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基本教練敬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基本教練敬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基本教練敬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基本教練敬禮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黃金右臂鄭兆村萌生退意,近一步想,要去哪裡? 這麼優秀到天花板的運動員,我想是老師教練們一輩子驕傲。 也是認識他的人非常惋惜的議題,但我想說:奧運延期一年對於田徑為運動之母的選手,傷害非常深,原因是運動訓練上,要把選手巔峰在未明確目標上ㄍㄧㄥ在那邊,實在非常困難,尤其田徑項目是全世界最多人比賽競技的...

基本教練敬禮 在 葉子霖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5:52:29

1080630 在軍中3660天的日子,終於結束了! 還記得98年一開始的時候我不是在陸軍而是考上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去了四天我就受不了了,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心裡素質太差,抗不了壓力,但是軍校就是喜歡精神上對你不斷的打擊跟施壓,另一個原因在完全沒有認識朋友的新環境,很難抒發壓力。 後來因緣際會下到了陸軍...

基本教練敬禮 在 張不知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20:03:57

[成功嶺記事 Day5 7/21] 這樣寫記事,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就第五天了,可是實際在裡面生活,真的感覺度秒如年,怎麼時間過得如此之緩慢⋯ 第三天跑3000,鐵腿的感覺已經消去不少了,但還是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原本想說跑個2000就好,不過大概在過1500的時候,路上有個凹坑,一沒注意就踩下去...

  • 基本教練敬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4 23:26:23
    有 1,628 人按讚

    黃金右臂鄭兆村萌生退意,近一步想,要去哪裡?
    這麼優秀到天花板的運動員,我想是老師教練們一輩子驕傲。
    也是認識他的人非常惋惜的議題,但我想說:奧運延期一年對於田徑為運動之母的選手,傷害非常深,原因是運動訓練上,要把選手巔峰在未明確目標上ㄍㄧㄥ在那邊,實在非常困難,尤其田徑項目是全世界最多人比賽競技的項目之一,訓練是科學,巔峰是週期,不可能隨時可以發酵。 所以,我為鄭兆村感到心疼。

    這讓我想起「運動員學習侷限」。
    體育班制度,
    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痛苦的議題,因為這是「專任教練權益」利害關係,也是過去時代為了讓運動員退役後的輔導機制所設立「治標不治本」方式。PS:不見得優秀運動員就可以考上,監察院曾經對優秀運動員爭取專任教練甄試可能性。

    專任教練立意良善,要給個讚!
    但是沒有考慮到,每年有多少四級到一級運動員退役?在人口遽減情況下,縮班、學校退場,那,10年後呢?

    運動員退役並不是國家的工作
    國家工作應該是建立制度,早應該讓運動員有第二專長,讓社會企業納入共同擁有,當企業擁有運動員、教練及相關從業人員時,就能成為該該企業重要資產(如同勞工),另,運動員可以繼續為國爭光,為企業爭光,同時間,這些頂級的運動員從業人員也有社會保障(勞動保護),而且,單項協會與奧會與企業關係可以更密切,所獲得的資源可以更完整。

    日本奧運委員會研究
    根據2000年制定的《體育促進基本計劃》,日本奧會(以下簡稱JOC)發起了JOC黃金計劃專案)JOC的人力資源部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希望有一個安全競爭的環境的頂級運動員與希望通過招聘和支持他們在公司內部創造新活力的公司之間建立雙贏關係,"他說,運動員與公司的關係不是基於贊助商,而是基於雇傭合同。
    他們的黃金計畫跟我們的奪牌黃金計畫完全背道而馳,JOC考慮是提高國際競爭力,不只於奪牌,包括為企業和體育創造新環境,包括僱用體育運動員。我們則是不斷提升預算在黃金運動員身上,那麼,還沒成為黃金的運動員呢?以及,當黃金運動員失敗了?他們要去哪?除了當老師、教練,他們有就業技能?

