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地板不平如何處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地板不平如何處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地板不平如何處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地板不平如何處理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762的網紅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當我把目光從小毛病移開,意外找出更好的解方】 之前說蕃茄亂丟東西的壞毛病把我跟傑克惹得很毛,在激烈衝突之後傑克決議,只要蕃茄把東西亂丟,我們就會把他亂丟的東西收掉,他找不到的話再自己來跟我們討 。 說真的,在當下我覺得這個方法應該是沒什麼用。隔了幾天後證明,果然沒用。蕃茄依然隨手亂丟,更糟糕的...

地板不平如何處理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19:25:30

《#天坑》有趣題材卻缺乏動力 (7.6/10) 《天坑》是一部韓國災難喜劇電影,由金志勳執導,演員為車勝元、李光洙,劇情講述買了新房的東元終於實現他帶著妻小來到首爾生活的夢想,但正當他邀請同事來新家慶祝時,整棟建築竟突然掉進超大型的天坑。就這樣幾人被困在地下500公尺,只能在等待救援的同時試著保住...

地板不平如何處理 在 Hunter物理治療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01:24:20

【足底筋膜炎並非發炎?5個改善足底筋膜炎方法】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在跑者之間佔很高比例的下肢傷害 大約每十位跑者中就有一位曾經歷過足底筋膜炎的困擾 雖然我們常將它稱為「筋膜炎」 但實際上我們的足底筋膜並非真的發炎 在許多研究中都沒有在這群病人身上發現發炎物質 所以近來越來越多學者傾向把足底筋...

  • 地板不平如何處理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4 08:04:01
    有 183 人按讚

    【當我把目光從小毛病移開,意外找出更好的解方】

    之前說蕃茄亂丟東西的壞毛病把我跟傑克惹得很毛,在激烈衝突之後傑克決議,只要蕃茄把東西亂丟,我們就會把他亂丟的東西收掉,他找不到的話再自己來跟我們討 。

    說真的,在當下我覺得這個方法應該是沒什麼用。隔了幾天後證明,果然沒用。蕃茄依然隨手亂丟,更糟糕的是我心裡開始累積一堆鳥氣。

    原本如果他亂丟,我去提醒他,雖然會起衝突,但是至少我有讓蕃茄知道這件事我很不高興,有「發洩」掉。現在卻變成我悶不吭聲的的收掉,在心裡咒罵死小孩亂丟東西,蕃茄繼續開心玩他的,什麼都不受影響。再加上他時常隨手一扔的東西是一小塊樂高,或者是某隻筆的蓋子,這種無關痛癢的東西他根本丟了就忘,怎麼可能會之後想起來要跟大人討?

    越想越火大,我躺在床上睡不著,心裡覺得極度不平衡,一定得找出另一種處理方法才行!最後終於讓我靈光一閃,想出一個值得一試的主意,安心睡著了。

    隔天早上起床,速速吃完早餐,我慎重其事地抽出一張白紙放在桌上,又拿出一支筆,預備好寫字的姿勢。蕃茄完全被我的舉動吸引,很好奇地看著我。我清一清喉嚨,照預定的想法開口。

    「你現在幾歲了,蕃茄?」
    「五歲了!」
    「五歲了,是個大孩子,可以做更多事情了呢!」
    「當然,我最喜歡做很多的事情了!」

    很好,對話順利,來進行下一個階段。

    「我們家的家事大部分都是誰做的?」
    「爸爸!」
    「對,大部分都是爸爸做的。我覺得爸爸這樣很辛苦,所以我想要多分攤一點事情,」我點點頭,「然後我就想說,你也長更大了,很多事情也都做得很好,所以你應該也可以一起來做了。」
    「我要做!我要做!!」

    我忍不住笑出來。

    「好,那我們來想想可以做哪些事情?」
    「嗯。。。」蕃茄的右手食指點著下巴,陷入苦思。
    「我想我可以清貓砂。」
    「我也可以!」
    「我知道你也可以,但是先繼續想一個不一樣的。」

    然後我們兩個就七嘴八舌,想自己的,也給對方建議,東拼西湊最後列出一份清單。清單上總共十六個項目,我跟蕃茄一人八項。我負責的有:清貓砂,收拾餐桌,整理沙發上的毯子,吸地板,洗洗手台,收書,整理鞋櫃,丟房間的雜物。蕃茄負責:收拾茶几,收拾小廚房,鋪棉被,回收塑膠盒,曬自己的衣服,丟房間垃圾,把衣服放進衣櫃,還有刷馬桶。

