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地震即時監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地震即時監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地震即時監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地震即時監控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翁章梁 Weng Chang-Li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防汛防災 #璨樹颱風 璨樹颱風逼近台灣,交代水利處將所有防汛工具檢查一次,不管是抽水機、抽水站、水閘門、滯洪池等。 今天安排視察朴子鴨母寮及布袋內田抽水站,聽取簡報也了解鄉親的意見;看了抽水站建物雖然尚未完工驗收,我們特別拜託廠商,先將抽水機具裝好,必要時可以立即啟動抽排水功能,現場也示範給我...

  • 地震即時監控 在 翁章梁 Weng Chang-Li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7:53:16
    有 1,152 人按讚

    #防汛防災
    #璨樹颱風

    璨樹颱風逼近台灣,交代水利處將所有防汛工具檢查一次,不管是抽水機、抽水站、水閘門、滯洪池等。

    今天安排視察朴子鴨母寮及布袋內田抽水站,聽取簡報也了解鄉親的意見;看了抽水站建物雖然尚未完工驗收,我們特別拜託廠商,先將抽水機具裝好,必要時可以立即啟動抽排水功能,現場也示範給我看,如果要啟動抽水沒問題。

    這次水利處預先完成228台移動式抽水機佈置、241座抽水站維護、23座滯洪池排空、479座水閘門測試,以及渠道側溝清淤,也有智慧防汛網則設置244組路面淹水感測器,即時監控水情,做最好的準備。

    現在我們也與廠商合作,將防颱物資放在一起,方便大家購買。記住,生活在台灣每個人都應具備防範颭風及地震的知識,大家才可以平安!

  • 地震即時監控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6 13:27:29
    有 96 人按讚

    近日花蓮地震不斷,16日上午近2個小時就連續發生16起地震,其中有15起集中在一小時內。從14日上午開始到現在,餘震一共有三波,合計共60起。
     
    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表示都在掌握之中,並非新的地震序列,主要是「群震」形式釋放能量,不過規模愈來愈小,認為再出現規模5以上餘震機率低。

  • 地震即時監控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1 12:22:43
    有 35 人按讚

    福島縣海域魚隻驗出放射性銫超標 當局下令禁止上市!! (04/21/2020 蘋果日報)

    (於慶中/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上周決定,計畫在2022年將稀釋過的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引發國際反彈,爭議尚未歇止,周一(19日)又傳出福島縣 海域捕捉到的黑鮋(許氏平鮋,クロソイ)驗出放射性超標,當局已立即下令禁止上市。

    《NHK》報導,日本原子力災害對策本部證實,本月1日在距離福島縣南相馬市13公里的海域,捕捉到一尾黑鮋,上周四(15日)進行檢驗時驗出體內每公斤含有270貝克的放射性銫,遠高於每公斤100貝克的衛生安全標準,已立即禁止當地的黑鮋海產上市。

    報導指出,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早在今年二月時,就在該縣海域捕獲的黑鮋體內驗出放射性物質超標,當時便主動停止上市。事實上,自「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曾有多達44種海產遭到限制上市,直到去年2月25日起才全面解除禁令。

    ★ 日本福島縣外海捕獲魚隻輻射超標 已禁出貨、日本2022排核廢水入海 原能會:恐衝擊台灣近海漁業(04/17/2021 蘋果日報)

    (林麒瑋、周彥妤/台北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在2022年將稀釋過的福島核廢水排入海,引發國際反彈。根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簡稱原能會)最新評估報告顯示,日本如果排放福島核污水,衝擊層面除了台灣鄰海附近重點迴游魚類的路徑外,還包括近海與遠洋漁業。

    原能會前年9月就向日方表達關切

    原能會今年4月提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入海水對我國影響之評估報告」顯示,已於2019年9月及2020年3月兩度循外交管道向日本政府表達關切,請日方基於2014年台日核能管制資訊交流備忘錄之互惠精神,於未來決定將含氚廢水排入海洋的政策後,儘早知會我方,亦持續透過我國駐日本代表處,蒐集日本政府所發布相關資訊,以作為調整及提升因應作為之參據。