    國外有關於體育研究
    許多先進國家不會將運動員學習(體育Physical Education)變成唯一專業,這也是各國奧委會都有運動員退役輔導之計畫。
    當我閱讀到日本1961年提倡運動振興法之後,日本體育開始有了很大變化,雖然他們曾經在1980年代發生經濟泡沫,但各位可以發現,1969年後日本箱根接力賽冠軍學校,不會看到「日本東京體育大學」,而讓全日本人開始在體育教育以「終身運動」為主幹,意即向下扎根,自然而然運動成為社會每個人必要生活。
    因此,這些頂級運動員不會只懂「競技體育」,更有其他學科之一技之長未來可以與企業連結。

    美國沒有體育班
    但是美國各級學校願意以高額獎學金來提供優秀運動員就讀,為校爭光,光是2016年全美大學體育聯盟,每年約提供15萬學生運動員、共27億美元獎學金。
    另,美國對於體育運動項目上是縮減經費,整體來說,因美、澳、英、日、 韓的職業運動興盛,因此政府支持方式較少,企業投入資源較多,是與我國及中國大陸較為不同之處(張少熙署長,99)。易言之,運動競技經費變成軍備賽時,我們與中國大陸有什麼不同?

    究竟為什麼美國日本都可以成為運動強國?
    因為運動是社會的,
    政府、學校機構上大力推廣體育教育情況下,讓社會接受運動是生活而有運動事業成立的價值,成為聚落,成為產業,運動菁英社會地位高,收入自然也可以成正比。

    相較我國?
    從這次奧運60多位選手,我們可以知道多半都是體育相關科系畢業或就學中,當運動員只被限定在一個框架是不是我們也剝奪了他們的學習空間?那,當我們成為父母時,小孩子成為專業運動員要送進體育班?要送進沒有保障的國訓大門?

    這樣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最後,身為田徑學長的我,我想跟東奧田徑運動員們敬禮,謝謝你們,請繼續加油。

    兆村,士峰加油!

  • 基本教練敬禮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30 09:00:06
    有 200 人按讚

    女生要當兵嗎?一個預官的反思與建議。

    #女生應該當兵嗎? #我們真的要上戰場 ?
    #不怕排長帶你們衝哎哎哎步槍兵人勒

    好友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前天在節目上公開提到恢復徵兵制以及女生可服義務役,也引起和王浩宇議員之間的論戰,這是個很好的公共政策議題,事後和她及其他幾位朋友也對此有所討論。

    身為剛教召回來、戰事發生時要帶著後備部隊衝第一線的步兵預官,也想藉這個機會談談實務面自己看到的問題,與提供改革解方的思考。

    先講結論,我支持 #朝全徵兵制方向 去思考改革,為什麼?

    落實全民國防、軍愛民民敬軍,也要民先懂軍啊。



    1⃣️ #徵兵募兵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我國從過去到現在實行的兵制嚴格來講其實是「#徵募併行制」,國防部以前也發布過新聞稿澄清外界以為國軍要進入「全募兵制」的錯誤看法。實際上依照《兵役法》的相關規定,83年次以後出生役男仍依法服4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也是屬於徵兵制義務役的一環。

    上次推行的兵制改革主要是著眼於加強常備部隊的專業戰力(就不會一直在訓練新的一年兵時間到又退伍造成戰力青黃不接),因此常備部隊也走向全志願役、專業化的「募兵」方式來吸引專職當兵的人,只能說這些都是在「#徵募併行制」的框架內所做的調整。

    但巧芯所提到的「徵兵制」就稍微不太一樣了。

    嚴格來說,男女都要當兵屬於「#全徵兵制」,就是除了專業職業當兵的人以外,所有國民不分性別都要服兵役的義務役,並接受長期(1-3年)的軍事訓練,除了貫徹全民國防的精神戰力,也是實務上讓「國防軍事」落實到全民的生活中。舉例來說,以色列🇮🇱、挪威🇳🇴等國家是實行「全民皆兵」,男女都要服義務兵役,而且是偏向軍事的,#女生也要拿槍打仗。

    以色列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是因為它強敵環伺、屢戰屢勝的關係(還有IG上很多...以色列女大兵?),挪威在2013年國會投票通過時除了防範俄羅斯以外,有一個很大的目的是 #推動真正的男女平權,也使得挪威成為第一個強制兩性服役的歐洲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瑞典🇸🇪也在2017年宣布恢復徵兵制,且徵兵不分男女,理由同樣包括 #促進軍中性別平等。

    其他實行義務徵兵制且強度比較高的國家包括南韓、瑞士、新加坡、越南、泰國(抽籤徵兵)等等,役期從一年、一年半到兩年不等。就連法國都在去年重啟兩階段的徵兵制(但內容多樣包括社工服務等)。以色列則是男生3年,女生2年,超硬。(不過以色列今年七月才剛正式宣佈男性役期從32個月調降到30個月,女性一樣24個月,許多軍方將領反對認為會造成人力短缺)

    美國🇺🇸歷史上一向是承平時期採取募兵制,戰時改為徵兵制。不過,韓戰結束至北部灣事件,兵役登記系統繼續徵兵,1954至1964每年大概140,000連冷戰平時美國還是有繼續徵兵的動作。(感謝 #方恩格 提供補充)而美軍徵兵的對象男女不拘,不過目前還有少數戰鬥工作不對女性開放。

    有很多的聲音認為台灣的兵役與後備制度應該改革,要改什麼?