    整理好這份清單,我立刻去撕下一張A3的大圖畫紙,還有五顏六色的彩色筆,開始在上面畫表格寫字畫圖。一邊寫我一邊問蕃茄:

    「你覺得要什麼時候做比較好?早上吃完早餐?下午?還是晚上?」
    「下午好了。」
    「吃點心前還是後呢?」
    「吃完點心,做家事,做完家事看電視,這樣好了。」
    「好喔。」

    討論到了一個段落,我開始專心把清單畫出來,蕃茄閒著沒事也抽了幾張紙出來塗鴉。我們正忙得起勁,傑克從房間走出來,看到我在準備的東西,一臉不明白。

    「我決定試試看這個新方法,大家一起多做家事。」我說。
    「可是這跟亂丟東西沒有關係啊。」傑克說。
    「我知道,可是這樣的話至少我心裡比較爽。如果知道蕃茄也有在其他地方幫忙維持整齊,我撿他亂丟的東西會甘願一點。」
    「好吧。」

    花了好一陣子,我們的「家事分配表」完成了!我剪下兩段紙膠帶,把「家事分配表」小心翼翼地貼在客廳的門上。很好!就來試試看效果如何吧!

    接下來的時間沒什麼特別的,總之就畫畫圖看看書吃吃午餐玩玩樂高,一路快轉到下午四點半,我拍拍蹲在地上的蕃茄,指指時鐘,蕃茄瞬間跳起來往房間跑。

    「爸爸爸爸,四點半了快給我點心!!」
    「這麼有朝氣啊!」
    「我要吃點心,然後做家事啊!」

    吃完以後我們就分頭進行了。我不會分心,又是大人,當然做得比較快。蕃茄刷馬桶花了很多時間,所以當電視時間開始的時候,他還剩下最後兩項:收小廚房和茶几。

    「怎麼辦,應該要看電視了捏!」蕃茄很著急。

    我在猶豫要放水,還是堅持要他做完。斟酌之後我決定,給蕃茄高一點的期待是好事,還是應該要求他做完,但是我可以幫忙他一起。

    「來,沒關係!剩下兩樣了,我的都做完了,我可以一起幫忙。」我開始用上次的方法,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你看到那頂生日帽沒?把它套在其他帽子上面。隔壁是不是有個梳貓毛的刷子?那個拿去放。好,瓦斯爐上有一盤水果,把水果收起來,盤子放好。你看!是不是收完了!

    來,這邊我們分配一下。你收小太陽,還有那邊的紙膠帶鉛筆跟剪刀(這些東西都放在同一區)剩下的我收。

    我們迅速地完成了剩下的事項,蕃茄拿著打完勾勾的清單奔進房間,讓傑克幫我們在記錄上寫上日期。蕃茄又叫又跳,開開心心地拿回來給我看,我們就手牽手一起到乾乾淨淨的客廳去看電視了。

    ***
    對,這方法不錯,可以讓提起小孩做家事的興趣,但是效果不持久吧!小孩又不笨,做家事這麼累,怎麼可能會一直想做。

    恩,是也不是。

    隔天,我還想如法泡製邀蕃茄做家事,但是他正忙著畫圖跟我說不要。好吧,反正前一天才剛收拾過,差一天沒關係。沒想到再隔一天,蕃茄被爸爸帶出去公園玩了,超過五點半才回家,這時候他又一心想看電視,家事完全無法引起他的興趣。

    搞什麼啊,這樣不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嗎?

    一開始我確實滿不爽的,覺得「這種散漫的態度是要怎麼養成好習慣」?不過坐在蕃茄旁一邊陪看電視一邊趁這個機會好好思考一下,我發現,「其實我自己也沒有每天收拾的習慣」。更精確地說,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每天收拾,但是我並不是一個髒亂的人,我們的環境雖然不算一塵不染,但是大多數的時間都算舒適整齊。

    所以,重點應該不是「#每天」,而是「#持續」吧?

    這樣一轉念,我的心情輕鬆自在很多。本來很多事情如果被「硬性規定」之後,最後都很容易遇到困難而放棄,就像是以前發過的各種宏願「每天背二十個英文單字」,或者「每天早起做三十分鐘運動」,常常不到兩個禮拜就覺得算了做不到。並不是時間長短或者是難易度的問題,而是總會遇到「今天腳扭到不要運動好了」,「今天太晚起了明天再補」這些意外事件,落了幾天以後就開始自暴自棄。反倒是從來沒有規定自己要寫,興致來了就寫一些的日記,居然持續寫了十多年。

