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城隍廟的由來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城隍廟的由來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tcsong (努力學習)看板marvel標題[分享]臺灣等地的城隍廟---(1)城隍的由來典故...
城隍廟的由來 在 Eason | TRAVEL PHOTOGRAPH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8:20:01
《Sustenance in religious beliefs》 隨著日暮低垂,人們尋求的是一種更安定的心靈寄託🥰 城隍廟是典型的古廟建築,燕尾飛翅、花鳥雕刻、層層藻井、龕飾、結網交叉斗栱,每座石柱除了聯對外,彩畫裝飾、麒麟、石獅鎮門等,透出強烈的文化色彩😊。 📷 : #sonya7c 🔭 :...
各位不好意思。之前在一篇{城隍爺正夯}那篇文章裡面。
因為小的喜愛接觸一些臺灣民間廟宇的故事與典故;所以不知不覺手癢想回文;
結果推文的字數比本文還多;如果各位不嫌棄的話;請容許小的在自po一篇拙作來
分享給各位。以下文章是我從一些書籍抄寫過來想分享給各位;希望大家會喜歡。
[城隍]就字面上的意思;根據說文解字記載;:『城,以盛民也』
段玉裁住:『言盛者;如黍稷在器中也』又言:『隍;城池也,池在城外也;
有水曰池,無水曰隍』簡單來說;在古早中國時間,城隍比喻的意思只是用於城牆和護城河
;並無其他的意思。只是有些時候像是在易經裡面有會利用『城』『隍』兩字來比喻
君王和臣下的意思。當時並沒有神靈之意;更不用說是祭祀有關。
小的我從網路和書籍上面的資料發現;最早祭祀城隍是從<<禮記.郊特牲>>言;裡面有記載
周朝其間有一種祭禮;指天子於歲末大祭萬物。分別是八種(八蜡)代表:
先嗇;司嗇;農;....其中一樣叫做『水庸』這裡解釋:水者隍也;庸者城也。
因此認為祭拜水庸就是祭祀城隍的之始。而姑且不論上述說法是否正確;古代時候
社會民智未開;人民在面對周遭自然現象時;往往無法解釋而心存害怕與敬畏;
於是產生對萬物有靈的觀念;進而演變成自然的崇拜。當人認為城池有保護人民
身家財產之功之功時,自然對其產生尊崇,進而演變成祭祀的行為;或許
城隍的信仰就是這種思維下的產物。
而書中記載正史關於城隍廟最早的記載是東漢末年因道教的建立和佛教傳入。
萬物有靈的觀念隨之受到影響而結合。因此在當時城隍從自然界的信仰轉變成一般百姓
祭祀的年代。而甚至到了唐朝還有<城隍祭文>中還引述到不僅僅祈求城隍降福;也祈禱
五穀豐收。使城隍的意思有保境安民;消災祈福的意思。
到了宋朝時期;城隍崇拜進入了國家祀典等級;此外城隍也開始世俗化;人格化。
如不少著名的歷史人物死後都尊祀為城隍;如漢朝名將紀信等均封為城隍。
這或許是出自老百姓對於歷史人物與清官的懷念與愛戴;因此將他們當城隍奉祀。
而明朝更是城隍信仰的極致;不僅僅將城隍祭祀列入國家祀典;並加以制度化。
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監督地方行政官吏。還說過:『朕設京師城隍,俾統各府州縣之神,
以監察民之善惡福禍之;俾幽明舉不得倖免』這根當時明朝開國之時國家還是動盪不安;
朱元璋為了當時明朝初期跟一群同袍共通奮鬥推翻元朝;但是害怕其同袍好友各擁勢力;
佔地為王有關。以神靈方式監督各地,跟當時社會名風相關;故當時明太祖封京師城隍為:
『升福明靈王』;開封府城隍封『顯聖王』;太平府城隍為『英列王』;
州府城隍為『靈護王』;其他各地府城隍統一封為『威靈公』為二品官,
各州城隍封為『靈佑侯』為三品官,各縣城隍封號『顯佑侯』為四品官並於全體各加上
『鑒察司民』的爵號。已形成府;州;縣城隍的等級階級的位稱,且封號沿用至今。
清朝之後沿襲明朝的制度;更通令各省;府;廳;縣建造城隍廟。並列入官祀項目之一;而且
地方官新上任.需先卜選吉日親到城隍廟奉告典禮才能上任。
打個好累~下一篇我就會打上台南和新竹或是其他地方城隍的典故好嗎?希望各位會喜歡
這麼八股的文章(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