    2⃣️ #後備現在是什麼狀況啊喂

    台灣社會對於國軍的看法以及在陸軍當中服役的經驗觀感網路上很多,這裡就先不展開。

    美國人其實近年來講了很多次認為國軍後備戰力不足、應該改革的情況,請自己參閱(bit.ly/3ieOUU2),儘管美國人有他們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但內容很多地方我認為是值得參考的。

    (之前寫《中共攻台大解密》而在台灣有一定知名度的美國軍事智庫研究員易思安 Ian Easton曾經在蘭德撰文寫過〈Transformation of Taiwan's Reserve Force〉,有興趣的可以參考,bit.ly/3l0xRGO)

    近期的《新新聞》也出了一篇專門談後備制度改革,大家可以先看看(bit.ly/2SmeFr7),包括國防部長最近說後備要優先召集一年義務役....但這群人數量已經從69萬人下降至47萬人,軍事訓練役則將逐年成長,到民國115年(2026)就會消失,接下來還有少子化的問題,如何保持後備戰力?後備戰力又有無必要?

    政府看起來現在在做行政制度調整的準備,要加大投入資源跟提升後備位階,但對我一個第一線的排長來說,重視的還是實際訓練內容以及士兵的戰鬥認知有沒有跟上。

    先講一下自己的體驗。

    以前大家普遍認為回去教育召集就是重溫「陰間」生活、上課很涼等等,甚至很多人一接到教召令就買機票出國或是跟公司報出差來逃避⋯⋯個人非常反對這種作法,不只愛不愛國的問題,而是這會傷害台灣整體的軍心士氣與實際戰力,近年國防部有對此作出一些改革來限制,很棒。

    平均來說現在是退伍後八年內會召集至少兩次,每次一週(軍士官七天、士兵五天),而我這次回去已經很充分感覺到跟以前不一樣,實戰科目很多,滿滿的行軍、操課與打靶,沒有什麼休息時間。不只是帶隊的義務役軍士官,接訓協訓的志願役軍士官也非常辛苦(感謝他們為國辛勞)(敬禮)。坦白說,確實讓我感覺到兩岸情勢是真的緊張,為什麼?

    中華民國在台灣目前是一個 #海島國家 的狀態,過去到現在的防衛指導主要都是「嚇阻+殲敵於海上&灘岸」,很多聲音都認為「加強海空軍實力就好,一旦海空軍打光讓老共上岸就完蛋了,也沒什麼好守的;而過去大陸軍主義在新的情勢下也應該被揚棄⋯⋯」

    這些說法都不是沒有道理,也因此台灣的海空軍無論在裝備、素質以及國際交流等層面確實都是很優質的,陸軍尤其是一般部隊普遍就稍微辛苦一點。但近期兩岸緊張對峙的情況以及當時在部隊裡接收到的一些資訊跟訓練內容,其實都讓我感覺得到國防部確實有認真陸戰的心理與實際準備。國軍當然也不是笨蛋,五六年前服役時陸軍訓練的科目主流就是城鎮戰為主了,但一直沒有引起社會的重視。

    除了大家都認為戰爭似乎很遙遠以外,沒有全民皆兵也導致軍民分家,人民不關心軍務,如何熟悉與落實全民國防?陸軍才是跟廣大民眾比較相關、也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因為不能詳述後備的真實狀況以免洩露軍機,直接講小結:

    a.#戰時接到動員令要不要裝死?
    我和同為預官排長的朋友都會建議你最好要出現才比較可能活下去,不要以為躲在家裡會很爽。
    戰時一切軍管,躲在家裡等被炸/等投降不一定比較好,更不用提被憲兵or警察抓走軍法審判以及失去反抗的機會。
    雖然也有論點認為不要拿槍以免在戰時被當成軍事人員攻擊,但我個人是反對甚至有點鄙視這樣的看法,命運要自己掌握,槍在手比任人宰割好。