    於是,我改變基準,決定「大約一個禮拜左右找一天,邀請蕃茄做家事」。我並沒有預計是哪一天,所以如果蕃茄拒絕我,我心裡不會覺得「又來了」,反而會覺得「沒關係,還有機會」。我因為降低要求,增加彈性,對於幫忙蕃茄養成這個習慣的壓力小很多。蕃茄也因為並不是天天得做,也保有可以拒絕的權利,所以一直維持不錯的新鮮感。

    同時我也發現,在經歷過幾次「把家裡整理得很乾淨」的成就感之後,蕃茄雖然不太主動收拾,但是他明顯體會到了整理家裡的重要性。所以如果他拒絕我太多次,我強調「那明天一定要做唷」,他大部分都會遵守承諾,或者主動表示「我可不可以先跟你看完一本書再做」。有一回他堅持不做,要我陪他玩,我告訴他:「我可以跟你玩,但是我必須先做完家事,所以你必須等等。如果你來幫忙我一起做,我可以完成得快一點。」蕃茄想了想,就跳下沙發來一起做了。

    已經將近兩個月了,家事完成表累積了五張,覺得還不錯。對於繼續保持這個良好的習慣,我還滿有信心的。誤打誤撞,我似乎在「#不說教不命令」的情況下,教會了蕃茄多承擔家裡的責任。能夠做到這件事的關鍵,我想是在於「#要求有彈性」還有「#跟孩子一起做」吧。

    ***
    三週後的某個晚上,我跟傑克各自在沙發上滑手機。突然,我拍了一下傑克的手臂。

    「我發現一件事。」
    「怎樣?」
    「開始做家事以後,蕃茄再也沒有隨手亂扔東西了!」
    「誒,好像是耶!」

    我想我越來越能理解,正向教養裡所謂的「#家長少說教」是什麼意思了。

    ———
    錯過之前大衝突的讀者可以到這裡補遺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250984916546617
    ———
    歡迎使用匿名塗鴉牆

    [蕃茄家塗鴉牆--目光從小毛病移開](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e2q4ku9p50vcnfak)

  • 地板不平如何處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0 07:02:16
    有 14,577 人按讚

    過年前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工程師帶著妹妹從花蓮回台北後,就直奔台北市的「以琳少年學園」,想把大家幫忙訂的外套在過年前送到孩子手中。

    那是一個地下室,樓梯下去以後是一個寬敞的大廳,大廳裡只有一張破舊的沙發,地上坑坑疤疤凹凸不平,看起來年代久遠的貼皮地板,因為以前是撞球場,撞球桌腳留下來的大洞隨處可見,可能是怕孩子們絆倒,都用封箱膠帶貼了起來,大廳地板上到處都是封箱膠帶的補丁,整體環境看得出來需要大工程的整修。

    說實話,這是我寒假期間跑了6個機構中,最讓我捨不得的環境。

    等待孩子們回來的時間,我跟牧師和師母聊了一下,知道他們收容國中小中輟的孩子,無法回到學校的孩子們學籍掛在原學校,平時就在以琳上課,讓他們不會到處去遊蕩;也收容被法院安置的國中、高中孩子,也有輔導高中孩子就業、技能訓練。

    聊沒多久,聽到孩子們嘻嘻哈哈的聲音,跳著笑著走進來,熱絡地跟牧師、師母、老師們親暱的聊天,每個孩子都掛著大大的笑容,很急著想分享著當天到農場的活動。

    老師們拿起箱子裡的新衣服,喊著孩子來試穿,衣服穿起來以後問著:「老師,你看!!剛剛好耶!!好好看!!好保暖!!!」老師和孩子們討論著、開心著,親近沒有距離。

    看到孩子們的樣子很訝異!!這些孩子是中輟生嗎?我對中輟生的印象都是桀驁不馴、叛逆,進到學校、教室就是厭世、難以接近,講兩句話就是不耐煩,但是這些孩子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跟老師們互動良好,深深震撼我對中輟生的刻板印象。

    這麼多年在學校裡,我最遺憾的就是有幾個我的學生上國中後中輟了,孩子就在校外遊蕩,最後失去了他們的消息,如果當時他們在學校待不下去時,能有以琳這樣的機構接住,那該多好?

