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基因突變會遺傳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基因突變會遺傳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基因突變會遺傳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基因突變會遺傳嗎產品中有8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 — 獻身志業,擁抱人生的不完美】 「醫師,這個病有藥可醫嗎 ? 如果沒有,怎麼辦 ?」擔任耕莘醫院組織病理科主治醫師的陳燕麟醫師,國三就發現自己罹患「肢帶型肌肉萎縮症」(簡稱肌萎症),是一種四肢會逐漸無力的罕見疾病,目前仍沒有治癒的方法。 ■生命的缺口,成就一生的志業...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父親的大腸癌基因檢測發現有突變,我會遺傳到這個基因突變嗎? •我很擔心得到失智症,基因檢測可告訴我答案嗎? •我兩個姑姑死於乳癌。才剛嫁兩年,現在老公問我是否有遺傳性乳癌。姑姑算嗎? •多名家庭成員罹患糖尿病體質?我需要做檢驗嗎?可以避免嗎? 當類似的疑慮困擾你的時候,你怎麼辨? 多年來...

基因突變會遺傳嗎 在 蜜雪兒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22 10:36:55

2021.06 還記得上個月分享收到Circle DNA的體驗邀請嗎~? 就在前幾天報告出來囉!!!! @circledna 是透過口水採集DNA sample來檢測身體狀況 本次測試有超過500個測試項目包含 ▪️膳食敏感與生活方式 ▪️天賦潛能與運動表現 (ex. 最佳訓練方式,高耐力?高爆發力...

基因突變會遺傳嗎 在 芝麻棉花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19 02:38:49

🐾 🐅有沒有喜歡老虎的麻花糖! 芝麻覺得老虎是很美麗的一種動物qwq❤️ 除了毛髮的花紋好看之外,形態都超優雅的 今天和大家介紹的是6個老虎亞種之中數量比較多的孟加拉虎~ 也就是電影裡的老虎哦~ 來吸大貓咪吧٩( 'ω' )و 🐯孟加拉虎又名印度虎~ 是目前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老虎亞種~ 牠們主要分...

基因突變會遺傳嗎 在 CheckCheckCi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02 11:13:41

【粉紅十月】關懷遺傳性乳癌患者 ⭐️女性們是時候關心一輩子的兩位朋友 ⭐️有沒有家人有相關病例 #pinkoctober2020 還記得安祖蓮娜祖莉切除雙乳及卵巢的決定嗎?這都是因為其家族性突變基因,令她患乳癌及卵巢癌風險高於常人,決定切除以避免患上癌症的風險。雖然這非一般人會先作的決定,但遺傳...

  • 基因突變會遺傳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5 07:30:40
    有 137 人按讚

    【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 — 獻身志業,擁抱人生的不完美】
    「醫師,這個病有藥可醫嗎 ? 如果沒有,怎麼辦 ?」擔任耕莘醫院組織病理科主治醫師的陳燕麟醫師,國三就發現自己罹患「肢帶型肌肉萎縮症」(簡稱肌萎症),是一種四肢會逐漸無力的罕見疾病,目前仍沒有治癒的方法。
     
    ■生命的缺口,成就一生的志業
    「我國三的時候,發現自己跑步越來越慢,覺得奇怪,在高一時確診,才知道我罹患了肌萎症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得知之後傷痛萬分,但怕家人與朋友擔心,仍然強裝鎮定,陳醫師回想,「我高中畢業時還向同學誇下海口,說我有三大目標:第一,當醫生,希望治癒我的病;第二是唸博士班,深入了解這個疾病的機制;第三,是開漫畫店。」他笑著說。但隨著唸書過程,發現該疾病沒有治癒的方法,便萌生退意,總覺得無須多花心力在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上。
     
