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地層下陷解決方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地層下陷解決方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地層下陷解決方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地層下陷解決方法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坐在金山上的窮人 大旱後水資源調適」線上座談會 近日西歐世紀洪災導致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地受災,雖然已有良好警報系統,但仍然造成百人喪命、基礎建設中斷及當地經濟損失。台灣則是面臨 56 年來大旱,所幸 5 月底接連大雨才結束旱期。 隨著乾旱、洪災等極端氣候事件愈來愈普遍且可能更加極端,未來全球...

  • 地層下陷解決方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8 09:25:33
    有 246 人按讚

    「坐在金山上的窮人 大旱後水資源調適」線上座談會

    近日西歐世紀洪災導致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地受災,雖然已有良好警報系統,但仍然造成百人喪命、基礎建設中斷及當地經濟損失。台灣則是面臨 56 年來大旱,所幸 5 月底接連大雨才結束旱期。

    隨著乾旱、洪災等極端氣候事件愈來愈普遍且可能更加極端,未來全球都需要為此類事件做好更多準備,提高基礎建設抵禦能力。水環境建設對於減少天然災害風險至關重要,而國外研究亦證實自然環境(如森林)亦是經濟實惠又具彈性的解決方案。面對極端氣候危機,台灣在水資源及水環境建設做了什麼努力?未來又該如何適應更極端的氣候?

    台灣年平均降雨量 2,500 公釐,是世界平均值 2 倍多。不過,豐枯懸殊,且因為地勢高聳,河川短小且流急,不容易留住雨水,再加上台灣人口稠密,每年每人可分配的降雨量僅有世界平均的 1/5,被聯合國列為全球排名第 18 位具缺水危機的國家,宛如坐在金山上的窮人。

    為解決降雨不均、過度依賴水庫、用水效率低,經濟部以「多省水、多找水及多調水」穩定供水,在這次旱期先後採取稻作停灌、開發伏流水、貨櫃移動式海水淡化設備進行海水淡化、系統再生水、啟用抗旱井等措施。

    行政院今年 6 月 29 日召開「水資源建設及制度建立規劃會議」,經濟部從建設面(增容蓄水、區域調度、抗旱設施輚常態備用及設施現代化等)、管理面(清淤、管理汰換、轉旱作等)及制度面(水價合理化、耗水費、產業使用再生或海淡水等)提出相關策進計畫。

    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裁示「好工程經得起時間考驗,水環境是最好的投資,支持水資源相關計畫,請大家改變態度, 將原有規劃重新盤整,設法從根本解決方法,縮短期程,加碼、加快儘速完成相關建設,也請國發會支持相關預算」。

    乾旱、大雨致災等氣候危機已成長期趨勢,全球亦努力邁向 2050 年淨零碳排,然而,政府對於水資源開發、供應、使用管理及氣候風險管理相關研究或分析仍有不足。舉例來說,農業總是被外界認定是

    用水大戶,卻有藏水於農涵養地下水的貢獻,究竟農業實際用水量為何,仍有待調查納入供水計畫。地下水堪稱救命水,但抽用、補注未平衡就有地層下陷的風險,全台水井約 32 萬口,僅不到 3 萬口井合法取得水權登記,各地水井蘊含量、補注量及使用量相關調查或監測卻不足;台灣的降雨患不均又有患寡趨勢,蓄水是韌性治水作法,台灣森林的蓄水量相當 73 座石門水庫,因此,蓄水調水也應從立體空間思考,山養林、林護樹、樹固土、土保水。以屏東大潮州人工地下補注湖為例,在林邊溪出山口中上游處設置,不僅可滯洪、分洪,啟用 3 年平均每年補注 5,500 萬噸地下水,超越湖山水庫蓄水量。

    然而,經濟部未來水資源計畫中尚付諸闕如,是否還有其他地方適合設地下人工補注湖?政府積極開發海水淡化、再生水等,然而不同水源開發皆會有能源間接碳排放,不同開發工程間的成本、效益事後是否被分析比較,做為未來政策選擇之參考?台灣不同區域水源條件、人口及產業發展有別,水資源供應及分配該如何做才適值足量?

    因此,今天我和 蘇治芬、洪申翰委員一起召開本次會議。

  • 地層下陷解決方法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06 09:01:36
    有 1,288 人按讚

