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基本仰泳 使用 時機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基本仰泳 使用 時機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hyan99 (杜鵑花籽)看板lifeguard08標題[心得] 救生教練班筆記時間Fri S...
底下是我的救生筆記,
提供給大家參考,
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幫助。
(花了很多時間整理喔,自己還沒時間背耶)
因為期末我打算繳交這份筆記,
所以各位同學如果覺得這份筆記不錯,
千萬千萬不要抄襲,
至少改個百分之五十吧!
不然,
如果造成我的困擾,
我會打從心底「幹」死你的。
另外,感謝狐狸提供第一天上課的筆記。
================================================
水中自救基本原則
保持體力,以最少體力在水中維持最長時間。
水中求生基本原則
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以增加浮力的物體。
水上救生處理原則
(1) 器材救援勝於徒手救援。
(2) 岸上救援勝於入水救援。
(3) 團體救援勝於個人救援。
教學要領
環境的選擇
(1)讓學員面向牆壁,不可面對著泳池,否則容易分心。
(2)授課者在順風處,聲音才會宏亮清楚。
(3)不可讓學員面向陽光,會因刺眼而無法專心。
教學的順序:首先自我介紹,再述科目、進度,最後進入主題內容。
救生四式
抬頭捷泳
抬頭蛙泳
腿部動作
(1) 勾腿
(2) 蹬水
臂部動作
(1) 抓水
(2) 外划水
(3) 內划水
(4) 向前伸臂
側泳
可分為正剪(上腿向前分腿)、反剪(上腿向後分腿)。
腿部動作
(1) 收腿
(2) 分腿
(3) 剪水
口訣:收、分、夾
臂部動作
(1) 收手
(2) 合手
(3) 分手
基本仰泳
腿部動作
(1) 收腿
(2) 分腿
(3) 蹬夾腿
手部動作
(1) 向上滑手
(2) 向側屈肘
(3) 向側伸手 (手臂略高肩約15度)
(4) 划水 (假使身體會左右晃動,划水完雙手掌心朝下。)
自救法
水母漂
使用時機
(1) 大小腿抽筋自解
(2) 水中脫衣
要領
(1) 深吸氣,臉向下埋入水中。
(2) 雙手雙足自然伸直與水平面略成垂直。
(3) 換氣時,手掌向下壓水,雙足前後剪水,使口鼻露出水面,快速吐氣吸氣。
抽筋自解
抽筋原因
(1) 身體疲勞或不適而下水。
(2) 水溫太低而下水。
(3) 準備運動不足而下水。
(4) 驟增運動的負荷強度或突然改變運動方向。
(5) 運動姿勢不正確
(6) 情緒緊張
手指抽筋
握拳、張開、後壓
手掌抽筋
合掌手指交叉,反轉掌心向外伸張。
上臂抽筋
握拳、屈肘、伸直,並按摩抽筋部位。
大腿抽筋
股四頭肌抽筋
(1) 成水母漂姿勢。
(2) 屈膝、抓足背往後向臀部靠近,並按摩抽筋部位。
二頭肌抽筋
(1) 成水母漂姿勢。