    因為內心的抗拒,陳醫師後來選擇的研究方向也都與該病無關,直到三年前就讀博士班的某一天,指導教授對他說:「你兼具『醫師、病友及家屬』的三重角色,不研究這個太可惜了 !」後來,陳醫師換個角度想,疾病能治癒當然最好,但若沒有辦法,只要有任何方式可以減緩其發展,還是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帶著師長的支持與鼓勵,陳醫師毅然決然踏上神經肌肉疾病的研究之路,也在今年和日本相關單位聯繫,打算赴日進修肌肉病理學。
     
    不過,他也感慨地說道:「前幾天我到台中參加一個神經肌肉病理的研討會,遇到當初診斷我的楊智超醫師,至今已過了十八年,從最初的排斥、懷疑到欣然接受,當我繞了一圈終於又回到這條路上時,楊醫師也要退休了。」在台灣,研究該領域的學者相當少,這類病例也因為不多,所以醫院並沒有資源額外培養一位該科的醫師。
     
    因此,陳醫師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或許有機會為社會帶來一些改變。而他也和我們分享,近年來在研究上愈做愈能發掘出有意義的成果,即使無法投稿論文,卻能滿足他探索問題的好奇心,甚至發現以前看似無關的所學,都能相互融通,能運用的資源也相對較一開始就投入肌肉研究來得多。言談中,陳醫師道盡一路走來的波折,但從他略帶喜悅的表情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重回崗位」的堅毅決心[1]。
     
    ■不讓疾病留給下一代,「基因檢測公益計畫」誕生
    陳燕麟是新店耕莘醫院病理科醫師,也是「肢帶型肌肉萎縮症」患者。高一時被診斷罹患罕見疾病,四肢也隨年紀逐漸萎縮失能,面對自己的疾病,陳燕麟有著超凡理性,「目前還站得住,我能走就盡量走,多感受走路的感覺。」
     
    陳燕麟回憶,在國二、國三的時候,自己跑步愈來愈慢,甚至腳踮不起來,心裡覺得奇怪,就去看了醫生,住院期間,做了一堆檢查。
     
    「出院前,主治醫師對我說,要做肌肉切片檢查,因為是一個小手術,躺在病床上就可以了。這個手術在左大腿打了麻藥,再拿刀把皮割開,把肉挑出來,雖然有打麻藥,但是在取出肌肉組織,剪斷的那一瞬間,還是有痛覺。」陳燕麟對這段過程,留下深刻印象。
     
    「你罹患的是肌肉萎縮症,這個病是沒有藥醫的。」醫師告訴燕麟檢查結果。「那一瞬間我懵了,在醫學發達的年代,怎還會有這樣情況?那時,我是怎麼回到家的,都想不太起來。」
     
    醫師的珍斷對陳燕麟影響很大,這也是他現在致力研究肌肉萎縮症,希望以基因檢測做為第一步的原因,當基因檢測愈來愈成熟,可以讓某些病友,不用體驗可怕的肌肉切片手術。
     
    「有次閃過一個念頭,其實,我不一定要治癒這個病,如果有機會可以減緩它惡化,例如,本來 30 歲要坐輪椅,延緩到 40 歲,這 10 年的時間就有很大意義。」[2]
     
    ■肌萎症的類型與診斷過程
    陳醫師接著說明肌萎症的類型與診斷過程,通常造成肌肉萎縮、無力的症狀有兩大因素,一是肌肉細胞本身無法正常運作,二是神經傳導出問題。醫師會透過臨床症狀和神經學方面的檢查來區分這兩類。分析過後,若判斷屬於肌肉類問題,牽涉到的基因大約有 150-200 個。
     
    然而,早期的基因檢測並不發達,頂多鎖定特定一、兩個基因,採用桑格定序 (Sanger sequencing) 檢驗,效果不彰,所以即使病人知道了自己的疾病類型,仍不曉得是哪個基因出問題,加上當時也沒有資料庫的概念,所以分析結果也就束之高閣,無法多加利用。
     