    回家後在以琳的每一幕都讓我揪在心上,那就像是這些孩子的家呀!很想做些什麼,卻又覺得自己很不自量力,第一次到別人家裡,就覺得環境需要改善,怎麼說得出口?糾結了很久,這件事揮之不去。過年後開工的前一天,我竟然為這件事失眠了,一上班就跟牧師聯絡,提醒他幫我統計孩子們鞋子的尺寸和數量,鼓起勇氣跟牧師提起,「我好希望能有方法可以給孩子們好一點的環境,我可以做些什麼呢?」

    牧師說這個地方租了十年,租約到期,早有計畫要換場地,但是要在台北市找到這麼大的場地來容納這些孩子上課實在困難,一邊找,只能簽短期約,怕裝潢了卻又要換地方太可惜,所以就這樣沒能改善。因為在地下室,原本的木地板都已經因為潮濕、漏水而腐爛損壞,老師們自己買了木紋貼皮一片一片貼上去,底下的木板沒能處理,當然就凹凸不平,也不耐用,時間久了就破損、斑駁,牆壁也帶著孩子們刷了幾次,但是整體環境無力改善。

    我想要把進到以琳的第一幕改善,剩下的等有錢的時候再來慢慢處理。先把地板、沙發換掉感覺應該就會差很多,跟牧師討論後,我昨天約了工程師做室內設計師的拜把兄弟一起到以琳看場地。

    找專業的人來真是最明智的選擇,立刻提醒我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有預算的壓力、有租約的限制....朋友幫我找了最好的方法,就這樣,決定下禮拜以琳的老師們開會後決定,如果確定願意讓我幫忙,師傅就會進場去精細丈量、選地板、決定施工時間。

    最後就只剩下錢的問題,最近的分享文合作錢得兩個月以後才會進來,根本來不及,正在煩惱,就有好幾位網友私訊進來,有幾位問我如何捐點讀筆,有2位問我有沒有需要幫忙?我跟他們討論了以琳的狀況,他們願意跟我一起完成這件事。

    工程師下班回來後聽我叨叨絮絮說完,他竟然從他的櫃子裡抽出一個紙袋,整包私房錢全部交給我,他說:「要換地板、沙發要不少錢,這些都給你.....」姊姊也問我,「還差多少錢?」好想哭,好懊惱過年前去買了衣服,好後悔情人節帶孩子們去吃的那一頓大餐,如果能忍住自己的一些不必要的慾望,現在哪需要用工程師的私房錢?哪裡需要大家為我煩惱?

    原本覺得很難,鼓起勇氣做了才發現,雖然我的能力不足,但是身邊有這麼多人願意幫忙。只要是為孩子做的,只要堅持信念,什麼都不難。

    ❤️❤️ 剛剛跟牧師聯絡,他說可以直接捐到以琳,有捐款的可以把資料直接給以琳或是給我,由以琳開立正式收據,列入整修經費
    https://www.elimyoung.org.tw/參與支持/

  • 地板不平如何處理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2 09:02:25
    有 3,433 人按讚

    「那些聽不見孩子痛苦的人,才是真正的聽障。」

    觀看《無聲》時,我不禁想起陳昭如的這段話,即便電影已拿掉了許多真實事件中的暴行與隱匿惡行,我卻仍不禁為這些孩子們的遭遇心疼落淚…

    不論是電影或評論,許多的聲音都在期盼,台灣社會應該要更加重視電影帶出的議題及其原型——「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以下簡稱本起事件),我也整理了一些相關想法與資料,希望能與大家共同討論, #讓傷痛不再無聲:

     
    1️⃣ 這些讓孩子「無聲」的老師、主任、校長最後怎麼了?有被懲處嗎?

    勇敢站出訴說的傷痛,真能換來等量的公平嗎?

    有時事實,遠比電影來得殘酷許多⋯⋯
     
    2011年12月,教育部公布本起事件的懲處名單,人數高達33人,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主任藍順德也名列其中。這次懲處被認為是台灣教育界高層官員最嚴重的一次懲處;但實際上,這些懲處記過影響的,只是考績及獎金,而非工作職位,且未來還可功過相抵。
     
    2012年7月,監察院公布調查結果,查出164件性平事件,彈劾了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主任、科長、督學、以及該校多位校長、主任、組長等共16人,創下台灣教育史上的紀錄,同時監察院並糾正教育部未盡督管之責,中部辦公室直到媒體揭露報導後,卻仍未積極查明事實,

    #明知學校未依法處理卻放任不管 #致使校內性侵害與性騷擾案件持續發生。
     
    然而,2013年8月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公布懲戒結果,被監察院彈劾的16人中居然有6人「不受懲戒」,其他10人則只受到「降級改敘」、「記過2次」、「記過1次」等懲戒。

    此遠不只是 #輕輕放下 的決議,立刻引發社會 #反對包庇 的抗議呼聲。
     
    更嚴重的是,除了該校數位校長被調離、退休(順利領到退休金)、轉任他校外,

    其餘該校被彈劾或懲處的正職教職員 #沒有任何一位被解聘或調離該校

    校方並透過「功過相抵」,#讓被懲處人員的獎金考績完全不受影響。

    甚至,校方還特別霸凌在性平調查過程中擔任調查的D老師(大家可想成是電影中的王大軍老師),

    #在所有失職人員都考績甲等的情況下
    羅織罪名 #將依法調查的他變成全校唯一乙等的老師
     
    這樣的處置真的公平嗎?