(2) 一手抓踝關節,一手壓膝關節,向臉部靠近,並按摩抽筋部位。
小腿抽筋
(1) 成水母漂姿勢。
(2) 一手抓足指,一手壓膝關節,用力拉足指,並按摩抽筋部位。
足指抽筋
方法一
抽筋足指抵於另一腳的足後跟,並用足後跟盡量壓迫足指。
方法二
握住足指,用力向抽筋部位反向拉。
胃部抽筋
無解。
預防方法
(1) 身體不適或疲勞時,不宜下水
(2) 水溫過低時,不宜下水。
(3) 飯前、飯後或劇烈運動後不宜下水
(4) 下水前要做準備運動。
(5) 補充鹽分消耗
踩水
踩水又稱立泳。踩水時僅口鼻露出水面即可,動作宜緩慢,身體保持平穩,略向前,有如蹲馬桶狀。
手部動作
雙手在胸前向兩側做搖櫓刮水。
腿部動作
蛙式踩水
腳踏車式踩水
剪式踩水
可分單剪跟雙剪。
攪蛋式踩水
韻律呼吸
有規律之一沈一浮的呼吸。
要領
(1) 吸口氣,雙手掌心朝上向上撥水下沈,雙足伸直,下沈高度10~20公分。
(2) 掌心朝下向下壓水上浮,同時快速吐氣吸氣。
仰飄
垂直漂
全身放鬆,手腳併攏,以立姿漂在水中,吸口氣頭部後仰,使口鼻露出水面。
大字漂
全身放鬆,吸口氣頭部後仰,雙手向兩旁成大字狀,掌心朝上。
水平漂
依大字漂動作,再將雙手慢慢向頭上方併攏、拇指互扣、挺胸,雙腳伸直併攏。
換氣要領:快吐快吸。
入水法
跨步式
使用時機
(1) 水清足以判斷水中無危險物存在。
(2) 水深及胸。
要領
(1) 腳步前弓後箭。
(2) 雙手向後擴張,同時壓低上半身。
(3) 入水後雙手用力抱水 雙腳用力剪水。
打樁式
使用時機
(1) 水清足以判斷水中無危險物存在。
(2) 水深至少三公尺。
(3) 水深最低要求=入水高度+2公尺
要領
(1) 封口 捏鼻 護襠(or胸)
(2) 兩眼平視。
(3) 上浮時,旋轉護頭。
淺跳式
使用時機
(1) 水清足以判斷水中無危險物存在。
(2) 時間緊迫,需快速出發。
(3) 水深至少1公尺以上。
水混濁不清可能有危險時的入水
使用時機:
(1) 水混濁無法判斷水中有無危險物存在。
(2) 前述各項入水法沒有把握時。
要領
(1) 先以竹竿、木棒試探深淺。
(2) 盡量穿鞋以防止被刺傷。
水面潛水法
鐮刀式
使用時機
(1) 水清足以判斷水中無危險物存在。
(2) 溺者正在下沈或以沈入水底。
要領
(1) 身體俯游水面,吸氣後雙臂蛙式動作向下划水,同時屈體低頭向下鑽水。
(2) 划至體側後,轉掌向前推水,雙臂併攏,雙腿併攏倒舉水面。
(3) 上升時,仰頭雙臂划水雙腿夾水,微吐氣。上升速度不可超過水泡。
旋轉、護頭。
垂直式
使用時機
(1) 水底情況不明易致危險處。
(2) 救者接近溺者或需緊急潛入水中。
要領
(1) 身體立浮水中,雙腿向下蹬夾水,雙手向下壓水,使身體衝出水面。
(2) 在水面上,吸氣,雙臂伸直靠在腿側,雙腳伸直併攏。
(3) 頭部入水後,雙手掌心朝上向上撥水。
接近法
接近溺者的原則
(1) 離溺者最近處下水。
(2) 以最快游法接近溺者。
(3) 接近溺者時,在安全距離須做緊急停游。
(4) 向溺者背後接近為原則。
(5) 主動抓溺者,勿被溺者所抓。
(6) 救援過程應盡量使溺者口鼻始終露出水面呼吸。
(7) 救者應適時安慰溺者。
背面接近
使用時機
(1) 水混濁不清,水面上無障礙物。