    隨著次世代定序技術 (NGS) 問世,檢測以組合基因 (panel) 的方式,一次可偵測多個基因位點,較過去更有效率。但是,陳醫師也點出其中的挑戰:「萬一測完結果是陰性,變成還要再找其他的組合 (panel) 來做,而一次檢測的費用大約四萬,多次檢測的醫療花費相當可觀,也會造成病患很大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即便病人願意自費,醫師也無法保證一次的檢測結果就能找到確切的答案和治療方式。」
     
    即使如此,基因檢測依然有其重要性。在看診過程中,陳醫師發現許多患者仍渴望孕育生命,也有家屬擔心自己帶有隱性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而最佳的防範策略就是基因檢測,因此他決定自掏腰包,默默協助病友。
     
    後來,病理科主任在跟陳醫師聊天的過程中得知此事,鼓勵陳醫師以募款方式執行,「基因檢測公益計畫」也就應運而生。起初,僅得到醫院同仁的支持與贊助,資源並不多。直到某一天,陳醫師接到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的電話,表示希望一起響應,並協助募款,後來透過新北市醫師公會籌辦的攝影比賽,以及攝影作品的義賣,終於募得了兩百七十萬左右的資金,讓計畫得以順利進行[3]。
     
    ■肌萎症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
    肌肉失養症(Muscular dystrophy)是一群和基因遺傳相關,臨床上緩慢進展、逐漸惡化的肌肉疾病,可影響四肢、軀幹、顱面肌肉,並且在顯微鏡下,顯示有肌肉組織的不正常退化及再生。
     
    而所謂的肢帶型肌肉失養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簡稱LGMD),指的是一群異質性的進行性肌肉失養症,主要影響肩帶以及骨盆帶的近端肌肉,以體顯性/隱性遺傳為主,與常見的性聯遺傳肌肉萎縮症(Duchenne裘馨氏/Becker貝克氏肌肉萎縮症)有所不同。LGMD最早是由兩位英國籍的醫師,John N. Walton以及 F. J. Nattrass,於1954年提出。據統計LGMD是第四常見的肌肉失養症,保守估計其盛行率約為20,000分之1。
     
    罹患此病的患者,其共通點為近端肢體無力、萎縮,早期會發現患者爬樓梯有困難,或是蹲下後再站起來,需要以手撐地、撐膝蓋(高爾現象, Gowers Sign)。患者走路時會左右搖擺,呈現蹣跚步態(waddling gait),要把手舉高也可能會出現問題,並且觀察其肩胛骨會有左右不平均的現象(翼狀肩胛,scapula winging),小腿肌肉可能會假性變大(pseudohypertrophy)。
     
    一般而言,兒童期發作的患者以骨盆帶的近端肌肉為主,而成人發作的患者會同時影響肩帶以及骨盆帶的肌肉,容易造成肢體活動度的限制,甚至須坐輪椅。大多數LGMD的患者並不會影響智力發展,並且臉部的肌肉、遠端四肢的肌肉在疾病早期不受影響。抽血檢驗可以發現患者血液中的肌肉酵素(Creatine Kinase, CK)顯著上升。
     
    依據患者的不同基因病變,其發病時間、疾病進程、臨床表現、嚴重程度,以及預後各有不同。依照基因遺傳方式的不同,可概分為體顯性遺傳(LGMD1),以及體隱性遺傳(LGMD2)兩大類,其中以LGMD2為大宗,病患數量相對較多。
     
    LGMD有各種不同的亞型(subtype),是由於不同的基因突變影響不同的肌肉蛋白所造成。依據影響的肌肉蛋白不同,可概略分成Dystrophin–glycoprotein complex 的 病 變 (LGMD2C-F,P) 、 肌 小 節 (sarcomere) 相 關 蛋 白 的 病 變 (LGMD1A; LGMD2A,G,J)、肌纖維膜上(sarcolemma)運輸蛋白(Trafficking)相關突變(LGMD1C,2B)、核蛋白病變(LGMD1B)、醣基化(Glycosylation)相關蛋白的病變(LGMD2I)、泛素-蛋白酶體路徑(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病變(LGMD2H)等,目前已發現有超過25種亞型。
     
