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地鐵故障報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地鐵故障報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地鐵故障報告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715紐約時報 *【民主黨呼籲對來自污染國家的進口徵稅】 民主黨人達成共識,要對缺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國家進口商品徵稅,這是一項規模達3.5兆美元的預算案的一部分,該計畫還包含旨在減少美國化石燃料污染的其他條款。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clim...
地鐵故障報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715紐約時報
*【民主黨呼籲對來自污染國家的進口徵稅】
民主黨人達成共識,要對缺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國家進口商品徵稅,這是一項規模達3.5兆美元的預算案的一部分,該計畫還包含旨在減少美國化石燃料污染的其他條款。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climate/border-carbon-tax-united-states.html
*【歐洲公佈新能源計畫,未來九年不使用煤炭天然氣,課徵碳稅 】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關鍵時刻,歐洲向全球提出新挑戰,在未來9年內不再使用化石燃料,這一計畫也有可能引發全球貿易爭端。最直接地,也是最有爭議的,就是向氣候保護規則不那麼嚴格的國家,針對有污染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這些提議還包括,14年內,取消新型汽油和柴油動力汽車的銷售,以及提高使用化石燃料的價格。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europe/climate-change-carbon-green-new-deal.html
*【Delta變異病毒株蔓延,紐約市的確診病例又上升】
就在幾週前,紐約全市平均每天只有200例新病例,這是大流行初期以來的最低水準。但現在,已經連續幾天出現逾400起病例。測試陽性率翻了一番:從平均低於 0.6% 增加到約 1.3%。這些數字仍然很低,但增長迅速,令一些流行病學家和公共衛生官員感到驚訝,他們沒想到在整個 6 月份保持水準後,病例會如此迅速地增加。儘管如此,由於該市約有 64% 的成年人已完全接種疫苗,流行病學家表示,Delta變種不太可能造成像過去兩波 Covid-19 那樣具有破壞性的條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nyregion/delta-variant-coronavirus.html
*【去年藥物過量致死人數激增 30%,逾90,000人】
隨著 Covid 的肆虐,另一種“疫情”也打擊著美國。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佈的初步統計數據,2020 年藥物過量死亡人數上升了近 30%,達到創紀錄的 93,000 人。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年增幅。除了南達科他州和新罕布爾州這兩個州之外,每個州的死亡人數都在增加,南部和西部的死亡人數明顯增加。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07/14/upshot/drug-overdose-deaths.html
*【Delta變異將美國區分為二: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
聯邦衛生官員本月報告說,這種變異是迄今為止最具傳染性的冠狀病毒,占美國新感染病例的一半以上。該變種的傳播,促使拜登政府加大推動疫苗接種,聯邦官員正計劃,向可能爆發的社區派遣醫療隊。在阿肯色州、密蘇里州、德州和內華達州等一些疫苗接種率較低的州,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數正在迅速上升,而其他州也都開始出現小幅上升。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health/delta-variant-uk-usa.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隨著Delta病毒在美國保守派的蔓延,一些共和黨官員面臨著來自公共衛生宣導者的龐大壓力,不僅要呼籲支持他們的選民接種疫苗,還要反對質疑疫苗的媒體人物和政治人物。
#印尼週三報告了超過 54,500 例冠狀病毒病例,連續第三次創紀錄的單日上升,該國已超過印度目前的每日病例數。澳洲格里菲斯大學印尼流行病學家Dicky Budiman表示:“根據過去三天的數據,我可以明確地說,印尼已成為世界新的震中。
#倫敦市長Sadiq Khan表示,即使政府於 7 月 19 日取消了戴口罩的法律要求,倫敦的地鐵和公共汽車仍將繼續強制要求戴口罩。