(2) 溺者掙扎厲害。
(3) 溺者頭部露出水面。
要領
(1) 接近溺者
(2) 緊急停游 --- 距溺者1 ~1.5公尺處,翻轉腕關節,身體後仰,掌心向前推水,形成逆退姿勢。
(3) 托顎 --- 距溺者0.5公尺處,左手五指併攏,虎口朝上,用掌心托住溺者下顎,以肘關節上之小臂抵住溺者肩膀。並以言語安慰溺者。
(4) 頂背 --- 右手掌心向上,五指朝前,將溺者背部上托。
(5) 拖帶
正面接近
使用時機
(1) 水面上無障礙物。
(2) 溺者掙扎不厲害。
(3) 溺者頭部露出水面。
(4) 溺者手部有明確位置。
(5) 救溺面對面時。
要領
(1) 接近溺者
(2) 緊急停游 --- 距溺者1 ~1.5公尺處,翻轉腕關節,身體後仰,掌心向前推水,形成逆退姿勢。並以言語安慰溺者。
(3) 抓腕 --- 救者右手由後向前揮手,掌心朝下,虎口朝前,由上往下抓住溺者對稱的手腕。
(4) 拖轉 --- 救者身體後仰,將溺者手拉至耳際。
(5) 托顎 --- 抓腕的另一手托顎。
(6) 頂背 --- 抓腕的手頂背。
(7) 拖帶
正面潛水接近
使用時機
(1) 水深且清晰時,接近溺者之水面有障礙物。
(2) 溺者掙扎厲害。
(3) 溺者頭部露出水面。
要領
(1) 接近溺者 --- 距溺者2公尺處以鐮刀式入水,潛水接近溺者。
(2) 緊急停游 --- 潛至頭部與溺者膝蓋同高之前方1公尺處停游。
(3) 抓膝 --- 一手虎口朝上掌心朝內抱住溺者膝背,一手虎口朝上掌心朝外抱住溺者膝蓋。
(4) 轉身 --- 雙手外推內拉,將溺者做180度旋轉,同時臉緊貼溺者臀部往上提升。
(5) 扶腰 --- 內側手沿溺者大腿側滑行至腰部,扶緊腰部。
(6) 扶腋 --- 外側手沿溺者大腿側滑行至腋下,扶緊腋部。
(7) 托顎 --- 扶腰的手托顎。
(8) 頂背 --- 扶腋的手頂背。
(9) 拖帶
正面潛水背面接近
使用時機
(1) 水深且清晰時,接近溺者之水面有障礙物。
(2) 溺者掙扎厲害。
(3) 溺者頭部露出水面。
(4) 正面潛水接近沒把握時。
(5) 溺者離岸不遠。
要領
(1) 入水
a. 救者在岸上:距溺者約6公尺處入水,潛至溺者背後二公尺處上浮。
b. 救者在水中:距溺者2公尺處鐮刀式入水,潛至溺者背後二公尺處上浮。
(2) 緊急停游
(3) 托顎
(4) 頂背
(5) 拖帶
水中接近
使用時機
溺者正在下沈時。
要領
(1) 下潛 --- 救者游近溺者下沈處,隨溺者吐出之氣泡下潛至其頭部上後方,順水接近溺者,應於溺者後方約2~3公尺處開始下潛到達溺者附近。
(2) 拖帶 --- 單手經溺者腋下向上托顎,以側泳向上浮升。
(3) 吹氣 --- 露出水面後,划水的手托住溺者後腦,施以口對鼻人工呼吸2次。
(4) 托顎 --- 托住溺者後腦的手托顎。
(5) 頂背
(6) 拖帶
水底接近
使用時機
溺者沈於水底。
要領
溺者臉朝下
(1) 下潛 --- 救者游近溺者沈沒處立即下潛,救者應位於溺者背後接近。
(2) 拖帶 --- 救者一手托顎,另一手五指緊托溺者肩胛後緣或雙手托下顎,雙腳用力蹬夾帶溺者浮至水面。
(3) 吹氣
(4) 托顎
(5) 頂背
(6) 拖帶
溺者臉朝上