    ■為肌萎症研究鋪路,做到不能動為止
    肌萎症基因檢測的費用每例3萬元,一開始陳燕麟醫師打算自掏腰包、每月挪用一部分薪資去做這件事。「3萬元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算太貴,但對許多病友來說,因病沒了工作、生活都成問題,更別提拿錢做基因檢測,想減輕病友的負擔。」陳燕麟說,自己經濟狀況算好的,還有工作,只要能溫飽,其它的錢想拿來做有意義的事。
     
    耕莘醫院組織病理科主任馬鴻均獲悉後深受感動,「陳燕麟醫師這股傻勁讓我和醫院同事們非常敬佩,但這公益之事,應集合社會之力,一起推動。」馬鴻均向院方呈報此事,耕莘醫院大力支持這項計畫,並成立專門的肌肉罕見疾病核心實驗室,也期待善心人士共同響應這個公益檢測計畫。
     
    陳燕麟感謝醫院支持,他希望趁著自己還能動,「做多少算多少」。下位研究者可以站在他肩膀上往前走,如同鋪路一樣,前面鋪好了,後面的人只要接力進行就好。
     
    因為疾病曾經畏懼死亡,陳燕麟體悟生命脆弱,「如果有什麼想做的事,遲做總比沒做好,即早找到方向,或許這輩子不見得達到終點,但至少可以離終點近一點。靠近一點,看到的東西一定不同。」
     
    關於肌萎症這個疾病,陳燕麟說,研究的前輩很多,很棒的研究者也很多。但他自信對於這件事的堅持無人能比,希望盡己所能,貼近這個疾病、找出更多可能解決這個疾病的方法,不知道結果會是如何,不過他相信,只要開始走,終點線就不遠[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基因線上)「專訪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獻身志業 擁抱人生的不完美」:https://geneonline.news/warrior-who-fights-against-l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exclusive-interview-with-dr-yenlin-chen/
     
    [2]
    (大愛電視 DaAi TV)「是醫師也是病人 - 陳燕麟」:https://daaimobile.com/project/5f3f80d0bdde990006f93df9
     
    [3]
    (基因線上)「專訪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獻身志業 擁抱人生的不完美」:https://geneonline.news/warrior-who-fights-against-l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exclusive-interview-with-dr-yenlin-chen/
     
    [4]
    (罕見疾病基金會)「把疾病留在這一代!肌萎症醫師陳燕麟發起基因檢測公益計畫」:http://www.tfrd.org.tw/tfrd/library_d/content/id/2541
     
    ➤➤照片
    ∎(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罕病電子報 第35期」:https://dpt.cch.org.tw/upload/site_news/4614/1098/35_%E5%BD%B0%E5%9F%BA%E7%BD%95%E7%97%85%E9%9B%BB%E5%AD%90%E5%A0%B1%20%E7%AC%AC35%E6%9C%9F-Muscular%20dystrophy-dystroglycanopathy%20(limb-girdle)-20200108.pdf
    圖說:骨骼肌蛋白相關的肌肉失養症病變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肌萎症 #肌肉萎縮症 #陳燕麟 #罕見疾病 #LGMD
     
    罕見疾病基金會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GeneOnline 基因線上 / 大愛電視 DaAi TV
    罕見疾病基金會 / 彰化基督教醫院
     
    📢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擁抱生命的不完美!全台罕見疾病發聲出版計畫:https://bit.ly/3sLwktw

  • 基因突變會遺傳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6 17:28:05
    有 1,123 人按讚

    了解自己和伴侶家族的遺傳疾病嗎?
    胚胎的基因是健康的
    當然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一起來聽聽張醫師怎麼說💖

    【第七集節目預告】
    台灣常見的基因遺傳疾病包含地中海型貧血、血友病、X染色體脆折症...
    你知道約有 5% 的夫妻是相同突變的帶因者嗎?
    要怎麼檢查呢?
    發現伴侶兩人有遺傳疾病的話,就一定會生下患有家族遺傳疾病的寶寶嗎?