    原能會表示,獲知日本可能針對福島第一核電廠可能排放廢水,已組成跨部會因應平台研商各項因應作為,並於去年3月起召開至少5場會議,以協調相關部會運用現有監測資源,包括規劃輻射廢水海洋擴散模擬預報作業、台灣附近海域環境輻射監測分工與資訊整合機制,以及漁產輻射檢測作業等,以期在既有的充分準備下,為民眾的輻射安全把關。

    原能會說,目前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執行的「台灣海域輻射背景調查計畫」中,已在台灣鄰近海域建立33個監測點,持續監測海水氚含量,可掌握排放後的即時資訊,提供執行因應作為的依據。

    近海與遠洋漁業都可能受污染

    飲食的部分,原能會指出,持續進行海域輻射調查計畫,並密切關注福島核電廠輻射物質排放對我國的影響,本計畫與海委會、農委會等政府機關合作,對漁產品及海水等採行多項監測防範措施,建構嚴密防護網。另原能會也協助衛福部食藥署對日本進口食品之輻射檢測作業,確保民眾食的安全。

    原能會說,除了輻射安全外,更加擔心針對當地漁業產生的「風評被害」,也就是產業名譽的損失,而台灣的近海、 遠洋漁業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台灣鄰海附近重點迴游魚類之路徑,幾乎都沿黑潮來往台日之間,移動路徑皆與氚水排放後可能之擴散路線重疊。

    與日方持續交流密切監控

    整體對我國影響評估部分,原能會指出,日本排放核污水後,不排除會有部分因為洋流條件擴散至台灣海域,而實際擴散之趨勢及對於台灣之影響仍取決於日本的排放計畫,如排放濃度、排放頻次、放流型式(表面或海底放流)、放流管離岸距離、排放季節等因素,需透過同時考量上述條件的海洋擴散模式,方可準確預測氚水排放後在台日海域間的擴散趨勢變化。

    原能會也表示,目前所知日本可能決定將福島處理過之核污水(以氚為主)排放, 氚水在人體的生物半衰期很短,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 的攝入約定有效劑量(成人攝入後50年;小孩計算至70歲),1Bq的氚水造成的劑量約為 0.000000018 mSv,約為人體中天然存在鉀40的300分之一。「氚水相對其他人造放射性核種對於人體幾乎沒有影響」,且日方曾表示會將氚水稀釋至低於法規要求,才予以排放,但排放的總量非常巨大,而輻射曝露的途徑也十分複雜,可能因為沙灘活動受到海水表面的直接輻射曝露、亦有可能因為攝入海水中魚類等不同途徑接受氚水的影響。

    原能會強調,在排放細部計畫尚未明朗化前,就已針對該預期排放事件開始進行台灣海域氚活度監測計畫,偕同相關單位進行台灣周遭海水及水產取樣分析,確保輻射安全的同時建立氚活度基線,並與日方透過外交平台進行資訊交換,以便於得知更多資訊後,可透過詳細的輻射防護評估,確保氚水之安全無虞。

    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表示,從原能會相關評估來看,確實不排除因洋流而向台灣擴散的機率,而實際擴散範圍則要視日本最後制定的廢水排放計畫,包括排放濃度、頻次、季節等因素,都會影響模擬分析預測台灣海域受衝擊的可能。

    她指出,氚水(核廢水)在人體生物半衰期,相對較短,但日本核輻射總體量大,且輻射影響範圍,可能包括魚類,繼而影響人體,影響方式多樣。

    高虹安建議,雖未能確定勢必造成污染,但原能會應儘早進行台灣海洋海域的監測計畫,防範台灣漁業產業名譽受損,甚至連帶造成可能的經濟損失。另外,原能會也應與日方多多在外交平台,交換資訊對話,更了解未來日本排放計畫,從專業協助產業,評估影響與預防。

    完整內容請見:
    福島縣海域魚隻驗出放射性銫超標 當局下令禁止上市!! (04/21/2020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420/AIGTQO4K5FDTFFIGNKV5A6YTFY

    日本福島縣外海捕獲魚隻輻射超標 已禁出貨、日本2022排核廢水入海 原能會:恐衝擊台灣近海漁業(04/17/2021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417/EJQRZGURNRDTHGSQMUA5WRHB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