTjQO8u5iynhDUg-8d0Rf8qnKcNCS5o3sirFqF6fSh6Jc5YKYyNFNi9jRhpw3VD/pub

  • 基本風險包含以下哪些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6-09 19:00:11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僅剩五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我們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也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另外呢,為了服務更多我們在世界各地的聽眾啊,我們現在的內容也進駐了「喜馬拉雅」的服務。

    在APP store或者是Google play裡面,搜尋「himalaya,h、i、 m、a、l、a、y、a」,你就可以下載這個APP,並且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同樣的可以訂閱收聽我們。

    如果你是一個工作認真做事負責的人,你可能會很善用你的待辦事項的記錄,把你每天要做的事情去把它列下來;然後呢,當你做完之後去打勾。

    可是你也可能碰過這樣的困境,就是隨著待辦事項的清單越來越長,你覺得壓力越來越大,效率越來越低。

    你每天都非常的忙,但是你卻不太知道自己忙了什麼?

    甚至於,你可以感覺到你完成了很多事,但是這些事情好像都沒有一個聚焦的效應;也就是說,你會有一種感覺是你「多勞但未必多得」啊!

    其實呢,在工作跟效率的管理角度,我們列出待辦事項的清單,它是一個很有用的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

    但是,我們也經常會被這樣的一個方式限制住我們自己,好像我一定要把清單上列出來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完成。可在這之前,我們卻沒有充分的思考,為什麼我要做它?或者是我應該做到什麼程度?

    然而如果再放的大一點,再深刻一點去想,我們甚至於沒有去思考我們做這一切為的是什麼?

    有一種好像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概念,叫做「堅持下去就對了,只要我能夠堅持努力,我有一天就能夠得到我想得到的。

    就像是一句俗諺說的:「戲棚下坐久了就是你的」,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哦?可是在這個時代裡面,你戲棚下坐了很久,可能也坐得夠久了,但是你真的有感覺到你要的一切,真的有屬於你的嗎?

    其實哦,在我每次面對這種生涯,和工作上面的選擇的時候,我都會遇到很多朋友,他有個毛病叫做「堅持妄想症」。

    而堅持妄想症就是我剛剛說的,第一個最明顯的特色,就是他們很辛苦,但他們多勞未必多得!

    而第二個他們會有一個想法是,戲棚下坐久了就是自己的;可是呢,他可能沒有得到任何他想要的,但他卻得到了滿身灰塵。

    然而如果你聽到這裡,覺得很沮喪的話,我今天當然不是要打擊你、挫折你的哦,我今天是要告訴你一個可能你早就聽過,但是你很有可能沒有認真去深思過的一個概念,叫做「20/80法則」。

    在19世紀的時候,有一個學者叫做「帕累托」,他通過計算提出的一個看法,就是世界上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富。

    而這樣的「28法則」,它也被延伸運用到很多很多領域,當然也包含了所謂的「效率管理」或者是「生涯規劃」。

    其實呢,你生涯當中或者在你生命當中80%的成就,往往是那20%的關鍵事物所造成的。

    然而我們多數時候,在做任何生涯的決定,或工作的決定之前,我們其實很少被教育,或者是被訓練要充分的思考。

    我們總有一種做就對了,但是我們卻沒有先去問清楚,到底做什麼才是那20%的關鍵?

    所以這也是我在我自己的線上課程,叫【過好人生學】裡面,強調了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的生涯是否能走到你想去的地方,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在每一個階段創造出成果?

    然而要創造出成果不能靠蠻力,是要靠聚焦的,而且你不只要聚焦,還要「再聚焦」。

    就像是哦,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用放大鏡聚焦,然後把紙燒起來這樣的一個實驗;其實關鍵就在「聚焦」。

    否則按你把一張紙放在太陽底下,無論是再大的太陽,你曬得再久,你最多會得到一張發黃的紙,你不會得到一張燒起來的紙。

    那在聚焦的過程當中,它一定有一個收斂的過程,也就是當你聽完這一段之後,我邀請你回頭看一看,自己的那些待辦事項的清單,你問自己有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關鍵?

    如果這些清單當中,只要確保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好做到位,其他的會造成良性循環,或者是正面的延伸效應,那一件事情會是什麼?

    你可能會發現,在你的清單裡面,居然沒有哪一件事情,你只是在旁枝末節上面不斷的追趕;但是你沒有問自己,它背後的共同性是什麼?

    這其實就讓我想到,賈伯斯在他生前曾經說了一句話,他說:「我們選擇不做的事情,會跟我們選擇去做的事情,是一樣重要的」,甚至於有時候更重要!

    那麼你在面對自己的工作事項,或生涯的時候,你的取捨是什麼?我遇到很多人哦,又要安全但是又要有發展性,這兩個概念是在本質上互斥的,因為你要有發展性,你就一定程度的冒險。

    但是我也不是鼓勵你盲目的冒險,而是在可控風險,做過風險評估底下的冒險,一個很基本的概念,你的預期報酬跟你的可能風險,本來就是成正比。

    盲目的冒險一定是有問題的,但是你完全不冒險,那你又怎麼去看見你生涯的可能性呢?

    回頭想一想,你有堅持妄想症嗎?你有一種很奇怪的想法叫做,你只要努力一切就會是你的嗎?

    如果你還繼續保持這個想法,我只能說其實你只是很努力而已;而且真的就這樣而已!其他的部分,生命當中的美好或者是生涯的更大的舞台,更好的發展性,可能跟你不太有關係。

    所以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示與幫助,更重要的一點是,努力絕對不是問題,但是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先聚焦在那最重要的20%,甚至是20%當中的20%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我們從即日起,到6月12號的晚上12點止,推出了一個季節限定的優惠。

    你只需要花1413的價格,【過好人生學】就會陪伴你一世一生的一起前進、一起成長,你加入了嗎?

    歡迎你的加入,也期待你的前進與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