    別擔心,張志仰醫師跟小僑在這邊陪著妳/你、為妳/你解答。

    📍Podcast 節目收聽
    (手機/PC 網頁撥放器) Soundon: http://bit.ly/ForBraveMoms_Soundon
    (iOS/ Android) Spotify: https://bit.ly/ForBraveMoms_Spotify
    (iOS) 播客: https://bit.ly/ForBraveMoms

    📍想了解更多關於遺傳性基因疾病的相關資訊嗎?張志仰醫師在社團等妳/你唷!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forbravemoms

    #勇氣媽咪我懂妳 #義大醫院 #張志仰醫師 #台灣艾捷隆 #趙小僑 #遺傳性疾病

  • 基因突變會遺傳嗎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8 04:14:18
    有 1 人按讚

    真不敢相信政府必須跟人民解釋這麼荒謬的謠言

    #但如果是真的話那該有多好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0555454538078&id=1285050172

    網路上就是有股力量
    來什麼疫苗就反什麼
    就是要拖慢台灣施打

    看吧
    問題根本不在AZ疫苗
    而是只要台灣現在有甚麼疫苗
    就有一股勢力在發布這些疫苗的負面訊息
    Line是傳遞這些訊息的主要平台
    如果Line再不能好好處理這些訊息
    政府應該要有更強硬的態度才對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65194577920510&id=625580509

    “網傳打mRNA疫苗變轉基因生物體 羅一鈞:不會改變基因”

    說真的

    這些擔心的人

    實在不應該抗拒改變基因

    以其頭腦跟人格來看

    他們能改變就算是一絲絲一定也是好的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516949524983255&id=100000047568676

    聽說現在劇情演到mRNA疫苗(莫德納)打了會變成變種人

    猜猜吵這些的人跟吵著要買BNT的人有多少重疊呢(˶‾᷄ ⁻̫ ‾᷅˵)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73746803584414&id=100028472965120

    "如果人類已經發明出打一針就可以修改DNA的技術,為什麼你還是那麼醜又那麼蠢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75470256168896&id=243794656003134

    最好莫德納打了以後就可以改造基因啦。你以為賢者之石逆?

    這麼好用的話我先打三十劑,然後以後叫我蔡桑布萊德雷2024我要選大總統了。

    #多看書少看LINE低能群組好嗎
    #蠢の鍊金術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6002812423722&id=1850620125

    上次網路謠傳萬華大量焚燒屍體,這次謠傳接種mRNA疫苗會變基改生物體。前面被說是疾管家在造謠,怎麼會有人相信這麼蠢的謠言,現在就來更蠢的。

    絕對不要高估群眾的智商跟他們的資訊管道,也不要低估某些自詡中產菁英階級的傲慢,其實有可能只是達克效應。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655933087885&id=645577884

    警告大家,mRNA基改疫苗也是有突變風險的!
    你想打金城武mRNA疫苗,低機率基因插錯可能變成明金城。
    想打王祖賢mRNA疫苗的,也可能變成王識賢啊!

    基改一定有風險,基因改造有賺有賠,接種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656553162885&id=645577884

    【回顧】
    一【輝瑞疫苗台灣買得到?柯P:一定排到很後面、晚於英法兩國】-【BNT】
    一「快新聞/被批「偷雞摸狗」採購疫苗 陳時中回擊趙少康「形容欠精準」」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41560759317328&id=584986081641475

  • 基因突變會遺傳嗎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17 11:15:00

    •我父親的大腸癌基因檢測發現有突變,我會遺傳到這個基因突變嗎?
    •我很擔心得到失智症,基因檢測可告訴我答案嗎?
    •我兩個姑姑死於乳癌。才剛嫁兩年,現在老公問我是否有遺傳性乳癌。姑姑算嗎?
    •多名家庭成員罹患糖尿病體質?我需要做檢驗嗎?可以避免嗎?