    我不這樣認為,更覺得其中有許多問題需要釐清。所以,即便這件事離現在已超過七年,我仍會要求教育部必須公開相關資料,並針對當年各種 #不當處置 進行全面檢討,不再放任不公義繼續沉默無聲。
     
    其他更多資料,歡迎參考 人本教育基金會 的貼文:https://bit.ly/2InyMDx
     
     
    2️⃣ 為什麼學生不向家人求救呢?為什麼他們願意繼續待在這間學校?

    在討論為什麼許多受害學生未向家人求救前,或許我們可以先把問題中的「家人」換為「信任的大人」。

    這些孩子真的沒有向他們身旁信任的大人求救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論是電影或真實事件,我們都清楚地看見,其實孩子都有求救,但 #他們的懇求與眼淚卻被最信任的大人強迫化為無聲。

    當孩子被一個信任的大人如此對待時,他將會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他有辦法繼續相信其他大人嗎?還是會認為自己講了也沒用,反正 #事情永遠不會改變,只好獨自忍耐到畢業?
     
    在許多校園兒童性侵害案件中,受害孩子常因「擔憂」而選擇自我忍耐、不再訴說,這些擔憂包含:

    (1) 擔心自己的話不被相信或事情不會被處理。
    (2) 擔心講了自己會被處罰(因為缺乏正確的性平教育,導致受害的孩子認為自己髒掉了、自己做了壞事)。
    (3) 擔心家人會因此擔憂難過。
    (4) 擔心講了後,對方(行為人)會受處罰,他們平常都是「好人」,不想害到他們。
    (5) 擔心講出來後,對方(行為人)或其他人會生氣,不再跟自己相處。
    (6) 擔心講出來後會遭到對方(行為人)的報復、恐嚇、威脅或攻擊,特別是當對方是學校裡具有權力,可直接影響自己的人時。
    (7) 雖然自己覺得不舒服或怪怪的,但因缺乏正確的性平教育而不知道這是性侵害,不知道該如何求救,只能忍耐。
    (8) 之前講了都未被正視,被當成玩笑、誤會、亂說或謊言,再「多嘴」只會遭到更多責罵。
     
    這些狀況不只發生在聽人小孩身上,在聾人孩子身上同樣適用,甚至可能因其身分而更加強化,更難求救,更難離開這個他既熟悉、既喜歡卻又極痛苦的地方,就像是電影中貝貝讓人相當心痛的一句話:

    #我更怕被丟在外面的世界

    對於聾人學生來說,特教學校和外面可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世界,學校內的人更為相同、更能交流,就像張誠說的:「我常覺得我多餘,認識貝貝,我覺得我是有用的人,我可以保護她」。張誠和貝貝在「外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阻礙、偏見與歧視,相信讓大家清楚看見這落差的存在。電影開頭王大軍老師對張誠說:「他們都是笨蛋。都很同情你。」以及後續多次「好人」、「壞人」的對比:

    放心, #這裡沒有壞人

    都在強調,「我們」和「他們」之間的不平等及隔閡高牆,可能遠比許多聽人自身想像的還要巨大。「我們」何嘗不知道這些「在玩」很痛苦,但這些玩的人,他們其他時候都是「好人」,都是和我平等的人,都是會好好看見我的人。

    這面牆來自我們社會對身心障礙仍有太多的不瞭解及偏見,不只是社會大眾,也可能包含部分學生的家人,從張誠反問媽媽「為什麼要一直比較?」,以及張誠爸媽不斷為其爭吵,到貝貝的爺爺奶奶曾因不知道怎麼照顧聾人小孩、又怕小時候的貝貝受傷,而將其鎖在家裡。
     
    在這樣的背景脈絡下,面對學校裡最信任師長的不願處理,想到說出實情後,不僅可能會和大家關係破裂,甚至被迫離開學校,並讓「不見得那麼理解自己,但長期為自己辛苦付出」的家人更添困擾與傷心,孩子們的掙扎及無奈,完全可以想像……
     
     
    3️⃣ 這些小孩不都受過這種痛苦嗎?會什麼會繼續傷害其他人呢?
     