(1) 下潛 --- 救者游近溺者沈沒處立即下潛,救者應位於溺者頭上方接近。
(2) 拖帶 --- 救者以雙手托住溺者下顎處,雙腳用力蹬夾帶溺者浮至水面。
(3) 吹氣
(4) 托顎
(5) 頂背
(6) 拖帶
防衛躲避法
單手推離
使用時機
(1) 溺者與救者距離非常接近且即將抱住救者。
(2) 溺者即將抓住救者之一手。
要領
(1) 救者快速下沈以單手用力推溺者胸部。
(2) 若救者手被溺者抓住,則以解脫法解脫。
單足壓離
使用時機
(1) 溺者與救者距離非常接近且即將抱住救者。
(2) 使用逆退法仍沒有把握躲避溺者纏抱。
要領
(1) 救者後仰成逆游,縮雙膝,再以一足底至於溺者胸部或肩膀,雙腳伸直將其壓離。
(2) 若溺者緊握救者足部,則可以另一足置於溺者肩膀,將其壓離。
逆退
使用時機
(1) 救者接近但尚未接觸溺者,發現溺者有緊抱企圖。
(2) 使用各種接近法,為保持安全距離。
要領
(1) 緊急停游
(2) 上身後仰同時兩腿縮至胸前。
(3) 雙手向後划水,雙足以仰式打腿,使身體仰游後退。
潛避
使用時機
(1) 溺者突然抱住救者頭部。
(2) 溺者已抱住救者頭部,但尚未緊抓救者頭部,有相當空隙可逃避。
要領
(1) 救者快速下沈。
(2) 雙手扶住溺者腰部、胸部或腋窩,將溺者往上推。救者下潛擺脫溺者糾纏。
解脫法
正面抱頭解脫
基本動作
吸一口氣,收下顎,下沈。
要領
(1) 低頭縮下顎。
(2) 雙手扶住溺者腰部。
(3) 將溺者上推後做180度轉身,同時向上提升。
(4) 內側手托顎。
(5) 抱腰手頂背。
(6) 以各種帶人法帶離。
正面纏頸解脫
基本動作
吸一口氣,收下顎,下沈。
要領
(1) 低頭縮下顎。
(2) 若溺者臉在右邊,則救者右手自溺者兩臂中間穿過,以掌心托住其下顎,封口捏鼻。
(3) 左手按住溺者右上臂(肩膀跟肘關節之間)。
(4) 救者左手按住溺者上臂壓入水中,同時轉掌上提,低頭從溺者腋下穿過,將溺者做180度旋轉。
(5) 壓上臂的手托顎。
(6) 封口捏鼻的手頂背。
(7) 以各種帶人法帶離。
背面纏頸解脫
基本動作
吸一口氣,收下顎,下沈。
要領
(1) 低頭縮下顎。
(2) 救者一手抓住溺者手刀,一手抓住溺者肘關節。
(3) 將溺者腕關節下壓外轉,同時托高其肘關節,救者低頭自溺者腋下退至溺者背後。
(4) 抓肘關節手托顎。
(5) 抓腕手頂背。
(6) 以各種帶人法帶離。
註:救者需抓住溺者下方纏繞的手,同時不可用抓腕手托顎。
抓腕解脫
要領(以救者左手被抓為例)
(1) 右手虎口朝前,掌心朝下,抓住溺者對側手的腕關節。
(2) 右手肘用力下壓溺者左手腕關節。
(3) 解脫手腕。
(4) 右腳伸直同時將溺者壓轉180度。
(5) 右手抓住溺者腕關節拉向耳際。
(6) 托顎
(7) 頂背
(8) 以各種帶人法帶離。
註:右手抓右手,用右腳壓離。
雙溺者解脫
使用時機
救者施救溺者,被其糾纏不能脫身,第三者前往支援。
處理原則
(1) 若離岸很近,則不必做解脫,直接拖帶回岸。
(2) 先救弱小或位在上方者。
要領
(1) 第三者以雙手托住弱小或上方溺者的下顎。
(2) 用任何一腳壓在對方溺者肩上。
(3) 雙手用力拉溺者下顎,同時伸腳壓離對方溺者,使兩名溺者分離。