    當類似的疑慮困擾你的時候,你怎麼辨?

    多年來主流的「常規醫療」因為要節省醫療資源及受限於臨床試驗的前提,
    所以長期以來都抱著「一體適用」的觀念。
    然而在醫學的發展史上,這種觀念不斷受到科學的挑戰而改變。

    精準醫學的特色就是從許多可能的病因中釐清出根本原因,
    再評估個人在此根本原因上的風險程度。
    如此則可依個人風險的高低擬定個人化的預防之道。

    < 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作者: 曾嶔元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10/13

    #對症下藥 #預防之道 #基因迷思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 基因突變會遺傳嗎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9-03 19:11:53

    #記得打開CC字幕 嘿嘿,你知道封面縮圖是誰嗎?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來看臺灣吧聊聊「基因編輯」跟「恐龍復活」:
    https://youtu.be/Ki_FNv2sPNM

    各節重點:
    01:15:介紹基因編輯
    02:00:介紹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
    03:46:討論第一個「反對訂製小孩」的理由
    04:53:討論第二個「反對訂製小孩」的理由

    【 製作團隊 】

    |企劃:鯉鼬
    |腳本:鯉鼬 again
    |剪輯後製:Pookie
    |演出:小時候長得很可愛a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TED:訂製嬰兒進退兩難的道德問題:https://bit.ly/2LTlcna
    可以訂製嬰兒了嗎?日本有限度開放「編輯」人類受精卵的基因:https://bit.ly/2wAwb08
    基因編輯大突破 科學家修正人類胚胎致病突變:https://bit.ly/2oxFGsu
    改變世界的基因工程與基改生物:https://bit.ly/2NIarGc
    華爾街日報精選:將基因編輯技術投入人體試驗,中國速度為何讓美國望塵莫及?https://bit.ly/2MMTuxZ
    編輯胚胎基因 可預防遺傳疾病:https://bit.ly/2LR0nJ7
    同樣是訂製孩子,卻引發截然不同的反應?https://bit.ly/2MJRxSP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 基因突變會遺傳嗎 在 同志道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04-24 11:00:01

    記得打開中文字幕唷

    ---------------------------------------------------------

    當Gay不是後天選擇,而是先天遺傳的嗎?

    如果是後天選擇的,那為什麼沒辦法把Gay變回異性戀?

    又如果是「先天遺傳的」,那就更怪了,因為同志不會自己生小孩,那遺傳的力量應該無計可施。

    照理來說,Gay 早就該絕種才對

    不過神奇的是,同志行為不但沒有消失,反倒出現在幾乎所有動物身上

    聽起來,這好像是一個超級不合理的事實,不過它卻可以被一個簡單的解釋優雅的解決

    實際上,自然界對這同志這件事做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設定,內容在影片中,這就是Howard這次的生物學的期末報告 (撒花轉圈圈)


    影片腦補小教室:


    01:28
    蜘蛛跟魷魚絲一樣, 都是蛋白質組成的(咳), 它的強度不但高過鋼鐵, 而且質量極小, 繞地球一圈的蜘蛛絲重量, 低於一杯中杯珍奶 (500cc)


    03:20
    適者生存, 又稱天擇說, 應該算是史上最重要的一條生物定律, 它解釋生命的樣貌是流動的, 而不是永遠不變, 包括我們人類, 也是由單細胞生物演化成魚, 爬到陸地上, 變成猩猩, 最後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這讓亞當跟夏蛙聽到可能會覺得很不爽 (我知道我知道) !