    b.#後備部隊戰力如何?
    身為要帶兵的軍官....坦白說,後備部隊扣除志願役幹部以外,整體戰力的訓練還有不小的加強空間。其實就我的感受,如果是在被入侵而被迫要防守的情況下,我所在的部隊 #戰鬥意志都還算堅定,但技術的部分,主要還是訓練時間太短以及間隔太長,所以不夠熟悉戰鬥技巧與進入那個「知道自己現在是要上戰場的戰士」的狀況,這也是國防部從去年底開始就加強教召訓練內容的原因,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血濺車籠埔、魂斷金六結、歡樂斗煥坪」這種事,基本上到哪裡都是一個 #血濺魂斷 的狀態,後備的實力有在增強,這一點要再次給國防部與基層幹部們掌聲。

    c.#後備部隊的任務?
    其實有同樣是後備部隊的一些預官、士兵有在網路上講他們接收到的大致任務內容,我覺得國防部可能要好好巡邏一下。但是就內容而論,本質上就是兩個字「守土」(少部分會有別的任務),而目前的後備部隊如果要按時完成這些任務,我認為訓練跟準備是稍嫌不足的(主要是戰鬥,其他還好),從動員、集結、整隊、領裝、動員、了解任務到實踐任務內容,特別是任務性質的關係可能會影響到部隊的信心,那平時的戰鬥意志培訓、尤其是作為底氣的戰技訓練就很重要,才能在戰時發揮戰術價值,不是單純上去當砲灰。

    昨日也看到新聞國防部長表示已經研擬改革方案,將加強召訓天數與頻率,這是對的方向,但我更期待訓練科目內容能否更靈活、符合現實。

    之後的訓練建議科目上還是要變成「#任務導向」,而不是為教召而教召、科目本身強度變強而已。戰場的經營、熟悉以及實地跑一遍大地,都有助於戰時真正要上場時的信心、存活率與任務成功率。



    3⃣️ #台灣兵役制度該怎麼改

    a.#心態與內容:
    我覺得在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大家常常把「當兵」這個詞窄化為「#拿槍上戰場」,也因此一談到「女生要當兵」就引起很多爭議,但其實軍隊有非常多其他事情可以做,幾乎也涵蓋社會上大部分職業(也因此就沒有所謂女性不適合當兵的問題,女性在許多事情上可以比男性做得要好)。

    有興趣的人看看這篇《美華軍語辭典》(bit.ly/33c6ELq)提及的職業及術語就可以知道軍隊任務涵蓋的內容有多廣。

    以色列新創科技產業如此成功,正是因為軍隊根本就是他們的先進職訓所,一退伍就創業搞網路公司研發軍事用軟體與無人機的比比皆是,畢竟科技進步的動力往往來自於軍事發展,網際網路(internet)也是冷戰時期從美國國防部的內部軍網演化而來。

    而美軍退伍後除了聯邦政府的福利cover與各種社會職涯的申請優惠以外(比如免費或減免大部分學費上大學),大多也不怕依照他們在部隊的專長找不到工作,這是國軍已經有在模仿但需要更深化改革的重點。

    簡單說,台灣社會要先改變「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以及「當兵就是打仗、開槍」的心態,才會覺得當兵是一件普遍可以接受甚至對職涯有幫助的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台灣普遍都認為學歷史好像很沒用。但在國外很多部隊或美軍來說,讀歷史可以去做戰史研究、情報分析、聯絡官甚至協助寫作戰規劃,搞得不錯的還給你獎學金進修以後到陸海空軍軍官學校教戰史、教軍事策略。

    學工程和化學的除了搞爆破玩炸藥,更可能要懂如何蓋房子,因為你要知道如何用最少的炸藥摧毀最多的房屋結構,退伍以後去當工程師、當建商或是教化學當絕命毒師(?)都可以。

    並不只是大家都要當兵或懂開槍而已,
    這才是「#全民皆兵」、「#寓兵於民」的最高境界。



    b.#役期與內容:
    有鄉民在PTT上分享「外國有強大外敵鄰近的國家」的兵役役期(bit.ly/3cEyX8i),相對來說台灣現在四個月的軍訓役是真的很短,而且完全不構成戰力,下部隊基本上只是搞事而已。除了適當延長役期以外(我個人認為起碼還是要恢復到一年),也有很多聲音強調重點不是役期的長短,而是訓練內容應該要朝實戰化來做改變,不應該還在用美軍二戰前後的單戰(單兵戰鬥教練),喊些脫離時空背景又實用性低的口號。這一點已經非常多人都公開提過了。