    🗣:以前同學也這樣對我

    🗣:學長都說這是在玩

    👩‍🏫:他們只是在玩而已

    🧑‍🏫:他們都是好孩子,不會傷害彼此的
     
    這些孩子及老師的話語如此殘忍,卻隱約道出了為何有些持續被迫受害的孩子,最後逐漸成為加害人。
     
    轉變的因素很複雜,每個孩子的都不同,光我所了解到的因素就包含:

    ▶️ 覺得自己以前都被這樣「玩」、也沒人制止,現在玩其他人也是自然且公平的。
    ▶️ 因為其他人都說這只是在「玩」、沒什麼,包含老師也是,所以覺得這樣「玩」是自然的。有些學生是直到事情發生許久後,才知道這些「玩」其實是性侵害。
    ▶️ 覺得自己受害很痛苦,但不知道該怎麼辦,也沒有人相信自己,無法發洩,只好模仿性地繼續重複。
    ▶️ 只是想更加靠近對方,看別人都這樣做,以為是可以的。
    ▶️ 自己也這樣做.就比較不會被欺負了。
     
    這些因素不僅反映出性平教育未真正落實的嚴重問題,更帶出制度面上的嚴重缺失。

    看到電影中寶弟怒吼: #你們為什麼這麼晚才來

    我腦海裡不斷浮現過去看過本起事件報導中(https://bit.ly/34GAPcC)的這一句話:「為什麼我這麼倒楣,法院判我的刑責,以前對我性侵的大哥哥大姊姊都沒被警察抓」

    對我來說,該為這些事情負責的,該好好檢討這些事情的,其實是我們這些大人們。
     
     
    4️⃣ 特教學校特別容易發生這類案件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希望非常鄭重地請大家幫忙一件事:
    在討論《無聲》或本起事件時,請避免 #標籤化 特教學校、特教老師及特教學生。
    因為標籤化無法解決任何結構性問題,與其將某些場域標籤化為容易發生這類案件的地方,或許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去檢視為何這些場域會發生這類性侵害案件?
     
    不論是本起事件,又後來爆出類似案件的社福安置機構,我們都可看見這類集體性侵害案件常發生的三大關鍵:

    (1) 弱勢孩子:這弱勢包含:年齡、身心障礙、脆弱處境,以及被貼上各種汙名標籤的狀況,例如:單親家庭、隔代教養、觸法兒少、家暴家庭等。因為這些孩子的「弱勢」,因為社會對這些孩子的 #異樣眼光及偏見,造成他們的求救困難,甚至勇敢求救、說出後還被「大人」質疑及處罰,這問題在《無聲》中一再被強調。

    #弱勢不是錯誤,#造成弱勢的常是社會上的不夠平等及友善

    但這些孩子卻常因此受害,愈弱勢不僅愈難求助,也愈容易因此被挑上。
     
    (2) 封閉且缺乏外部監督的環境:這關鍵導致事件發生後,只要場域管理者沒有「主動」通報或處理,案件就會被「隱匿」、甚至「吃案」,即便有人願意站出、就如《無聲》中的王大軍老師,但等待他的很可能不是支持,反而是被噤聲、被阻礙、甚至被霸凌,因為這類場域管理者可能認為:
    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比跟本性解決問題要來得快且簡單得多。

    在傷害被如此忽視、甚至默許的情況下,被害人愈來愈痛苦,甚至被迫轉為行為人.時間愈長,傷害愈廣,就像是我們每一起我們所看到 #過很久才被爆出 的案件一樣。
     
    (3) 社會給予的資源及關注不足:雖然這些孩子都是弱勢,但其實社會給予的資源及 #真正關注 遠遠不夠,這點不論在本起事件的特教學校或安置機構的回應中,都可持續看到。這也是為什麼在上一點中我會提到,對有些場域管理者來說,跟本性解決問題說不定更難。就像是《無聲》中校長所說的:

    「該做的我都做了,若學校關了,剩下的孩子該怎麼辦?」

    這句話看起來有些推卸責任,但實際卻也道出台灣特教資源長期不足的問題,而安置機構「超收」更早已不是新聞,在嚴重超時工作(如本起事件中的宿舍生服員)、社會歧視偏見、專業培訓不足(特教老師不見得都熟悉每種障別的教育方法以及相關性平教育的落實)等狀況下,面對「可能會讓整個學校/機構關門」的聲音出現時,裡面的人到底會選擇保住自己的工作,還是為了孩子持續和體制對抗呢?
     
     
    5️⃣ 為什麼這些老師都不願處理?他們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嗎?

