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垃圾隨袋徵收高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垃圾隨袋徵收高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垃圾隨袋徵收高雄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葉慶元律師(葉狀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政難 和朋友討論到垃圾處理政策;印象中,臺北市大概是10年前(2010年,郝市長任內)達成「垃圾零掩埋」的目標,但是那是奠定在馬市長時代推動的「垃圾費隨袋徵收」及「垃圾不落地」等廢棄物清理政策基礎上。 印象中,當時臺北市的每日垃圾量就已經降到1000公噸,是原來的1/3;現在臺北市焚化爐所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高雄市議員鳳山黃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4-17 #15mins衛環委員會質詢 #環保局 1.要求擬定《高雄市生煤管制自治條例》 從臨時會要求到現在,環保局承諾過了還是什麼都沒做,今天局長更以「中央已修空污法,地方沒有評估必要」#拒絕研擬!高雄不值得要求更嚴格的標準、不能要求更好的空氣品質是嗎?消極怠惰的態度實在令...
垃圾隨袋徵收高雄 在 林于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6-17 21:40:53
【垃圾或燒或埋 都是環境負擔】應推動後端處理資源化,前端垃圾減量 - 在台灣,垃圾多採取焚化及掩埋兩種方式處理,但焚化會產生空污,且並非完全消失,仍會殘留底渣;而高雄的垃圾儲坑容量(垃圾掩埋量)只剩下三年,掩埋消化的速度遠不及製造速度,面對垃圾處理問題,我們能怎麼做?在這邊跟大家介紹高雄幾個現行方法...
-
垃圾隨袋徵收高雄 在 高雄市議員鳳山黃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4-19 10:16:322019-04-17 #15mins衛環委員會質詢
#環保局
1.要求擬定《高雄市生煤管制自治條例》
從臨時會要求到現在,環保局承諾過了還是什麼都沒做,今天局長更以「中央已修空污法,地方沒有評估必要」#拒絕研擬!高雄不值得要求更嚴格的標準、不能要求更好的空氣品質是嗎?消極怠惰的態度實在令人失望,除了籌錢讓學校買空氣清淨機,不見市府空汙減量決心,更何況還是違法募款!
2.修正《環保基金管理會設置要點》、完善《高雄市二行程機車汰舊加碼補助》
今年高雄市的電動車補助拖了四個月的主要原因是委員空窗三個月且基金見底,我要求環保基金在設置要點裡新增「該屆委員任期屆滿前三個月,完成下屆委員之招聘作業。」條文,並善盡說明責任,避免名額認定不公平、讓民眾等待的問題再發生,也要檢討補助無法年年延續的問題,否則民眾沒有誘因汰換。
3.檢討垃圾處理費隨水徵收
一來隨水徵收本不合邏輯,二來變相懲罰使用環保餐具需要用水清洗的民眾,三來高雄的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費用隨水徵收的方式每度水4.1元是全國最高,雙北隨袋徵收的垃圾處理費是全國最低。高雄若有心要推垃圾減量,應參考雙北成功和台中失敗的例子來認真研擬更好地推動辦法,而非因遇到阻礙就擱置,繼續使用更有問題的徵收方式。對此局長僅承諾 #會再評估。
4.「石化專區」和「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區」兩者明顯不同
韓國瑜市長說高雄缺一個石化專區,經發局長伏和中緩頰說「市長比較接地氣,講循環經濟很多人聽不懂」,指兩者是一樣的意思。我今天質詢環保局長兩者的定義一樣嗎?是市長不懂循環經濟還是市民不懂?局長答覆 #有機會的話會和市長解釋。
#衛生局
5.醫療觀光小組納入法制局、勞工局及醫護工會代表
局長僅回覆會遵循中央法規、不會違法,且勞工意見會向「醫師公會」諮詢。顯然局長對於醫療行銷、醫療廣告等可能觸及醫療法規、遊走法律邊緣的推銷行為絲毫不警惕,更顯見局長的勞動意識很有問題,怎麼會找「公會」諮詢勞工問題呢?!再者,市府欲合作的五大院所高醫大附醫、高雄榮總、義大醫院、高雄長庚、阮綜合可是出了名的血汗,局長怎能完全不替基層醫護人員把關勞動權益?