    (這邊有篇美軍退役士官Allen Lin對國軍新兵訓練的單兵戰鬥教練評論,http://xn--bit-9u3ey63rpnc20p93e.ly/2G09quB)

    某種程度上我同意這樣的看法,畢竟這些東西雖然對進入戰場狀況有點幫助(主要是活用聯絡手勢之類的),但到了真實戰場地形上其實很難應用,還不如好好訓練基本體能和移動中射擊、經營與自己後備部隊相關的戰場場地,了解哪裡有加油站、哪裡有軍營、哪裡有重要機關、不同類型道路移動方式到時怎麼處理?怎麼跟上級單位聯絡?停電了大家到時候聯絡方式備案為何?會用無線電的人有多少?知道不要亂開無線電免得被敵軍鎖定的人有多少?

    我想,這些東西可能有許多後備軍士官並不清楚,但對一個排長來說,了解這些資訊遠比背單戰重要太多。各位士兵也不希望帶你打仗的排長一問三不知吧。上戰場,最重要的不只是完成任務,還有負責任地帶大家活下來啊。

    此外,假日開放軍營靶場讓民眾體驗電子或實際打靶、廣推生存遊戲活動甚至編組民兵團都是實際可行、民間軍武圈也有能量可以培養並支撐起來的東西。把生存遊戲或打靶當成一種全民運動來推廣,#把國防生活化,可能比精進教召內容的成效更大。



    c.#軍事訓練交流
    這個東西有點敏感,包括美軍在台小規模協訓的狀況最近雖然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喂),而實務上這個想法應該會因為觸碰到中國大陸甚至美方的外交政策底線而無法很快實行⋯⋯

    不過以前在某地實習的時候,曾寫過一篇報告談國軍可思考仿照新加坡來台灣的「星光計畫」一樣,將不只是精英部隊,而是成建制擴大將一般志願役甚至未來全徵兵義務役的軍士官兵都有機會到國外盟國輪訓半年到一年,除了可以獲得接近實戰的訓練經驗外,更可加強語言能力,藉此吸引有志從軍的年輕人與優秀人才。

    如果加入國軍不只是掃地出公差搬庫房,而是可以學得實際戰鬥能力與可應用的外語能力,國家還付你薪水,誰不搶著要?
    但這個政策顯然會因為其他因素而暫時無法實行,只能等待時機成熟了。

    #題外話,有看到媒體報導政府明年將派3員到以色列考察後備動員制度(bit.ly/34bwfTR),我猜應該就是要成立全動署的那幾位長官(?),但真心建議如果政府可以的話,希望多派幾位員額且包括基層幹部,才能廣泛收納基層真實狀況與意見並根據這些意見來吸收以色列的制度哪些是可以照搬回來、哪些是需要調整才能適應我國後備制度的。

    另外也懇請注意不要只學到器物制度沒有學到理念,畢竟以色列面對的狀況跟我國不同,多去理解他們的宗教、文化、建國歷史、制度淵源,才能真正理解以色列軍隊的建軍思想以及他們之所以強大的原因。



    4⃣️#女生可以做什麼🙋?

    國高中上軍訓課的時候,女同學大多要了解與學習的是護理與急救方面的知識,但也有國防教育知識以及高中畢業前會有打靶的體驗,但就僅止於此了。如果未來女生也要服兵役或類似替代役的軍事役別,現在比較常見的建議包括服半年到一年的軍事/社會役,學習包括醫療衛生、戰場救護、後勤經理、通信、電子、情報等在內比較不需要用到太多體力的任務。

    不過,也有對於男女一視同仁朝 #以色列化 的想法,除了訓練成步槍兵外、戰車/機駕駛、醫護兵、狙擊手與觀測手等戰鬥兵科可能也相對適合女性。

    我覺得以台灣目前的社會情況暫時應該很困難,民眾大概沒辦法接受這麼劇烈的轉變,以及軍方對於這方面的硬體、軟體與制度上的準備也還嚴重不足。近年敵情升高,也許台灣社會開始願意思考這件事,如果真的要推動,現在就必須開始認真討論。