    🔶#全面海綿城市 請從雲林彰化開始!
    ⠀⠀⠀⠀
    從很久以前我已經鄭重呼籲政府一定要重視 #地層下陷 的問題,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其實所有的交通、公共運輸建設,包括高鐵、台鐵、公路…等等,還有農業、工業的發展,包括現在國際最關注的半導體產業、農田水利…等等,通通都要考慮地層下陷的問題。
    ⠀⠀⠀⠀
    在台灣,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方,是在濁水溪的兩岸,也就是 #雲林與彰化 兩大縣,對高鐵、台鐵、公路來說,雲彰兩縣是重要的樞紐,南下北上都要經過,更何況,雲林是全國最大米倉、蔬果第一運銷、養豬大縣,也有全國最大石化園區、還有科技工業園區…等等,全台灣人要吃的糧食蔬果,都從雲林出發,因此政府應該更重視雲彰地層下陷的問題。
    ⠀⠀⠀⠀
    單就雲林來說,地層下陷從海邊開始,慢慢蔓延到山邊,有辦法恢復嗎?沒有!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建築工法可以恢復地層下陷,只能想辦法減緩。而減緩的方法,首先必須先減少使用地下水,就要從「地面水」資源來全方位規劃。
    ⠀⠀⠀⠀
    而今年的乾旱缺水,地面水供應出現大缺口,#工業與農業互相搶水,變成國家必須重視的危機!
    ⠀⠀⠀⠀
    台灣降雨越來越極端,這幾年來的統計,北部的雨量逐年增加、天數卻減少,這表示降雨強度越來越強;而中南部的雨量與天數卻都是減少的。雨量與天數的極端化,再加上地形險峻,地面水很快就往大海奔流而去,越來越不容易留存,國家應該有什麼樣的規劃?
    ⠀⠀⠀⠀
    之前已經有跟大家說過,台灣水資源不應該只靠水庫來撐,伏流水是另一種水源,我在兩年前已經爭取前瞻基礎建設經費來建設,藉由擷取濁水溪河床下的伏流水,匯到林內淨水場處理,來解雲林的渴!但現在遇到一個大問題,#一條溪流有好多單位在管,水資源建設反而延宕,這是政府可以先來解決的困難!
    ⠀⠀⠀⠀
    除了溪流水源,政府在要求工業、農業要多用地面水之時,也應該規劃「#海綿城市」大計,應該要從雲彰兩大農業縣開始做,幾年前我們已經跟農委會開始討論、施作,像是斗六大圳這樣的工程,要進一步規劃雲林的埤圳;在都市地區,也要規劃多區域的蓄水工程,像是學校操場、停車場、道路街道施作相關工法,整個城市變成像是海綿一樣,把路過的水盡可能地留下來,才能穩定水量、精準用水!
    ⠀⠀⠀⠀
    當台灣要往國際發展、要更有競爭力時,農業要更穩定,昨天參加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的記者會,希望政府要更重視地層下陷與水資源問題。
    ⠀⠀⠀⠀
    ⬆️ 建設雲林ing ⬆️
    ✅ 建國骨力請您鼓勵

  • 地層下陷解決方法 在 洪孟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0 12:04:20
    有 1,347 人按讚

    勤跑地方會勘,孟楷與服務團隊持續為鄉親打拼!

    一、接獲林口嘉寶里居民陳情,因當地部分住家鄰近西濱道路,長年以來車輛行駛噪音不斷,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安寧,希望施作隔音牆改善音害問題;為了解決問題,邀集交通部公路總局、新北市環保局、林口區公所及林口嘉寶里辦公處,現場會勘,以下結論跟鄉親報告:

    1.經實地勘查,該段17.5公里處原有設置隔音牆但位置無法有效隔阻噪音,游段長承諾會指示承包商將隔音牆往北移動40公尺,以民宅為中心向兩邊開展以更好發揮隔音牆效果。

    2.該段19K、18.5K及18.8K三處有民宅的路段,里長會陸續要求住戶簽署噪音檢測同意書至新北市環保局。如果噪音值超標,會儘速裝設隔音牆,倘若未超標但確實影響里民生活,游段長也會按每年編列的預算來逐步施作隔音牆。

    3.同時也檢視隔音牆周遭,該段19K公里處民宅旁的水溝蓋確認內部並無崩壞的現象;游段長同意如果住戶認為該排水孔會造成土石流失、地層下陷,會請屋主書面簽妥志願封閉排水孔同意書至辦公室,公路總局會立即將原本的排水孔完全封閉。

    二、接獲泰山里民陳情,區內社區因不明原因漏水長達數年,近日更如噴泉般湧出,耗損的水費每期多了近數百元,因屬於私人管線,社區嘗試許多方法始終找不出原因;為了解決問題,邀集台電、台水、新北市宋明宗議員辦公室、泰山區公所、同榮里里長辦公處及當地石油氣供應商,現場會勘。以下將結論報告鄉親:

    1.經現場了解,該段因長年車輛行駛至管線有破損,現場各單位一致同意以開挖的方式,徹底找出破損管線,從而根本解決問題。

    2.現場也要求相關單位儘速提出評估報告供施工單位來開挖;儘早發現問題,讓社區居民早日脫離長年漏水的惡夢。

    認真做、用心拚!孟楷與服務團隊會持續打拼,讓鄉親的問題儘速獲得改善!也請鄉親發現問題,即時告訴地方團隊,讓我們一起來努力解決!加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