6.制定「危勞職務認定範圍」及「退休年齡酌減方案」
我向衛生局長為護理人員請命,護病比超標、待命制、花花班的勞動問題已層出不窮,而根據《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危勞認定新制,主管機關須擬定「危勞職務認定範圍」及「退休年齡酌減方案」,現在衛福部、退輔會、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臺中市政府已擬定方案送銓敘部核備了,為何高雄市衛生局遲遲不送出?所屬高雄市管轄的醫院護理人員就比較命苦?局長承諾今年底前會完成。
#勞工局
7.建立工會陪檢制度並實施
勞檢法規定勞檢時需通知工會,但目前仍只有企業工會可進行陪檢,產業工會和職業工會仍被排除在外,我要求局長盡快研擬相關計畫,讓工會陪檢制完整落實。
8.完成勞動教材專區設立
勞工局過去的勞動法制教材僅提供少數資料上網,我要求應在網站上設置完整教材專區,讓企業、學校都能使用正確且即時的勞動資料,供民眾索取,讓勞動教育進到校園和各行各業。
9.勞動法制教育結合勞博資源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具豐富的勞工文史資料,我要求勞工局應整合勞博文史資源來做更完整的勞動教育規劃,讓勞動意識透過更多元的方式進入公民的生活。
--
捷辦同行,一起前進!
👉留言、分享、私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jie_npp/
🤟youtube:https://npptw.org/nJWmqB
👾公開資料:https://issuu.com/voteforfongshan
💌信箱:voteforfongshan@gmail.com
垃圾隨袋徵收高雄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政難
和朋友討論到垃圾處理政策;印象中,臺北市大概是10年前(2010年,郝市長任內)達成「垃圾零掩埋」的目標,但是那是奠定在馬市長時代推動的「垃圾費隨袋徵收」及「垃圾不落地」等廢棄物清理政策基礎上。
印象中,當時臺北市的每日垃圾量就已經降到1000公噸,是原來的1/3;現在臺北市焚化爐所焚燒的垃圾,很多是其他縣市的垃圾。
我覺得,在臺灣公共政策最難的是,如何捨棄「討好型的政策」(放煙火、發補助),而去推動「不便型的政策」(垃圾分類、垃圾袋收費、清下水道)。前者效果立竿見影,大受選民歡迎;後者往往要數個月,甚至數年才見功效,屆時推動者搞不好已經下台。
就像高雄市,陳菊專心放煙火,韓市長則是全市清理下水道。去年,高雄市首度達成登革熱零案例,大家可以想想,是誰的功勞?
另外,臺灣的選民很喜歡聽執政者大放厥詞,卻往往沒有足夠的觀察力去看執政者最後做了什麼。以臺北市為例,柯市長很喜歡宣揚他「省錢」。但是他執行下來的結果,卻是「省小錢花大錢」。但是選民聽到他慷慨激昂地說他省了多少多少錢,就把票投下去了,沒有持續觀察後面的真正代價。
以捷運劍潭站旁邊的台北藝術中心為例,郝市長任內本來已經快要完工,郝市長為了工程品質,指示工務局不必趕工。沒想到,到了柯市長任內,為了省錢,硬是苛扣工程款,導致業界名聲甚佳的承包商理成營造因而倒閉,工程也為之延宕。理成倒閉之後,市府找不到人承接該建案(理成都倒了,誰敢接?),最後只好增加預算,再分拆成三個標案,最後才標出去。搞到現在,柯市長第二任又過了一年,都還沒完工。省小錢,花大錢!差點把世界級的建築搞成爛尾樓。
如果選民能改變自己的習慣,不僅僅聽其言,也觀其行,更要避免因為短期討好型的政策而決定投票取向,臺灣的民主才能夠健全。
垃圾隨袋徵收高雄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垃圾或燒或埋 都是環境負擔】應推動後端處理資源化,前端垃圾減量
在台灣,垃圾多採取焚化及掩埋兩種方式處理,但焚化會產生空污,且並非完全消失,仍會殘留底渣;而高雄的垃圾儲坑容量(垃圾掩埋量)只剩下三年,掩埋消化的速度遠不及製造速度,面對垃圾處理問題,我們能怎麼做?在這邊跟大家介紹高雄幾個現行方法與建議。
👉 底渣資源化
底渣資源化是將底渣處理為「焚化再生粒料」,目前多用於公共建設,以減少環境負擔。台南有全台首座公有焚化底渣處理廠,我們高雄市目前則是委外處理。
👉 多元化廢棄物處理循環經濟整體園區
環保署現推動「多元化廢棄物處理循環經濟整體園區」,垃圾投入焚化爐前,將透過處理系統做過篩選,汰出不適合燃燒之垃圾;燃燒過後的底渣,可透過特定設施再製成可利用資源。目前宜蘭跟苗栗都已有整體規劃,工業城高雄發展工業轉型時,在垃圾處理上也應對環境更加友善。
但這些方法,都只是針對垃圾丟棄後的處理,根據統計,高雄市的垃圾處理量越發增長!如何釜底抽薪、從源頭減量?這是我們市民朋友大家應該要來一起努力的!
