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地圖慣用符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地圖慣用符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地圖慣用符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地圖慣用符號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部長影像研究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設計理念好美,要換國旗我是100%同意!該一起往前走了,Need to Move On! 我承認我很喜歡台字紋。所以我以台字紋為設計核心,設計了這面我預想的台灣國旗。 喂喂,不是前一陣子才說不參加台灣國旗設計比賽的嗎?嗯,雖然我是這麼說過,但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有在心中偷偷畫著。這是因為去...

  • 地圖慣用符號 在 部長影像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2-29 12:09:34
    有 277 人按讚


    這設計理念好美,要換國旗我是100%同意!該一起往前走了,Need to Move On!

    我承認我很喜歡台字紋。所以我以台字紋為設計核心,設計了這面我預想的台灣國旗。
     
    喂喂,不是前一陣子才說不參加台灣國旗設計比賽的嗎?嗯,雖然我是這麼說過,但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有在心中偷偷畫著。這是因為去年我就構思了一個繼續用設計來對抗中華民國體制的專案(不要問我細節這是秘密),但是做著做著,發現這個專案若是沒有先預想出國旗的設定,很多地方實在無法推進,所以只好三不五時就構思一下,筆記本裡也漸漸多出一個又一個不同概念的幾何構圖……
     
    回到台字紋,這個1920台灣總督府官方發佈台字章裡的幾何元素,我一直覺得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幾何圖案。因為除了展現了文字的造型,鏡射的上下三角更有島嶼的意象。而在歷史上,台字章雖然是日本殖民政府所用,但日治時期的確是台灣大步走向現代化,沛然有成的時代。也因此台字紋大量出現在許多珍貴的文化資產上,讓我們有機會透過符號,連結起台灣一個豐盛而具有質感的時代。
     
    我一直覺得,在具有國旗地位的旗幟上,直接放上台灣的地圖作為元素是不夠細膩的。意象需要轉化,需要有文化根基,需要有情感的連結;而台字紋,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若是直接放上台字紋,又太過直白,沒有新意。
     
    所以在這個 1:1.5 的設計裡,我先將圖面從對角線分割化約,構成山形,傳達的是層疊的山巒,想像的是航行在海面回望的家鄉,那「福爾摩沙」的驚嘆應該就是由翠綠的青山,以及遠山的融雪構成的美麗吧!而在對角中軸放上台字紋,作為台灣島的精神符碼。再來移動視角成為鳥瞰,看到的則是台字破浪前行,揚起雪白浪花,也和鯨魚旗傳達的獨立意志相呼應,寓意台灣人在獨立意志的領導下,自決前行的方向。
     
    用色上以深沈的藍做為主基調,寓意大海,也是激情之後的沉穩。白色不是正義,而是先後來到台灣島上的白浪,我想說的是多種文化光譜的融合。佔比例最小,但最亮麗的青色(我慣用的 pantone 3255C),想表達台灣核心的原住民,那是我覺得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理應更早獨立自治的高山國,那抹美麗的台灣翠青。(國歌請搭配同名單曲使用…)
     
    其實還有很多寓意想說,但是說太多就沒意思了。圖像背後應該乘載的是故事,是想像,更是盼望。所以就留給大家一些空間吧!對我來說,這就是老丹對於台灣國旗的設定。你喜不喜歡不重要,而我必須在這個設定基準上,繼續進行我的文化建國行動罷了。
     
    重點不是國旗,而是我們想要揚起的意志。當我們清楚台灣的現狀,堅定了建國對於台灣更好未來之必要,我相信建國那日,我們一定會有一面讓台灣人願意一起仰望,並且為台灣人帶來尊嚴,帶來盼望,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國旗的!

  • 地圖慣用符號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06-05 18:00:01
    有 148 人按讚

    遠處  ◎#零雨
     
    1.
    時間。深入那棵樹中
    我前世寄達的。時間
      
    在那些枝葉上。一片一片
    郵票。變形。永遠──
    不觸及死亡
     
    風吹向未來
    葉子向前探勘
    ──遠處有一個海洋
     
    枝條被手接住
    根向更遠處延伸
    ──遠處有一個海洋
     
    2.
    夢在建造他的房子
    已快完工
     
    海浪的窗檯
    樹的屋頂
    永恆
    (──穿著郵差的綠衣服)
    偶爾來拜訪
     
    可能在夏天
    或冬天
    我們就開始準備
     
    種下葡萄。小米
    窗前的藍色白色
     
    間歇地朗誦。那聲音
    使我們活著

    --
     
    ◎作者簡介
     
    零雨
     
    生於1950年,本名王美琴,臺灣省臺北縣人,台大中文系畢業後,至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文學攻讀碩士,並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現代詩》季刊主編,現任教職。1983年始創作新詩,第一本《城的連作》也於同年發表,詩作往往能超越性別、年齡、地域。題材非女詩人慣用的柔性題材,揚昇知性為主。出版的詩集有《城的連作》、《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特技家族》、《木冬詠歌集》、《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我正前往你》、《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等詩集。
     
    --
     
    美術設計:琬融
    攝影提供:網絡素材
     
    --
     
    ◎小編賞析
     
    零雨的詩特色是非常精簡,斷句方式也很特別,在本詩中就展現出來,如「在那些枝葉上。一片一片/郵票。變形。永遠──」,這些詞語被標點符號切開,看似破碎,閱讀上卻不會造成斷裂的感覺,更像是拼圖一樣拼接出一幅意象圖,所以閱讀零雨的詩並不注重詞句上的理解,而是透過這些意象組合成一個概念。然而和許多詩人所偏重的抒情語調有所不同,感性也非零雨詩的特色。所以這種既無法單純從字面上理解,也不是描寫情感的風格,確實會讓詩和讀者之間有些距離感(小編本人是這麼覺得)。

      這首詩標題是《遠處》,遠處的概念通常用在空間,但零雨運用更多時間的元素,如前世、未來、季節等等,並和物(的形狀、顏色)結合。第一部份用枝葉、時間、郵寄、遠處的海洋,呈現時間的永恆和廣闊;第二部份以「夢在建造他的房子」,彷彿夢有自己的生命,因為夢活著所以我們活著。不論第一或第二部份,呈現的概念都是抽象的,而詩意也在這種抽象和跳躍性中展現,寫「遠處」這個主題,可以感受到其深度和層次。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5/06/20150604.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