(4) 以各種帶人法帶離。
帶人法
托顎帶人
使用時機
(1) 溺者神智清醒且掙扎不厲害
(2) 溺者頭部露出水面。
(3) 溺者頸脊椎未受傷。
要領
(1) 托顎 --- 左手五指併攏,虎口朝上,用掌心托住溺者下顎,以肘關節上之小臂抵住溺者肩膀。
(2) 頂背
(3) 拖帶 --- 托顎手應伸直,以反剪側泳帶離。
摟胸帶人
使用時機
(1) 風浪及流速大,溺者容易流失。
(2) 溺者恐懼且掙扎厲害。
要領
(1) 托顎
(2) 頂背
(3) 頂背的手自溺者頸邊滑過,抱住其對側腋窩。
(4) 拖帶 ---以反剪側泳帶離。
抓髮帶人
使用時機
(1) 風浪平靜
(2) 溺者已失去知覺或半昏迷。
(3) 溺者因體力不支、受傷、抽筋不掙扎。
(4) 溺者頭髮較長。
要領
(1) 托顎
(2) 頂背 --- 頂背後,先划水三次,保持前進。
(3) 抓髮 --- 划水手自溺者後腦滑向前額抓緊髮根,然後救者手臂伸直,腕關節上舉,手掌與手臂垂直。
(4) 拖帶 --- 以側泳或基本仰泳帶離。
雙手托臂帶人
使用時機
(1) 風浪不大。
(2) 絞繩機救人。
(3) 溺者掙扎不厲害。
要領
(1) 托顎。
(2) 頂背。
(3) 扶背的手,掌心朝上,托住溺者同側上臂。
(4) 托顎的手,掌心朝上,托住溺者另一側上臂。
(5) 雙臂伸直,頭後仰,將溺者兩臂拉至與肩同高。
(6) 拖帶 --- 以基本仰泳帶離。
托顎鎖腕帶人
使用時機
(1) 風浪過大。
(2) 絞繩機救人。
(3) 溺者掙扎厲害。
要領
(1) 托顎。
(2) 另一手從溺者腋下穿過,用掌心托住溺者下顎。
(3) 鎖腕 --- 左手從另一腋下穿過,抓住溺者同側手腕上拉,使其掌心靠胸。
(4) 拖帶 --- 以基本仰泳帶離。
註:可直接換手。
雙手鎖肩帶人
使用時機
(1) 風浪過大。
(2) 絞繩機救人。
(3) 溺者掙扎厲害。
要領
(1) 托顎
(2) 頂背
(3) 舉肩 --- 頂背的手,五指朝上,掌心朝己,托住溺者腋下將其高舉,使其頭部露出水面。
(4) 鎖肩 --- 右手穿過溺者同側腋下,將其肩膀扣住。
(5)(6) 托顎手以同樣方式鎖肩,
(7) 拖帶 --- 以基本仰泳帶離。
抓衣帶人
使用時機
(1) 溺者已失去知覺或不掙扎。
(2) 溺者著衣落水。
要領
(1) 托顎。
(2) 另一手抓住溺者衣領或背後衣服。
(3) 托顎的水划水,以側泳或基本仰泳帶離。
(4) 救者需注意溺者,要使溺者口鼻露出水面。
註:若溺者穿著套頭裝不可用抓衣領帶人。
抓腕帶人
使用時機
溺者已失去知覺或不掙扎。
要領
(1) 托顎。
(2) 頂背。
(3) 抓腕 --- 頂背的手,虎口朝前,掌心朝下,抓住溺者同側手腕。(可以觀察溺者狀況)
(4) 拖帶 --- 以側泳帶離。
註:換手需經托顎過程。
乏泳帶人
一、扶肩
使用時機
(1) 待救者因體力不支、受傷、抽筋不掙扎,或有恐懼感。
(2) 待救者具游泳技術,因故暫時無力繼續游泳。
要領
(1) 救者游至待救者前一公尺處緊急停游,並以言語安慰。
(2) 令待救者雙手伸直,掌心朝下,拇指朝下,四指扶在救者肩上,頭向後仰。
(3) 待救者分腿,輕靠在救者腰側。
(4) 拖帶 --- 以抬頭蛙泳帶離。
二、搭肩帶人
使用時機
