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的事情總是太多,能用的時間永遠太少。但是真正的時間管理,重點不在行程安排得有多緊湊,而是了解待辦事項的重要性,接受不完美,並且做出取捨。
-
我們的生活中
塞滿了永遠勾不完的待辦事項
每當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插隊進來
我們總是這樣告訴自己
「這件事情很重要,有空就要馬上去做。」
但事實上呢?
...
想做的事情總是太多,能用的時間永遠太少。但是真正的時間管理,重點不在行程安排得有多緊湊,而是了解待辦事項的重要性,接受不完美,並且做出取捨。
-
我們的生活中
塞滿了永遠勾不完的待辦事項
每當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插隊進來
我們總是這樣告訴自己
「這件事情很重要,有空就要馬上去做。」
但事實上呢?
你最近一次跟自己這麼說是什麼時候
而那件事情,現在又完成了嗎?
還沒洗的衣服、還沒回的信、還沒讀的書
該跑一趟的銀行、欠朋友的 100 元
或是從年頭擺到年尾的 2021 新展望
每天忙得像陀螺四處轉
最想做、最需要做的卻都沒完成
只能感嘆一聲,時間真的好不夠用啊
-
前幾天難得和一位業界資深的前輩聊上天
我一直很好奇,身為一家大公司的老闆
究竟是怎麼度過一天的
於是便問了他是怎麼管理自己時間的
結果他聽了這個問題以後大笑
然後跟我說,他的時間運用其實很隨性
比如他說雖然工作和會議滿檔
但是他還花了一大堆時間把影集斯卡羅給看完
光看不過癮,還自己去查了台灣的古地圖
順便就把整段歷史地理都給重新讀了一遍
先不探討為什麼他如此熱衷於斯卡羅
但在每天會議滿檔、陪伴家人之餘
還能挪出時間去做自己的興趣
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接著說,對他來講,時間太難管理了
因為事情紛至沓來,還常常有突發狀況
安排好的課表太容易被打亂
所以他是靠著事情的重要性來管理行程
把優先順序搞清楚比什麼都來得要緊
有些東西是想要,比如説研究斯卡羅
有些東西是需要,比如說思考公司的長期發展
想要和需要混雜在一起沒關係,也沒有哪個比較好
重點是要有意識地排序,避免漫無目的地閒晃
就像高中準備考大學一樣
有這麼多科目要準備,每一科都很花時間
除非你本來就每科都超強
不然有強有弱之下,面對選擇和排序的最好策略
是找出重點各個擊破,而不是站出來說我要打十個
時間有限、體力有限、心力有限
所以你需要在限制中,經由選擇找出最好的組合
有選擇,就有取捨
你必須能夠容忍不完美
不重要的事情甚至該直接放生
好比說你的數學很爛,物理普通,英文很好
首先要先看你想考的科系採計哪些科目
權重高的科目優先複習,然後要過最低分門檻
再來就要看花時間的效益是否划算
英文夠好了,但要從 95 分變 100 分可能滿難的
數學很爛,但要從 50 分變成 70 分可能機會很大
所以同樣的時間,花在數學上最有效率
雖然 70 分沒有 100 分帥,但卻是總分最高的策略
所以不完美沒關係,重點是最終的勝利
-
把場景轉換到工作和人生當中也是一樣
你要能夠了解手上事情的重要程度與自己的能力
專注關心 CP 值最高的事情
同時容許有些不重要的東西在旁邊發霉
然後安排好以後,現在就去做
記在帳上只會增加心裡的負擔
拖越久,越難處理,也越是不想面對
不過現在不重要的任務,不代表未來不重要
畢竟想取得更好的成績,總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均衡
經常性地調整優先順序
然後在照顧短期目標的同時
也分配一點心力給需要長期養成的事項
-
把事情的重要性排好,就是最好的時間管理
你的事情依然不可能做得完
也不會每件事情都做到滿意
但你會知道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順序是你自己選的,不重要的東西做不好很合理
專注在自己能做的上面做到好,這樣就夠了
-
今天推薦一首 Hello Nico - 荒蕪
《荒蕪》來自《熟悉的荒涼》這張專輯
其實整張都很值得用心聽一遍
但是禮拜一早上想要來點重點的節奏提提神
其實今天的文章除了紀錄學習心得以外
也是想好好提醒我自己好好運用時間
實在有太多不管想要和需要的事情在後面排隊
最近除了一樣糟透了的作息外,工作也特別忙
常常一整天零零散散開幾個會以後
回到位子上看著眼前好多重要的大事
結果腦中卻一片空白不知從何開始
希望大家都能夠好好管理時間
也好好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今天會是很棒的一天
我們明天見 :)
-
#每日一句 #日曆 #timeismoney
地理系課表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沒有在外國讀書或長期生活的經驗,每每讀到國外的就學經驗,總是充滿好奇。
台灣的教育現況,問題重重。如何改變,實在困難。如何汲取外國的經驗,但不是照本複製,重新建立一個教育制度與內涵,適合台灣,能培育身心健全的社會公民。
我的朋友在德國,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讀,今年要進入中學了。
看她敘述孩子在德國申請入學的過程,對台灣人如我,覺得很奇特,我看到了“發掘並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專長”,是如此被真切實踐。
特別轉貼給關心孩子教育的朋友們~
#中學新生
上週四(19.08.2021)是我們這小學和中學的 #開學典禮。這對小學新生來說,是個最重要的大日子,中學開學典禮的重要性可能不比小學(小學的可能爺爺奶奶親戚們都會來參加送禮物),但從申請學校、面試、錄取通知到入學的種種第一次,對於中學新生和我們家長來說,也是充滿了緊張與新奇!