👉 垃圾分類 源頭減量
垃圾從離手到丟進垃圾車前,應先做好垃圾分類,少用一次性餐具也是很好的減量做法。有別於多數縣市只鼓勵民眾主動分類,雙北則是採取「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的方式,以價制量,這種作法也值得參考借鏡。
高雄市內垃圾逐年增加的同時,我卻觀察到一個神奇的現象:高雄廚餘回收量去年竟然腰斬!
🤔 案外案 廚餘回收量竟腰斬
根據高雄市統計月報,2015 至 2018 年,每年的廚餘回收量都超過 80,000 噸,去年 2019 卻突然只剩下 30,319 噸,今年全年廚餘回收量推估也約為 30,000 噸(第一季 7,511 噸乘以 4 估算)。究竟是發生什麼事造成超過六成的降幅呢?
去年在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後,政府輔導養豬業者減少使用廚餘改用飼料,養豬廚餘的一大部分直接進焚化。後來還有多位民眾向我投訴,部分垃圾車會直接把廚餘跟一般垃圾混合清運。我懷疑,不只有回收廚餘進了焚化爐,有更多廚餘在清運時就直接被當成垃圾了!
如此一來,廚餘不只會增加垃圾量、造成焚化處理費變高,甚至潮濕易造成燃燒溫度過低、產生戴奧辛。把廚餘當垃圾,迴避廚餘回收去化問題,根本是鴕鳥心態,也與加強回收的政策背道而馳。我認為,加強「廚餘資源化」才是正軌!
若以八萬噸的年回收量來看,就算新蓋的高速發酵廠在九月如期完工,還是會有過半的廚餘無處可去,我去年初質詢環保局時,環保局就說要規劃廚餘生質能源廠(去化 100 噸/日),可行性評估終於在 5 月中發包出去,請環保局一定要抓緊腳步,避免衍生後續的環境負擔!
垃圾隨袋徵收高雄 在 小薛 (kawor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雞雞拔拔毛毛的日本文化兩三事~
「莫名的販賣堅持」
先說這不是單純在靠北日本,
畢竟我就是喜歡日本才住這裡的,
而例如台北跟高雄的距離,還遠比不上東京跟大阪!
在台灣這樣的距離都能有那麼大的文化差距了,
隔一片海之後有另一種思維也不意外wwwww
1, 【就是不給你等比例的『滿額禮』!】
滿額禮... 簡單舉例來說,例如去懶熊專賣店,
買滿5,000日圓結帳會送一隻只送不賣的懶熊原子筆之類的,
相信是常見的商店促銷手法,
而日本如果沒有特別強調的話,
差不多不約而同的遵循一個潛規則,
「我沒說要給你消費金額等比例的滿額禮!我只給你一個!」
就例如上面的例子,我最終挑了總額兩萬八千多元的各式商品去結帳,
抱歉,並不是給你5隻贈品懶熊原子筆,一樣只給你1隻!
那我曾經因為,「其實我重點不是要買東西,而是想要滿額贈品!」
在跟店員溝通無效之後,那我問說「如果我分開結帳就可以拿嗎?」
意外的店員回答:「這樣就可以喔^^」
… … 幹,是北七膩?
好啦,人家都這麼說了,那只好...