#擁有美國專輯暢銷排行第一名的18歲流行歌手Olivia Rodrigo至白宮訪問,藉由她的人氣和影響力來鼓勵尚未接種的年輕人施打疫苗。
#在持續政治動盪的海地以及近期街頭運動情緒高漲的古巴,使防疫工作難上加難。
#紐約市上半年的新數據顯示,完全接種疫苗的人被感染的人數很少。根據耶魯大學流行病學家在紐約市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疫苗為紐約市提供了強大的冠狀病毒保護,在去年 12 月至今年 7 月期間遏制了第二波病毒並挽救了約 8,300 人的生命。
#酒吧和餐館重新開業幾週後,荷蘭的病例激增。據衛生當局稱,上週荷蘭的新冠狀病毒病例激增了 500% 以上,病例激增迫使該國總理Mark Rutte因他過於倉促地解除了限制,公開道歉。
#澳洲雪梨當局表示,週三又報告97 例感染後,該市的嚴格封鎖將至少延長至本月底。這些限制原定於週五結束,但由 Delta 變體引發的疫情尚未消退,導致該市 500 萬人口和附近地區的居家令和遠程教育延長。
#據新加坡報紙《海峽時報》報導,40 歲的乘客檢測呈陽性反應,一艘遊輪於週三返回新加坡。衛生當局進行接觸者追蹤時,近 3,000 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正在他們的機艙內隔離。
#西班牙衛生部已決定允許藥店出售冠狀病毒居家測試劑,以更好地追蹤該疾病的傳播
#馬來西亞的一家 Covid 疫苗接種中心在近一半的衛生工作者檢測出冠狀病毒呈陽性後關閉。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4/world/covid-variant-vaccine-updates
*【巴基斯坦巴士爆炸,至少九名中國公民死亡】
巴基斯坦官員稱,另有三名巴基斯坦人喪生,41人受傷;部分中國乘客是達蘇水電站的工程師。爆炸的具體原因尚不確定,巴方稱這輛大巴發生“機械故障導致氣體洩漏之後引起爆炸”;中國外交部起初將爆炸描述為炸彈襲擊,但後來改變了說法,稱不排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達蘇水電站專案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已向巴基斯坦的基建項目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asia/pakistan-bus-explosion-blast.htm
l
*【“沒有疫苗能治種族主義”:仍活在恐懼中的紐約亞裔】
半年來紐約市出現了一系列針對亞裔的暴力事件,凸顯出當局在防止暴力和懲罰嫌犯上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證明仇恨犯罪方面。焦慮和創傷仍然籠罩著這座城市的許多亞裔社區。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714/asian-hate-attacks-police/
*【德國總理梅克爾定於週四抵達華盛頓,將在白宮與拜登總統會面】
這很可能是她卸任前最後一次訪美,此行的重點部分涉及政策,部分則關乎其政治遺產。美歐在北約、貿易和多邊主義等諸多議題上存在分歧,梅克爾的首要目標將是恢復雙邊關係穩定性和彼此信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europe/merkel-biden-germany-white-house-washington-visit.html
*【阿富汗北部城市昆都士每天都在發生街頭戰鬥】
塔利班佔領面積不斷擴大,美軍撤離後,塔利班正從戰略上向昆都士等北部省會城市施壓,該地區巷戰不斷,每天有數十人死亡或受傷。塔利班試圖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手段,收緊對首都喀布爾的包圍。週三,塔利班宣稱佔領了與巴基斯坦接壤的一個重要過境點,這是該組織不到一個月內佔領的第四處過境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asia/afghanistan-kunduz-taliban.html
*【可口可樂再次改變味道】
可口可樂將推出新版“零度可樂”:更改配方和包裝,口味更貼近“經典”可樂。它會受到歡迎嗎?還是像1985年推出的“新可樂”一樣,淪為一次失敗的嘗試?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business/coke-zero-change.html
地鐵故障報告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支持本Page最有效方法,就係Click入去篇文比Clap我賺錢呀!點解響Medium Clap文可以幫我賺錢?:https://goo.gl/uR1xBJ //
後記:執筆之時發現有舊識仲接緊港鐵公關Job來做,今時今日仲幫呢啲吸啜民脂民膏嘅公司揩脂抹粉,當你唔係等住搵食果刻,要出賣幾多良知先做得出?就算你係無神論者唔怕落地獄,都諗下有幾多人比呢間公司害慘,良心,真係唔值幾個臭錢。
=========
學者鄧聿文曾於BBC撰文指「假疫苗」事件足證中國已呈「系統性腐爛」,我覺得呢個講法係完全可以套用番響港鐵沙中線事件上面。
當日港鐵私有化只釋放出兩成半股權,表面上就係為咗響套現之餘令市民放心,政府對港鐵仍然擁有絕對控制權同監督權,但實際上其實係想借私人市場之名令港鐵發展更加傾向商業化,而非為市民服務的公益導向──試諗下,當日發行10億股、招股價9.38元,結果只為香港政府回收100億資金,算得咩錢?