#申請學校
這邊的中學是用三年級和四年級上學期的成績單來申請的,學校分成三到四類,以台灣的概念來理解,有點類似文理中學、五專、技職體系、還有綜合高中(高中+技職混合)的概念,主要是由小學老師來給建議,例如我們這,如果德文和數學兩科的成績不低於2(最高是1,最低是6),可以被推薦念文理中學 #Gymnasium,如果成績不到,但家長堅持,那依舊可以去申請試試看,看學校要不要收。
在今年大約一月底時,收到四上成績單和老師的推薦以後,基本上,大家就是從自己學區內的幾間學校來做選擇,因為每個學校有自己的特色,例如 ,有些學校的 #重點科目 是音樂,有些是語言、美術或科學數理的都有。考慮好以後,就要交報名表,這裡只能填一個志願(每個地區規定不同),然後會得到一個面試時間。
#錄取標準
錄取標準其實很不一定,成績只要達標即可,究竟多高多低也不能決定什麼。第一優先錄取的,是有哥哥姐姐在學校裡的人;第二優先,可能是家裡與學校的距離,但也可能是學校自己訂的標準。例如,我的孩子報名的學校,他們取決的標準在:「學生的多元性」,他們希望每個班級的學生組成,是很各式各樣、充滿不同的樣貌,覺得這樣才是一個健康的群體,但究竟是指什麼?學生的性格、種族、才藝還是?因為我們也是瞎子摸象,實在很難猜測🤷🏻♀️
#選擇志願
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很困難的決定,因為在我們的學區裡,兩間學校其實都非常熱門,一個算是數一數二難進的學校(不是指錄取分數高,而是指報名人數最多,刷掉的人也最多),另一個學校大概也是第五第六難進的,都是沒有保證能上的。加上近年來報名的人數越來越多,這裡的競爭算很激烈,我們真的很擔心,萬一唯一的志願沒上,就得進行第二輪的申請,第二輪只能申請還有缺額的學校,也就是會淪落到很遠的學校就讀,中學又要唸九年,萬一最後要每天通勤一小時上學,真的會很想哭,難怪德國流行一句話:#最近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學校。
#最後決定
因為兩個學校都有被刷掉的風險,最後決定,還是看學校的重點科目來選好了,孩子選了一個以音樂為主的學校報名,除了選學校,還可以選班級的志願,分英文班/英文+拉丁文班,會樂器/不會樂器班(原本不會樂器的,必須在學校學一個新樂器),另外還有唱歌班。自從決定了以後,我其實常常煩惱到睡不著,主要因為這學校往往都是非常多人報名,真的是很怕萬一沒上,要去很遠的學校就讀,小孩會很辛苦,在交件前還常常想說,是不是該改選安全牌?
#面試
交報名表當天,會順便口試,我們有幫孩子稍微準備一下,大部分問題好像都有命中,不過其中比較特別的是,老師問了幾題「比較性」的題目,也是我比較沒有猜到的部分,例如談到她會的樂器,老師就追問,封城後,覺得線上的音樂課和實體的不同在哪?覺得鋼琴和大提琴的線上課程有什麼不同?孩子說喜歡畫畫,素描和水彩,老師就追問,素描和水彩有什麼不同?