    每當有集體性侵害案件爆出時,我們總會聽到民眾驚訝地說:「我認識他們,他們是好人啊」、「他們看起來不是那麼冷血殘酷的人呀」,這些我相信都是事實,而這反映的正是漢娜。鄂蘭提出的「平庸的邪惡」。
     
    「我們也要賺錢養家,沒有太多選擇……大家為什麼要苛責老師?」類似的話語在本起案件的訴訟及爭論過程中不斷出現。面對被性侵害女學生的求救,導師回覆:

    「如果老師幫你,誰幫老師啊?」

    另一位生輔員也提到:「那時候只有我一個人跟車,學生很多我很難管。……我曾經制止,但他們不聽,我告訴OOO,但他說是小事,叫我不要寫在紀錄簿上」

    這些話語不僅反映了教職員內心的為難,同時更顯示了「漠視」、「服從」、「維持和諧」已成為這所學校當時的普遍氛圍。也難怪這麼多的傷害不斷被曲解成「在玩」,甚至有老師說出:「你們不懂這些小孩子,他們就是『那樣』啊!」的話語。
     
     
    6️⃣ 打手語是不是真的很重要?跟案件隱匿有關嗎?
     
    「校長,你會打手語嗎?​」

    ​王大軍質問校長這一幕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但現實中,被質疑的對象居然反了過來,實在令人覺得相當諷刺。
     
    面對人本基金會持續開記者會砲轟學校及教育部處理有問題,校長居然指派一位會手語的教師 #公出 去記者會以人本基金會人員不會手語,質疑調查有問題的,相關事情始末,人本基金會已寫得很清楚 https://bit.ly/3naSQIe
     
    在此我只想補充說明,啟聰學校的教師如果不會手語,確實會對教學造成影響,且老師用的是自然手語還是文法手語也影響很大。台灣至今相關師資及溝通資源仍舊相當不足,光特教學校就已不全,更別提實行融合教學的學校。對此我會盡力督促,務必讓教育部針對不足之處盡快改善。
    ​ 
     
    7️⃣ 小光:「我不要喜歡他,我要恨他。」

    小光最後的自白,留給我以及現場的大家,更為沉重的無奈。
     
    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性平教育都未曾推動,如果性侵害案件都只能持續無聲,如果我們的社會仍在要求「完美被害人」,那我們怎麼能協助孩子正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我們要怎麼讓孩子逐步釐清自己的情緒、情感、感受及慾望?
     
    「我覺得很丟臉。」
    「我恨老師,可是畢業典禮那天,我看到老師...卻有點開心。」
    「我不要喜歡他,我要恨他。」
    「我想知道,我是不是變態?」
    「老師,像我這種人,值得活在這世上嗎?」
     
    當校園性平機制能真正落實,當學校能好好教導學生破除社會對於性、同志及被害者的污名,當學生真的能完整學習情感教育、性教育、認識及尊重多元性別的教育時,我想,小光就不會痛苦到必須靠自殘及傷害他人來自我求救,且將會有很多人告訴他:你不是變態,你值得活在這世上。
     
     
    8️⃣ 性平教育真的有用嗎?

    《無聲》中有一段在討論為什麼硬體改善了、性平教育教了,性侵害案件仍然持續發生?有些朋友看了可能會疑問:這是不是指性平教育教了也沒用?
     
    答案恰好相反,這正點出台灣性平教育常只停留在表面 #真正落實仍然不足。
     
    這個落實,首先教學內容要正確、充足且符合學生的需求,就像只談性騷擾、性侵害、性霸凌防治,不去談根本的情感教育、性教育、認識及尊重多元性別的教育,是不會有完整成效的,但無奈的是,許多學校至今仍未完整落實性平教育,包含特教學校也是。
     
    此外,教育部雖然持續有在推特殊教育中的性平教育,但我們卻收到障礙者的持續反映,因為不僅內容有些過時錯誤,且仍舊不足,像教育部出的「性別平等教育手語畫冊」中的「手語圖示詞彙」沒有「陰莖」、「睪丸」、「插入」、「陰部」、「下體」、「陰道」等詞彙。此外現有教材更嚴重 #缺乏障礙者的觀點,例如以明眼人的預設去看全盲的生活,居然是提供沒有觸摸教材或相關說明的投影片來進行教學。
     
    最後,性平教育的落實不是只有一個老師教就好,更需要整個學習環境的一起落實配合,像是黃俐雅去本起事件的學校進行性平教育演講時,雖然學生反應相當熱烈.但共同參與的老師不少都低著頭打電腦、玩手機,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甚至講座結束後,有學生去和老師反映自己被性騷擾,老師居然叫學生不要再講,都已經有在處理,如此將學生「打發」離開。
     
    以上這些問題正是為何這所學校「即使進行了幾場性平教育」,整體狀況仍無法快速改善的根本原因。
     
     
    當時不是都已經有《性別平等教育法》了嗎?為什麼還有學校會這樣吃案?
     