仲要係港鐵一直為政府賺錢,根本完全無其他公營事業咁因為陷入虧蝕而要減輕政府負擔嘅必要,所以日後成日聽倒港鐵管理話要「顧及股東利益」,其實就只係為咗區區25%嘅小股東利益,要全香港市民Suffer──好簡單,如果你係港鐵股東或者按營利論功行賞嘅管理層,當你知道採用次貨零件係會令港鐵故障率提高,但乘客仍然係會照搭嘅同時,零件成本嘅開支卻又可以因此而壓低,你會點揀?而呢個亦係點解過去兩屆港鐵CEO韋達誠同梁國權,佢地都係以節省成本降低服務質素聞名,但同時卻又可以故障愈多、年薪愈高嘅原因。
但呢個都係一切腐爛嘅開端。因為港鐵私有化唔上唔落,於是港鐵管理層就呈三元架構:一個係以運房局為首嘅政府官僚、跟住係被委任入港鐵董事局嘅政府代表、再之後就係港鐵本身嘅私人管理層。呢種設定原意就係令政府同私人力量可以互相制衡,但現實卻係政府響港鐵嘅監察角色幾乎消失,任由港鐵管理層為所欲為──其實都唔駛講今時今日先揭發嘅沙中線問題,點解港鐵高層每次出事都可以「全身而退」?點解港鐵CEO年薪可以響短短幾年間由本身經已相當驚人嘅年薪700萬暴增至1500萬?老實講如果唔係兩個總經理今舖極有可能坐監,而梁國權份約啱啱先續完距離完約仲有成兩年,今時今日可能我地仲見倒佢地三個安在其位。
政府監察不力,當然個個都可以有自己答案,所以坊間大堆評論員都可以有自己的陰謀論:你可以話係港官一向無能得過且過;亦可以話因為港官都好想退休與響港鐵繼續發展所以官官相惠;甚至可以話其實官員同地鐵之間有貪污嫌疑──但無論原因係點,客觀事實就係特區政府不單止唔能夠有效監督港鐵,掉番轉港鐵管理層卻能夠以「半公營企業」作掩護,訂立好多對管理層一面倒著數嘅條款,簽訂一啲對政府一面倒不利嘅協議(你睇連叫禮頓交出資料都做唔倒就知),甚至狂接高鐵大白象工程之後,仲任由佢超支浪費市民公帑──老實講,去到呢度,都未講到沙中線果筆,港鐵經已成為令公帑「流血不止」嘅腐爛傷口,而且係一種系統性腐爛。
只係沙中線嘅問題話我地知,港鐵果種囂張跋扈係超越香港其他「獨立王國」如積金局、醫管局、金管局之流,因為好聽嘅就係隻眼開隻眼閉縱容造假,難聽啲講句就係同外判商同流合污,收授利益以接納更改圖則、鋼筋被剪短、嚴重沈降此等危害安全嘅工程。
好多人睇輕咗港鐵委任公證行處理申訴、原來申訴報告響公佈前係會cc比港鐵修改呢單新聞;其實自從高鐵開始,承建商索償就億億聲計數,一般居民呢,即使港鐵講明預留幾千萬作工程破壞申索之用,但除咗真係破壞到無得兜諸如連個水井都塞埋呢啲個案,一律都比公證行打回頭。而家沙中線出事,你再連埋公證行同港鐵串通兩單嘢擺埋一齊睇,就會明白點解港鐵咁著緊所有索償過案都要全面控制:因為佢地即將面臨嘅,將會係排山倒海嘅索償過案!如果唔控制住個源頭,點搞?
我成日話每一個行業都係一個社會嘅縮影,而港鐵,亦可算係特區政府嘅縮影:政府借「私有化」將公眾利益以「股東利益」為藉口作犧牲,官員不單無起到監察制衡作用,反而成為公帑浪費出口嘅掩護,至於港鐵高層,則自以為有特區政府撐腰,自以為可以隻手遮天,任由承辦商亂黎,同仲裁機構勾結「自己查自己」,簡直係番咗去60年代未有廉政公署嘅時候。
然後你睇啲垃圾會飯民議員,個個都變時事評論員,但係響沙中線撥款,卻係唔出席唔投票,甚至連權力及特權法查港鐵都照樣可以唔出席;仲有啲聲稱支持民主嘅KOL,都可以照幫港鐵賣廣告(話之你收錢定靠攏權貴)。當方方面面都腐爛到底嘅時候,你作為香港人仲有乜資格笑人地「假疫苗」事件?而家香港同中國一樣,都係「系統性腐爛」,分別只係程度而已。
地鐵故障報告 在 我在大陸的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製書日記
在北京的間歇大雨裡,我總算得到了思佳的一句”找到感覺了”感動得我想撒花!
對書有興趣的你,可以來這裡填表登記一下:https://goo.gl/forms/Nk6KTI6j0PaKFt1i1
●進度如下:
1.封面
按照思佳的指示再修修...話說我看著每張封面,都會想到我當時在吃什麽...真是可怕XD
2.印刷與發行
按照粉絲頁網友的情報,我去查了”臺灣學人”跟”白象出版”,前者不符合專案規劃,後者今天把檔案給他發了,看看後面怎麽樣吧。跟城邦合作有跟城邦的好處,跟白象合作有白象的好處,收集情報也是一種樂趣。
3.眾籌
嘖嘖沒回信,FV也沒回信,到底行不行啊哈哈~不管了反正有就用,沒有拉倒。
4.簡體/報告/知識付費平臺的準備:
進度為0哈哈哈!
簡體書會有的,從封面到內容都是簡體字,但是只能說我盡力...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大陸朋友幫我挑錯字。對這個有興趣的大家可以先用微信關注我的公眾號twtochina,二維碼如圖二。我有空會整理一下,知識付費內容也會在上面放連結。
以下閒聊。
今天一早就下暴雨,啪拉拉10分鐘一陣讓地面一遍積水,但幸好在我穿著雨衣騎車上班的路上並沒有下雨。你問我為什麽這天氣還要騎自行車?就是這天氣才要騎啊,很難叫車的這種天氣...地鐵也會很擠,要是騎機車又很怕機車在深深的積水中故障,這時候自行車很可靠的。
當然也是因為我愛騎啦,哈哈。如果要說有什麽缺點的話,大概我總擔心地上激起的大片水花,會弄濕我的大包包...裡面可有筆電啊,這段時間帶著蘋果上下班總讓我心驚肉跳。
希望這周可以把排版做完,下周交錢給印刷與發行商跑流程,讓我專心做別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