我後來覺得,口試時出「比較題」,好像真的比較有鑑別力,因為老師看學生的回答,馬上就可以知道這個學生有沒有自己的想法,想法的深淺程度在哪。
#錄取通知
因為我們是第一次經歷,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確定,大概一個月後的某一天,孩子回家說,小學老師跟大家說,如果沒有收到通知信,代表妳/你很有可能是上了,因為沒上的,會收到一封信,請你再去申請第二輪,等第二輪也都確定以後,春假(四月)前才會一起寄錄取通知來,我們沒有收到信,好像終於稍微放心一點,後來去查,原來錄取人數已經公布在網路上了。
結果今年 #大爆冷門,孩子報名的,以往最多人報名的那間,今年竟然差一點點才足額(表示有報名的都有上;我們真的超級幸運,終於放下心中大石,超級開心🥳);而另一間(我們認為上的機率較大的那間)今年有將近四成的人被刷掉,突然變成這裡最多人報名的學校。我們附近另外一個學區也是一樣,整個排名大調換!德國報導稱這個為 #乒乓效應,因為家長們怕小孩被刷掉,所以有時候會想打安全牌,結果造成所有人跑去同一邊,但也不是每一年都會換邊,所以真的也很難預測。我覺得今年加上疫情,大家的心態有所轉變,都更想走保守安全路線。但這也再度證明了,德國這邊大家真的都想上離家最近的學校,其實每間中學的資源都差不多,不一定要追求名牌學校。
#開學典禮
終於到了這一天,因為疫情,今年開學典禮被分成三個時段舉行,家長和學生得提交疫苗或陰性證明。我們坐定後,首先是學校樂隊表演Price tag 這首歌,由一個女學生演唱,整個驚艷全場(我覺得比原唱還好聽🤩🤩),接著是好幾個學生分別上場用學校外語課程的語言,來致歡迎詞:除了德文、英文,還有法文、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義大利文等。
兩個開場節目,就完全帶出了這個學校的重點:音樂及外語,中學的外語課比例好像很重,五年級的英文課時數已經超越德文課,之後還有第二第三,甚至第四外語😲😲,後來拿到課表,發現五年級還有政治、哲學、資訊、地理、生物等等新科目,看來中學生未來的生活,也將會充滿新奇與挑戰!
地理系課表 在 Winnie散漫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週六旅行團出發!】
"媽媽今天帶你出國玩, 你想去哪里呀?"
"真的嗎? 我要去美國!🇱🇷”
來來來, 先畫張美國國旗, 拼好世界地圖, 用樂高造一架飛機✈. 拿好我們的護照, 準備出發嘍!
你知道是誰發現美洲大陸的嗎?
美洲大陸在"被發現"以前住著誰?
現代號稱民族大熔爐的"美國人"是從哪裡來的呢?
先介紹一些美國的地理歷史....
接下來, 來看看拔拔的故鄉明尼蘇達. 還有一起去參觀爸媽一起住的西雅圖.
還有還有...
記得小時候我們帶你遊歷過的這些美國城市嗎? 跟著照片, 帶著孩子走過加州各個城市, 坐郵輪去阿拉斯加.
餓了嗎?知不知道美國人日常飲食除了漢堡薯條吃些什麼呢?
旅程還沒結束喔. 餅乾說要蓋台RV讓我們在美國旅遊. 棉被枕頭抱枕都拿來當工具.
最後再做個氣炸地瓜球當下午茶. 結束今天的行程.
"媽媽~ 慘了~ 我們坐完飛機不是要隔離嗎?” 🥴
看來媽媽今天演的很好, 孩子整個入戲太深了🤣
禮拜五結束了最後一天學校的網路課程. 接下來的暑假就要靠著媽媽自立自強了.
為了不讓餅乾每天在我耳邊喊媽媽媽媽. 我幫他排了一系列課表.
下禮拜六你想去哪裡呢?
#大家一起自嗨旅行去
地理系課表 在 蕭彤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小國高中家長請進 #新春抽大禮(文末有資訊)
說真的…放假就是該擺爛(我覺得啦😁)
因為學期間已經太太太辛苦了(尤其國高中)
若連寒假都不能喘息一下 人生未免也太難
不過最近美寶真的讓我感動🥺又心疼…
她學校有寒假輔導 直到上週五才結束
真正放假不過才四天而已
她卻已經把為數很多的寒假功課幾乎做完了!
💕剩下的假期她說有兩個目標:
▪️做個自己的頻道(媽媽本人超期待!)