「把結帳完的東西全部退貨」、
「算好價格分次結帳」、
「順利的拿到等比例的滿額禮」!
啊不就好棒棒,幹。
而且我覺得最蠢最蠢的重點在於,
假設店家計算使用滿額禮,是使用櫃檯結帳電腦紀錄,
也就是系統上一單消費只能消耗一個!那我沒話說!
或是我再退100步,店家其實是為了盡可能刺激消費,
但要馬兒跑又同時希望馬兒不吃草,能省則省所以強調說:
「滿額禮一位客人限拿一次」之類的雞拔毛規定,
總之只要是有理由、有明文限制的話,
店家遊戲規則先講出來,你不爽不要買或是自己想辦法,
那我都沒話說!
但不好意思,這種不給你等比例滿額禮的問題,
通常都出於「智商的問題」也就是日文的「啊他媽空鼓勵」,
總之,結帳的時候店員說不給就是不給,
明明你還確認了不是上述任何問題,
但你跟店員搞到很麻煩的退貨、
重新分次結帳、每次都刷卡、每次都重新包裝...
這樣就可以??
… … 幹,又是北七膩?
(疑?我怎麼會說又呢?)
2, 【給塑膠袋莫名其妙的堅持】
為了響應環保,日本購物近年慢慢開始流行不給免費塑膠袋,
但並不像台灣是政策強制執行,所以日本還是很多店會給,
例如比較貴的超市、藥妝店等等,目前大多還是會給塑膠袋。
或是特定商品,例如馬上就要吃、又會產生垃圾的便當,
或是重量比較重,絕對需要特殊袋子的米、或是大包裝飼料等等,
都會給你專用的塑膠袋。
而我個人是只要免費的塑膠袋,我都還是會拿,
但並不是因為我不環保!而是這些塑膠袋是要拿來當垃圾袋用的,
日本垃圾回收費大多上隨著住民稅徵收,所以不用買專用垃圾袋。
那我遇過幾個奇葩事件是這樣的,
有一次我趁著超市半額特價時間,買了很多便當,
我是不用凹到說「一個便當你該給我一個塑膠袋」,
但至少不要太扯!我一口氣買9個便當你給我兩個塑膠袋是衝尛?
跟他要第三個還要跟我靠北說只能兩個!?
我是懶得跟結帳阿婆吵,但我也知道說那下次分次結帳拿算了,
搞得大家都麻煩你開心的話我奉陪。
(事實上兩個袋子還真的裝不下)
然後另一個更奇葩的事件,發生在昨天。
我去了一間原本就會給免費塑膠袋的藥妝店買牛奶,
順便掃光了即期品,一大籃子的提到櫃檯,
那因為我從學生時期出來打工,
就一直都覺得服務業很辛苦,
將心比心我都會盡可能讓服務我的工作人員輕鬆點,
例如刷過條碼結帳完的牛奶之類的比較重的東西,
我通常會順手直接裝進我背來買菜的包包之類的,
也通常日本店員會特別說感謝我的協助,
甚至說「真不好意思讓你做我的工作」之類的...
一段佳話,對吧?
不,是一段靠北的故事。
昨天當我這樣做完,結帳的歐巴桑也跟我說了謝謝,
東西裝完我跟他要塑膠袋的時候... 歐巴桑竟然不給我!!
誒!!!???????ㄇㄉㄈㄎ !!!?
他說不能跟他拿塑膠袋!
但,我馬上想通如果我不要那麼親切,
一開始就兩手插口袋說
「賤畜,東西給我包好,快一點」的話,
我就能拿到我夢寐以求的免費塑膠袋了幹。
… … 幹,又是北七膩?
(疑?我怎麼又會說又呢?)
明明普遍來說,日本(特別是東京)是非常注重消費服務的,
好比說結帳時如果大排長龍,店家決定加開櫃檯時,
都是店員會來引導排隊比較久的客戶過去,
不像台灣是自顧自的開櫃臺,然後喊一聲「這邊也可以結帳喔」,
然後客人自己手刀搶塊撞在一起這樣。
結果只是換到塑膠袋這事情,馬上就變北七了!
我真的想不透wwww。
總之,例如這種形形色色日本特有的雞雞拔拔毛毛情況還多著是,
以後再來分享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