同扶肩。
要領
(1) 救者游至待救者前一公尺處緊急停游,並以言語安慰。
(2) 轉身,令待救者雙手搭在救者肩膀。
(3) 拖帶 --- 以抬頭蛙泳帶離。
起岸法
單人起岸
要領
(1) 雙手攀住池邊,放鬆身體下沈。
(2) 雙足蹬池底或分腿蹬夾水,雙手臂撐直,使身體離開水面。
(3) 上身向岸邊前傾,一腿跨上岸邊。
馬蹬式
(1) 救者拖帶溺者至岸邊,同時轉身180度,雙手順勢穿過溺者腋下,把溺者雙手置於岸邊。
(2) 救者吸口氣,雙手交握沈入水中,托住溺者足底。
(3) 救者往上托,溺者借力上岸。
註:此法用於溺者清醒時。
直拉式
使用時機
(1) 溺者昏迷
(2) 救溺體重相差不大。
要領
(1) 救者利用摟胸帶人法拖帶至岸邊同時轉身180度,划水的手穿過溺者同側腋下扣住岸邊,摟胸的手穿過溺者同側腋下,再將溺者雙手掌重疊置於岸上,此時溺者以單人起岸法上岸。
(2) 救者站在岸上,雙手抓住溺者手腕,雙腳左右分開與肩同寬,腳指扣住岸邊,保持重心。
(3) 將溺者往上提升數次後,藉慣性力,同時一腳往另一腳後退一大步將溺者拉上岸。
(4) 一手按住溺者腕部,另一手按住背部。再將按腕的手移按背部,按背的手拉內側大腿。
消防員式
使用時機
(1) 水深及腰。
(2) 救者力量足以背負溺者。
要領
(1) 左手掌心朝上托住溺者頸部,右手掌心朝上托住溺者兩大腿,救者單足屈膝頂住溺者腰部。
(2) 托頸部的手把溺者內側手置於腰後。
(3) 拖溺者大腿的手,掌心朝前由內向外抱住外側腿。
(4) 救者沒入水中,同時把溺者向內翻轉180度,將溺者腹部置於肩上。
(5) 救者站起,右手抓住溺者右手。
(6) 救者左手虎口朝上掌心朝前,托住溺者下顎,暢通呼吸道。
(7) 放下溺者時,救者屈膝彎腰讓溺者足部先著地。
CPR 3D 教學法
(1) 講述 (description)
(2) 示範 (demonstration)
(3) 學員操作 (do)
生命之鍊
早期求救→早期救援→早期體外去顫術→早期高級救命術。
CPR口訣
叫叫ABCD
叫 --- 檢查患者意識。
叫 --- 尋求支援。
A --- 暢通呼吸道(Airway)。
B --- 人工呼吸(Breath)。
C --- 胸外按壓(Circulation)。
D --- 體外去顫術。
船艇遇浪
加速切浪,過浪減速。
欲瞭解船艇特性
駕船行駛8字形跟S字形路線。
水上救生器材保養
(1) 用清水洗去鹽分。
(2) 救生板之類物品要上臘。
(3) 船艇加滿機油,每個月發動一至二次。
優秀的救生教練需具備以下條件
(1) 高尚的品德。
(2) 良好的表達及示範能力。
(3) 愛心、耐心及熱心為學員服務的精神。
(4) 正確的領導統御觀念。
(5) 豐富的水上救生技能和游泳常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30.28
※ 編輯: shyan99 來自: 140.112.230.28 (09/05 14:18)
※ 編輯: shyan99 來自: 140.112.230.28 (09/05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