▪️把自己不ok的學科加強一下
(這個不ok是真的很不ok的那種不ok喔~😂)
其實許多青少年有個共通點:
「他們對成績不是不在意,而是太在意!因為如果很在意很努力,結果卻還是不如預期,會讓自己更難堪…所以乾脆不要努力,並假裝不在意。」
美寶在剛升上國中時也曾困在這種情緒中
我們一起花了蠻長一段時間去克服去調整
現在的她雖然成績不見得多有進展🤣
但她不會再害怕去努力:因為我們都明白…
#成績不好可能代表你對考試這件事不太行
#但絕對不代表你這個人不行
#你有很多優點只是無法靠成績來展現
明瞭這點就能肯定自我的價值
剩下的就是如何解決問題:
➡️A方法不管用 就嘗試看看B方法
➡️或是A+B一起試試看!
像是去年跟大家分享的 #三貝德升學王小學王
這套 #類似線上家教概念的完整學習系統
也是我們的方法之一
美寶最常看社會科課程: 歷史地理公民
(我也是現在才知道國中社會科原來並不容易)
她習慣在考前整個複習一次+做線上題目
她說有助於更了解學習的內容及相關應用
許多家長在孩子試用後也訂了這套學習課程
目前反饋都不錯!最多的是:孩子上得津津有味!
不再害怕這些科目 大幅提升了學習興趣
寒假也能自己規劃下學期預習🔜超前部署👍🏻
最近我發現他們有個很好用的功能:
#線上學習管家 #為孩子們量身設計學習及複習進度
只要提交自己每週能學習的日子及時間與想加強科目
系統就會幫你安排適合的學習課表 讓學習更有效率
也協助較不擅規劃的孩子 了解怎麼制定讀書計畫
因為粉絲反應不錯 廠商也再次開團~
過年期間爸媽跟孩子們可以研究+申請七天試讀
年後開學相信能更輕鬆面對!申請連結如下:
▪小學王:http://bit.ly/2NUSDwn
▪國中升學王:http://bit.ly/2MC98x3
▪高中升學王:http://bit.ly/3jnYaav
(優惠日期:2021/2/25截止)
👉若有高二以上的同學想申請,連結在這裡:
▪高三學生-12個月複習衝刺班:http://bit.ly/3cYnbry
▪高二的學生-24個月複習衝刺班:http://bit.ly/3aO8h4w
這次新春活動一樣幫大家爭取到超佛心對折優惠
#三年全科完整學習只要$68800 🉐還贈 #大禮包
⭐高中贈價值$17911大禮包
🔜課程多1個月+線上解惑家教老師點數32,000點
可以線上問學校作業/課程題目320次
⭐國中贈$15911大禮包
🔜課程多1個月+線上解惑家教老師點數28,000點
可以線上問學校作業/課程題目280次
⭐小學贈$10911大禮包
🔜課程多1個月+線上解惑家教老師點數18,000點
可以線上問學校作業/課程題目180次
(小學王真的是瓜瓜最愛!還大班的他寒假天天吵著要看小學王,這個禮拜下來數學進度已經來到小一下學期了~而且答題幾乎都對喔!)
‼️還加碼新春送分享禮活動!
🎉活動辦法:公開分享此篇PO文+@2位好朋友+並在底下留言 關鍵字 「#開學線上名師課程全都看」
🎉抽韓國知名廚具Neoflam市價$4967的 FIKA系列鑄造不沾單柄湯鍋16CM+不銹鋼蒸籠(限量5名)
<簡介>
升學王及小學王依據年齡不同🔜分為小學/國中/高中三種版本
‼️簡單的說:就是孩子的全科數位家教!
✔️有各科老師授課的影音內容、豐富題庫
✔️有任何問題可以立刻截圖🔜即時線上發問
✔️而針對最新的108課綱要求的素養🔜
也融入各科教學中,有豐富的延伸跟補充
✔️甚至讓高中生父母最擔心的 #學習歷程
🔜他們也有雲端管家,從高一就幫每個孩子設計規劃
這點真的對孩子跟家長協助非常大!
(詳細介紹歡迎進彤雯主播社團搜尋關鍵字:升學王)
⚠️此檔為三貝德15週年周年慶最後一次優惠!
1)這次團購價 三年方案$68800為全面15周年慶最後一檔優惠,後續開團升學王/小學王 3年不會有這個價錢,請粉絲把握最後優惠哦
2)申請試讀粉絲,為開學前2021/2/17陸續安排試讀
💘歡迎加入主播社團🔜 http://bit.ly/彤雯主播不公開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