    美軍近年的女性比率約是15%,國軍呢?也是14-15%。根據媒體報導:「早期女軍人多半限於『辦公室單位』任職,近年愈來愈多職缺開放給女性。例如,陸官畢業的女生,原本在戰鬥兵種(步兵、砲兵、裝甲)中只能選砲兵,否則就要選化學、通信、工兵等支援兵種;如今各兵種都已開放,連戰車乘員都已出現女性。以往女性飛官多限於駕駛運輸機、直升機,近年起也開始加入戰機單位。」
    (本段節錄自 程嘉文,〈國軍女官兵人數 突破2萬大關〉,《聯合報》,20180405。)

    所以整體來說是朝一個女性越來越多也撤除差別待遇的方向走,我認為這也才是一個健康、正常的發展,無論對戰力、士氣、促進女權與性別平等來說都是好事。





    以上,已經太長了,就先寫到這裡為止。盡量用很淺顯直白的方式去談我自己對這些議題的看法,還有許多細節未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一起關心國防議題的改革。而兵役制度,除了能夠達到國防的目標,更應該注重給予軍人應有的待遇、尊嚴和榮譽,否則即便募兵,能夠吸引優秀的人才投軍嗎?拼招募的績效數字是如何來的,基層心知肚明。

    如同一同討論的友人所說,「可以的話當然是以募兵的精銳為主力培養對象,但重點在於讓不打仗的(台灣這點與美國不同),人一樣可以得到尊重、榮譽以及好的待遇,培養全民國防的精神與意志。」但很矛盾地,如果不讓全民都感受到當軍人的辛苦與風險,前述的想法也很難被推動。

    自己是軍人家庭出身,也因此當兵時決定考預官盡一份心力。無論你的國家認同為何、是哪幾個字,這無關「政治」,是有關於 #我們能否繼續保衛我們生活的方式。

    沒有人會故意希望打仗,除了少數可以因此得利的人。一直煽風點火的人,真的要好好看看他們究竟是站在哪一邊。那要探討這件事,就該務實一點檢視現況、理性討論解方,希望有更多人一起討論與支持國軍的改革,而不是單純爭吵、嘲笑誰是什麼役,要不要上戰場、愛不愛國而已。

    畢竟一個以不當兵為榮的國家,大概很難不被滅亡。

    如果這幾年要打仗,就是我們這一代要上戰場。台灣不是靠口水就能保衛,希望那些叫囂戰爭卻又不願當兵、不願付出的人可以知道這一點。

    #支持中華民國國軍 🇹🇼
    #預官102之2梯機械化步兵少尉排長報到

    (影片與留言處圖片為本人2019年3月參訪以色列看到的情景,女生要拿槍當兵,也可以當得很好,還有戰場被擊毀的戰車殘骸、戰爭下的青年塗鴉訴說對戰爭的厭惡與無力感的遺跡,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深思。)

  • 基本教練敬禮 在 饒自強粉絲團-前f-16戰機飛官/長榮航空機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8 08:55:00
    有 96 人按讚