    03:22
    天擇說理論在一百多年前(1859)被達爾文所發表

    其實應該要更早, 因為在那時候的社會價值還是以上帝造人為主流, 可能達爾文當時也怕自己被暴民亂棒修理吧, 所以一直把這個想法藏到他50歲才公諸於世.

    不過, 這個假設隨著陸續出土的證據跟研究, 如今變得越來越堅不可破.


    03:24
    "正向基因突變" 講的就是可以增加你 "生存率" 或者 "交配率" 的基因, 可是, "正向"這兩個字並不是絕對的, 聽起來有點模糊哦 w(゚д゚)w


    讓我們用 " 白化症 (白子) " 的例子來說明吧 !

    白化症是一種會讓你全身色素變不見的基因突變, 假如你有這種基因, 那你整個人就會看起來白白der(就像通天神探狄仁傑裡面的斐東來).

    如果這種壯'況發生在非洲狐身上, 那我們會把它視為是一組具有毀滅性的基因; 因為牠在土黃色為主的非洲平原上走跳, 還把自己弄得白拋拋, 這等同掛了一面 吃我吃我 的牌子再身上.

    可是, 如果它發生在北極狐身上呢? 我們就會當它是所謂的正向基因, 因為在北極, 白化症會變成一種保護色, 方便牠們掠食或逃跑, 接下來牠以後生的孩子會有潛在的白化症基因.

    順道一提, 我們現在看到的極地動物, 很多都是白化症的產物


    04:35
    E.O威爾森是哈佛大學的生物學榮譽教授, 也是島嶼生態學 (Insular biogeography) 的創始人之一. 他曾多次獲得美國國家級的獎章. 論人性 (On Human Nature) 是他於1978年時的一部著作, 獲普立茲獎


    影片中我提到很 " 理論" 跟 "假說"這類的詞, 可能會讓人覺得 "只是理論 " ,

    個人以為這樣不太公平

    因為沒有人可以活在生命的開端 (約35億年前), 然後全程記錄宇宙的始末. 理論的出生, 是人類為了說明某個現象所發展出來的解釋, 它必須受到現實非常嚴格的檢視. 借用一個科學家的話來作結, 他說:

    這個世界的規律, 是眾神正在下的一盤棋, 而人類在一旁邊看邊猜它的規則, 如果你看到皇后把主教吃了, 你會說皇后比主教大, 可是接著你又看到主教把皇后吃了, 那你的說法 (假說) 就必須修改, 直到遊戲結束, 所有的規則 (理論) 都能完全符合你的觀察為止, 大致上, 我們所說的科學理論就是這麼一回事, 只是真實的狀況比下棋複雜太多了(Richard Feynman)"


    以下是影片參考內容跟資料來源 :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science/billions-of-insects-are-having-gay-sex-accidentally-say-scientists-8897190.html
    (Billions of Insects Are Having Gay Sex "Accidentally" Say Scientists)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0/131021131009.htm
    (Bugs Not Gay, Just Confused)

    http://www.livescience.com/38931-insect-gay-sex.html
    (Why Insects Have Gay Sex)

    http://phys.org/news/2013-10-homosexuality-insects-spiders-case-mistaken.html
    (Research Finds That Homosexuality in Insects and Spiders is a Case of Mistaken Identify)

    Wilson, Edward O. On Human Nature. Cambridge: Harvard UP, 2004. Print. (論人性, 關於同志的解釋在第六章 "性")


    很多想法跟解說方法都是下面幾本書給我的靈感, 比照誠信SOP規定, 信譽必須歸還給原作者 :


    Brookes, Martin. Fly: An Experimental Life.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1. Print.

    Dawkins, Richard. The Blind Watchmaker. New York: Norton, 2013. Print.

    Dawkins, 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Oxford: Oxford UP, 2006. Print.

    Moorehead, Alan. Darwin and the Beagl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9. Prin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