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地 藏 王菩薩聖號1000遍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地 藏 王菩薩聖號1000遍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kissung (天堂鴉)看板Buddhism標題Re: [法語]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時間Wed ...
沒有時間修行?《地藏經》告訴你修行的方法
夢參老和尚
《地藏經》每一品都告訴你修行的方法,生怎麼樣做,死怎麼樣做,平常時我們怎麼樣做
。我們經過山林或者渡河心裡有恐懼感,坐飛機怕飛機失事,開汽車又怕汽車碰撞,怎麼
辦呢?他告訴你,你念他的聖號、念一萬聲聖號,一切災難都化除了,這就是修行。你念
聖號,一切災難都化除了,這就是修行。
生的時候,他告訴你不要慶祝,要慶祝就吃素席,供養三寶,家裡拜懺,請些人來了,客
人都念一卷《地藏經》或念一卷《普門品》或念一千聲聖號,不是一樣的嗎?這不是更好
的慶祝嗎?
死的時候,我們給臨終人助念,也給他供養三寶,也念《地藏經》,這都是修行的方法。
至於《地藏經》上所說的那些地獄名字,假使你認識因果的話,因果不昧,多做善業,你
去不到那個地方的,那個地方也沒有。若做惡業,你的惡業就化現出來地獄,你做善業就
化現出來天堂。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這是一種。
還有,我們聽完經了,大家走了,這個經本就算了,回去往桌上一擱,下回拿起再去聽。
你自己多看兩遍,體會經中的道理,佛每說一句話必有一個道理、一種意義。這種莊嚴殊
勝的法會不是說的,也不是我們擺擺龍門陣說閒話的,像我們怎樣才能利益人、像我們做
這件事情得怎樣才能得效果,你要用好多腦筋。所以我們應當跟客觀的現實結合。
我們經常有恐怖感,為什麼恐怖,你怕什麼呢?怕危險,危險又怎麼樣?危險撞傷了、危
險失掉生命,有個我見我知,恐怖感就發生了。這個就是《心經》上所說的“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你到處是掛礙,這個事情還沒有做,你恐怖得不得了──投資怕賠錢,要投
資時發願念一百部《地藏經》、發願念一萬聲地藏王菩薩聖號,你的恐怖感就沒有了。可
是你不去做。
我們有很多人唸佛好多年了,經常有人問師父,我們怎樣修行?我說你聽了那麼多的經,
已經告訴你怎麼樣修行了。《阿彌陀經》告訴你念佛不就是修行?念佛就是修行!另外還
要怎麼樣的修行?神通不是修行,神通是效果,那個效果不好。如果你沒有根底,不會住
心、不會降服心的,讓你得神通,你反而會用那個神通去造罪。
地藏王菩薩也顧慮到你沒有時間,就說每天念一千聲地藏王菩薩聖號,一千聲才好多時間
?念快了十七八分鐘,念慢二十分鐘多一點點。快的我也試驗過,三個鐘頭念一萬聲沒有
問題的。假使真有信心的、真正想發財的、真正要消災免難的、真正信得極的,你一天念
一萬聲地藏王菩薩聖號,比你找誰去聯絡好得多。
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自己求佛菩薩,求菩薩、求佛還是求自己?佛菩薩就是你自己的心。
藉境明心,不是藉境迷心。我們遇到什麼境界就轉變了,就迷了,定不住的。
現在這個環境裡頭還有好多菩薩,為什麼我們遇不到?這是我們的業。怎麼樣消?
《地藏經》告訴我們很多消業的方法,其它的我們做不了,我們就念,一天念一部《地藏
經》,才一個鐘頭。我們一天分三次念、分四次念,一次念一刻鐘。我們少說一些閒話,
時間是有的,能說沒有?一天說閒話的時間,一刻鐘、二十分鐘都過去了,但等到唸經的
時候,就說沒有時間,這是我們業重福輕。我說這些話可能不怎麼樣,但是聽了確實有利
益,這些事跟我們切身很有關係。
我們聽經的目的是什麼?就是離苦得樂。我們聽了一座、兩座、十座,百座聽完了,經歸
經,自己歸我們自己,困難還是困難,痛苦還是痛苦,那就白費了是不是?完全白費了。
現在沒有離苦得樂就要等到將來,現在種這個因,將來果熟了。因為我們前面那個果太猛
利,現在它壓縮我們,迫使我們的善根一半不能成長,周圍的環境都是這樣。
我勸大家誦《地藏經》,要一天誦一部《地藏經》;如果沒有時間,那麼一天誦一品總可
以;有時經文很簡短,可以誦二品。特別要在十齋日誦經。
《地藏經》的修行法門很多,你照著做就可以了。誦經的時候,就是修行;念地藏聖號,
就是修行。有些人唸經不知道自己是在修行,有些人唸佛不知道自己就是在修行,還去找
別的修行法門,這就是末法的眾生。
在末法中的正法,是指我們聞到法就去做,這就是正法;對你而言,讀誦受持,教化別人
,法就不末,你是在行菩薩道。對於不知不覺的人而言,這是末法;聽了還毀謗,這不但
是末法,還是地獄種子。地獄種子種下了,那就下地獄了。
文殊菩薩在《淨行品》中教導我們,一定要善用其心,用得好,罪惡可以變成智慧,變成
福德;用得不好,福德會變成惡業。現在《地藏經》圓滿了,希望大家善用其心!
https://i.imgur.com/wvvgWww.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88.2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03846203.A.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