    本起事件其實並非特例,雖然《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年就已公告施行,但說實話,直到現在仍未落實,到現在仍有學校幾乎未推動性平教育,甚至持續進行違反性平的教學內容或「隱匿吃案」。這些問題雖然已逐漸減少,但真的太慢太慢,我會堅持要教育部加緊補全。
     
    回到這所學校,其問題根源不是只在學校本身,更在於教育部的未盡責任,這也是為何監察院糾正教育部、彈劾許多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官員的原因。舉例來說依法該成立的「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這所學校直到人本基金會不斷追蹤、為學生發聲,且都請立委出面後,這所學校才終於在2010年正式成立,遠比法定的晚了6年。且即便成立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這些案件也開始被調查處理,但調查告一段落後,人本基金會卻赫然發現,涉案70多名學生,居然只有2名接受輔導,這些問題,教育部不僅未曾監督,甚至還放任不管。
     
    《特殊教育法》第47條規定:主管機關應至少每三年辦理一次評鑑。但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卻以「還沒有訂出合宜的評鑑指標」為由,不願對這所學校進行校務評鑑,且自2003年後 #連續九年不曾進行評鑑,等同放任該校繼續發生問題。

    更誇張的是,這所學校在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其實仍繼續發生30多件校內性侵害與性騷擾事件,包括數件校外性侵害事件。但對此,教育部居然堅持,通報到教育部的32件性平事件中,沒有一件是性侵害,顯見該校的性平狀況已比過去改善甚多。如此 #欠缺教育理念 的發言,實在令人為之氣憤!
     
    對於以上教育部失職的部分,我會繼續監督改善,同時,我也會要求教育部確實掌握全台學校遵守《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狀況,防止類似問題再發生在任何學校中。
     
     
    9️⃣ 聽人距離聾人的距離有多遠?

    《無聲》其實已算是相當靠近聾人文化的電影,但其實我仍收到聾人朋友反映一些「因為劇情考量而與現實有所落差」的情節,像是:

    ▶️啟聰學校其實幾乎沒辦過舞會,因為聽障朋友的狀況其實差距很大,對於部分聽障朋友來說,除非是能透過地板震動清楚感受到音樂節拍(像是林靖嵐),否則是有難度的。
     
    ▶️ 助聽器是聽障朋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價格也很高,所以多數聽障朋友都會保護助聽器不要淋到大雨,以防止受損或壞掉。
     
    我收到這些意見時其實也有些訝異,這也正反映出我們社會聾人文化仍不夠了解,且不只是聾人文化,其他各種多元文化與樣態也是,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的認識、包容及同理,想想張誠和貝貝的看電影經驗,我們可以更加友善。
     
     
    🔟 這起案件我記得有申請國賠,現在狀況是?

    其實,本起事件共有兩次國賠求償,求償案件內容詳細可看人本基金會的文章:https://bit.ly/3nfBSsq

    我想強調的是,在第一次國賠,時任教育部長的蔣偉寧居然同意校方 #不代位求償(https://bit.ly/2GL5zSk),造成所有違法教職員皆未做出任何賠償、以致全民買單後,第二次國賠的結果,教育部至今仍未公開對全民交代。對此,我會堅持立場,要求教育部必須盡速公開相關資料。

    此外,我並會要求教育部針對第二次國賠協議過程中各種官員及校長的離譜作為,進行全面的檢討與懲處,包含:將這些案件說成是「學生要處理,學校校譽也要迴護」,私下去找家長「溝通」、要求撤回國賠請求,語帶威脅地警告生輔員不得說實情等,這些體制內的問題我們仍舊要面對,需修法之處我這也會研擬提出。​

    感謝 吳思瑤 委員的包場,讓我和許多教育及文化界的朋友一起觀看這部無聲 The Silent Forest。這部電影很沈重、很複雜,甚至最後柯貞年導演也未曾給予一個簡單正向的答案。但我想,這正是我們需要去看的原因,因為其中許多結構性的問題至今仍未解決,事件所留下的傷痛,不該隨著時間逐漸遺忘與無聲,我們需要的是更多正視與實際改變。

    我將持續在立法院內監督特殊教育、性平教育以及校園性平機制的落實,#不再讓特教成為性平的缺口,#不再讓孩子的傷痛繼續沈默無聲。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