    李復國機長──在安克拉治。

    雛鷹養成
    一個fighter pilot戰鬥機飛行員 的養成分成四個階段,官校基本組-戰鬥組-部訓隊-到隊後的戰備訓練,後來學制改成畢業掛階後才開始飛行,原先是到官校四年級在進飛行線前,所有空官生先完成航空體檢,符合空勤體檢的進入飛行線,再依在校前三年學科成績及所選專長(航機、通信和防砲)分成甲乙班,未符合空勤體檢的併入俗稱的丙班,我們期上算多的,共240個上飛行線,甲乙班各120個。
    1、官校基本組:這是初進飛行線的第一階段,ㄧ個軍校生熬了六年三個月,掛上四年級,那可是軍校生的王,在校園或放假出校門,走路有風所有學弟看到你都得敬禮,大聲問學長好。但進了飛行線後,學生王子沒當成,變成飛行的入伍新兵訓練;一群懷抱飛行夢的傻B初進飛行線啥也不懂,同學人太多分AB兩班,主要是區分上、下午場的飛行時段,先分班再分組,指派帶飛教官;就是到各門派學功夫,飛的課目都一樣採師徒制,各門師父性情各異,有狂K野獸派,溫和詢詢教導派,褓姆膩愛派......,分到那一門下看造化,直接影響了你這半年日子好不好過。基本組要飛85-90個小時,分好幾個階段考核
    (1)八小時鑑定:考一些基本的飛行操作能力,例如各高度改平飛、小轉彎、儀飛的垂直SA.SD,離到場空域保持.......,第一階段就幹掉很多人;有身體不適會暈機的,還有被K到不想飛的,主要還有考核沒過的,壓力很大,生殺大權在帶飛師父跟考核教官手上;前一陣子國家地理頻道,有作專輯報導,幹過這行的知道,考量電視播出,表達的已經很保守了,我們吃的苦跟承受的壓力,比那大多了;被淘汰的同學併入丙班,此生飛行夢碎只能去當學生王子;設身處地想想,除了本身就不想飛的外,多少懷抱飛行夢熬了這麼長時間,才上來被罵了8小時,這輩子就與飛行絕緣,何等殘酷的打擊;一個大男孩夜裡躲在被窩,不知哭過多少回,還有因飛行淘汰後萌生退意,想法子不幹了。
    (2)單飛前考試:8小時鑑定完就進入空域立體課目訓練,例如副翼滾、桶滾、筋斗、破S、古巴8字、十字筋斗、螺旋改正.......主要還有起落練習,這階段必需在25小時內完成,教官覺得你行也可以提前送考,經考官鑑定合格就放首次單飛,這可是每個飛行娃娃們的大事,第一次脫離褓姆自個兒走路,沒人在後面碎碎唸,在旁扶著走,應該算是飛行生涯中頭等興奮的事,反正到了25小時ㄧ定要考試,沒有加課制度,就算你願意買下飛機,自己付油錢教練費都沒門,放不了單飛就是淘汰;這階段要是真不行,教官是不敢放的,那可是玩命的活,就算想保你也保不住,放完單飛後飛行衣小腿的拉鏈就可以拉開了,基本組的飛行臂章可以掛上,然後就是丟水池、阿魯巴、請單飛飲料........,淘汰的同學跟8小時鑑定不過的一樣,飛行夢碎併入丙班,這階段淘汰的還是很多。
    (3)基本、戰術編隊訓練:放完單飛後禮拜天才准外出,單飛前是沒有假日的,有時假日還要加飛,基本上到了飛行線,早將放假置於度外,即使可外出,選擇留在學校的還不少,心繫飛行放不下,這階段淘汰的就比較少但被K的並沒變少。
    (4)儀飛轉場跟夜航訓練:這已經到最後階段了,準備完訓後分戰鬥組或空運組,原則上可以表達個人意願,但最主要還是帶飛師父會綜評你整個飛行狀況、能力還有身體狀況來建議,我師父是組上的飛安官,有時候我會在他辦公室幫他打打雜,那天教官分組會議在辦公室召開,隔著辦公書櫃我可以聽到,組長挨著每一組問,我是第一組,我師父不加思索就回答,我那兩個戰鬥組,我在隔壁聽到心想,您老那問過我,您那知道我咋想......當軍人連命都由不得自己,更何況分個組而已,我師父就幫我決定未來的路了。
    我們甲班120個上飛行線,60幾個基本組完訓,到戰鬥組的60個,在基本組適逢經國先生逝世,我們那天飛上午場,下午場同學飛行取消,全校學生著軍便服連夜搭火車北上謁靈。甲班基本組完進戰鬥或空運組後,乙班晚半年也是120個同學進基本組,有位同學才飛第三課就摔了,這兩件算是期上學飛時的大事。
    2、戰鬥組的訓練模式跟基本組差不多,也是採師徒制,同樣要飛120小時,我們甲班同學是飛末代T-bird,這是一次大戰時的產物,所以也分兩個班,一班飛AT-3我是飛T-bird的,飛AT-3的同學比較多,將近有2/3吧,飛T-bird的最後五課,可以去同乘AT-3,飛AT-3的後來到部訓隊跟F-5比較好銜接,飛那種飛機給誰帶,也是上面決定半點不由人,在官校學飛,帶飛教官真的決定你在飛行班日子好不好過,所承受的身心壓力.....佔有絕大因素,我算比較歹命的,承受的都是魔王級的煎熬,真的很苦,好幾次被逼得都不想飛了,整個學飛過程,要想完訓絕不是你光靠想飛就能飛,除了飛行的天賦本能,個人的學習能力,帶飛教官給的磨鍊.......還有你內心承受壓力的煎熬跟抗壓力,無比堅強支持下去的毅力,還有面對打罵時不能倒下的承受力。平常早場大概不到5點就得起床,常常失眠,醒來看1-2點還好再睡,到3-4點時起床上場的壓力就來,中午飛完用餐後也要1點了,接著上地面學科,下午3-4堂課,下課後帶隊跑步,晚上還要集中晚自習.......週而復始承受著壓力,在飛行班過程多少都有點憂鬱症,上場時頭低低的像個俗辣,下場回到生活區還得把頭抬起來胸挺起來,飛行班學長內心再大壓力,在學弟面前還得硬撐起臉面,進戰鬥組60個完訓剩45+1(68乙班學長體停復飛)。戰鬥組完訓後就將畢業,飛鷹是在復興崗三軍四校反攻復國教育,畢業典禮前總司令掛的。掛階和掛上飛鷹後就可領飛行加給,算個正式的飛行軍官,不管以後到部訓隊或部隊被淘汰或任何因素停飛,這飛鷹是國家頒給你的,就算下地勤你高興掛就掛,那是應得的。
    官校學飛時真的很辛苦,每位教官的罵人語錄都可編纂成書,接下來結錄幾段給各位看倌看看咱們教官的文彩,經國先生逝世後,停飛了三天但每天還是得上場,第一天組長集合所有基本組學生訓話。
    先從感念經國先生開始,然後道他當選國軍英雄時,經國先生的訓示.....他老先生面對我們這些剛學飛的娃娃們,含著眼淚真情流露;再講到大家要好好學飛,以色列空軍雖然很強,我們ㄧ定要不怕死堅苦卓決,自許成為全世界最強的空軍;話鋒一轉點了個同學名字XXX,你說:「你們是不是共產黨派來偷油的」,同學ㄧ臉狐疑⋯⋯,他老先生臉ㄧ變,開始修理起我們,你們才剛上飛行線,不好好用功學飛,每批上去就是浪費納稅人,辛辛苦苦繳稅買油的錢,你們跟共產黨有什麼不一樣......,你們對得起這些老百姓嗎⋯⋯?靠!咱變成共產黨同路人了。
    有一天落地後背著傘,教官一下飛機,指著大坪一角落,你給我跑過去那撒泡尿,照照看是🐷頭還是人頭,來回跑的一頭汗回來,報告教官是人頭,你他媽的ABCD,怎會生出你這個人頭🐷腦來,人分四種,人頭人腦,人頭🐷腦,🐷頭人腦,🐷頭🐷腦,🐷頭人腦的長的醜貌停了,🐷頭🐷腦長的醜又笨早停飛了,你這種人頭🐷腦的,我看也差不多了,華西街的妓女賣身繳稅買油,全給你糟踏了,你對得起那些阿姨姐姐嗎?這些教員們要羞辱你來是一套一套的。要學飛得先學會挨罵!不然你撐不下去的。
    我基本組木瓜跟戰鬥組五練兩位師父,都算有名的狠角色,每天不斷的摧毀你的飛行意志,基本組離生活區隔條跑道,要繞環場路很遠,上下場都是集體坐巴士或軍卡,我常常一飛完下場,同學坐車我就一個人被教官罰跑回去,跑回餐廳同學早吃完回寢室了,偌大的空勤餐廳只剩下我一個人,有次週日加飛下午飛完可放半天假,下場時又被我師父罰跑回去,心想難得放半天假就跟著上車回餐廳,先叫同學進去餐廳看我師父在不在,半天沒給我打pass,心想沒事了,我就進去剛打完菜就給逮個正著,一句話下午又禁足了,故事真的太多了。木瓜師父還常聯繫話家常,五練先生已經蒙主寵召了。官校學飛就是師徒制,每個人都有一部心酸血淚史;部訓隊因為已經掛階了,師父性質稍為少一點,比較像兄與弟的關係,到部隊那就是學長學弟了;只有每次的換裝訓練有點師徒情份,對於官校的啟蒙師父,無論到那裡還是心存感念,「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他們帶我入行教我本事,讓我一路能走到今天。很可惜基本組學飛沒留下任何照片,戰鬥組還有幾張,軍校的入伍跟新生訓那是體力活,體能好就能撐下去,進飛行線不光是學技術知識,還要頂著壓力磨練心智,真的能飛豈是想飛即可,官校學飛故事說不完,寫太長仔細看的人更少,部訓隊的故事就下回待續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